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论犯罪与刑罚读后感 > 地图 > 论犯罪与刑罚读后感,2024论犯罪与刑罚读后感
论犯罪与刑罚读后感相关栏目
论犯罪与刑罚读后感热门栏目
论犯罪与刑罚读后感推荐
论犯罪与刑罚读后感

(共 6557 篇)

  • 1、 《论犯罪与刑罚》读后感

    勇气与睿智——品《论犯罪与刑罚》

    2012级本科生张梁

    《论犯罪与刑罚》绝对可称得上是一部既伟大又特别的著作;因提出了后世刑法基本原则和制度理念而伟大,因言简意赅又理性超前而特别——这正是对勇气与睿智的完美诠释。

    本书作者是意大利刑法学家切萨雷·贝卡利亚(1738—1794),其所处十八世纪的欧洲是一个"罪行擅断主义、酷刑威吓主义和对违背宗教道德规范的行为的迫害"的时代。随着启蒙运动如火如荼地进行,受"自由"、"平等"、"人权"影响的贝卡利亚便毅然决然地投身于"让(旧制度)蒙昧主义的本质暴露无遗,……阐发新的刑法原则"的活动中。

    1764年,七万余字的《论犯罪与刑罚》横空出世,理性的思维、雄辩的文笔、严谨的逻辑,即使用现代的眼光,也依然难以想象如此短小的著述是如何震惊整个欧洲,如何彻底影响刑法理论的。启蒙运动领袖伏尔泰看罢此书曾说道:"这样一部著作必定能清除在众多国家的法学理论中依然残存的野蛮内容。"功利主义代表人物边沁更是赞不绝口:"……进行了如此大量的有益探索,我们还能做点什么呢?——再不要偏离这条大道。"

    贝卡利亚的刑法学说基本上由刑法哲学和刑事政策两部分组成。其中,最为影响深远并被后世津津乐道的,一是著名的刑法三大原则,即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和刑罚人道化原则;二是极力主张废除死刑,认为死刑不是必需即非正义,其效果不如终身刑,且无可挽回。

    《犯罪与刑罚》共由47章构成,每一章节既有独立的价值,同时又和其余篇章密不可分,共同构成了贝卡利亚传世伟大的刑法理论。 如第12章《刑罚的目的》,本章节不过二百字,却字字珠玑,一针见血地说出了刑罚的目的——"既不是要摧残折磨一个感知者,也不是要消除业已犯下的罪行";而是"阻止罪犯再重新侵害公民,并规诫其他人不要重蹈覆辙",仅此而已。

    这种力量是不经意的,润物细无声的,但每次读到却都会被这朴实又理性的语言和理念所震撼。据说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在写作《帕尔马修道院》的时候,经常通过阅读法国民法典来寻找灵感;而细细品读《论犯罪与刑罚》,对于那些以天下为己任、追求自由和权利,却又茫然若失的人们来说,恰恰有这种豁然开朗、醍醐灌顶的彻悟之感。

    多么华丽的赞美也无法完全道出《论犯罪与刑罚》的价值,真正能够体悟到的,是每位用心去品读的人的造化;因为那完美的文字和伟大的思想背后,可以隐约感受到贝卡利亚对人权自由的渴望、冲破封建的勇略和引

  • 2、 论犯罪与刑罚读后感2000字范文

    在浩如烟海的法学著作中,有本著作绝对堪称旷世经典之作,它就是意大利著名的学者特萨雷·贝卡里亚的《论犯罪与刑罚》。近日,我阅读了该书的中文译本,翻译者是黄风,由中国法制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

    要想比较好地理解一本书的内容,必须先从了解作者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其人入手,这样可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和传递的思想。贝卡里亚(beccaria)于1738年出生于意大利米兰,20岁便从帕维亚大学法律系毕业。当时正处在欧洲启蒙思想运动时期,贝卡里亚热爱读书,思想如椽,论理雄辩,他不仅兴趣广泛,知识体系宽广,而且极富想象力和逻辑力。贝卡里亚在24岁那年发表了一篇关于经济学的论文。25岁那年写下了《论犯罪与刑罚》一书。该书的出版,在当时的欧洲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贝卡里亚也因此获得了巨大的欢迎和尊重,当时的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等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积极的肯定。该书的问世,好比黑暗中刺破夜空的闪电,又好比撕开乌云的阳光,给了当时的欧洲社会以极大的启发。我认为,只有具有极强的民主和自由精神,只有具有极强的知识体系和逻辑推理能力,只有具有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真理的无限向往,才能写出这样的惊世骇俗的文字。如果没有超乎想象的对民主和自由的向往和极大的勇气,25岁的年青人也不敢写出这么一本书。我想这也是他为什么在当时和后世受人称赞和佩服的原因吧。

    在《犯罪与刑罚》一书中,贝卡里亚提出了很多的观点。其真知灼见,痛陈社会沉疴,而且提出了解决办法。伏尔泰语重心长地写到:“《论犯罪与刑罚》这本小书具有宝贵的精神价值,好似服用少许就足以缓解病痛的良药一样。当我阅读她时真感到解渴。由此我相信:这样一本著作必定能消除在众多国家的法学理论中残存的野蛮内容”。就篇幅而言,该书绝对只能算是一本“小书”,全书就六七万字而已,还不如现今很多法学博士的学位论文的字数多。但是,这本书的确是很伟大,该书提出了很多为后世所采纳的刑法学观点,如罪刑法定,罪责刑相适应,刑罚人道化等。

    该书不仅仅是本刑法学的书,它所涉及的法学学科很多,包括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立法学,社会学等丰富内容。足见作者的知识体系的庞大,逻辑思维的严密。虽然,任何的事物都是有时代局限性的,但是,时隔200多年,作为后世学习法律之人的我们即便是站在21世纪审视这本书,读后感依然觉得它的思想中散发着民主和自由的精神,这正是我们这个社会和时代往前发展的趋势。我

  • 3、 《犯罪与刑罚》读后感1500字

    《犯罪与刑罚》读后感1500字

    陶土

    今天重温了贝卡利亚的《论犯罪与刑罚》(47章版,黄风翻译),这本书中文版只有七万多字,但正如贝卡利亚卷首语,该书对现代刑法产生了启蒙的意义,对世界以及我国的废除死刑、刑罚的目的是为了预防犯罪的观念都奠定了基础。

    贝卡利亚主张废除死刑。

    现代社会有一百多个国家废除了死刑,源自贝卡利亚废除死刑的思想,该书阐释了贝卡利亚提出废除死刑的原因:

    1、国家基于社会契约组成,没有权力使用死刑。离群索居的人们由于战争的状态变得筋疲力尽甚至死亡,战争后连剩下的自由也变得朝不保夕,因此,人们就把部分自由也就是自身的权利让渡出来,组成了国家,国家就是这部分自由的合法保存者和管理者。但民众没有让渡生命权,因此国家没有权利使用死刑,死刑的存在违反了社会契约论;

    2、死刑没有达到效果。设立死刑的目的是为震慑一般民众,从而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能对民众产生作用的不是刑罚的个体惩罚的强烈性,而是刑罚的长期普众的连续性。因为死刑执行的时间很短,民众能忍受短暂的痛苦,但不能忍受长期、连续的监禁、苦役,死刑达不到预防犯罪的作用。

    3、死刑给人们提供了残暴的榜样。用合法的形式告诉人们,只要有正当理由,就可以用剥夺生命的形式应对暴行,导致了以暴易暴的恶性循环,使得民众越来越残暴。因此死刑越多的国家,犯罪也就越残暴。

    4、特殊情况可以保留死刑。如果国家陷入了暴乱、无政府状态,混乱取代法律的时候;当某人存在、某行为在社会中引起巨大恐慌的时候,死刑就应当起到作用。

    二、贝卡利亚提出了现代刑法基本原则的框架,即罪行法定、罪行均衡的刑罚原则。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不处罚,罪行法定是最重要的原则,即根据社会契约而联合起来的社会立法者有规定犯罪的权利,且不能超过社会契约的范围;任何司法官员只能执行法律,但不能因为热忱或者公共福利为借口来解释法律,增加对罪犯公民的既定刑罚,否则司法官员就变成了本质上的立法者。所以法律条文应当清晰且公开,法律条文应当用尽量精准、不能含糊不清,言语让人们明白,且应当公开让尽量多的人明白法律规定,否则民众无法理解法律且无法掌握自己的自由和命运。

    罪行均衡即重罪重罚、轻罪轻罚,刑罚的恶果大于犯罪所带来的好处,刑罚就能起到效果。有罪必罚,但也不能过度,犯罪是恶、刑罚也是恶,以毒攻毒但药不能太猛,是解毒必须的不能把人致死。刑罚应当由重到轻做相应的阶梯排序,重罪轻刑会

  • 4、 《论犯罪与刑法》读后感

    《论犯罪与刑法》读后感

    文/唐勇辉

    在浩如烟海的法学著作中,有本著作绝对堪称旷世经典之作,它就是意大利著名的学者特萨雷贝卡里亚的《论犯罪与刑罚》。近日,我阅读了该书的中文译本,翻译者是黄风,由中国法制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

    要想比较好地理解一本书的内容,必须先从了解作者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其人入手,这样可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和传递的思想。贝卡里亚(beccaria)于1738年出生于意大利米兰,20岁便从帕维亚大学法律系毕业。当时正处在欧洲启蒙思想运动时期,贝卡里亚热爱读书,思想如椽,论理雄辩,他不仅兴趣广泛,知识体系宽广,而且极富想象力和逻辑力。贝卡里亚在24岁那年发表了一篇关于经济学的论文。25岁那年写下了《论犯罪与刑罚》一书。该书的出版,在当时的欧洲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贝卡里亚也因此获得了巨大的欢迎和尊重,当时的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等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积极的肯定。该书的问世,好比黑暗中刺破夜空的闪电,又好比撕开乌云的阳光,给了当时的欧洲社会以极大的启发。我认为,只有具有极强的民主和自由精神,只有具有极强的知识体系和逻辑推理能力,只有具有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真理的无限向往,才能写出这样的惊世骇俗的文字。如果没有超乎想象的对民主和自由的向往和极大的勇气,25岁的年青人也不敢写出这么一本书。我想这也是他为什么在当时和后世受人称赞和佩服的原因吧。

    在《犯罪与刑罚》一书中,贝卡里亚提出了很多的观点。其真知灼见,痛陈社会沉疴,而且提出了解决办法。伏尔泰语重心长地写到:《论犯罪与刑罚》这本小书具有宝贵的精神价值,好似服用少许就足以缓解病痛的良药一样。当我阅读她时真感到解渴。由此我相信:这样一本著作必定能消除在众多国家的法学理论中残存的野蛮内容。就篇幅而言,该书绝对只能算是一本小书,全书就六七万字而已,还不如现今很多法学博士的学位论文的字数多。但是,这本书的确是很伟大,该书提出了很多为后世所采纳的刑法学观点,如罪刑法定,罪责刑相适应,刑罚人道化等。

    该书不仅仅是本刑法学的书,它所涉及的法学学科很多,包括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立法学,社会学等丰富内容。足见作者的知识体系的庞大,逻辑思维的严密。虽然,任何的事物都是有时代局限性的,但是,时隔200多年,作为后世学习法律之人的我们即便是站在21世纪审视这本书,依然觉得它的思想中散发着民主和自由的精神,这正是我们这个社会和时

  • 5、 刑罚的历史读后感(优秀范文)

    裴姣刚看到这本书的书名的时候,我就觉得有必要读一读,因为无论是了解历史还是作为常识来说,这都是长知识的一本书。一边看一边学历史的过程中,还可以试着学学生僻字和古文,甚至还可以回忆曾经看过的电视剧。可是涉及到写感想,对于我来说着实是困难,就且聊聊自己随性浅显的想法吧。我对于古代刑罚的了解,大概就是通过看电视剧启蒙的吧。小时候看《封神榜》,比干劝谏,却遭剖心之祸。纣王荒淫无度暴虐成性的形象就浮现在眼前,画面感极强。《水浒传》里的各种刺青,发配......也能与本书中关于宋代刑罚的特点联系起来。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优质好文章,如转载请标注来源。

    《甄嬛传》里甄嬛因为自己的父母以及妹妹被皇上发配宁古塔而悲痛,当时只知道宁古塔是苦寒之地,如果被流放此地,九死一生,生不如死。在本书中也可以找到有关宁古塔的详细记载,它是清朝朝廷发遣人员的主要接收地,而书中讲吴兆骞被流放数年后来得到权贵相助,回归了故土,实属不易,又无比的幸运,而又有多少宁古塔流人的无限辛酸无处诉说呢。对于古代的刑罚,电视剧给了我最初的印象,而罗翔的《刑罚的历史》则给了我极大的震撼。书中通过系统讲述中国刑罚的发展史,展现出中国从野蛮到文明的进程。从奴隶制社会到封建社会以及现代社会,朝代迭代,刑罚的历程漫长而艰难,漫漫几千年的波澜壮阔,卷进了多少人的生命与血泪。作为历史中的人,看似渺小若尘埃般存在,但是一点点放大了看,那就是一个个鲜活人的命运史啊,自己的命运如何也许就是运气使然。上到天子,下到庶民,全在历史的巨浪中随波逐流,在无法真正做到把犯罪人当作人来惩罚之前,刑罚的历史就是一部滥杀无辜的历史。作为现代人来看,野蛮无道的刑罚占据了中华历史的几千年,在国家机器的面前,在统治者面前,人渺小也无力,只有把人当人,刑罚才能真正的发挥作用吧,否则就是当权者对人的残杀。罗翔说“酷刑把人当作纯粹的工具,是对人的物化,刑罚当然要惩罚犯罪人,但是必须要把他当作人来惩罚,这种惩罚本身也是对犯罪人的尊重”。这本书读下来,得忍住特别多的不适感。因为当各类酷刑被清晰的描述出来的时候,也同样展示了人的惨无人道,人性的险恶,这简直是不可想像的。几千年下来,当中国人对各种砍头腰斩凌迟以及其他惨绝人寰的刑罚见怪不怪的时候,就是麻木到极致,甚至还可以抢着去吃人血馒头呢。当权者费尽心机的去维护统治地位的时候,大都会以史为鉴,就真的没有弄明白如何才能

  • 6、 犯罪行为心理学读后感

    犯罪行为心理学读后感,对于罪犯的心理总是让人好奇,下面是小编带来的犯罪行为心理学读后感,欢迎阅读!

    犯罪行为心理学读后感【1】

    由于经常看美国大片的缘故,我对犯罪心理学有很深的兴趣。于是在课余的时间我在图书馆借来一本《犯罪心理学》的书认真的品读了起来。一读起来就被深深的吸引,直到全书结局。 犯罪心理学的含义是一门研究犯人的意志、思想、意图及反应的学科,和犯罪人类学相关连。这一门学科主要深入研究的部分在于有关“是什么导致人犯罪”的问题,但也包含人犯罪后的反应,在逃跑中或在法庭上的。犯罪心理学家也可以做为证人,以帮助法庭了解犯人的心理。精神病学亦有处理到一部分的犯罪行为。

    这本书仅仅十万字左右,但是充分运用了犯罪心理学的知识。其内容真的太吸引人了。让我在书中的情节中遨游了很久很久...读完这本书也让我感触颇多。好了,现在我就来介绍介绍这本让我如此兴奋的著作。

    刚开始书中所提到的面具杀手,一次次的杀人,一次次的以一种非常变态的方式去善后,并且让尸体非常快速的让别人发现,让我感到有点兴奋。毕竟这么一个变态的杀手的背后肯定有更加有趣的故事。其次,那就是一个个的谜团和断断续续的描述,所以情节的跳跃下无法很清楚的弄清楚。这本书的最大特点是同时发生的事情分了好几个段来描述。故事中的问题一扣接一扣,感觉上看我的思维还是很快就把握住了所有的细节。整本书从一开始就设下悬念,重重的疑问萦绕着我,杀手的一系列反常的动作,一些些点点滴滴的暗示,让我被书中的情节深深的吸引,迫不及待的去搜寻每一个疑问的答案。直到文章的结局我才明白整个故事的究竟,找到了凶手。整个故事情节相当的精彩,文章结构循序渐进,环环紧扣,不留破绽。不枉费我这么认真的去读。令我相当的有感触。

    本书从心理学观点来探讨犯罪问题,尽可能全面而深入地阐述当代犯罪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应用,从罪犯和被害人的角度探讨了犯罪的行为、 情绪和认知方面的问题。书中通过紧凑的故事尽可能全面而深入地阐述当代犯罪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分析了犯罪心理因主 观、年龄、性别、组织形式等而出现的各种差异,反映了当前最新的研究成果,深入讨论了财产犯罪、暴力犯罪、有毒物品犯罪、职务犯罪等不同的犯罪心理。

    我很喜欢这类的读物,电影,看完书我又接着看了几部犯罪心理学的电影,

    比如《沉默的羔羊》《七宗罪》等。在电影里我运用了书中读来的知识细细的分析了其中含义跟隐藏的犯

  • 7、 《犯罪现场》观后感

    朗朗乾坤,四名匪徒突然持枪闯进了一家金店,用枪声控制了整个局面,开始抢劫。在混乱中,一名漂亮的金店店员按动了报警按钮,很不幸的是被其中一名歹徒发现,结果对这名女子实施暴力,而另外一名匪徒还算是有点人道主义,看不下去,出手拦截这名歹徒,结果不小心自身所带的录音器掉落了下来,暴露了自己是卧底的身份。结果很不幸这名由叶警官派出去的卧底被歹徒残忍的杀害。而那名店员也因为腰部脊椎受到了严重的伤害而导致下半身终身瘫痪。在金店里买东西的母子,由于心脏病发,抢救无效最终死亡。四名匪徒带着金银财宝逃脱了。

    案发三个月后的一天,歹徒徐糠吸了咖啡因,神志不清时被人割断了动脉血管失血过多而死,藏在柜子里的金银财宝也被凶手抢走了。虽说是歹徒,但是歹徒死了,警方终究还是要给市民一个交代。案发之后警方进行了案发现场证据的搜集,最终认为由于匪徒内部分赃不均,匪徒头目汪新元将其同伙徐糠杀死,抢走了珠宝。

    于是,全市区开始搜查汪新元,结果被警官林法梁找到了汪新元,尴尬的是,警官林法梁不敌犯罪团伙头目,自己反倒被歹徒绑在在了电线杆上。令人奇怪的是,汪新元说,徐糠不是他杀的,他也在找真正的凶手是谁。小警官回到局里,告诉自己的上司叶警官,汪新元所说的话,可是自己的上司根本不相信。

    有一天,汪新元在洗衣店里找到了自己的同伙欧阳,看到欧阳的妻子已经怀孕了,就告诉自己的兄弟欧阳,其他事情就不要再管了,等他找到珠宝了就通知欧阳,说完就离开了洗衣店。结果,刚走出了洗衣店,洗衣店就发生了爆炸,自己的兄弟欧阳当场被炸死。汪新元迅速的跑过去挽救了自己的兄弟的妻子,直到警察到场,汪新元才想办法脱离了爆炸现场。

    此时的汪新元陷入了沉思和迷茫,自己的两位好兄弟已经被杀害了,接下里就要轮到自己和另外一名兄弟红毛了。而红毛说,其实叶警官早就知道了欧阳在哪里,但是并没有实施抓捕,接着洗衣店就发生了爆炸。这时的匪徒头目汪新元认为此事很有可能与叶警官有关系,准备查叶警官,一定要为自己的两位兄弟报仇。于是,偷偷的潜进了叶警官的家里,结果家里叶警官的家里全都是自己的图片,并且在一个小偷的帮助下,破解了叶警官的家里,查到了一些线索。通过努力,汪新元找到叶警官的眼线大雄,经过多方盘问,也没有得出有利的消息。就在这个时候,自己的兄弟红毛被叶警官和警官林法梁抓捕,然后威胁红毛,找到了汪新元的住处。经过一番激烈的枪战,汪新元逃脱了,而等到林法梁回来时

  • 8、 《犯罪心理》读后感3000字

    《犯罪心理》读后感3000字:

    《犯罪心理》是作者长洱在2015年发布于晋江的推理破案题材小说,共包含5个故事,前几个故事最初发表于《最推理》杂志,作者对其进行改写,最终形成了现在这本耽美类小说。

    论题材,这本与《默读》高度相似,都是描写了5个案件,警方如何侦破,故事相互关联,在最终达到高潮。但不同的是,《默读》更偏向踏实的逻辑推理,而这本着重讲述心理学在刑侦上的多重运用。

    故事的主角就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心理侧写师,林辰。由于4年前的一个恶性恐怖事件,林辰被南北世家所仇恨。只手遮天的四大家族迫使林辰只能苟且偷生,屈身做穷乡僻壤的小小宿管。或许正如黑暗与光明相随,伴随着未消散的阴谋而来的机遇,使林辰遇到了命中注定的那个人。

    刑从连,刑侦大队队长,看似是一名普通的刑警,胡子拉碴,喜欢大排档。可他全身却又充满着奇幻的色彩。比如他的多国混血,他的绿眼睛,他身边的天才it少年,他的豪宅,他与神秘的大家族同音的姓氏,他异常从容不迫的心态和极敏锐的思维,这些不和谐的地方正暗示了他的不普通。

    而这些因素,使天生是同性恋的林辰对他有了最初的好感,但这并不代表什么,毕竟第一个案件《一沙》中,林辰就迫不及待的假死了,空留下刑从连给他立的墓碑和白色的百合花。

    而第二个案件《双程》,林辰意外的遇上了高速公路大巴车劫匪-糖果大盗,没躲好被刑从连抓个正着,从此开启了夫唱夫随,拖家带口的破案生活。

    作为两人名义上的手下,形式上的孩子,18岁的天才可心少年,高端黑客,王朝同志是此书最为关键的人物,没有他,一切案件都难以侦破。

    所以,本书案件所满足的三个必要条件为:最厉害的心里侧写师,最俱头脑和行动力又多金的队长,以及最牛逼的善良黑客。

    《一沙》主要讲述了林辰与刑从连的相遇,以白沙为线索的递进型凶杀案中,充斥着诡异极端的气氛,比如发狂砍人的水果摊主,和被从医院挪到其隔壁的死人;太平间尸体下面有人躺过的痕迹,以及极其残忍自杀的女性的遗言。而这些堪比灵异的事件背后,竟是诱导别人学习如何不畏惧自杀的过程。

    《双程》是我最喜欢的故事,讲述的是林辰与刑从连的重逢。持枪劫持大巴车的蒙面少年只勒索糖果,却周密的绑架了一车的儿童,并制造了假的炸弹。看似小孩玩闹,只为制造混乱,实则是在用微小的力量撼动强大的毒贩势力。明知以卵击石,却仍忍辱负重,只为将黑暗笼罩的天翘出一个小角,让些许的阳光能透进来而已。“少年人总以为,人

  • 9、 《不在犯罪现场》读后感1500字

    不在犯罪现场

    [美]桑德拉.布郎

    这是一个案情比较简单,但人物关系较为复杂的案件。我以下试着说得明确些。

    死者f死于自己的饭店五层豪华套间内。经法医对尸体解剖后确定:f君死前曾中风,摔倒后划破头部,但至命一击是后劲部的枪伤,死亡时间为周六下午五点半到六点之间。因死者生前在商界和政界都深有影响,此案受到社会强烈关注。

    探长c、县法务官办公室的法务官助理b和助理律师d立刻对此案展开调查。

    经对饭店内旅客的询问,嫌疑人锁定为一名神秘女子。后经办案警察在犯罪现场周围排查,有人认出该女子,最后确定此人身份为一名心理医生a。

    随着调查的展开,案情变得越来越复杂。探长c和律师助理d一至认为a是就是此案的嫌疑人,并试图寻找各种可以指认凶手的有力证据。而法务官助理b完全确信a不可能是凶手,因为案发时间和当天晚上他俩始终在一起。但因为b的身份特殊,如果将事实公之于众对他本人及事业都会造成极大的影响,所以b选择了沉默。令b疑惑的是当警察给a录口供时,a并没有把和b在一起的事实说出来。因为a没有了强而有力的不在场证据,目前还排在重大嫌疑人的第一位。

    死者遗孀f从小与b青梅竹马,他们两家父母也都非常要好,而二人并不是情人关系而是非常铁的朋友。

    f嫁给死者并不是因为爱情,而是想用这种方式报复一个人,一个曾经与她相爱的人,这个人就是探长c。

    探长c曾是死者e的大舅子,他妹妹嫁给e后不久,发现e经常在外面和女人鬼混,后来患上了抑郁症而自杀。事发后探长c差点杀了死者e。

    案情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有趣。其实在案发前,探长c和法务官助理b都到饭店见过死者。因为他们都有着各自的目的和秘密,所以都没有把事实说出来。当二人分别调查到实情时,开始相互怀疑。探长有杀人的动机,而法务官有作案的时间。这个时候律师助理d的存在就非常微妙,因为她同时可以获得探长c和法务官助理b各自私下调查的信息。

    法务官助理b和助理律师d曾经是地下情人,也是竞争激烈的同事,他们的上司马上就要退休,而二人都想坐上法务官的这把交椅。

    随着事情的发展,法务官助理b和嫌疑人心理医生a共坠爱河而不可自拔。

    好了,人物的关系和事情的发展大概就交待完了。我到最后一直认为凶手是探长,因为现场处理得太干净了,一点儿对案件有帮助的证据都没有找到,另外他对枪只的控制也算容易得多,他还有有力的资源和权力,最重要的他有杀人动机。

    可是如果结局真如我所想的话,那这

  • 10、 犯罪心理学读后感

    犯罪心理学读后感范文一

    犯罪心理学是研究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心理结构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犯罪对策的心理依据的一门学科,是一门介于犯罪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既具有和前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它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犯罪人形成犯罪心理和发生犯罪行为的原因过程和规律,为公安司法机关揭露和惩戒犯罪以及预防犯罪矫治犯罪提供心理科学依据和方法。

    人的犯罪心理是不是可以认识的,这是犯罪心理学是否具有科学性的前提。如果犯罪心理不能认识,那么犯罪心理学就不是一门科学。反之,如果有充分的科学依据证明人的犯罪心理是能够为人们所认识的。犯罪本质上是危害社会的,触犯社会所制定的刑事法律的行为,实施了犯罪行为的人,要受到严厉的刑罚制裁。犯罪心理在本质上是人的心理活动,是一种运动方式。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普通属性,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运动的,运动不是虚无的,运动就会留下痕迹或印象,犯罪心理活动也是这样。犯罪人在犯罪动机的激励下,为追求一定的犯罪目的而实施犯罪行为,在具体的犯罪行为实施后,不仅会在犯罪现场遗留下手印、足迹、工具痕迹等直观物质痕迹,也会在生理上留下犯罪心理印痕。例如,犯罪人对自己在犯罪中使用的工具、现场情况、接触过的人和物、行为过程等会有心理上的感知,犯罪的具体情况在犯罪行为实施后并不是消失得毫无踪迹,而会继续引起犯罪人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案件有关的记忆仍会在大脑皮层中重现,随之情绪波动,进而产生肌肉紧张,皮肤出汗,呼吸急促等生理反映。许多犯罪人在犯罪店都有担心犯罪暴露受到惩罚的恐惧感,不仅作案时紧张,作案后在与犯罪有关的因素刺激下还会有耳鸣心跳、口干舌燥、胸部郁闷、心惊肉跳、坐立不安、睡眠食欲异常等生理反映,有些心理和生理反映还可以通过外部观察或科学仪器的测试而感知,如犯罪人在说谎的时候,不论如何伪装,体电都会发生变化。

    犯罪心理学具有科学的学科理论体系。

    现代科学技术在犯罪心理学研究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同时也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人们更加认识到犯罪心理并不是纯主观的东西,而是诸多主观和客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犯罪心理运动过程中,影响犯罪心理发展变化的因素很多,其中必然有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如对一个性格暴躁、攻击性强的人来说,他暴躁的性格和易发生攻击性行为可能是遗传的原因,也可能是病理上的原因,也有可能是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或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 2021-08-13

  • 2023-02-16

  • 2023-02-16

  • 2019-09-25

  • 2019-11-04

  • 2019-09-20

  • 2019-11-04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12

  • 2019-11-04

  • 2019-10-28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11-04

  • 2019-10-20

  • 2019-11-06

  • 2019-09-21

  • 2019-09-22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10-09

  • 2019-10-24

  • 2019-10-19

  • 2019-09-25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17

  • 2019-10-29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10-19

  • 2019-09-21

  • 2019-10-09

  • 2019-09-20

  • 2021-09-04

  • 2019-09-22

  • 2019-09-25

  • 2019-10-09

论犯罪与刑罚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论犯罪与刑罚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论犯罪与刑罚读后感、2024论犯罪与刑罚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