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钢琴家观后感 > 地图 > 钢琴家观后感

钢琴家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3-05-10 来源:互联网

钢琴家观后感汇总5篇。

你真的了解作品名观后感该如何写吗?观看优秀的影视作品,总能让我们受益匪浅,每次观看心里都有不一样的感动。阅读小说后写下观后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并探索其内涵,观后感可以将内心的感动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保存下来,以下是由栏目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关于“钢琴家观后感”的最新资讯,本文供您参考并请您收藏!

钢琴家观后感【篇1】

父亲、钢琴、音乐、爱铸就了他的一生,一位伟大的钢琴家,一种淡淡的哀伤。

刚开始看《钢琴师》的时候,大卫的一顿疯癫让我感到烦躁,但是当大卫回忆起自我的童年,当他演奏起那首肖邦的曲子时,钢琴曲的那种美感突然引起了我的注意力,让我有了继续看下去的兴趣。

我认为大卫的一生有着一种淡淡的哀伤,父亲对他有着一种变态的爱,一个“小提琴的故事”父亲将自我对音乐的热忱强加于他身上,使得年幼的大卫从小就务必承受着来自父亲的压力,但也正是因为父亲这种偏执的爱使得大卫醉心于音乐,让音乐完全占据了他的全部生活。

正是因为对音乐的热爱使得大卫与父亲反目,背井离乡到了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对音乐的热忱让他完全投身于音乐,但是又无法摆脱与父亲之间反目的心理压力,那种众叛亲离的情感缺失使得他对音乐近乎疯狂,以至于最后精神崩溃。

妻子吉莲的出现给大卫的生活带来了光明,与吉莲的爱和婚姻改变了大卫的生活,再一次演奏会的成功更为大卫走出自我的阴霾带给了动力。

本片以大卫的回忆为主线,从小时候,到伦敦求学,到精神崩溃,到重新登台,这中间音乐起了重要的作用,大卫的一次次登台成为全片的线索,优美的钢琴曲成为影片的灵魂。

影片中很多场景给人很强的视觉与听觉冲击力,看完这部影片,对影片中的一些场景印象很深,大卫在雨中跑入餐厅的狼狈,崩溃的他在众人面前弹奏时的自信;结婚时蹦着,跳着,像孩子般的自由和幸福这些都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

天才的成长总是充满坎坷,而天才的陨灭更是让人心酸与叹息,这正是大卫一生的真实体现,无法释怀的父辈的期望,心中怀着对梦想的追求,叛逆与梦想,让这个天才少年大卫在到达音乐的顶峰的同时却也进入了人生的低谷,但是最后大卫的婚姻与感情又为这位天才悲哀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点。

无论是从情感的表现还是从音乐的使用来看,《钢琴师》这部影片都堪得上是一部经典之作,能获得奥斯卡奖项也是必然。

钢琴家观后感【篇2】

今天把《海上钢琴师》看完了,刚开始听到《海上钢琴师》的名称和看完简介后,我以为这是一部如《泰坦尼克号》般以凄美爱情故事为主线的电影。看完后才知道并不是这样的,虽然里面有一些爱情元素,但那并不是主要元素,主角的音乐才是这部电影的主旋律。这部电影把主角打造得非常神秘,他的出生,他的钢琴技巧等等,都显得非常神秘,都是无迹可寻的。主角拥有一对忧郁的眼神,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一双如梦幻般的双手。他有着对人性的敏锐洞悉,总能一眼看出一个人背后的故事,这使他可以在船上的一小片地方通过船客观看世界上的每一个地方。他总是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这微笑是在嘲笑世人的虚伪吗?还是洞悉世俗的一切的自信呢?他弹钢琴时就像有四只手,如梦幻般,使人难以忘怀。他的一生都在船上,从没下过船,即使是要炸船也没下过船。他能够在有限的琴键,弹奏出无穷无尽的乐章。却不能在陆地上如无限的琴键中弹奏一首曲子。他在面对陆地的道路上时,对前途充满迷惘,只有在船上,才能找到他的最终归宿。他,生于船上,长于船上,死于船上。他在船上开始,最后也在船上结束。最终,他选择与船共同走向灭亡,这是他自己选择的一条路,这也是他找到的一个归宿。我如同他面对陆地时,对人生的前途充满了迷惘,他找到了自己的归宿,那么,我的归宿又在哪里呢?

钢琴家观后感【篇3】

上帝是公平的——读《四指钢琴家》有感

也许上帝会偷走你拼图中的一张,让你不再完整,但上帝始终是公平的,它会在另一方面来弥补你,经过你的努力之后,奇迹会出现的。

——题记

李喜芽是韩国著名的钢琴家。可是在她刚出生时,只有四根手指,并且身体比例严重失衡,母亲给她找了许多名医都束手无策,就连1+1=2这种常人看来非常简单的问题,母亲一遍一遍地教,她还是学不会,而在一次无意中母亲发现她对歌词记忆的很快,并且对音乐颇有兴趣,于是母亲教她弹钢琴,最后,她超越了自我,成就了自己,得到了众人的认可。

一个人,不管她是残疾人还是正常人,只要自己想做的事,无论什么事,都可以成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总是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扬长又何必去避短呢?成功时,你的缺点就会变成优点。因为在你成功之时,人们只懂得去赞美,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却不知道背后付出了多少汗水与泪水。有位将军说过一句话:“要想少流血,就要多流汗”。大家都知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吧,但有谁能设身处地的去了解成功人士的心酸呢?

当上帝偷走了掌管你听觉的那一片图时,他也会让你的嗅觉或视觉变得异常敏感。只有你自己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经受了常人难以经受的磨难,那么上帝总会被感动,总会眷顾于你。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我们不能靠自己的几分天资去弥补别人后天的努力,但别人却能用后天的努力来弥补你的几分天资,只要敢想,敢做,上帝对每一个人,总会是公平的。

钢琴家观后感【篇4】

印象最深刻的,是瓦列在雪中奔跑的那一段。漫天的白色,远处有行人走过。他们不会明白这个仓惶的男人经历了什么。而他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迈出那一步。

靠在墙上的时候,惊魂未定的他究竟在想些什么呢。

影片中对于人性的刻画已经被太多文字所赞美。那种客观的视角,描述了整个时期的状况。客观到了近乎冷酷和精确的地步。

罗曼·波兰斯基导演在这部片子里更多地使用着第三视角转切第一视角,用主角的眼睛去看待战争的残酷。在表现屠杀和局部战争时,丝毫没有含蓄的成分,德军连续近乎荒诞的屠杀的场景被直白地表现出来。在街头无辜被杀害的流民,亲手杀死自己婴儿的母亲,不明白要拿钱做什么却执着兜售牛奶糖的孩子,没有人情的犹太警察,只因为问了一句话而被枪杀的妇女...这些都被审视的镜头表露出来,令人情绪沉重。

这是一首剖析人性的残酷悲歌。

犹太酒吧里,肖邦的音乐和自私地验证金币的商人,瓦列在极端困顿状况下依旧颤动的手指,在脑海里响起的旋律,在饥饿和恐惧中揉搓泥灰的双手,钢琴上端放的德国军服,依旧忧伤、动情的旋律。这些都是细节,而正是细节决定了影片的深刻。

而这部影片真正令我着迷的,则是它独特的视角。

艺术不是奢侈品,它的根基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生活,在绝境中让我们更坚韧.战争中幸存下来的人成千上万,每个人遭遇不同。瓦列是一个钢琴家,他有音乐傍身,比别人可能要坚强一点,柔韧一点,淡薄一点。他逃脱死亡的同时也在雕刻着死亡,带给我们一种生的期望,给我们勇气应对我们自己所遇到的一些挫折。

记得上课时,老师向我们分析这首肖邦第一叙事曲。说它是肖邦为了祖国和战争而写下的曲子。那时并不能够理解这其中的含义,匆匆记下了曲式分析要点,还有那些美丽的和声。好吧,该激情的地方,就激情。该柔情的地方,就柔情。当时的想法就是这样。然后到了上课时,老师很不满意地告诉我们,你们的演奏没有灵魂。你要去理解作曲家的感受。

此刻重新看了这部影片,似乎理解了老师想要表达的东西。因为那个德国的军官,居然让瓦列演奏肖邦的曲子。或许它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对战争的唾弃,然而美的事物终究是不分国界的。

钢琴家观后感【篇5】

回家三部曲中最喜欢的就是海上钢琴师了。

第一次看的时候很震撼,说实话还没细想就被电影感染了,再看时候,是浪漫到骨子里的忧伤。喜欢这个故事,虽然只是一个虚幻的传奇,像是用胶片记录下的梦境,在意的,是梦的感觉和梦醒后的失落。

终其一生,1900没有碰触过陆地的感觉,他是海的儿子,陆地对于他,不是家园,记得片中的一句台词,所谓的爵士乐之父轻蔑地称1900为屁股下坐着大海才能弹奏钢琴的人,但是个人认为,这句话,极尽嘉奖。大海是造物的奇迹,一直固执的相信,面对大海,能感受到这世间所有的传奇壮丽,海的平静,海的咆哮,海的低语,海的色彩 1900是否就是在那些个枕着涛声入眠的夜里,听到了海的歌声,体会了音乐的神奇,他的弹奏,是浩瀚大海的歌唱。

1900的足迹在弗吉尼亚号上,长、宽、深,不过一条船的距离,但是,随着弗吉尼亚号在海上航行,1900遍访海的角落,他从来不曾离开大海。想起吕克贝松的碧海蓝天,同样是一个灿烂微笑的长不大的孩子,一个钟爱着大海的深情的男人。一个是站在悬梯上眺望陆地的尽头,一个是站在峭壁上凝望海洋的无垠,两个离不开海的男人,最终都与海洋相守。这两部影片让我思索,什么是自由。大家都知道的一首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对于1900来说,无限的陆地不是自由,爱情也给不了他自由,他的自由,在于钢琴上88个键的弹奏。 1900说拿钢琴来说,键盘有始,也有终。有88个键错不了,并不是无限的,但音乐是无限的,在键盘上,奏出无限的音乐。我喜欢,我应付得来。走过跳板,前面有无数的键盘。事实如此,无穷无尽,键盘无限大。无限大的键盘,怎么奏得出音乐?那是上帝的钢琴,我弹奏不来。 听1900说这番话时候,想起一副对联,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可下;地为琵琶路为弦,那个可弹。自由不取决于你有多大的房子,而是你是否是房子的主人。

看完这部电影,有一些怅然若失的感觉,如同1900所说 只是街道,已经好几千条。上了岸,何去何从?爱一个女人,住一间屋, 买一块地,望一个景,走一条死路。太多选择,我无所适从。漫无止镜,茫茫无际,思前想后,那样的日子怎么过? 这世间有太多的选择,容易让人迷失方向,或许有时候在有限中更容易体会生活的真谛,专心的做一件事,聆听内心的声音。

上帝把1900送来这人间,几十年的光阴,他安闲地享受也让旁人享受音乐的美好,只是,他终究不属于这个世界,声光伴我飞,他和弗吉尼亚号一起回到音乐响起的地方。

最喜欢的一个片段是大海动荡的那个晚上,当1900弹着钢琴在大厅里徜徉,大海是他和钢琴的摇篮,如孩童般经历最纯真的音乐梦境。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延伸读

钢琴家观后感精选


如果觉得内心所感无处抒发,我们可以写一篇观后感。我们在观赏时,需要仔细地领会,观后感的写法可以自由灵活,表达方式可以采用夹杂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你想知道作品名观后感怎么写吗?经过收集,编辑为您献上钢琴家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钢琴家观后感(篇1)

《从华裔钢琴家到外汇交易大师》读后感作者:Derek Han(韩祖平)投资是一种生活方式。金融学是一门现实性很强的学科,站在旁边的看的,始终是个看客。输赢有时不在做对做错,完全在于头寸管理。总是不断地尝试去学习,去做新的'事情,在不断失误和成功的同时,及时调整自己,最后找到适合自己的正确方向,建立自己的头寸。在西方国家里,可以使用公司兼并的方式进行税务抵扣,并利用原始股东回购协议进行低成本收购。所谓的私人银行即是为富有人群提供服务的银行,而这些富人不见得都是理财高手,而这些高端私人银行并不如我们想像提供客户之上的优质服务。对资本的力量应该始终保持敬畏之情,它可以随时吞噬,拆解产业王国.在瑞士,私人可以创建银行或者信贷公司。人是商业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在外汇市场上,每一笔交易都是独立的,所以忘记过去吧!外汇市场上应相对偏向理性保守,好的年头赚钱后也宜将盈利取出换成其他资产,如房产。机会似乎总在金融界的实战中显现,人脉的扩展,甚至竞争对手亦会在某些时刻成为合伙人。由此,若求发展,那么在你那个期望的圈子发展你的人脉关系吧。外汇,实业投资,金融理财形式复杂,但确依据一些最基本的常理,所谓大道至简。大资金谨防银行、投资中介公司作弊,有2-3家中介商参与交易,平衡风险比较好!什么事,都不用一个人赤手空拳,建立你的专家团队吧。一起分享,一起合作,一起成长!团队在任何时候都比个人显得专业性强,并且有信任感。做事,做人得应该有原则,维持自己的底线,善待他人,技巧性地说服人!

钢琴家观后感(篇2)

一开始听说《钢琴家》这部电影,感觉应该和另一部《海上钢琴师》相类似,是讲述一位伟大钢琴家的音乐人生故事。但是当我看完之后发现我错了。这是一部悲剧,一部震撼人心的悲剧。

故事发生在二战期间,一位天才的波兰犹太钢琴家斯皮尔曼,当时无数的光环笼罩这这位才华横溢的英俊的青年。他出生在一个音乐世家,父亲是小提琴手,理所当然的是应该子承父业。虽然一家人之间也存在些许冲突与矛盾的地方,却也是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然而就在这时纳粹入侵了,打破了不只是这一家,而是所有在波兰华沙生活的50万犹太人的生活。 起先是工作丢了,没有足够的`钱买食物,迫不得已只好把心爱的钢琴变卖,但只能是日复一日地吃着土豆,等待在报纸上刊登的最新的关于犹太人的制裁的法令。

先是各个公共场所针对犹太人的禁足令,然后是金钱的限制。这些已经让所有的犹太人叫苦不迭了,当斯皮尔曼一家还在绞尽脑汁想办法藏钱的时候,政府又要求所有的犹太人带上六芒星的袖章,就像牲畜一样盖上了标示,从此面对被屠宰的命运。

没过多久,所有的犹太人被迁移到犹太区并筑起了高高的围墙。每天夜里都有各种不幸的犹太人惨遭屠杀。斯皮尔曼越发的感到家人的重要,发誓要保护好家人。为了生存他找到一份餐馆琴师的工作,目睹了很多不同社会地位的人在这困境中是如何求生的。于是他开口求人,以保证家人的安全。然而死亡很快降临了,他和几乎所有的犹太人将被送上没有归途的火车,就当要上车时,混乱中他被扯出了队伍,这一刻他的命运被改变了,是一位犹太警察企图救他,看见父亲在队伍中露出欣慰的笑容,他落荒而逃。这是为了生命的奔跑,战争一旦开始就没有时间掩面哭泣,这不是苟且偷生,这是为了一个家族乃至一个民族的希望。 随后他被拘禁做苦工,为犹太反抗组织出力。在努力下逃脱出去被一对旧识的善良夫妇拯救,之后又被昔日的爱慕对象帮助,一次次地逃离纳粹的魔爪。他感激涕零地凝望着每个帮助过他的人,他知道,他的民族他的国家虽然被蹂躏,但绝不会消亡。德国人隆隆的炮火可以威胁他们的性命,却不能折断这股国家的凝聚力。斯皮尔曼转居到犹太区对面的公寓里时,经常没有食物和水,他在那里目睹了犹太区的同胞们坚强不屈的反抗,他看见了波兰人民与德军第一次交火,虽然都失败了,可是他开始企盼光明的到来,他知道盟军就要来了,光明不远了。

不幸的是他唯一的栖身场所也在一次纳粹的搜查中被摧毁了,为了生存他到处寻找食物,整日处在死亡的威胁下。他躲过地毯式的搜查,藏身于城市的废墟中。幸运的是他的音乐才华感动了一名德国军官,在军官的冒死保护下,钢琴家终于捱到了战争结束,迎来了自由的曙光。

虽然几行字就能概括整部电影的大致剧情,但是其中的几个镜头却是无法用简单的语言就能形容的。电影进行到30分钟左右,纳粹军闯进犹太人封锁管理区的某栋楼,直接把因为残疾坐在轮椅上未能见了纳粹军起立的某普通居民连人带椅从阳台扔了下去惨遭摔死,那残酷的一幕,使得钢琴家的母亲失声尖叫。在街上随意枪杀无处可逃的犹太人,勒令内心正遭受无限恐惧的犹太人跳舞,看到这些我感觉到的是一种真实与刺骨,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虽然早就听说过纳粹对犹太人做过的种种非人行径,但是通过电影镜头表现出后,是出乎意料的惨绝人寰。

我所看到的纳粹对犹太人的屠杀即模糊又真实:模糊的是纳粹对犹太人并没有一攻占波兰就实施大屠杀,而是像温水煮青蛙那样一点点加码。先是区别对待、然后是成立独立的限制区域、再到后来的集中营,而且对集中营并没有过多的描述;真实的是我们通过主人公的遭遇一步步经历了从一个有着不错社会地位的完美家庭到整个幸福的瓦解,通过主人公的眼睛切切实实看到了“犹太人不得入内”的侮辱性标语,限制区内的“路有冻死骨”,纳粹对手无寸铁犹太人精神与肉体的肆意鞭笞以及对他们的生命随心所欲的剥夺。

但同时电影也展现了战争中的良知:那些许许多多无私帮助过他的人们,他们没有任何回报,甚至是冒着生命危险仍然帮助这位无助的犹太人,在如此枪林弹雨、人心不古的战乱年代坚守着自己做人的道德,着实让人感动。

影片为我们呈现了二战时期那段不光彩的历史,他对人类造成了不可磨灭的痛苦,虽然我很庆幸我没有经历过那种痛苦,但我还是感到悲伤,不论是对与那些被惨遭杀害的人们还是对于最后救了主角的那位德国军官(虽然他是纳粹的一份子)。斯皮尔曼对生存的追求以及对艺术的追求也深深地打动了我:坚持就有希望。相信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这部电影也会对我产生深远的影响。

钢琴家观后感(篇3)

我曾经读到过这样的一句话,觉得用它描述电影《钢琴家》再适合不过——“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钢琴家》让我窥探到了被裹挟在黑暗的不可抗力中时人性的挣扎。

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波兰,飞机轰鸣、炮火连天,扬起的滚滚烟尘遮天蔽日,盘旋飞舞在这个中欧小国的上方,构成惨淡的灰色恐怖。这个时代的尘灰有千斤重,呛进鼻腔,落入肺里,压垮了百万条生命;而那些屹立不倒的人,有的被杀戮的恶念同化,也有的坚守着最后一丝纯良,在那个不堪的时代里依旧熠熠生辉。

主角席皮尔曼次次与死亡擦肩而过,像行走在万丈深渊上空唯一的独木桥上,在阵阵谷底袭来的狂风中颤颤巍巍地保持平衡。在那个存活比为1比12的可怖战争年代,作为一个被迫害的犹太人,他能活下来无疑是幸运的。是他对艺术永恒不灭的追求,让他从一个幸运值点满的普通人,升华为砂土中的金粒。或端坐在广播站,或带着袖标浸润在餐馆的油烟蒸汽里,或躲在狭小的屋中,或胡子拉碴地瘫坐在废弃医院的塑料椅上,或被笼罩在德国军官的峰芒下,他的目光始终虔诚,他对演奏钢琴的那颗真心始终热忱。多舛的命运没有把他打倒,他逆流向前,手中紧攥着的救命稻草,就是音乐。席皮尔曼的挣扎是故事的主线,像画卷般铺陈开来,被导演波兰斯基渲染得格外苍凉和悲壮。不过不得不提的是,也正是因为钢琴家的身份和其带来的社会影响力,他才得以在纷乱中生存。若没有它的保护,席皮尔曼早就被某次命运的烈火燃烧殆尽了。

就我听说的,更多人的意难平其实是德国上校霍森菲尔德。从电影展现的那面来看,他是个完全的好人——有教养、有良心,温文尔雅,为援助席皮尔曼不遗余力,与他残暴的同僚对比明显。暗中救下五十余个犹太人的他也的确值得这些赞誉。作为一名德国军官,他被委派的任务是攻击和杀戮,他无声的反击,是否也可被视为一种挣扎?他在对抗上司的旨意,更是在对抗出于迫不得已参与迫害犹太人的、过去的自己。他的挣扎,区别于席皮尔曼的,隐秘得无法见光,却同样伟大。遗憾的是,现实不是童话故事,好人不一定有好报,但是他的善意似黑夜中的繁星,在往后的数百年中将释放灿烂的光辉,润泽后人。

他们,连同被他们装点的这罪恶战争,将永远被记忆。

钢琴家观后感(篇4)

印象最深刻的,是瓦列在雪中奔跑的那一段。漫天的白色,远处有行人走过。他们不会明白这个仓惶的男人经历了什么。而他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迈出那一步。

靠在墙上的时候,惊魂未定的他究竟在想些什么呢。

影片中对于人性的刻画已经被太多文字所赞美。那种客观的视角,描述了整个时期的状况。客观到了近乎冷酷和精确的地步。

罗曼·波兰斯基导演在这部片子里更多地使用着第三视角转切第一视角,用主角的眼睛去看待战争的残酷。在表现屠杀和局部战争时,丝毫没有含蓄的成分,德军连续近乎荒诞的屠杀的场景被直白地表现出来。在街头无辜被杀害的流民,亲手杀死自己婴儿的母亲,不明白要拿钱做什么却执着兜售牛奶糖的孩子,没有人情的犹太警察,只因为问了一句话而被枪杀的妇女...这些都被审视的镜头表露出来,令人情绪沉重。

这是一首剖析人性的残酷悲歌。

犹太酒吧里,肖邦的音乐和自私地验证金币的商人,瓦列在极端困顿状况下依旧颤动的手指,在脑海里响起的旋律,在饥饿和恐惧中揉搓泥灰的双手,钢琴上端放的德国军服,依旧忧伤、动情的旋律。这些都是细节,而正是细节决定了影片的深刻。

而这部影片真正令我着迷的,则是它独特的视角。

艺术不是奢侈品,它的根基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生活,在绝境中让我们更坚韧.战争中幸存下来的人成千上万,每个人遭遇不同。瓦列是一个钢琴家,他有音乐傍身,比别人可能要坚强一点,柔韧一点,淡薄一点。他逃脱死亡的同时也在雕刻着死亡,带给我们一种生的期望,给我们勇气应对我们自己所遇到的一些挫折。

记得上课时,老师向我们分析这首肖邦第一叙事曲。说它是肖邦为了祖国和战争而写下的曲子。那时并不能够理解这其中的含义,匆匆记下了曲式分析要点,还有那些美丽的和声。好吧,该激情的地方,就激情。该柔情的地方,就柔情。当时的想法就是这样。然后到了上课时,老师很不满意地告诉我们,你们的演奏没有灵魂。你要去理解作曲家的感受。

此刻重新看了这部影片,似乎理解了老师想要表达的东西。因为那个德国的军官,居然让瓦列演奏肖邦的曲子。或许它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对战争的唾弃,然而美的事物终究是不分国界的。

钢琴家观后感(篇5)

今天把《海上钢琴师》看完了,刚开始听到《海上钢琴师》的名称和看完简介后,我以为这是一部如《泰坦尼克号》般以凄美爱情故事为主线的电影。看完后才知道并不是这样的,虽然里面有一些爱情元素,但那并不是主要元素,主角的音乐才是这部电影的主旋律。这部电影把主角打造得非常神秘,他的出生,他的钢琴技巧等等,都显得非常神秘,都是无迹可寻的。主角拥有一对忧郁的眼神,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一双如梦幻般的双手。他有着对人性的敏锐洞悉,总能一眼看出一个人背后的故事,这使他可以在船上的一小片地方通过船客观看世界上的每一个地方。他总是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这微笑是在嘲笑世人的虚伪吗?还是洞悉世俗的一切的自信呢?他弹钢琴时就像有四只手,如梦幻般,使人难以忘怀。他的一生都在船上,从没下过船,即使是要炸船也没下过船。他能够在有限的琴键,弹奏出无穷无尽的乐章。却不能在陆地上如无限的琴键中弹奏一首曲子。他在面对陆地的道路上时,对前途充满迷惘,只有在船上,才能找到他的最终归宿。他,生于船上,长于船上,死于船上。他在船上开始,最后也在船上结束。最终,他选择与船共同走向灭亡,这是他自己选择的一条路,这也是他找到的一个归宿。我如同他面对陆地时,对人生的前途充满了迷惘,他找到了自己的归宿,那么,我的归宿又在哪里呢?

钢琴家观后感(篇6)

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为“乘着梦想的翅膀”,邀请的主讲“教师”中普通人首次占到一半。地震中失去双腿的“最美舞者”廖智、加油站女工郑亚波、退休教师潘其华等将与钢琴家郎朗、曾在太空授课的女航天员王亚平一起,为孩子们进行梦想演讲。

我最喜欢第三节课“有梦就能出彩”讲述了关于钢琴的两个故事。知名钢琴家郎朗15岁出国学钢琴,当时作为替补,演出机会渺茫,但他立志做一名最勤奋的替补。朗朗哥哥为了梦想,他不怕给别人嘲笑,为了梦想。朗朗哥哥比别人付出更多的汗水,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朗朗哥哥终于成为了家喻户晓的钢琴家。就是这样坚持不懈的努力使他得到参加芝加哥交响乐团世纪演出的机会,从而一举成名。

央视的开学第一课非常有意义,2013年的央视开学第一课带给我们满满的正能量。对于别人的梦想,我们不要轻视,我们要为别人的梦想喝彩。我也喜欢谈钢琴,我要勤奋练习,争取像郎朗一样取得成功。

钢琴家观后感(篇7)

回家三部曲中最喜欢的就是海上钢琴师了。

第一次看的时候很震撼,说实话还没细想就被电影感染了,再看时候,是浪漫到骨子里的忧伤。喜欢这个故事,虽然只是一个虚幻的传奇,像是用胶片记录下的梦境,在意的,是梦的感觉和梦醒后的失落。

终其一生,1900没有碰触过陆地的感觉,他是海的儿子,陆地对于他,不是家园,记得片中的一句台词,所谓的爵士乐之父轻蔑地称1900为屁股下坐着大海才能弹奏钢琴的人,但是个人认为,这句话,极尽嘉奖。大海是造物的奇迹,一直固执的相信,面对大海,能感受到这世间所有的传奇壮丽,海的平静,海的咆哮,海的低语,海的色彩 1900是否就是在那些个枕着涛声入眠的夜里,听到了海的歌声,体会了音乐的神奇,他的弹奏,是浩瀚大海的歌唱。

1900的足迹在弗吉尼亚号上,长、宽、深,不过一条船的距离,但是,随着弗吉尼亚号在海上航行,1900遍访海的角落,他从来不曾离开大海。想起吕克贝松的碧海蓝天,同样是一个灿烂微笑的长不大的孩子,一个钟爱着大海的深情的男人。一个是站在悬梯上眺望陆地的尽头,一个是站在峭壁上凝望海洋的无垠,两个离不开海的男人,最终都与海洋相守。这两部影片让我思索,什么是自由。大家都知道的一首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对于1900来说,无限的陆地不是自由,爱情也给不了他自由,他的自由,在于钢琴上88个键的弹奏。 1900说拿钢琴来说,键盘有始,也有终。有88个键错不了,并不是无限的,但音乐是无限的,在键盘上,奏出无限的音乐。我喜欢,我应付得来。走过跳板,前面有无数的键盘。事实如此,无穷无尽,键盘无限大。无限大的键盘,怎么奏得出音乐?那是上帝的钢琴,我弹奏不来。 听1900说这番话时候,想起一副对联,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可下;地为琵琶路为弦,那个可弹。自由不取决于你有多大的房子,而是你是否是房子的主人。

看完这部电影,有一些怅然若失的感觉,如同1900所说 只是街道,已经好几千条。上了岸,何去何从?爱一个女人,住一间屋, 买一块地,望一个景,走一条死路。太多选择,我无所适从。漫无止镜,茫茫无际,思前想后,那样的日子怎么过? 这世间有太多的选择,容易让人迷失方向,或许有时候在有限中更容易体会生活的真谛,专心的做一件事,聆听内心的声音。

上帝把1900送来这人间,几十年的光阴,他安闲地享受也让旁人享受音乐的美好,只是,他终究不属于这个世界,声光伴我飞,他和弗吉尼亚号一起回到音乐响起的地方。

最喜欢的一个片段是大海动荡的那个晚上,当1900弹着钢琴在大厅里徜徉,大海是他和钢琴的摇篮,如孩童般经历最纯真的音乐梦境。

钢琴家观后感影评


《钢琴家》是一部由2002年播出的音乐传记电影,影片主要由艾德里安布洛迪和托马斯克莱舒曼等主演,网友们对这部电影也是给出了不错的评价,一起去看看吧!

令人震撼,几度欲哭。

小男孩死在狗洞中,老人趴在地上舔腐烂的菜粥,残疾人从四楼被扔下

瓦利在乱世中艰难求生,和富人周旋,为权贵演奏,以此保护着家人的安危。

即使后来,他弃家人不顾独自逃亡,甚至以装死躲过一劫。

但你不能说他失掉了尊严。

影片2小时处,瓦利再一次弹起钢琴时,一向对古典音乐无感的我,竟突然间感觉自己明白了古典乐的美。

瓦利这一次弹起钢琴,有大段的关于他的手指的特写,那一刻,我才真切地看清楚,琴声的起伏是如何与手指的舞动相谐和的,琴师的内在生命又是如何通过指尖诉诸于音符的。

我的灵魂被震撼了,我第一次明白,我无法欣赏古典乐的直接原因是我不会弹奏它,因此,我无法水乳交融般的与音乐合为一体,我竟是如此的肤浅。

人人生而平等是美国《独立宣言》的开篇立论,这句话无疑是人们心中一个长存的真理,是无可推翻的事实。然而,在二战期间,犹太民族仿佛是个特殊的存在,因为你是犹太人,所以要毫无理由的赴死。这是一段注定无法掩盖的沉重历史,影片通过一个特殊的身份视角,讲述了钢琴家斯皮尔曼在面临纳粹将要对波兰犹太区犹太人赶尽杀绝的情况下艰难求生,寻找希望的故事。影片根据作者自传体改编,使电影有一定的真实性和历史意义。

电影的基调在历史事件背景下显得黑暗且压抑,有个别片段直观展现了纳粹杀人不眨眼的可怕,特别是对待轮椅老人的一幕令人毛骨悚然,但这部电影的画面却是有温度和旋律的,至少前半段它刻画了斯皮尔曼一家人一起生活,分糖的温馨画面,以及时而穿插代表不同意义的钢琴声。在战争来临前,斯皮尔曼身为为波兰电台演奏的钢琴家,殊不知战争给他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影片以钢琴家为名,其中一个原因便是想传达战争的残酷竟可以使伟大的钢琴家用他的双手去搬砖砌墙,甚至要忍受嘲笑和侮辱。在战争时代,无论你是出色的艺术家还是表演者,都只是普通人,都要面对战争所带来的痛苦,这就是影片选用钢琴家为名的独特之处。

然而,尽管艺术家也是普通人,都要一样面对战争,但他们面临的生存机遇与一般犹太人是不一样的,对于倾斜的世界天平,我们能做到的就是默默努力去获取更多面临不平等待遇时赋予自己选择的机会。民族间的不平等,社会阶梯的不平等,乃至犹太人逃亡时面临机会选择的不平,这些例子比比皆是。在犹太人眼里,看似人人生存希望渺茫,钢琴家却很幸运的逃离了纳粹的猎杀,设想钢琴家斯皮尔曼没有了钢琴家三个字,那他仅仅是个众人不相识的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平凡人,他的命运显而易见,也将会追随家人的脚步,踏上开往不归路的火车。不是每个人都能这么幸运,幸运的只是你的才华刚好让上帝看到,而前提,是你必须拥有出色的才华。

影片末尾有一个片段,当斯皮尔曼因找不到食物奄奄一息时,一位本应该射杀他的德国军官却每天给他送粮食并在临走前给了他自己的外套,不难发现,当镜头给到了德国军官的家庭照片,给到了作为听众的德国军官面部平静的表情时,他内心人性的光芒已经被逐渐看到,德国军官临走前说了这么一段话谢谢上帝,不用谢我。他让我们死里逃生,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信仰他。其实,上帝就是位钢琴家,他通过琴声为斯皮尔曼指引生活的方向,让斯皮尔曼成为与众不同的人,斯皮尔曼因此才有机会认识到一直关注自己并不断帮助自己的波兰人,才有机会在面对不平等的待遇时拥有改变命运轨迹的权利。

有时候,生活就像钢琴的音阶,懂得更多音阶的人能弹奏出更加丰富的音乐。有的人生下来,就只有一个音阶,这是不平等的,而有一点平等的是你拥有钢琴和用它来创造属于自己旋律的机会。斯皮尔曼之所以幸运,是因为他是钢琴家,他手里握着的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希望。在这不平等的世界,与其总是抱怨自己是犹太人的悲惨待遇,不如尝试去提高自己的才华,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去演奏一首曲子让上帝成为自己最幸运的一位听众。

我意识到自己是个自私且冷酷的人,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在悲观受他人左右时曾在心里为自己划下两条信仰,一为战争,二为书籍;有时在想一场战争有其合理之处,将所有伤春悲秋,责任,道义和爱全部杀死,留下无数枚子弹,简单粗暴,不用思考,麻木开枪最好,再以自杀结束。但是理智告诉我这些杀死的是人类之所以为人类的组成部分,还挺重要的,我也需要这些东西,只是生活不总是美好而积极向上,一定要有邪恶,愤怒,淫秽来做底色,才能衬托美好,不然美好就泯然众人矣。

所以我宁愿看丘吉尔慷慨激昂的演说,看不带或起码极少带个人情感宣泄的BBC纪录片去了解二战,看这段旷日持久的混乱。看丘吉尔说我们将在陆地,海洋,登陆点战斗,我们将战斗到最后可不用看到每一个士兵被炸死,不用看到他们冲锋前的犹豫与愤怒,不用看到他们在晚上认真写诀别书。不用看到个体,这是宏观视角的迷人之处。

《钢琴家》的镜头拉远拉近,前期个人和集体相互交错,寥寥数笔刻画每个人的不同,忧郁的钢琴家,神经质的哥哥,爱美的妹妹,仰慕她的少女。战争把这些人性化的东西磨灭了,他们被送到劳动所,集中营和最后所有人排成一个队伍送往毒气室,他们成为非人。这么说或许有点不妥,但他们确是丧失了作为个体的定义标准,在一个大宿舍里,每个人都一样,没有选择,没有生活,没有不同。纳粹军官只要把他们当待宰的羔羊就可以了。达到极致是一群纳粹军官进了一家人的屋子,直接把坐在轮椅上的人从窗台倒出去了。这个过程就像钢琴家那条领带一样,彰显个性的东西没有了,你就可以是任何人了。

要是电影全程都给我这样的感觉就简单了,没有多余的感情可以投入。钢琴师这个个体被突出了,不得不看他怎么挣扎,和他有关的人怎么挣扎,投靠纳粹的好友救了他,朋友救了他,甚至纳粹军官救了他,也有讨人厌的房东,大喊着犹太猪,抓住他。鲜活的,有意义和情感的个体。电影里有太多细节唤起同情心,同理心,让人觉得这是一个人,犹太人是无数个个体,而不是一个名称。在这里集体没有意义,甚至有害,集体会淹没个人的情感判断。如果纳粹军官不是一个人进到屋子里,甚至不需要一群人,只需要有两个人进入那个屋子,钢琴家就会被枪毙。一对一面对面的交流让他们有机会认识彼此这个人,而不是人种或军装。顺手插一句,要是钢琴家不会说德语,说不定就没那么好运了,由此可证语言的伟大。那首钢琴曲美极了,艺术高于个体,人类创造艺术部分为了脱离尘世烦恼,以达不朽,艺术漂浮在日常生活之上,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艺术,需要钱;但有趣的是真到了苦难关头,艺术就像救世主一样转身回来,和你说你还有我,我是你无与伦比的精神支撑,摸不到也好。像钢琴家到了藏身之处打开钢琴盖,手指浮于琴键上空,在心里弹一首肖邦,就很满足了。怎么会这样就满足了啊。

再讲人,这部电影不宜以集体划分,有背叛犹太人的犹太人,背叛德国人的德国人,集体没有意义,全关乎个人选择,自由意志体现在个人选择里。不好的犹太人因为他选择了不好才有了个体的意义,那些排成几排恐惧麻木的犹太人的意义被压缩成了一个集体的符号。纳粹军官选择了听他弹钢琴给他吃的才使自己短暂脱离了纳粹这个集体符号。我这么划分好不好其实不对,选择无分对错,对错都是后人扣在他们头上的,选择下的情感才有对错,情感才值得深究,而每个人的情感哪能这么容易说清楚,纯粹的恶人和好人是异类。

还有纳粹,二战期间有党卫军,纳粹穷凶极恶,草菅人命。有人享受作恶,最出众的是元首了吧,但他不觉得自己是恶的,他甚至有一套完整的理论证明自己行为的合理性,并且用这个理论说服了一批人,或许在另一个时空里,这套理论是受人尊敬的呢?只是在这里我们认为这是穷凶极恶的。我们万世敬仰的孔子学说,都不用在另一个时空了,在一部分人眼里,已经是蛊惑中国人的大毒瘤了。所以我不敢评说对错,只敢妄谈选择。我想善恶的底线是什么,是不剥夺他人权利,杀人便是剥夺了他人一切权利,所以是最直接的恶,但不敢说最大的恶。因此纳粹这个整体是恶的,那位纳粹军官也是恶的,我臆想他杀过人。只能谈简单直白的恶。

回到电影本身,沉静不煽情,靠发芽的土豆煽情。电影后半段,有人陆陆续续告诉钢琴家,一切要过去了,你再坚持一下,和他说这些话的人,都没有坚持下去。在那个时候,希望是唯一的希望吧,战争总是会结束,善总是会战胜恶,我总是会活过这一天。我不知道支撑钢琴家苟延残喘的力量是什么,他那么拼命的逃命,刚刚说到艺术,钢琴或许在命悬一线的时候把他拉回来,但是长久支撑他的是什么呢,怎么熬过无数个安静绝望的夜晚,在战争中我不相信他相信这在可预想的未来能够结束,全家人都不在了,到处是断壁残垣,自己在炮火中毫无力量,为什么还要活着,活着有意义吗?我想不到一个令自己信服的答案,可能活着本身就足够美好,生命本身就足够有诱惑力,甚至不需要有意义,可以让他像老鼠一样逃亡也要活下来。

我敬佩他,敬佩每一个熬过二战的犹太人,敬佩他们在战后搜集死去的犹太人的名字来立碑,重新给他们赋予个体的意义;我爱艺术,即使我不知道它为何物;我爱生命,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个体,能够感知自然万物,体验各类情感,就足够让我活下去。

其实最初我认为《钢琴家》并不是一部控诉极权主义的影片,作为片中主人公二战中逃生经历的真实改编,整部影片都是以客观真实的角度和冷静克制的节奏叙事,它没有像一般的二战电影一样通过极力渲染纳粹的暴行与犹太人的麻木来控诉极权主义对人性的摧残,相反,《钢琴家》可以说是不带感情色彩,不讲节奏详略,不分高潮低缓地再现了主人公二战期间的所见所闻。影片中德国人、波兰人、犹太人都有好有坏,纳粹士兵确实杀人如麻残酷冷血,但也有影片最后帮助钢琴家逃生的德国军官存在;钢琴家确实得到了很多波兰人的帮助,但也不乏战争之初就禁止犹太人入内的波兰餐厅、公园,以及发现钢琴家是犹太人有如看见过街老鼠的波兰女邻居;犹太人中也有许多投靠纳粹,无视甚至帮助德国人屠戮同胞的汉奸。这是我看过最客观的反战电影,因为我在书本上所见的历史的确如此,现在谈到屠杀犹太人,人们大多只会指责纳粹德国,可二战期间波兰人可以说是大力配合屠杀活动,耶德瓦布内惨案就是德国人与波兰人共同清除犹太人的结果。而影片中帮助钢琴家的德国军官,历史上也不止救助过这一个犹太人。所以,我认为影片实际上是在撕掉德国人、波兰人以及犹太人的标签,这也让我初看电影时对极权的感受并不深刻,但是,摘掉这些人的标签再去观看影片,极权主义对人性的扭曲甚至是改变,反而淋漓地体现出来。正是因为不再刻意区分德国人、波兰人和犹太人,影片中只剩下两种人的对立:极权主义世界中害人的人与被害的人。极权主义以某种宿命论取代个人道德责任的观念,以意识形态将人洗脑,以历史目的使屠戮合法化,于是人性被扭曲、被固定化的德国人和波兰人麻木不仁、道德()沦丧、肆意屠戮。这种撕去国家、民族标签后,极权主义之下扭曲的、固定的人,与正常的、自由的人之间的鲜明对比,更能让人深刻感受极权主义的恐怖本质。

钢琴家影评


钢琴家影评(一)

在以黑白之间的不同层次与明暗对比表现悲喜色调的晃动的影幕下,动荡与不安充斥着,人们疯狂地四处躲闪,而那个无形的恶魔般的大手早已覆盖掌控了一切,逃避已是最无助的稻草,绝望蔓延至城市最荒芜的角落。只有当你听到街边一家原本幽小而静谧的电台传出生命的委婉与涟漪交织在一起的《小调夜曲》的时候,你才或许会有那么一瞬惊觉命运原本包容着的美好和宽厚,或许前一分钟你正倚靠在阁楼里厚重的沙发上,循着嘴边氤氲的烟雾捕捉电台里传来的极度柔软而又幽怨的旋律……这就是1939年二战前夕的波兰首都华沙,那个以美人鱼作为城徽的美丽城市。然而,我却通过导演罗曼·波兰斯基,透过犹太钢琴家斯皮尔曼的双眼,看到了那个城市曾经经历过的太多伤痛。

欧洲对犹太人的迫害在纳粹德国时期达到顶峰,曾发生了灭绝约600万犹太人的大屠杀,几乎彻底摧毁犹太人在欧洲2000年的文化历史沉淀。那时,犹太人出门必须佩戴象征犹太人标志的大卫王之星袖章,蓝白之间的抢眼色差将普通犹太人与德国人之间的种族差异赤裸的彰显出来,而它更多的却是表现了人性的脆弱性与劣根性,同根之煎尤甚,一幕幕德国士兵枪杀草菅犹太人的粗暴画面,令人瞠目及至不忍。作为二战大背景下的一个历史缩影,犹太人身份的斯皮尔曼经历了家破人亡以及各种凌辱迫害后,终于死里逃生,重获自由。在这之中,一名德国上校暗中的解囊相助,对于斯皮尔曼的重生有着极大的助力作用。而让这位上校产生恻隐之心的仅仅是因为斯皮尔曼弹奏的一首钢琴曲——《G小调第一叙事曲》,那是“钢琴诗人”肖邦创作的一首将命运的悲壮和对自由的渴望强烈交融在一起的叙事曲。其原诗的内容是讲述立陶宛英雄伍连罗德,在一次宴会上意气风发的饮酒后,向客人说了一个故事:摩尔人在战役中败给西班牙人。为报复他们,便假意和西班牙人说话从而将黑死病与麻疯病传染给西班牙人。但要这么做要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自己要染上这些病。当宾客听到此时,个个大惊失色。而伍连罗德却说:“若立陶宛人有一天也遭到与摩尔人相同的命运,我也会与他们一样,不顾我个人的生死,给敌人一个死的拥抱。”当时在德国上校注视下演奏的斯皮尔曼,也一定是决定用此种方式“给敌人一个死的拥抱”。而这位原本明显的敌人,竟在之后被证明是一位隐形的友人。

影片根据波兰钢琴家瓦拉迪斯罗·斯皮尔曼的自传体小说改编。二战结束后,他将自己惨遭纳粹迫害直至重获自由的经历写成小说《死亡的城市》,于1946年出版。但由于书中描写了波兰犹太人对当时苏联的不信任,遭到苏联查禁。直到90年代,该书才得以重见天日,改名为《钢琴家》在美国重新发行。

直到他重新以钢琴家的身份在万众瞩目的耀眼音乐厅中轻抚那88个黑白琴键的时候,我知道,他经历的所有正是为了此刻内心的明澈与坦然,那数年的坚持与等待一定是值得的。

钢琴家影评(二)

奥斯卡获奖影片《钢琴家》是一部以二战为背景的电影。波兰导演罗曼。波兰斯基以半回忆录式的叙事结构,讲述了一位波兰钢琴家(犹太人)在德国纳粹时期不断逃亡最终得以幸存的故事。观看此片,不能不联想到《辛德勒的名单》。相同的时代背景,相似的犹太人被杀戮被救助的镜头,只是故事的视角从施救者辛德勒换成了逃亡者钢琴家。

二战题材的影片一向吸引眼球。我观看此片时的感受,只是感觉生命的脆弱,在战争背景下的人性的扭曲。影片没有给纳粹多少特写的镜头,那些杀人不眨眼的士兵,让你的感觉他只是在杀一个牲口而不是人。和平年代,人不可能如此没有人性,是战争的残酷让杀人者与旁观者都变得麻木。观看影片,你不会恨那个举枪杀人的人,因为他们显得如此冷血,因而面目模糊,如果愿意思考,你会恨那个发动战争的人,是他把悲剧带给了波兰,最终也带给了德国。尤其当影片最后,钢琴家被德国军官所救,你怎么会把那个德国军官当敌人?他也有人性的一面,当他听到钢琴家那动人的琴声,他人性美好的一面得以展现,所以明知钢琴家是犹太人仍然给他送食物,让他躲藏在司令部的阁楼内,他是不愿意那么美妙的音乐消失在自己手中吧。此刻的德国军官脸上,你能看出他曾经杀过人吗?他一定是杀过无数犹太人的,对了,片中有个镜头是他犹豫中签了几份文件,我猜是批准枪决的文件吧?但是,当他面对一个真实的灵魂,一个音乐家的灵魂,他放下了手中的屠刀。他是谁?一个偶尔才有灵魂的杀人机器。这就是战争。

日本人也曾这样杀戮过中国人,我不知道是否也有类似日本人救自己手中的中国人的故事。今天的日本人与中国人,一旦开战,每一个被推向了战场的人,灵魂一样也会消失到某个角落,成为一部只会开枪的机器。是否,偶尔,人性的美好也会跳出来呢?人类历史上的每一场战争,都有其渊源,却无不为各自的利益而战。利益的获得过程也许客观上就已经对他人形成了威胁,如果既得利益者不能有足够的力量保护自己的利益,也不能够舍弃一部分自身利益以消除部分利益差别,双方的战争也许就不可避免。

钢琴家影评(三)

《钢琴家》取自一个真实的人的真实故事,故事背景是二战,主人公斯兹皮尔曼是波兰一位非常著名的犹太钢琴家。整个电影有一条非常明显的故事发展脉络,即德国闪击波兰——波兰反击战——苏军反攻德军,解放华沙。当斯兹皮尔曼的家庭听到英法声明要进攻德国的时候,全家人为英法干杯,这有点讽刺的意味,因为英法只是喊喊口号罢了,根本阻止不了波兰的亡国。斯兹皮尔曼是个痴迷于他的钢琴里的人。在战争突如其来的时候,他显示出对战争的无比恐惧,虽然免于运送到集中营的命运,但是也是东躲西藏,食不果腹。在他躲藏的过程中,他因为处于相对安全的境地,于是见证了许多血的事实:犹太人被任意处死,无数犹太人被押往集中营接受死亡的命运,波兰地下抵抗组织被活生生地围剿枪杀,德国人败退的时候,他躲在废墟中,而他的音乐才华感动了一名德国军官,在军官的冒死保护下,钢琴家终于捱到了战争结束,迎来了自由的曙光。

《钢琴家》首先是一部史实片,从这一部电影中观众可以了解二战过程在波兰的一个侧面反映。电影前面大半部分毫不客气地揭露了纳粹德国对波兰人民的屠杀罪恶。后半部分转而突出德国军官对钢琴家的救助行为的人性救赎的一面。我特别注意到的是片尾的字幕:“那位令人尊敬的德国军官名叫威廉·霍森菲尔德,1952年死于苏联设在西伯利亚的战俘营。”德国战败后是被苏联统治的,可以肯定的是德国人在战败之后受到他们对待其他国家人民那样或者更甚的虐待和屠杀,正如电影里面钢琴家的哥哥读的莎士比亚作品里的一句话“你们这样残杀我们,我们不会报复吗?”。这样看来人性必定是有善有恶,而并不区别于国界。犹太人里有很多人为生计也当了纳粹的帮凶,中国人也有汉奸。而德国人日本人里也有对战争厌恶、对音乐艺术有崇高景仰、有人道精神的善人。因此我们起码应该善恶分明。

很有趣的是钢琴家在华沙进攻波兰时和在波兰复国时弹奏的都是肖邦的小夜曲。也许音乐和艺术是可以跨越国界的,不会因为战争而有颜色。这又让我想起之前看过的《梅兰芳》,梅兰芳蓄须明志不为日本帝国主义唱戏,是爱国主义的表现。梅兰芳的绝世唱腔却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应该发扬光大。而《霸王别姬》里程蝶衣因为给日本人唱戏而在文革里被打倒。命运与梅兰芳截然相反。如果钢琴家在中国的话,也许很早就死了,也不会活到88岁高龄。

如何对待战争和战争遗留问题?是否就应该以怨报怨或者忘却呢?都不应该的,至少应该求同存异。如何对待音乐艺术?是否就应该以国家意志凌驾其上,加以捧或杀呢?也不应该的,至少应该有容乃大。历史不容忘却,未来的路还是要继续前行的。

《钢琴家》观后感200字


《钢琴家》观后感

影片拍得很好,画面很克制,在极大程度再现真实战争的荒谬,人性的复杂都表现出来。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主角只是在战争的夹缝中求生存。没有食物,找寻避难所,受到许多好心人的帮助,而这些帮助他的人,什么人都有,有波兰人,有犹太人,也有德国军官,没有哪个群体是有标签的,标签会形成刻板印象,而每一个人都是独一的。真实就在于此。

影片直到最后,并没有直白地告诉观众什么,只是一个钢琴家在二战的华沙挣扎求生的故事,好像生命最高处就是这种在绝望的逆境中求生,在无所有中等待希望的降临。这种不动声色的表现,比什么都使人震撼,因为这是生命本来的形态。

台词:应该感谢上帝,他让我们绝处逢生。然后希望能在战后的欣赏主角弹钢琴的德国军官死在了俄国的战俘营,似乎上帝并不眷顾。

《钢琴家》观后感400字


《钢琴家》观后感

二战时期影片《钢琴家》获奥斯卡多项奖衔。

因女儿强烈推荐,化了两个晚上和同儿一起看完。

平静中叙述战争的残酷,没有以往此类影片恢泓的场面,也没有煽情的特写,仅是记录一位波兰犹太钢琴家二战求生的经历,点睛之处,随主角与纳粹军官相遇的一曲《肖邦第一叙事曲》,影片的灵魂在此得到了因冷静而压抑中的升华。其实,人的生命真的是非常的渺小,而正是这种真正的艺术才是永恒的,不朽的,也无国籍,无种族派别,它能感动每一个有良知的人。

有时好人坏人,只是一个社会本质面的对立推动与分斥,环境亦可客观造就各种各样的美恶善丑。

十一月三十日和十二月一日,我和妈妈一起看了一部让我印象深刻的电影《钢琴家》!
它的主要内容就先不说了,大家可以去网上搜索一下它的主要内容哈!(什么?!)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那个德国军官帮助席皮尔曼(男主钢琴家)的那几个瞬间他身为一个德国佬,本该残忍地将席皮尔曼的脑袋打开花。但是他却私下默默地帮助他,完完全全的颠覆了一个德国军官的形象。坏人堆中的和平主义者就是食人花中的玫瑰花!
在社会中,总有几个人想做到所谓的不朽,可他就像臧克家笔下的《有的人》中那种骑在人民头上的人一样,如果自己不去为社会做出贡献,人民将会淡忘你,你将会在历史的深海中被人抛弃。所以,要为社会奉献一切,大家才会记住你,这才能不朽。

钢琴家观后感600字欣赏


《钢琴家》这部电影由罗曼波兰斯基执导,阿德里安布洛迪、艾米丽雅福克斯等主演,这是一部战争片,讲述了一位天才作家,在战争年代躲过了敌人的搜索,最终赢来了自由,找到了自己热爱的艺术。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钢琴家观后感600字欣赏。

前几天闲来无事,便在某奇搜腾电影,翻看翻看着,便发现了《钢琴家》这样一部电影。

第一印象便是这朴实无华的片名,《钢琴家》,便不是说是一个钢琴家或者是一个关于钢琴的故事喽?怀揣这这样的好奇,我观看了这部影片。

142分钟的影片却让看后的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可讲的地方太多了,以至于让人不知从何说起

那就简单说一些吧。

影片的开头是美好的,钢琴家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有了自己心仪的女子,但突如其来的禁犹太令,让原本美好的人生被改写,所有的犹太人被迫搬迁到人为划分的犹太区,受尽侮辱,历尽险恶。犹太人仿佛牲畜一样被军官蔑视羞辱,也被世人所嫌弃。犹太人们被困在围墙中,他们失去了新鲜的面包,更失去了生而为人的自由。 而有些犹太人,不仅失去了自由,更失去了一个民族的节操,他们打骂同是犹太人的别人而来显得自己高人一等,但殊不知在别人眼里,他们是那低声下气的狗,是比那些失去了自由的人还可怜的人。

这部影片中最让人印象尤为深刻的一幕,德国军官发现了藏身的男主,却没有杀了他,而是听着他的钢琴演奏陷入深深地回忆中,更甚于之后主动帮助男主给之于食物衣物。这位德国军官本性并不是坏的,而是由于战争的残酷而不得不去战斗杀戮,他不想死,所以在感受到钢琴家的求生欲后而引起共鸣。虽然最后他的确是死了,但这不是人性中美好的一面么?

战争,对于这个世界的危害是极大的,而对于一个家庭,对于个人,最痛苦的便是失去家人失去以前拥有的所有,而这些情况,在战争是最为常见的,活下来真的很不容易。影片极其深刻的以一个平常艺术家的亲身经历刻画出了战争的残酷,也表现出了一个人对生的渴望,让我们在跌宕起伏的剧情中厌恶战争而对生活抱以希望。总之,这是一部值得去看值得深思的影片。

相信《钢琴家观后感汇总5篇》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观后感,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钢琴家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