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自信与发展读后感 > 地图 > 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自信与发展读后感,2024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自信与发展读后感
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自信与发展读后感相关栏目
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自信与发展读后感热门栏目
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自信与发展读后感推荐
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自信与发展读后感

(共 8676 篇)

  • 1、 教师读书笔记《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自信与发展》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地相互作用。正是环境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幼儿园根据活动的进程、主题的更换、季节的变化、年龄段等进行环境的创设。开学初,教师们利用了大量的时间为幼儿新学期的到来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环境布置。幼儿进入大班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与外界的接触机会日益增多,在环境创设时将娃娃家更换成了探索科学区,让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增强。

    在暑假环境创设时,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在区域内创设情境和提供材料,同时了解幼儿的需要。在装饰中体现幼儿的认知特点,内容以幼儿熟悉的东西为主。让幼儿在区域中尝试角色表演,在表演中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特别是在科学区为幼儿配置了多种多样、适合幼儿发展的材料和工具,这些材料和工具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使他们轻松、愉快地主动参与到有趣的科学探索活动中去。我们班放置了磁铁、放大镜、数字等,还有各种各样的卡片,供幼儿拼图。所谓幼儿的成长是在活动中实现的,为他们提高熟悉的环境,促进幼儿的学习与探索的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游戏中成长、锻炼中提高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在我们班的走廊处,放了一些植物,有发芽的绿豆,有没发芽的玉米、红豆、蚕豆种子,自然角的秘密常常会让孩子们不由自主地去发现、去探索、去寻找答案。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应该充分认识环境创设在幼儿教育的作用,充分利用环境中的一切有效资源进行幼儿教育。在以后的实践、工作过程中,应再多花心思在环境创设上,努力为幼儿创设出一个适合他们年龄特点和心里特点,有利于幼儿发展的良好环境。

  • 2、 儿童发展读后感

    儿童发展读后感(一)

    《儿童发展》这部书是美国的劳拉e贝克所着,这部书中,作者的创作动机就是奉献一本在知识性上催人上进的课本。这部书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他阐述了 儿童的内在潜能,表明这种生命力是一种积极的、活动的、发展着的存在,它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他说:生长,是由于内在的生命潜力的发展,使生命力显现出来,它的生命力量是按照遗传确定的生物学的规律发展起来的。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儿童的内在潜力的发现,并按其自身规律获得自然的和自由的发展。他主张不应该把儿童看作是物体来对待,而应作为人来对待,儿童不是成人和教师进行灌注的容器,也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蜡或泥,也不是可以任意刻划的木块;不是父母和教师培植的花木或饲养的动物,而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能动的、发展着的一个活生生的人。教育家、教师和父母应该仔细地观察儿童,研究儿童,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发现童年的秘密,揭示儿童的自然发展进程及规律性;热爱儿童,尊重儿童个性,在儿童自由和自发的活动中,帮助儿童智力的、精神的和身体的、个性的自然发展。他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是建立在较少(或尽量减少)干预儿童主动(或自发性)活动的基础上的。他的培养目标是:运用科学的方法,促进人类的潜能的发展,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独立工作,并能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发展的时代潮流,保持社会文明和科学进步,促进人类和平的强有力的新一代。

    《儿童发展》这部书从总体上概括出了儿童发展过程中的本质性的表现。从总体上把握儿童发展的规律,我们还可以发现这些规律所反映出的一些更为深刻的内容,即儿童的生理成熟先于其心理的成熟;每一年龄阶段儿童发展水平、特点的充分实现,将有助于其后的发展,否则,下一阶段的发展将会受到一定阻碍;儿童的身心发展,归根结底是儿童个体的发展,尊重和顺应儿童个体发展的差异性,是促进儿童整体发展水平的丰富性的根本道路。

    儿童发展读后感(二)

    我利用业余时间读了《儿童发展心理学》一书,感受颇深,对以前一些不太明白的问题,突然间有了新的感悟。阅读完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这是一本教科书,回顾了在师范里面学到的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不过上师范时的学习大都是死记硬背,并没有提升到实用的层面。工作十余年后,重读《儿童发展心理学》一书,才发现,很多理论,很容易同自己的工作一一结合起来。

    在学习了儿童心理学后,我了解了各阶段儿童的心理特点。知道了在他们的幼儿年龄段就是

  • 3、 教师专业发展读后感

    教师专业发展读后感(一)

    文/李彩娟

    之前在图书馆借一本省特级教师陈萍老师写的《教师专业发展之道》一书,一直以来没有机会拜读,昨晚才挤出时间打开了这本书,刚读了几页就被陈萍老师的简历和书中那饱含情感优美的叙述吸引了。当我翻开书页,出现在我眼前的陈老师却是那么年轻美貌,真不敢相信年纪轻轻的她却已经在教育界取得了如此大的成绩。想必这一切都离不开她的智慧与勤奋吧。

    在本书中,陈萍老师通过叙事的方式,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个曾发生在她身边的教育故事,抒发了她对生命的感悟,以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为线索,全面阐发了她的成功之路和成才之道。描述了她在学生时代铸就的教育理想,在三尺讲坛上的求索、耕耘,在教育教学科研中所彰显出的生命力量。读着她的书,我能深切地感受到陈萍老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对孩子们无私的爱。虽然我只读了一点点,但透过感人故事所折射出来的教育理念却给了我很大的启迪。

    在本书的上篇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防震棚里的大拇指感受激励力量》,讲述了陈萍老师小时候在防震棚里上二年级时,候老师对她竖起的大拇指激起了她对朗读的浓厚兴趣,也给予了她对学习的无限信心。而候老师面对突发事件的临危不乱,也让她终生难忘。在题记中,陈萍老师这样写道:教育是需要激情的,教师是应该有个性的,学生是永远需要激励的。给学生一点阳光,也许会灿烂他的一生。也许正是当初候老师给了陈萍老师一点阳光,才创造了陈老师现在的灿烂人生吧。回首往日课堂的一幕幕,我不也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在努力吗?只是我为学生准备的高帽子还不算多,于永正老师就曾诙谐地说:每个人都爱戴高帽子,不光是小孩儿,大人也一样。所以我每次进教室前都要准备100顶高帽子,随时准备送给学生。下课时高帽子送完了,我没有损失什么,学生却获得了满足,变得自信了!细细想来的确是如此,作为教师又何必吝啬这虚幻的100顶帽子呢?尤其是对于刚进入小学的一年级学生,高帽子更是不能缺的,给他们一颗不起眼的小星星,他们会比吃了肯德基还高兴,学习的劲也就更足了。

    像这样的教育理念书中还有很多很多,每读一个小故事,就会收获一个教育思想。在今后的闲暇时间里,我会继续捧起这本书好好地与作者对话,并把书中的教育理念很好地吸收为己用,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以她为榜样,努力使自己也能成为一名出色的人民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读后感(二)

    本学期一开学学校就为每一位教师准备了教师专业学习的书籍我拿到手上的

  • 4、 我们与周围的环境

    地球上的生物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仅高等植物中就有近五千种濒临灭绝因此为了更好的保护我们的环境,绿化我们的家园,今天我就为环境的绿化与保护作了一个调查报告。

    我对身边的人们作了一个社会调查:

    调查内容,我做了一个综合的回答,综合的统计。

    请问你是怎样看待环保这个问题的?认为应该怎样做?

    答:环境是大家的每个人都有责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国家要立法,资金要加大投入,加大宣传人人自律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现在大家都发资金投入建设而忽略了身边的环境,现在环保意识虽然增强了,但还是远远不够的,随处可见随地吐痰。

    您是怎样做的?

    答:分类扔垃圾的,看见了及时捡,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我通过这个调查还是可以看出的,大部分的人民的环保意识还是比较强的,只有极少的人们还在破坏环境,人们已经意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

    我们要保护森林保护环境,为此我还给大家做了一份知识问答!

    损害城市绿化及其设施的行为有哪些?

    义务植树应遵循什么原则?

    住宅区项目建设需不需要绿化,绿化率应达到多少?

    我国有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我国的哪一类植物资源占据全 世界首位?

    这是一些简单的知识问答,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面,提高我们的回答能力。

    看了我的调查报告,大家的感触一定非常深刻吧!干净的环境和肮脏的环境大家想要什么呢?一定想在干净的环境里学习生活吧,如果我们不保护环境,随便得乱砍乱伐,不绿化家园,我们的环境能好么?德国人把大地当作母亲就给母亲穿上美丽的绿色外衣,他们说怎么能让母亲裸露着身体呢!所以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播种一片绿色,爱护我们的家园!

    同学点评:

    小作者写的很好, 地球上的生物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仅高等植物中就有近五千种濒临灭绝因此为了更好的保护我们的环境,绿化我们的家园,今天我就为环境的绿化与保护作了一个调查报告。这句很好,重点突出,小作者一定又会带来超乎想象的作品。

    你的文章写的非常好,把我们周围的环境写得非常细致,环境是人类生存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们要保护好环境!!!!

  • 5、 读《人与生态环境》: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人与生态环境》读后感

    在寒假里,我读了《人与生态环境》这本书,我的感受很深刻。

    蓝色的封面上,“人与生态环境”几个大字特别醒目,会让人产生一种严肃庄重的感觉。书中包括地球的侧影,地球的呻吟,蓝色的希望,为地球诊疗等几章。主要讲了现在人类的生存环境。

    书中的每一章都很精彩,但只有“蓝色的希望”这一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蓝色指的就是海洋吧,

    海洋是生物诞生的摇篮,海洋孕育了无数条生命,至今人类还像婴儿依偎在母亲怀里一样依偎在大海的身旁,沿海是地球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带,这里是各国城市和工业最集中,经济最发达的的地区,因为这里风景优美,气候温和湿润,又有鱼盐之利,舟楫之便。但是,自古以来,人类从海洋里获取各种资源,又把无用的东西扔进去,已经习以为常,反倒成为天经地义的了。怎么会这样?我不禁要问。我们从海洋中获取资源,就应该保护它,使资源世世代代的流传下去,为什么还要去伤害她呢?伤害她,就是伤害自己的母亲呀!

    现在人们虽然意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但还缺乏决心,总以为环保是什么大事,其实,写字时,尽量把纸用完,不乱扔垃圾,不浪费水资源,节约用电,这就是环保。请从一点一滴做起。

  • 6、 新起点新发展读后感

    新起点新发展读后感(一)

    如果把我们一党一喻为一棵健壮挺拔的大树,那么,就在于她的根深深地扎在人民群众这片肥沃的土壤之中。通过开展第一环节的学习,特别是阅读一党一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广东读本【新起点、新发展】后,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中国共产一党一从诞生之时起,就与人民群众密不可分,她来自人民,也是为人民服务而来的。正如胡锦涛所指出:我们的一党一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唐朝着名谏议大夫魏徵的【谏太宗十思疏】说道: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意思就是:我听说,要想使树木生长得茂盛,必须稳固它的根一部,根深方能叶茂;要想水流潺一潺,经久不息,必须疏通它的源头,源远才能流长。同样的道理,如果想使国家安定,统治稳固,就必须积聚道德和仁义,缓和与百姓间的矛盾。

    中国共产一党一是一个靠群众工作起家的一党一,是一个把服务群众作为自己的宗旨、在扎实的群众工作中获得群众支持并不断发展壮大的一党一。【读本】列举了许多忠实践行一党一的宗旨,真诚为民惠民的先进典型。如:革命先辈苏兆征、杨殷、彭湃、周其鉴等,他们不仅善于做群众工作,更是身一体力行为人民谋福祉;还有当代怀一爱一民之心、尽为民之责的杨静娟,不畏艰难助民脱贫的扶贫使者郭建南,真心与一线工人交朋友的陈郁等等,我们一党一正是由许许多多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一党一员组成的群体,这是我们一党一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力量源泉而发展壮大、一党一的事业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的决定一性一因素。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财富的丰富、执政环境的变化,少数一党一员干部发生了角色错位,背离了一党一的宗旨,由公仆变为主人.有的看不起群众、怕接触群众、脱离人民群众;有的滥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以权谋私、贪一污腐化、与民争利。如东莞市原人一大副主任欧林高、韶关原公安局长叶树养、原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一党一工委书记刘少雄,还有我省水利系统河道采砂违纪违法案件等。虽然这些现象仅存在于少数一党一员干部身上,但一颗老鼠屎坏掉一锅粥,他们的所作所为,不仅损害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削弱了一党一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也严重损害了一党一的形象,败坏了一党一的声誉,玷污了一党一的纯洁,侵蚀着一党一的执政根基。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在一党一面临着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

  • 7、 以自由看待发展读后感

    以自由看待发展读后感

    文/ 史盗

    最近看了阿马蒂亚森的经典着作《以自由看待发展》,我联想到目前很多关于中国发展的一些观点,在这些观点中以先有了经济的发展,后有了民主、自由的开放为主流。因为从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来看,由于在78年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维持了30年的高速增长,并且从这三十年来看,我们国家的新闻自由,个人自由,政治民主都有了很多的改善。所有数据似乎都显示了前面观点的正确性。

    在《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中,由于该书更多的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发展中自由的作用,而我对经济学懂得不多,在这里我主要举一个书中提到的例子:森父亲有一个穆斯林朋友为了生计在孟加拉首都达卡找到一个短工以养活家里嗷嗷待哺的婴儿,当时正好是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互相仇杀的时候,这个人在大街上被印度教徒杀害。作者提出了下面的事实:由于极端贫穷而造成的经济不自由,会使一个人在其他形式的自由受到侵犯时成为一个弱小的牺牲品。在比较了中国与印度尤其是1978年以前的情况,作者提出虽然在50,60年代中国经济要远好于印度经济,但是为什么中国会出现浮夸风,61年的大饥荒,而印度则没有出现过任何饥荒呢?作者认为这是自由在起作用。作者也提到了其他观点,例如如何测量自由,如何为自由设定一些指标,这些我就不太会了。

    在此,我则认为在中国同样也是自由在推动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为了使我的观点的更加有说服力,我来列举一下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几个重要事件: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打破了两个凡是的定律,同时确定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些思想的解放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在1978年到1992年间,在这个阶段经济发展迅速,但是从发展情况来看似乎还有很多限制因素,如步子不够大,思路不够开阔,在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中国经济走上了又一轮快速发展时期,虽然随后也发生了94年的经济泡沫,但是这也是为今后经济的发展和最终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奠定了基础。

    从两个事件可以看出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并不是由于经济先发展了,而是在每次经济快速发展之前都有一次大的思想转变,或者在每一次都拓宽了人们的思想,让公民享受了一些自由。

    而要继续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只有继续推动中国社会的自由与民主的改革。目前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正处在成败的关键时刻,虽然改革之路非常复杂,各种既得利益者在阻碍着改革的进行,但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有主动

  • 8、 教师专业的发展读书笔记

    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个很时髦的话题,更是个很现实的话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专业发展读书笔记,希望大家喜欢!

    教师专业发展读书笔记篇一

    之前在图书馆借一本省特级教师陈萍老师写的《教师专业发展之道》一书,一直以来没有机会拜读,昨晚才挤出时间打开了这本书,刚读了几页就被陈萍老师的简历和书中那饱含情感优美的叙述吸引了。当我翻开书页,出现在我眼前的陈老师却是那么年轻美貌,真不敢相信年纪轻轻的她却已经在教育界取得了如此大的成绩。想必这一切都离不开她的智慧与勤奋吧。

    在本书中,陈萍老师通过叙事的方式,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个曾发生在她身边的教育故事,抒发了她对生命的感悟,以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为线索,全面阐发了她的成功之路和成才之道。描述了她在学生时代铸就的教育理想,在三尺讲坛上的求索、耕耘,在教育教学科研中所彰显出的生命力量。读着她的书,我能深切地感受到陈萍老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对孩子们无私的爱。虽然我只读了一点点,但透过感人故事所折射出来的教育理念却给了我很大的启迪。

    在本书的上篇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防震棚里的大拇指感受激励力量》,讲述了陈萍老师小时候在防震棚里上二年级时,候老师对她竖起的大拇指激起了她对朗读的浓厚兴趣,也给予了她对学习的无限信心。而候老师面对突发事件的临危不乱,也让她终生难忘。在题记中,陈萍老师这样写道:教育是需要****的,教师是应该有个性的,学生是永远需要激励的。给学生一点阳光,也许会灿烂他的一生。也许正是当初候老师给了陈萍老师一点阳光,才创造了陈老师现在的灿烂人生吧。回首往日课堂的一幕幕,我不也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在努力吗?只是我为学生准备的高帽子还不算多,于永正老师就曾诙谐地说:每个人都爱戴高帽子,不光是小孩儿,大人也一样。所以我每次进教室前都要准备100顶高帽子,随时准备送给学生。下课时高帽子送完了,我没有损失什么,学生却获得了满足,变得自信了!细细想来的确是如此,作为教师又何必吝啬这虚幻的100顶帽子呢?尤其是对于刚进入小学的一年级学生,高帽子更是不能缺的,给他们一颗不起眼的小星星,他们会比吃了肯德基还高兴,学习的劲也就更足了。

    像这样的教育理念书中还有很多很多,每读一个小故事,就会收获一个教育思想。在今后的闲暇时间里,我会继续捧起这本书好好地与作者对话,并把书中的教育理念很好地吸收为己用,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以她为榜样,努力使自己也能成为一名出色的

  • 9、 我们与周围环境

    我首先来到南门桥上,一组画面进入眼帘,让我大吃一惊,这就是我们的环城河吗?河面上许多东西随波逐流,是鱼虾吗?不,不是,是几百只五彩的塑料袋。哗,哗的声音不时传入我的耳际,是河水在流淌吗?不,不是,是旁边居民楼正在排放污水。桥上弥漫着浓重的气息,是清爽的空气吗?不,不是,是阵阵恶臭,我随后来到附近的另一座小桥上,抬眼望去,河面成了绿洲,杂草在河面上长得可茂盛了,只在桥下才露出不足一平方米的小水洼,这是在这段河道唯一能看见的一点河水,尽管它是污浊的.

    远看,河道十分狭窄,原来是两岸的居民非法霸占了河道,他们在河道上建房。在桥下,垃圾堆积如山,大多是生活垃圾,如塑料袋,一次性饭盒,菜叶、鱼胆、香蕉皮等等,甚至还有天花板之类的废弃的建筑垃圾。垃圾山上蚊蝇滋生,臭气熏天。行人路过此地都皱着眉头,捂住鼻子,逃避似的快步走过。我沿着河道向东走,寻找护城河的源头。在河的中游,河道比下游宽多了,河水是黄绿色的,在河道中间,长出了少许杂草。岸边,有一名妇女正洗衣服,河岸上,堆着一些垃圾。继续往前走,河道越来越宽,河床越来越深,河水越来越清。最后我找到了环城河的源头。在马尾山附近,源头的河水绿波荡漾,我走到河边洗洗手,惊喜地看见一群群小鱼儿在河水里畅游、嬉戏。河岸上是茵茵草地,有几头牛在草地上悠闲地吃草。几只白色的水鸟不时飞快地掠过水面,欢快的鸟叫声一直萦绕在耳边。回到家里,我采访了我的爷爷。爷爷说,他像我这么大时,也就是五十年前吧,那时的环城河绕城一周,河道有四五十米宽,河床有两三米深,河水绿得像一块翡翠,清极了,河里常年有鱼虾。全城的居民都饮用环城河的水,河水喝起来还满口生津呢。最后,爷爷沉重地说,现在的环城河已面目全非了,早已看不出当年的模样,让人十分痛心。调查结束了,我的思考才刚刚开始,我想起了我不久前看过的一则公益广告: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了。这个广告一点也不夸张,如果水资源污染的现象不加以治理,这个广告就要变成为现实。我从《十万个为什么》上看过如下的报道:英国第二大河流泰晤士河被污染后成了一条污浊的死河,后来,经过人们几十年的努力,泰晤士河又重新变清了。环城河是我们黄梅镇的母亲河,她养育了几代人。让母亲河再现昔日的风采,这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们要亡羊补牢,从点滴小事做起,不乱放垃圾,不乱排污水,珍惜水资源,相信总有一天,我们的环城河一定能够摘掉被蒙上的黑面纱,重

  • 10、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 《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

    《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是一本关于教师职业的生命价值的著作,读完之后,我深深地感到教师这一职业不只是育人,从发展的角度讲,教师如何育已才是对教育质量、教师的生命质量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可以说,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浪潮下,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教育创造,因此,只有教师,真正在课堂上面对学生的教师,树立起发展意识,才能将课程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迫切呼唤着教师的角色转换,我们应在新的课程环境下重新审视自己,重新界定自己的职能,使自己逐步从传道、授业、解惑的权威向与新课程同步成熟的平等对话者的位置作根本位移。

    一、由课程知识体系的传授转换为教育意义上的对话者。

    目前,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因此,学生的学习方式就要由原来的单纯的被动式的接受转变为积极的、主动的探究性学习。这样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就发生了变化。虽然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不可能被淘汰,但更需要的是教师应以对话人的身份尊重同样作为对话人的学生个体,尊重学生对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的选择,自觉放弃传统意义上把教师作为知识权威的认识。教师就应充分考虑人本意识,以人的发展为本,让学生积极开动思维,在胆猜想,大胆怀疑,去探求科学的真知。

    二、由教科书的被动执行者转换为新课程的创造者。

    由于过去的课程编制的特点,教师只能是消极、被动地忠实执行教科书的内容,对教科书内容的自主选择和重组的可能性极小。而今,在新课程的引导下,教师的创新精神将沿着新课程的成长而得到充分释放,从而升华为与学生共建课程的主体,教学过程不再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

    三、由课程成绩的评价者转换为课程学习和发展的激励者。

    过去的教学评价,比较注重其区别和选拔功能,教师扮演着课程评价者的角色,学生始终处在一种被评价和被测试的消极位置。而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从关注人的发展着眼,重视课程评价的教育发展功能,从而促进教师由评价角色转向课程学习和发展的激励者。因此教师必须具有娴熟的驾驭课程评价的艺术。

    总之,今天的教育是为了孩子的明天,托起孩子的明天需要新的课程理念指引,也需要我们

  • 2019-09-20

  • 2019-10-20

  • 2019-11-12

  • 2022-10-26

  • 2019-10-29

  • 2022-01-03

  • 2019-09-21

  • 2019-10-20

  • 2019-10-19

  • 2019-10-29

  • 2021-11-19

  • 2021-11-04

  • 2022-01-14

  • 2019-11-12

  • 2019-10-23

  • 2021-09-03

  • 2019-09-20

  • 2022-01-04

  • 2023-01-07

  • 2022-07-13

  • 2022-09-27

  • 2023-05-24

  • 2021-09-02

  • 2022-10-15

  • 2019-10-20

  • 2019-10-12

  • 2022-09-27

  • 2019-10-09

  • 2021-11-18

  • 2022-02-23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11-12

  • 2019-09-21

  • 2019-10-29

  • 2019-11-06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0

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自信与发展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自信与发展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自信与发展读后感、2024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自信与发展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