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 地图 > 观后感

观后感

发布时间:2019-10-28 来源:互联网

老有所依观后感。

现在看电影或者视频也是人们汲取知识营养的一种主要渠道,在观看的过程中各种情触,各种联想纷纷呈现出来。我相信每个人看了之后,内心也一定会有所触动,写观后感是一种提升我们作文能力的捷径。从哪些角度写好一篇观后感呢?小编经过整理,为你编辑了老有所依观后感,或许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篇一:观《老有所依》有感----也说“孝道”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 在中国最讲究百善孝为先,孝是善的基石。如一人不孝,全民指责。

最近,淡月观看《老有所依》电视剧后,如果吕希妈妈不去世,小两口都辞职也照顾不过来。白内障眼睛看不见的爸爸、老年痴呆的爷爷、瘫痪在床的婆婆。一家一个瘫痪病人,几个人都忙活不过来,这真是危言耸听。深有感触,如今,情况不一样,“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状态,国情决定了两个孩子上面有4-8个老人,双方父母,还有姥姥姥爷、爷爷奶奶。真的想尽孝,也心有余力不足。儿女不孝,进养老院的命,儿女孝顺,也是进养老院的命。

当下中国进入老龄化时代,我们都有老的一天,面对养老,淡月想呀,有个好身体,至少能自理,不拖累亲人和儿女是最好的生存方式。人老了,要给自己留点钱,别像剧中雅芝一样,把房子、存款都给了儿子媳妇,被赶到没有炉子的柴房住、每天给儿子媳妇当老妈子的下场,人家保姆还有工钱呢,她白干挨骂还倒贴退休金,待遇还不及保姆呢!

孔子说,当父母活着的时候,我们要好好孝顺他们。真正的孝顺应该有爱的心情,应当从心里去爱他们。《孝经》里说什么才是孝呢?不单要孝顺我们的父母,更应该:大孝于天下,爱天下人,这才是孝的精神。试想如果为政之人可以视天下人为父母,也就说此公务员是人民的好公仆;反之,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真正的爱父母、爱家庭、爱社会,那么我们的国家也将更加繁荣富强!元代郭居敬辑录的《二十四孝》里,就提倡以孝道治天下。其实,“孝”也是储蓄爱的延续呀!

慈母多败儿,宠儿就是杀儿,穷人家的孩子不一定早当家!如今寄生虫、啃老族比比皆是,做父母的应要头脑清醒哟!儿孙满堂也不如半路夫妻。一撇一捺组成人,人是一个人靠着另外一个人才能站得稳,一味的为了儿女付出不求回报是可悲、可怜的一生。老人,也有追求自己的幸福,剧中雅芝为了救小孩遇车祸去世了,要不然和江开国老人的结合该是多么美满的一对呀!

时光就像杀猪刀,刀刀都在催人老。生老病死,大自然的规律,人不可能永葆青春,每个人都有老去的这一天。心态年轻最重要。祝福天下的老人,都能老有所依,安享晚年,包括将来也会老的我们!

篇二:《老有所依》观后感

近来很少写东西,倒不是因为江郎才尽,无话可说。实则是我结婚了,也觉得没那么多的悲处和牢骚,上天对我也是颇为倦顾的,我是从来没有想过我还能结婚,况且老婆比我小九岁。

我也不是有意在同事面前隐瞒我的婚姻。只是觉得同事们对我真是太好了,一听说我结婚了,肯定会问:”新娘是那的?是不是那个送你’温暖牌羽绒服’的张珊萍”。我惭愧无地,根本无力面对同事的疑问。

但一切总还是坦坦荡荡好,既然我不能给张珊萍更好的生活,现在又有病友敢不顾一切地跟我从张家界来到成都,我还犹豫什么呢?想想自己,也快“奔四”的人了。如果错此机会,怕是真得孤老一生了。于是不顾和郑敏只认识了二十余天,也不顾没有取得母亲的意见,来个先斩后奏,就和郑敏办了结婚证,当然,这一切是得到郑敏全家人的支持的。

婚姻生活和一个人的自由生活是完全不同的,有了更多的“求同存异”,我现在发现,一个男人没有经过婚姻的洗礼,就不能真正的成熟起来。我也觉得:”婚姻是前世的姻缘”。就如同卓文君和司马相如。虽是司马相如的一曲《凤求凰》,打动了卓文君的芳心。但更多的是两人的心意相通。司马相如在长安得意之时,有一天想纳个妾(这在当时是很普遍的事),卓文君听说后,给司马相如回了两句“闻君有两意,顾来相绝决”,于是司马相如立即打消了”纳妾”的念头。

我和郑敏也一样,虽是从认识到结婚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更没有一起生活的经验,有时也吵架。但我能感受她对我的好,有时看着她忙忙碌碌的企鹅般的背影,我却有些自责。她不远千里来到成都,没有一个亲人,我是她唯一的亲人,而我却让她伤心。

过去的我,有一种大气,那就如四川的俚语——“死了当睡着,牢改当工作”,然而我一人解脱了,郑敏该怎么办呢?老有所依,本是年老之时应面对的问题,而“小脑脊髓共济失调”患者不得不提前面对养老的问题,不得不面对自己无法工作而要生活的问题。

老有所依,是较沉闷的话题,每个人或早或迟地要面对它。而对“小脑脊髓共济失调”患者来说,却是随时随地要面临的问题。未雨绸缪总是好的,Danny曾对我说,要提前对未来做好准备!但如何做准备呢?我们真得要好好想想了。

青山

2013年12月7日?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延伸读

电视剧老有所依观后感


电视剧老有所依观后感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看电视剧《老有所依》。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一直是我们国家关注的问题。现如今是个老龄化的社会,老年人养老的问题困扰了千千万万的人。

《老有所依》剧中主要描写了江木兰和她的父亲江开国爷爷江多福,雷颂华和她的母亲方琼,余淼和他的母亲谢雅芝的生活点滴。作者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很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于丑。

木兰是个事业型的女强人,丈夫吕希善解人意,对木兰体贴入微,女儿乖巧聪明,北京一个普通美满的三口之家,却在一系列的变故后打乱了所有的生活秩序。吕希父亲意外身故,母亲成为全失能病人,木兰在安徽老家的父亲因为上当受骗,导致和爷爷无家可归,而婶婶又虐待爷爷,木兰不得不把爷爷和父亲都接到北京来住,木兰夫妇既要照顾全失能的吕母,又要照顾老年痴呆的爷爷,后来父亲眼睛又完全失明,遭受了很多的麻烦和磨难。

雷颂华更是一个领导级的女强人,在单位忙忙碌碌,叱咤风云的她到家里就累得动也不想动。母亲方琼每日里在家无所事事,闲的无聊,好不容易看到女儿下班回来,急着跟女儿唠嗑,颂华也做过努力想去孝顺母亲,怎奈母亲不理解女儿的辛苦,只顾自己安逸,而且还总是疑神疑鬼,一味的惊扰女儿和谐的家庭生活,时日久了必定矛盾滋生。

谢雅芝是个聚中国所有传统美德的女人兼母亲,儿子余淼也算不错,可是却娶了个心如蛇蝎的媳妇田咪,在家里把老人当保姆不说,还动不动就对老人颐指气使,呼来喝去。

作者很会做安排,选的这几组人物很是贴近生活,让人看来如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时刻为剧中人物忧心。江开国是个性格要强的人,他不想成为女儿的累赘,一直强撑着为木兰做事,但因为自己眼睛不好反而做了很多不妥当的事让木兰更加多虑。虽然木兰和吕希都是孝顺的孩子,怎奈两个还要精心工作的人照顾三个生活基本不能自理的老人谈何容易?以至意见相左分崩离弃。

作为退休干部,拿着高额退休金的方琼是个有点自私的老人,总希望孩子们以她为中心,时刻给予关心和爱护。但女儿们都有自己的事情,哪能事事依着她。尽管女儿们都有孝心,都想对母亲好,但家里有这么麻缠的老人任谁也是无法容忍的吧!最后只得把老人送到养老院。

田咪给世上所有的媳妇树了反面典型,看到那么温顺的婆婆受她虐待,恨得我咬牙切齿,可悲的是,现实中这种丧尽天良的儿媳妇还真是不少。不过一物自有一物降,也只有田咪这种不知天高地厚,胡搅蛮缠的人才能对付得了木兰那个同样自私自利,无恶不作,甚至遗弃爷爷的婶婶。至于她自己,最后终也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在我们这个文明的国度,儿女们对父母,大多数人还是很孝顺的,想尽自己的余力使父母安度晚年。但常为儿女着想的老人大都很敏感,光怕自己成为儿女的累赘,尽管木兰已经很小心,生怕触及到老人脆弱的心弦,但人非圣贤,再隐忍也有控制不住的时候,记得在青苔的小说离婚协议里有一句话:我们同情农民种菜的辛苦,但在买菜时还是会忍不住和她们讨价还价,……我们真心的爱我们的父母,但有时也会忍不住跟他们吵架。

父母儿女之间的代沟,永远都无法消弥,住在一起总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老人有老人的传统思想,儿女有儿女的生活方式,大家最好还是各有自己的生存空间,互不干扰。养老问题迫在眉睫,刻不容缓。这就需要养老院发挥作用了。

养老院,这么多年一直是个受争议的地方,进了养老院的老人,通常会被人认为是没有子女或者是子女不孝顺的老人。所以会让很多的人心存这样或那样的芥蒂。其实,大可放心,只要是互相都认可的,就像剧中的所有老人,在养老院中可以发挥自己的余热,不用给儿女添麻烦,还可以经常和儿女们聚聚,颐养天年,也真是个不错的选择!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看了电视剧《老有所依》演员苏廷石给我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他的表演太精彩了,把一个患老年痴呆症的老人演的惟妙惟肖,很多时候让人忍俊不禁。想起了他在电视剧《康熙王朝》里扮演的姚启圣,同样是个奇葩老头。但在高兴的同时,又忍不住的想,照顾这样的一个老人,确实是太不容易了。

剧中养老院把老人们的养老问题解决了,让他们老有所依。可是还是让我们很忧心,养老院是要钱的,城市里有退休金的老人,都要为养老的问题,绞尽脑汁,可想而知,农村里那些什么也没有的老人会遭糕到什么程度。虽然儿女们没工作或许可以照顾老人,但久病床前无孝子,这些老人才更值得社会关注。他们老了又能依靠谁呢?

老有所依观后感随笔1000字精选


记忆中难忘的事,经常是观看一些经典的影响记忆,作品的情节,经常让我们生出万般感慨,观看的过程中,我们沉浸在情节中。写观后感是一种提升我们作文能力的捷径。为什么我们不能产出一篇自己的观后感分享与他人呢?小编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老有所依观后感随笔1000字精选”,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老有所依观后感随笔 篇1

由赵宝刚导演的都市情感话题剧《老有所依》已于本月18日登陆天津卫视、爱奇艺、PPS双平台全网独家播出。此次赵导将镜头聚焦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后青春时代”,与观众一起探讨“中青年人如何与老人相处”的话题。日前,李宇春参加爱奇艺特别策划《爸妈去哪儿》时也是自曝家庭趣事,与父母关系很好,尤其是妈妈很听话。

《老有所依》热播李宇春自曝家庭趣事

《老有所依》中,刘蓓饰演的女强人雷颂华事业有成家庭稳定,更诚意尽孝,母亲方琼却偏偏是个爱闹的老小孩,家庭生活中也充溢着无奈的不和谐音符。而不同于剧中“女强人”刘蓓与“作妈”吕中老师这对“麻辣母女档”的冲突不断,李宇春和妈妈的关系非常和谐,“我觉得父母需要我,尤其是我妈妈。妈妈更愿意听我的话,有时候我爸爸给她一些建议,她都不太愿意听,但我打电话给她讲,她都非常愿意听”。而面对有朝一日自己也会变老的问题,唱着《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的李宇春显得十分坦然,她表示这是自然的事情,做好准备面对就可以了,不需要害怕。“因为你知道这是一定会发生的事。其实我从21岁出道就有人问过这样的问题,我觉得你知道这件事会发生,你也有心里的预估,它就会来啊,那就面对啊,为什么要害怕呢”。

《老有所依》关注养老李宇春:陪爸妈的时间太少

《老有所依》所讲述的故事,是现实形态下每个人都正在面对或即将面对的养老问题。对于初入而立的独生一代,“养老”的触感逐渐变得清晰,曾经为自己牺牲一切的父母终于动作慢了下来,更可能逐步与自己调换角色,彻底成为需要被照顾的一方。而正处在事业巅峰期的李宇春就表示,独自在外打拼,父母又没有在身边,在一起的时间很少,父母在支持她工作上做出了很大牺牲。“主要是陪伴他们的时间少,因为我的爸爸还在工作,并没有退休,所以爸妈他们长期的居住还是在成都,但是他们假期会飞到北京来跟我在一起待一段时间”。身处在这个行业总会要放弃一些陪父母的时间,当提及如果转行会做什么工作时,李宇春表示自己不知道要做什么,并且也没有如果。

老有所依观后感随笔 篇2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在中国最讲究百善孝为先,孝是善的基石。如一人不孝,全民指责。

最近,淡月观看《老有所依》电视剧后,如果吕希妈妈不去世,小两口都辞职也照顾不过来。白内障眼睛看不见的爸爸、老年痴呆的爷爷、瘫痪在床的婆婆。一家一个瘫痪病人,几个人都忙活不过来,这真是危言耸听。深有感触,如今,情况不一样,“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状态,国情决定了两个孩子上面有4-8个老人,双方父母,还有姥姥姥爷、爷爷奶奶。真的想尽孝,也心有余力不足。儿女不孝,进养老院的命,儿女孝顺,也是进养老院的命。

当下中国进入老龄化时代,我们都有老的一天,面对养老,淡月想呀,有个好身体,至少能自理,不拖累亲人和儿女是最好的生存方式。人老了,要给自己留点钱,别像剧中雅芝一样,把房子、存款都给了儿子媳妇,被赶到没有炉子的柴房住、每天给儿子媳妇当老妈子的下场,人家保姆还有工钱呢,她白干挨骂还倒贴退休金,待遇还不及保姆呢!

孔子说,当父母活着的时候,我们要好好孝顺他们。真正的孝顺应该有爱的心情,应当从心里去爱他们。《孝经》里说什么才是孝呢?不单要孝顺我们的父母,更应该:大孝于天下,爱天下人,这才是孝的精神。试想如果为政之人可以视天下人为父母,也就说此公务员是人民的好公仆;反之,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真正的爱父母、爱家庭、爱社会,那么我们的国家也将更加繁荣富强!元代郭居敬辑录的《二十四孝》里,就提倡以孝道治天下。其实,“孝”也是储蓄爱的延续呀!

慈母多败儿,宠儿就是杀儿,穷人家的孩子不一定早当家!如今寄生虫、啃老族比比皆是,做父母的应要头脑清醒哟!儿孙满堂也不如半路夫妻。一撇一捺组成人,人是一个人靠着另外一个人才能站得稳,一味的为了儿女付出不求回报是可悲、可怜的一生。老人,也有追求自己的幸福,剧中雅芝为了救小孩遇车祸去世了,要不然和江开国老人的结合该是多么美满的一对呀!

时光就像杀猪刀,刀刀都在催人老。生老病死,大自然的规律,人不可能永葆青春,每个人都有老去的这一天。心态年轻最重要。祝福天下的老人,都能老有所依,安享晚年,包括将来也会老的我们!

近来很少写东西,倒不是因为江郎才尽,无话可说。实则是我结婚了,也觉得没那么多的悲处和牢骚,上天对我也是颇为倦顾的,我是从来没有想过我还能结婚,况且老婆比我小九岁。

我也不是有意在同事面前隐瞒我的婚姻。只是觉得同事们对我真是太好了,一听说我结婚了,肯定会问:”新娘是那的?是不是那个送你’温暖牌羽绒服’的张珊萍”。我惭愧无地,根本无力面对同事的疑问。

但一切总还是坦坦荡荡好,既然我不能给张珊萍更好的生活,现在又有病友敢不顾一切地跟我从张家界来到成都,我还犹豫什么呢?想想自己,也快“奔四”的人了。如果错此机会,怕是真得孤老一生了。于是不顾和郑敏只认识了二十余天,也不顾没有取得母亲的意见,来个先斩后奏,就和郑敏办了结婚证,当然,这一切是得到郑敏全家人的支持的。

婚姻生活和一个人的自由生活是完全不同的,有了更多的“求同存异”,我现在发现,一个男人没有经过婚姻的洗礼,就不能真正的成熟起来。我也觉得:”婚姻是前世的姻缘”。就如同卓文君和司马相如。虽是司马相如的一曲《凤求凰》,打动了卓文君的芳心。但更多的是两人的心意相通。司马相如在长安得意之时,有一天想纳个妾(这在当时是很普遍的事),卓文君听说后,给司马相如回了两句“闻君有两意,顾来相绝决”,于是司马相如立即打消了”纳妾”的念头。

我和郑敏也一样,虽是从认识到结婚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更没有一起生活的经验,有时也吵架。但我能感受她对我的好,有时看着她忙忙碌碌的企鹅般的背影,我却有些自责。她不远千里来到成都,没有一个亲人,我是她唯一的亲人,而我却让她伤心。

过去的我,有一种大气,那就如四川的俚语——“死了当睡着,牢改当工作”,然而我一人解脱了,郑敏该怎么办呢?老有所依,本是年老之时应面对的问题,而“小脑脊髓共济失调”患者不得不提前面对养老的问题,不得不面对自己无法工作而要生活的问题。

老有所依,是较沉闷的话题,每个人或早或迟地要面对它。而对“小脑脊髓共济失调”患者来说,却是随时随地要面临的问题。未雨绸缪总是好的,Danny曾对我说,要提前对未来做好准备!但如何做准备呢?我们真得要好好想想了。

青山

20xx年12月7日?

老有所依观后感随笔 篇3

这几天看了赵宝刚导演的电视剧《老有所依》几度哽咽,牵动我的心了。因为剧情太现实,太能反应真实的生活,感触特别深。其实这部电视剧去年家里的父母已经看过了,而且是弟弟极力推荐我去看的一部电视剧,但是一直不敢去看,就是怕会深陷入剧中。当我才开始看第一集的时候已经被江木兰这个角色牵引着,江木兰安徽桐城人来自小地方,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入了北京学校,从而认识现在的老公吕希,婚后有了女儿,一家三口其乐融融。但是这一切也很快被接下来的事情打破!老家的父亲被车撞,住医院,年迈的爷爷没人看管!然而走失。

这时影片才真正进入老有所依的主题。江木兰是个非常孝顺的女儿,不顾超市工作,甚至领导的批评,一次一次的往老家跑,直到父亲被骗,不得已把老家房子卖了,从而木兰把爷爷和父亲接到北京和自己一起生活,一家六口居住在不到一百平的房子!问题还不止这些。吕希的父亲在意外中去世,留下了全瘫的母亲!

这时的江木兰又要工作又要照顾两边的老人,问题不断。剧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是吕希的母亲,她为了不想成为孩子的负担选择自杀!还对吕希说让我走!只记得眼泪不受控制一直掉,我想说希望一些老人看到这一段的时候请你们不要认为你们会成为我们下一代的负担,也许做不到木兰那么好!但是我们会争取的!第二是得了老年痴呆症的爷爷,木兰的婶婶怕老爷子成为家里的负担,把他带到陌生的地方仍下不管,老爷子在外面也不知道流浪多少天,当木兰和她父亲在老家破房子找到爷爷时,只记得爷爷当时还在吃包子,我想爷爷肯定饿坏了!

又一阵哽咽,虽然爷爷老年痴呆症,但他一眼就认出那是自己的儿子和孙女。说实话看到这段时,我特别想我的爷爷,过年之前回去也没在家待几天,更谈不上孝敬爷爷了!如今爷爷年龄越来越大!总是见一面少一面,想想都觉得好惭愧!第三是木兰爸爸的眼睛彻底瞎了什么也看不见,一样的情节不想成为女儿的负担,不想耽误女儿工作上的前程,所以带着年迈的爷爷准备最后看一眼长城,然后回老家找个地方躲起来!

看完长城返回的途中迷路了,两个老人一个眼睛瞎了,一个患有老年痴呆症!在寒冷的冬天里,他们在拼命生存,因为他们坚信木兰肯定会去找他们!也一定会找到他们,看到爷爷和父亲一直在喊救命的时候,我的心好痛啊!与此同时看到了很多有爱心的好人帮忙一起搜救,这也说明还是好人多。

结局是美好的,一大家人最终都在一起了,这是所有人都希望看到的`。当然影片中还有人见人恨的田咪!和胆小懦弱的余淼,也有让很多人都同情的亚芝阿姨,也包括非常能做作的方奶奶和她的两个孝顺女儿。这一个个活生生的家庭都是我们生活的写照。或许因为年龄的问题我很喜欢看,也一直被带动着,这部电视剧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真实。尽管有些凄惨,尽管有些惨不忍睹,但却是活生生的事实,希望看完这部电视剧的你能给老人带去一丝温暖!

电影《老无所依》观后感


我们该如何存在

——电影《老无所依》观后感

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高一(3)班 陈千隆

谁知道我们该去向何处,谁知道生命已沦为何物,是否找个借口,继续苟活,或是展翅高飞,保持愤怒?我该如何存在。 ——题记

当电影戛然而止时,我心中的那块巨石才算落了地。然而,正是这突然甚至有些突兀的结束,才让结局变得扑朔迷离,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故事发生在美国西部巴尔的摩,老牛仔Moss在猎杀羚羊时发现几具尸体,几包海洛因和200万现金。Moss决定将毒品和现金占为己有,想以此改变自己的生活,谁知却遭到冷血杀手Chigurh的跟踪和追杀,陷入了逃亡的险境。同时,当地治安官Bell也在对一连串的杀人事件进行调查,并努力保护Moss的安全。但是,让Bell感到无力绝望的是,他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法追踪到冷血杀手,Moss的生命安全也受到严重的威胁,Bell一边缅怀父辈们的光荣岁月,一边深感现实中老无所依的悲哀。就在全剧的高潮时,电影突然结束,结局并没有向世人公布。当电影结束时,我感到有些透不过气。许久之后,我终于缓过气来,有了点小小的领悟。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着和Moss一样的梦想,那就是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但是,Moss的做法却是那样的愚蠢。为了那200万粪土般的钱币,他出生入死,甚至赔上家人的性命,与杀手展开殊死搏斗。虽然他获得了那钱财,但又有何用。虽然故事没有结尾,但可以推断出他最终还是被杀手无情的射杀了。Moss为他的贪婪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我打心底同情他,和像他这一类的人。他们被贫穷蒙蔽了双眼,失去了辨别善恶的能力,却毫不知自己已经深陷深渊。这些人就像那些贪官污吏,他们压榨百姓,取尽锱铢,知法犯法,越陷越深,最终失去了自由,甚至生命。

除了Moss,电影中的另外两位亦不是那样可怜吗?杀手Chigurh,他冷血,杀人如麻,他为了钱财,不惜背叛黑帮,他没有任何的情感,他的眼中只有金钱。为了追杀Moss,他差不多杀死了五十个人,包括Moss的妻子和丈母娘。讽刺的事,他身为一个职业杀手,却也会讨厌鞋底粘上血迹,每次犯案后,他都非常淡定的检查鞋底。在我眼中,他无疑是一个禽兽,他没有情感,没有朋友,没有一切。他只有手中的武器和眼中的钱。他就是社会中那些为了犯罪而铤而走险的亡命之徒。他们为了钱财,不惜杀人放火烧杀抢掠。最终还要受到正义的审判。虽然故事没有结尾,但最后黑帮的人派车来撞他的那一幕我还记忆犹新,他虽没有死,但那两条白白的骨头漏了出来。他不能去医院,不能报警,只能默默地逃走,这又是何苦呢?

但这些都不算什么。最可怜的还是警官Bell.他出身于一个警察世家,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有名的警官,他也不例外。他们家族曾经是风靡一时的,但如今,物是人非。以前,他的祖父办案没用过枪,他的父亲办案只用过几次枪,然而到他这一代时,则要天天与枪打交道。从前,他年轻的时候,破案无数,无论犯罪分子如何狡猾,也逃不出他的手掌心,然而多年以后,新一代的犯罪分子,为了钱,为了满足心中的贪念,让颇有经验的Bell也无可奈何。在案件还没结束时他就退休了,他怕,怕的不是罪犯对他的杀戮,而是在这样一个为金钱而活的社会中,他将何去何从。他意识到,他在这社会上,不是风光的警官,而只是一个老无所依的老人。可悲,可悲。

身为普通的老百姓,我们更怕生活在这样的社会。这部电影很好的讽刺的当今社会的庸俗。连Bell这样的警官也深感无力。我们应该意识到,人类之所以与其他的动物不同,是因为我们人类具有智慧,以及与动物不同的精神世界。我们的精神世界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应该更注重我们的精神世界,而不是物质生活。

愿世间多些真情实感,少些虚情假意。

老无所依影评


老无所依影评(一)

《老无所依》犹如表面波澜不惊,底层却暗流涌动的湖水。其介于直白现实与电影想象力的之间残酷,有着令人沉默的力量。

这部影片围绕着一箱钱,两种处世法则,三个男人展开。故事讲述了退伍军人摩斯,打猎时误入两帮火拼人员的现场,取走了一箱200万美元的意外之财。于是,残忍变态杀手奇古开始对其展开追杀,而老警官汤姆则紧随其后侦破救赎,三个人串起这个故事,其中,最令人瞩目的是摩斯逃亡与奇古追击的过程。这也是整部影片最出彩,和最为令人近乎窒息的部分。

科恩兄弟的独特影像风格在这部影片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对比其他的作品,西部在这部影片里失掉了美式侠客——即所谓“牛仔”的狭义风范,与李安一样西部变得令人不再熟悉。开篇,科恩兄弟镜头下的西部很美,西部的广袤戈壁似乎不动声色的观察这一切,人类的厮杀相比之下带有着侵略性的破坏感。

《老无所依》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样的环境之下。122分钟过后。被震惊的人们开始赞美这部将西部展现得如此“狂野”的影片。暴力之王与风格之王的赞美之词将影片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可是,影片却因何而优秀呢?

细细品味,所谓优秀的元素不外乎由几部分组成。首先,这部影片的故事表面上着重讲述了一个杀手的传奇,毫无疑问,贾维尔?巴登扮演的杀手奇古是这部影片中最令人侧目的角色。这个人物有着一副看似滑稽呆滞的扮相,却有着无法回避的冷。影片中,为了渲染其性格,让人物立体起来。科恩兄弟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侧面烘托。开篇十分钟内,两度出手杀手。开篇警车内的人物面部阴影处理,以及逼近警官时转为动态的突然都历历在目。且在对路边人发问之前,对其一直没有给出正面描写,所以,当三次气瓶特写为杀戮提供武器来历,人物的内外条件已经成型之后,第一个正面机位的人物特写镜头出现了。画面上,似笑非笑,牛眼圆睁的他令人不寒而栗。

所以说,这个人物的出场铺垫是极其成功的,有了这一惊悚感极其强烈的开篇,接下来的情节里,与其对抗的摩斯之强韧和老警官汤姆的无奈才可以有所展现。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虽然这个在80年代就已经无以复加猖狂的杀手极其血腥,但是却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传统观点里的所谓变态杀手,其对待无辜者的态度由于自身原则变得极富思考性,奇古在影片里杀死了13 个有名有姓的人以及过路者。在这些过程里,他所谓的原则有两种:一在结尾杀死摩斯妻子时候得以展现,是所谓跟摩斯在其生前的打赌必须实现,也就是说他貌似不是盲目杀人。二,他在杀戮的同时不信奉所有的世俗规则,在与老板派来的威尔斯在旅馆谈话一段时,他就曾经明确的表示过:当规则至你于死地,规则就不再有用。所以说,由此可见,这个人物只信奉自己的规则,尽管他的规则实际上错误到为所有世间通行的道德所不齿。再加上那段与杂货店老板近乎不留情面的对话,不仅给出了人们不要跟陌生人搭讪的忠告,且将硬币这一影片中的关键道具再次引出。结尾言明,他自己甚至都是抛硬币后,由正反面决定去追杀摩斯的妻子。因此说,他只是一个在自己封闭的观念里有原则,实则毁灭了所有世间道德的疯子。所有为其证明的开脱不了其本身的矛盾性且不确定性的现实。

奇古是矛盾的,它介于现实的法则与自我的构想之间不能跳出。称其荒谬,他的理论使他看上去运转正常,每个环节丝丝入扣,茂盛得近乎欣欣向荣。但如果因为此便说其正确,却为世俗不容。他的矛盾性来自这种没有“正常寄养”的生命,却可以“反自然法则”生长的畸形悲哀。

于是,在他的面前,牛仔很忙的摩斯和老当益壮的警长汤姆没有任何取胜的余地。摩斯信奉自身强悍的对抗。但是逃亡之路上的一切,已经证明了再强悍的猎物亦无法躲避众多猛兽的追击的客观法则。在幕后老板给了墨西哥帮追踪器后,摩斯的死就已成定局。不论是墨西哥帮奇古或者威尔斯,所有人都有杀戮他的本钱和可能。但是摩斯的聪明在屡屡创造生的机会,其凭借着超群动手能力DIY着一切,对装备的频频改造和将钱箱藏匿于通风道的方法,以及换房的手段都显得高出追踪者一筹。所以,当拒绝了“啤酒”的他死亡时,人们才会显得较为惊讶。这种突然的效果才会更加有效。而汤姆作为警官,通过其之前的自白便可知其职业的赫赫经历,在第一次到两帮人现场时,其迅速得出的弹壳结论,并在对摩斯家随后搜查时的观察(门锁以及冰牛奶)各种细节,显示了其丰富的面对罪案的经验。

可是他们都失败了。

这部影片可以简单的归结如下:一个遵循自我法则挑战社会法则的人,毁灭了民间和官方的双重力量。前者是普通人的求死抵抗,后者是代表正义的法律惩罚。

为什么?前文已经说过,奇古是一个不正常的人,其法则决定了他无法生存,但事实上,他却存活到最后,也胜利到最后。

所以说,问题只出现在大环境这里:这块生长不正常植物的土壤出现了问题。这个社会已经开始慢慢的瓦解旧友的道德尺度。很多东西在慢慢的消失。犹如老人一般,无声无息。

因此,在老警官的对话中可知,德州的青年人正在染发鼻环面目全非,敬语尊称荡然无存;在人们的遭遇可知,不论是老去的警官,老去的警官父亲,被提及的被虐待的老人的无所依;在第一场(另一场是奇古向孩子)摩斯向年轻人买衣服,对方处处谈钱,不提及伤势的对话可知。这个社会已经开始病态。

所以说,影片的主题不是一场对于杀手的褒扬或者鞭笞过程,也不是简单的西部追杀猎奇,更不是警匪套路式的惊心动魄。它讲述了影片中这个时代的病态所在。

这种你想象不到,不愿承认的病态就这样不动声色的潜藏着。它在现实之上。俯瞰现实的种种正在发生的荒谬。它在电影的夸张之下,保有着有些过分却尚可的尺度。

接下来,这部影片的优秀得益于科恩兄弟无所不在的独特风格。影片里的一大亮点便是镜头语言的频繁使用,这对写实风格的影片而言是一个很明显的优势,偏重写实不单单需要晃动的镜头和口语化的处理。当然,替代四平八稳镜头的晃动也曾在开篇摩斯被车辆追击时出现过。写实的成功更在于镜头语言的得体运用,这种处理可以带来最直接的效果:少对白和台词。这样的话,隔离空间的谈话只会昙花一现作为点缀。且在结尾时,便可以通过汤姆长时间的对话加独白点名题旨,因为这种长篇幅的说使得观者感受到了不同。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科恩兄弟已经开始将镜头语言等同于对白的分量进行同等级别的对待,比如在摩斯第二次返回枪战地点时暗夜里出现的车辆远景。还是5次出现的坏掉的、与杀手同行的门锁(最后一次让门外的警官得到了杀手在屋内的确认)。抑或是一些带有暗示性的情节:不论是摩斯开篇狩猎时,浓密降至的乌云。还是奇古驱车路过时,面对飞鸟近在咫尺的失手,都预示了接下来的人物结果的命运。这样的处理让人们在看之余可以很好的思索,为了看懂,你要么把头脑快进,要么把电影暂停,去跟上影片的节奏。

所以说,看,只有看。科恩兄弟想让人们去看。影片里的暗夜追杀,完全没有任何的配乐。声效被放大,细节出真实。

由于影片的大量镜头语言使用。才出现了几多被人们反复热议的情节。科恩兄弟在这一点上很巧妙的逼近了成功,他们犹如面对应用题初次上手的新人,不给出正确答案,却要求每一个参与的人反复计算般狡猾。这种不讲情面的故布疑阵与影片介于夸张与现实的“模糊风格”相得益彰,显得几乎巧合般的天造地设。因此,杀手手中断送的13人命里分布如下,开篇警察、路边人、两个手下、老板、威尔斯、三个墨西哥人是9个被直接描述的杀戮对象。旅馆之内的2 人(柜台职员和隔壁退伍军官)出现在汤姆与老人的对话里,运鸡鸭的人出现在一个奇古清理车辆的镜头里(已死),再加上最后摩斯的妻子的死是侧面描写。称摩斯妻子简死亡是由于奇古出门低头观看的鞋底的镜头。由他在杀最后一个墨西哥人时档上浴帘,杀死威尔斯之后抬脚躲避这些细节,可知他厌倦鲜血,因此摩斯的妻子已死。而另一个巨大的疑团来自墨西哥人杀死摩斯的枪战前后。墨西哥的提箱子“绅士”通过与摩斯妻子简的母亲对话得知摩斯所在地。啤酒女郎并非追击者诱饵在老警官到来时已死(水中尸体、地下弹壳)。这一切,暂时都与奇古无关。

所以说,最后的疑团摩斯被杀后,那笔钱的归属。地上的硬币和开启的通风口验证了奇古曾经检查过,老警官汤姆表面上看一无所获。至于墨西哥人,仓皇的逃窜和并不知晓通风口的秘密注定了他们只是过客,最后,奇古出现在简面前的盘问证明了他自己同样没有找到钱。钱在哪里?导演玩了一个最大的悬念。

就是这样,科恩兄弟通过这几点做到了成功:通过贾维尔?巴登塑造完美的杀手形象,且毫不避讳的使用暴力:开篇的地面痕迹,爆头场景,疗伤过程都无比血腥。再加上大量镜头语言的使用,配以掌控得极佳的叙事节奏,让突如其来的遭遇显得令人无比惊讶。于是整部影片变得闷中尚有惊喜。强悍到无以复加。但是,唯一的美中不足便是这一类型电影所共有的弊端,这种受众狭窄的题材和电影手法高明欠缺娱乐性的处理方式,令很多被快餐文化侵蚀或者对杀戮题材不感兴趣的观者敬而远之,科恩兄弟残忍的给出没有大结局的答案,不想令所有观者满意。

毕竟没有人愿意,对奥斯卡的最佳影片光环仰慕已久后,看到的却是一个顶着蘑菇头的变态大叔在寂静夜里绽放出令人战栗的笑容。

所以说,当面对奥斯卡小金人的光泽时,《老无所依》便赢得毫无悬念了。看看它的竞争对手们:《血色黑金》的故事讲述了资源的争夺,近年来,同等题材的佳作《血钻》没有收获便可知一二,而一样近乎“伪献媚”的老马作品《飞行家》的失落,更是最好的印证。《朱诺》请参考《阳光小美女》,这类小众其最好的归宿是最佳原创剧本,比如《迷失东京》。而《迈克尔?克莱顿》这种题材,对比类似前作当年入围最佳影片由帕西诺和拉塞尔?克罗联手的《惊爆内幕》显然都差了很多。至于《赎罪》,没有入围最佳导演的事实是最大的硬伤,这部影片像一个掐头去尾的折子戏,依托优秀文学作品,高明在无数技术亮点之上,但是那个惊世骇俗的长镜头造就这部影片的同时,也毁了这部影片。

所以说,《老无所依》纵然强大,但其对手的不堪一击近乎不费吹灰之力般的令其顺利登顶。在没有商业巨鳄横扫,大师出手转型,黑马异军突起的年代里,《老无所依》必胜。

科恩兄弟的故事带着对时代一角的深刻描绘,揭示了看似完整却令人无处躲避的制度弊端。礼崩乐坏的时代里,一切的罪恶都在被无声的放大。罪恶最终巨大到人们无法承受的极限。这就好似睡意如沉重的铅门压来无法躲闪,密集的子弹从角落射来无法躲避。巨大且沉重的罪恶伴着无言的沉默,在暗夜上演着一幕幕杀戮惊奇。

黑色的影像,沉默的王者。

而西部广袤风光的平静之下,罪恶无处不在。

老无所依影评(二)

初见科恩兄弟,是他们的《巴顿·芬克》,就只是一间小旅馆,透露出的阴森诡谲,却直教人毛骨悚然。再见他们,就是《老无所依》,少了些许光怪陆离的感官扭曲与癫狂的躁动,反是沉着硬朗很多。影片扑面而来的,粗砺的荒野黄沙,充满着男性野蛮的线条。这片土地,必然展开力的较量。冷静的智力,以及矫捷的身手,在这片土地撕开最深的血痕。瞬间咫尺,就是生与死的差别。科恩兄弟,像是在高台上抚琴,够优雅从容,也够血管喷张。

镜头自信,灵动,远中近景的切换完全不留痕迹,全都在营造氛围应该在的位置上。紧张气氛不依赖凌厉的剪辑,反而在缓慢悠长的凝视中中使恐怖氛围冻结。台词也透着足够的智趣。夹带着的故事,稀奇怪诞,充满着讽刺意味。关于老人和狗链,关于死在自家门口的,都令人听之即被吸引。故意的留白,暗藏的一些小细节,满足了观众逻辑推理的智力优越感,譬如杀手警惕足底沾染血迹的小习惯,可以提示莫斯的妻子已经被杀死,譬如莫斯的房东胖女人对他蛮横不让步却安然无恙,可以看出杀手对态度坚定的人保有余地。

影片中,赤裸的血腥暴力,完全没有戏剧性的距离,有着纪录片一样的错觉。在那个地方,杀戮太平常,只是弱肉强食的原始游戏。所以老迈,缺乏了“力”,更可怕的是失去了抗争的欲望,就无所谓存活。他们本来是维护社会制安的执法者,现在却变得束手无策,完全失去了作用。我一直在想,“老无所依”这个译名,意义似乎略微狭窄了,很容易引导人联想到“孝”的缺失。毕竟,影片所叹息的是,这片被抛弃的荒莽之地,整个长者建立的秩序都被嗤之以鼻。这里,已经不存在秩序,也不允许怜悯。

杀手,是这片土地的主人。他的形象也足够乖张劲爆。尸体一样的惨白,动作极其简单,声音也是轻柔的,尤其还顶着灵感来自妓院老板的发型,甚是粗俗喜感,但就是透着一股杀气,让人不敢靠近,不敢冒犯他一点点。哈维尔·巴登用他近乎面瘫的表演,一双深邃眼睛,让一个冷血杀手的惊悚气质,冰封了所有人的呼吸。就像影片中所说的,第一眼看见他就能知道他是疯的。不得不说,很多戏的张力都在这个变态狂人身上。他不按常理出牌,使他在这片荒莽土地上,像死神一样威严,横行无阻。他其实是无声息就降落在人们头上的厄运。

“你没有必要杀我”,很多人都这样对他说。在他的逻辑里,这只能显得荒谬可笑,在变态狂人的眼里,世上的几乎所有都没有意义,阻碍了他走路就是消失的理由。如果很无辜地到了他手里,有必要或没有必要,就像硬币的两面一样,是个概率问题。所以,当那个女人几乎可以说是惊人的勇气地违逆他的指令,指出她的命不在这一枚小小的硬币那里,只在他手里。他这个近乎企图将责任推给上帝的选择,减少对自己凶残的指责,也是多么可笑,没有一点意义。

特别佩服导演叙事的张力,硬是将彷徨迷惘的深意包裹在惊心动魄的故事,折腾得与沉闷没有半点关系。追杀的节奏也足够令神经抖颤,时不时还调戏观众一下。所谓黑色幽默,就是你永远不会等到你所想的,不然,怎么能让你因为无端被调戏了一把而黑面呢?这个诡谲跌宕的故事,每一个偶然性都可以让这个故事改变模样。这条曲折幽暗的小路,科恩兄弟走得很怡然。

当故事走到我们自认为熟悉的老套领域的时候,就恍惚看见了导演不屑的冷笑,“小样儿,敢低估哥俩的智商。” 于是,影片在本应该是猎物与猎手的巅峰火拼的高潮时刻,冷笑一声,默默地黑屏了!想必这时你还在紧张地等待猎物反弹一击,或是上演“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对峙,以及冷血杀手的火爆角逐。只可惜,你的热血澎湃的等待只能全部落空了,影片仅仅一个尸横满地的画面,就草草地敷衍了一切。这就结束了?简直惊得目瞪口呆,不敢相信。可是你咬牙原谅了这几乎是嘲弄的缺席之后,车祸突如其来,你又想着也许影片意在冥冥之中那神秘的惩戒力量,结果那缓缓爬出的身影再次让理解落败。最后的最后,故事的三个主角都以不同方式离开了,没有给出任何交待地,让这场罪恶烟消云散了。这不知所谓的结尾,是因为对“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信仰彻底崩塌。就是这样,很多人愤怒了,尽管之前一直很享受一路上的惊险悬疑。但是意义呢?影片丢失了。他们不知道,丢失了意义正是《老无所依》的意义。

因为科恩兄弟想给的绝不是一个地摊小说式的追杀故事。影片对人性的失望,关于“惩恶扬善”愿景的落空,已经近乎于绝望。我们只看到邪恶不需要理由,像割一棵草一样,就要走了一个人的命。人性的贪婪,利益熏心,都可以从沿途遇见的青年和孩子的表现窥见,而且影片的狡诈就在于,几乎是在我们产生了片刻的美好幻觉的同时,转瞬间就只能痛心疾首。导演的失落与冷僻,都躲藏在了这些看似随意的“一带而过”里面。甚至我认为他们对制度的态度也是暧昧的。既有人性堕落的哀伤,也难免夹杂着挣脱羁绊的狂欢。

且看影片的三个主角,圈住了三种人,在社会的不同位置。猎人,在法则的圈内,但已经游走在边缘上,不受太多邻人的牵绊。因为他折返救人,处理得太过笨拙,混乱自己找上了他。如果他坚持冷漠离去的最初的反应,或许就不会有后面一系列缠身的狂暴追杀了。他自己被迫地艰难应对着,从没有想过依赖制度内的保护。这就是牛仔黄昏的落寞背影。在放弃孤冷的放逐生涯,静享安稳富足的家庭生活的时候,他就走到了死亡。终究他也不是完全的了无羁绊。

杀手,完全走在规则之外的孤魂,彻底的藐视规则。他要存活,只能依靠自己的魄力。那一段伤口处理的细致描写,可以看出他对自己也没有怜悯。粗暴地对待自己,才能同样粗暴地对待世界的所有。可笑的是,当他遵守公路的秩序,按照绿灯通行,反被不守规则的别人撞倒。而同样巧合的是,被追者与追捕者都极其近似地索要过路人的外套,对立的两个人,不同的时空,遭遇类似的场景,也是一种玩笑。

警探,尊重长者,追随着前辈的秩序,怀着景仰的心境学习,对照着试图超越。然而他没有到真正的年迈就辞职退休了,是无奈,是力不从心,是对法则的失望。这也许就是他梦的蕴意:

他梦见丢失了父亲的钱,是因为他放弃了对邪恶宣战,丢失了父亲接捧过来的责任。他梦见他的父亲比他要年轻,意味着他父亲的那个年代有秩序,拥有抗争的力量。而他自己只是在惊异社会的变化、人性和法制观念的没落,然后感叹世界已超出他们的控制之外,怀念那曾有的公正和人性的温暖。然而,他觉得自己已经老了,追不上父亲拥簇的那如月光皎洁的正义,他放弃了抗争。于是他醒来了,看着这丑恶的世界,混乱一片。

《老无所依》,当我们老了,总是慢那么一步的时候,我们会不会就这样承认自己的平庸,不再追逐了;就这样躲在一个角落里,安静地喝着茶,在曾经的辉煌中聊以自慰了呢?

老无所依影评(三)

最开始、杀手以最原始的方式勒死警察(还是在带着手铐的情况下),并按住脑门杀死路客;而莫斯则躲在岩石之后射鹿,未中。捡起弹壳,未留痕迹。对应了警长所说的“现在的人开始远距离射杀公牛的,它们都不知道谁在伤它们”。

杀手:杀伤力~原始、超强;自信力~最高;无比残忍

莫斯:杀伤力~现代,弱;自信力~不高;有善良本性

继续发展,莫斯良心未泯回去送水,但被墨西哥人发现。逃跑过程中,被狗追上。千钧一发,几乎以杀手惯用的方式,最近距离的按着脑门打死狂犬。而同时,杀手却在得到追踪器之后,近距离开枪杀死两人。

杀手:杀伤力~强。但跟踪器介入,原始性退化;自信力~依然很强

莫斯:杀伤力~大幅增加;自信力~增加;善良本性下降,残忍狡诈增强

杀手在莫斯的旅馆里招摇的留下喝牛奶的痕迹,与莫斯的最开始收起弹头形成鲜明对比。同时,两个电视的反射镜头,表现这时的杀手,在某些方面,还保与警长保持一致。杀手射乌鸦,是其在荒漠杀死两同党起了贪财之心之后,杀伤力下降的的隐喻。而杀手对小店老板起杀心,也有新的解读。因为他认为这个“为了丈人的钱才落户此地”,丧失了传统价值观。但却给了他一个选择自己命运的机会。至于,不杀拒不提供信息的莫斯房东太太,则仅仅因为她是女性—一种类似于传统西部悍匪的思维模式。接着,第一次汽车旅馆遭遇战爆发。此时:

杀手:杀伤力~强。自信力~因失手让莫斯溜掉,而开始下降

莫斯:杀伤力~保持;自信力~躲过一劫而增加;善良本性下降,

第二次汽车旅馆相遇。注意,这是两人性格变化的交叉点。当跟踪器被发现后,莫斯坐在床上,并非是他愚蠢。而是他信心爆棚,自以为发现跟踪器便占得先机,等着以最潇洒的方式打败对手(此时他也倒更像是杀手)。而此时的杀手,反而却已经从第一次失手中吸取教训,他先关了灯,不过,还是选择冲开把守的传统方式。结果,莫斯吃了亏。紧接着,跳窗后,莫斯开始回归擅长的埋伏耍诈(照应开头射鹿) ,算计了直挺挺的跟在后面的杀手。但由于此时的莫斯已经信心大增,所以没有完全失手,而是射伤杀手。

杀手:杀伤力~减弱。自信力~二次失手且负伤,大幅下降;

莫斯:杀伤力~提升;自信力~短暂受挫后大幅上扬;善良本性继续下降

杀手去了药店。注意他这时已经不用明火执仗的正门闯入了(当然也和腿伤有关),而是通过汽车爆炸转移注意力。接着,大家看他如何和威尔斯见面的?没有闯入,而是等在大堂角落里,从背后胁迫后者进屋并杀了他。他进一步像警长所说的“公牛被射,却不知道谁开枪”的方向发展。而莫斯则由于两次获胜,信心大增。拒绝了对方以其妻为条件的谈判。

杀手:杀伤力~进一步减弱。自信力~继续下降;

莫斯:杀伤力~维持;自信力~继续上扬;善良本性大幅下降,从最初的深夜送水,发展到不顾其妻死活。

莫斯,马上为他这种善良本性的沦丧而遭到报应。报应方式就是:已经可以不顾的妻子的母亲,无意间将地址透露给墨西哥人!哈哈,太黑色了。而杀手则完全像换了一个人。不仅是彻头彻尾的渔翁得利者,而且已经没有勇气像影片开始那样,单对单地杀死警长,而是选择跳窗逃走。注意:警长在闯入之前,虽有片刻犹豫,依然还是捍卫了传统,在明知对方可能埋伏的情况下,“愚蠢”地推门进去。

最终,当杀手要消灭的目标,既不是持枪的强悍的墨西哥人和莫斯、也不是毫无准备的威尔斯,而仅仅是一个女人时,他却选择了先藏匿于屋内。注意,对此时的杀手而言,目标是否是女人已经不重要了。尊重女性的传统价值观已彻底崩溃。杀人之后,已经成了惊弓之鸟的杀手,被突然拐出来的骑单车的小孩吓了一跳,以至于没有发现侧面的来车……

三个主角。代表邪恶的杀手身上唯一“可贵”的传统品质,因贪欲和不断被算计,而丧失殆尽。同时,平民百姓出身的莫斯,虽然在同对手凶残绞杀中获得失去已久的信心和勇气,但也因贪欲,发大了其固有的现代人的狡诈同时,也彻底丢失了更加宝贵的善良本性。在金钱主宰一切的社会,形同陌路的两种人最终一起走向了人性的毁灭。而面对眼前发生的这一切,老警长却无能为力。如今这个社会,已无他所代表的那种传统价值理念的容身之地——即,所谓“老无所依”。

观《老无所依》有感


《老无所依》观后感

两天的时间,一堆的问题一直伴随着整部影片,唯一一个一直没变的问题,这样一部有名的大片,内涵到底是什么?导演到底要表述什么?总不会是宣传无序和暴力吧。尤其是影片到三分之二的时候,随着莫斯的死亡,一直把莫斯作为男主,故事的导向和结局开始出现意想不到。

最后片尾出现剧终字样的时候,忽然深刻的意识到,我真的没有看懂,或者说没看那么懂。

我们传统的道德观价值观的观看是,好人最终获得了胜利,邪不胜正,夫妻家庭大团圆。但是这些在《老无所依》里都看不到,杀手虽然出了车祸,但最终还是得到了钱而逍遥法外。这些到底是如何和《No country for old man》(老无所依)挂靠在一起呢?

很多疑问和感慨在看完之后,浮上心头。不管怎样,能引起观者共鸣或是质疑的作品好过看完以后什么都记不起的作品;如果能让观者深思和反思,以及探究就是一部有深度的作品。我带着这些疑问和感悟:

1.莫斯为什么深夜送水,车里的墨西哥人缺的不是水而是枪伤流血后的治疗

2.莫斯居然在三分之二处死掉,不是被杀手杀掉。

3.杀手最后得到了金钱,颠覆了我们以往的观看经验,不是恶有恶报。

4.杀手虽然冷血,却有原则。雇主违反了规则也一样被干掉。

5.警长到达莫斯死的房间,这时候杀手还隐匿在屋里,但是最后是怎么跑掉的?

6.杀手杀掉了莫斯的妻子。

7.警长讲到牛仔杀牛的寓意代表什么?

8.人性的本质在莫斯的身上体现出来,善良,贪欲,在外界的刺激下,由懦弱便强大,杀手不会骗人,他告诉莫斯的妻子,其

实莫斯放弃了用钱来交易妻子的生命,并且在拿她做诱饵。

9.如此强大的杀手也会出现交通意外。而且会作为影片的结尾。

10.钱让人性从善良变贪婪,结尾的小男孩看见杀手受伤,能够主动询问并且把衬衫送给杀手,却因为得到杀手给的酬劳,两个

朋友出现争执。人性在金钱面前多么脆弱。

影片本身是非常美式的,浓重的南部口音和美式俚语,巨大的文化差异也是让人难以体会的一个方面。查找了几篇观后感后,体验和体会才被点燃。大师的手笔还真不是泛泛之辈能够泛泛理解。

在人性深化的基础上,电影正如它的名字喻示的那样,试图展示出美国社会的恐慌感。不仅是对金钱的贪欲会引发犯罪,影片在细节处揭示的是犯罪无所不在。牛仔的个人反抗是无效的,虽然强硬,最后还是死于枪战;从警察的口中,我们感受到各种暴力罪行比比皆是,虽然不乏睿智和经验,警探仍然对这些罪案无能为力(最后只能无奈退休);杀手肆无忌惮的杀戮让我们惊恐,然而即使是如此心狠手辣如此有原则的杀手,最后还是免不了被车祸意外所伤害!没有谁有办法逃脱,《老无所依》,这个社会还真是不适合居住。

我们总是本能的不喜欢黑色或是灰色调,本能的拒绝看到或是听到一些残酷和冰冷的东西,但是残酷和冰冷往往代表着现实,剥离了人们假象的或是伪善的道德外衣之后,赤裸裸的在那里刺激着我们。这个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世界,我们该做怎么样的深思和反思?

《老男孩》观后感


《老男孩》观后感:曾经志在四方,如今别来有恙.寒假作文
每一曲青葱的忆歌里,都有年少遗憾的旋律。只因为在乎而胆怯,只因为胆怯而错失,只因为错失而遗憾
似乎你我间,过往的欢声笑语,枯寒的冬日里球场上的嬉戏,一起在雪夜里围巾的温暖,都随着我们各奔前程的身影渐行渐远渐无书。无论南国的秋思,北地的冰语,都无法挽留那逐渐淡化在你我心头的笑语欢声。
花开花落几度春秋,人去人往多少错过,梦想的依旧遥不可及,是否只因当年的种种踟蹰?生活像一把无情刻刀,改变了我们模样。
转眼多少悲欢离合,任岁月风干,而我依旧有梦想。
曾经志在四方少年,如今别来有恙,昨日的你我早已不知去向,哪里才有属于我们的那一份安详?
要做南飞的雁,高高翱翔,复苏那曾经的梦想。
我没有像他们说的那样,泪流满面。
但是从最开始的漫不经心到最后呆坐在电脑前。
我不知道身为一个名为90后的我是不是不足以评论这部弥足珍贵的影片。
想想,你曾经最爱,也曾经在雨中向你回头的女孩,现在
而你却顺着人群渐行渐远。
关于青春,梦想这些东西总是有太多东西可以寄托。
一部电影,一本书,一首歌,一句歌词。
一群穿校服的孩子,一个青涩乖巧的少女。
你会想起什么么?
回想咱们的人生轨迹。
按照常理的上学,读书,混日子,毕业,工作,结婚,生子,终其一生
你知道他为什么是这个样子,为什么一定要是这个样子吗?
记得有人说的一段话大概是这个意思:
人有几种层次的悲哀,
第一种是,人在被教育的同时就在一直迷失着。
你坚信着你从小所受的教育。
但是你从来不知道你所坚信的东西是什么。
更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要去坚信他。
屈服于这样的生活,深信这是理所应当的。
第二种是,如果你了解自己被什么社会形态所教育。
但是你不得不屈服他,
愤慨,但是无法改变。
第三种是,你深知自己的人生轨迹
目标明确,向命运挑战。
从前强迫自己接受的没有办法,
但是以后的人生自己会去努力争取。
而不是平庸乏味的终了一生
其实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勇于向命运挑战,
也不是能挑战的了的。
当年你爆头欺负的小痞子,
日后成为香车美女的拥有者,
车里坐着的是你年轻时深爱的女孩,
即使她曾在雨中对你回头,
但是最后仍还是连相望一眼的机会都没有。
就像小时候你们喜欢的偶像MichaelJackson,
现实的摧垮,命运的捉弄,信仰的丢失,
你还记得你为他跳的舞么?
你们的偶像他还在么?
当你们在不同的地方得知MichaelJackson死讯的时候,
你们唤醒了从前的梦想,
你身边的妻不是当年那个玲珑少女,
变成了柴米油盐的发福主妇。
在她鼾声四起的深夜,
是谁起身跳起了曾经在聚光灯下灭掉的舞步。
曾经怀揣着梦想的热血岁月,
好像一个沉睡了多年的孩子,
他睡醒了,告诉你,其实一切都不晚。
筷子,你们站上了崭新的舞台,
你们从一群为爱纠结的毛头小子,
变成了面光发油的中年大叔。
你们跳着年轻的舞步,
在哼着不灭的旋律。
又是谁在电视前擦掉了麻木的眼泪,
当你心爱的女孩第一次在操场上看到你的舞步,
你没有注意到一个推着垃圾车的人闪烁着嫉恨的目光。
当你们第一次站在联欢舞台众人欢呼的时候,
一个人在后台剪断了你们的灯光电缆。
当你心爱的女孩走过你身边时,你的嚣张跋扈,
让那个看似弱者的男人记恨了终生。
在这个看似公平的娱乐舞台上,
你们的命运就被一个你们最熟知的制片人抹杀了。
你们让很多人找回了青春回忆,
你们没有让梦想就此沉淀,他们发出了灰蒙蒙的光亮。
你们回到了从前平凡的生活。
那个美丽的姑娘早已嫁为人妇,
你身旁安稳的妻为你抛出了一条美丽的红色绸带,
是不是所谓的人生就必须要在这种无奈错过中度过呢?
我们年少时候的梦想,
有多少你还在坚持,还能去实现呢?
我在电脑屏幕前冷静的看着42分钟的《老男孩》落幕,
曾经志在四方少年,羡慕南飞的雁
别忘了咱们的梦想,
别忘了我们的初衷,
别枉费了那段金子一般的珍贵岁月。
我还想谈一场穿着校服的恋爱,
告诉自己过去的并不遥远,
失去并不永久!

老男孩观后感


《老男孩》观后感

如果有明天,祝福你,亲爱的。

年轻的时候我们都有梦想,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环游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题记

清早起来整理以前的稿件,翻出来一篇最最久以前的影评稿,(尼玛我怎么觉得是我最最拿得粗手的了),唉唉唉,写于大一上学期开学初,真是让人怀念。

影片的前半段我会用一个字去概括--“乱”。真的很佩服肖导演,开场能够用不到半分钟的时间,将那个年代教室的混乱场景表现的如此之妙。乱的一塌糊涂,乱的淋漓尽致,乱的让人抓狂!总觉得里面有一种充满爆炸感的力量,我想这些都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表现的吧。之后的剧情,也就这么乱哄哄的开场了,混乱的学习,混乱的生活,以及混乱的爱情。前15分钟,围绕一个叫小芳的姑娘,王肖二人为喜欢的人不断磨练各种才艺筹码,后来又因为得不到在乎的人的赏识而冲动地赌气放弃,映像最深的就是在肖大宝站在暴雨里,抱着吉他,扯着嗓子唱着“多少次我回头看看过去的路……” ,而迎面而来的小芳却是满脸麻木,视而不见的走过。暴雨,走廊,姑娘,还有一个抱着吉他狂号的少年……看到网上有讲导演将如此混乱的情节串连在一起,产生了非常喜剧的效果,而我分明看到在混乱的癫狂的背后,藏着的分明是浓厚的悲凉,一种笑着流泪的凄凉,我仿佛看到一个在夕阳下赤膊狂背的中年男人,跑到路的尽头,仰天长啸,泪流满面。这大概是对青春的,最痛的追忆吧。

后半段从回忆转到了现实,节奏似乎变得慢了下来。大概是从肖大宝狼狈的从婚庆现场回家开始的,车载广播里播放的是逐年上涨的CpI,逐年上涨的房价,恒年不变的工资。 逐年上升的升学率,伴随同样上升的失业率。 同样的, 王小帅在那些年里 明白了 要适当装孙子,也要适当装爷爷,就是不爱装自己。 然后有一天,他心中的偶像和标尺也坍塌了,现实的压力也开始咆哮了。 然后有一天,曾经一块折腾的人,开始变得不认识起来了。  然后有一天,还是跟最初那个爱你你却不爱的人走在一起了。 这些,都是当今社会的剪影,虽涉世未深,却感慨颇多。可是有一天,也许当我们学会了默默接受了平凡和麻木,学会了冷眼目睹生活扭曲变形、卑俗不堪的时候,却发现年少时期默默关上的幕布又渐渐拉开了。于是当梦想照进现实,又何必管那个幕布又会在什么时候默默地关起来。

整场电影终于迎来了高潮,那个梦想与现实的主题,开始真正登上银幕。 二人终于决定去参加欢乐男生,非常顺利地 进入了五十强。他们最后的那一曲感动了所有人,但最后,他们仍然止步于五十强。 也许好多人都认为,是包子的恶意阻止,才让他们无法挺进十强。事实的确如此,可是我总以为,包子,仅仅是他们生活中要面临的困难的缩影,没有他的阻挠,难道就能一帆风顺,挺进十强?就算如此,然后呢,他们会怎么样,他们仅仅只是两个生活在底层的普通百姓啊。面前不知会有多少麻烦,多少潜规则在等着他们呢。我觉得导演是善良的,他给了肖王最好的归宿,他们的表演已经得到了认可,年轻时的梦想终是得以善终。“生活仍然需要继续,梦醒了,就继续努力工作吧”,我想,这就是这部电影给我的全部内容了。

By 何人可

《老炮儿》观后感


《老炮儿》观后感

--《老炮儿》就是一部中老年版的《致青春》

今年真是国产电影的丰收年,年底以来上映的多部电影都获得了很高的口碑,《老炮儿》因为浓郁的"北京味道"和一堆老戏骨的精彩演出,再加上对当下社会"没有规矩"的批判,口碑爆棚。

在这个前提下,我预感这篇观后感又要遭遇谩骂了,因为接下来我要说的话,应该是很多喜欢这部电影的人都不爱听的。

口碑这事儿呢,跟电影的受众群体有关。目前有影响力的影评人都是70后和80后,这帮人正好是《老炮儿》的核心受众。再加上冲着吴亦凡和李易峰甚至仅露脸三秒的TFBOYS去的90后甚至00后观众对偶像的溺爱,口碑不爆棚才怪。

先从故事说起吧。《老炮儿》说白了就是一个胡同里的老流氓为了救不争气的儿子,和一帮新时代的小流氓约架的故事。只不过管虎在故事里融入了"提升作品逼格的万能良药"——情怀,看的大伙热血沸腾。

如果以5分为满分,我给这部电影4分。说实话,我也喜爱六爷这样的人物,也希望有闷三儿这样的兄弟和话匣子这样的女人。

但看完之后我没有感动,更多的是心酸:时代不同了,不要再自以为是了。我希望六爷身上那些好的品质被继承下来,但千万别活的像六爷一样,否则你会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

六爷是个讲规矩的人,但他讲的是"老规矩",是过去的人会自发遵守的行为。但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规矩,你拿过去的规矩来约束现在的人们,就好比《九品芝麻官》里包龙星的老妈拿着前朝皇帝的尚方宝剑来砍当前朝代的官员,这是不合适的。

六爷一直活在自己的价值观里,他觉得事情要一码归一码,老哥们的车被城管没收了,还挨了打,他主动垫钱,非要给老哥们讨一个公道。这是在他的一亩三分地上发生的事,他凭借老规矩,勉强做了主,但这个主也是建立在"先赔钱"的基础上的。

六爷最大的问题,就是一把岁数了没钱又没权。当然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六爷自己的价值观,他根本不想要财富和权利。

真的吗?六爷生活里遇到的所有困难,可都是因为财富和权利的极度缺失导致的。如果他拥有其一,儿子也不会被绑,自己也不用挨阿彪那一巴掌,也不用上门求助兄弟还开不了口,也不用为了还钱把房子都抵押给话匣子,更不用面对癌症连医院都住不起。

六爷是一个偶像包袱很重的人,他当惯了"胡同话事人"的角色,即便蹬三轮"一天赚一吨"他也不去做,为了生计干这事,容易掉价。所以他背着这个偶像包袱,那边乐善好施装大哥,回头又找话匣子借钱过日子。

所以我说《老炮儿》是一部中老年人的《致青春》,是一群始终沉浸在过去、没长大孩子想死死地拽住往昔"峥嵘岁月"的尾巴,却一直力不从心。他们不肯接受新的时代,把活在过去当做一种荣耀的象征。

人一上岁数,就容易得一种"对下一辈指手画脚"的毛病。六爷年轻时风光过,当年也应该是很多人的男神,他习惯了当权威,见不得别人不听话不讲规矩。

可问题是,每一代的年轻人都不讲老规矩,六爷当年自己就是规矩的破坏者。我的上一辈也指责我不懂规矩,看我不顺眼,现在我看比我小的一辈,有时候也觉得他们不懂规矩,胡乱来,可是结果呢?

社会还是一代又一代的往前发展,没有因为那些不懂规矩的年轻人而发生倒退。

我们所强调的"规矩",只是一套对自己有利的游戏规则,但这世界不应该只有一种游戏规则,哪怕它再好,也不应该。

对你有利,或者对多数人有利,并不能成为其它人必须遵守的原因,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规矩,老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使别人也不合适。

要想让别人遵守你的规矩,最好的办法就是你有本事制定规矩,让别人不得不遵守。为什么那么嚣张狂妄的阿彪会乖乖的听小飞的话?因为在那个圈子里,小飞是规矩的制定者。

其实不光是北京有六爷这种人,全国每个城市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的"六爷":他在一个小范围里是绝对的权威,因为多年以来凭借"做人"做出来的影响力,他的话比法律更管用。

六爷做人的方式,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个"刀"有时候是钱,有时候是暴力,在这两个前提下,他再跟你讲道理。

请注意,这个顺序是不能颠倒的,如果你先讲理,没人会听你的,只有用钱或暴力砸的对方愿意静下来听你唠叨,你才有机会讲理。一动一静,营造出了"六爷是个公道人"的形象。可是在新时代,"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几乎是"多管闲事"的代名词。

《教父2》里,年轻的维托·柯里昂也是通过这样的手段,成了那条街上的教父。后来父老乡亲有什么事都来找他帮忙,一般的小事情,他可以直接和对方讲理来解决,因为大家知道,如果自己不听,柯里昂会用另一种方法让自己接受他的条件。

六爷和维托·柯里昂之间的区别在于,后者一直奋发向上,而六爷不求上进。柯里昂很清楚,要想一直做"话事人",就得一直具备让人听话的能力,所以他开公司,通过各种手段赚钱,他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其他人也一直按照他的规矩办事。

六爷是个典型的普通人思维,不求大富大贵,只想过平凡的生活,可是矛盾在于:他在平凡的生活里,又想成为主持公道的"话事人",这是他一切痛苦的根源。

胡同里的六爷是个"人物",人人都认识你这号人物,都敬你三分。走出胡同,六爷只是北京这座城市里的两千万分之一,没人在乎你是平头百姓还是天皇老子,你进地铁一样被挤成罐头里的沙丁鱼,没人因为你是六爷就给你让座。

我外公年轻的时候,也是村里的一把手,谁家有问题都找他去解决。当然了,我外公靠的不是钱和暴力,而是讲道理,他确实能给出一个最合理最公正的解决方案。后来他离开了村子,村里再也没人能够单纯凭借讲道理让众人服气了。

外公讲道理能让人听进去,是因为他平时为人行事做出了表率,但后辈的人知道的道理比他还多,可是大家言行不一,没有公信力。

道理谁都会讲,可是谁愿意无条件遵守呢?除非借助外部因素,法制时代,你总不能靠暴力竖立权威,到最后,村里最有钱的那个人成了话事人,大家愿意听他的话,是因为知道他有能力解决很多问题,这个现象在其他地方应该也一样普遍。

六爷如果想做整座城市的话事人,就应该在财富和权利两者之间选择其一并登上金字塔顶端。可是六爷选择了蜗居在胡同里,那他同样就应该接受自己对外面的世界无能为力的现实。用胡同里的规矩去解决城市里的问题,显然是要吃亏的。

时代不一样,城市也不再是不当年的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让城市里鱼龙混杂,农民工来了,大学生来了,白领来了,小偷来了,过江龙也来了,财富和权力阶层取代了六爷,成为这座城市的话事人,他们不讲老规矩,因为他们带来了自己的规矩。

新旧两种规矩发生冲突时,被淘汰的必然是旧规矩。虽然这一点很让人感伤,但感伤阻挡不了时代的车轮从你身上碾压过去。所以铁骨铮铮的闷三儿在修理厂对着六爷痛哭:我操他妈的,咱什么时候受过这个呀。

导演管虎说"他妈的"不算脏话,但加了一个"操"字,必然就是脏话了。一个人愤怒的说脏话,无非是遇到了特别大的问题而自己又没能力痛快解决。闷三儿能打,但有勇无谋,如果不是六爷拦着他,早晚会出事。

以前没受过这个,不代表一辈子都不会受这个。好汉不提当年勇,那些现在活的风生水起的人,谈起往事通常都笑话自己当年幼稚不懂事,只有当下的活的不如意的人,才会沉浸在过去牛逼时光里无法自拔。

老一辈的人说:现在的年轻人都怕事。其实不是现在的年轻人怕事,是没本事的人都怕事。灯罩儿和那一帮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哥们,哪个不怕事?

怕事是一种求生本能,因为你知道摊上大事之后,自己没能力解决,你要是敢不计后果瞎横,吃不了的都得兜着走,吃过几次教训,人就怕事了。

小飞敬重六爷,也信任他,还说服自己人"只要按照六爷的规矩来,他就不会报警".可结果六爷还是通过一封检举信撂倒了小飞他爹。

诚然,小飞家里的财富有原罪,但小偷偷来的钱有没有原罪?也有。在六爷的老规矩里,只要小偷还回钱包里的证件就算盗亦有道。用他自己的话说:"谁都不容易".

可到了小飞这里,"谁都不容易"变成了"有些事,老百姓该管还得管",举报贪官污吏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既让观众看的爽,也容易过审,多么正确的政治观啊。但这件事对于口口声声盗亦有道、凡事都要按照规矩来的六爷来说,是重重的一巴掌打在自己脸上。

影片的最后,六爷跟小飞约在颐和园后的一个野湖干架,那种感觉是"又回到最初的起点,呆呆地站在镜子前,笨拙系上军大衣的结,将头发梳成大人模样,再穿一身帅气军装",那一天,六爷要赴小飞最后的约。

不知道六爷举着军刀在湖面上小步快跑的时候,有没有想起当年夕阳下的奔跑,那可是他逝去的青春啊。可惜六爷还没跑到小飞他们面前就倒下了。

其实六爷心里很清楚,自己的老规矩从他寄出检举信的那一刻起已经被打破了,他去赴约,就是赴死,只有死亡才能让自己心安。六爷的死,是道义的沦落。

不知不觉已经絮絮叨叨了三千多字,关于这部电影就聊到这里吧,有不同意见随便喷,我兜得住,但是希望你要喷在点子上,不要乱喷闹笑话。

电影老阿姨观后感


这样的一部电影充满了奋斗和温情,革命老一辈扎根在土壤之上,以自己的努力和奋斗书写着不平凡的生活,为地方的发展贡献者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这样的一部纪实的片子,真的很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来看。在看完电影以后,被电影中革命老一辈的伉俪精神所感染,他们的心中装着党,他们的心中有着国家,但是他们却忘我,始终怀着崇高的感情投身建设。

这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相信艺术性的还原员不如亲身体验那样的真切。这位叫做龚全珍的老阿姨和她的丈夫开国少将甘祖昌传奇的一生,都在为了党和国家,为了人民群众而奉献自己。直到今日,这部电影已经上映了两年多,才有幸得知,实在是惭愧。

电影中的龚全珍是一位很有爱心的好老师,她在1950年的时候参军到了新疆担任了八一小学的老师,这是她事业的开始,从此她的名字边和教育联系在了一起。经组织介绍,她认识了长她18岁的新疆军区后勤部长甘祖昌,两人一见如故,结婚了!这位甘祖昌同志也是一位顶顶厉害的人物,为了国家的事业在战争中3次负伤,因而失去了正常工作的能力,但是他也并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追求,在选择回乡当农民后,仍然是在当()地奉献自己,为地方修路搭桥,修缮水库沟渠,让当地的人民受益。

当然,我们这位老阿姨的称呼是习近平总书记亲切的称呼,为了感谢她的无私付出,为了感谢她的艰苦奋斗。龚全珍同志与甘祖昌同志相濡以沫,共同在坚定的信仰下奉献一生,尤其是龚全珍同志在丈夫死后,继续发扬甘将军联系群众,一心为公,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将这件事情当做了自己的终身事业,一生都勤勤恳恳,乐于助人。她是我国的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也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榜样!

在看完这部电影以后,深深地为他这对夫妻的事迹所感染,这种精神不仅仅在当时,更适用于现在,激励着我们每一位同志不断艰苦奋斗,尽忠职守、乐于奉献!

喜欢《老有所依观后感》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电影观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