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乡观后感(5篇)。
书也好、电视电影也好,都是信息的载体,观看的过程中我们内心就会产生许多想法。观后感能够反映观众对影视作品的感性理解和批判性思考,要写好观后感就要联系实际,深入发挥,把自己的感写深,写透,您有坚持写作品名的观后感的习惯吗?期待这份"原乡观后感"能够让您更深入了解相关事项,希望本文内容能给您提供帮助!
原乡观后感 篇1
原乡文学奖以年度为单位,采取社会大众投票、特邀评委评审等方式进行评选,以作者自愿参加为原则。
1月1日至12月31日在原鄉書院专栏《原乡文学奖征文》发表的作品,均为参赛作品。
1、本征文只限于散文和小说。诗歌将以每月同题诗的形式进行征文。
2、凡参评原乡文学奖的稿件,须注明“文学奖”,否则,按正常来稿处理。
3、参评作品,须未在其他微信公众号发表过,并按原鄉書院投稿说明进行独家授权。
4、已经在报纸或杂志发表过的,同样可以参加征文,请注明所发报刊及时间,会优先录用!
6、作品一律在18000字以内,提倡1000至5000字的短作品。请自行认真校对,文责自负。投稿时尽量将作品内容置于邮件正文,最好是自然段之间空一行,并去除不必要的空格。
7、参赛者可按自己的意愿决定是否随附个人简介及近照。如附近照,请以邮件附件的方式发送。
1、原鄉書院将以《原乡文学奖征文》专栏发表参评作品。
2、只有在《原乡文学奖征文》栏目发表的作品,才具备参评资格。
3、所发表的作品,一周内打赏的`六成作稿酬,10元内无稿酬。
1、一般以月度为单位进行初评,或根据来稿情况,视情况进行阶段性初评。
2、初评:月度或阶段性初评以大众投票为主要方式,对参选作品进行评选。以得票多少入选前若干名。同一作者的,只能有一篇入选,无特殊情况,票数高的入选,其他名次顺延!确定有效投票的前若干名后,由评委再从中评出若干篇。如整体票数都过低,将直接按得票高低评选数篇入选作品!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票数过低的将不进入排名和终评!
3、诗歌,单独进行征文和评选。
4、终评:除社会大众投票和特邀评委评选外,视情参考其他要素,具体细则另行确定。
5、对最终获奖的作家,拟进行奖金、奖杯、奖品证书等表彰。具体表彰形式和内容,另行确定。
1、严禁抄袭,一经发现,随时取消参赛资格。参赛者文责自负。
2、评选活动将可能会根据投稿情况做相应变动。
3、凡参赛者均视为同意评选中的相关规则及可能发生的变动。
5、评选规则的最终解释权归原鄉書院编辑部。
原乡观后感 篇2
乡愁诗虽然仅仅只是余光中诗写内容的一部分,但影响广泛深刻,使余光中先生成为台湾乡愁诗人的典型代表。
台湾新诗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 走过了与大陆颇有差别的一段曲折的路。大体是从西化到回归传统, 后又走向了现代与传统的融合的多元化格局。诗的游子余光中的诗最初师法“五四”以来的新月派等,尔后进一步学习了英国的浪漫派,求学美国期间又热衷于现代派诗的实验,总之是做过一段诗的游子。从早年的创作道路看,他似乎逐渐疏离了民族传统,到了60年代,诗集《莲的联想》的问世,才出现了回归传统的迹象。在地理空间上来说,他幼时便跟随母亲到处流亡,从大陆迁往了台湾,而后又经历了一段长时间的海外求学经历,这使他离开故土越走越远。然而他现在又回到了台湾,重回了大陆,回到了最初的起点。这不仅代表是台湾新诗的整体变化,很大程度上也是中国诗坛三十多年来的大致走向。
在这种传统与现代、西方与民族的摆荡中,余光中的乡愁诗尤其显得深沉而富有韵味力量。乡愁文化是我国千年以来就有的文化。乡愁诗便是传承这一文化的不朽载体,千百年来名篇名句不断。离开祖国大陆定居台湾的人们,情系祖国,怀念祖国大陆的山川河流,风土人情,渴望回到那个曾经的故乡,渴望在那片炙热的土地上洒下一腔思乡的热血,因而乡愁诗的创作也成为台湾诗歌中的重要题材。在那个两岸隔离的年代,台湾文坛涌现了很多乡愁诗人,但是无论从诗作数量还是影响的广度,余光中都可堪称之最。余光中作为台湾乡愁诗人的典型代表,他的诗歌中既包含对祖国家乡的深切思念;也包含对中华民族的归依认同;更包含对民族文化传统的挚爱归宿。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他的作品总能得到广泛的阅读和传承,他情意和文采俱佳,擅长运用简单而精准的意向来映射深入骨髓的情感,作品中既带着中国传统古典主义的韵律色彩,又有现代诗歌宽阔辽远的空间维度。余光中的乡愁诗选用意象往往简单而质朴。融无限大爱与简单而质朴的意象里,让人顿感亲切、温暖。细细品读他不同时期的乡愁诗,其中展现出来的多维空间耐人寻味,他不限于抒发个人情感,在他的作品中更多体现了多种情愫和意识交织的艺术境界,有对特定文化环境下的独特文化感受,对中华民族的归一认同和传统艺术境界升华的文化回归,对祖国家乡深切思念的爱国情怀,对民族文化传统挚爱归宿的民族情结,多重维度相互交织,相辅相成,纵观之下构成了一曲壮丽磅礴的民族史诗。
中国社会的本质是一个乡土社会,“土地”对中国古老的劳动人民而言不仅意味着钱财和食物的来源,更是意味着一种生命于精神和心灵的共同寄托。那片土地是他们依靠终身的财富,也是他们习惯与依赖的心灵归宿,因而中国人民自古以来便对“土地”有着特殊的情感。而对于余光中而言,“大陆”那片土地早已不是地球表面上一片地理空间形态那么简单,它是纵横了千年历史的民族文化的积淀,更是贯穿了所有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怀的长河,亦是维系中华民族之根、民族之魂的重要纽带,因为那片土地上有着千年的风霜雨露和文化传统。 “对于诗人而言,土地不仅是休养生息之所,更是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不可缺失的特质,具有心理治疗的超凡能力。”[1]
余光中告别大陆来到台湾、香港甚至是国外,这种地理空间上的差异构成了他的地理乡愁情结,这种情结在他的乡愁诗中亦是展现得淋漓尽致,主要是通过对大陆山川风物的讴歌体现出来。余光中对于祖国土地的回忆和爱恋,对那片他曾生长并给予他生命和滋养的地方的怀念及赞扬,是深刻而入微的,那些奔腾流淌的大河,摇曳生姿的树木,百转千肠的小巷,都宛若一股温热的血液流淌入他刻苦相思的心中,传递给他在回忆故土感伤哀愁时一丝柔软而甜蜜的情怀。
对大陆山川风物的讴歌,散落于余光中的乡愁诗中。如他的《乡愁四韵》: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给我一掌海棠红啊海棠红/血一样的海棠红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给我一掌海棠红啊海棠红/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信一样的雪花白/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母亲一样的腊梅香/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2]滚滚长江水源源不断,孕育了多少纵横交错的富饶土地,孕育了多少华夏文明传承千年的亘古文化,奔腾的江涛流淌过祖国的土地,激荡着游子心中的思乡情结和爱国情怀。“海棠红”和“腊梅香”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事物,这些地道的中国式风物在他乡是难以见到的,诗人提及他们并用他们作为乡愁情结的象征,这既是对大陆山川景物的肯定和发扬,又是自己情系大陆精神的寄属和回归,表达了诗人对祖**亲手足相连、血肉相依的深挚情怀。
他在《当我死时》中也同样表现出对大陆山川风物的讴歌: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从前/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瞭望/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3]“当我死时”,想葬于“长江黄河之间”,“从西湖到太湖”,“到多鹧鸪的重庆”,里面的“长江”“黄河”“西湖”“太湖”“鹧鸪”同样是带着悠久中华文化底蕴的大陆景象,是一种华夏文明的象征,亦是从古至今无数诗人词人绵延吟唱的佳话。余光中身在异乡,深刻感受到地理上的阻隔,然而他的心却贴近着祖国大陆的每一寸土地,与那些山川风物紧紧相依,通过一种精神上的回忆和遥望将它们融入自己的乡愁诗中,将这些有着中国符号蕴意的事物赋予最深的情感,这是一种地理上的乡愁回归,亦是诗人排解心中苦闷的一个回忆的寄托。后来余光中真正回乡后,故土的面貌与他记忆中的不尽相同,乡村城市的形态建设以及文化传承上的创新发展让他陷入愁思,但承载了历史光辉的名胜古迹,山川河流却依然能激荡起心中的情结,再次踏上这些土地时涌上心头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依旧热烈,余光中在《登长城—— —慕田峪段》写道:凭历劫不磨的石砖起誓/我不是匆匆的过客,是归魂/正沿着高低回转的山势/归来寻我的命之脉,梦之根/只为四十年,不,三千里的离恨/比屈原更远,苏武更长/这一块块专疗的古方/只一帖便愈。[4]只一帖便愈,这来自祖国的恩泽正是化解游子心中地理乡愁情结的最好良药。
余光中的地理乡愁情结不仅仅体现在对大陆山川风物的讴歌,更是体现在他对童年经历的回忆和对亲人与友人的怀念。余光中的籍贯是福建泉州市永春县桃城镇洋上村,他的母亲是江苏人,所以他也自称是江南人,出生在南京,他对故土的记忆、对童年经历的回忆多半是来自于他曾生活过的“江南”。这份对童年经历的回忆在他的乡愁诗中亦是可以体现,如他的《春天,遂想起》:春天,遂想起江南/唐诗里的江南,九岁时/采桑叶于其中,捉蜻蜒于其中/江南/小杜的江南/苏小小的江南/春天,遂想起江南/遂想起多莲的湖,多菱的湖/多螃蟹的湖,多湖的江南/吴王和越王的小战场(那场战争是够美的/逃了西施/失踪了范蠡/失踪在酒旗招展的/乾隆皇帝的江南/春天,遂想起遍地垂柳的江南/想起太湖滨一渔港......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余光中童年温暖快乐的经历,九岁时,在如诗如画的江南采撷桑叶捉捕蜻蜓,在莲花盛开的湖中采菱捉蟹,奔跑嬉戏于乡间的小道上,这些孩童时期趣味盎然的活动柔柔地在游子们的心目中洒下一片纯粹美好的光芒,每当想起时便是无尽的温柔和怀念。在《布谷》中余光中写道:阴天的笛手,用叠句迭迭地吹奏∕嘀咕嘀咕嘀咕∕苦苦呼来了清明∕和满山满谷的雨雾∕那低回的咏叹调里∕总是江南秧田的水意。烟雨朦胧的江南水乡,是那抹小桥流水的婉约细腻,还是那柔润雨声中的点滴温情,布谷的叫声催人心绪,阴雨绵绵更是泛起心中无尽乡愁,忧愁唯美的意境,却散发出诗人对童年的追忆和对故土的思恋。
余光中擅于用不同的笔触和基调来写不同的情感,时而悲壮华丽,时而简约清新,时而情意绵长,时而温暖惆怅。他的地理乡愁情结上升到一种高度后,表达出来的便是更为细腻的境界,深入到自己的血缘亲情,深入到对那些人,那些悲欢离合,那些静立于生命中却永远离去的悠悠岁月的感怀之中。余光中的《六把雨伞》、《招魂的短笛》无不体现出对于母亲的怀念,他的《春天,遂想起》伴着一股清丽的步调,却在写到亲人时委婉地转向深切的思念和沉重:想起/那麼多的表妹,走在柳堤/走过柳堤,那许多的表妹/就那么任伊老了/任伊老了,在江南/即使见面,她们也不会陪我/陪我去采莲,陪我去采菱/即使见面,见面在江南/在杏花春雨的江南/在江南的杏花村/何处有我的母亲/复活节,不复活的是我的母亲/一个江南小女孩变成的母亲/清明节,母亲在喊我,在圆通寺喊我/在海峡这边喊我/在海峡那边/喊/在江南,在江南/多寺的江南,多亭的江南/多风筝的江南啊/钟声里的江南/多燕子的江南他的表妹,他的母亲,他的亲人故友,曾经在江南,在圆通寺,在海峡的那边呼唤他,现在却只构成印象中一个模糊伤感的剪影,然而那份深入骨髓的亲情确是如此浓烈,时时刻刻都似烈火般燃烧着心灵,地域的阻隔带来的不仅是地理空间上的疏远和隔绝,更是一种对于文化、血缘、亲情的缅怀和思念。而这份对于亲人与友人的怀念在他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和《呼唤》——就像小的时候/在屋后的那一片菜花田里/一直玩到天黑/太阳下山,汗已吹冷/总似乎听见,远远/母亲喊我/吃晚饭的声音......中则有更为贴切的体现。
余光中在大陆长大,自小便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而他也有出色的中国古典文学修养,传统的文化意识在他的心目中有着不容小觑的份量。余光中的童年经历是快乐温暖的,因而在他的思维中早已根深蒂固形成了一种与家乡家园紧密相联的乡土意识,这种乡土意识伴随着他的不断成长和知识阅历的提升逐渐转换成一种更为深沉坚固的民族意识、传统文化意识以及一种文化自觉性和大陆情结,这已是他潜意识中不可磨灭的概念。因而即使余光中经历过一段“受到台湾现代主义风潮的影响,以及因求学、客座等因素而三度赴美后(赴美后也有怀台湾的乡愁诗,如《新大陆之晨》等),诗风巨变,由自由诗风转向现代主义的探索”(刘正伟《论余光中诗中的乡愁及解构》)的日子,但是他牢固而紧实的文化意识却让他正式回归古典,余光中虽是以现代诗歌的形式体现乡愁,但他重视诗歌意象的选取,运用象征、比喻等传统中国诗词中诗人擅长运用的手法来展示古典美感,强调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基于传统的经典元素,如格律和韵脚,赋予现代诗中更为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既透露出关乎民族文化本质的优美之感,又散发出与时俱进的独特魅力。
余光中的历史乡愁情结正是体现在他对于古典诗词意象与词汇的沿用之中,古典原型意象往往带有一丝独属于这个民族传统的气质和韵味,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化底蕴,王灿在《意象书写 吹奏起乡愁牧歌——试论余光中诗歌创作的中国情结》中说:余光中曾撰文提到,“意象是构成诗的艺术的基本条件之一”(《掌上雨•论意象》),“诗有意象,才不会盲目”,因此诗人在诗歌中着力营造意象,并富有民族文化风格。意象是诗歌的灵魂,余光中乡愁诗作的意象不仅追求独特新奇、丰厚力度,而且具有浓郁的古典传统色彩、民族神韵。
余光中的诗集《莲的联想》是他回归传统的重要标志,“莲”是最传统的中国古典意象,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贵品格是历代文人抒写情怀传达志趣的代名词。余光中的《等你,在雨中》: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蝉声沉落,蛙声升起/一池的红莲如红焰,在雨中/你来不来都一样,竟感觉/每朵莲都像你/尤其隔着黄昏,隔着这样的细雨......他在诗中用“莲”这样一个意象来寄托自己的情思,浪漫多情又淡然高洁,表达自己对爱情的独特感受。借于莲花高雅端庄的气质,以及莲花意象清澈纯净的内涵,烘托出空灵婉约的境界,极具传统文学静然细腻的美感,以及那带有东方神韵的古典美。诗人的《碧潭》一诗则直接化用李清照《武陵春》中“桂浆”“舴艋”等古典意象,与当年文人的心境相契合,似乎穿越到那个年代去感受那份哀婉的情思。而他在《满月下》、《下次的约会》中同样采用诗词和古典意象,那首表达了对故土和亲人思念的《春天,遂想起》亦是运用了江南唯美朦胧的古典意象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颇具古典美的同时带给读者一种视觉和感官上的双重享受。
余光中擅长借景抒情,他出神入化地运用古典意象的手法使他达到了一种物我相融的境界。他也经常选取“月亮”作为自己乡愁诗歌颂的意象,而月亮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是最具代表特征的古典意象,无数文人墨客望月相思,写下流传千古的名作,余光中的《中秋月》、《中秋夜》等对月亮意象的运用则有异曲同工之妙。
余光中对古典诗词意象与词汇的沿用深刻体现出他的“古典情结”“中国情结”,这是他历史文化乡愁的重要表现,即使地域相隔,但是作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身上所流淌的是中华民族的血液,那份深深的文化意识和文化牵绊是心中永不变的故土。跨越历史的河流山川,直抵那片文化繁盛雨露恩泽的神州大地,在历史的尘埃中细细品味古典文化的多愁善感,细细采撷其中的璀璨明珠,将其融于诗作,融于生命。这种乡愁情结已不止于此,更是一种文化回归式的时间和空间并存的历史乡愁。
余光中的乡愁诗中对古代诗人及其作品的吟咏亦是独具匠心,他将中国历史上著名诗人词人如屈原、李白、杜甫、苏轼等的名句融入到自己的诗中,赋予自己的情怀去解读与构建,最后浑然天成融为一体,体现汉魄唐魂和中华国粹悠久之美。他在《漂给屈原》一诗中写道:
湘水悠悠无数的水魂/冤缠荇藻怎洗涤得清?/千年的水鬼唯你成江神/非湘水净你,是你净湘水/你奋身一跃,所有的波涛/汀芷浦兰流芳到现今 ……
余光中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屈原的崇敬之情,赞颂屈原的爱国情怀和那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在这份缅怀之下蕴藏着诗人深深的惋惜和哀痛。致敬像屈原这样的历史名人,是对古代文人思想价值观的肯定,以及对民族气节的发扬。
余光中的《梦李白》、《戏李白》、《念李白》,写给杜甫的《湘逝》同样体现出对中国历史上大文豪们的赞赏和歌颂,表面上看上去是对民族文化的尊崇,实质上是余光中爱国情怀和乡土情怀最淋漓尽致的体现,也是他的历史文化乡愁的点睛之处。对历代名人的肯定,对传统文化精华的肯定,并将其继承和发扬,这是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光辉使命,由此可见余光中的民族热情和古典情怀。
余光中并不是对历史一味地奉承,而是有选择地“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他的乡愁诗中体现出的对历史的思考和回顾很是深刻。余光中的乡愁诗经历过一段“西化实验时期”,他在美国留学期间受西方艺术文学氛围的熏陶和影响,逐渐远离传统,并对祖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怀疑,其中他的'《天狼星》便呈现出一种西式的空虚和迷茫,有对传统文化的质疑,也有对外来文化冲击的疑惑。余光中的许多怀古伤今的诗作中都体现出他对历史的思考和回顾,他诗作中兼具古典情怀和现代诗的客观理性,而余光中擅于站在一个较为理智的角度去看待传统文化,看待历史,即使他的《寻李白》《漂给屈原》《白玉苦瓜》《湘逝》等诗作中都展现出他对爱国诗人的赞赏和歌颂,展现出他对民族气节的肯定和发扬,用文字传送中华文明五千年来的璀璨文化,但是他也敢于正视民族所面临的苦难和挫折,以及那些因为落后而造成的屈辱不堪的经历。但他的诗作中所体现的民族意识确是坚刻而清晰,他在《敲打乐》中写道:我是神经导电的大陆/ 我的血管是黄河的支流/ 中国是我,我是中国。“在《亡川》中, 他一方面认为祖国遭人‘蹂躏’,‘患了梅毒’, 另一方面他又认为‘母亲依旧是母亲’‘要跪下去亲吻’‘用肘、 用膝, 用额际全部的羞愤’。显然, 诗人由于环境所囿, 视听受到限制, 这些诗作反映了诗人对现代中国发生的巨变( 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巨变) 看法不够全面, 过多地看到旧中国被侮辱被损害的一面, 未能表现祖国从苦难中崛起,医治战争创伤获得新生、自强不息的一面。但是,诗人对祖国的爱却是始终如一的、刻骨铭心的真爱、大爱, 而且这种爱是与日俱增的。”[5]由此可见,余光中对于历史的思考和回顾是何等深刻。
他的《白玉苦瓜》也可体现出这份历史乡愁情结:似醒似睡,缓缓的柔光里/似悠悠自千年的大寐/一只瓜从从容容在成熟/一只苦瓜,不再是涩苦/日磨月磋琢出深孕的清莹/看茎须缭绕,叶掌抚抱/哪一年的丰收像一口要吸尽/古中国喂了又喂的乳浆/完美的圆腻啊酣然而饱/那触觉、不断向外膨胀/充满每一粒酪白的葡萄/直到瓜尖,仍翘着当日的新鲜/茫茫九州只缩成一张舆图/小时候不知道将它叠起……苦心的悲慈苦苦哺出 /不幸呢还是大幸这婴孩/钟整个大陆的爱在一只苦瓜……白玉苦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诗中所提到的白玉苦瓜的苦难亦是作者的苦难,民族的苦难,具有厚重的历史感,作者运用此象征物加以细细描摹,呈现出的是一种艺术特色和民族历史兼并的超然境界,散发出浓浓的乡土意识和爱国情怀,亦是有对历史的思考和回顾。
余光中的乡愁诗在他90年代回归故土后逐渐解构,当他再次踏上那片熟悉的大陆,却发现印象中的一切都与现实有了天壤之别,他的乡愁诗中也呈现出历史与现实的比对,演变成一种写实忧国的情怀。他的《浪子回头》中写道:鼓浪屿鼓浪而去的浪子/清明节终于有岸可回头/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一百六十浬这海峡,为何/ 渡了近半个世纪才到家?/……/说,一道海峡像一刀海峡/四十六年成一割,而波分两岸/旗飘二色,字有繁简/书有横直,各有各的气节/不变的仍是廿四个节气/……/浪子已老了,唯山河不变/沧海不枯,五老的花岗石不烂/母校的钟声悠悠不断,隔着/一排相思树淡淡的雨雾/从四○年代的尽头传来。诗人经过了四十多年的漫长岁月才跨越海峡的鸿沟,却发现很多事情早已物是人非,字有繁简,书有横直,这种历史和现实相互碰撞产生出来的对心灵的冲击激发着诗人乡愁诗中的忧思和苦楚,然而那再次回归祖国的民族情结仍旧深刻。
余光中说:这十年来,我已经回大陆不下于十六、七次了。因此我不觉得“乡愁”有那么迫切的压力要让我再写。相反的,我回来这么多次了,我所写的比较写实了。“乡愁”还是一种比较浪漫的憧憬、一种感伤的回忆。所以那样的诗可一而不可再,大概写不出来了。……两岸开放交流以来,地理的乡愁固然可解,但文化的乡愁依然存在,且因大陆社会的一再改型而似乎转深。而另一方面,长江水浊,洞庭波浅,苏州的水乡也不再明艳,更令诗人的还乡诗不忍下笔。于是乡愁诗由早期的浪漫怀古转入近期的写实伤今,竟然有点难以着墨了。两岸开放,解构了我的乡愁主题。
中国自古以来的政治经济体制造成了文化体制的高度集中,也造成了中华文化凝聚力的高度集中,因而海内外炎黄子孙的文化自觉性非常强烈,他们对于文化传统的探索相较之其他民族也更加主动而深入,这是由我们的历史文化所决定的。余光中经历的是“双重放逐”,先是到因政治因素与大陆相隔的宝岛台湾,后来又赴美留学,在仿佛是另一个维度的受截然不同的文化影响的海外生活,他先是接受台湾另一种政治形态的熏陶,后又受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他也曾对传统文化产生怀疑,但是思维中固存的传统因素让他始终在心中为传统文化留有一席之地。因为不管地域隔得再远,中国人一直秉承的“落叶归根”的想法让多愁善感的诗人的乡土情结尤为浓重,以致后来意识到他的西化是一种苍白和空虚,然后清醒地回归并坚定传统文化的路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这是一种乡愁情结中对传统文化的皈依和坚守。
余光中的《我之固体化》可以体现出其对西方文化的陌生感与否定:在此地,在国际的鸡尾酒里,我仍是一块拒绝溶化的冰——常保持零下的冷和固体的坚度。我本来也是很液体的,也很爱流动,很容易沸腾,很爱玩虹的滑梯。但中国的太阳距我太远,我结晶了,透明且硬,且无法自动还原。“在国际的鸡尾酒里”实质上指的是西方的文化环境,“我仍是一块拒绝溶化的冰”表达了诗人对于西方文化的抗拒和否定,而“中国的太阳距我太远”则表明诗人受中国情结影响之深,即使生活于另一个文化背景下的国度,即使被广阔的大洋阻隔了回乡的路,但是这种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文化自觉性仍深深影响着诗人的价值观念,他对传统文化的坚守持深刻而持久。
余光中对于乡愁的看法是:所谓乡愁,原有地理、民族、历史、文化等层次,不必形而下地系于一乡一镇。地理当然不能搬家,民族何曾可以改种,文化同样换不了心,历史同样 整不了容。不,乡愁并不限于地理,他应该是立体的,还包含了时间。一个人的乡愁如果一乡一镇就可以解,那恐怕只停留在同乡会的层次。真正的华夏之子潜意识深处耿耿不灭的,仍然是汉魄唐魂,乡愁则弥漫于历史与文化的直经横纬,而与整个民族祸福共承,荣辱同当。(来自 余光中.五行无阻·后记[M].台北:九歌出版社,.)这段话体现出余光中内心深处对于乡愁的异于他人的想法,映射出他认为乡愁中应包含的“文化回归”和对中华民族血脉的认同。“真正的华夏之子潜意识深处耿耿不灭的,仍然是汉魄唐魂,乡愁则弥漫于历史与文化的直经横纬,而与整个民族祸福共承,荣辱同当。”这种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投射于他的诗中,更是表现出余光中对故园的渴念以及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余光中的乡愁诗中多数都有体现这种爱国情怀,这种对祖国统一强盛的渴望。他的那首被广泛流传的《乡愁》中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首诗前面所选取的意象都是与个人的悲欢与经历相结合,而最后一句上升到了国家的高度,海峡将大陆与台湾相隔,这个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隔阂却象征着一种政治上的真正隔阂,无法统一。诗人的乡愁源于这浅浅的海峡,却表达出渴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诗人的《北望》也同样反映出了这种渴望:一抬头就照面苍苍的山色/咫尺大陆的烟云/一缕半缕总有意缭在/暮暮北望的阳台/....../碧螺黛迤逦的边愁欲连环/迭嶂之后是重峦,一层淡似一层/....../多少浪子歌哭在江湖/最后总是向昆仑的荒古/....../在天安门小小的喧哗之外俯向古神州无边的宁静......“咫尺大陆的烟云”淡淡缭绕周身,看似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触碰不到,只能感受无边的愁欲。浪子歌哭在江湖,久经离别,感时伤乱,渴望归家却不得归去,这份硬生生拦截的鸿沟成了游子心目中的痛楚和哀愁。这首诗散发着一种壮烈的悲伤,气势逼人,却又深情款款,表达了余光中对大陆那片土地的思念之情,也更深层次地体现出对祖国统一强盛的愿望。 余光中的乡愁诗中体现出来的文化自觉是一种民族意识和乡土意识的反映,他生活在台湾,幼年时期在大陆,对于两岸文化的差异有着很深的体悟,而这种差异带给他的体悟与他意识中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相互冲击,相互比较,从而使产生一种回归式的文化乡愁。他将这种乡愁与祖国统一的伟大使命紧紧联系在一起,凸显了他的爱国情怀,将他的乡愁推广到一个时间与空间交织并存的维度,在这种宏大的时空感中表达对文化传承、历史传统的认同,也深深感染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
原乡观后感 篇3
我的卧室有一个很好的位置,窗户外是田野有村庄,而房子后面却是车水马龙、人来人往、高楼大厦的城市,我每次都是坐在腹满田园气自的窗外写作业,看到小桥、小溪、田野上的蒲公英,我的灵感马上就来了,有田野,有溪流,有花香,爱生活爱家园爱生命。
随风摇曳的枝柳,带来了阵阵清香,仿佛把头脑里的烦恼全都吹走了,前方放牛的牧童追赶着蝴蝶,也散发着田野的气息。最令我喜爱的是那里的小溪,里面的水清澈见底,底部是五颜六色的鹅卵石,摸在手上真是舒服啊,带动着你身体的各个部位也都舒服起来。前方还有一棵松柏树,上面的松果个个饱满充实,再放眼望去,那里便是长满灯芯草和慈菇的绿草地,是以每个放学后,孩子们都会在上面打滚、奔跑、嬉闹、游戏的乐园,每次都是到黄昏等到妈妈来叫喊回家,然后又依依不舍地跟小伙伴们说再见,拦着就是被爸妈批评,最后才发现明天要交的作业没有完成。尽管这样,他们仍然还是会在下一个傍晚,下一次挨骂,下一次没有完成作业,换来在那片极具有吸引力的草地上玩耍的机会。草地旁还有一棵很大的梧桐树,很多小孩都喜欢坐在树旁,围成一个圈,在树下看着书,写着作业感受着那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味道,当风吹起一页页的书,书香的味道好似还夹杂着田野的气息,等待着落日,等待着天边那一丝丝镶着金边的红晕,等待着流年
我喜欢坐在田梗上看书,我喜欢踩着雨后刚刚长出的小蘑菇头,我喜欢每到夏天去靠近小溪长满的艾草,还后再尝尝自己做的艾米古,我喜欢在金秋时落下来的各种颜色,各种形状的树叶来做标本,我喜欢在覆盖着雪的田野里写着字,车着画,堆着雪人。这个一年四季都能找到乐趣的田野,我喜欢,相信你也一定会喜欢的。你是不是感慨了呢。
再返过头下看看这繁华又热闹的大街,我只能闻到工厂和乱七八糟的.各种烧肉味的气息,拥挤的人群里那个浓烈的香水味,闻了就想作呕,还有每天都呆在家里玩苹果,玩iphone6、玩电脑的傻小子,除了去游乐园找乐趣,还有什么能够丰富你的心灵,不你们童年那童稚的心灵应该早已浪费在这些上了吧!
我想别的因素也是因为爸妈忙于工作,无暇顾及你们那寂寞又脆弱的心吧!太混乱了,我终于发现城市是那么枯燥无味,还不及因为不懂光的折射区,以为水很浅,只扎起一点点裤脚而打湿裤子去抓鱼的玩耍乐趣。
看完这些,你是不是又再次感慨呢?反正我是。
原乡观后感 篇4
戏中的钟理和,他既是主角,也是编剧,因为他把他的一生都编进了《原乡人》这部电影中,没有过分的修饰,没有华丽的言语,有的只是他平淡的一生,却勾起了每一位观众的思绪。
“想要问问你敢不敢,像你说过那样的爱我”,人总有少年轻狂的时候,那时候的钟理和,满怀激情,憧憬着未来美好的生活,面对自己的一生所爱,花言巧语早已是多么的无力和脆弱,恐怕只有用尽一生的时间去证明爱有多深、情有多重。钟理和与钟平妹的婚事因为同姓的原因遭到父母的`坚决反对,因为在当时几乎所有人都无法接受同姓的婚姻。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冲破旧俗,离开了家乡,去到一个举目无亲的地方,两人只能相依为命了。他们用行动去证明了对对方的爱和信任,不是每个人都会有如此的勇气和无畏的精神。然而,两人的生活并不如想象中的美好,现实中的他们还是要为了温饱而惆怅、彷徨。
一开始为了生计,他成为了一名司机。显然,小小的车子承载不了他要成为作家的理想。在他看来,实现理想是他生存的意义。生活的拮据并不能让他低头,更不能让他向日本人屈服,他拒绝了日本政府的高薪工作,同时也辞去了司机的工作。一心一意地用手下的笔,把他的一腔热血挥洒在纸上,让世人听到他的声音。但这很明显又加重了家庭的负担,毕竟在那个时代,写作并不能使生活得到保障。尤其是当他得知自己得了肺病以后,全家人一度陷入困境,为了支付昂贵的治疗费,不仅要变卖家产,还要拖着虚弱的身体更加努力地写作,不断地投稿。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他的《笠山农场》得奖了。然而,他已经倒在了血泊之中。他对理想的忠贞和坚持深深地撼动了我的心。正因为他对理想有如此坚定的决心,才能使他在艰难的条件下继续他的理想,坚持不懈地创作,留下了许多令人赞叹的好作品。
钟理和的一生挫折连连,生活困苦坎坷,不仅自己得了肺病,而且次子又因病错过治疗期而早早夭折,俨然是一部悲剧。但是因为他的坚持和坚定,使他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不得不说,这还是一部励志片。人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关键是有没有跨过一道又一道坎的勇气。
原乡观后感 篇5
去年三月初,我从上海到湖州探望朋友。闲聊之中,知道湖州西侧有个名叫原乡的小镇,开创了青山绿水居美景的生态园区,其中的千亩梅林取名瀛洲梅园,内有红梅、绿萼、白梅、青梅等,布满了原乡湖及周围的山坡和村落,成为江南赏梅的一张王牌。耳听不如眼见,我有了想去走走的欲望。
朋友心领神会,很快找来一辆车子,带着我直奔原乡瀛洲梅林。车上,我们的话题一直谈原乡梅林。原来,原乡梅林取名为瀛洲,则是因为瀛洲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山,是纪念中国文学史上唯一为梅花作诗百首的元代散曲家冯子振而为。以前曾多次读过冯子振的梅花诗,其中还知道关于他的百首梅花诗的有关记事。
冯子振是湖南攸县人,元代才子,他的诗、文、曲创作堪称一流。34岁那年,他与江南才子赵孟等被应召入京,开始仕途生涯,公元1292年的冬天,冯子振到赵孟家中做客,赵孟系吴兴〔浙江湖州〕人,是著名书画家。二人闲暇相见,当举杯畅饮,谈诗论文兴趣盎然。席间、冯子振带着几分醉意观摹赵孟画梅,接着又走进赵宅庭院中看寒梅迎风斗雪开放,顿觉满脑子梅花翻飞,眼前出现千姿百态的老梅、疏梅、孤梅、早梅、鸳鸯梅;寒梅、腊梅、绿萼梅、红梅、粉梅、青梅等等……顿生灵感,便在一夜间赋出百首咏梅诗篇被传为佳话。之后,冯子振又手捧《梅花百咏》和出家于吴山圣水寺的好友明本禅师相见,高僧明本禅师感奋之余,也乘兴唱和100首咏梅诗。赵盂得知后便将他们两人的唱和刻印传世,题为《百梅双咏》。他们三人的交往都与梅花有关,所以湖州原乡的梅有它的传世文学底蕴在支撑,这样的梅林是值得一看和品赏的。
没多久,在朋友带领下,我们走进了原乡瀛洲的梅林。梅林有千亩之多,拥有红梅、绿萼梅、青梅等等,走近梅园,踏上原乡人用枕木修建的在长三角地区属最长、有4200余米长的栈道,穿越梅林的坡道和原乡湖,眺望栈道旁间隔不足四百米的 “梦梅亭”、“探梅亭”、“友梅亭”等,这些观梅亭名字大多出自元代诗人冯子振的《梅花百咏》中,可见原乡人对梅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多么专一。梅亭不仅可以尽收梅林山水风光,而且还为游人提供了小憩、赏梅、摄影、拍照、休闲等活动的地方。这是原乡人用文学的方式将新农村植根于梅文学的一种创新。
春天的阳光下,千亩梅林在风中竞相绽放。一片片,一簇簇,一树树,有的开得泼辣,有的开得热烈;有的似白云翻滚,有的.如白雪朦胧,满山尽占春光。沿湖,梅花盛开的地方,还邀来了和春天一起开放的金黄色的油菜花、明媚的粉红色桃花、开着火红能食用的玫瑰花,它们交融在一起。地上绿草茵茵,湖上波光粼粼,山上粉色斑斓,实在是一幅难得一见的梅园风景画。
栈桥一侧是一处正在蓬勃绽放的红梅,它们像一个个害羞的少女穿着红衣“千呼万唤始出来”,烂漫了湖的两边山坡,顷刻间似流淌着一片红云,随风渗入了我的心灵。靠近红梅,用手轻轻地捧起馨香的梅花叶瓣,只见梅花叶片中的丝丝脉络清晰可见,娇艳妩媚,流光溢彩,让人如痴如醉,留连忘返。
踏上另一梅山小径,我们又看到数十棵绿萼梅在热情绽放,娇嫩的花蕾探出了一抹淡绿色,微风送来一股暗香,醉人心肺。“绿萼”是梅中珍贵的品种之一,有的地方也唤它为“白梅”。细看,盛开的“绿萼”梅花在青绿色小枝和暗褐色枝干陪衬下,显得格外俏丽、典雅、洁净和玲珑可爱。枝条上布满的片片花蕾,就像是天女准备散花一般。洁白的花瓣,碧绿的萼托,蛋黄色的花蕊,浅绿色的花心,真是难得一见,令人赏心悦目。敬畏和感恩大自然带来了这一道绿色的美丽风景!
特别是青梅,布满了山岭和湖岸,有万余棵之多。青梅是原乡种植最多的,也是丰厚青山绿水的一大特色风景。青梅花也有特色,花瓣有五片,白色为多,也有少数是淡黄色或淡淡淡的粉红色。暗香盈鼻的青梅花,给原乡带来了神秘的色彩。
山坡栈道路口,不时有枝梅独自提着花篮调皮地探出头来,滑过我们的头顶,在鼻尖上留下一缕缕幽雅清香。山坳里开满了洁白如雪的青梅花,它们好似一个个穿着淡白色裙子的姑娘,尽情的展示青春的魅力!
进入青梅林,仿佛所有的爱会扑面而来。这里的青梅多得不可计数,枝上的花各具特色,每棵树上的花蕾有数十朵聚在一起的,有花上仰的,有花下俯的,也有花是侧卧的;它们随风曼妙轻盈地似在起舞,犹如晴朗的天空被仙女撒下了一片白茫茫的帐蔓,让人感受到其勃勃的生机。
走进青梅林间和花对话,在清风和梅花的香味里,端详满树或含苞,或绽放着的花蕾的青梅枝,我感觉到面前那无数的生灵正在阳光下拼命地和绿叶一起,无私地释放氧气,让人觉得步履轻捷,不觉得累。我渐渐闻出了一股清香和甜蜜,渐渐地醉意朦胧起来。青梅花也喜欢谈情说爱,在林间,一朵朵、一簇簇青梅雌花邀来了蜜蜂,采来雄性的花粉,忙碌着做红娘,一边涂上花粉,一边快乐歌唱。一对求爱的鸟也来凑热闹,鸣叫着拍翅相互追逐,翅膀缝里带出了几片撞落的花瓣飞走了。
青梅开花带来春的絮语。在青梅花丛中,我忽然想到了古时曹操对青梅所具有的别样情怀。《在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中,写到曹操宴请刘备是以青梅煮酒,推杯换盏论天下英雄,展示了曹操对青梅的情有独钟,成为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唐?李白以青梅为诗的《长干行》,以“青梅竹马”为情怀。写下了幼儿的天真、无邪情谊的佳语。全诗活泼动人,感情细腻,缠绵婉转,音节和谐,完整明丽,成为写青梅诗歌的艺术上品。
梅花,一直是我心中喜欢的花。屈指数来,近年来先后去过南京的梅花山梅园、武汉大学旁的东湖梅园,上海淀山湖畔的梅园、江苏无锡梅园等地。那些品种不一的各色各样的梅花,给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也留下了我赏梅的足印和文字。
原乡州四周的梅林,是一个被梅文浸润过的地方。也许湖州离上海近,所以吸引了来自上海地区的很多掌梅客。我知道上海人有一个特点就是赏新,凡新开辟的生态名胜,不管路途远和近,他们都会抛开都市的喧闹,喜欢捷足先登到此一游,只要认为是风景优雅的地方,都会互相介绍。他们中有情侣,一家人,或亲朋好友,除了在原乡观赏亚洲最大的蝴蝶展馆外,就是围绕原乡湖和山坡四周的梅林游览。原乡铺筑的生态和灵动的风景,为赏梅客大开了眼界。不仅感受了生态环境中的快乐,而且又有了一种锁住“乡愁”的感觉。
当我们再次欣赏花色不一的青梅花时,花间传来欢快的笑声,原来是赏梅客们自己设计的活动在草坪上展开,有的谈梅吟诗,有的举起炮筒摄像机拍摄造型的,有穿上古装衣服当一回山村女留影的,有在青梅树旁的小亭围坐休憩的,有拿出提琴协奏一曲的,梅花给每一个游客带来了别样的闲情、雅兴和精彩。
在青梅林中,一位正在巡回护梅的大妈见了我们说:“这几天阳光明媚,青梅大面积开花,预计今年入秋的青梅果也会高产了。我们听到‘阿拉阿拉’的声音,就知道大上海的游客赶来了,上海话很亲切,你们的欢声笑语给我们带来了都市的声音,这样的互动我们非常欢迎。”
作为一名“梅客”,当我走遍了原乡的梅林后,我靠在朋友的肩头,心被陶醉了,感谢他带我来到了梅海花香的美不胜收的地方,感受到了世外桃源般的快乐。说原乡的梅很美,是因为它由千亩梅林拥抱着一湾碧水荡漾的原乡湖,牵来了与青山绿水紧密相融的赏梅的绝版风光。
我一直认为,不是每一处青山绿水的地方都可以称之为名胜风光的,一个地方有山有水、有和名人文化相融的地方,才是名副其实的风景,原乡的梅林当之无愧。特别在当今快节奏的时代,每一个都市人都希望寻找适合自己喜欢的并且能与美相结合的环境文化来丰富业余生活。浙江湖州原乡的梅林,为都市人和乡人提供了一份难得的精彩,它是一处值得我们一起前往观赏和休闲的地方。
因为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感染到文学的灵气,同时把梅韵带回家,藏在属于自己梦中的世界,随时甜美地回忆梅海的烂漫,让你在梦中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小编推荐
原乡观后感300字
还没有看到电视剧《原乡》之前,听到了韩磊演唱的歌曲《望大陆》,歌词是于右任先生写作的《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这是一首思乡的诗作,把这首歌作为《原乡》的主题曲在合适不过了。因为《原乡》讲述的是一群在台湾定居、甚至娶妻生子的、已生活半辈子的老兵们,始终心心念念自己大陆的故乡,浅浅的一湾海峡无法阻挡他们日积月累喷薄而发的思念,通过艰辛执着的努力,最终得以实现归家梦的感人故事。
剧中洪根生、杜守正、八百黑等人,为了回家见老娘不惜挺而走险,偷偷买了录像机录影,由杜守正利用去美国看女儿的机会从香港回家,去福建、安徽、山西、山东等地去找寻亲人并录像带回台湾。警总的庄力奇跟着杜守正回乡后,看着离散35年的亲人相聚,也被感动,回台后,要辞去警总的职务。
乡愁是我们民族的软助,是没有年轮的,是时间无法抹杀的,正如台湾诗人余光中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乡愁没有年轮,我的乡愁无处安放
电视剧原乡观后感
电视剧原乡观后感
也许又找到了借口,看完《原乡》也将近一个礼拜了,说好的观后感,现在才开始写。以前养成及时留下一些文字当然是有原因的,拖久了,很多细节都会渐渐模糊。
陈宝国加上张国立的组合,十分抢眼,两位电视剧领域站在金字塔顶端的艺术家,好像是第一次合作吧。《原乡》讲述的是台湾老兵艰辛探寻回家路的故事,我很少接触到这种题材的文艺作品。面对这样一部作品,有一些特别的概念需要强调。
有一种机构叫做警总。警总,一个能把老兵、老兵家属直接逼疯的组织。这个组织全称是台湾警备总司令部,就是一个特务组织。警总路长功陈宝国饰演眼里,台湾老兵就是棋子,为了党国的利益,他们就不该回家,为了长官的政治前途,他们就该被逮捕。在警总看来,台湾老兵回了大陆都会被异化,为大陆唱赞歌,甚至被发展成为“匪谍”。即便是历史白痴,也能从全剧体会到大陆与台湾的隔绝,曾经如此真实而绝情的存在。按照当时的台湾法律规定,一个老兵思念故土,想要见亲娘也是不合法的,人之常情被视为异端。好些个普通老兵都是警总打击迫害的对象,甚至连更加无辜的老兵家属也会被逼出精神病。
有一种院落叫做眷村。眷村就是台湾当局用来安置退伍老兵的,居住条件比较差,住在里面的人基本就是弱势群体。成群的老兵都是当年蒋介石退守台湾被抓壮丁抓来的,几十年没有办法回到老家,没法守着老娘尽孝。老兵们把当局授予的“授田证”视为命根子,其实他们心里大概都明白这只是政府开的空头支票,党国能带领他们反攻大陆吗?他们的双腿没有站在大陆的土地上,“授田证”却要把大陆的土地分给他们,简直是天方夜谭。
眷村里的老兵就是这样苦苦的支撑着,洪根生就是一个住在眷村的典型老兵。洪根生从江西婺源老家被抓来的,走的时候,大陆的妻子茶嫂已经给他生了小孩,到了台湾他又娶了台湾人网市为妻,并育有晓雄、晓芳两个子女。洪根生35年回不了老家,老娘已然辞世,到了全剧终,洪根生也没有回到婺源,也许在后面的故事里,台湾的政策松动以后,他会是第一波返乡潮的一员吧。洪根生对不起茶嫂,茶嫂在江西等了他一辈子,没有改嫁,并且拉扯大了子女,为老人送终。还是老话,明事理的人,都会知道,大陆两岸一切的悲剧都不是人的错,而是时代的错,历史的错,老兵们没处说理。洪根生甚至只能在香港朝着老家的方向给死去的父母磕头。
有一种职位叫做将军。路长功的好战友岳知春就是我说的将军。这个将军还是有相当的话语权的,很多人都非常敬重他,但是具体当年做了什么官,在部队上有何等的功业,剧里面没有怎么介绍,我也是稀里糊涂的。岳知春最大的特点就是作为“官方”的一员,有些不按规矩办事儿,早早的结束了的自己的政治生命。当他的朋友路长功要拿他曾经的部下开刀,他会果敢的站出来保护自己的部下。老兵们何罪只有,看老娘有错吗,思乡有错吗,他要质问路长功,质问魔鬼的警总。从岳知春发散来看,两岸都有很多热心团结,热心两岸探亲互访事业的。
《原乡》观后感:关于悲剧的台湾老兵
《原乡》观后感:关于悲剧的台湾老兵
也许又找到了借口,看完《原乡》也将近一个礼拜了,说好的观后感,现在才开始写。以前养成及时留下一些文字当然是有原因的,拖久了,很多细节都会渐渐模糊。
陈宝国加上张国立的组合,十分抢眼,两位电视剧领域站在金字塔顶端的艺术家,好像是第一次合作吧。《原乡》讲述的是台湾老兵艰辛探寻回家路的故事,我很少接触到这种题材的文艺作品。面对这样一部作品,有一些特别的概念需要强调。
有一种机构叫做警总。警总,一个能把老兵、老兵家属直接逼疯的组织。这个组织全称是台湾警备总司令部,就是一个特务组织。警总路长功(陈宝国饰演)眼里,台湾老兵就是棋子,为了党国的利益,他们就不该回家,为了长官的政治前途,他们就该被逮捕。
在警总看来,台湾老兵回了大陆都会被异化,为大陆唱赞歌,甚至被发展成为匪谍。即便是历史白痴,也能从全剧体会到大陆与台湾的隔绝,曾经如此真实而绝情的存在。按照当时的台湾法律规定,一个老兵思念故土,想要见亲娘也是不合法的,人之常情被视为异端。好些个普通老兵都是警总打击迫害的对象,甚至连更加无辜的老兵家属也会被逼出精神病。
有一种院落叫做眷村。眷村就是台湾当局用来安置退伍老兵的,居住条件比较差,住在里面的人基本就是弱势群体。成群的老兵都是当年蒋介石退守台湾被抓壮丁抓来的,几十年没有办法回到老家,没法守着老娘尽孝。老兵们把当局授予的授田证视为命根子,其实他们心里大概都明白这只是政府开的空头支票,党国能带领他们反攻大陆吗?他们的双腿没有站在大陆的土地上,授田证却要把大陆的土地分给他们,简直是天方夜谭。
眷村里的老兵就是这样苦苦的支撑着,洪根生(张国立饰演)就是一个住在眷村的典型老兵。洪根生从江西婺源老家被抓来的,走的时候,大陆的妻子茶嫂已经给他生了小孩,到了台湾他又娶了台湾人网市为妻,并育有晓雄、晓芳两个子女。洪根生35年回不了老家,老娘已然辞世,到了全剧终,洪根生也没有回到婺源,也许在后面的故事里,台湾的政策松动以后,他会是第一波返乡潮的一员吧。洪根生对不起茶嫂,茶嫂在江西等了他一辈子,没有改嫁,并且拉扯大了子女,为老人送终。还是老话,明事理的人,都会知道,大陆两岸一切的悲剧都不是人的错,而是时代的错,历史的错,老兵们没处说理。洪根生甚至只能在香港朝着老家的方向给死去的父母磕头。
有一种职位叫做将军。路长功的好战友岳知春就是我说的将军。这个将军还是有相当的话语权的,很多人都非常敬重他,但是具体当年做了什么官,在部队上有何等的功业,剧里面没有怎么介绍,我也是稀里糊涂的。岳知春最大的特点就是作为官方的一员,有些不按规矩办事儿,早早的结束了的自己的政治生命。当他的朋友路长功要拿他曾经的部下开刀,他会果敢的站出来保护自己的部下。老兵们何罪只有,看老娘有错吗,思乡有错吗,他要质问路长功,质问魔鬼的警总。从岳知春发散来看,两岸都有很多热心团结,热心两岸探亲互访事业的。
《白鹿原》观后感(一)
《白鹿原》观后感
本影片开头以一段男唱词以及一个长摇镜头开始,镜头里面是一片辽阔的麦田,随着镜头的摇动,大家可以看到镜头里面的麦子在随着风不停地摇动,且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一会儿又很平静。作为一位观众,我是感觉到麦苗的滚动,实际上是剧情的发展、高潮、结局的起起落落。一大片金灿灿的麦田,给人辽阔的视野,不仅把影片的现实背景情况交代清楚了,而且让人有着无限的遐想。
接下来交代的是本影片的叙述地点,由人们日常生活的场景开始,交代村庄里的习俗,还有就是封建家庭里的族规家法。紧接着一句嘉轩,不好了,咱们的皇粮被人抢了,然后引出时代背景。这是本影片中的一个小小的激励事件,把本该平静的农村生活扰乱了,接下来就是影片的主要故事出场了。
随着兆鹏离家出走寻革命去,而黑娃到主家那里去割麦,故事的情节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女主人公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女主人公小娥长得俏丽,穿着打扮也非常人,再加上她的年轻貌美,地位显赫,更显得非一般。她与黑娃是以主仆的关系相识的。在田小娥看来,黑娃与别人不一样,黑娃年轻气壮,是她想要寻找的性伴侣。在田小娥之前的生活里,她的生活并不是她想象得那么完美,她的男人并不能满足她的欲望。自从与黑娃好上之后,他们经常偷偷地约会。在被发现之后,小娥依然很有骨气,也可以说是硬骨头吧。在这次偷鸡的事情之后,小娥的生活完全改变了。她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少夫人了,再也没有人让她使唤了。但是,她却收获了一份真正的爱情。爱情,其实在一个女人看来是很可贵的。小娥是个坚强的女人,虽然是一下子摇身变成一个外乡人,一个被人可怜的外乡人,但是,她却很坚强地活着。一个外乡女人,在丈夫不在的时候,在世人皆虎视眈眈的时候,她靠自己坚强地活下去。虽然,她很无助,生活地很艰难,但她还是很热爱自己的生命。虽然那个年代的她,活得非常卑微,活得甚至是没有了自尊,但是,她还是想要活着。她崇尚婚姻自由,向往自由式的恋爱。即使她后来是跟了其他男人,其实也是在绝望中随手抓住一根救命的绳索。要解读她的个性,还是比较困难的。她可以高高在上生活,也可以卑微地生活;她可以被别人喜欢着,也可以被别人痛恨着;她可以是纯洁的百合花,也可以被人蹂躏后仍坚强地活着;她不卑不亢,努力地活着。可是,她的结局还是避免不了悲剧,她是封建时代的旧思想下的祭品,生命早已被安排好了。但是,她的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而黑娃,作为一名朴实的麦客,他受不住情的诱惑,跟有夫之妇好了,之后还做出出格的事情。在白鹿原祠堂抛弃他的时候,他还是选择跟他的最爱在外面生活着。他崇尚自由,但一时又没有胆子。后来在兆鹏的带领下,砸了祠堂,追崇共产党去了。他在情况危急的时候,还是惦记着小娥的。后来被捕获,之后又逃命去了。而在整个影片中,他作为的形象已经慢慢在变化了,在慢慢变得高大了。
而白孝文,也随着时间的磨练,开始反抗起来。之前一直唯唯诺诺的他,后来卖了房子跟小娥游玩去。从胆小怕事到顶撞父亲,其实是孝文性格的一大改变。而白孝文的这些改变其实就是封建社会主义下被压迫人们的一个无声的回应。虽然仍是无济于事,但还是充满了勇气。白孝文的悲剧,既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也是封建社会制度造成的。
《白鹿原》这部影片虽然是以白家和鹿家两种不同的向往追求的生活为线索,叙述了白鹿原发生的一些事情,其中,以小娥的悲惨故事为小线索,叙述了一个苦命女人的故事,也暗示了一个封建社会制度最终是要瓦解的。
电影《白鹿原》观后感
我觉得它是继陈凯歌的《霸王别姬》之后又一部耐人深思的优秀华语电影,展现了王全安导演非凡的才能和智慧。
这个故事如果硬要抽出一个模式的话,那就是情欲与道德,或者说人性与教条。白嘉轩代表道德,田小娥代表合理欲望,又是一个法海一个妖孽的模式。法海虽然可敬但也着实让人讨厌,如果白嘉轩当初不恪守白鹿原的规矩成全黑娃和小娥的婚事,也就没有后面那么多纠结。妖孽虽然是妖,但让人怜悯,她只有最朴实的愿望,希望能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
田小娥就像白鹿原上一颗美丽的炸弹,又像一个照妖镜,照出了一群人的丑恶、自私。换一个角度,是不是男人天性爱美女?亦或美女无敌?除了“法海”白嘉轩,几乎人人都在她面前溃败现形。而白嘉轩的不成全,被鹿子霖解读成嫉妒,在鹿子霖的挑唆下,引爆了她邪恶的复仇行动,也直接导致她死亡,她成了白鹿原邪恶私欲的牺牲品。
给我印象最深的三个演员,分别是白嘉轩、黑娃和田小娥的扮演者。尤其是白嘉轩的扮演者,演得水乳不分,似乎他就是白嘉轩本人。黑娃的刚烈和血性演得很充分。田小娥的扮演者张雨绮很年轻,刚开始感觉有些在演,但拿捏得很到位,好在她死死抓住了人物的核心,那就是一个朴实的愿望——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她把自己个性中对爱的坚定和人物对爱的坚定融在了一起。
而影片中的政治风云变换和《霸王别姬》《活着》类似,但侧重点各不一样。白鹿原的变迁是政治风云在普通百姓身上的残酷反映。政治风云变来变去,老百姓却没有得到实惠,人们只想过简单有吃有喝的生活,管他城头变幻大王旗,哪方唱罢哪方登台。
如果略有不满,就是它的结局,在日本人的轰炸声中结束,被释放的鹿子霖回来了,他似乎期望着日本人的飞机炸掉白鹿原的一切,这个愿望充满了他个人的私恨。也许一切还会重复上演。
《白鹿原》真是这几年来不可多得的好影片!
《白鹿原》观后感影评
《白鹿原》观后感影评
《白鹿原》上映的第一天,我就迫不及待得去看了,盼了好久好久终于上映了,不肯等首周票房的口碑,打算不管怎么样都要去看一看。老公对于这样的片子是非常不感兴趣的,我们一起去了电影院却进了不同的放映厅,他去看《普罗米修斯》了。
《白鹿原》这本书看过有一阵了,不能说全记得内容,但是大概的情节我还是有印象的,众所周知,片子删了好多好多,包括之前作为噱头的激情戏,其实真的就是点到为止接下来会慢慢说起来。
1,删掉的人物之白灵 朱先生
看书的时候,我一直把白灵就看做白鹿原上的那头小白鹿,我甚至觉得陈忠实赋予她的美丽纯洁和先进的思想,正是对于白鹿原的情深所致。选演员时候,据说王全安也是看了很多人了,最后敲定了一个女孩,长得吧,其实我觉得一般。那时候好像也赶上陆川选虞姬,阵势都挺大的。这女孩也有点倒霉,戏份真是全部删掉了,可惜了这么好的成名的机会。演技如何也无法做评价。
另一个被全删的人物是朱先生。看过书的人应该都对于这个白鹿原诸葛亮般的人才过目不忘,包括他死后神一般的存在。可惜那部分涉及文化大革命,估计也拍不出原味。看书看到朱先生仙逝的时候,我都忍不住哭了。朱先生出现不多,却可以说是白嘉轩的领路人。白鹿原上的先知。
被删掉的人物还有白孝武、鹿兆海、甚至还有寥寥几笔的白兴儿(字幕里出现了白兴儿,我对不上号)
2 田小娥
电影《白鹿原》改为《小娥传》的说法一点不过分。之前王全安在接受采访时候说必须只按一条线路走,后来选择了小娥这条线。我想,一是小娥的情感经历会很吸引人,二是把激情戏作为噱头,总比白嘉轩的经历更吸引人。三是,小娥后来成了他媳妇,不过我内心,是非常不希望王全安是这么自私的。《白鹿原》是所有书迷的《白鹿原》,不是张雨绮一个人的《白鹿原》。在知道小娥是她演之后,我也没有表现得很诧异,有人问我心中小娥的人选时候,我觉得张雨绮还可以,虽然平时有点男相,但是小娥的扮相还是很漂亮的,特别是跟黑娃私奔以后,换上粗布衣服更美了,那小脚裤穿得很性感。(主要那里面出现的年轻女人也的确就是群众演员的水平)。不得不提下小娥说话的声音,真是好妩媚,和黑娃一起恳求白嘉轩进祠堂那一出戏,我听得心都化了,能再妩媚一点吗?我是白嘉轩就让她进了。还有她拿着鸡蛋去恳求鹿子霖拿出戏,估计也是那一段的梨花带雨,让鹿子霖起了歹心。
看书的时候,我是越来越不喜欢小娥的,我对三观不正的女人实在提不起兴趣。而电影里呢,荡妇不荡妇,坚贞不坚贞,你不知道导演到底想怎么塑造小娥,矛盾之余是个败笔。
3 白嘉轩 鹿子霖
白嘉轩和鹿子霖,是白鹿原上两个互相较劲的力量,一个是政府官员,一个族长,不相上下。电影中两处明显的较量,一是白孝文把祖产卖给了鹿子霖,鹿子霖假惺惺去找白嘉轩,前一刻还对儿子说软话的白嘉轩再次挺直了腰板,对鹿子霖没说几句好听的。可以说更有胜负吧。二是给死去的小娥修庙的事,看书时候我也没明白鹿子霖到底是出于私心还是民意提出修庙呢?当大家都因为鹿子霖修庙的提议而推举鹿子霖当族长的时候,白嘉轩不亢不卑得提出修塔镇压,不得不说,这比修庙高明。鹿子霖完败。两位老戏骨的演技没得说,再演156分钟,都挑不出错。
4 黑娃 鹿三
知道是段奕宏演黑娃我第一想法就是华谊挺能塞钱的。段奕宏早没了《士兵突击》里的阳光帅气,黑娃倒是演的中规中矩。黑娃这个人物其实容易出彩,他跟白鹿原上的很多人不一样,特别是跟鹿三很不一样,他要去当麦客,他不想跟他爹一样一辈子给人当下人。很多干白嘉轩反着干的事,他都会去做,一种内心无言的反抗,好比就是看不惯你腰板那么直,所以就要打断你。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鹿三很忠义,也很正义。他因为小娥的身份死活不肯收留他们,断绝关系,因为他觉得小娥害了很多人,就要把小娥杀掉。黑娃的很多性格,其实在鹿三身上也看得出来。至于很多人看不懂为什么鹿三会上吊,估计就是没有看过原文。书中鹿三被小娥付了身,自杀的。电影里要是这么演,就是有神论了。说到这里我就想到,为什么公开发行的书可以这样写,电影却不能这么演?好纠结。
看电影的时候,我左边是一对GAY,我旁边是个娘受,他一直问他的男朋友小娥是不是跟这个做个?是不是跟那个做了?非常激动的样子。我觉得这种人不该来看白鹿原,回家看AV正合适。何必在一部电影中就挑激情戏关注呢?小娥的激情戏都是点到为止,自行想象的。起码上映的是这样的。右手边是三个女孩,岁数不大,每次情节有大变化的时候,会“哦”的叫一声,或者“哎呀”一声,其实对于看过书的人来说,很多都是见怪不怪的情节,已经很熟了。我呢,我整个看电影的过程中的反应就是最后“完了?”我脱口而出。现在想想,我们三个群体,的确代表了看《白鹿原》电影的三种人的反应。期待将来的220分钟版本吧。156分钟这个版本,我只给3星。一星给演技,一星给场面,半星给张雨绮,半星给导演。
原乡人观后感500字
《原乡人》观后感:剧中的情
说到《原乡人》中的情,我会想到钟理和和平妹之间的爱情,和他父亲、儿子之间的亲情,和他邻里、朋友之间的友情,和热爱祖国的爱国情电影里那一幅幅真实、生动的画面时时萦绕我心。
我羡慕平妹和钟理和那一段朴实而纯真的爱情,在贫困艰苦的生活中愈发清香。爱情是什么?是钟理和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带平妹私奔,而平妹对他的爱战胜了对未知的恐惧;是平妹怀孕时仍辛苦奔劳养家,无私地支持丈夫的写作事业;是平妹面对丈夫高昂医疗费时毫不顾虑地选择变卖家田我羡慕这样一份爱情,在最好的年纪,我遇到我爱的人,他会实现他的承诺把我带走,与世界无关,与家人无关,与爱有关。
亲情,可以很复杂,也可以很简单。钟理和因父亲反对他同姓结婚而选择私奔。虽然父亲说要与钟理和断绝父子关系,但他整天心心念念着这儿子,到死都还想着他以至于松口说原谅他了。父亲虽严,但难掩爱子之心,儿子何曾不爱呢?钟理和对父亲的爱也是深沉的,在他完成《夹竹桃》时第一时间是想要寄给父亲看的,听到父亲的噩耗,他的心情是悔恨和沉重的。他觉得自己不是也个合格的儿子和父亲。他与次子无缘,面对次子的调皮,他一怒之下就狠狠地罚打,以至于次子害怕他,在后来高烧之际仍念着我怕爸爸。无疑,次子的死让他悔恨,所以他在弘儿打他的时候,他带着弥补次子的心思甘愿被打。
友情与亲情一样可贵。庆北是幸运的,在他离台来到原乡,能遇到理和这同乡,他便收获了友情:在他得肺病时,周围的人都远离他,房东驱赶他的时候,理和给了他安慰和帮助。钟理和夫妇与裴大娘夫妇做朋友时候受到他们极大的帮助:裴大爷开导了理和写作之思路,他们给钟理和夫妇送礼和支持,给了离家的钟理和夫妇非一般的温暖。
凌驾于所有感情上的,是人们的爱国情怀。在这文章中,时时透着一股民族气息。一开始,钟理和就表达出对原乡的向往,以至于带着平妹私奔到离家较远的原乡。而后,他在做司机的时候把逼良为娼的老鸨赶下车,他还拒绝为日本人做翻译这一切的一切,无不透着他的民族情怀,他的爱国之情。
《原乡人》观后感500字
《原乡人》观后感
看完影片《原乡人》,心中苦涩淡上,却又深感释放,钟理和穷尽一生追逐梦想,尽管路途遥远且艰辛,尽管自己也曾放弃,被病痛折磨,也曾泯灭初心,但庆幸,最终,他成功了。作为文人,作家,他于执笔之时,死亡。
我敬佩钟理和的许多品质。现在,按自己看影片的心路历程来谈。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钟理和想到外面看一看。那时的台湾,还有着浓烈小农社会氛围,一个青年人,敢于突破自己,敢闯,有青春的热血,这就是勇气。我佩服的,他的,勇气。然而勇气在于实践,现今许多青年人,只是炫耀自己的口号,说说而已,千篇一律地我要我一定,而不迈出这一步,永远停滞不前。钟理和,背上行囊,带着自由之心,勇者一般,去远方。
还记得这首名为【从前慢】的歌吗?歌词中有段词是这样写的: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正像钟理和与钟平妹的爱情,细水长流,慢慢细数。我欣赏钟理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在那时台湾,同姓结婚是大忌,但爱着平妹的理和不顾一切,带她私奔,离开这里。在那些饥寒交迫的日子里,平妹支撑着家,理和写着文字,平日里的一个眼神,或是双手相握传递温暖,都体现着他们持久的爱。在理和住院的三年,也是平妹一人,维持着五口之家。对于爱情,轰轰烈烈只是一时的,携手到老,相互支持,这才是永恒的,真诚的爱。正如那句歌词: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可是理和走了,只剩下平妹一人,她该有多孤单。
很多人会记得影片中,满洲北国的寒冷,凌冽,以及理和的坚韧,理和的正气凌然。做敌人的走狗?不,我宁愿饿着,冻着。我有我的理想,但我不为理想向日本人低三下四。这就是钟理和。当今,虽没有民族仇恨,但我们依旧需要一股正气荡然于胸,这是为人的准则,也是我们自信地站立的支撑。
他对儿子说,你爱写作文,这点像我,我也爱写作文,我一生都在写作文,但你不要像我。
我想说,一生追逐梦想的人是可爱的,可敬的。
钢笔在纸上划上坚定地一笔,目光灼灼,【原乡人】。
《原乡人》观后感 人生如戏
人生如戏
——《原乡人》观后感
戏中的钟理和,他既是主角,也是编剧,因为他把他的一生都编进了《原乡人》这部电影中,没有过分的修饰,没有华丽的言语,有的只是他平淡的一生,却勾起了每一位观众的思绪。
为爱痴狂
“想要问问你敢不敢,像你说过那样的爱我”,人总有少年轻狂的时候,那时候的钟理和,满怀激情,憧憬着未来美好的生活,面对自己的一生所爱,花言巧语早已是多么的无力和脆弱,恐怕只有用尽一生的时间去证明爱有多深、情有多重。钟理和与钟平妹的婚事因为同姓的原因遭到父母的坚决反对,因为在当时几乎所有人都无法接受同姓的婚姻。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冲破旧俗,离开了家乡,去到一个举目无亲的地方,两人只能相依为命了。他们用行动去证明了对对方的爱和信任,不是每个人都会有如此的勇气和无畏的精神。然而,两人的生活并不如想象中的美好,现实中的他们还是要为了温饱而惆怅、彷徨。
“我”的理想
一开始为了生计,他成为了一名司机。显然,小小的车子承载不了他要成为作家的理想。在他看来,实现理想是他生存的意义。生活的拮据并不能让他低头,更不能让他向日本人屈服,他拒绝了日本政府的高薪工作,同时也辞去了司机的工作。一心一意地用手下的笔,把他的一腔热血挥洒在纸上,让世人听到他的声音。但这很明显又加重了家庭的负担,毕竟在那个时代,写作并不能使生活得到保障。尤其是当他得知自己得了肺病以后,全家人一度陷入困境,为了支付昂贵的治疗费,不仅要变卖家产,还要拖着虚弱的身体更加努力地写作,不断地投稿。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他的《笠山农场》得奖了。然而,他已经倒在了血泊之中。他对理想的忠贞和坚持深深地撼动了我的心。正因为他对理想有如此坚定的决心,才能使他在艰难的条件下继续他的理想,坚持不懈地创作,留下了许多令人赞叹的好作品。
戏剧人生
钟理和的一生挫折连连,生活困苦坎坷,不仅自己得了肺病,而且次子又因病错过治疗期而早早夭折,俨然是一部悲剧。但是因为他的坚持和坚定,使他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不得不说,这还是一部励志片。人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关键是有没有跨过一道又一道坎的勇气。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原乡观后感(5篇)》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电影的观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原乡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