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花缘读后感如何写模板。
我们特意收集并为您呈上“镜花缘读后感如何写”相关内容。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在读了作者写的作品以后,不禁让人产生情感共鸣。这时我们需要写一份读后感来记录心里的那份感动。在此温馨提醒你在浏览器收藏本页!
镜花缘读后感如何写 篇1
读了李汝珍的《镜花缘》,我非常有感触。
作者李汝珍对疆域沿革感兴趣,对八股文十分不屑,学识渊博精通音韵。可清代并不是有才华就能当官。在没办法的情况下,李汝珍通过丰富的想象,创作了这部名著——《镜花缘》。
文中的前五十回写的是唐敖、林之洋和多九公出海,还有唐小山寻父的经过。后五十回写的则是众女子应考。
全文中,我认为最有尊严最值得我崇拜的人,便是唐小山。
唐小山原是天上的百花仙子,因为在王母娘娘的寿宴上与嫦娥发生争执,便发誓百花都会有该开之时盛开。可新月狐转世成武则天的一冬日,醉酒下旨百花齐放。可百花仙子正在与麻姑喝酒下棋,不知此事。其余九十九位仙子只好听旨,开花。事后,百花仙子按照赌约下人间,却不肯给嫦娥扫地,只好转生为秀才唐敖之女。
唐小山原本可以为广寒宫扫落花三年,可是她却认为这不是她干的事,有损脸面,便下凡去了。
最让我吃惊的便是嫦娥了。原本嫦娥在我的印象里是为救长生不老而吃药的可怜女子,孤独寂寞地待在广寒宫。而当我看到嫦娥告诉要下凡的新月狐:要让百花齐放,以显威名时,她便不是那可怜的嫦娥了。每个人都有两面,善与恶。在本书中,嫦娥阴险、狡诈,与聪明正义的唐小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也因为对比,使唐小山更加成为了本书的正面人物。
这本书通过了唐敖在外几十个国家的游历,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不良现象,讽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批判了品质恶劣和行为不端的人。
虽然这本书是作者是想象出来的,但是没有一个世界是一个人凭空,毫无依据幻想出来的。这本书讽刺的东西,也正是这个社会所讽刺的东西。
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她可以美,但不能完,不能纯善或纯恶。如嫦娥与唐小山。
这个世界不是完美的,这个世界是善恶的。
镜花缘读后感如何写 篇2
话说武则天称帝,轰动了整个中国浩荡历史。
《镜花缘》的故事就源于此。这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武则天称帝后,勒令百花违背自然规律,严冬开放,结果触犯天帝,百花仙子被贬下界变成一百个才女,和她们身上发生的故事;第二部分则写武则天开科考试才女,录取了一百人,名次和泣红亭天书上载得分毫不差,这些才女及第后,拜见宗师,连日饮宴,赋诗游戏等的欢愉。
在这本书中,作者极力表现作为女子的才能和特点,阐释“男女平等”的先进观念。提高妇女的地位,使妇女扬眉吐气成为了这本书的写作目的之一。
书中一大亮点就是对“女儿国”的描写。虽不算开创性的,但却很有戏剧性,里面许多夸张的描写、和现实的对比,都尖锐深刻地指出了社会矛盾所在。
在当时,“男尊女卑”的观念贯穿了整个社会,妇女的工作生活处处受到压迫和限制,作者将自己开明的思想和鲜明的观点寄寓在这些女子的行踪上,助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也呼吁人们放弃旧思想,走入新时代。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中,虽然人们的观念较以前已经有了很大转变,但封建残余思想依然存在,有的还很严重,像男尊女卑的现象及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我想,读罢这本书,是否能对我们有一些启发?
镜花缘读后感如何写 篇3
《镜花缘》是清代神魔小说,自出版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各方关注。鲁迅、郑振铎、胡适、林语堂等大家对它都有研究,评价颇高。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之为能“与万宝全书相邻比”的奇书。国外学者也致力于此书的研究,苏联女汉学家费施曼说该书是“熔幻想小说、历史小说、讽刺小说和游记小说于一炉的杰作。”
《镜花缘》这部书,人们把它称之为小说,但它的小说味并不浓厚。说它不浓,首先是它没有塑造出一个像样的典型人物,即使像唐敖、唐小山这样的主角儿,也显得很苍白,而且在结构上也极为松散,故事与故事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看上去像是由无数张美丽的图片拼凑而成。所以,艺术力量单薄,文学价值不高。
当然,这些所憾只是这部巨作的美中不足,应该说,作者耗去二十年心血写成的这部作品,在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还占有着它应有的地位。在小说中“论学说艺,数典谈经”,同时还包含了新颖的思想和新奇的想象,在我国小说史上占据一席之地。
《镜花缘》一百回,故事起于以百花仙子为首的一百位花神因奉武则天诏令在寒冬使百花开放,违犯天条,被贬下尘世。其中百花仙子托生为秀才唐敖之女唐小山。小说前半部分主要写唐敖、林之洋、多九公三人游历海外三十余国的奇异经历,后半部分主要写由诸花神所托生的一百名才女参加武则天所设的女试,及考取后在一起饮酒游戏、赋诗谈笑的情景。同时,又自始至终贯穿着维护李氏正统、反对武则天篡政的线索。《镜花缘》由于包含了新颖的思想和新奇的想象,带有较多的社会批判意识,有时且不乏深刻之处,所以尽管成就有限,但在小说史上占据一定的地位。
《镜花缘》书的命名取意于“镜花水月”,蕴涵着人生空幻和哀悼女子不幸命运的意识。作者用漫画式的笔调,通过夸大和变形写出了社会的丑恶和可笑,也写出他的理想社会。但由于故事发生的场所是虚无缥缈之地而情节又是荒诞离奇的,所以作者以此揭示的现实生活,给读者的感受主要是滑稽可笑而不是严峻和可悲。在艺术上,作品的奇思异想体现了丰富的想象力,且思想机警和语言幽默风趣。但另一方面其幻想性的虚构情节有些分散,人物形象显得单薄;后半部分大谈学问,较为累赘。
书中对酒。色。财。气颇多微词,而参透酒、色、财、气是成仙了道的关键,在小说中,作者还别出心裁地为武后及武氏兄弟设立了名为“自诛阵”的酉水(酒)、巴刀(色)、才贝(财)、无火(气)四关以对抗勤王诸军,大凡参不透这四关的李唐将士无一幸免,而作为勤王军首领的宋素对这酒、色、财、气平素都不甚在意,因而入此四阵而得以毫发无伤。在大军攻破四座大关而大获全胜的时候,不但前来助阵的百果大仙、红孩儿等五位大仙忽然不见,连宋素亦追随五仙而去,而这一结局无疑又一次证明了小说的禁欲主义的修道观。
该书主要内容是:武则天废唐改周时,一日,天降大雪,她因醉下诏百花盛开,不巧百花仙子出游,众花神无从请示,又不敢违旨不尊,只得开花,因此违犯天条,被劾为“逞艳于非时之候,献媚于世主之前,致令时序颠倒。”于是上帝就把百花仙子贬到人间。
百花仙子托生为秀才唐敖之女唐小山。唐敖赴京赶考,中得探花。此时徐敬业起兵讨阀武则天,有奸人陷害唐敖说他与徐敬业有结拜之交,被革去功名。唐敖对仕途感到灰心丧气,便随妻弟林之洋、舵工多九公出海经商。
他们路经30多个国家,见识了各种奇人异事、奇风异俗,并结识由花仙转世的女子,后唐敖入小蓬莱山求仙不返。
他的女儿唐小山思念父亲心切,逼林之洋带她出海寻父,游历各处仙境,来到小蓬莱,从樵夫那得到父亲的信,让她改名“闺臣”,去赴才女考试,考中后父女再相聚。唐小山改名唐闺臣回国应试,武则天开科考试才女,录取百人,一如泣红亭石碑名序。才女们相聚“红文宴”,各显其才,琴棋书画,医卜音算,灯谜酒令,人人论学说艺,尽欢而散。
唐入小蓬莱山寻父不返。此时徐敬业、骆宾王等人的后代又起兵反周,攻破长安城外武家军的酒、色、财、气四关,拥立中宗复位,武则天仍被尊为“大圣皇帝”,她又下诏,明年仍开女科,并命前科百名才女重赴“红文宴”。唐小山又去参加“红文宴”。
全书一百回,唐敖随妻弟林之洋出海游历是《镜花缘》一书的精彩部分,作品对两面国,无肠国、翼民国等虚幻国度的描绘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的黑暗现象和种种恶俗的不满与憎恶。作者通过对五光十色的海外世界的描写,特别是对“君子国”、“大人国”的描写,表现了封建社会末世中先进的人们试图向海外寻求出路的思想。在关于“君子国”的描写里,李汝珍展示了一个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的蓝图:在这里,人们诚实无欺,好让不争,把“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的买卖原则来了一个完全颠倒,这里不仅有和谐的社会制度,良好的社会风气,而且有勤谨俭朴的官吏和开明礼贤的国君。在关于“大人国”的描写里,李汝珍虚构了“胸襟光明正大”的人“脚下登彩云”而“满腔奸私暗昧”的人“足下自生黑云”的奇特情节,并且宜称:“所以富贵之人,往往竟登黑云;贫贱之人,反登彩云。”这就是说,人的价值不是取决于他的身份的高低,而是取决于他的如质的好坏。这种以人的品质而不是从财富地位来衡量人的观点,是与封建社会的传统观念相抵牾的,是一种新的价值观念。这些情节,都闪烁着民主思想的光彩。有一定的进步思想。
镜花缘读后感如何写 篇4
《镜花缘》是李汝珍晚年的作品,原拟写200回,结果只完成了100回。这本书是李汝珍平声最大成就。此书是他在古海州地区采拾地方风物。乡土俚语及典籍,用心血写成的。
《镜花缘》描写秀才唐敖和林之洋、多九公三人出海游历各国及唐小山寻父的故事:百花仙子在王母娘娘寿宴上得罪了嫦娥仙子,被嫦娥和心月狐设计陷害,百花仙子被贬到人间受苦。唐小山便是百花仙子,她跟着林之洋寻父,直到小蓬莱山。遵父命改名唐闺臣,上船回国应考。唐闺臣二次去小蓬莱寻父未返。
《镜花缘》,自问世以来,大家对它的评价都颇高。苏联女汉学家费施曼说该书是“熔幻想小说、历史小说,讽刺小说和游记小说于一炉的杰作。”
书中唐敖等人旅行中见闻多出自《山海经》,《博物志》等古代地理博物小说,其中也发挥了作者奇妙的想象,最大的优点在于作者运用了夸张、对比、勾勒等手法,寄托了辛辣的讽刺与批判。
比如:书中写到无肠国的人饮食直接穿肠而过,富人把粪便作为仆人的食物,这里对那些为富不仁者的讽刺简直令人叫绝。白民国的先生自夸学识高深,其实竟是满口白字。两面国的人人前笑脸相迎,人后狰狞恐怖,现实生活中两面三刀之人何尝不是如此?
全书中我记忆最深的是对女儿国的描写。作者设计出了与现实世界完全相反的观念,女儿国中男女的角色与传统的观念完全相反。这段情节表现对女人的能力的肯定。而且被果王选入后宫,承受缠足、穿耳、责罚等种种磨难和痛苦的荒诞情节,对现实中女性的地位和遭遇给予了深刻同情。他还通过对各国风土人情的描述,批判了好吃懒做、不学无术等多种社会现象,对好让不争、待人宽大的“君子之风”、大人之度则给予赞扬和肯定。
书中的.一个更重要、更鲜明的主题,就是要求提高妇女的地位,使妇女扬眉吐气。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中,虽然人们的观念较以前已经有了很大转变,但封建残余思想依然存在,仍然觉得女人不能成大事。一位生活在两百多年前的封建社会中的作家都能打破世俗偏见,控诉封建制度,主张男女平等,这是否能引起我们这些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当代人深思呢?
镜花缘读后感如何写 篇5
在这个暑假,我捧起了这本《镜花缘》,刚读完这本小说,只觉得其中的故事带有奇幻的色彩,而并无什么深刻的讽刺。而当我再一次精读的时候,我发现了每个故事中,隐藏的含义与作者的见解。
翻开一个个故事,就能体会到各个国家别样的风土人情:大人国的民众们争先恐后地做好事;黑齿国好学的百姓、白民国一无所知的学者的反差告诉我们,决不能以貌取人;淑士国人们举止斯文,却斤斤计较告诉我们,不光学识,品行也很重要;穿胸国人胸前的大洞警示我们,千万不能行为不正;两面国的阴阳两面,告诉我们要真诚待人……
但在这其中,使我最有感悟的便是君子国门前的“为善为宝”。这个四字词语,值得细细品味。就如我思考的,什么是真正的宝贝。君子国就把善良作为了他们的珍宝:随处可见降价的商人,抬价的买者;君子国人热情地招呼外地的访客……无不体现他们的善良。而且重要的一点,这不是在强迫下养成的习惯,而是君子国人发自内心的善良。且善良,促使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物价低,说明这里的经济也很景气。开始,君子国因为善良有如此的变化,和我们现在的社会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现在的年轻人,无不想着飞黄腾达,但在有伟大理想的同时,有多少人会追求善良呢?多少人渴望穿著名牌,带着首饰,住着豪宅,这就是他们心中所谓的“珍宝”?但他们遇到机会就抓小便宜。你连善良都做不到,谈何飞黄腾达?只有抵挡住眼前的诱惑,善良地对待他人,才算做到了第一步。在日常的生活中,以一颗善良的心去对待他人,总是对的。
《镜花缘》,一本看似离奇却又现实的书,带给你的不仅仅是无穷的遐想,还有对现实的理解。这篇文章前的读者,希望你也能捧起这本书,品味品味作者对社会的见解吧!
镜花缘读后感如何写 篇6
读《镜花缘》有感500字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镜花缘》有感50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
《镜花缘》是清代作家李汝珍所写。虽然不如“四大名著”那样出名,却让我从中明白了许多道理。
《镜花缘》讲了百花仙子们到凡间投胎,在人间生活的故事。总的来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讲了唐敖、多九公、林之洋等人在海外游历的故事,第二个部分讲了武则天科举才女时,由百花仙子托生的唐小山及其它花仙子托生的一百位才女在选拔中脱颖而出,在朝中有所作为的故事。
读完全书,有两个字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平等。
书中第四十八回有一段写道:“以史探幽,哀萃芳冠首者,盖主人自言穷探野史,尝有所见,惜湮没无闻,而哀群芳之不传,因笔志之。”其中,“穷探野史,尝有所见”作者所见的`是什么呢?我认为,作者所见的是中国几千年来忽略的妇女问题,就是“重男轻女”。我认为男女应该是平等的,一样的。
就是现在,也经常会出现“重男轻女”的情况。我有一个朋友,叫子熹。她的姨妈从小就被子熹的外婆送给了别人。其实子熹的姨妈并不是家里最小的,最小的是子熹的舅舅,但因为“重男轻女”的观念,被送走的是子熹的姨妈。
我有一个朋友小名叫佳佳,她有一个哥哥。有一次我去她家里吃午饭时,我忽然发现佳佳哥哥碗里的肉比佳佳碗里的多,后来我每次去他家吃午饭时,都会留心观察这个细节,都会发现佳佳哥哥碗里的肉比佳佳多。
然而,也不是所有人都是这样的。《红楼梦》里的贾宝玉说过“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儿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儿便觉得浊臭逼人。”《镜花缘》本身有个“女儿国”与《西游记》的“女儿国”不同的是,在这个“女儿国”里是男人穿上裙子作为妇人,管家里事,女人穿上靴帽管外事,这样一来也可以说是“尊女轻男”了。
但不管是“重男轻女”还是“尊女轻男”,都是不公平的,我认为男女应该是平等的,和谐的。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荐]关于镜花缘的读后感如何写精选
读后感大全小编特意搜集并整理了关于镜花缘的读后感如何写,对于作品我们都会有自己的理解。我们之所以要撰写读后感,也是为了能进一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希望您阅读后有所收获!
关于镜花缘的读后感如何写 篇1
《镜花缘》的作者是清代的李汝珍,鲁迅先生评价他“于社会制度,亦有不平,每设事端,以寓理想”,作者在这本书中把“提倡男女平等,讽刺科举制度,揭露社会丑态”等社会理想发挥得淋漓尽致。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吧!
提到封建社会,人们大都会提起一个关键词——“重男轻女”。“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描述的不平等思想禁锢着古代的人们,怪不得古代学堂里没有女子的身影。但在《镜花缘》这本书中,歧视女子的说法早已被人们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书中有一个神奇的国家叫做“女儿国”。但《镜花缘》中的女儿国与《西游记》中的女儿国有着很大的差别。《西游记》中的女儿国内无一男子,而《镜花缘》中的女儿国内本有男子,只是女性当道,男子反穿衣裙,作为妇人。文中,林之洋因卖货给国舅府误被选为王妃。这王妃可不好当,首先得缠足,所谓“缠足”,就是裹小脚,当时的人以“三寸金莲”为美;可怜的林之洋裹得十脚趾都烂了,化为脓水。这虽是夸张,但他所受的痛苦难道古代妇女没有受到过吗?
但又有谁可怜过她们呢?作者通过描写林之洋的痛苦,让读者从古时候女性的立场去体会缠足等种种陋习的残酷和丑恶,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男女不平等现象的讽刺与悲愤。
通过阅读《镜花缘》,我明白了许多道理。在生活中,我们应学习黑齿国人民的好学上进,学习君子国的谦让;同时也要杜绝像淑士国的酸腐吝啬,像无肠国的贪婪刻薄。
关于镜花缘的读后感如何写 篇2
李汝珍所作《镜花缘》是浩瀚的中国文学作品中,古典小说的一员,其也是一朵璀璨的奇葩。
上写王母寿辰,各仙前来祝寿,极其玄妙,这是李汝珍通过自己非凡的想象力而营造的背景与气氛。而其中百花仙子与嫦娥二人的形象更是鲜明有趣,嫦娥作为王母的女儿自然是有番恃宠而骄之味,与神话中“嫦娥奔月”中的形象更为不同,从柔顺善良变为钻营势利。
作者在此也讽刺了书中嫦娥这类的小人形象的人,百花仙子则是被嫦娥所对立之人,但百花仙子也从未向嫦娥低头,百花在同一时期齐放这也让人真觉简直荒谬。如此体现了百花仙子是一个有底线与尊严的人物形象,同经辩解,条理清晰,也表现了她多才多艺,能言擅辩的形象。
当百花,百草,百果,百谷回仙一起回洞时百花仙子所言:“那歌舞是件有趣的事,怎么要那不伦不类的百兽乱闹起来”“我看那些鸟儿,如凤管鸾笙,莺啼燕语,虽不成腔调,还不讨厌。至于百兽,到底算些什么东西。”没错,我到也真觉得是不成气候,嫦娥在瑶池这般一闹,看来王母也不省心。兽在舞时,作者将它们的动作写的`滑稽可笑,最为令人笑谈的则是那老鼠了,又要舞,可又胆怯猫来捉了它去。
种种寿辰上的可笑之事,似乎也就是那位嫦娥所添来的麻烦,百花仙子则是与嫦娥不和,而下了赌约,可之后纵使是输与了之,但也不甘愿为嫦娥扫落花,情愿下凡,落入红尘。这也体现了百花仙子是一个有尊严与底线,不愿服输于嫦娥这等人的精神品质。
作者对嫦娥的批判与嘲讽,正如百花仙子不畏权贵甘愿落入红尘的品质的称赞与赞颂。
关于镜花缘的读后感如何写 篇3
《镜花缘》这部小说一共有一百回,主人公们到访的国家一共有四十多个,其中涉及到博物知识更是难以细数——它为我们塑造了光怪陆离的海外世界,同时也讲述了主人公们脑洞大开的海外奇遇。
本文借由女儿国、君子国、大人国等著名故事片段与读者共同探讨小说中提出的三个话题:第一个是“女性问题”,第二个是“社会理想”,第三个关于“博学知识”。带着这三个话题来一起阅读这部妙趣横生的小说,在获得阅读乐趣的同时,理解作者在文字背后的深层次思考。
《镜花缘》是清代著名的神魔小说,命名取意于“镜花水月”一词,蕴涵着对于人生空幻和哀悼女子不幸命运的意识。作者用漫画式的笔调,通过夸大和变形的手法写出了社会的丑恶和可笑,也写出他心中的理想社会。在艺术风格上,作品的奇思异想体现了作者的丰富想象力,以及思想的机警和语言的幽默风趣。
千奇百样的国家,千奇百态的风土人情,千奇百怪的事情,都如一场梦。故事中的语言诙谐幽默,妙趣横生,作者独具匠心对虚幻世界的描写,无情讽刺现实社会的黑暗虚伪,寄寓了作者的社会理想。
《镜花缘》一书的思想意义十分突出,作者借书中人物之口,鲜明地表现了自己的一些社会观点。其中一个非常重要、非常鲜明的主题,就是要求提高妇女的地位,促使妇女扬眉吐气。虽然现在人们的观念较以前已经有了很大转变,但封建残余思想依然存在,像男尊女卑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一位生活在两百多年前封建社会作家都能打破世俗偏见,控诉封建礼制,主张男女平等,这是否能引起我们这些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当代人深思呢?
关于镜花缘的读后感如何写 篇4
《镜花缘》是清代神魔小说,自出版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各方关注。鲁迅、郑振铎、胡适、林语堂等大家对它都有研究,评价颇高。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之为能“与万宝全书相邻比”的奇书。国外学者也致力于此书的研究,苏联女汉学家费施曼说该书是“熔幻想小说、历史小说、讽刺小说和游记小说于一炉的杰作。”
长篇小说《镜花缘》是写唐朝武则天当政之后,一日酒醉下旨诏令百花齐放,但因掌管百花的百花仙子不在洞中,而众仙子有恐帝皇之威,不敢抗旨,所以各自下界,之后因被玉帝知道,上天所遣,降于人间,变成女子,因百花瞎子掌管百花不严,犯下过错也落入了凡尘,穿越在山海各处寻找那被遣而变凡人的仙子。最后在经历各种艰险返回天人。而武则天也因为一些事情,也不愿再下旨百花齐放。
这部书歌颂了女子的才华,反映出她们要求在社会生活和政治地位上平等的对待。表现了作者尊重妇女地位的民主思想。书中所写的女子,都是有胆识,有才华,有抱负,有才华文采的如:颇有文才的黑齿国学者黎江薇、卢紫萱、敢于和野兽搏斗的魏紫樱、骆江蕖,侠客颜紫消,数学家米兰芬,女王阴若花,辅巨枝兰音,和为寻父亲远出海外的唐山等作者对她们歌颂的意义,在于对女子长期被压迫的历史批判,对女子无才遍是德的封建乱理的否定。
这本书对于妇女描写的非常有胆识才华。我想像她们那样的人活在这个社会,一定会是众人的焦点。如果那个时候没有武则天开放女科的她们一样会被埋没,理想抱负得不到施展,真是所谓的社会逼人,幸而我是生在这样一个社会,而不是那时,否则的话,我想今后的生活也应该是默默无闻。我不想在这个社会中埋没,所以我要争取上进,让人们知道我的存在。
关于镜花缘的读后感如何写 篇5
小说最后写唐功臣后代举义兵勤王反周,攻克酒色财气四关,斩张昌宗、张易之兄弟于城下,天下复归李唐,中宗继位。攻克四关的文字写的很有想象力,将抽象的说教形象化为具体的情节和形象,读来颇有趣味。
最后,关于这本书所体现出的女性意识,我认为其中不乏矛盾之处。女儿国的情节和对一百个才女的刻画很是旗帜鲜明地表明了对女性才华和能力的肯定与赞扬。唐小山寻父那段文字中有个有趣的情节:惧内的强盗被山寨夫人设计暴露出了想纳妾的想法,结果被夫人痛斥、暴打。夫人更是提出强盗日后若要纳妾必得先让自己纳男宠。作者借此对道德体系中的双重标准做出了尖锐的嘲讽。可是,全文处处又维护班昭《女诫》的教条;对三寸金莲多有赞美;唐小山等几位才女被强盗抓去后,想到的是自刎还是投井;最后多位才女随夫殉节。总体来说,作者的思想还是受制于他所处的时代。
关于镜花缘的读后感如何写 篇6
今天晚上,我终于把《镜花缘》这本书读完,它不仅给予了我快乐,还给予了我人生的道理。
《镜花缘》这本书主要讲了王母娘娘的生日宴会——蟠桃会。白鸟大仙和百兽大仙都把鸟兽叫来给王母娘娘助兴。可是只有百花仙子没有把百花——荷花、枫叶、樱女、芙蓉、兰草……在同一时间开放,于是,月神嫦娥仙子与她打了个赌:“如果有一天地上的皇帝让你开花,你开了,就下凡去。”
几百年后,地上的女皇帝——武则天十分的不近人情,她让花园里一百种花一齐开放,不然就把全天下的花都拔了。百花仙子因为不在,其他九十九个花仙子不知如何是好,最后只好照办了,终于百花仙子知道了,自动飞下了人间,还有九十九个花仙子也一齐下凡了。
百花仙子下凡后转世在唐敖家,在唐敖一次漫长的国外旅程中他找回了九十九个花仙子,从此她们过上了比神仙还快乐幸福的生活。
这本书告诉了我许多道理,如:“人不要重视外表,要重视学习。”“不要被对方外表所迷惑……”所以,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终身难忘。
关于镜花缘的读后感如何写 篇7
从小到大,我读过的书不计其数,有一本令人深思又令我难忘的书——《镜花缘》。
《镜花缘》的作者李汝珍博学多才,精通文学、音律、围棋。晚年虽然生活贫困,却用十多年时间写了号称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最奇特的一部——《镜花缘》。当代学者称之为“杂家说”,国外学者评为融幻想、历史、讽刺、游记四类小说于一体的巨著。
刚翻开书的第一页,就看到上面那段简介,我心中暗想:“一个老头儿能写出什么巨著,没听说过这本书,我倒要见识见识。”
故事从百花仙子被贬开始,沿着两条主线叙述。明线为唐敖官场失意,索性与妻舅林之洋出海经商游历,暗线则是百花仙子在凡间的故事,两条线一明一暗,为故事增添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看《镜花缘》的第一感受是幽默。从人物的语言神态和场面描写都能看出。淑士国人十分迂腐。在一家小酒馆,伙计是这样招呼客人的:“三位先生光临,莫非饮酒乎?用菜乎?请明白以告我也。”淑士国人的呆板,酸,透过一个小人物的几句话,跃然纸上。
看《镜花缘》的第二感受是凝重。幽默与凝重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气氛。在笑过之后,我也有些羞惭。白民国书架上摆得满满的,人人都有一股书卷气,却连《论语》都读不正确;而黑齿国人皮肤黝黑,却诗书满腹,真是不能以貌取人呢!
看《镜花缘》的第三感受是感动。虽然某些国家的习惯不好,但每一个失德行为背后又很快出现一个反衬人物,厌火国人因为贪财而喷火伤人,而被唐敖放生的人鱼却出手想要救助,最终赶走了厌火国人。
《镜花缘》虽然是虚构的小说,却严厉地抨击了现实中的不良风气,真可谓是一面“镜子”。从此《镜花缘》成了我书架上的老居民、好居民。
读《镜花缘》有感
导语:佩服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高深博大的学养以及尖锐深刻的笔力。作者借着自己幻想的诸多奇幻事物巧妙而又辛辣的讽刺了人间的丑态,几乎每一种低劣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国度,两面三刀的人可以去两面国,故作风雅的人可以去白民国,刻薄吝啬的人可以去无肠国。。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镜花缘》读后感 ,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篇一】读《镜花缘》有感
王母圣诞,众仙齐聚昆仑山庆贺。
百花仙子与嫦娥就百花齐开一事产生争执,终决定若百花得以齐开放,百花仙子必贬至人间,或为广寒宫清扫庭院。百花仙因麻将费心经营数日,其部下接到人间帝王武则天的命令,让百花齐放。时间紧迫主人未归,仙子部下遂私下命令,让百花违花时而齐放。
事毕,百花仙子不忍降尊扫庭院,故投胎人世。其父名唐敖,一书香人士,因得梦境为觅百花齐放之仙山而周游四海,见得许多奇人异事,终隐于小蓬莱,与世隔绝。其女小山追父之踪,奈父只留一碑,欲其考取功名,遂相见并为之改名唐闺臣。唐闺臣和众女子皆才华横溢,恰武后广纳贤才,尤设女科,闺臣高中殿元,奈其名不祥,被贬之十一名。寻父之旅最终成为回到仙路之行。
洋洋一百回,镜花缘线索明朗,言语易懂,简洁凝练,所叙之事大致有二。
其一是唐敖周游四方,比之于夷狄,天朝虽为政治文化中心,仍相形见绌;
其二是众女赴京赶考,谈吐不凡,诗词歌赋,腹中篇章,不亚于男子。以女子为叙述主体的题材出现在清朝,是一种进步。
唐敖至一国,见其民视燕窝如贱品,路不拾遗,甚惊讶。其民对天朝人嘲之曰因燕窝价贵,一肴可抵十肴之费,故弗宴会必以此物为首,既不恶此形似粉条,亦不厌其味同嚼蜡。
至黑人国,对其人身长而尽黑颇不齿,然而以知识渊博著称的多九公竟被两小黑女讨教得瞠目结舌,面红耳赤,羞愧不已。方自行惭愧,连走路都觉得失态,赶紧逃离。
另外,脱尽仕途戾气的国民让他们自觉俗气逼人;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的对联也令他们印象深刻。
文本有一点淡淡的出世意味。泣红亭之对联桃花流水杳然去,朗月清风到处游,加之另一幅庭院深沉处,千秋荡漾时皆营造一种舍世俗,放四海的情怀。
文中亦有一句凡有各事,只要俯仰无愧,时常把天地、君亲放在心上,这就是你一生之事了这是作者借别人之口,慎重地对一生的总结。当下人也许会对这种忠君的传统情怀表示喷饭(喷饭一词早在镜花缘中已经出现)。但细细思量,这种顾己及人的道德教诲比起当下夸夸其谈,虚有其表的伦理规劝,高明许多,清晰许多,坦白许多。
百回镜花缘,目之所及,皆人品高洁、学富五车、不计名利之人,常感神清气爽,赏心悦目。时时捧读,暂时忘却俗世,令自己置身于一道德高地,不禁沾沾自喜,自命不凡,岂非人间胜事?然奈何双脚触地,又置身于名利漩涡,所谓百回镜花缘,一场春梦,其意莫若此
【篇二】读《镜花缘》有感
不能不说这是本奇书,但你很难认为这是本好小说。中国文人写起小说总有种抱负,就是要借小说说出点道来。所谓道道,也就是除小说外一切可以说教的东西,文人们都要往小说里塞些货,才显得自己是务正业,没有枉费老祖宗的教诲,那种举重若轻的优越感恐怕是那些只做学问或者只写小说的专业人士都羡慕得紧的。身为两栖动物的,李汝珍自然不是第一个,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两栖动物的好,大家都明白,无非就是小说的料不够时补些学问,搞学问的闲暇时讲点冷笑话罢了。但无疑这样的危险性更高,而《镜花缘》的局限也在于此。里面那些学问,包括什么音韵学的、对联的、古代玩乐的包袱仿佛就是为了抖而抖,根本就不是为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你把那些包袱都卸掉的话,估计就跟那猫儿洗澡后的样子差不多粘成一团、无得而状。假若当论小说的品质,你也很难佩服他。无非就是唐敖在海外遇到许多故友遗孀,然后一一指引回国朝,然后群芳斗艳,最后各有天命云云,既无有趣的情节,甚至人物塑造也是够粗糙的了,反正在下看完实在没几个MM是有印象的,除了那些神行如戴宗的紫绡、声称问道于盲的亭亭与红红,爱讲冷笑话的紫芝之类的人。好在小说里也有许多有趣的东西。想象力算是其中之一,虽说有《山海经》作蓝本,但也有好些值得夸饰的,至少在不少古代小说里面还真是缺乏的。还有那些百科全书式的典故药方对联游戏什么的,假若无聊实在应该一一细看,至于药方定然可以一试,。至于李先生那些恶趣味,也还是可以引一例作佐证的。话说第七十五回里紫芝承薛衡香之命讲冷笑话,道:老蛆在茅坑缺食甚饥。忽然磕睡,因命小蛆道:如有送食来的,即来唤我。不多时,有人登厕出恭;因肠火结燥,蹲之许久,粪虽出,下半段尚未坠落。小蛆远远看见,即将老蛆叫醒。老蛆仰头一望,果见空中悬著一块黄食,无奈总不坠下。老蛆喉急,因命小蛆沿坑而上,看是何故。小蛆去不多时,回来告诉老蛆道:我看那食在那里顽哩。老蛆道:做甚么顽?小蛆道:他摇摇摆摆,悬在空中,想是打秋千哩。董翠钿道:臭轰轰的,把人比他,姐姐也过于尖酸了。蒋素辉道:那黄食二字,倒也新奇。薛蘅香、施艳春道:幸而没有痔疮,若有血痔,那可变成紫食了。紫芝道:你去尝尝,只怕还香艳的狠哩。蘅香、艳春道:姐姐真真利害,一句也不饶人。那紫芝笑那众人打秋千,后有反讥紫食的,李先生的恶趣味实在是太那个。
最后在下有个疑问,就是百花榜的时候,由于唐闺臣的名字缘故被贬到第11,把周庆覃放到第10力压唐朝的臣。但这个十一会不会是暗合《论语》第十一篇呢?还望方家指引。
【篇三】读《镜花缘》有感
读《镜花缘》的时候,最摸不到头脑的就是其中涉及音韵学的地方。李汝珍博学,众多才能之一就是音韵学,曾著《李氏音鉴》,亦把有关音韵的才华注入到这部百科全书式的小说中。可惜现代的非专业人士很难读懂了。
歧舌国的字母图已经让人如堕雾中,我印象最深的却是齐庄中正。
第八十四回中,玉芝被要求完成酒令,必须在四字中有三个双声,且包括庄姜中之一字。
所谓双声,指的是两字同声母;另有所谓叠韵,指的是两字同韵母。例如,谷歌就是双声,淘宝就是叠韵。四字中有三个双声,意味着四个字声母相同,这很难做到。
玉芝想了很久,终于想到一个:
庄姜《中庸》齐庄中正。
齐庄双声,庄中双声,中正双声,敬凤雏姐姐一杯,请教笑话一个,普席各饮双杯。
这个小文字游戏的完成获得了酒席上所有人的喝彩。书上是这么说的:
众人齐声赞道:这句果然飞的有趣!难得四个字巧巧生在一母。今日大家飞觞之句,以此为最了。
这跟溪西鸡齐啼五字中有四个叠韵,即五字韵母完全相同,都是很难得的。
但令人不解的是,齐字声母是q,庄、中、正声母是zh,四个字如何生在一母?
查《中庸》原文,是唯天下至聖,為能聰明睿知,足以有臨也;寬裕溫柔,足以有容也;發強剛毅,足以有執也;齊莊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別也。
原来如此!进一步查文献,才明白古代的齊有两个读音,两个意思。读qi的时候,表示整齐之意;读zhai的时候,表示整洁身心,斋戒之意。后来分化成齊(齐)齋(斋)两字。在《中庸》此段中,当读zhai音。
所以齐庄中正中有三个双声是非常正确的。
之所以想起这个,是因为今天读章诒和写史良,就用了齐庄中正来形容她。史良曾是章诒和的父亲章伯钧的好友,却在反右时倒戈一击。而章伯钧之所以成为大右派,罪名之一就是反对简化字。
汉字的演变,有自然流变和人为修改之不同。齊字变为齊齋两字,属于自然流变;再变为齐斋两字,则是人为修改。其差别犹如江河之造湖泊,与人力之修水库。2010年夏洪水再席卷南中国,三峡水库告急,不知曾善河工的李汝珍九泉之下可有知乎?
《镜花缘》读后感
导语:《镜花缘》小说内容庞杂,涉猎的知识面广阔。作品颂扬女性的才能,充分肯定女子的社会地位,批判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观念。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镜花缘》读后感 ,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篇一】《镜花缘》读后感
本书以百花仙子在天庭受罚而被贬下凡为开头,以百花仙子重返天庭为结尾。用一个屡考不中的秀才—唐敖的视角,用各国风情穿插而形成的一部著作。
翻开书,各种奇妙的国家及其风土人情,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在你面前缓缓展开……君子国的谦让,礼貌,祥和,让我读之心头一暖;劳民国的长寿,让我懂得了真正的养生之道;大耳朵国的过犹不及让我深思;黑齿国的文采让我赞叹;白民国的徒有其表让我叹息;淑士国的“酸”让我感慨;厌火国的野蛮让我惊恐;女儿国的阴阳颠倒让我注目;轩辕国的大度让我欣喜……
在所有的国家中,我独爱黑齿国与君子国。黑齿国里,唐敖与林之洋、多九公以为他们个个又黑又丑,谁知,细看之下,个个生的眉清目秀。接着,在女学塾里,多九公的自负让他吃足了苦头,两个年纪轻轻的姑娘提出来的问题让多九公瞠目结舌,这些问题都需要对书本有一定的见解才能回答出来,于是,我知道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在黑齿国,民风淳朴,一本书是无价之宝,不论男女老少,都十分喜爱读书,银子掉在地上没人捡,但若是书掉在地上,恐怕人人都会去抢。看到这里,我想起了自己的学习现状,人家是没书读,却想方设法的争取读书机会,而我呢?有现成的良好条件,却不懂得珍惜。与黑齿国相反的,是白民国。在白民国里,人人身着儒衫,面如白玉,学塾的书架上,琳琅满目,极尽奢华。这里的人自认为很有学问,一个个态度傲慢,但是,读起《论语》、《孟子》来,白字连篇,错误百出,真可谓是绣花枕头—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再来看君子国。君子国里,谦让之风遍及各地,买卖货物也要互相谦让,买的人嫌货物太便宜,卖的人嫌货物价格太高,以至于“漫天要价,就地还钱”这句话从卖的人口里说出,真可谓闻所未闻。再想起现在人们的贪婪奸诈,内心不禁开始向往起来。
千奇百怪的国家,千奇百怪的风土人情,千奇百怪的事情,都如一场梦一般。语言诙谐幽默,妙趣横生,时而语调激昂,似作者对未来的美好想象,时而语调低沉,似作者对人情世故的反思。作者独具匠心的通过对虚幻世界的描写,无情的讽刺的现实社会的黑暗虚伪,寄寓了作者的社会理想。
在宁静的午后,手里捧一杯暖茶,静静翻开书本,细细品味清隽的文字,幸福,由书中来……
【篇二】《镜花缘》读后感
读到最后,我突然想到章学诚。这位当时颇有些离经叛道的文人,写得一手流畅的八股文,并以此作为表达其独特思想的工具。他知道这些“章句之学”将置人于死地,他甚至恨透了这种章法,然而这却是他唯一的表达方式。
李汝珍也大抵如此。
唐敖林之洋游历一段,千奇百怪上天入地,实在是不知作者如何想来;然而一旦离开“水中之月,镜中之花”,一旦需要描摹现实,李汝珍的陈腐无奈处显露无疑。
有这么一种人,被现实牢牢摄住,而他深恶痛绝的毒液,却一点一点注入他的美梦里。
《镜花缘》的核心并不是人本的,而是处处充满了道德说教,颇有些“失礼求诸野”的意思;它当然更不可能是女性主义的,相反,它是“反女性”的——你知道,以女性意象反对女性,因为非常有效,故而十分常见。
当读者沉浸在不可思议的想象世界里的时候,当我们向往着那种自由与高尚的时候,那个世界中无所不在的对四书五经的引用却又把我们拉回现实,形成了一种不舒服的反讽。
到最后,所有女孩儿回到大唐参加“科考”,平常言谈乃至插科打诨都像极了迂夫子,她们的面目变得越来越相似,故事变得越来越淡薄,以至于最后我们根本不关心结局是什么。
这是梦醒了以后。
当女孩儿们回到大唐,当李汝珍的笔墨回到现实,那个勉强敷衍而成的梦境猛然破灭。
镜花缘读后感这样写(5篇)
读后感,在于我们去“读”,通过读,抓住原文的重要内容,进行思考。读李汝珍写的镜花缘便是给了我们一个攀登的台阶。写读后感不能脱离原件,要紧扣原作的主要思想和主要观点。那我们应该如何来写镜花缘读后感呢?于是,读后感大全小编为你收集整理了镜花缘读后感这样写。希望你更多关注本网站更新。
镜花缘读后感这样写【篇1】
《镜花缘》是李汝珍晚年的作品,原拟写200回,结果只完成了100回。这本书是李汝珍平声最大成就。此书是他在古海州地区采拾地方风物。乡土俚语及典籍,用心血写成的。
《镜花缘》描写秀才唐敖和林之洋、多九公三人出海游历各国及唐小山寻父的故事:百花仙子在王母娘娘寿宴上得罪了嫦娥仙子,被嫦娥和心月狐设计陷害,百花仙子被贬到人间受苦。唐小山便是百花仙子,她跟着林之洋寻父,直到小蓬莱山。遵父命改名唐闺臣,上船回国应考。唐闺臣二次去小蓬莱寻父未返。
《镜花缘》,自问世以来,大家对它的评价都颇高。苏联女汉学家费施曼说该书是“熔幻想小说、历史小说,讽刺小说和游记小说于一炉的杰作。”
书中唐敖等人旅行中见闻多出自《山海经》,《博物志》等古代地理博物小说,其中也发挥了作者奇妙的想象,最大的优点在于作者运用了夸张、对比、勾勒等手法,寄托了辛辣的讽刺与批判。
比如:书中写到无肠国的人饮食直接穿肠而过,富人把粪便作为仆人的食物,这里对那些为富不仁者的讽刺简直令人叫绝。白民国的先生自夸学识高深,其实竟是满口白字。两面国的人人前笑脸相迎,人后狰狞恐怖,现实生活中两面三刀之人何尝不是如此?
全书中我记忆最深的是对女儿国的描写。作者设计出了与现实世界完全相反的观念,女儿国中男女的角色与传统的观念完全相反。这段情节表现对女人的能力的肯定。而且被果王选入后宫,承受缠足、穿耳、责罚等种种磨难和痛苦的荒诞情节,对现实中女性的地位和遭遇给予了深刻同情。他还通过对各国风土人情的描述,批判了好吃懒做、不学无术等多种社会现象,对好让不争、待人宽大的“君子之风”、大人之度则给予赞扬和肯定。
书中的.一个更重要、更鲜明的主题,就是要求提高妇女的地位,使妇女扬眉吐气。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中,虽然人们的观念较以前已经有了很大转变,但封建残余思想依然存在,仍然觉得女人不能成大事。一位生活在两百多年前的封建社会中的作家都能打破世俗偏见,控诉封建制度,主张男女平等,这是否能引起我们这些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当代人深思呢?
镜花缘读后感这样写【篇2】
这几天,我接触到了一本名叫《镜花缘》的课外书,书中情趣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镜花缘是清朝作家李汝珍所著的一本长篇小说。李汝珍,直隶大兴人(今属北京市),号松石道人。
书中所写的前四十回是唐敖、林之洋、多九公等一行人游历海外诸国的故事。而后来的四十六会写的是才女们参加女子科举考试的故事。最后四回写的是起义军如何攻破武则天,把江山还给大唐的故事。
起初,王母娘娘生日时,嫦娥和百花仙子打赌人间的百花是否会同时开放。后来嫦娥略施小计——让武则天令百花开放。世界百花因受到人间帝王的指令,掌管各种鲜花的仙子不得不开放百花。于是,百花仙子被贬下凡间。
百花仙子被贬后,投胎到唐敖一家。这唐敖本是一位年过半百的秀才,好不容易考上了探花却又因为和起军反抗的徐敬业有交情,又被贬为秀才。之后,唐敖心灰意冷,也无心再考试了。于是,他和林之洋、多九公一起游历海外,漂泊各国。
书中有几处细节最使我难忘。一是路过黑齿国时,几位女孩与多九公论书。多九公见对方只是孩子且都是女性,便开始掉以轻心。结果被女孩侮辱“问道于盲”。从这一节中,我觉得一个人不论怎么样有才华,都不能骄傲自满。否则就像多九公一样,被人“问道于盲”了。
二是林之洋路过女儿国时被耳缠足,险些被女儿国国王招为“皇后”。多亏唐敖治河有功,女儿国国王才勉强同意唐敖将林之洋带走。
在书中,我喜欢为人善良而重情义的唐敖;喜欢知错能改的多九公;喜欢重情重义但并不唯利是图的商人——林之洋。
《镜花缘》是一本非常不错的长篇小说,希望大家有时间也可以去读一下。
镜花缘读后感这样写【篇3】
对“才女”一词最好的诠释是什么?这部百科全书式的古典魔幻小说——《镜花缘》给出了答案。读罢此书,既如沐春风,又若醍醐灌顶。
从成书形式上看,《镜花缘》和我暑假读过的《西游记》一样,也是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从写作内容上来看,《镜花缘》类似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主人公涉足到很多奇异的地域。清代小说家李汝珍凭借着漫无边际的想象力,借“镜”“花”二字展开全文,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瑰丽多姿的神仙世界,讲述了百位花仙子翩然入凡世后发生的神奇故事。前五十回向读者讲述了男主人公唐敖跟随妹夫林之洋游历各国访“花”遇到的奇人异事,后五十回写的是一百位被贬下凡的花仙子同考女试,重新聚首的情节。作者在书中流露出他对男女平等、婚姻、世族、官场等方面的独特看法,同时文中婉转地表现出有关命运的感悟——人在尘世,不过如镜中虚影,水中之月,终将如花般凋零谢世,消失在尘烟中。
回望书中人物,才女们对琴棋书画无一精通。尤其是百花仙子转世的唐小山,她文武双全,算得上是“才女”的集大成者了。作为一介女子不惜踏上征途,远赴万里寻找游历在外的父亲,这也反映出她对亲情的渴望与执着,是中国传统美德孝道的精彩展现。最终她听从父命返回国土得中女试,又再次展露她巾帼不让须眉的自强本性。尽管唐敖确为作品的主人公,但是唐小山更值得令我钦佩,就像现在流行的一句话:“明明可以靠颜值,却偏偏要靠实力。”唐小山堪称实力派兼偶像派才女主人公!
镜花缘读后感这样写【篇4】
“女子无才便是德”,突然在一本书中看到,这句话让我很是“悲愤”。原来古代人都是这种思想,怪不得古代学堂里见不到女子。但在《镜花缘》中,我见识到了古代才女。她们的魅力是很多人想象不到的。
“苏氏蕙兰织锦回文璇玑图”,乍一看,全是字。但聪慧的史幽探用七种色彩把文字区分开。每色中的字都可以组成数十首诗。史幽探她满腹诗词,行诗如风,让人敬慕。
在《镜花缘》的后一部分是记叙百名才女相会的情景。她们阔谈“琴、棋、书、画、医、卜、星相、灯谜”,实话说,我确实是看不懂,但她们的浩博才学让我震撼。若不是武则天开放女科,这些女子的才华还得不到展示。
书中让我领略到了很多国家的怪异和有趣。如君子国,君子国里的人都是彬彬有礼,买卖东西都要谦让个半天;还有两面国,两面国的人遇到有钱有势的,就露出恭维、亲切的脸,而遇到没钱没势的,则露出丑恶、鄙视的脸:还有穿胸国,穿胸国的人胸上都有一个洞,他们都再胸中穿一根长竿,把东西都挂在上面。
然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主人公在女儿国的游历,大概作者也和我有同样的想法吧,暗暗地在文中批判当时社会的不平等。女儿国,恰恰是“女尊男卑”。“男子反穿衣裙,作为妇人,以治内事,女子反穿靴帽,作为男人,以治外事”,所以林之洋误被选为王妃。首先得缠足,所谓“缠足”,就是裹小脚,有“三寸金莲”之美。可怜的林之洋十脚趾都烂了,化为脓水。这只是夸张,但他所受的痛苦古代妇女没有受到过吗?有谁可怜过她们?作者在文中让男性从女性的立场去体会缠足等种种陋习的丑恶和非人道性质。
唐敖、多久公在黑齿国的女学塾中遇到红红、亭亭,这两名十四五岁的少女最引人注目的是她们极有才学,诗书礼乐无所不通,她们和多九公、唐敖讨论学问,涉及音韵文字、经书义疏、学术流派,口若悬河,咄咄逼人,弄得倚老卖老的多九公面红耳赤,汗流满面。
《镜花缘》若出在当时,定会改变一些人的观点。这本书中,各种珍鸟奇草,各国的风俗习惯吸引力极大,但其中着重表现对女子的尊重,值得一读。
镜花缘读后感这样写【篇5】
《镜花缘》,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唯一的一部融幻想、历史小说、讽刺小说,游记小说于一体的长篇神魔小说,作者是清代作家李汝珍。小说中勾勒出了一个个奇异的画面,让人眼界大开。大人国的人脚下云色随心而变,黑齿国的人浑身漆黑、学识渊博,白民国的人穿戴儒雅、毫无学问……这些也使我们心有所触,掩倦深思。
开头部分,百花仙子等仙女去参加王母娘娘的生日宴会,掌管人间文章兴衰的魁星夫人以花容月貌的女性姿态出现,嫦娥、风姨,织女等出场人物都是女性。文中尤其写到了武则天这样非常有影响力的女性,所以我觉得这本小说中,女性的形象是不可缺少的。
接着写了一百位花仙被贬入凡间,而寻找流落海外的十二名花,成了唐敖到海外游历的任务。这十二名花,一个个本领高强,品行高尚,令人钦佩。比如,黑齿国里的红红与亭亭两位女子,竟在学问方面,把很有学识的多九公问得张口结舌,羞得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不得不佩服这两位女子知识渊博,能言善辩。古人云:“女子无才便是德。”作者身处封建社会,却有这样赞扬女性的思想,实在是难能可贵。
小说的结尾部分写到,有一百位女子参加科举考试并名登黄榜,更体现了作者希望女性也拥有和男子同等社会地位的思想。
本领要靠自己来练就,机会要靠自己来把握,自尊、自立、自强,是做人的根本,这是这部小说给人们的启示。这部小说中的女子渊博的知识,非同寻常的本领,都是自己练出来的,是在逆境中发奋图强,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才拥有了过人的本领。
所以说,这部小说作者“借海外奇景异事,褒贬身边百态人生”。用语诙谐幽默,是《镜花缘》最突出的语言艺术特色,也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黑暗现象,以及对种种恶俗的不满与憎恶。
读镜花缘有感
导语:这,是一部歌颂了女子才华的书,反映出女子在生活中的地位上的平等要求,表现了作者尊重女子地位的民主思想。这,就是女作家李汝珍写的《镜花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镜花缘有感 ,供大家参考。
【篇一】读镜花缘有感
《镜花缘》是清代著名作家李汝珍历时近20年所写的小说,题材涵盖了社会现状、世俗人情以及当时的进步思潮,为后世学者提供了许多研究与借鉴的地方。近来,通过对《镜花缘》的反复品咂,笔者认为,其中描写的主人公在女儿国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为全书的精华之处,既体现了作者对男女平等、尊重女权思想的高度崇尚,又对当时宫廷争斗、封建陋习给予了有力的批判。
在以往侧重于描写才子佳人爱情的戏曲和小说中,我们不难发现,它们所刻画的女子虽然也代表了一定的女性觉醒思想: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勇于与家庭中的顽固势力做对抗,即使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就是其中的真实写照,然而,在这些作品中,女性的觉醒意识是被动的,仅限于当自身利益受到严重威胁之时,反抗的空间亦局限在门第等级观念之中。《镜花缘》则恰恰相反,女儿国的每一位女性俨然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她们不必再遵从封建礼教的束缚,去恪尽职守的扮演大家闺秀、小家碧玉的角色,反而可以率性的不饰脂粉,反穿靴帽,作为男人,主管外事,此外,他们的行动也不单单禁锢于四尺见方的闺阁、庭院与花园之中,农士工商皆女辈,渔樵耕牧尽红妆,在这个国度里,女性可走出深宅后院,串街走巷,凭借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学习、掌握适应社会的技艺,当国家遭遇水患侵扰,需要人才储备资源的时候,她们表现出胜于男性的灵巧与聪颖。故事的最后,在女儿国国王即将去世,王位无人的情况下,世子阴若花继接宗支,其好姐妹枝兰音、黎红薇、卢紫萱不愿庸庸碌碌,虚度一生,三人立下宏远,我们同心协力,各矢忠诚,或定礼制乐,或兴利剔弊,或除暴安良,或举贤去侫,或敬慎邢名,或留心案牍,辅佐她为一国贤君,自己也落个女名臣的美号,日后史册流芳。在这里,女性不再仅仅被认定为是传宗接代的机器,亦或是家庭政治联姻的工具,她们的自我意识被无限放大,在这一契机之下,她们与男子一样竭尽所能的去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渴望着创立一份属于自己的功业,从而得到社会的肯定,实现人格的独立。
粉面郎缠足受困,长须女玩股垂情一回可谓是令人可笑又可叹啊。进宫卖货的林之洋有幸被女儿国国王阴奇看中,封为王妃,而在这有幸中却也藏着深深的不幸。按照女儿国的习俗,男子要穿耳、缠足,这当然在林之洋身上也是不可避免的。被穿耳时,那白须宫娥上前,先把右耳用指在那穿针之处碾了几碾,登时一针穿过。林之洋大叫一声痛杀俺了又把左耳用手碾了几碾,也是一针直过,林之洋只疼的喊叫连声。而后缠足更是使他放声大哭,他的两只金莲被众宫人今日也缠,明日也缠,并用药水熏洗,未及半月,已将脚面弯曲,折成凹段,十指俱已腐烂,日日鲜血淋漓。作者将高大直率的林之洋作为切入点,通过一个男性的亲身感受,对压迫女性的封建礼教、封建制度提出了深切的控诉,更加的铿锵有力,义正言辞。回顾中国历史,女子缠足最早出现在五代十国,南唐后主李煜为求女子亭亭玉立,婀娜多姿,推崇女子缠足,明代的唐寅亦写过一首《咏纤足俳歌》:第一娇娃,金莲最佳,看凤头以阵堪夸。新荷脱瓣月生芽,尖瘦帮柔绣满花。从别后,不见他,双凫何日再交加。腰边搂,肩上架,背儿擎住手儿拿。到了清代,脚的形状、大小成了评判女子的重要标准,一个女人是否缠足,缠的如何,将直接影响她的终身大事。三寸金莲成为妇女的美态标准,以至于有些女子因脚太小而行动不便,成为进进出出都需要别人抱的抱美人。不得不说,这是一种畸形的审美意识,以其残忍的方式摧残着妇女的生理及心理健康。然而就是以缠足为代表的封建礼教却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中经久不衰,着实该引发人们的反思与检讨。历史是进步的,李汝珍在漫漫历史之河中,通过塑造这些自由不仿古的女性,开先人之智慧,对这一问题给予重视,加以批评,其给当时社会所产生的时代效应也是值得可定和赞扬的。
镜花缘读后感
镜花缘读后感(一)
女子无才便是德,突然在一本书中看到。这句话让我很是悲愤。原来古代人都是这种思想,怪不得古代学堂里见不到女子。但在《镜花缘》中,我见识到了古代才女。她们的魅力是很多人想象不到的。
苏氏蕙兰织锦回文璇玑图,乍一看,全是字2020。但聪慧的史幽探用七种色彩把文字2020区分开。每色中的字2020都可以组成数十首诗。史幽探她满腹诗词,行诗如风,让人敬慕。
在《镜花缘》的后一部分是记叙百名才女相会的情景。她们阔谈琴、棋、书、画、医、卜、星相、灯谜,实话说,我确实是看不懂,但她们的浩博才学让我震撼。若不是武则天开放女科,这些女子的才华还得不到展示。
书中让我领略到了很多国家的怪异和有趣。如君子国,君子国里的人都是彬彬有礼,买卖东西都要谦让个半天;还有两面国,两面国的人遇到有钱有势的,就露出恭维、亲切的脸,而遇到没钱没势的,则露出丑恶、鄙视的脸:还有穿胸国,穿胸国的人胸上都有一个洞,他们都再胸中穿一根长竿,把东西都挂在上面。 然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主人公在女儿国的游历。大概作者也和我有同样的想法吧,暗暗地在文中批判当时社会的不平等。女儿国,恰恰是女尊男卑。男子反穿衣裙,作为妇人,以治内事,女子反穿靴帽,作为男人,以治外事,所以林之洋误被选为王妃。首先得缠足,所谓缠足,就是裹小脚,有三寸金莲之美。可怜的林之洋十脚趾都烂了,化为脓水。这只是夸张,但他所受的痛苦古代妇女没有受到过吗?有谁可怜过她们?作者在文中让男性从女性的立场去体会缠足等种种陋习的丑恶和非人道性质。
唐敖、多久公在黑齿国的女学塾中遇到红红、亭亭。这两名十四五岁的少女最引人注目的是她们极有才学,诗书礼乐无所不通,她们和多九公、唐敖讨论学问,涉及音韵文字2020、经书义疏、学术流派,口若悬河,咄咄逼人,弄得倚老卖老的多九公面红耳赤,汗流满面。
《镜花缘》若出在当时,定会改变一些人的观点。这本书中,各种珍鸟奇草,各国的风俗习惯吸引力极大,但其中着重表现对女子的尊重,值得一读。
镜花缘读后感(二)
今年寒假,我读了一本书《镜花缘》。
《镜花缘》是清朝的李汝珍一生中最伟大的作品,它甚至可以与《西游记》媲美。
《镜花缘》以一段天庭上的故事开头:冬日的一天,百花仙子与麻姑下棋,由于风雪太大,未及时赶回洞中,洞里的花仙们听从了人间帝王武则天的旨意,在冰雪中将百花齐放。她们殊不知,几百年前,百花仙子曾承诺,若听取了下界帝王的旨意,自甘堕落红尘。就这样,百花仙子被贬下了凡,投胎在中原唐秀才家做了女儿,取名唐小山。这位唐秀才,名叫唐敖,因厌倦了功名富贵,便同林之洋、多九公一起在外游山玩水。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游黑齿国和女儿国。三人乘船来到黑齿国,看这里的人都异常的黑,不仅身上漆黑,牙齿也是漆黑的,只有眉毛和嘴唇是鲜红的。林之洋带着货物到街上去卖,唐敖和多九公则到街上游玩。走到一个女学塾,两人停下脚步,走进去想讨杯茶喝。一个老态龙钟的儒生和两个大约十五岁,穿着紫色和红色衣服的小姑娘,热情地接待了两人。老人介绍,穿着紫衣服的姑娘叫庐红薇,穿着红色衣服的姑娘叫黎紫萱。老人请二人指点一下两位姑娘的功课,唐敖谦虚推辞,可九公却跃跃欲试,他想:两个黑不溜秋的小丫头,才读了几年书,提出的问题,哪有回答不出的道理?可是,九公这回可是栽在了她们的手里。两位姑娘提的问题,都无法从书本上找到现成的答案,必须博学旁通,更要有独特的见解,才能回答的出。九公越发招架不住,急得老脸发红。最后还是林之洋及时赶到,才解了围。看到这里,我明白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道理。还有一次,三人来到女儿国。这里的女儿国可不是《西游记》里的女儿国,这里有男有女,但是,男人却要打扮成女人,女人要打扮成男人。走到街上,人人都把唐敖他们当成假扮男人的女人。唐敖和九公玩了一天,回到船上,发现林之洋尚未归来。便四处搜寻,可搜了好几天,还是杳无音讯。那么,林之洋到底去哪了呢?原来,林之洋到王宫里去卖东西,可是,国王看上了林之洋,把他封为了王妃,择日就要娶回宫中。在回宫之前,林之洋要缠好足。宫女们簇拥着林之洋,给他换上了华丽的裙子,又给他沐浴,擦香粉,带上金银首饰。随后,又有人来给林之洋穿耳,也就是在耳朵上穿洞,好带耳环。又有宫女来给林之洋缠足,林之洋拒不服从,被国王下令打二十板子,把脚吊在房梁上。林之洋生不如死,每天被缠足,痛不欲生,脚上的肉全部坏死,化成脓血,只剩下骨头。最后在世子的帮助下才逃脱。读了《镜花缘》,我觉得它和《聊斋》不无相同之处。它们讲的都是一些千奇百怪的故事,读后,令人回味无穷。但是,我觉得,《镜花缘》比《聊斋》还要精彩,不仅故事好看,还给予人们许多的道理。就比如林之洋被困女儿国,这里反映出作者对男女平等、女子和男人具有同样社会地位的良好愿望。但《镜花缘》也讽刺社会里的丑恶嘴脸,好比两面国,他们的后脑勺都用布遮起来,前面一张脸看起来挺和蔼可亲,但是,这张脸只对打扮得工工整整的人微笑,对于衣衫褴褛的人,却是极其冷淡。在布后,有一张无比狰狞的脸,十分恐怖。这些人十分的虚伪狡诈。我想,这样的人,别人恐怕也是这么对他的。结胸国的人胸前高出一块,只因好吃懒做。
总而言之,不做好事,即没有好报。如此精彩的《镜花缘》,请你一定也要去看看。
镜花缘读后感(三)
这,是一部歌颂了女子才华的书,反映出女子在生活中的地位上的平等要求,表现了作者尊重女子地位的民主思想。这,就是女作家李汝珍写的《镜花缘》。镜花缘读后感
本书以女皇帝武则天诏令百花齐放,众神被迫从命,被嫡入凡间变为100位才女为中心,写下了一篇篇赞美女子才华的优美文章。
书中,唐敖,林之洋,多九公寻访各个国家,从君子国到轩辕国,共九个国家,分别认识了100位才女。其中包括又亲骆宾王之女骆红藻,徐承志之妻司徒娬儿
这本书告诉所有人,女子也是可以很有才华,很有地位的。机会是自己争取的,而不是自己去等待的。书中说得好:做人要以忠,孝,顺,信仁德为本,如果我们连这几个字2020都做不到,怎么生存下去呢?在女儿国,是女人当政,当宰相,当大臣的,为什么呢?因为这是女子自己争取的。
这本书不仅要告诉我们要争取机会,还告诉我们要孝敬父母长辈;忠诚;善良;宽宏仁慈;不斤斤计较;做事一步一步来;最重要的是要自信。这就是100为才女身上的优点。
这是一本在中国历史上小有名气的小说《镜花缘》,希望大家喜欢。
镜花缘读后感汇总
一本好书就像一艘帆船,可以帮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书中蕴含着许多人类的智慧及思想,尤其是那些经典书籍作品。对于网络推荐阅读作品,相信您在阅读之后会有专属自己的收获,为了充分回味作品这个作品,就可以好好写一篇读后感。您从作品中有哪些领悟呢?小编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镜花缘读后感汇总,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够喜欢并分享!
镜花缘读后感 篇1
这几天,我接触到了一本名叫《镜花缘》的课外书,书中情趣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镜花缘是清朝作家李汝珍所著的一本长篇小说。李汝珍,直隶大兴人(今属北京市),号松石道人。
书中所写的前四十回是唐敖、林之洋、多九公等一行人游历海外诸国的故事。而后来的四十六会写的是才女们参加女子科举考试的故事。最后四回写的是起义军如何攻破武则天,把江山还给大唐的故事。
起初,王母娘娘生日时,嫦娥和百花仙子打赌人间的百花是否会同时开放。后来嫦娥略施小计——让武则天令百花开放。世界百花因受到人间帝王的指令,掌管各种鲜花的仙子不得不开放百花。于是,百花仙子被贬下凡间。
百花仙子被贬后,投胎到唐敖一家。这唐敖本是一位年过半百的秀才,好不容易考上了探花却又因为和起军反抗的徐敬业有交情,又被贬为秀才。之后,唐敖心灰意冷,也无心再考试了。于是,他和林之洋、多九公一起游历海外,漂泊各国。
书中有几处细节最使我难忘。一是路过黑齿国时,几位女孩与多九公论书。多九公见对方只是孩子且都是女性,便开始掉以轻心。结果被女孩侮辱“问道于盲”。从这一节中,我觉得一个人不论怎么样有才华,都不能骄傲自满。否则就像多九公一样,被人“问道于盲”了。
二是林之洋路过女儿国时被耳缠足,险些被女儿国国王招为“皇后”。多亏唐敖治河有功,女儿国国王才勉强同意唐敖将林之洋带走。
在书中,我喜欢为人善良而重情义的唐敖;喜欢知错能改的多九公;喜欢重情重义但并不唯利是图的商人——林之洋。
《镜花缘》是一本非常不错的长篇小说,希望大家有时间也可以去读一下。
镜花缘读后感 篇2
自古以来,历史上就出现了许多才女。可在这本书中,却是百名才女一同欢聚,一片盛世景象。
这本神怪的《镜花缘》主要讲了一百位花神被贬红尘,成为才女的事。却先写了唐敖、林之祥与多九公出海游览的故事,在海外各式各样奇艺的国度中游玩。作者却运用讽刺手法,将白民国教书先生口中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改成“切吾切,以反人之切”,令人嗟叹他的不学无术,却也警示着世人。
而后五十回的才女齐聚一堂的内容更加使人惊叹,涉及吟诗作赋、琴棋书画、三传四课、斗草对花、猜灯谜,可谓是妙趣横生。其中我记忆深刻的人是紫芝,她口齿伶俐,反应极快,说话幽默还带着书卷气,真实作者所谓的“个中人”了。
《镜花缘》全书阐述了衣蛾主旨:男女平等。在女儿国,男女衣装调换,地位身份也调换了,反映出作者对女人同男人能有同等社会地位的良好愿望。
讽刺的手法在全书中随处可见。淑士国的穷酸书生,翼民国人好听奉承。最淋漓尽致的是两面国,UI儒巾绸衫者和颜悦色,对破旧衣衫者则话无半句,人们一旦揭开面纱,就能看见那张丑陋的面容。充分讽刺了当今世人嫌贫爱富、欺软怕硬以及两面三刀的特点。
本书经过作者丰富的想象与幽默的笔调,创造了结构独特、思想新颖的长篇《镜花缘》。
镜花缘读后感 篇3
《镜花缘》是继《红楼梦》之后比较优秀的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镜花缘》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武则天称帝,打败了唐室旧臣徐敬业、骆宾王的反叛。有一天醉后观花,令白花严冬齐放。众花神不敢违背圣旨,就齐聚皇家花园喷蕊吐艳。哪知违背了天规,被玉帝贬下凡尘成了一百个才女。众花领袖白花仙子被贬到岭南,托生为唐敖的女儿小山。唐敖殿试落第,心情沉闷,就随妹夫林之洋泛海出游,经舵工多九公导游,观览了海外异国风情,看到许多奇人异事。后来进入小蓬莱,求仙弃世,一去不返。小山思亲心切,让舅父林之洋带她出海,寻父回家,历经磨难后终于找到小蓬莱,却意外地在泣红亭中录下一卷“天书”,上面有一百名女子的事迹。并遵照父亲的意思改名为唐闺臣。第二部分写武则天开科考试才女,录取了一百人,名次和泣红亭天书上载得分毫不差。这些才女及第后,拜见宗师,连日饮宴,赋诗游戏,表演了书、画、棋、医、卜、星相、音韵、算术等,以及灯谜、酒令、斗草、投壶等,尽欢而散,唐闺臣也重返仙山。这时,徐敬业、骆宾王等人的儿子联合剑南节度使文芸,起兵反对武则天,一些才女也因姻亲关系加入军中,不少人殉难,终于打破了“武家军”的酒、色、财、气四座大阵,武则天失败。后来唐中宗复辟,仍尊则天为“大圣皇帝”,则天又下新诏,宣布明年重开女试,并命前科录取的才女重赴“红文宴”。
《镜花缘》一书的思想意义十分突出,作者借书中人物之口,鲜明地表现了自己的一些社会观点,对嫁娶、葬殡、饮食、衣服、居家用度都提出了一些改革的办法。他还通过对各国风土人情的描述,无情地批判了好吃懒做、说谎、奉承、不学无术等多种社会现象,对好让不争、待人宽大的“君子之风”、大人之度则给予赞扬和肯定。然而,书中的一个更重要、更鲜明的主题,就是要求提高妇女的地位,使妇女扬眉吐气。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中,虽然人们的观念较以前已经有了很大转变,但封建残余思想依然存在,有的还很严重,像男尊女卑的现象及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位生活在两百多年前的封建社会中的作家都能打破世俗偏见,控诉封建制度,主张男女平等,这是否能引起我们这些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当代人深思呢?
镜花缘读后感 篇4
之所以特别列出封面和内文的画师,是因为我从前也看过其他版本的《镜花缘》,并没有见过配彩图的,但这一版首页的绘画长卷却深得我心,是很漂亮的和风。为这彩绘,入手也觉得很值得的。
我初次知道镜花缘,是在小时候去哥哥家玩,哥哥有本《镜花缘》小人书,画的是唐敖、林之洋、多九公到海外游历,在两面国揭开两面人后面的头巾,看见了他们背后的狰狞面孔。看到唐敖往高处蹿了数丈,当时不知道前面有他吃了蹑空草的情节,还以为他是武林高手。当时看小人书时就觉得非常好看,可惜哥哥只有一本,故事就没有看全,一直引以为憾。后来上了大学,在图书馆看见了《镜花缘》小说,就马上借回宿舍,一口气读完了。时间一长,对前面唐敖出海游历印象深刻,后面的情节便记不清了。此次再与《镜花缘》相逢,入手一册,也算是我与此书的夙缘。
本书共一百回,前四十回和后六十回,内容虽有联系,却有很大的不同。
前四十回,才子唐敖官场失意,随出海做生意的妹夫林之洋游历海外,后六十回,唐敖之女唐小山(百花仙子转世,后改名唐闺臣)出海寻亲,与其他花仙转世的才女们相遇,并共同参加武则天举办的女子考试之事。前四十回,由于角色人数较少,游历主线清晰,读起来还比较容易,后六十回,百花出场,人物繁杂,众才女相聚言欢饮酒行令,琴棋书画各展才华,难免令读者眼花缭乱。岂止是才女相聚,分明是作者炫学。作者欲刻画才女,倘若自己腹中欠缺才华,这文章是万万写不出来的。作者不吝笔墨,极力描写各才女之才华,如身在百花丛中观百花齐放。
我曾在其他版本《镜花缘》卷首见到胡适的文章,胡适很推崇这本书,尤其赞赏女儿国一段描写,因其表达了作者的女权主义思想。镜花缘提倡女权,在当时的封建社会里实属难能可贵。前四十回借海外游历讽喻世情,笔法谐谑,入木三分,此为文学评论界共识,在此就不多说了。此次我特地细读了后六十回纷繁杂乱的百花相会之章,其实在后六十回作者也借书中人物之口,发表了一些颇有见地的议论和讽喻。如红红、亭亭在黑齿国女子考试中被一些关系户挤下来而名落孙山,唐闺臣劝其到唐朝参加女子考试,红红、亭亭也担心唐朝的考试是否也存在着不公平、找关系的现象。还有一处情节讲医治小儿惊风,李汝珍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惊风起源不同,要因人而异,不能盲目使用同一种药物医治,这样只是治标不治本。可以说,镜花缘是一本作者借故事阐述自己观点的书。有些中国古典文学,作者意图往往较为隐晦,但李汝珍借此书阐述观点的目的非常明显,有关论战、观点的篇幅几乎多于情节。但有观点并不等于说教,作者借鲜活的情节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得畅快淋漓,读之令人解颐,并无枯燥之感。
此书大力提倡女权,在当时不啻惊世骇俗,但作者难免受到时代的局限性,对女权的提倡还是不够彻底。本书的九十几回讲一群将领征讨女帝武则天,连破武氏把守的四关,后来扶中宗上位,武则天退位为太后。百花中有一些女子为破阵玉殒香消,还有一些因为夫君战死而殉身相从。因其有女子殉夫情节,所以我觉得作者女权思想还是不够彻底解放。不过时代不同,以现代观点作标准要求生活在清代的作者,未免太过苛求,作者见解独到、议论精辟,已经走在时代前列,不少现代作者亦难望项背。
另外,作者写女子参加考试,赞扬女子的才华,而对女帝武则天持反对态度,如唐小山改名唐闺臣,小说最后中宗继位,武则天退位,又似乎为观点自相矛盾之处。然而我以为,这是小说时代背景的局限,并非作者反对女子称帝、从政,不然,作者又何以令牡丹转世的阴若花回归女儿国做皇帝,并且有三位女子随之做了女儿国的大臣?破武氏四关的一段战场描写,风格与封神演义类似,失陷在阵中的将领,亦是失陷在酒色财气之内,仍然讽刺的是人心的贪婪与欲望。作者身在清朝,女主名字改为“唐闺臣,意为仍是唐朝闺中之臣,我想作者也许是在隐喻反对清朝统治吧,毕竟清朝文字狱厉害,不能写得太明显。
此书作为文学作品,其效果可以用本书最后一页的一段话来作结:作者之友有忧思之疾,读此书时而解颐,时而喷饭,不久即愈。敢情这书能治抑郁症啊?心情不太好的朋友们都可以看看。然后作者还有伏笔,暗示这本书没完,还有下文,说只写了一半,朋友就催他将这一百回先印出来,说他写稿太慢,等全都写完,指不定要到什么时候,写多少先印多少。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没听说哪本书是镜花缘的续集了。而且镜花缘里一百位女子,也只是交待了一小部分的结局,一大半却还没有交代。不过未写出来的那部分似乎也不是那些女子的结局,而是武则天作太后时第二次开女科考试的事情了。要说没烂尾,有些女子的结局没交代,作者本人都说还没写完;要说烂尾吧,也不对,因为女主百花仙子已经了却尘缘,与剑侠颜紫绡弃世修行去了。所以,我猜是这部作品实际上已经完成,只是爱开玩笑的作者在结尾吹了个牛。
我疑惑了很久这本书为什么叫《镜花缘》,取的自然是水月镜花之意,但是我读了很久并没有觉得书里讲水月镜花。后来一想,大概是唐敖和唐闺臣父女都弃世修仙去了,所以尘世间种种富贵、种种磨难,如同镜花一般,虚无缥缈。如有续文,说不定会叫《水月缘》呢。
另外,发现作者对名字里带紫的女子很偏爱呢,颜紫绡、燕紫琼、宋紫菱都是女中剑侠,英姿飒爽,来无影去无踪。
李汝珍花费三十年心血,方写了五十二万字,装印成书,已算是极厚实的一本著作。当今网文,作者为了保持人气,动辄日更万字,速度虽快,其质量就很难说了。天下文章,能流传于世,莫不是消耗作者的大量才华与心血,方可写成。文学作品浩如烟海,“消磨了三十多年层层心血,算不得大千世界小小文章。”
此句令人一叹。
镜花缘读后感 篇5
在这个暑假,我捧起了这本《镜花缘》,刚读完这本小说,只觉得其中的故事带有奇幻的色彩,而并无什么深刻的讽刺。而当我再一次精读的时候,我发现了每个故事中,隐藏的含义与作者的见解。
翻开一个个故事,就能体会到各个国家别样的风土人情:大人国的民众们争先恐后地做好事;黑齿国好学的百姓、白民国一无所知的学者的反差告诉我们,决不能以貌取人;淑士国人们举止斯文,却斤斤计较告诉我们,不光学识,品行也很重要;穿胸国人胸前的大洞警示我们,千万不能行为不正;两面国的阴阳两面,告诉我们要真诚待人……
但在这其中,使我最有感悟的便是君子国门前的“为善为宝”。这个四字词语,值得细细品味。就如我思考的,什么是真正的宝贝。君子国就把善良作为了他们的珍宝:随处可见降价的商人,抬价的买者;君子国人热情地招呼外地的访客……无不体现他们的善良。而且重要的一点,这不是在强迫下养成的习惯,而是君子国人发自内心的善良。且善良,促使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物价低,说明这里的经济也很景气。开始,君子国因为善良有如此的变化,和我们现在的社会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现在的年轻人,无不想着飞黄腾达,但在有伟大理想的同时,有多少人会追求善良呢?多少人渴望穿著名牌,带着首饰,住着豪宅,这就是他们心中所谓的“珍宝”?但他们遇到机会就抓小便宜。你连善良都做不到,谈何飞黄腾达?只有抵挡住眼前的诱惑,善良地对待他人,才算做到了第一步。在日常的生活中,以一颗善良的心去对待他人,总是对的。
《镜花缘》,一本看似离奇却又现实的书,带给你的不仅仅是无穷的遐想,还有对现实的理解。这篇文章前的读者,希望你也能捧起这本书,品味品味作者对社会的见解吧!
镜花缘读后感 篇6
作者用细腻的文字,真实的情感表达出封建社会制度对女子的约束、不平等的待遇,并想打破当时社会男尊女卑这一封建思想。——田宇琪
每一部古典名著的背后,都有着作者对恶势力的反抗,对封建思想的反对,《镜花缘》亦是如此。
林之洋与唐敖等人来到女儿国,林之洋因卖货物被女儿国国王所看上,不幸与妻儿离散,在这期间,林之洋经历了扎耳之苦,裹脚之痛,让一个自由自在秀才硬生生变成一个娇滴滴的“女子”。
在以前的封建社会时,女子就像林之洋受裹脚之痛,而男子却没有任何束缚,这《镜花缘》中的女儿国将封建社会颠倒过来,让女子处理外事,男子只管家中内事,不得抛头露面,而且忍受裹脚之痛。在这里,作者用细腻的文字,真实的情感表达出封建社会制度对女子的约束,使她们受到不平等的待遇,并想打破当时社会男尊女卑这一封建思想。
其中,管束林之洋的那些宫娥也让我极为不满,因为那些宫娥为了让林之洋的脚如“三寸金莲”,不顾林之洋的疼痛,用力缠足,只是讨得国王欢喜。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宁愿牺牲他人。
现在也有许许多多的人,为了当前的利益而去伤害他人,不顾他人的感受,视他们为垫脚石,无情的踩踏。
就像当今社会,有些人好吃懒做,不思进取,最终走向歧途。抢劫他人用汗水换来的钱财,他们不会看到这些辛苦之人暗淡的目光和无助的眼神。还有一些制毒者,为了使自己获得更多的钱财,而去拆散一个个美好的家庭,诱惑并伤害无辜的生命。
好学上进的黑齿国。酸腐吝啬的淑士国,虚伪狡诈的双面国,终日忙碌的劳民国等等,它们就像一幅幅活灵活现的画面,展现在眼前,各有各的风范,也各有各的气息。但是其风、其礼、其物、其识、均奇异之至。我们在品读作者的奇思妙想之余,也体会到当时的作者那份责任、善良与无奈,他只能是拿起笔,用文字去抨击当时的封建社会,揭露社会的黑暗……
镜花缘读后感 篇7
书中写到无肠国的人饮食直接穿肠而过,往往有富人把粪便作为仆人的食物,循环竟然至数次,这里对那些为富不仁者的讽刺简直令人叫绝。淑士国连店小二都是满口之乎者也,酸腐之气,处处皆是。白民国的先生自诩学识高深,其实竟是满口白字。两面国的人正面对人笑脸相迎,背面狰狞可怖,现实生活中两面三刀之人何尝不是如此?
在讽刺的同时,作者也在一些章节中呈现了某种乌托邦的理想。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文中写到的君子国。君子国是个“好让不争”“惟善为宝”的"礼乐之邦",从君王丞相至贩夫士卒,莫不具谦谦君子之风;小说以此来否定专横跋扈、贪赃枉法的封建官场和尔虞我诈现实社会。另外如大人国的人脚下有云彩,好人脚下是彩云,坏人脚下是黑云,大官因脚下的云见不得人而以红绫遮住。黑齿国人虽面貌丑陋但个个追求学问,谈吐不俗。作者对其所赞扬的风气习俗,也用了夸张的笔墨,让人读来捧腹。
对女儿国的描写更具匠心。作者设计出了与现实世界完全相反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女儿国中男女的角色与传统的观念完全相反。这个构思有对《西游记》情节的借鉴,但作者的突破在于,他不仅通过这个情节表现对女子的政治才能的充分肯定,而且通过率直豪爽的林之洋被果王选入后宫,承受缠足、穿耳、责罚等种种磨难和痛苦的荒诞情节,对现实中女性的地位和遭遇给予了深刻同情。
整本《镜花缘》的价值观是儒家式的,它歌颂父慈子孝,君明臣忠,让有学问的读书人都在故事中得到尊敬。同时,它也描写了一群同样具有那些良好品质的少女,通过她们在才女考试中的表现说明女子也能承担像男子那样的任务。就作者的时代来看,这样的观点无疑是进步的。然而少女也像老学究那样谈《礼》、谈历史,终究是缺少了一些年轻人的灵性。除此以外,作者借书中人之口,对通俗化的儒家提出质疑,像奢侈的婚葬礼仪、讲究排场的宴会、是非不明的诉讼等。质疑之余,作者又树立起那些海外的“理想国”:君子国、轩辕国。这种思考和探索的精神,是值得称赞的。
这本书很大的一个不足,在于宿命论、果报论的色彩过于浓重,这一方面与我自己不相信转世投胎之类的说法有关。书里的好人都有神仙庇佑,逢凶化吉,而恶人都是注定受苦难,下一世要做禽兽的。每次考虑到将来之事,最准的永远是天象、卦象,而且从来没有算错过。固然,正史上的星象和市井童谣也遍地皆是,也是一个比一个准,但我宁愿相信是有智慧的人根据现状判断将来,而假说成是天象以让人信服。本书中常有这种宿命的巧合,仿佛都是注定一般。不过我们大可不必吹毛求疵,即使在今天,不也有相信那些星座之类的说法的糊涂虫么?
总的说来,《镜花缘》还是给了我很多有益的启示,发展了我的想象的空间。这本书能够流传至今,自有其不可磨灭的价值所在。
镜花缘读后感 篇8
《镜花缘》,人物描绘不比“红楼”,场面铺叙不及“三国”,光怪陆离与“西游”还有距离,唯人物语言叙述见长,古往今来,天文地理,俱在其中,可谓口若悬河,天马行空。
文中巧用荒诞不经之事例讽古喻今,用虚无缥缈之人物指桑骂槐。成语及四字词语也用得不温不火,恰到好处,言简意赅,点石成金。作者运用材料,组织文字的能力也由此可见一斑。书中众多古典的引用虽使作者有偷巧剽窃之嫌,但也足见其博览群书,纵观古今,腹中有墨,胸有成竹。
全书似乎有两条线索,一是灭周复唐,二是众仙子的聚聚散散,荣辱成殁。作者对社会中许多丑恶现象作了尖酸刻薄的讽刺,可见其对诸如此类的强烈不满,但总的看来,我怀疑作者有天朝自大,唯我独尊,地大物博,敢问谁何的思想。不过从“问道于盲”的事件看却也不一定恰当。纵观全书,好像很难找到一个反映全文的观点,或者说是主题,但也许这就是长篇小说的特点之一吧——让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书中笑料甚多,但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忍俊不禁,开怀大笑的,这些笑料也分着层次。书前部分游记中多数还能看懂,而后半部分众才女相会后的琴棋书画,谈笑风雅,其纷繁冗长,则使现代人不敢恭维了。
书中将女子作为小说的主要人物,在古代一般小说中并不少见,但其却另有特色,那就是人物众多,行色各异,但缺乏变化,刻画得有血有肉的屈指可数,多数是清香沁人,玲珑可爱,可谓镜中月水中花,但终虚所望了。将每一个女子赋花一朵,也是作者独具匠心之处,令读者睹花思人,流连忘返,只怕到愁容满面、茶饭不想的地步,便非红颜薄命不可救了。各女名为花,而此书中之各花只讲义气,无儿女情长,不是指腹为婚,就是为感恩戴德而奉以其终,此大憾也!
镜花缘读后感 篇9
镜花缘以百花仙子被贬下凡开头,由官场屡屡失意的唐敖,受到老神仙指点,索性和妻舅林之洋一起出海去寻找十二名花,途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奇异国家,但是路上并未找到名花,却是各个名字中带花的姑娘。唐敖一行人歪打正着来到了仙山蓬莱,唐敖一登上蓬莱山,便不想再次堕入红尘,只想在蓬莱山上修仙养道。
里面有几个国家让我印象深刻,首先的就是君子国。这里的人们个个讲礼仪,平易近人。商家和买家不是互相要价,而是互相加价。特别是唐敖一行人和两个老人讲中原的事情,离开后才得知,这两个老人原来是君子国的宰相!连一个国家的宰相都这么平易近人,那么这个国家的人民又有多么讲礼仪?
黑齿国,这里的人不愧为黑齿国,身上全身上下都是黑的,这还不怎么奇怪,毕竟人有黑的,白的,黄的。特别是他们的牙齿也是黑的。唐敖和多九公认为这里的人这么黑,肯定文化程度很低,便进学堂讲课。但是那几个学生的问题,问得多九公哑口无言,唐敖也得对书有深刻理解才能答得上。
白民国,这里的人比黑齿国跟进一步,连身边的一切都是白的。头戴儒巾,手拿折扇。一副翩翩君子的气派。唐敖和多九公也进到了这里的学堂,认为这里的人应该学识很高。结果那里的学堂老师简直是一派胡言!唐敖和多九公气得不行。果然人不可貌相,还不可斗量。黑齿国虽然长得黑,但博览群书,学富五车。白民国虽然头戴儒巾,一副翩翩君子的气派,却胡乱翻译论语。
镜花缘最后以百位仙子考得才女,回归天庭结尾,这里表现了作者认为女人并不比男人差。
镜花缘读后感 篇10
《镜花缘》描述蓬莱仙岛中,天上的百花仙子因在王母娘娘寿诞时,与嫦娥吵嘴,一时之间说错话,玉皇大帝大怒,令她到人间受罚,转世为唐敖的女儿,名日小山。唐敖因考试名落孙山,心灰意冷之余便与小山的舅父林之洋一同出海游历,散散心。
在航行途中,到了许多奇妙的岛,如:人民好礼、不慕荣利、为善互让的君子国;爱装模作样、卖弄学问,肚子里却毫无墨水的白民国;根据人之心眼好坏而脚踏不同颜色云朵的大人国等,后来唐敖在途中尝遍仙草,因而得道成仙,从此一去不复返,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而小山年纪虽小,但十分孝顺,曾与舅父两度出海寻父。尽管沿途遭遇不少灾难,却都奇迹般的化险为夷,最后,百花仙子化身的小山,在受罚于人间的时间期满,重回小蓬莱,继续执行掌管百花的工作。
这部小说看似在描写神话,实际上,在诙谐讽刺中也蕴涵着深刻的道理。故事中的岛国特色即在诉说当代社会的面貌、作者自己的期许,如:一、君子国:希望人人都能像君子国的人民般,不争夺、不强求,社会安乐祥和。二、女人国:显示作者关怀社会,对许多男女不平等制度的批判,想象女人亦可考科举,从事男人做不到的事。三、白民国:当时,有些人考取功名便洋洋得意,认为自己已是顶尖人物了,便卖弄自己所学。实际上,学海无涯,他们所学的不过是汪洋一瓢罢了,作者对这样气量褊狭的士大夫,也不放过揶揄他们的机会。
《镜花缘》虽然是描述作者对当代社会制度的不满,以及他个人向社会的反抗,但其中所包含的宝贵启示仍是现代社会中值得我们借鉴、警惕的。就如同我曾耳闻的一句话:真理是不会随着时代的变动,而有丝毫改变;人生最大的错误即是再犯相同的错误。但反观现代社会,为何人人不能少一点争利,而多一点施舍,像君子国般?为何有些人不能谦虚为怀?反而像白民国般喜欢卖弄?社会要进步,内心的改革其实是最重要的。如果世界上各民族和平共存、没有纷争,哪需要什么武器?但真实的情况又是怎样呢?
想改造这个社会,甚至这个世界,真非我一个十六岁的人做得到,但我想大家一起来努力一定能成功的!滴水可穿石;聚沙可成塔。而且,解决社会乱象最好的方法,关键在于生活在其中的人们。
[热门]镜花缘读后感(模板9篇)
光明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阅读是人数精神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阅读作者写的作品时,脑中不停的有新的想法,那么这个时候就有必要写一篇关于作品的读后感,一篇属于自己的作品读后感该怎么写呢?经过收集,小编整理了[热门]镜花缘读后感(模板9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收藏一下!
镜花缘读后感【篇1】
对“才女”一词最好的诠释是什么?这部百科全书式的古典魔幻小说——《镜花缘》给出了答案。读罢此书,既如沐春风,又若醍醐灌顶。
从成书形式上看,《镜花缘》和我暑假读过的《西游记》一样,也是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从写作内容上来看,《镜花缘》类似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主人公涉足到很多奇异的地域。清代小说家李汝珍凭借着漫无边际的想象力,借“镜”“花”二字展开全文,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瑰丽多姿的神仙世界,讲述了百位花仙子翩然入凡世后发生的神奇故事。前五十回向读者讲述了男主人公唐敖跟随妹夫林之洋游历各国访“花”遇到的奇人异事,后五十回写的是一百位被贬下凡的花仙子同考女试,重新聚首的情节。作者在书中流露出他对男女平等、婚姻、世族、官场等方面的独特看法,同时文中婉转地表现出有关命运的感悟——人在尘世,不过如镜中虚影,水中之月,终将如花般凋零谢世,消失在尘烟中。
回望书中人物,才女们对琴棋书画无一精通。尤其是百花仙子转世的唐小山,她文武双全,算得上是“才女”的集大成者了。作为一介女子不惜踏上征途,远赴万里寻找游历在外的父亲,这也反映出她对亲情的渴望与执着,是中国传统美德孝道的精彩展现。最终她听从父命返回国土得中女试,又再次展露她巾帼不让须眉的自强本性。尽管唐敖确为作品的主人公,但是唐小山更值得令我钦佩,就像现在流行的一句话:“明明可以靠颜值,却偏偏要靠实力。”唐小山堪称实力派兼偶像派才女主人公!
镜花缘读后感【篇2】
今年暑假,我很幸运地读了李如珍的一书。这本书让我认识了不同特点的国家,如女儿国、两国等。这本书以幽默的语言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本书是传播正能量,让正能量充满全世界。
在整本书中,作者花了最多的笔墨,最多的空间来写这个国家的女儿。在女儿的王国里,镜子里的花朵和他的同伴看到了这样奇怪的景象:“一个男人把他的外套和裙子穿反了,作为一个女人;一个女人把她的靴子和帽子穿反了,作为一个男人,作为一个外交官”。
为什么中国作家李汝珍要这样写呢?这不就是企业为了我们追求男女之间平等吗?自古代发展以来,女性和男性可以一直就享受着不平等的待遇。女性出门工作需要缠上脚,男性则不需要,这不就是通过作者在呼吁男女学生平等吗?
寻找千百年来,在球场上的官员,除了吴,又有多少人是妇女作为一个大官。行了,只是想一个正能量的传播的女儿,拒绝了封建官场,呼吁男女人权平等。作者希望,每个人都应该有平等的机会文章。
书中还描写了那阴险狡诈的“两面国”。作者在文中明确写道,“看看学生他们通过这些人的两面是何形状,谁知到了他们这一个个头戴浩然巾,都把脑后遮住,只露一张中国正面,却把那面藏了,因此企业并未能够看见一个两面。”作者的这段话可以十分具有幽默,他在那幽默的语言中,很好地讽刺了那些我们说说没有一套,做做一套,做的事都不敢给别人看,还要拿布把它遮起来的那种人。我想作者李汝珍一定不是很想对那些人说:“你们就是这样做两面派,你们难道人们不会因为感到非常羞愧吗?”是啊,在我看来,那些人就如狐狸一样阴险狡诈,迫害百姓。作者李汝珍借用社会这个历史故事,强有力地讽刺了那些受到迫害百姓,欺压我国百姓,搜刮民脂民膏,制定发展人民进行阶级不同的人,也是一种强烈地表达了自己不能否定传统官僚资本主义的情感。
此外,唐敖,林志阳这行人也去了国如君子,国大人。每个国家,作者都会突出这个国家的特点,通过自己适当的想象,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让正能量充满世界。
镜花缘读后感【篇3】
王母圣诞,众仙齐聚昆仑山庆贺。
百花仙子与嫦娥就百花齐开一事产生争执,终决定若百花得以齐开放,百花仙子必贬至人间,或为广寒宫清扫庭院。百花仙因麻将费心经营数日,其部下接到人间帝王——武则天的命令,让百花齐放。时间紧迫主人未归,仙子部下遂私下命令,让百花违花时而齐放。
事毕,百花仙子不忍降尊扫庭院,故投胎人世。其父名唐敖,一书香人士,因得梦境为觅百花齐放之仙山而周游四海,见得许多奇人异事,终隐于小蓬莱,与世隔绝。其女小山追父之踪,奈父只留一碑,欲其考取功名,遂相见并为之改名唐闺臣。唐闺臣和众女子皆才华横溢,恰武后广纳贤才,尤设女科,闺臣高中殿元,奈其名不祥,被贬之十一名。寻父之旅最终成为回到仙路之行。
洋洋一百回,镜花缘线索明朗,言语易懂,简洁凝练,所叙之事大致有二。
其一是唐敖周游四方,比之于夷狄,天朝虽为政治文化中心,仍相形见绌;其二是众女赴京赶考,谈吐不凡,诗词歌赋,腹中篇章,不亚于男子。以女子为叙述主体的题材出现在清朝,是一种进步。
唐敖至一国,见其民视燕窝如贱品,路不拾遗,甚惊讶。其民对天朝人嘲之曰“因燕窝价贵,一肴可抵十肴之费,故弗宴会必以此物为首,既不恶此形似粉条,亦不厌其味同嚼蜡。”
至黑人国,对其人身长而尽黑颇不齿,然而以知识渊博著称的多九公竟被两小黑女讨教得瞠目结舌,面红耳赤,羞愧不已。方自行惭愧,连走路都觉得失态,赶紧逃离。
另外,“脱尽仕途戾气”的国民让他们自觉俗气逼人;“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的对联也令他们印象深刻。
文本有一点淡淡的出世意味。泣红亭之对联“桃花流水杳然去,朗月清风到处游”,加之另一幅“庭院深沉处,千秋荡漾时”皆营造一种舍世俗,放四海的情怀。
文中亦有一句“凡有各事,只要俯仰无愧,时常把天地、君亲放在心上,这就是你一生之事了”这是作者借别人之口,慎重地对一生的总结。当下人也许会对这种“忠君”的'传统情怀表示“喷饭”(喷饭一词早在镜花缘中已经出现)。但细细思量,这种顾己及人的道德教诲比起当下夸夸其谈,虚有其表的伦理规劝,高明许多,清晰许多,坦白许多。
百回镜花缘,目之所及,皆人品高洁、学富五车、不计名利之人,常感神清气爽,赏心悦目。时时捧读,暂时忘却俗世,令自己置身于一道德高地,不禁沾沾自喜,自命不凡,岂非人间胜事?然奈何双脚触地,又置身于名利漩涡,所谓百回镜花缘,一场春梦,其意莫若此。
镜花缘读后感【篇4】
书中对酒。色。财。气颇多微词,而参透酒、色、财、气是成仙了道的关键,在小说中,作者还别出心裁地为武后及武氏兄弟设立了名为“自诛阵”的酉水(酒)、巴刀(色)、才贝(财)、无火(气)四关以对抗勤王诸军,大凡参不透这四关的李唐将士无一幸免,而作为勤王军首领的宋素对这酒、色、财、气平素都不甚在意,因而入此四阵而得以毫发无伤。在大军攻破四座大关而大获全胜的时候,不但前来助阵的百果大仙、红孩儿等五位大仙忽然不见,连宋素亦追随五仙而去,而这一结局无疑又一次证明了小说的禁欲主义的修道观。
该书主要内容是:武则天废唐改周时,一日,天降大雪,她因醉下诏百花盛开,不巧百花仙子出游,众花神无从请示,又不敢违旨不尊,只得开花,因此违犯天条,被劾为“逞艳于非时之候,献媚于世主之前,致令时序颠倒。”于是上帝就把百花仙子贬到人间。
百花仙子托生为秀才唐敖之女唐小山。唐敖赴京赶考,中得探花。此时徐敬业起兵讨阀武则天,有奸人陷害唐敖说他与徐敬业有结拜之交,被革去功名。唐敖对仕途感到灰心丧气,便随妻弟林之洋、舵工多九公出海经商。
他们路经30多个国家,见识了各种奇人异事、奇风异俗,并结识由花仙转世的女子,后唐敖入小蓬莱山求仙不返。
他的女儿唐小山思念父亲心切,逼林之洋带她出海寻父,游历各处仙境,来到小蓬莱,从樵夫那得到父亲的信,让她改名“闺臣”,去赴才女考试,考中后父女再相聚。唐小山改名唐闺臣回国应试,武则天开科考试才女,录取百人,一如泣红亭石碑名序。才女们相聚“红文宴”,各显其才,琴棋书画,医卜音算,灯谜酒令,人人论学说艺,尽欢而散。
镜花缘读后感【篇5】
镜花水月一场梦,机缘巧合游红尘。经典,我想是对《镜花缘》最好的评价。看了书籍简介,我想起了一本与其极为相似的一本书——《格列弗游记》,看完两本书只觉得无论是古今中外的作者都喜欢借由小说来讽刺现实。
《镜花缘》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唐敖在航行途中,到了许多奇妙的岛,体会了许多风情后来唐敖在途中尝遍仙草,因而得道成仙,从此一去不复返,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而百花仙子转世的唐小山(唐傲敖女儿)年纪虽小,但十分孝顺,曾与舅父两度出海寻父。尽管沿途遭遇不少灾难,却都奇迹般的化险为夷,最后,百花仙子化身的小山,在受罚于人间的时间期满,重回小蓬莱,继续执行掌管百花的工作。
这部小说看似在描写神话,实际上,在诙谐讽刺中也蕴涵着深刻的道理。故事中的岛国特色即在诉说当代社会的面貌、作者自己的期许,如君子国:希望人人都能像君子国的人民般,不争夺、不强求,社会安乐祥和;女人国:显示作者关怀社会,对许多男女不平等制度的批判,想象女人亦可考科举,从事男人做不到的事;黑齿国:人不可貌相,尽管貌若无盐却心思玲珑,不能用刻板印象看人。
《镜花缘》虽然是描述作者对当代社会制度的不满,以及他个人向社会的反抗,但其中所包含的宝贵启示仍是现代社会中值得我们借鉴、警惕的。就如同我曾耳闻的一句话:真理是不会随着时代的变动,而有丝毫改变;人生最大的错误即是再犯相同的错误。但反观现代社会,为何人人不能少一点争利,而多一点施舍,像君子国般?为何有些人不能谦虚为怀?反而像白民国般喜欢卖弄?社会要进步,内心的改革其实是最重要的。如果世界上各民族和平共存、没有纷争,哪需要什么武器?但真实的情况又是怎样呢?
联想到世间很多事情,很多人争得要去和功利谋缘,一旦无缘,哪个不垂头丧气,垂头丧气倒还好,更有甚者,因气生怨,因怨生恨,猜疑,妒忌,诽谤,等等吧,总之做个无缘人的这份不甘心,真是荼毒生灵!再来看书中这段小山,既然知晓自己就是有缘人,又何必告诉旁人自己正是有缘人,其他人都不是?此种做法不管是无心或是有意,都不免张扬了,有缘就还罢了,一旦四处张扬自己有缘,不怪乎从头到尾,一路坎坷。
有缘,无缘,都是各自缘法,原本没有定数,相对这件事,这个人,你有缘了,但是相对另件事,另个人,你也许就无缘了。所以说不管是主动求有缘,或者避而成无缘,都是一种选择罢了,既然有了选择,就不如欣然接受选择后的结果,何必强求,非得做个缘人,或者无缘人?有缘无缘,因缘聚会,其实最后结局都是大同,只是过程各有不同,体会各有辛酸罢了。
缘来缘去,三千红尘,镜花水月,大梦一场。如果,你能通过这黄粱一梦明白些什么,才算你真正合了这缘分。
镜花缘读后感【篇6】
以前,我总认为古代中国是一个完全没有歧视的国家。但读了《镜花缘》后,我才发现中国古代有些地方其实并不公平。
此书中,秀才唐敖与妻子的哥哥林之洋、还有多九公,一起去多个让人目瞪口呆的国家冒险。
让我印象最深的国家是君子国。在君子国里,所有人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那里没有贫富歧视,没有性别歧视,更没有官位歧视。就连宰相也如此亲民,在那里,大家生活得如此快乐。
君子国这样的品质值得发扬。然后他们去了小人国,小人国到处都是歧视。歧视会让整个世界充满了黑暗瘴气。
如今社会,也有歧视。比如性别歧视,谁说女人就很卑微,男人就很尊贵了?既然大家都是人,何不男女平等呢?还有贫富歧视,贫困的人也可以拥有高尚的品德,而并非富人就高穷人一等。官位歧视也同样十分不善,为什么领导可以高高在上,随意指责部下?这些都是歧视。
身边常常会出现歧视。比如,最近一篇新闻在报纸上火了。一个TOP5年轻作家在网上骂普通人。她说:“我身边的人都有地铁味,他们多么卑微啊!还有那些刷马桶的,真可怜!”这位女士,您坐着豪华跑车,那些人坐着地铁。可您和那些人都是人,你凭什么歧视那些凭自己劳动吃饭的人?他们也是有尊严的,他们不偷不抢不赌,也应该受到尊重。
最后我想说,歧视会让整个世界失去欢笑,失去幸福。我倡议整个社会:拒绝歧视,才会拥有幸福。
镜花缘读后感【篇7】
《镜花缘》是继《红楼梦》之后比较优秀的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它是清代作家李汝珍晚年的一部作品,共一百回。《镜花缘》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武则天称帝,打败了唐室旧臣、骆宾王的反叛。有一天醉后观花,令白花严冬齐放。众花神不敢圣旨,就齐聚皇家喷蕊吐艳。哪知了天规,被玉帝贬下凡尘成了一百个才女。众花白花仙子被贬到岭南,托生为唐敖的女儿小山。唐敖殿试落第,心情沉闷,就随妹夫林之洋泛海出游,经舵工多九公导游,观览了海外异国风情,看到许多奇人异事。后来进入小蓬莱,求仙弃世,一去不返。小山思亲心切,让舅父林之洋带她出海,寻父回家,历经后终于找到小蓬莱,却意外地在泣红亭中录下一卷“”,有一百名女子的事迹。并遵照父亲的意思改名为唐闺臣。
第二部分写武则天开科考试才女,录取了一百人,名次和泣红亭上载得分毫不差。这些才女及第后,拜见师,连日饮宴,赋诗游戏,表演了书、画、棋、医、卜、、音韵、算术等,以及灯谜、酒令、斗草、投壶等,尽欢而散,唐闺臣也重返仙山。这时,、骆宾王等人的儿子联合剑南节度使文芸,起兵反对武则天,一些才女也因姻亲关系加入军中,不少人,终于打破了“武家军”的酒、色、财、气四座大阵,武则天失败。后来唐中,仍尊则天为“大圣”,则天又下新诏,宣布明年重开女试,并命前科录取的才女重赴“红文宴”。
《镜花缘》一书的思想意义十分突出,作者借书中人物之口,鲜明地表现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对嫁娶、葬殡、饮食、衣服、居家用度都提出了一些的办法。他还通过对风土人情的描述,无情地了好吃懒做、、奉承、不学无术等多种现象,对好让不争、待人宽大的“君子之风”、大人之度则给予赞扬和肯定。然而,书中的一个更重要、更鲜明的主题,就是要求提高妇女的地位,使妇女扬眉吐气。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中,虽然人们的观念较以前已经有了很大转变,但封建思想依然存在,有的还很严重,像男尊女卑的现象及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位生活在两百多年前的封建中的作家都能打破,封建制度,主张男女平等,这是否能引起我们这些生活在中的当代人深思呢?
镜花缘读后感【篇8】
在寒冷的冬天,沏一壶暖茶,靠在窗边,读上几页书,抬眼就能望见湛蓝的天空,在太阳的照射下显得清澈透亮,无疑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今日我依旧翻开《镜花缘》,悄悄地走进故事。《镜花缘》是由清代李汝珍所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本书精华部分在前半部,讲述唐代秀才唐敖因徐敬业造反而受牵连被贬落第,愤然与友人游历海外各国,见证各地奇闻异事。作者借幻想社会中的美好事物表达自己对现实的期望。其中黑齿国的故事让我深有所思。黑齿国人人如其名,个个身黑如墨,包括牙齿,但同样个个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引得唐敖等人惊叹不已。他们的风俗是无论贫富,都以才学高为贵,不读书为贱。在他们眼中,书要比什么宝物都更加宝贵。读到此处,书中黑齿国人似乎不再那般丑陋,而是让我若有所思。
回想起爸爸常对我说的话:“我少时的阅读量可是你的十倍以上,我现在依然后悔当时没多读些书!”正是应了“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这句古话。
读书的乐趣就好比躲在一个安静的角落,独自幻想着各种美好的事物,当得到新知识时又像已将美好事物收入囊中,变成了自己的东西。当阳光洒在书页上,洒在字里行间,仿佛它也好奇你学到什么,你便会迫不及待地想与它分享、畅谈。
只要体会到这些,黑齿国人对于书的贪婪便都可理解。牛角挂书、凿壁偷光、囊萤映雪也不足为奇。不为别的,只为在书中得到知识时的乐趣!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人类文明的延续,不论是对黑齿国人还是任何人,书都是比金银更加珍贵的宝物。有句老话: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镜花缘读后感【篇9】
这次有幸得到浙江文艺出版社的足本《镜花缘》,甚是欢喜,对于吾等爱书之人,遇到好书犹如遇到仙女一般的雀跃,高尔基云:我爱书,就象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看到这本书,我自然也就大快朵颐了。
打开首页,就是一副长的彩色插图,精美度堪比绘本,演绎了书中光怪陆离的古风异想世界,插图风格偏向于浮世绘,不过有作者自己的想象,这确实能给读者一个阅读的欲望,这里要加上第一颗星。
全书总共100回,较之向前出版的各类版本,首先是校阅更加认真,更正了一些错别字,也增加了注译点,阅读无压力,全程无尿点。
在唐朝,男女平等的呼声在武则天的统治下达到了高潮,在一些封建卫道士的无病呻吟下,这位气势高昂的女皇帝(其实她算不上是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第一位是唐朝高宗年间的起义军女首领陈硕真,号文佳)大力推崇农桑,女子的地位也同样得到大幅的提高,文官大都启用女吏,而且都非常人,不是那种腹内空空如稻草的,也不是那种只会女红的,而是同样抱有男儿志,立志要用自己的才学报效国家的真正的才女,如上官婉儿,而且书中也说,她也会进行暗访,寻访真正有才学的女子,而不是片面的让属下去交办,这就是她的一大优点。
书前几回,主要着墨于武则天令百花在冬天开放,应牡丹未及时开放而龙颜大怒,下令放逐牡丹至洛阳,百花仙子因此受到牵连而违反天条,被罚下凡,成为唐敖之女唐小山,唐小山涉海寻父,途中结识了九十九位花仙子转世的才女,她们的命运如何?这些笔者还是不剧透,喜欢这本书的读者可以购买一窥究竟,相信能够满意而归。
一直很奇怪,多九公居然能够如此的见识广博,就连丁丁历险记中酗酒的阿道克船长都自愧不如。大唐帝国屹立于世界之巅,不仅朝贡的国家举不胜数,就连阿拉伯等国家都慕名前来学习交流,当然我们也是互惠互利的,于是丝绸之路就这么打开了,东西方的贸易不仅让西方见识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让中国普通老百姓实实惠惠地体会到,原来西方的美食也是有很多的选择的,既能满足口腹之欲,也能无聊时谈谈美食,说说人生(中原内地通过与西北少数民族交流,引入了许多蔬菜和水果品种,如蔬菜有苜蓿、菠菜、芸苔、胡瓜、胡豆、胡蒜、胡荽等,水果有葡萄、扁桃、西瓜、安石榴等,调味品有胡椒、沙糖等。与此同时,西域的烹饪方法也传入中原,如乳酪、胡饼、羌煮貊炙、胡烧肉、胡羹、羊盘肠雌解法等都是从西域传入中原地区的)。
书中的33个游历的国家,我们其实很有感触的,看过柏杨先生的《西游怪记》,其中关于唐僧师徒遇到的一些国家虽然有粉刺时局的意味,但是我们不难看出,这些都有着李汝珍的影子,所以清朝这本闲暇小说能对后世的这些志怪小说有如此深远的影响,这也是我们乐于看到的。
这些国家的人对于现在仍有现实意义,比如,女儿国代表了男女平等,在现在的时代依然有教育意义,两面国代表了人性的多样性,有些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嘴上仁义道德,实际上无耻之极,翼民国代表了一些爱听奉承的人,只要溜须拍马舔菊花一概笑纳,而当自己夕阳西下,无人奉承时,心里又是失落万分,结胸国的人胸前高出一块,只缘好吃懒做,就在今天,还看到有年级轻轻的人在地铁上冒充生病,博取同情,骗吃骗喝,可以说这些国家的人和现在的一些人一贴一个准。
这样一幅天马行空的瑰丽画卷没有理由不支持它,希望我们能够从阅读中学到一些知识,也能在掩卷之余有一些感触,我想吗,这要比那些消磨人意志的游戏要好得多,希望我们国人多读书,增加文化底蕴。
我们国家正在大力推广传统文化,希望借此能够让我们从浩瀚的传统文化中丰富自己的涵养,提高全民的素质,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更加的一心,我们的祖国才能强大,前不久一直在追中央一套的《中国诗词大会》,然后追《诗书中华》,现在迷上了中央一套的《中华戏曲大会》,你想想,连中国的戏曲都有这么多的种类,我们能学得的知识要有多少,关键是你是一块海绵,还是一块厕纸,就看你自己的了。
愿李老先生的足本《镜花缘》大卖,也愿中华读书之风大盛,谢谢!
镜花缘读后感模板(通用3篇)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尤其读经典作品对我们思想也会有一定的影响。网络上,很多都在谈论作者写的作品,读了以后让人眼前一亮。我们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有所获益。如何在写作品的读后感时把自己的真实感悟写出来呢?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镜花缘读后感模板(通用3篇)”,请阅读,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镜花缘读后感模板 篇1
浅读《镜花缘》
决定看《镜花缘》,缘于小时候看的电视剧《镜花缘传奇》。一直对于镜花缘里千奇百怪的故事与经历充满着好奇,这不,一找到资源便没法停下来。
此次读的是白话文的版本。白话文于我而言有些陌生,却分外有好感。不同于文言文的古板,亦不同于现代文的直白,读来自带一股古味儿,甚是清朗爽口。
故事统共一百回,说的是武则天称帝时期百花仙子与百花被贬下凡的前因后果及历程。故事前期,从被贬入凡至唐敖游至小蓬莱修道成仙,情节紧凑,节奏很快,至后期唐闺臣(百花仙,原名唐小山)携众才女参加女试高中至最后亦回小蓬莱成了仙,情节便有些单一与拖沓了。整个故事架构还是不错的,作者的知识面也很是渊博,美中不足的是作为一本玄幻类小说,后半部分生生被写成了一本纪实类小说,便有些烂尾嫌疑了。
书中有提到很多神话故事里的国度,长身国小人国,女儿国黑齿国,等等等等。小时候正是因为喜欢这些神奇的国度,才对这个故事特别着迷。书中对于这些国度的描述也很是精彩,看的时候心里忍不住大呼精彩拍手称好。当然,书中字里行间也仍能看出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一些现状是颇有微词的,这在各个不同国度里的不同见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至于具体的体现,还待各位看官自己去体会了,毕竟一千个读者心中,会有一千个镜花缘。
我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读完了全本。从起初的欲罢不能到后来的囫囵吞枣,不得不说整个状态的变化是很明显的。前文我也有提到关于故事前后期的一个节奏把控,前期玄幻神话色彩浓重,故事节奏也很紧凑,特别吸引人,后期一直是平淡清浅的众才女考取功名之路,一路上谈诗论赋虽让人忍不住赞叹各才女(说到底是作者本人)才学过人,看得多了便觉少了许多乐趣,更何况作者在后半段将一百位才女各自的才学与酒令一一呈现,未免就有些为凑章节与字数而拖沓之嫌了。说到底,本人还是非常,甚至可以说是特别钦佩作者李汝珍的才学与见识的,毕竟要构建这么一个大架构,并将各部分联结起来,本就是非常吃力的一件事情,更何况穿插其中的大手笔的诗词歌赋,灯谜酒令,看法见解等都是需要有庞大的知识架构做支撑的。所以,即便我个人认为本书有其不足之处,我仍觉得其可取之处相较更多,如此,本书于我而言,便是可读之书了。
作者李汝珍在整个故事里一直在传达的一个理念,恕我拙见,便是时刻提醒世人与人为善。古人大抵都笃信因果论,所以书中善因得善果恶人终恶报之说也是屡见不鲜,甚至整个故事的大架构也是在下一盘因果论的大棋。
作者李汝珍这盘三年的镜花棋已下完,不知看官你有何感触?我要说,大千世界走一遭,或如那镜花与水月,个中缘由与滋味,还需自己体会。今读完《镜花缘》,便要学学那闺臣之才学,再梦一场属于自己的镜花之缘。
镜花缘读后感模板 篇2
李汝珍所作《镜花缘》是浩瀚的中国文学作品中,古典小说的一员,其也是一朵璀璨的奇葩。
上写王母寿辰,各仙前来祝寿,极其玄妙,这是李汝珍通过自己非凡的想象力而营造的背景与气氛。而其中百花仙子与嫦娥二人的形象更是鲜明有趣,嫦娥作为王母的女儿自然是有番恃宠而骄之味,与神话中“嫦娥奔月”中的形象更为不同,从柔顺善良变为钻营势利。
作者在此也讽刺了书中嫦娥这类的小人形象的人,百花仙子则是被嫦娥所对立之人,但百花仙子也从未向嫦娥低头,百花在同一时期齐放这也让人真觉简直荒谬。如此体现了百花仙子是一个有底线与尊严的人物形象,同经辩解,条理清晰,也表现了她多才多艺,能言擅辩的形象。
当百花,百草,百果,百谷回仙一起回洞时百花仙子所言:“那歌舞是件有趣的事,怎么要那不伦不类的百兽乱闹起来”“我看那些鸟儿,如凤管鸾笙,莺啼燕语,虽不成腔调,还不讨厌。至于百兽,到底算些什么东西。”没错,我到也真觉得是不成气候,嫦娥在瑶池这般一闹,看来王母也不省心。兽在舞时,作者将它们的动作写的`滑稽可笑,最为令人笑谈的则是那老鼠了,又要舞,可又胆怯猫来捉了它去。
种种寿辰上的可笑之事,似乎也就是那位嫦娥所添来的麻烦,百花仙子则是与嫦娥不和,而下了赌约,可之后纵使是输与了之,但也不甘愿为嫦娥扫落花,情愿下凡,落入红尘。这也体现了百花仙子是一个有尊严与底线,不愿服输于嫦娥这等人的精神品质。
作者对嫦娥的批判与嘲讽,正如百花仙子不畏权贵甘愿落入红尘的品质的称赞与赞颂。
镜花缘读后感模板 篇3
《镜花缘》这部小说一共有一百回,主人公们到访的国家一共有四十多个,其中涉及到博物知识更是难以细数——它为我们塑造了光怪陆离的海外世界,同时也讲述了主人公们脑洞大开的海外奇遇。
本文借由女儿国、君子国、大人国等著名故事片段与读者共同探讨小说中提出的三个话题:第一个是“女性问题”,第二个是“社会理想”,第三个关于“博学知识”。带着这三个话题来一起阅读这部妙趣横生的小说,在获得阅读乐趣的同时,理解作者在文字背后的深层次思考。
《镜花缘》是清代著名的神魔小说,命名取意于“镜花水月”一词,蕴涵着对于人生空幻和哀悼女子不幸命运的意识。作者用漫画式的笔调,通过夸大和变形的手法写出了社会的丑恶和可笑,也写出他心中的理想社会。在艺术风格上,作品的奇思异想体现了作者的丰富想象力,以及思想的机警和语言的幽默风趣。
千奇百样的国家,千奇百态的风土人情,千奇百怪的事情,都如一场梦。故事中的语言诙谐幽默,妙趣横生,作者独具匠心对虚幻世界的描写,无情讽刺现实社会的黑暗虚伪,寄寓了作者的社会理想。
《镜花缘》一书的思想意义十分突出,作者借书中人物之口,鲜明地表现了自己的一些社会观点。其中一个非常重要、非常鲜明的主题,就是要求提高妇女的地位,促使妇女扬眉吐气。虽然现在人们的观念较以前已经有了很大转变,但封建残余思想依然存在,像男尊女卑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关于镜花缘的读后感精选模板
请阅读由读后感大全编辑为你编辑的关于镜花缘的读后感精选,欢迎大家阅读收藏,分享给身边的人。人生中会阅读不同的书籍,也会产生不同的想法,读完作者写的作品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读后感可以帮我们把这些想法给记录下来。
关于镜花缘的读后感精选 篇1
百花仙子不仅生性耿直,口直心快,而且又长得极美,让人真真又爱又恨。一次王母寿宴,她不让百花齐放,惹怒了早已嫉妒她的嫦娥,嫦娥便让她发下誓言,从此人间帝王若下此令,也不许百花齐放。后来百花仙子遭嫦娥和心月狐陷害,被贬下凡间,历经艰难最终得道成仙。
这是一部中国的《格列佛游记》,它讲述了百花仙子下凡经历的种种困难与种种奇遇。这本书的作者李汝珍,是清朝的一个进士,他一辈子不屑于八股文,以至于一生都苦不得志。他空有一身才学,仅仅当过河南县丞,这是读书人一生的痛啊!他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在古海州地区采拾地方风物、乡土、俚语和典籍,可谓呕心沥血。
马克·吐温,众人皆知,是美国著名的讽刺小说家。而李汝珍呢,让你在哈哈大笑中悟出了道理,更为重要的是,这本书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女权问题的,他颂扬了女子的才学,充分肯定了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这对于一位封建社会的男性来说,批判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可谓是很难得的。
其中有一篇故事很典型,名叫《阴若花》,说起女儿国,所有人也许会想到《西游记》中的女儿国,全部都是女人,而此女儿国非彼女儿国,这里女人主外,男人主内。什么意思呢?女人在那里是男人,自己也叫自己男人,而男人说自己女人,学女人在家里绣花、纺线、涂脂抹粉。并且一位“男”国王要纳一个“女人”为妃,真是可笑。而这里彰显了女人的魅力。
总而言之,本书写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游历的故事,而后半部分写武则天科选才女,有百花仙子及其他各花仙子转世一百位才女考中并有所作为的故事。
本书的情节神幻诙谐,引经据典,巧妙地勾画出一副绚丽斑斓的天轮彩图。
王国维说,人生三大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读书的三大境界也恰如其分。那么,让我们拿起书,拥抱知识的海洋吧!
关于镜花缘的读后感精选 篇2
在这个暑假,我捧起了这本《镜花缘》,刚读完这本小说,只觉得其中的故事带有奇幻的色彩,而并无什么深刻的讽刺。而当我再一次精读的时候,我发现了每个故事中,隐藏的含义与作者的见解。
翻开一个个故事,就能体会到各个国家别样的风土人情:大人国的民众们争先恐后地做好事;黑齿国好学的百姓、白民国一无所知的学者的反差告诉我们,决不能以貌取人;淑士国人们举止斯文,却斤斤计较告诉我们,不光学识,品行也很重要;穿胸国人胸前的大洞警示我们,千万不能行为不正;两面国的阴阳两面,告诉我们要真诚待人……
但在这其中,使我最有感悟的便是君子国门前的“为善为宝”。这个四字词语,值得细细品味。就如我思考的,什么是真正的宝贝。君子国就把善良作为了他们的珍宝:随处可见降价的商人,抬价的买者;君子国人热情地招呼外地的访客……无不体现他们的善良。而且重要的一点,这不是在强迫下养成的习惯,而是君子国人发自内心的善良。且善良,促使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物价低,说明这里的经济也很景气。开始,君子国因为善良有如此的变化,和我们现在的社会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现在的年轻人,无不想着飞黄腾达,但在有伟大理想的同时,有多少人会追求善良呢?多少人渴望穿著名牌,带着首饰,住着豪宅,这就是他们心中所谓的“珍宝”?但他们遇到机会就抓小便宜。你连善良都做不到,谈何飞黄腾达?只有抵挡住眼前的诱惑,善良地对待他人,才算做到了第一步。在日常的生活中,以一颗善良的心去对待他人,总是对的。
《镜花缘》,一本看似离奇却又现实的书,带给你的不仅仅是无穷的遐想,还有对现实的理解。这篇文章前的读者,希望你也能捧起这本书,品味品味作者对社会的见解吧!
关于镜花缘的读后感精选 篇3
《镜花缘》这部小说一共有一百回,主人公们到访的国家一共有四十多个,其中涉及到博物知识更是难以细数——它为我们塑造了光怪陆离的海外世界,同时也讲述了主人公们脑洞大开的海外奇遇。
本文借由女儿国、君子国、大人国等著名故事片段与读者共同探讨小说中提出的三个话题:第一个是“女性问题”,第二个是“社会理想”,第三个关于“博学知识”。带着这三个话题来一起阅读这部妙趣横生的小说,在获得阅读乐趣的同时,理解作者在文字背后的深层次思考。
《镜花缘》是清代著名的神魔小说,命名取意于“镜花水月”一词,蕴涵着对于人生空幻和哀悼女子不幸命运的意识。作者用漫画式的笔调,通过夸大和变形的手法写出了社会的丑恶和可笑,也写出他心中的理想社会。在艺术风格上,作品的奇思异想体现了作者的丰富想象力,以及思想的机警和语言的幽默风趣。
千奇百样的国家,千奇百态的风土人情,千奇百怪的事情,都如一场梦。故事中的语言诙谐幽默,妙趣横生,作者独具匠心对虚幻世界的描写,无情讽刺现实社会的黑暗虚伪,寄寓了作者的社会理想。
《镜花缘》一书的思想意义十分突出,作者借书中人物之口,鲜明地表现了自己的一些社会观点。其中一个非常重要、非常鲜明的主题,就是要求提高妇女的地位,促使妇女扬眉吐气。虽然现在人们的观念较以前已经有了很大转变,但封建残余思想依然存在,像男尊女卑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一位生活在两百多年前封建社会作家都能打破世俗偏见,控诉封建礼制,主张男女平等,这是否能引起我们这些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当代人深思呢?
关于镜花缘的读后感精选 篇4
《镜花缘》的作者是清代的李汝珍,鲁迅先生评价他“于社会制度,亦有不平,每设事端,以寓理想”,作者在这本书中把“提倡男女平等,讽刺科举制度,揭露社会丑态”等社会理想发挥得淋漓尽致。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吧!
提到封建社会,人们大都会提起一个关键词——“重男轻女”。“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描述的不平等思想禁锢着古代的人们,怪不得古代学堂里没有女子的身影。但在《镜花缘》这本书中,歧视女子的说法早已被人们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书中有一个神奇的国家叫做“女儿国”。但《镜花缘》中的女儿国与《西游记》中的女儿国有着很大的差别。《西游记》中的女儿国内无一男子,而《镜花缘》中的女儿国内本有男子,只是女性当道,男子反穿衣裙,作为妇人。文中,林之洋因卖货给国舅府误被选为王妃。这王妃可不好当,首先得缠足,所谓“缠足”,就是裹小脚,当时的人以“三寸金莲”为美;可怜的林之洋裹得十脚趾都烂了,化为脓水。这虽是夸张,但他所受的痛苦难道古代妇女没有受到过吗?
但又有谁可怜过她们呢?作者通过描写林之洋的痛苦,让读者从古时候女性的立场去体会缠足等种种陋习的残酷和丑恶,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男女不平等现象的讽刺与悲愤。
通过阅读《镜花缘》,我明白了许多道理。在生活中,我们应学习黑齿国人民的好学上进,学习君子国的谦让;同时也要杜绝像淑士国的酸腐吝啬,像无肠国的贪婪刻薄。
关于镜花缘的读后感精选 篇5
在这个寒假里,我看了《镜花缘》这本书,我在寒假的一天里基本都在晚上7点到9点之间花上1至2个小时来看这本《镜花缘》,我看的这本《镜花缘》是由清代小说家李汝珍所作一部长篇神魔小说。在《镜花缘》这部作品中,李汝珍在表现特定的讽刺内容时,也使用了这种手法。他将某种需要表现的性格或现象有意放大,让作品中喜剧人物主观上的假定逻辑与现实生活中的正常逻辑相错位,从而产生与众不同的效果,深化了李汝珍想要表达的讽刺性内容,在书中对夸张手法的运用恰到好处。
该书前半部分描写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游历的故事,包括他们在女儿国、君子国、无肠国等国的经历。后半部写了武则天科举选才女,由百花仙子托生的唐小山及其他各花仙子托生的一百位才女考中,并在朝中有所作为的故事。其神幻诙谐的创作手法数经据典,奇妙地勾画出一幅绚丽斑斓的天轮彩图。
“人与禽兽之别,全在顶上灵光。人之天良不眛,顶上必有灵光,虎豹看见,即远远回避。倘天良丧尽,消尽灵光,虎豹看见与禽兽无异”此话说的虽极不科学,虽然也许的确有我们今人已无法了解的某种玄妙的地方,野兽却不会因为这个而不伤害人的,有他的时代局限性,但其有道理的地方在于,人也许会因为善良而散发的人性的光辉,整个人的磁场,气质,气场这种东西,今人,究竟是离真正的人更近了还是更远了。
关于人的修为因果报应,《镜花缘》以老虎食人,有其追求美好教人向善的面,也有以愚昧恫吓世人,只让人顺从,愚孝,愚善的一面,所以鲁迅,胡适等许多前辈们曾说过,我国的古书都不能读,全是人吃人的封建礼教,旧道德,比如本书,是一部打着浓郁的旧时代烙印的书籍,充斥的古时候帝王,权威对人的压力,我国自从有了奴隶,封建帝王以来也许便再无或极少真正的贵族了。真正的贵族、贵人,身上衣服虽然褴褛,举止甚是大雅。书中的神仙们也极具民间普通人的世俗气息,以及阶级地位,仙女们互相讥诮,使绊子,大约就像宫斗剧集一样,今天也有许多那样的人,这是一部分人带有的民族特性还是长期受苦受难人的恶的一面?
他们对待那种猪头怪鸟,以其是因为不孝顺遭报应为由,给自己行恶,杀死这种鸟,给自己得到利益,这是极大的不善,大约便是鲁迅说的封建旧书满纸不过人吃人罢, 大约类似此类的古典书籍的确不应该早读,应该有了一定分辨是非的能力之后,便可以有所取舍与承担了。
关于镜花缘的读后感精选 篇6
清代章回体小说,作者李汝珍。奇书,忍不住聊两句。
开头交代了因果(百花因武后命令违时开放,贬谪人间),前半部分讲了唐敖诸人游历海外,后半部分是武后开女科,百花托生的百位才女齐聚,最后几回写了起兵举事,诸英诸芳或战或殉,中宗复位,红文宴重开,匆匆收尾(具体故事情节可百度)。简单查了下相关,前苏联女汉学家费施曼说它是“熔幻想小说、历史小说、讽刺小说和游记小说于一炉的杰作”,也有说它是反映妇女问题的一部小说,都很切中了。
对内容而言,我自己偏爱前半部分,写游历海外诸国的见闻,有各种大胆出奇的想象,好让不争的君子国,劳力不劳心而长寿的劳民国,一毛不拔吝啬的毛民国,无后代、死后百年可复活的无继国,人前人后不一的两面国,女外男内的女儿国等等等等,夹杂了很多作者的个人主张观点和对时事世风的讥讽,比如信风水,崇佛,缠足,奢糜等等,精彩得很。后半部分大部分是各佳人的才华展示,很多讲韵联对和诗的情节,特别是红文宴上的,我很多看不懂只能看热闹,有对这方面感兴趣的倒是可以欣赏一下。然后到了近收尾时道姑的谶言诗一出,渐起悲声,各才女回海外,赴仙山,奔战场,直至落幕,更是难熬。
据说这书是打算写二百回的,从行文能看得出来,九十多回红文宴才结束,正常的起兵举事恐怕打算详细写的……我都不知道该惋惜还是庆幸了,真是有点不想看悲剧的细节啊。
以及查过了,这书成书比红楼梦晚,受红楼影响还蛮明显的,不过人物性格完成度很明显不如红楼,多而欠精,百位才女有印象的除了近乎主角的唐闺臣,就只有女儿国储君阴若花了,阴若花结局还被一笔带过了,好恨啊,捶地。
整体还是推荐下,太敢写了,现在经常看到嘲笑一些陈旧观念会说“大清朝都亡了”,看过这书就会知道大清朝的人很多想法比一些现代人还要前卫。不由得感叹,有的人在古代,思想却能超越时代,有的人在现代,却能活成一个古董。思想开明与否,与时代实在不是完全相关啊。
关于镜花缘的读后感精选 篇7
序《镜花缘》
发妄论翎生作序,受奇冤李老蒙屈
却说自李汝珍撰著《镜花缘》后,由彼时至今朝期间共厉廿百余年,阅此书者日渐添增,设以即日为终,观毕者已似浊河流沙不可计量。其文学地位庶几可与明清之红楼梦,封神传相媲迹。
这日风雪大作,荆楚雁城有一翎姓后生机缘之下偶得此书,略览数页如获至宝,遂手不释卷日夜拜读。
约八九日后阅毕,一时兴起乃作此序,聊以记载彼时心境。序文如下:
此书由西王母瑶池盛筵宴请各仙为开端,席间风姨月姊二人恃强持宠,意欲使百花仙子令百花齐放以供王母及众仙一乐。百花仙子因花分四季,各临期而开,若一朝令百花齐放是有违天时为由,拒不受饬。双方遂起口角。
而后那月姊嫦娥又与百花仙子作赌,倘其日后有违此言,四海内一夕有百花齐放之象,则需净扫广寒三年,若不如此亦可堕入红尘,下凡历一遭难。
之后武曌在凡间登帝,改国号为周,酒后吐言令百花于次日齐放,牡丹仙因事外出,众花仙无主,遂擅听凡间天子号令。
性傲似牡丹,岂肯扫广寒?牡丹仙赌败,唯有下凡厉难。玉帝亦大怒,将擅听凡间号令之花仙俱谪于海外各国。
故事由此而生。
若独论本书开端,则颇有红楼之影,红楼中是先有宝黛二人木石前盟,再有黛玉转世偿泪。
而此书亦是先有嫦娥牡丹口角作赌,后是牡丹花仙怄气下凡尘。
此书开端着实可赞,再后面唐敖,林之洋等人下海寻仙,途经小人国,君子国,双面国,女儿国等数十个海外国家,在各国中,李汝珍更是述尽了人性善恶,痛斥了历朝历代女性不被平等重视这一现象,亦借出海遍游数个章回讽刺了对本朝封建制度之不满。
此处奇闻异录,各人种种言谈见举无不令人深思,对比西方《格列佛游记》有过之而无不及。于明清章回体小说中更是罕见。
通书共百回,若将前五十回喻为龙头,后五十回则真真堪称蛇尾。二者实难比肩。
后半部讲的多为闺阁琐事,才女戏玩。为赴新科女试,二唐集海外百花于岭南,集花一事书中大作周章,女试之时对众才女所作文章可谓只字不提。而后才女聚宴,八卦闲谈,双声行令,竟又用去三四十余回。李老此举实可谓是凑字添章,赘笔甚多。
众才女飞酒行令,言谈囊括天文地理,经史子集,更映衬出李老是为卖弄才学,此实为小说家大忌。
凑字添章达至九十余回,通书将尽,李老亟待收笔。
便使徐敬业,骆宾王二子徐承志,骆承志二人暗联义军,兴唐反周。
义军一路破关斩将,守关之人竟皆为武三思之弟,武四、五、六、七、八、九思。
不明李老笔下所撰为昆季九人或是昆季七人。
独凭此名便委实令人咋舌。起名废三字,冠于李老,当之无愧。
《镜花缘》的读后感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人类的进步,都是与读书相伴而行的。人们在阅读了一篇书籍后都会有自己的收获和体会,是时候把自己阅读作品后的所思所想写出来了。为什么我们不能产出一篇自己的读书心得分享与他人呢?也许以下内容“《镜花缘》的读后感”合你胃口!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镜花缘》的读后感(篇1)
在这个暑假,我捧起了这本《镜花缘》,刚读完这本小说,只觉得其中的故事带有奇幻的色彩,而并无什么深刻的讽刺。而当我再一次精读的时候,我发现了每个故事中,隐藏的含义与作者的见解。
翻开一个个故事,就能体会到各个国家别样的风土人情:大人国的民众们争先恐后地做好事;黑齿国好学的百姓、白民国一无所知的学者的反差告诉我们,决不能以貌取人;淑士国人们举止斯文,却斤斤计较告诉我们,不光学识,品行也很重要;穿胸国人胸前的大洞警示我们,千万不能行为不正;两面国的阴阳两面,告诉我们要真诚待人……
但在这其中,使我最有感悟的便是君子国门前的“为善为宝”。这个四字词语,值得细细品味。就如我思考的,什么是真正的宝贝。君子国就把善良作为了他们的珍宝:随处可见降价的商人,抬价的买者;君子国人热情地招呼外地的访客……无不体现他们的善良。而且重要的一点,这不是在强迫下养成的习惯,而是君子国人发自内心的善良。且善良,促使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物价低,说明这里的经济也很景气。开始,君子国因为善良有如此的变化,和我们现在的社会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现在的年轻人,无不想着飞黄腾达,但在有伟大理想的同时,有多少人会追求善良呢?多少人渴望穿著名牌,带着首饰,住着豪宅,这就是他们心中所谓的“珍宝”?但他们遇到机会就抓小便宜。你连善良都做不到,谈何飞黄腾达?只有抵挡住眼前的诱惑,善良地对待他人,才算做到了第一步。在日常的生活中,以一颗善良的心去对待他人,总是对的。
《镜花缘》,一本看似离奇却又现实的书,带给你的不仅仅是无穷的遐想,还有对现实的理解。这篇文章前的读者,希望你也能捧起这本书,品味品味作者对社会的见解吧!
《镜花缘》的读后感(篇2)
第一部份是第一至六回,写《镜花缘》故事由来,铺垫出谪凡神话的框架。这样的构思在传统小说里颇为常见。最著名的当属《红楼梦》的前五回,《水浒传》的开篇也有这样的色彩。这一部分写王母做寿,各路神仙齐聚庆贺。神仙世界也不清静,尤其是女仙们聚在一起时,那言语行动中的种种算计和交锋,也比得上时下流行的后宫戏了。邀宠献媚的嫦娥,煽风点火的风姨,清高自傲的百花仙子,息事宁人的元女,宽和风趣的麻姑,洞若观火的王母,笔墨不多,塑造的形象却个性鲜明。嫦娥到底是偷吃灵药而飞仙的,仙家修养很是不足,一个争执让她记着多少年,终于她抓住天星“心月狐”下凡为武则天的机会,让其称帝之后,于寒冬下令“百花齐放”,让百花仙子违背天条,最终使得百花仙子同九十九位花仙谪降凡尘,需遍历海外,遭险逢难,方可完劫。
第二部份是第七至五十回。百花仙子托生岭南文士唐敖家,名唐小山。唐敖科名蹭蹬,心灰意冷,遂生出世之念,乃随妻兄林之洋与舵工多九公出洋贸易,三人游海外诸国,览异闻奇景。途中经历了“君子国”、“大人国”、“淑士国”、“白民国”、“黑齿国”、“不死国”、“穿胸国”、“无肠国”、“豕喙国”、“长人国”、“伯虑国”、“劳民国”、“女儿国”、“轩辕国”等地,也遇见鲛人、蚕女、当康、果然、麟凤、狻猊等奇异生物,并见识许多奇风异俗。
旅行中见闻多出自《山海经》、《博物志》等古代地理博物小说,其中也发挥了作者奇妙的想象,最大的亮点在于作者运用了夸张、对比、漫画式勾勒等手法,寄托了辛辣的讽刺与深刻的批判。
例如书中写到无肠国的人饮食直接穿肠而过,往往有富人把粪便作为仆人的食物,循环竟然至数次,这里对那些为富不仁者的讽刺简直令人叫绝。淑士国连店小二都是满口之乎者也,酸腐之气,处处皆是。白民国的先生自诩学识高深,其实竟是满口白字。两面国的人正面对人笑脸相迎,背面狰狞可怖,现实生活中两面三刀之人何尝不是如此?
在讽刺的同时,作者也在一些章节中呈现了某种乌托邦的理想。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文中写到的君子国。君子国是个“好让不争”“惟善为宝”的"礼乐之邦",从君王丞相至贩夫士卒,莫不具谦谦君子之风;小说以此来否定专横跋扈、贪赃枉法的封建官场和尔虞我诈现实社会。另外如大人国的人脚下有云彩,好人脚下是彩云,坏人脚下是黑云,大官因脚下的云见不得人而以红绫遮住。黑齿国人虽面貌丑陋但个个追求学问,谈吐不俗。作者对其所赞扬的风气习俗,也用了夸张的笔墨,让人读来捧腹。
对女儿国的描写更具匠心。作者设计出了与现实世界完全相反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女儿国中男女的角色与传统的观念完全相反。这个构思有对《西游记》情节的借鉴,但作者的突破在于,他不仅通过这个情节表现对女子的政治才能的充分肯定,而且通过率直豪爽的林之洋被果王选入后宫,承受缠足、穿耳、责罚等种种磨难和痛苦的荒诞情节,对现实中女性的地位和遭遇给予了深刻同情。
第三部份从后五十回开始,唐小山改名唐闺臣回国应试,武则天开科考试才女,录取百人,一如泣红亭石碑名序。才女们相聚“红文宴”,各显其才,琴棋书画,医卜音算,灯谜酒令,人人论学说艺,尽欢而散。这部分文字以才学为小说,情节和人物形象塑造缺乏艺术价值。这一百个才女都是个性模糊的,百人一面。作者塑造她们一为称许女子才华,一则为逞自己的才学,游戏笔墨以自娱。鲁迅说其“论学说艺,数典谈经,连篇累牍而不能自已矣”。这一评价颇为恰当。其实这种倾向在黑齿国多九公和才女的谈话中就可见此端倪。
小说最后写唐功臣后代举义兵勤王反周,攻克酒色财气四关,斩张昌宗、张易之兄弟于城下,天下复归李唐,中宗继位。攻克四关的文字写的很有想象力,将抽象的说教形象化为具体的情节和形象,读来颇有趣味。
最后,关于这本书所体现出的女性意识,我认为其中不乏矛盾之处。女儿国的情节和对一百个才女的刻画很是旗帜鲜明地表明了对女性才华和能力的肯定与赞扬。唐小山寻父那段文字中有个有趣的情节:惧内的强盗被山寨夫人设计暴露出了想纳妾的想法,结果被夫人痛斥、暴打。夫人更是提出强盗日后若要纳妾必得先让自己纳男宠。作者借此对道德体系中的双重标准做出了尖锐的嘲讽。可是,全文处处又维护班昭《女诫》的教条;对三寸金莲多有赞美;唐小山等几位才女被强盗抓去后,想到的是自刎还是投井;最后多位才女随夫殉节。总体来说,作者的思想还是受制于他所处的时代。
《镜花缘》的读后感(篇3)
序《镜花缘》
发妄论翎生作序,受奇冤李老蒙屈
却说自李汝珍撰著《镜花缘》后,由彼时至今朝期间共厉廿百余年,阅此书者日渐添增,设以即日为终,观毕者已似浊河流沙不可计量。其文学地位庶几可与明清之红楼梦,封神传相媲迹。
这日风雪大作,荆楚雁城有一翎姓后生机缘之下偶得此书,略览数页如获至宝,遂手不释卷日夜拜读。
约八九日后阅毕,一时兴起乃作此序,聊以记载彼时心境。序文如下:
此书由西王母瑶池盛筵宴请各仙为开端,席间风姨月姊二人恃强持宠,意欲使百花仙子令百花齐放以供王母及众仙一乐。百花仙子因花分四季,各临期而开,若一朝令百花齐放是有违天时为由,拒不受饬。双方遂起口角。
而后那月姊嫦娥又与百花仙子作赌,倘其日后有违此言,四海内一夕有百花齐放之象,则需净扫广寒三年,若不如此亦可堕入红尘,下凡历一遭难。
之后武曌在凡间登帝,改国号为周,酒后吐言令百花于次日齐放,牡丹仙因事外出,众花仙无主,遂擅听凡间天子号令。
性傲似牡丹,岂肯扫广寒?牡丹仙赌败,唯有下凡厉难。玉帝亦大怒,将擅听凡间号令之花仙俱谪于海外各国。
故事由此而生。
若独论本书开端,则颇有红楼之影,红楼中是先有宝黛二人木石前盟,再有黛玉转世偿泪。
而此书亦是先有嫦娥牡丹口角作赌,后是牡丹花仙怄气下凡尘。
此书开端着实可赞,再后面唐敖,林之洋等人下海寻仙,途经小人国,君子国,双面国,女儿国等数十个海外国家,在各国中,李汝珍更是述尽了人性善恶,痛斥了历朝历代女性不被平等重视这一现象,亦借出海遍游数个章回讽刺了对本朝封建制度之不满。
此处奇闻异录,各人种种言谈见举无不令人深思,对比西方《格列佛游记》有过之而无不及。于明清章回体小说中更是罕见。
通书共百回,若将前五十回喻为龙头,后五十回则真真堪称蛇尾。二者实难比肩。
后半部讲的多为闺阁琐事,才女戏玩。为赴新科女试,二唐集海外百花于岭南,集花一事书中大作周章,女试之时对众才女所作文章可谓只字不提。而后才女聚宴,八卦闲谈,双声行令,竟又用去三四十余回。李老此举实可谓是凑字添章,赘笔甚多。
众才女飞酒行令,言谈囊括天文地理,经史子集,更映衬出李老是为卖弄才学,此实为小说家大忌。
凑字添章达至九十余回,通书将尽,李老亟待收笔。
便使徐敬业,骆宾王二子徐承志,骆承志二人暗联义军,兴唐反周。
义军一路破关斩将,守关之人竟皆为武三思之弟,武四、五、六、七、八、九思。
不明李老笔下所撰为昆季九人或是昆季七人。
独凭此名便委实令人咋舌。起名废三字,冠于李老,当之无愧。
《镜花缘》的读后感(篇4)
清代章回体小说,作者李汝珍。奇书,忍不住聊两句。
开头交代了因果(百花因武后命令违时开放,贬谪人间),前半部分讲了唐敖诸人游历海外,后半部分是武后开女科,百花托生的百位才女齐聚,最后几回写了起兵举事,诸英诸芳或战或殉,中宗复位,红文宴重开,匆匆收尾(具体故事情节可百度)。简单查了下相关,前苏联女汉学家费施曼说它是“熔幻想小说、历史小说、讽刺小说和游记小说于一炉的杰作”,也有说它是反映妇女问题的一部小说,都很切中了。
对内容而言,我自己偏爱前半部分,写游历海外诸国的见闻,有各种大胆出奇的想象,好让不争的君子国,劳力不劳心而长寿的劳民国,一毛不拔吝啬的毛民国,无后代、死后百年可复活的无继国,人前人后不一的两面国,女外男内的女儿国等等等等,夹杂了很多作者的个人主张观点和对时事世风的讥讽,比如信风水,崇佛,缠足,奢糜等等,精彩得很。后半部分大部分是各佳人的才华展示,很多讲韵联对和诗的情节,特别是红文宴上的,我很多看不懂只能看热闹,有对这方面感兴趣的倒是可以欣赏一下。然后到了近收尾时道姑的谶言诗一出,渐起悲声,各才女回海外,赴仙山,奔战场,直至落幕,更是难熬。
据说这书是打算写二百回的,从行文能看得出来,九十多回红文宴才结束,正常的起兵举事恐怕打算详细写的……我都不知道该惋惜还是庆幸了,真是有点不想看悲剧的细节啊。
以及查过了,这书成书比红楼梦晚,受红楼影响还蛮明显的,不过人物性格完成度很明显不如红楼,多而欠精,百位才女有印象的除了近乎主角的唐闺臣,就只有女儿国储君阴若花了,阴若花结局还被一笔带过了,好恨啊,捶地。
整体还是推荐下,太敢写了,现在经常看到嘲笑一些陈旧观念会说“大清朝都亡了”,看过这书就会知道大清朝的人很多想法比一些现代人还要前卫。不由得感叹,有的人在古代,思想却能超越时代,有的人在现代,却能活成一个古董。思想开明与否,与时代实在不是完全相关啊。
《镜花缘》的读后感(篇5)
百花仙子不仅生性耿直,口直心快,而且又长得极美,让人真真又爱又恨。一次王母寿宴,她不让百花齐放,惹怒了早已嫉妒她的嫦娥,嫦娥便让她发下誓言,从此人间帝王若下此令,也不许百花齐放。后来百花仙子遭嫦娥和心月狐陷害,被贬下凡间,历经艰难最终得道成仙。
这是一部中国的《格列佛游记》,它讲述了百花仙子下凡经历的种种困难与种种奇遇。这本书的作者李汝珍,是清朝的一个进士,他一辈子不屑于八股文,以至于一生都苦不得志。他空有一身才学,仅仅当过河南县丞,这是读书人一生的痛啊!他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在古海州地区采拾地方风物、乡土、俚语和典籍,可谓呕心沥血。
马克·吐温,众人皆知,是美国著名的讽刺小说家。而李汝珍呢,让你在哈哈大笑中悟出了道理,更为重要的是,这本书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女权问题的,他颂扬了女子的才学,充分肯定了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这对于一位封建社会的男性来说,批判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可谓是很难得的。
其中有一篇故事很典型,名叫《阴若花》,说起女儿国,所有人也许会想到《西游记》中的女儿国,全部都是女人,而此女儿国非彼女儿国,这里女人主外,男人主内。什么意思呢?女人在那里是男人,自己也叫自己男人,而男人说自己女人,学女人在家里绣花、纺线、涂脂抹粉。并且一位“男”国王要纳一个“女人”为妃,真是可笑。而这里彰显了女人的魅力。
总而言之,本书写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游历的故事,而后半部分写武则天科选才女,有百花仙子及其他各花仙子转世一百位才女考中并有所作为的故事。
本书的情节神幻诙谐,引经据典,巧妙地勾画出一副绚丽斑斓的天轮彩图。
王国维说,人生三大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读书的三大境界也恰如其分。那么,让我们拿起书,拥抱知识的海洋吧!
《镜花缘》的读后感(篇6)
今天晚上,我终于把《镜花缘》这本书读完,它不仅给予了我快乐,还给予了我人生的道理。
《镜花缘》这本书主要讲了王母娘娘的生日宴会——蟠桃会。白鸟大仙和百兽大仙都把鸟兽叫来给王母娘娘助兴。可是只有百花仙子没有把百花——荷花、枫叶、樱女、芙蓉、兰草……在同一时间开放,于是,月神嫦娥仙子与她打了个赌:“如果有一天地上的皇帝让你开花,你开了,就下凡去。”
几百年后,地上的女皇帝——武则天十分的不近人情,她让花园里一百种花一齐开放,不然就把全天下的花都拔了。百花仙子因为不在,其他九十九个花仙子不知如何是好,最后只好照办了,终于百花仙子知道了,自动飞下了人间,还有九十九个花仙子也一齐下凡了。
百花仙子下凡后转世在唐敖家,在唐敖一次漫长的国外旅程中他找回了九十九个花仙子,从此她们过上了比神仙还快乐幸福的生活。
这本书告诉了我许多道理,如:“人不要重视外表,要重视学习。”“不要被对方外表所迷惑……”所以,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终身难忘。
《镜花缘》(读后感范文)
《镜花缘》读后感初一(31)班张玉在这个寒假里,我看了《镜花缘》这本书,我在寒假的一天里基本都在晚上7点到9点之间花上1至2个小时来看这本《镜花缘》,我看的这本《镜花缘》是由清代小说家李汝珍所作一部长篇神魔小说。在《镜花缘》这部作品中,李汝珍在表现特定的讽刺内容时,也使用了这种手法。他将某种需要表现的性格或现象有意放大,让作品中喜剧人物主观上的假定逻辑与现实生活中的正常逻辑相错位,从而产生与众不同的效果,深化了李汝珍想要表达的讽刺性内容,在书中对夸张手法的运用恰到好处。该书前半部分描写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游历的故事,包括他们在女儿国、君子国、无肠国等国的经历。后半部写了武则天科举选才女,由百花仙子托生的唐小山及其他各花仙子托生的一百位才女考中,并在朝中有所作为的故事。其神幻诙谐的创作手法数经据典,奇妙地勾画出一幅绚丽斑斓的天轮彩图。“人与禽兽之别,全在顶上灵光。人之天良不眛,顶上必有灵光,虎豹看见,即远远回避。倘天良丧尽,消尽灵光,虎豹看见与禽兽无异”此话说的虽极不科学,虽然也许的确有我们今人已无法了解的某种玄妙的地方,野兽却不会因为这个而不伤害人的,有他的时代局限性,但其有道理的地方在于,人也许会因为善良而散发的人性的光辉,整个人的磁场,气质,气场这种东西,今人,究竟是离真正的人更近了还是更远了。关于人的修为因果报应,《镜花缘》以老虎食人,有其追求美好教人向善的面,也有以愚昧恫吓世人,只让人顺从,愚孝,愚善的一面,所以鲁迅,胡适等许多前辈们曾说过,我国的古书都不能读,全是人吃人的封建礼教,旧道德,比如本书,是一部打着浓郁的旧时代烙印的书籍,充斥的古时候帝王,权威对人的压力,我国自从有了奴隶,封建帝王以来也许便再无或极少真正的贵族了。真正的贵族、贵人,身上衣服虽然褴褛,举止甚是大雅。书中的神仙们也极具民间普通人的世俗气息,以及阶级地位,仙女们互相讥诮,使绊子,大约就像宫斗剧集一样,今天也有许多那样的人,这是一部分人带有的民族特性还是长期受苦受难人的恶的一面?他们对待那种猪头怪鸟,以其是因为不孝顺遭报应为由,给自己行恶,杀死这种鸟,给自己得到利益,这是极大的不善,大约便是鲁迅说的封建旧书满纸不过人吃人罢,大约类似此类的古典书籍的确不应该早读,应该有了一定分辨是非的能力之后,便可以有所取舍与承担了。
《镜花缘》读书笔记_镜花缘读书笔记600字
《镜花缘》是清代著名的神魔小说,是作者在海属地区采拾地方风物、乡土俚语及古迹史乘,消磨三十多年层层心血而写成的。
《镜花缘》共计一百回,故事以百花仙子为首的一百位花神因奉武则天诏令在寒冬使百花开放,违犯天条,被贬下尘世为开端。其中百花仙子托生为秀才唐敖之女唐小山。小说前半部分主要写唐敖、林之洋、多九公三人游历海外三十余国的奇异经历,后半部分主要写由诸花神所托生的一百名才女参加武则天所设的女试,及考取后在一起饮酒游戏、赋诗谈笑的情景。同时,又自始至终贯穿着维护李氏正统、反对武则天篡政的线索。
《镜花缘》一书的命名取意于镜花水月一词,蕴涵着对于人生空幻和哀悼女子不幸命运的意识。作者用漫画式的笔调,通过夸大和变形的手法写出了社会的丑恶和可笑,也写出他心中的理想社会。但是由于故事发生的场所都是虚无缥缈之地而情节又是及其荒诞离奇的,所以作者借此来揭示的当时的现实生活,给读者的感受主要是滑稽可笑而不是严峻和可悲。
千奇百怪的国家,千奇百怪的风土人情,千奇百怪的事情,都如一场梦一般。故事中的语言诙谐幽默,妙趣横生,时而语调激昂,似作者对未来的美好想象,时而语调低沉,似作者对人情世故的反思。作者独具匠心的通过对虚幻世界的描写,无情的讽刺的现实社会的黑暗虚伪,寄寓了作者的社会理想。
走出书本,看看人生有时就是镜中花水中月,外表看来很美,但是永远也不可能得到和拥有。
《镜花缘》读书笔记_镜花缘读书笔记700字
读了李汝珍的《镜花缘》,我非常有感触。
作者李汝珍对疆域沿革感兴趣,对八股文十分不屑,学识渊博精通音韵。可清代并不是有才华就能当官。在没办法的情况下,李汝珍通过丰富的想象,创作了这部名著《镜花缘》。
文中的前五十回写的是唐敖、林之洋和多九公出海,还有唐小山寻父的经过。后五十回写的则是众女子应考。
全文中,我认为最有尊严最值得我崇拜的人,便是唐小山。
唐小山原是天上的百花仙子,因为在王母娘娘的寿宴上与嫦娥发生争执,便发誓百花都会有该开之时盛开。可新月狐转世成武则天的一冬日,醉酒下旨百花齐放。可百花仙子正在与麻姑喝酒下棋,不知此事。其余九十九位仙子只好听旨,开花。事后,百花仙子按照赌约下人间,却不肯给嫦娥扫地,只好转生为秀才唐敖之女。
唐小山原本可以为广寒宫扫落花三年,可是她却认为这不是她干的事,有损脸面,便下凡去了。
最让我吃惊的便是嫦娥了。原本嫦娥在我的印象里是为救长生不老而吃药的可怜女子,孤独寂寞地待在广寒宫。而当我看到嫦娥告诉要下凡的新月狐:要让百花齐放,以显威名时,她便不是那可怜的嫦娥了。每个人都有两面,善与恶。在本书中,嫦娥阴险、狡诈,与聪明正义的唐小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也因为对比,使唐小山更加成为了本书的正面人物。
这本书通过了唐敖在外几十个国家的游历,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不良现象,讽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批判了品质恶劣和行为不端的人。
虽然这本书是作者是想象出来的,但是没有一个世界是一个人凭空,毫无依据幻想出来的。这本书讽刺的东西,也正是这个社会所讽刺的东西。
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她可以美,但不能完,不能纯善或纯恶。如嫦娥与唐小山。这个世界不是完美的,这个世界是善恶的。
镜花缘读后感怎么写分享5篇
当我们读完一本好书后,从中获得的感想会一直留在心中,最近大家都被李汝珍写的热门书籍镜花缘所深深吸引,读后感的写作是我们探寻自身想法的一种形式。你知道优秀的镜花缘读后感是怎样的吗?以下是读后感大全收集整理的“镜花缘读后感怎么写”,可能你会喜欢,欢迎分享。
镜花缘读后感怎么写 篇1
从小到大,我读过的书不计其数,有一本令人深思又令我难忘的书——《镜花缘》。
《镜花缘》的作者李汝珍博学多才,精通文学、音律、围棋。晚年虽然生活贫困,却用十多年时间写了号称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最奇特的一部——《镜花缘》。当代学者称之为“杂家说”,国外学者评为融幻想、历史、讽刺、游记四类小说于一体的巨著。
刚翻开书的第一页,就看到上面那段简介,我心中暗想:“一个老头儿能写出什么巨著,没听说过这本书,我倒要见识见识。”
故事从百花仙子被贬开始,沿着两条主线叙述。明线为唐敖官场失意,索性与妻舅林之洋出海经商游历,暗线则是百花仙子在凡间的故事,两条线一明一暗,为故事增添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看《镜花缘》的第一感受是幽默。从人物的语言神态和场面描写都能看出。淑士国人十分迂腐。在一家小酒馆,伙计是这样招呼客人的:“三位先生光临,莫非饮酒乎?用菜乎?请明白以告我也。”淑士国人的呆板,酸,透过一个小人物的几句话,跃然纸上。
看《镜花缘》的第二感受是凝重。幽默与凝重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气氛。在笑过之后,我也有些羞惭。白民国书架上摆得满满的,人人都有一股书卷气,却连《论语》都读不正确;而黑齿国人皮肤黝黑,却诗书满腹,真是不能以貌取人呢!
看《镜花缘》的第三感受是感动。虽然某些国家的习惯不好,但每一个失德行为背后又很快出现一个反衬人物,厌火国人因为贪财而喷火伤人,而被唐敖放生的人鱼却出手想要救助,最终赶走了厌火国人。
《镜花缘》虽然是虚构的小说,却严厉地抨击了现实中的不良风气,真可谓是一面“镜子”。从此《镜花缘》成了我书架上的老居民、好居民。
镜花缘读后感怎么写 篇2
第一部份是第一至六回,写《镜花缘》故事由来,铺垫出谪凡神话的框架。这样的构思在传统小说里颇为常见。最著名的当属《红楼梦》的前五回,《水浒传》的开篇也有这样的色彩。这一部分写王母做寿,各路神仙齐聚庆贺。神仙世界也不清静,尤其是女仙们聚在一起时,那言语行动中的种种算计和交锋,也比得上时下流行的后宫戏了。邀宠献媚的嫦娥,煽风点火的风姨,清高自傲的百花仙子,息事宁人的元女,宽和风趣的麻姑,洞若观火的王母,笔墨不多,塑造的形象却个性鲜明。嫦娥到底是偷吃灵药而飞仙的,仙家修养很是不足,一个争执让她记着多少年,终于她抓住天星“心月狐”下凡为武则天的机会,让其称帝之后,于寒冬下令“百花齐放”,让百花仙子违背天条,最终使得百花仙子同九十九位花仙谪降凡尘,需遍历海外,遭险逢难,方可完劫。
第二部份是第七至五十回。百花仙子托生岭南文士唐敖家,名唐小山。唐敖科名蹭蹬,心灰意冷,遂生出世之念,乃随妻兄林之洋与舵工多九公出洋贸易,三人游海外诸国,览异闻奇景。途中经历了“君子国”、“大人国”、“淑士国”、“白民国”、“黑齿国”、“不死国”、“穿胸国”、“无肠国”、“豕喙国”、“长人国”、“伯虑国”、“劳民国”、“女儿国”、“轩辕国”等地,也遇见鲛人、蚕女、当康、果然、麟凤、狻猊等奇异生物,并见识许多奇风异俗。
旅行中见闻多出自《山海经》、《博物志》等古代地理博物小说,其中也发挥了作者奇妙的想象,最大的亮点在于作者运用了夸张、对比、漫画式勾勒等手法,寄托了辛辣的讽刺与深刻的批判。
例如书中写到无肠国的人饮食直接穿肠而过,往往有富人把粪便作为仆人的食物,循环竟然至数次,这里对那些为富不仁者的讽刺简直令人叫绝。淑士国连店小二都是满口之乎者也,酸腐之气,处处皆是。白民国的先生自诩学识高深,其实竟是满口白字。两面国的人正面对人笑脸相迎,背面狰狞可怖,现实生活中两面三刀之人何尝不是如此?
在讽刺的同时,作者也在一些章节中呈现了某种乌托邦的理想。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文中写到的君子国。君子国是个“好让不争”“惟善为宝”的"礼乐之邦",从君王丞相至贩夫士卒,莫不具谦谦君子之风;小说以此来否定专横跋扈、贪赃枉法的封建官场和尔虞我诈现实社会。另外如大人国的人脚下有云彩,好人脚下是彩云,坏人脚下是黑云,大官因脚下的云见不得人而以红绫遮住。黑齿国人虽面貌丑陋但个个追求学问,谈吐不俗。作者对其所赞扬的风气习俗,也用了夸张的笔墨,让人读来捧腹。
对女儿国的描写更具匠心。作者设计出了与现实世界完全相反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女儿国中男女的角色与传统的观念完全相反。这个构思有对《西游记》情节的借鉴,但作者的突破在于,他不仅通过这个情节表现对女子的政治才能的充分肯定,而且通过率直豪爽的林之洋被果王选入后宫,承受缠足、穿耳、责罚等种种磨难和痛苦的荒诞情节,对现实中女性的地位和遭遇给予了深刻同情。
第三部份从后五十回开始,唐小山改名唐闺臣回国应试,武则天开科考试才女,录取百人,一如泣红亭石碑名序。才女们相聚“红文宴”,各显其才,琴棋书画,医卜音算,灯谜酒令,人人论学说艺,尽欢而散。这部分文字以才学为小说,情节和人物形象塑造缺乏艺术价值。这一百个才女都是个性模糊的,百人一面。作者塑造她们一为称许女子才华,一则为逞自己的才学,游戏笔墨以自娱。鲁迅说其“论学说艺,数典谈经,连篇累牍而不能自已矣”。这一评价颇为恰当。其实这种倾向在黑齿国多九公和才女的谈话中就可见此端倪。
小说最后写唐功臣后代举义兵勤王反周,攻克酒色财气四关,斩张昌宗、张易之兄弟于城下,天下复归李唐,中宗继位。攻克四关的文字写的很有想象力,将抽象的说教形象化为具体的情节和形象,读来颇有趣味。
最后,关于这本书所体现出的女性意识,我认为其中不乏矛盾之处。女儿国的情节和对一百个才女的刻画很是旗帜鲜明地表明了对女性才华和能力的肯定与赞扬。唐小山寻父那段文字中有个有趣的情节:惧内的强盗被山寨夫人设计暴露出了想纳妾的想法,结果被夫人痛斥、暴打。夫人更是提出强盗日后若要纳妾必得先让自己纳男宠。作者借此对道德体系中的双重标准做出了尖锐的嘲讽。可是,全文处处又维护班昭《女诫》的教条;对三寸金莲多有赞美;唐小山等几位才女被强盗抓去后,想到的是自刎还是投井;最后多位才女随夫殉节。总体来说,作者的思想还是受制于他所处的时代。
镜花缘读后感怎么写 篇3
清代章回体小说,作者李汝珍。奇书,忍不住聊两句。
开头交代了因果(百花因武后命令违时开放,贬谪人间),前半部分讲了唐敖诸人游历海外,后半部分是武后开女科,百花托生的百位才女齐聚,最后几回写了起兵举事,诸英诸芳或战或殉,中宗复位,红文宴重开,匆匆收尾(具体故事情节可百度)。简单查了下相关,前苏联女汉学家费施曼说它是“熔幻想小说、历史小说、讽刺小说和游记小说于一炉的杰作”,也有说它是反映妇女问题的一部小说,都很切中了。
对内容而言,我自己偏爱前半部分,写游历海外诸国的见闻,有各种大胆出奇的想象,好让不争的君子国,劳力不劳心而长寿的劳民国,一毛不拔吝啬的毛民国,无后代、死后百年可复活的无继国,人前人后不一的两面国,女外男内的女儿国等等等等,夹杂了很多作者的个人主张观点和对时事世风的讥讽,比如信风水,崇佛,缠足,奢糜等等,精彩得很。后半部分大部分是各佳人的才华展示,很多讲韵联对和诗的情节,特别是红文宴上的,我很多看不懂只能看热闹,有对这方面感兴趣的倒是可以欣赏一下。然后到了近收尾时道姑的谶言诗一出,渐起悲声,各才女回海外,赴仙山,奔战场,直至落幕,更是难熬。
据说这书是打算写二百回的,从行文能看得出来,九十多回红文宴才结束,正常的起兵举事恐怕打算详细写的……我都不知道该惋惜还是庆幸了,真是有点不想看悲剧的细节啊。
以及查过了,这书成书比红楼梦晚,受红楼影响还蛮明显的,不过人物性格完成度很明显不如红楼,多而欠精,百位才女有印象的除了近乎主角的唐闺臣,就只有女儿国储君阴若花了,阴若花结局还被一笔带过了,好恨啊,捶地。
整体还是推荐下,太敢写了,现在经常看到嘲笑一些陈旧观念会说“大清朝都亡了”,看过这书就会知道大清朝的人很多想法比一些现代人还要前卫。不由得感叹,有的人在古代,思想却能超越时代,有的人在现代,却能活成一个古董。思想开明与否,与时代实在不是完全相关啊。
镜花缘读后感怎么写 篇4
说起李汝珍,大家都不陌生,众所周知,李汝珍是中国小说名著?镜花缘?的作者,李汝珍19岁时跟随当官的哥哥一起来到沧州,在那里“消磨了三十多年层层心血”三易其稿,终于写出了《镜花缘》这篇小说。小说内容独特,雅俗共赏。熔幻想小说、讽刺小说和游记小说于一炉,大家都知道在?西游记?中有个女儿国,举国上下没有一个男子,而在古典长篇小说《镜花缘》中的女儿国就是另一翻景象了。
《镜花缘》颂扬女性的才能,充分肯定女子的社会地位,剑侠颜绡能飞檐走壁,林婉如精通音韵,米兰芬俨然是位数学家,上官婉儿“学问不凡”才情敏捷,作诗又好又快,朝臣无不拜服。
在《镜花缘》所描绘的女儿国中“男子反穿衣裙,作为妇人,以治内事,女子反穿靴帽,作为男人,以治外事。”女子的智慧,才能都不弱于男子,从皇帝到辅臣都是女人。小说反映出作者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观念的不满。
我由《镜花缘》想到了一个故事,故事是这样的,在新中国还没有成立前,在一个小村子里,里面的男人都娶三、四个老婆,每当老婆生女孩子时,便把女孩子抱去卖给别人家。那个时候,人们都重男轻女,女的每天都要犁地、做饭、洗衣服,而男的却坐在一旁看着她们工作,有的人手里还会拿一根树条,只要女的一停下来,便会拿树条去抽,所有的女人像奴隶一样供男人们驱使。
这个现象,不仅说明过去人的封建和男尊女卑的观念,更说明过去的清政府腐-败无能,孙中山因为妈妈给姐姐缠足,而要把封建迷信的缠足给废除了。
我关心我的祖国。我爱我的祖国。赶紧把封建迷信抛弃吧!只有那样我们的祖国才能进步,才能变得更强大。
镜花缘读后感怎么写 篇5
今天晚上,我终于把《镜花缘》这本书读完,它不仅给予了我快乐,还给予了我人生的道理。
《镜花缘》这本书主要讲了王母娘娘的生日宴会——蟠桃会。白鸟大仙和百兽大仙都把鸟兽叫来给王母娘娘助兴。可是只有百花仙子没有把百花——荷花、枫叶、樱女、芙蓉、兰草……在同一时间开放,于是,月神嫦娥仙子与她打了个赌:“如果有一天地上的皇帝让你开花,你开了,就下凡去。”
几百年后,地上的女皇帝——武则天十分的不近人情,她让花园里一百种花一齐开放,不然就把全天下的花都拔了。百花仙子因为不在,其他九十九个花仙子不知如何是好,最后只好照办了,终于百花仙子知道了,自动飞下了人间,还有九十九个花仙子也一齐下凡了。
百花仙子下凡后转世在唐敖家,在唐敖一次漫长的国外旅程中他找回了九十九个花仙子,从此她们过上了比神仙还快乐幸福的生活。
这本书告诉了我许多道理,如:“人不要重视外表,要重视学习。”“不要被对方外表所迷惑……”所以,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终身难忘。
喜欢《镜花缘读后感如何写模板》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镜花缘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