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1000字 > 《呼吸》读后感 > 地图 > 《呼吸》读后感,2024《呼吸》读后感
《呼吸》读后感

(共 4272 篇)

  • 1、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后感系列8篇

    能够在读一本书时全身心地投放是一件非常令人快乐的事,作者写的作品使我们更富有理性。我们不妨去写一篇读后感,记录剧情的同时写下自己对于剧情的看法。栏目小编为你收集并整理了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后感,或许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后感 篇1

    书中以平实自然的语言记录了李老师在教学、教育和管理方面无数个真实、鲜活的案例,有成功的,有失败的,也有充满遗憾的,书中的好多案例似乎就是你我曾经被忽略了的、或是有所疑惑的问题,他会像朋友、老师、长辈一样与你交谈,为你解惑,自然而然的与读者达成共鸣,非常适合一线教育工作者阅读与参考。读完此书,带给我的不仅是一顿精神盛宴,更多的是对自我发展、对自已的学生观、教育观的反思。

    一、反思自我发展。

    自从教以来,我认真备课、上课,尽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我觉得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也一定能做好的,但是仅此而已。在自身的专业化发展上欠缺的太多,我没有合理的、阶段性的制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导致了这几年来我只是重复性的、毫无创造性的工作者,把“自己”忘了。“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我”这段文章中,李希贵老师提出了“让每一个四中人都成为英雄”的口号,对老师提出了如下要求:每一学科都有1名以上市级学科带头人,每一学科都有3名以上年级学科带头人……读到这里,联想到自已,我的触动很大,我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鼓励下,努力地学习,提高自身修养。

    二、反思我的学生观。

    李希贵老师主张平等、民主的对待学生,非常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自主学习以及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等能力的培养。他说“多一把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评价的尺子越多,好学生越多”,他把校训“股份制”,开展了“给校训找100条理由”的活动,给学生创造更多的“第一次”,组织了“学生十大自我锻造工程”,为学生修建了“自修楼”……所有这一切,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让学生在校园里可以“自由呼吸”。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让学生服从学校及老师的管理,学生似乎也“基本认同”了这种管理模式,素质教育的提出,教改的推行,都没有彻底改变这种现状,学生依然没有成为学习和成长的主人。究其原因,我认为,我们只是停留在“喊口号”的层面,而李希贵老师早早的便行动起来了,当一个个案例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才发现,让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呼吸”原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困难,关键就在于你有没有真正的去做这件事情。我告诉自己,作为音

  • 2、 当呼吸化为空气的读后感模板

    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读书,热爱阅读,是一个人成功的不二法宝,阅读作品后,我对作者的想法更加了解,心中感触颇多,我们需要将这些感悟梳理出来,以加深我们对作品的理解。怎么才能避免将作品读后感写的如同流水账一样呢?经过整理,小编为你呈上当呼吸化为空气的读后感模板,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当呼吸化为空气的读后感(篇1)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1000字:

    《当呼吸化为空气》是保罗·卡拉尼什的作品,这也是他的自传。

    保罗是美国著名的神经外科医生,优秀而成功,在高强度的医生工作中,他仍不停思考生命的意义。在似乎已经到达人生巅峰,保罗即将成为一名神经外科教授之际,年仅35岁的他患上肺癌。而全世界只有万分之零点一二的人会在36岁前患上肺癌。这种戏剧性却不是小说的情节,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的真实人生,何其可叹。当保罗看着他的ct扫描图,一个个熟悉的名词,他自己可以判断出来的情况,医生的身份变得格外沉重而无奈,从医生到病患,却也只能看着自己的生命流逝。

    患病前保罗断断续续地写了他对医学,对人性,对医患关系的理解,回忆了自己是如何“弃文从医”,从思考文学与哲学,到拿起手术刀解剖尸体,在患病后,保罗对生与死有了更深的理解,他笔耕不辍,仍将前行。

    医生的笔调总是冷静而理性的。在确诊自己的病症之后,保罗做了一个出乎人意料的决定——他决定重返手术台。或许生命的长度,保罗已无法确定,但他却可以努力做好剩余的每一分每一秒。当他重新拿起手术刀,强忍疾病带来的不适,努力确保着不出差错,依旧适应着高强度的工作时,人性的坚毅在保罗淡淡的笔下淌出,作为读者的我,心疼、羞愧以及钦佩,百感交集。诊断癌症六个月后,保罗的病情稳定下来,未来似乎又有了新的希望。

    保罗通过一份面试,条件丰厚,妥善处理好自己的未来,可是,保罗自己同样清楚,癌症是一把悬在头上的达摩剑,将悬未悬。保罗力求完美地做好最后一台手术,充满了仪式感,仿佛在为自己的医生生涯画下一个圆满的句号。

    意料之内地,保罗的病情开始恶化,他再一次从医生变成了病患,无法拿起手术刀,无法出席自己的毕业典礼。保罗已经无力回天了。疾病是令人无望的存在,好在上天还会这个男人留下了一丝安慰,保罗的女儿卡迪出生了。孩子的出生为这个沉痛的家庭带来了欢笑。在生命弥留之际,保罗和妻子露西的感情愈显动人,他们一大家人,笑着玩着,陪着孩子,也像

  • 3、 《呼吸》读后感1000字

    常言道:“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在不同的时期,我们看过不同的书,通常老师会在读完一本书后要求学生写一篇文章,我们就可以将自己的感想记录下来写一篇读书笔记,读后感需要重点写哪些方面呢?你不妨看看《呼吸》读后感1000字,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呼吸》读后感 篇1

    年度科幻,作为一个自诩科幻迷的读者,肯定不会错过。短篇集,虽然没有长篇那么宏大,但是作者很会写,那么小小一个故事冷不丁就戳中你了。

    如果有时空之门,可以回过去到未来,但是这个世界只有一个,逻辑永远自洽,那么所有结局都已注定,还是否要去努力改变。

    如果宇宙终归寂静,那么我们的活动,是否加快了这个过程,那如果是?是该停下来么,显然不是,探索自身与探索宇宙一样艰深。

    人的思想到底是不是自由了,一个小装置就能撕裂我们的常识,其实对于自由的定义,一但抠字眼起来总会变成诡辩。。。。谁或者什么又能完全自由,不存在的。

    当虚拟ai拟人化到类似人类成长,那么对这个ai该如何处之,是人还是物,根本无法辨清。退一步,对于真实人类,抚养下一代又该秉承什么原则才是好的呢没有答案,一切都太难了。

    与其上相反,ai育儿会是超越人类的存在,还是只能制造低能,科技到一定程度后,更多的选择是不是就一定会更好?

    人类从说到写越来越不依赖自身记忆,那么,到底是完全客观正确而毫无感情的记录更好,还是充满感情但是主观错漏百出的记忆更温馨,这是一个度的问题,记忆有其温柔自私的一面,而记录也有事实正确的存在必要。

    世界是神创的,吗?现在的科学就一定正确么,我们从何而来,该到哪去,这永恒的问题,答案永远似是而非。相较于时空穿梭,多重宇宙就不存在逻辑悖论,当平行宇宙中的自己相见后,由于可以见到不同选择的不同后果,那么每一次选择,还要遵从什么原则呢,未来所有分支的你,是现在的哪个你决定的呢,又该如何对待现在的选择?

    姜的故事,不宏大,设定都是小小的,但是意义一样深刻,而且,特别的温柔,所有故事中,不论是时空还是人物都趋向于善良的本心。

    最后有感而发,自己自诩科幻迷,但是看的不多,迷科幻是因为科幻小说的优越性就在于它一定会发人深思,好的科幻作品它一定夹带私货,而以科幻形式写出来,又可以很好的避免审查。不过这同样带来门槛,这私货不一定是好的,也不一定是显而易见的,所以,需要读者有尽量多的知识来发现它,以及足够牢固的世界观体系来防止被它带偏。所以,介于自己

  • 4、 关于《呼吸》读后感1000字通用

    常言道:“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在学校,我们看过许多书,我们经常会在读完一本书后写下一篇相关的作文,可以方便以后回想起当初阅读时的感想,读后感需要重点写哪些方面呢?有请阅读小编为你编辑的关于《呼吸》读后感1000字通用,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呼吸》读后感【篇1】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是中国当代教育家丛书中的一本,作者李希贵。主要从他工作经历的四个阶段(高密四中、高密一中、高密教委主任、潍坊教育局长),来阐述作者的教育思想及对教育独到的见解和做法。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有深刻的思想又躬身实践,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融汇到每一个具体的教育细节之中,如:让每个人都感觉自己重要。在实践过程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如:让重视教育成为党政领导的需求,向社会购买智力等。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一个真实的人,一个高尚的有着崇高追求的人,是学校发展,区域教育发展的设计师,------下面就把我看书时的体会结合自己的一些思考与大家交流。

    一个孩子对一门课程的喜爱,有时并不是基于课程本身的什么价值,而很可能是一些常常被老师忽略的十分微小的细节。当孩子从细微之处感受到了老师真诚的爱当孩子同样爱上了自己的老师,也就是孩子热爱这门学科热爱学习的开始。 地理支晗琳老师原专业是美术,改科几年来,考试成绩优秀学生 爱学习,在探究原因时我发现这样一幕:20xx年12月24日圣诞节,支老师戴着圣诞老人的小红帽儿在给七年三班的学生上课,气氛活跃。事后问她:教室人多暖气热。干嘛不摘下来?她说:摘了两次学生不让,就想让我以圣诞老人的身份来上课。这里没有所谓的师道尊严,师生就是朋友。孩子们喜爱自己的老师信任她的话,期待着下一次见面下一节课,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吧。爱与责任是永恒的主题。

    叶圣陶老先生说:在中学 里教师 应该逐步少讲,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到中学毕业时学生如果完全可以自己学了,那才算真的毕业了。为此李希贵倡导act语文教改实验,让学生主动积极自主地学习。华东师大江山野教授根据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把小学到高中的学习过程分为五个阶段,虽然机械但是有道理,认为初中 阶段学生进入相对独立的学习阶段,即能够自主学习也需要教师指导,各占50%。魏书生说:相信80%的学生能读懂教材80%的内容,我负责解决余下的两个20%。尊重学习主体主动学习的权利,创造学习的机会,突出重点、帮助后进生

  • 5、 与公司同呼吸读后感

    与公司同呼吸读后感(一)

    每次读《与公司同呼吸》都会有一些新的想法。

    一个公司的存在首先是人的存在,一个公司要得到健康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要有一支忠诚、敬业、有责任心的团队。而我们每一个人也需要依托公司的良好发展来不断提升自己。《与公司同呼吸》这本书就是从员工的角度阐述了忠诚、敬业和责任的含义,以通俗易懂和大量的案例来告诉我们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员工,如何做一个对公司有用的员工。

    公司和员工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书中作者清晰地指出:不和公司同呼吸,就没有员工的自我实现;员工成长是公司发展的动力,公司发展是员工成长的根基,只有员工和公司同呼吸才能实现双赢。

    这本书分九章从九个方面阐述了职业的含义,分别是忠诚、敬业、责任、协作、主动、公道、高效、创新和执行。我就其中体会较深的章节谈谈自己的体会。

    《与公司同呼吸》从以人为本的精神出发,辨证地回答了为谁工作、怎么工作、怎么有意义地工作,工作的结果如何等等。

    此书写的非常好,是职场人生的好向导。

    读《与公司同呼吸》,给我们的第一感觉就是实用。

    现在市面上的书籍多在理论和理念的层面上,而《与公司同呼吸》一书一方面在理念上进行了梳理,同时在操作层面上谈出了的一些具体的做法,如果作者没有多年在企业高层管理第一线的经验,是写不出那么实用的方法的。

    读《与公司同呼吸》,给我的第二感觉就是浅显易懂、具体实用。

    现在市面上的书籍多在理论和理念的层面上,而《与公司同呼吸》一书把公司与员工的关系形象地比喻为大船与船员,公司是一艘大船,员工都是船里的船员。个人想要获得发展,必须与公司(单位)保持步调一致。其理念也通俗易懂又实实在在,如满怀感恩之心、放弃责任就是放弃成功、把事情做在前面、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等。并用许多具体的案例来引发读者的思考,这些案例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有以一当十的效果,让人记得住,能借鉴,做到举一反三,并列出了具体的操作方法,有极大的借鉴作用。

    如在做事公道一章,提出了职业人必须奉行做事公道的基本准则,在处理个人与国家、集体、他人的关系时,坚持真理、公私分明、公正公平、光明磊落。因此,在这个基本准则下必须摆好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的关系,必须摆好个体公平与集体公平的关系。

    对这点我也深有同感,如我部的绩效考核涉及到各种奖惩,涉及到员工切身利益,在实施中会有各种情况出现,经常会有团队提出一些理由来加分或不扣分,这些理由听起来也可能会有一

  • 6、 《用力呼吸》读后感800字

    生活中,总会有透不过气的时候,唯一的办法只有用力呼吸。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在用力寻找自己,寻找那个躯壳以外的叫做精神的东西。 读陆星儿这部日记体散文《用力呼吸》,使我有种灵魂相遇的快感。在追随陆星儿一起用力呼吸时,会听到她的心也在用力呼喊,而且真真切切地听出她喊出什么。 不同经历阅历的人,会从这部《用力呼吸》中听到自己内心久已压抑的呼喊。 生命,从来不是可推算的公式,它是个无常的变数,死亡随时随地地发生,不仅是人的死亡,还有灵魂的死亡、信仰的死亡、爱情的死亡活着的人唯一能做的,是真实诚实地善待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的信仰和爱情。 我佩服陆星儿的自我恢复能力,她具有永不放弃的货真价实的坚强。 癌症和痛苦似乎并不影响她思想的活跃和旺盛,思想的触须因痛苦而无休止地努力延伸,反而促使她更多地思考那些对于生命至关重要的问题。痛苦刺激她思考幸福,死亡刺激她思考生命,不听话的躯体刺激她竭力弘扬精神。 陆星儿说自己一生开过两次刀,第一刀生出个儿子,第二刀生出个自己,而且生出个全新的自己。 我喜欢她身上一种毫无矫饰的本色纯朴与不存心机的随意安详。她那理想主义情怀和人间烟火气奇妙地混合与一身,让我感到她天性不属于浪漫。大病之后大彻大悟的她,变得纯粹了,轻盈了,浪漫了,有韵味了。读她这部《用力呼吸》,完全可以从一个很纯朴很平和的人的精神深处,发现惊人的浪漫。她说:我这人表面上看很随意柔和,但骨子里有一种只听从自己心灵召唤的坚韧,这给自己带来曲折,但也救了我。我的精神始终是浪漫的!她变得比以往更喜欢活在人堆里,她热爱和心痛一切有生命的东西。 也许上帝考验了陆星儿的生命忍耐力厚,决定补偿给这个坚强的女人一片艳阳天,大病之后大彻大悟的陆星儿变了,变得越来越有韵味了。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变老,但未必每个人都会变得越老越有韵味。 读一读《用力呼吸》吧,它会告诉我们,对于每一段人生历程都有必要珍惜和回味,惟其倾注过生命,惟其无法重复。

  • 7、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一)

    小麦叔叔

    这是我看过的第一本关于生命告别的书。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很小心地避开了几乎所有类似和相关题材的书。这本书最初吸引我的地方在于,作者身份的转互,并以独特的写作视角来完整部作品。这是一个特例,而正是所有的特例才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研究价值。

    这是一本200多页的小册子,就像书名一样,花不了多少时间就能读完,很自然,很顺畅。甚至自然和顺畅得有一些不自然。略感意外的是,一本有关生死的书,内容是如此平和,几乎没有任何起伏,原本还以为会有什么惊心动魄地过程和描写,到最后什么都没有,轻轻巧巧地就结束了。

    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比较独特的视角,同时作为医生和病人,如何看待自己,如何面对可预知的死亡。作者用超乎常人想像的冷静与理智告诉读者,也许是唯一正确的面对死亡的方式。我一直很怀疑世界上是否真的有人可以有计划地倒数自己剩余的生命,为短暂的余生做冷静理智的安排。作者甚至没有花什么篇幅去追问自己的内心,探讨生命的意义或者回忆过往的幸福,而只是平实地记述了自己的经历。这是因为这,才让我觉得这本书朴素得过分。

    我不知道有多少读过这本书的人会像我一样,觉得有那么一点点失望,嗯,就是一点点。这一点点的失望不是因为书的内容低于预期,而好像是因为一个这么厚重的话题被这么薄薄的一本书讲得平白无奇,就好比看到一个精巧的魔术,被一句话点破之后所产生的——"就这?"

    现代医学和科研几乎已经证明了人并没有什么特别,只是一台机器——有时候运行正常,有时候出点故障,最终彻底失灵。我曾经表达过一个略显消极的想法——人生就是一个认命的过程。无论是谁,最终的结果大概是:"不过如此"和"只能如此".我猜想,作为医生,可能比我们这些人更早地认识到人和生命究竟是什么。于是,就像书里所写到的那样,病人和家属更关心的是如何治疗、花多少钱、还能活多久;而医生也许更想知道的是:上帝保佑,希望我刚刚放在隔壁房间的冰淇淋还没化……

    换一个视角思考问题是一件挺困难的事情,尤其是要换位到自己的对立面。这种困难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生存的环境,认识的高度和维度,自身的社交网络等等。这种困难造成的结果是我们在大多数的时间里都无知地过活——这并不是一件坏事——遇到自己不熟悉的事情时往往不理智。我亲眼见到一个医生脸上略带微笑地对家属解释,病人目前已经处于脑死亡的状态,几乎无法挽救生命了,而家属一再哀求是否还有什么办

  • 8、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

    文/刘芷晴

    得知自己不幸患上癌症之后,你会做什么?是嚎啕大哭,怪罪命运不公?是默默接受,等待着死亡?还是完成自己最后的梦想,留些痕迹在这个世界。

    保罗36岁时面临这个问题时,做出了决定,所以,才有我们看到的这本《当呼吸化为空气》。他在患病后留给这个世界的,一是可爱的女儿卡迪,二就是这本书。保罗的心理需要强大成什么样子,才能云淡风轻的把这些经历都写下来,不停地回顾,也就是在这些回顾中,他认清了生命的意义。

    在书中,我曾看到这样一句话:别因为你要死了才去做或者不去做某件事情,而是要找到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去做。是啊,我只需要问自己,此刻做的事情,有没有积极的意义?有没有把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过好?每每这样自问,对于死亡的恐惧和未来的迷茫,就变成了勇敢和笃定。这是多好的提醒人们的句子啊,无数人用最后的关头、一些突然的警醒作为行动或者不行动的标准,充其量不过是为自己的懒惰和拖拉寻找着借口。那些熟悉的场景总是频频出现:懒懒地什么都不想干;看着别人汗流浃背,想着自己如此松散;早起几天进行晨跑,便被自己的行动和勇气感动不已,坐在沙发上捧着饮料瓶开始享受成功的自己。

    放低对自己、对生活没有要求,我们总是过于容易原谅自己,给自己找各种理由。在机会遍地的时候,躺着不动,却盼望着机会降临,等机会没有了才叹息后悔。正如保罗所说,别因为你要死了才去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任何你觉得有意义的事情,都值得一直做下去,不管何时,只要去做。

  • 9、 自由呼吸的教育读后感

    自由呼吸的教育读后感(一)

    李希贵老师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用非常平实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一个他曾经实践过、经历过的小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能读出他对教育的独特感悟和思考,书中李希贵老师一再强调,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教育本来挺简单,只是我们人为地把它搞复杂了。把孩子们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让校园里充满民主、平等,让老师、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呼吸,从而到达心灵之花自由开放的生命田园。表扬学生要铺张,批评学生要吝啬。多么朴实的语言,将教育这个让人觉得漫无边际的概念,用寥寥数言解释的淋漓尽致,我不由的为李老师的观点大鼓其掌。是啊,教育确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

    我感觉教育应该像农民种庄稼一样,春天播下一粒种子,缺少水份为它浇水,长满杂草为它除草,遭遇病虫害为它洒药,缺少营养为它施肥,让它能在一个健康的条件下一天一天的长大,直到秋天收获果实,这期间我们不能拔苗助长。

    而教师在实施教育的时候,总是希望他们的教育对象按照自己期望的方向生长,更希望他们以最短的时间内成熟,不断地把自己的养分无私地输给他们,希望他们全部吸收并强壮起来。但是肥胖并不等于强壮,孩子们不一定会你给什么就吸收什么,他们总是挑自己喜爱的零食去吃,他们才不管有没有营养,营养均衡,协调搭配的问题,只要口感好就行。

    书中提出,教育的本质是解放人包括人的智力和心灵、思维和情感,而不是束缚人,压抑人,限制人。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就像现代家庭中的独生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什么都帮他们做了,让他们享受一切成果,升旗仪式帮他们写稿,电脑比赛帮他们设计作品,让他们临模,演讲比赛帮他们修改文章,文章差到几乎由老师为他们重写,考试场上成了老师的刑场。

    我们没有挖掘学生的潜力,反而尽力把他们塑造成另一个我们。我们要所有的孩子都朝着同一个目标发展,把本来一个个鲜活的个体雕刻成一具相同的模型。把本来丰富多彩的世界变成一个的塑像。书中说教育无痕,有效的教育是把教育目的隐藏起来的教育,是不动声色的教育。美好人性的塑造,并不需要什么高超的教育手法,融洽的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成年人的善良、民主、宽容、仁爱,这一切,就是美好人性生长的最适宜的土壤,失去了它们,任何教育都将是徒劳的。

    放开孩子的手脚吧,让他们自己走路,也许他们能够更快地奔跑起来!

    自由呼吸的教育读后感(二)

    从走上讲台之日起到今天,韩愈 说的传道、

  • 10、 读《呼吸》有感系列

    常言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我们上学时,语文老师也会要求我们多读一读书籍作品。当一个人观看了一本书籍之后都会有所感悟,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阅读完毕后的想法写下来。您抓住了作品的哪些精髓呢?经过整理,小编为你呈上读《呼吸》有感系列,有需要的朋友就来看看吧!

    读《呼吸》有感 篇1

    《呼吸》读后感450字!

    全本读完后有些许失望,后面的故事没有前面那么精彩了,科幻类读的不是很多,所以只能和大刘叔对比,相比大刘叔的短篇集《时间移民》来说,虽然都不是篇篇精彩,不过《呼吸》讲的故事没有大刘叔那么宏大,科幻的理论也没有让我耳目一新的感觉,不过同理科直男大刘叔来比,姜的故事讲的非常细腻,是那种需要细细感受的。

    比较喜欢的是第一个故事《商人和炼金术士之门》,对于科幻题材,我对时间空间更感兴趣一些,这个故事性也非常完整,有一种类似《前目的地》的感觉。在时间与空间中也许本就不存在什么偶然,一切偶然都是必然的结果。

    《呼吸》的新世界观还挺有趣的,这个新世界的“熵”就是气压差,而气压相当于我们世界的驱动,(看到这我很庆幸年初的时候我看了罗韦利的《时间的秩序》要不然我可能连“熵”是什么都看不懂)说到底,熵就是我们存在的必要条件。

    《软件体的生命周期》一边读一边总能想起曾经看过的一个关于人工智能的电影,叫什么已经想不起来了。其他的短篇印象都不是很深刻,有的故事对我来说平平,有的话题不是我感兴趣的点。总体来说四星吧,可能还是我的期望值过高了。

    读《呼吸》有感 篇2

    《呼吸》读后感1000字!

    “年轻人,你想知道自己的未来吗”,这里有个年门,穿过它可以去到20年后的未来,遇到年长的自己,与之攀谈,可以学到很多,少走很多弯路。如果能取悦陛下,我愿重述这个环形叙事的故事。

    视角一:哈桑

    我穿过年门,来到20年后的未来,开罗城依旧熙熙攘攘繁华无比。走在车水马龙的街头,一个炼金术士叫住我,问道:“年轻人,你想知道自己的未来吗”。我笑而不语离开,去求见了和我一样出身的富豪。

    当我见到富豪后,我整个人都呆住了。这个富豪不是别人,正是20年后的我。富豪见到我,满面堆笑,称在此等候我已多时,因为他和我这么大的时候也曾去见过年老的自己。一番交谈后,我向他询问了积累财富的方法,他对此并未说什么,只让我以后经过一条巷子时,要改变方向,往北走。我又问自己未来的妻子如何,富豪道,他要先买一个关子

  • 2019-10-29

  • 2019-09-25

  • 2023-05-01

  • 2019-09-28

  • 2023-03-07

  • 2019-09-23

  • 2023-05-28

  • 2019-11-04

  • 2019-09-23

  • 2019-10-03

  • 2019-11-06

  • 2019-11-16

  • 2023-04-22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0-29

  • 2019-11-16

  • 2021-08-31

  • 2021-09-03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09-23

  • 2019-09-25

  • 2019-11-08

  • 2022-12-17

  • 2023-02-11

  • 2023-02-14

  • 2019-11-06

  • 2019-09-25

  • 2021-10-28

  • 2019-10-20

  • 2019-11-06

  • 2019-09-25

  • 2019-09-25

  • 2023-04-28

  • 2019-11-06

  • 2023-02-04

  • 2023-05-03

《呼吸》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呼吸》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呼吸》读后感、2024《呼吸》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