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清塘荷韵的读后感 > 地图 > 清塘荷韵的读后感,2024清塘荷韵的读后感
清塘荷韵的读后感相关栏目
清塘荷韵的读后感热门栏目
清塘荷韵的读后感推荐
清塘荷韵的读后感

(共 2497 篇)

  • 1、 清塘荷韵的读后感范文600字7篇

    下面是栏目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清塘荷韵的读后感范文”,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读书可以陶冶我们的性情,我们可以把对作品用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这个时候可以拿起笔写篇读后感,把从书中所悟出的道理和感想书写下来。

    清塘荷韵的读后感范文 篇1

    《清塘荷韵》是季羡林于86岁高龄时完成的佳作,这种文章无需拥有奢华的谈吐,或是大肆宣扬的冲力,只是品味这清雅的字眼,就好似用指尖捻一瓣滴挂着露水的花瓣置于鼻翼两侧,任芳香萦系于飘渺之中。

    荷花,清新优雅、坚贞纯洁,无论是“出淤泥而不染”,还是“至今莲蕊有香尘”,她从古至今就是人们心中圣洁的象征。今日漫步在季老先生的荷塘边,在静谧的典雅中我发现了荷花如强者张扬生命,又似智者静默无言的一面。

    在“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空空水塘里,几颗来自洪湖的莲子安然冒出了绿芽,含着老人的心愿,那五六片圆圆的小绿叶在泛着涟漪的水中以不可想象的速度游走到四方,数不清一天长出了一百片还是两三白片,这顽强而高洁的生命不会辜负老人寄托的期望,来年在水下长眠的荷花还会亭亭出水,为路人送去一份甜美。

    “别有池塘一种幽”,在荷塘边半卧在躺椅上,看月光缜密地排列在水雾荷叶之间,注视着荷花出水向天空伸展,可是总有一天,她们将成为残荷。其实,荷的一生与我们的人生道路颇有相似,我们在童年和少年默默地蓄势待发,待到青年时期一跃走向社会,把自我的一切奉献给祖国。光华过后,便在满心欢愉中轻轻离去,什么都不带走,只留下一生的光彩荣华,进入一个永不苏醒的梦。“池花对影落”,说与其相似,不如说彼此相连。这瓣零落的荷花,曾饱尝过孕育的艰辛,也曾安享绽放之欢愉,此时它要悄然离去了,投入曾今抚育她的水中,这是一个她曾梦寐向往的天堂。

    这种彻悟正清白地摆在我面前,如一个智者在阐述高论:竟然注定任何生命都有完结的那一天,那为什么所有人都向往生存?荷,你历经生的艰难,埋没于腐朽的淤泥却积蓄了三年的希冀,在紧裹着的黑色铠甲中梦想着绽放的那一天,也许你弱无力的叶片被灌输了顽强的血液,还是老人的真心感动了上苍,你浮水而出,凭着你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创造一生的辉煌。你明白秋天的到来意味着什么,残荷,失去了路人赞赏的目光,你却注目时间淡远,在你生命的轮回中,死亡只是一种宿命。

    荷,你的消逝换来来年春天里的新生,你无所顾忌,因为这一生只为绽放,别无所求——这就是使命。

    清塘荷韵的读后感范文 篇2

  • 2、 清塘荷韵的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大凡成功的人士,他们都和书籍有着不解之缘,在阅读这程中,书中的故事情节激发了我们的浓浓兴趣,有了想法和感触,为了不让它遗忘,最好是写一篇读书心得。我们如何去领会作品的内函呢?以下由小编收集整理的《清塘荷韵的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清塘荷韵的读后感范文【篇1】

    小的时候,心中就有一个梦想,长大了要做一名老师。于是,梦想插上了翅膀,炫舞着自己灿烂的青春华年。真的有一天,我站在了那三尺讲台,实现了与你的约会,在那里,我尽情地奉献才智,在那里,我尽情地挥洒汗水,在那里,我笑过,哭过,迷惘过,彷徨过,失败过,成功过。弹指一挥间,十几年的光阴如白驹过隙,然而,时间并没有使自己的心智变得成熟,并没有使自己对这一职业心存感激,儿时的梦想越来越变得苍白,我无法去爱它,去敬它。于是,工作中,少了些勤奋,多了些抱怨;少了些宽容,多了些尖刻;少了些纯真,多了些世故;正在自己不知如何站稳在这三尺讲台之时,我读到了《教师走向成功的22条军规》,一个个生动的教育故事,一句句著者发自肺腑的教育箴言,让我及时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并在其中汲取营养,它让我知道:你既然是一名教师,那就做一个平常的你,快乐的你,宽容的你,智慧的你。

    在我们的职业生涯中,总是把自己定位在老师上,总觉得自己在学生面前高高在上,不可侵犯。于是,不管到哪,都得摆老师的架子,尤其是在学生面前,自己说的话就是圣旨,不允许学生有一点自己的想法,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不允许学生有半点违抗,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的不可一世,经常挫伤了学生的自尊,让学生的心与我们越离越远,不知不觉中,我们在学生面前失去了威信,不再成为他们心目中所信赖和爱戴的人。在社会,总是抱怨自已的工资待遇,抱怨自己的辛苦,难以释放心中的不平。正因为如此,我们作为老师,就要改变自己的心态,用一颗平常心来待人接物,用一颗平常心,和学生做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和同事,和家长平等的相处,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只要有了那份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豁达;有了陶公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洒脱;有了看天上云卷云舒,看庭前花开花落的淡定;那么我相信在此时,你就会觉得你已拥有了人生的全部幸福。所以,让我们做一名拥有平常心的老师吧!

    总听到周围的人说,当老师真累,于是乎,我们仿佛得到了莫大的同情,也

  • 3、 清塘荷韵读后感400字:清塘荷韵读后感

    【清塘荷韵】是季爷爷的代表名篇,这天我读了【清塘荷韵】,平平淡淡的文字,读起来却感触颇深。【清塘荷韵】是写了季爷爷把几颗洪湖的莲子投入门前的池塘,期望长出莲叶荷花。经过四年的耐心等待,最后长出了大片荷叶,叶子扩张的速度惊人地快。光长荷叶是不行的,荷花也接踵而至。那里的荷花不仅仅红色浓,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能开出十六个复瓣。文中还写了他读过一本诗话,其中有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作者认为第二句对仗不工整。我与爸爸探讨时,爸爸也有同感,爸爸对了一句:池花对影落,日葵向陽开,我看比较工整。

    【清塘荷韵】文中还提到,一年夏天,天气十分炎热,而荷花却开得特欢,几乎连池塘的水面都看不见了,写出了荷花生命力的旺盛,也写出了季爷爷喜爱荷花的情绪。文章的后面写他的一个爱花的邻居,天天数荷花。季爷爷是明白的,在荷叶底下、石头缝里,旮旮旯旯,不明白隐藏着多少花骨朵儿。荷花的生命力也是很顽强的。

    季爷爷写的文章,诗句引用得很多。如在文章中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静静的池塘里静静地开着荷花,这种境界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季爷爷的文章个性好,值得我们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需要我们以后慢慢品读和体会。

  • 4、 清塘荷韵的读后感

    篇一:清塘荷韵读后感

    这篇《清塘荷韵》是季羡林老先生于86岁高龄时完成的佳作,可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相媲美。

    几颗来自洪湖的莲子带着老人的希冀和怜爱跃入了红湖,一种顽强而高洁的生命在黑暗和淤泥的包围中开始萌芽。

    如果说周敦颐笔下的荷花是志行高洁的隐者,朱自清笔下的荷花是抚慰心灵的舞者,那么,季老笔下的荷花则应该是张扬生命的强者,是彻悟生命的智者。

    我们很难想像,在寂寞的岁月里,在荒芜的湖面下,在阴暗的泥沼中,那莲子是怎样暗暗地积蓄着力量,是怎样将生命的嫩芽钻出了坚硬的外壳。这芽一旦破壳而出,便以一种惊人的力量展示着生命的顽强与美丽。经过了整整两年的期待后,在第三年,奇迹终于出现了,水面上露出五六片圆圆的绿叶。这是生命的使者啊!虽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却足以使那颗本已深感失望的心得到一丝慰藉。一千多个日夜过去了,在经历了漫长的寂寞后,第四年,荷花完成了生命的涅盘。蝉噪城沟水,芙蓉忽已繁,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一些荷叶竟跃出了水面,亭亭田田铺满了半个池塘,放眼望去,满目的绿荷红蕖,撩云逗雨,映日迷霞。再联想季老的人生遭遇,这种顽强而美丽的生命,这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不正是作者生命历程的真实写照吗?

    季老深爱着这满塘季荷,每天数次徜徉于湖畔,默坐静观。塘中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令人万躁俱寂,陶然于玄思冥想之中。这就是智者与自然的对话,是心灵与自然的交融。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而此时,心中已是沉甸甸的厚实,微风已拂不起半点漪沦。望着坠落的莲瓣,心中反而更添一份宁静,这便是对生命的彻悟。这瓣荷花,曾饱尝过孕育的艰辛,也曾感受过生命的快乐,而此时它要悄然离去了,那便顺应自然吧。它走了,走得如此飘逸,如此洒脱。能以如此超然的心态面对生命的消逝,荷花实在是彻悟生命的智者。

    随着天气变寒,翠妆褪尽,满池残荷,继而消逝得了无影踪。此时也不必伤感哀叹,该去的终将会离去,该来的必然会到来。

    篇二:清塘荷韵 读后感

    《清塘荷韵》读书笔记

    对视那一双历经人世七八十个岁月的双眼,我看到的,是对待人生的睿智和坦然。

    季老在《清塘荷韵》这本书中,集中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耄耋老人对往事的追忆。大概人的年龄大了,就容易怀旧吧。然而,这追忆又不仅仅只是简单的对过去的回放,从这最深情、最朴实的追忆中,我们不仅能看到他的不同寻常的人生际遇,还看到了他对待人生的看法和态度,其中除了应有

  • 5、 清塘荷韵读后感400字2024 清塘荷韵读后感

    【清塘荷韵】是季爷爷的代表名篇,这天我读了【清塘荷韵】,平平淡淡的文字,读起来却感触颇深。【清塘荷韵】是写了季爷爷把几颗洪湖的莲子投入门前的池塘,期望长出莲叶荷花。经过四年的耐心等待,最后长出了大片荷叶,叶子扩张的速度惊人地快。光长荷叶是不行的,荷花也接踵而至。那里的荷花不仅仅红色浓,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能开出十六个复瓣。文中还写了他读过一本诗话,其中有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作者认为第二句对仗不工整。我与爸爸探讨时,爸爸也有同感,爸爸对了一句:池花对影落,日葵向陽开,我看比较工整。

    【清塘荷韵】文中还提到,一年夏天,天气十分炎热,而荷花却开得特欢,几乎连池塘的水面都看不见了,写出了荷花生命力的旺盛,也写出了季爷爷喜爱荷花的情绪。文章的后面写他的一个爱花的邻居,天天数荷花。季爷爷是明白的,在荷叶底下、石头缝里,旮旮旯旯,不明白隐藏着多少花骨朵儿。荷花的生命力也是很顽强的。

    季爷爷写的文章,诗句引用得很多。如在文章中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静静的池塘里静静地开着荷花,这种境界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季爷爷的文章个性好,值得我们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需要我们以后慢慢品读和体会。

  • 6、 清塘荷韵读后感

    篇一:清塘荷韵读后感

    以前挺喜欢荷塘的,而当我读过这篇文章才明白,原来荷花和荷叶是那么的美。2010年我去了一次荷塘。

    2010年8月的一个清晨,睁开惺忪的睡眼来到了荷塘,为的是看到争奇斗艳、不凋谢的荷花和如翡翠般的荷叶。就在此时,我眼球里倒影出的是一朵朵荷花,还有一片片荷叶,我想:如果我能站到荷叶上不掉到水里该有多好,到那时,我就可以成为“荷花仙子”了,带着这美妙的幻想和纯真的心,我便和荷叶玩耍了起来,我往它脸上洒水珠,它却不让水珠落到它那无污渍又干净的脸上,妈妈说,“荷叶出淤泥而不染”,听了这句话,我便爱上了荷叶。

    还有荷花也是很美丽的。

    淡粉、淡黄色的花瓣,里面包着莲藕,真令人陶醉。假如有一天,我变小了,我一定要躲到这里面,因为荷花里面很安全。哇,是一对母子呀,凋谢的荷花,低着头,看着正在开放的荷花,母亲呵护着它,为它遮风挡雨。

    渐渐的蜻蜓也来了,真怕将这弱不禁风的小仙子惊走了。不得不承认,这景色太美了!浪漫的亭子,优雅的小桥,蜻蜓点水,含苞待放、争奇斗艳的荷花,如翡翠般的荷叶……都令人叹为观止。

    这时,我想到了杨万里的一句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我爱荷塘,一个让我充满梦想的地方。

    篇二:清塘荷韵读后感

    好久不见荷花开放了,自从读了这季老的《清塘荷韵》。仿佛自己又站到了小河边,莲叶一片一片浮在水上,那含苞欲放的荷花用丰韵的体态,清新的花瓣,吸引着我的眼球。正是这种感觉,所谓“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再一次深深的觉醒在我的记忆之中。

    古时候有许多诗人的闲情雅致,就是赏花,而清新而又淡雅的荷花自然就成了许多诗人们赞美的对象。我曾经在一份报纸上看到一位画家画的一幅《清塘荷夏》。画中莲叶映出荷花的娇美,蜻蜓点点水,那意境使画面动了起来,使我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荷花的美。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像荷花一样的人,它们的出身并不是多么高贵,没有牡丹的娇艳,也没有百合的高雅,它他们也就像季老那随意撒下的几颗莲子。但是,它们却拥有自己的信仰,自己的追求,不甘心的他们用“莲叶”衬托出自己,也就是他们自己的付出,把自己“开放”,像荷塘中那一片一片的荷花,是自己能够挺胸抬头的活在这世上!

    也许,你会问:“那你说的那些人是谁哪?”我会轻轻地告诉你,他们就在我们的身边,路边的清洁工,大山中徒步行走的邮递员,还有最高尚的老师,他们都在默默地奉献着,像一颗荷花,傲立在清塘之中!

    篇三

  • 7、 读《清塘荷韵》有感

    读《清塘荷韵》有感

    《清塘荷韵》是已故著名国学大师、我们家乡近邻山东临清人季羡林先生所作的一篇散文。该文写成于1997年中秋节,最初发表在《人民日报》,后收录到河大版八年级语文教材第五单元中。作者分别从"种荷""盼荷""赏荷"等方面为我们展示出荷花生长的各个阶段特征。文章最令我感动的是季老对荷花的那份殷切期待,以及对荷花的耐心守候。这份爱与守候体现在种种细微的事件中,无时无处不在。

    诚然多数中国人都爱荷,但论爱荷程度大概很少有人能够超越季老。本来是朋友馈赠给他的几颗莲子,但季老却用它们来了却楼前无荷的这一心病。他小心翼翼地"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一条缝,希望莲芽能够破壳而出",希望不要对莲子造成意外的损伤。虽然季老对内心的那份期盼轻描淡写,用"尽人事,听天命"这样的话语来简单带过,但"盼荷"过程中的种种焦虑与沮丧却无法掩饰他对莲子生根发芽的希冀和对荷的真情,因为爱之深才"恨"之切。在等待莲子发芽的两年时间内,季老把每天去塘边观荷当成一件工作,"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绿的莲叶长出水面".

    正是季老的"盼荷",对莲子的苦苦守候,对莲子的耐心等待,终于在第三年得到了意外的回报。水面上突然有了几片圆圆的绿色,虽然"细弱单薄、可怜兮兮",但却正是莲子生发出的叶片。也因之季老绝望的心再度燃起了新的希望。在接下来的一年中,令他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了,这几片莲叶竟然如燎原星火一般迅速生长,几天之内就遮蔽了半个池塘。这真是一个奇迹!

    季老的等待与守候,没有随时间的流逝而有所消磨,他以他的耐心和深爱,带领我们一起见证了这一奇迹,并把它分享给众人。我们在欣赏这一生命爆发的过程中,会收获内心的感动与同样的喜悦,也会有自己的思考与感悟。苏东坡曾在《稼说送张琥》中说 "厚积而薄发",莲子的成长过程,不正生动地体现了这一古训吗?我想它也同样适用于教育。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件需要我辈终身力行的工作,也是一份需要强大耐心和长久守候的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秉性的学生,他们或聪明伶俐,或乖巧可爱,或调皮任性,或难以管教。对此,我们老师又该如何去做?是像季羡林先生一样耐心守候,还是任其随波逐流?我想绝大多数老师们会选择前者,以教育者的良心与长辈的耐心去守候去坚持去一如既往的关爱与呵护。我们可能暂时难以看到学生的改观,但多年以后,谁能否认学生们像莲子一样

  • 8、 清塘荷韵(精选优质读后感)

    【第1篇】

    荷花,自古就是纯洁的象征,人们经常用“出污泥而不染”来形容荷花的纯洁。而季羡林笔下的荷花,在不失原有的清秀之美的同时,又给人带来了一种张扬、蓬勃的生命活力,尤其是最后几句:“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连残荷也将消逝得无影无踪。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它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更是体现了荷花除了纯洁之外,还有着顽强的生命,不屈的精神。

    季羡林先生的“季荷”十分的朴实无华,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没有昙花的转瞬即逝,没有玫瑰的妖娆,只有朴实无华的纯洁之美和顽强不屈的生命力。对于荷花,我个人认为,荷花的精神比它的外表更令人喜爱。再美丽的外表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失去光彩,但精神却会被传承下去,只要生命存在,精神就不会消逝。

    的确,生命被赋予了美丽的外表就会被人们所关注、向往,但生命却不是因为美丽的外表而变得有价值或令人敬佩,而是拥有了高尚的品格、精神才会得到人们发自内心的赞美,甚至令人们神往。

    荷花之所以更出众,不仅仅是它美丽的外表,更是因为它的纯洁,朴实品质。而“季荷”又体现了对春天的向往,对生命的向往,这也反映出了季羡林先生对于生命的张扬,蓬勃。

    倒数第二句“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也说明了“季荷”的信心,说出了季羡林先生的信心。

    愿季荷就这样一直开下去吧。

    【第2篇】

    荷花具有无穷的魅力,是每个人都向往与追求的。

    荷花有着绚丽夺目的艳红,给人美的感觉;荷花有着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令每个人所敬佩;荷花有着保护它的荷叶,使它在风雨中依旧保持优美的风姿。

    美好的事物都是争取追求来的,不劳而获总是不可行而又不可取的。作者这样的爱像莲花这样美的事物,正反映了它追求卓越向往美好的精神。

    池塘太空,而刚种上的莲花给人希望的感觉,作者的美好愿望都寄托在了这小小的池塘。而这荷花,让人期盼了三年,依旧没有开出像样的花朵。让人们的希望转变为了失望。

    而奇迹就出现在第四年,那久违了的荷花,终于怒放,绚丽的色彩引人注目,单调的绿色池塘里,有了荷花的点缀,变得如仙境一般。如此美景,令人心旷神怡,怪不得作者拿它与西湖相比较,可见它的美丽是如此让人回味无穷。

    荷花的精神与它绚丽的外表得以相称,这种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实在是值得大家学习。它代表的是一个人的品质,一个人的品质如何决定着它的性格,性格的差异又有不同的命运。

    付出一定会有回报

  • 9、 清塘荷韵读后感700字

    清塘荷韵读后感700字

    今天读了季老的《清塘荷韵》,感受到那如诗如画般的景色,心中陶醉不已。

    我们很难想像,在寂寞的岁月里,在荒芜的湖面下,在阴暗的泥沼中,那莲子是怎样暗暗地积蓄着力量,是怎样将生命的嫩芽钻出了坚硬的外壳。这芽一旦破壳而出,便以一种惊人的力量展示着生命的顽强与美丽。经过了整整两年的期待后,在第三年,奇迹终于出现了,水面上露出五六片圆圆的绿叶。这是生命的使者啊!虽细弱单北可怜兮兮,却足以使那颗本已深感失望的心得到一丝慰藉。一千多个日夜过去了,在经历了漫长的寂寞后,第四年,荷花完成了生命的涅盘。蝉噪城沟水,芙蓉忽已繁,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一些荷叶竟跃出了水面,亭亭田田铺满了半个池塘,放眼望去,满目的绿荷红蕖,撩云逗雨,映日迷霞。再联想季老的人生遭遇,这种顽强而美丽的生命,这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不正是作者生命历程的真实写照吗?

    季老深爱着这满塘季荷,每天数次徜徉于湖畔,默坐静观。塘中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令人万躁俱寂,陶然于玄思冥想之中。这就是智者与自然的对话,是心灵与自然的交融。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而此时,心中已是沉甸甸的厚实,微风已拂不起半点漪沦。望着坠落的莲瓣,心中反而更添一份宁静,这便是对生命的彻悟。这瓣荷花,曾饱尝过孕育的艰辛,也曾感受过生命的快乐,而此时它要悄然离去了,那便顺应自然吧。它走了,走得如此飘逸,如此洒脱。能以如此超然的心态面对生命的消逝,荷花实在是彻悟生命的智者。

    随着天气变寒,翠妆褪尽,满池残荷,继而消逝得了无影踪。此时也不必伤感哀叹,该去的终将会离去,该来的必然会到来。待到来年春水溢,又该是翠盖千叠,满塘红艳了

  • 10、 《清塘荷韵》读后感十二篇

    【篇一:《清塘荷韵》读后感】

    “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清塘荷韵》作者季羡林

    欲不消心难平,感觉离家渐近而心情也随着新年脚步的将近变的不在沉稳,不知道激动哪一初,想要落微激动浮躁的脉搏跳的沉稳点,还是需要读一读好的书,好的文章是用心写出的,华辞丽藻很难堆砌而成,重要的是经过时间的沉淀酿造出文中佳酿。今天偶看到季羡林老先生的《清塘荷韵》,读到第六段的时候,我才真正体会到季老的用心。

    季老年复一年的观察门前清塘,始终没有放弃,正是那份难得的等候期盼,终于迎来翠盘荷香六月赏。有一情节很是打动我,季老在看到花瓣落入池中的景象联想到的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季老深深体会到原作者深惜第二句对仗不工。而并没去强求工整,而是用一句:“这也难怪,像“池花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呢?”可见作者对“池花对影落”之欣赏!

    季荷——-是周一郎先生为季老荷花赐的名,季老更是欣然接受了这一称呼,最后一句更是写下:“我为我的“季荷”祝福。”而我用什么样的祝福来祝福辛勤劳动一生的季老?只希望清塘里的荷香为他老人家飘的更香更远。

    【篇二:《清塘荷韵》读后感】

    拜读季羡林先生的《清塘荷韵》,不禁被文中优美的言词,深刻的思想所折服。文章意味蕴藉,仅已栽荷小事便道出了深藏在作者心中的浓烈的期盼,希望和欣慰。文章构思之巧妙,写作之精良,实令我赞叹不已。

    再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便觉两文之差异甚大。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表达了自已淡淡的喜悦与哀愁,这便与季先生强烈的希望之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样是写荷花,朱先生在观赏美,而季先生是在创造美。观赏美的人每当发现美中之不足。便多几分惆怅,但创造美的人会痴迷于美中,戴着美的眼镜看世界,一切都是完美的,毫无瑕疵,他沉浸在美中,乐观看世界,永远有希望,永远有快乐。在《清塘荷韵》中,季先生行文严谨,贯穿全文的两条线索十分明显,一条以荷塘中荷花情况为线:先写原先塘中似有荷花但现在全无,再写我种莲子,接着写第一、二年塘中仍无荷花,然后了写第三年“塘中浮动的仍然只是孤零零的那五六叶片”,最后写第四年荷花生长旺盛,荷叶“遮蔽了半个池塘“。另一条则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先是塘中无荷花,作者“总觉得是一块心病”再是种了莲子作

  • 2019-09-23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20

  • 2023-01-29

  • 2023-02-27

  • 2022-06-25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1-11

  • 2019-09-26

  • 2019-09-20

  • 2019-09-21

  • 2022-12-26

  • 2019-09-26

  • 2019-09-21

  • 2019-10-23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6

  • 2022-05-26

  • 2019-09-21

  • 2019-09-26

  • 2019-10-22

  • 2019-10-22

  • 2019-10-22

  • 2019-10-2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3-04-23

  • 2019-09-21

  • 2023-06-21

  • 2019-10-19

  • 2019-09-21

  • 2019-09-20

  • 2023-05-15

清塘荷韵的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清塘荷韵的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清塘荷韵的读后感、2024清塘荷韵的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