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人世间》观后感 > 地图 > 《人世间》观后感

《人世间》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3-03-09 来源:互联网

《人世间》观后感系列。

看电影或者看视频已经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观看的过程中,我们全情地投入,并有很多的感触。欣赏了作品以后,光有零星的思索还不够,这时需要认真地写一篇观后感。通过写观后感的方式,我们在不知不觉是成长。你是否为写观后感而苦恼呢?为此,小编特意呈上“《人世间》观后感系列”,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人世间》观后感(篇1)

读完115万字的鸿篇巨作《人世间》,我才感受到前言中所介绍的,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五十年中国百姓生活史的含义。该书还获得了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而这也是我发现此本宝书的缘由。

同多数茅奖作品一样,梁晓声的《人世间》是一部关注时代关注普通民众生活与生存,向平民的理想,尊严和荣光致敬的长篇小说。作品围绕北方A市(其实就是哈尔滨市)周家三代人的命运为主线展开,翔实地叙述了解放后至今近70年间一户北方普通人家的生活历程,人们在各类政治狂潮下艰难挣扎,又在生活的希望和失望反复交织中慢慢老去,而唯一不变的是周家人朴素的道德情感和执着的平民精神。

正如作者本人所言,这是一部好人史。在政治转换的不同时期,周家人一直恪守着世代相传的不做坏事、尽自己力量帮助国家和他人的德行,一直践行着中国人传统的知遇之恩,这种恩情,包括对亲人、朋友、老师以及所有生命中相识之人的情感。无疑,这是作者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这段历史时期形形色色事物和人物的诠释,是对自己一生文学之路的答卷。虽有力道不足之感,却仍旧令人手不释卷。

周家的第一代人周志刚及其妻子,第二代人大哥周秉义及其妻子郝冬梅、二姐周蓉及其丈夫蔡晓光、三弟周秉昆及其妻子郑娟,第三代人秉昆的养子周楠、亲子周聪、周蓉之女周玥,上述人物身上皆被赋予周家人最朴素真挚的道德情感。共和国第一代建筑工人周志刚、做官的秉义、做演艺的晓光、靠体力挣钱的秉昆,都坚持原则又不失人情,在十年洗劫中不落井下石,不出卖朋友,不趁火打劫;在改革年代不任人唯亲,不贪赃枉法,不见利忘义。

这种朴素情感,在普通百姓间最难能可贵的。它体现在即使艰难和遭罪,决不欺软怕硬,决不丧失人性,决不使用欺骗和欺压的手段;它体现在哪怕自己吃亏,也积极帮助身边的朋友;它体现在即使不能帮助别人,也要心怀怜悯,保持着梁晓声先生所说的为他人着想的善良这一文化特质。秉昆、晓光等人,几十年都是那样,为朋友着想,为家人尽心尽力。秉义身居高职,不敢妄为,但是其实于内心和行动中也在想为光字片的老百姓办点实事儿,最后放弃北京的官职,回到故乡,主持包括光字片在内的A市棚户区的拆迁工作。

愿我不会沦为人间恶魔,于浊世保一丝清明。

《人世间》观后感(篇2)

本以为是一部奋斗史,周家三姐弟靠努力有一番成就,但是不是的。大哥周秉义一直想做教育,却走上了从政的道路。他是一个为人民办实事的好官,但老百姓对他并不满意,甚至因私人恩怨恶意攻击;二姐周蓉漂亮又聪明,晚年也算过得不错,桃李满天下,也如愿出了书,可是第一段婚姻终究让人失望,女儿偷偷跑到法国,她也为此在法国辛苦生活十二年。

小弟周秉昆,书里着墨最多,他代表了大多数工人阶级,学历不高、有一些朋友、要孝顺父母、有妻子孩子和一些朋友,愿望么,无非是想住个好一些的房子,改善生活。他也有过机会,在酱油厂有些名声、办杂志也算是有些名声、参与的运动被关了半年增添了个人经历,可是他也被骗过,挣了钱兑了房,住了没几天就收回了,摸爬滚打数十载,因为义气(朋友之间、大儿子楠楠)失去了一些机会,也失去了自由。

最后虽然改善了居住环境,但是在他们周边来看,也不算特别好的房子,工作也没有特别好。因为没有帮朋友的忙,失去了这两位朋友(春燕和德宝算是另一类人,小市民,利己主义,就我个人而言不是很喜欢和这种人接触和深交)。

作者没有塑造高尚的伟光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每个人说的话做的事或许不是那么对,但是跟他们的经历、水平比较符合,逻辑也算合理。大环境改变了这一群人的命运,一直在生活里挣扎着的工人阶级,被一个个浪头打倒,又狼狈地爬起来。生活,呵!

《人世间》观后感(篇3)

近期央视热播的电视剧《人世间》,以平民子弟周秉昆的生活轨迹为线索,透过周家三代人在上山下乡、三线建设、恢复高考、知青返城、对外开放、国企改革、个体经营、棚户改造、反腐倡廉等一系列重大社会变革期间的不同人生境遇,讲述从_到20xx年近五十年来东北乃至整个国家的社会变迁。我每天晚上守在电视机前准时观剧,通过银屏重温了那个难忘的年代。

《人世间》既有中国社会发展的光荣与梦想,也直面了改革开放进程中普通工人阶级面临的艰难和困顿。面对下岗的艰困窘迫,他们没有退缩,而是自立自强、互助互帮,展示了困厄中人们对亲情的呵护和友情的珍惜。剧中周家三兄妹无一例外地经历着磨难与困苦,但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不管是为人师表的老师、做工人还是做官,他们仨都能坚守道德底线,对国家、对人民还是对朋友能够有一种让人感动的信仰和坚守。

剧中人物周秉昆最令我感动,作为最平凡的工人,在木材厂、酱油厂干着最苦最累的工作。纵使在时代的变迁中,自身一次次经受着社会变革带来的碰撞,但是他始终为寻找出路执着地努力着。最困难的日子里,自己的生存问题尚未解决、朋友们需要救助时,也能急人之困伸出援手,在不经意间显现出人性光辉。他身上有对朋友的肝胆相照,有对爱情的坚贞和义无反顾,有守在父母身边默默付出的子女责任和担当,尽管不曾是父母眼中最优秀的孩子,但他以阳光的形象展现着人世间的爱与善良。

观看电视剧《人世间》让我产生强烈共鸣,心绪随着故事的展开有起有伏,有笑有泪,在剧中角色里似曾找到自己当年的影子。周家人和身边人遍历人间苦楚,相互扶持走过风风雨雨,于人间烟火处彰显真情与道义,感恩和担当,在悲欢离合中抒写人世间大爱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热望。原著《人世间》不愧是家乡作家梁晓声的优秀作品,再以雷佳音、殷桃、宋佳、辛柏青、丁勇岱和张凯丽等一批优秀演员的真情出演,强强联手给世人奉献出了讴歌时代、滋养心灵、激励生活、温暖人心的《人世间》!我想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中国人,不自觉地怀有一种悲天悯人的家国情怀,骨子里盼着国家发展好、百姓过得好,心怀着一种朴素的使命感,它就像一道光,必将激励着我们在这人世间向阳而生!

《人世间》观后感(篇4)

现实也不尽然都是苦,还有很多情感值得珍视,比如“六君子”从青春年少到中年时的相互扶持,尤其是这群人之间偶尔背叛埋怨后,又总在彼此最绝望之际伸出援手。最感人的一幕,莫过于几个刚刚稍微改善生活的朋友,一起凑钱给无依无靠的聋哑街坊常进步买耳蜗。人和人“处”出来的感情,同甘共苦地面对生活的困境,对弱者的帮扶,抵消了生活中的各种摩擦。这种好好坏坏、若即若离,不也是人生的常态吗?

笔者认为,这部史诗长篇的意义,就在于借由xx的一双眼,把我们拉回最真实的现实,既看到人世间的苦难,也看到人世间的温情;既看清人世间的复杂,也感受到世间的牵绊。

互联网时代,人们习惯将很多关系简单化;原子化社会,我们变得越来越孤独。我们离虚拟线上越来越近,离现实线下却越来越远。网络逐渐取代现实,那些身边的人和事常被忽略,不少人消散精力附着在没有意义的虚幻之中,比如迷恋虚拟的现实,沉迷虚构的故事,喜欢超现实的情节……《人世间》这部剧,恰恰是把我们拉回到具体的人际关系中,有血有肉的你我之间,既看到亲情、友情、爱情的可贵,也触动了浮躁麻木的内心。

这是个迷人的世界,也是苦难与希望同在的世界。“人世间”这个题目太大,也太小,每一个人的眼里心里,也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剧场,不妨借由xx的眼,回到真实的人与人之间,去看清我们自己所处的这个世界。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编辑推荐

人世间观后感心得系列


我们写文档时,很少有人能提供面对面的帮助,对于新人来说,范文就是最好的助手。范文有很多值得我们研究的地方,所以我们如何能写出范文的水平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人世间观后感心得”,供你参考和使用,请收藏和分享。

人世间观后感心得【篇1】

电视剧《人世间》改编自梁晓声的同名小说,该小说曾获茅盾文学奖。剧中通过对周家三兄妹成长史的刻画,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近50年跨度的历史画卷。这让我立刻想起了另一部类似的热剧《大江大河》,那里讲的是三个异性兄弟的成长,不同的是一南一北。

我为什么要强调一南一北这个区别呢?因为中国工业化道路上,东北集中了早期的重资产大型企业。改革开放最本质的变化就是市场化。而重资产设备一旦陈旧,不仅退出成本高,行业观念屏障也高。两部剧对比看,特别能体现一南一北的明显不同,而且背后似乎隐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深刻道理。

周家所在的光子片儿是哈城的棚户区,环境脏乱差,也没有什么像样的教育资源。可周家却出了两个北大高材生。父亲周志刚是大三线工人,长期在外地工作。

在故事开始的年代,工人阶级具有极高的政治地位,但经济上依旧处于贫困线上。他们甚至根本就不敢想象,那些政府干部大院里的住房条件是怎样的。

直到周秉义与高级干部女儿郝冬梅谈恋爱,成为了事实上的倒插门女婿。岳母金月姬从未踏进光字片儿的周家,在那个一切按身份分配的计划经济年代,两个家庭的差距就是贵族和平民的差距。

大儿子周秉义和二女儿周蓉都很聪明,分别考入了哈市的两所高中。周蓉极具个性,早早就和一位落魄诗人私奔了。可学业上,兄妹两人顺风顺水,北大毕业后分别进入了政府部门和当地高校。

老三周秉昆为人厚道,在哥哥姐姐的光环下,一直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他朋友不少,也都是和自己文化程度差不多的工人。在有浓郁人情味的中国传统社会里,可以说关系是无所不在的。遇到问题,需要靠朋友帮忙,周秉昆也养成了热情仗义的性格。有两个优秀的哥哥姐姐,当然,也常常找他们或他们的朋友寻求帮助。

如果对比《大江大河》,你就会发现,在中国要寻求发展,发展和维护各类关系几乎都是不可或缺的。这一点,貌似南方和北方也没什么不同。然而,《大江大河》的那三位异性兄弟在处理各类关系中,几乎处处会遇到契约,而朋友之间的帮助,时时刻刻也都有把约束自身行为的隐性尺子,契约传统就隐含其中。此外,南方人,特别是沿海一带,那里的人还有一种敢为天下先的冒险精神和眼光。

这在《人世间》中是不多见的,周秉义思想相对保守,处事圆滑,这点上常被老婆讥讽。岳母那套论点对他不无影响,她对知识分子的不信任也是那一代干部的典型成见。

人世间观后感心得【篇2】

最近在追《人世间》,这部电视剧拍摄的很细腻,从剧情、台词、选角到拍摄,都很细节控,昨晚演到第17集,我觉得颇为精彩。

周家大哥周秉义和妻子郝冬梅大年三十要回周家拍全家福,回家前,郝冬梅母亲郝母向女儿单独透露当晚要去周家探望。郝冬梅在回婆家路上告诉了周秉义这个消息,俩人一到周家也立刻告诉了周父,周父便决定不去拍全家福了,动员全家十几口清扫家里,就连门外的公共厕所也不放过,重视程度可见一般。毕竟嘛,亲家公是省长,不是一般的亲家,并且头一次见面,隆重一些没毛病。

剧里边有个细节,郝冬梅头一天晚上因为自己父母一直没有正式拜访过公婆一家,与郝母发生争吵,郝冬梅质问母亲,如果自己嫁的是高管的儿子,父母也会不认吗?言外之意觉得父母看人下菜碟,郝母很生气,教育冬梅说话做事要有分寸感,即使是对父母、夫妻、朋友,都是如此。

这个分寸感的伏笔,在剧里有了第一次回应。郝母跟郝冬梅说打算去拜访周家时,是避开了周秉义的,我猜想一定也是给突发事件留出了空间,此外,作为省长夫人,一定也能想到,作为普通家庭的亲家可能会为接待省长亲家大费心思,没有当着周秉义的面说,应该也有这个原因。如果万一去不成也不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如果去了,也是一个惊喜。但郝冬梅心急的把这个事情告诉了丈夫,周秉义兴奋之余,也没有过多考虑这里的细节,一回家就告诉了父母,这点从周父为了迎接亲家做出放弃拍全家福这个决定那一刻他的表情可以猜到。这件事,郝冬梅虽然做的没错,但是却缺失了一点分寸感。

没有正式的跟女婿提及要去拜访,但是又因为前一天吵架内容担心女儿误会和受伤,所以选择告诉了女儿没跟女婿说,这是作为郝母作为母亲和岳母的分寸感。我个人觉得郝母的分寸感掌握的刚刚好,但是很遗憾冬梅没有理解母亲的用意。当然郝母一定也猜到了女儿的直肠子,这一点从后续事情发展可以看出来。

果不其然,傍晚时郝父因处理事务繁忙再回家途中突发哮喘病被送入医院,郝母也赶往医院,情急之中还是给省长秘书打电话交代了一下去亲家的事,于是就有了精彩的一幕,省长秘书拉了一车的礼物到周家拜访,人走之后,周家全家人看着堆满一屋子的礼物没人说话,这些礼物,正是周秉义前一天送给岳父岳母的礼物,其中还包括周父从老家特意带来自己都不舍得喝的特级茶叶。

看到这里,剧情就有意思了,导演特意把周家一家人看着一屋子礼物的镜头多角度停留了很久,有点就让疑惑和矛盾在这停留,让子弹飞一会的意思,我还是头一次看一部年代国产剧看的这么上瘾。我第一反应,觉得郝家把礼物原封不动送回来,有两个可能:一是礼物是早就装好的,就是表明了不想认亲;二是情急之下顾不上交代秘书,秘书不知道情况,从家里储物间又把最近放进去的礼物拿了回来。仔细一想就可以排除第一种可能,不想认亲完全可以选择不回礼,不见面,这样更省事,不会再这样大费周折,不符合人物人设。那么第二种可能性就很大了。

突然郝冬梅打破了沉默,开口解释说,秘书可能拿错了礼物,但是周秉义打断了冬梅的解释,跟家人告辞后拉着郝冬梅离开了,看到这我又迷惑了,为什么不让冬梅解释呢?如果换做很多人,应该第一反应也是想解释清楚误会的吧。

好的电视剧就是这样,会给人很多思考和疑惑的空间。

人世间观后感心得【篇3】

《人世间》真是写尽了人生百态。人的一生总是起起伏伏,有高潮也有低谷,有好事也有坏事,五味杂陈才是生活的本相。随着xx的努力,一家人终于搬进了大房子,不过大家却发现,回到吉春的xx并没有接女儿回家,xx还是住在舅舅家。

xx和xx对她也是非常好的,特意为她留出一间房。而他们的两个儿子则在父母的房间里睡上下铺。

xx退休回家,xx问xx:姥爷啥时候走?还问他住在哪儿?明显是害怕他跟自己抢房间。xx一手带大的孩子,为什么这么自私呢?

xx出生后,应该是过了一段幸福的时光,那个时候虽然父母都在贵州,日子很艰难,可起码一家人在一起。可因为一次回家探亲,xx就彻底跟父母分离了。

xx渐渐接受了xx的照顾,不太想跟着爸妈回家了。而那些年,xx也忙着上学、考研,也无暇照顾女儿。其实那个时候他们在北京,完全是能够把孩子接回去的。xx出于对孩子教育的考量,想留在北京,可是xx似乎从来没有想过女儿的问题。

虽然xx和xx对她非常好,但是随着xx的长大,她知道那不是她的父母。而自己的亲生父母呢,很少管她,所以她跟他们在一起非常不自在。

在这种生活下,她的亲情观念是极为淡薄的。父母不管自己,xx和xx又不是自己的父母,她早早学会了只爱自己。

大家可以对比一下,x楠一直把xx当成自己的父亲,睡梦中听到父亲来看他,朦朦胧胧地说了一句:爸爸辛苦了。他看得到父母为这个家的付出。

而xx呢?她只看到父母在北京生活得很好,回到吉春也生活得很好,可是他们却没有为自己做过什么。xx和xx虽然对自己很好,可那替代不了父母的爱。

因为父爱、母爱的缺失,导致她的亲密关系缺位,所以她的亲情意识也非常淡漠。

基因是会遗传的,这一点毋庸置疑。xx的父母骨子里都是追求自由的,这一点,xx完全继承了。

xx当初对着x父x母发表“养口体”和“养心智”的观点,口上说着这两点一样重要,可实际上他是在提醒x父x母“养心智”更为重要。再加上后来拜年遇见的一系列事情,xx内心不就是觉得“养心智”更重要吗?

人世间观后感心得【篇4】

就像歌词里诉说的那样“有多少变化,太阳都会升起落下”,不知不觉间,2022年已过六分之一有余,从年初疫情常态化防控到节后收心大会“开门红”,从开年大剧《人世间》的人间烟火到世界瞩目“一墩难求”的冬奥会……你以为自己是旁观者,却也是这时代的亲历者。帕斯卡尔曾说,“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苇草”,而每一个思考、感悟、动容甚至愤怒的瞬间,我总有种动笔写点什么的冲动,却也因各种借口,将热情消磨殆尽。心中也曾有片可以寄托情感、记录工作的“自留地”——共产党员网,回想起相处点滴,自觉有所辜负,便想今日约定,再续前缘。

与“你”相识之——初见乍惊欢。大概一年前,我开始接触单位文字工作,领导告诉我写材料将是今后工作内容之一,并对我说去网上搜搜“12371”。就这样,我敲开了“你”的心门——共产党员网。啊,这里又红又专,这里别有洞天!有理论武装、时事政治,有中组动态、支部生活,有培训交流、主题教育……遇到“你”之后,这里便成了我学习党建知识的大本营、补给站,更有那“一眼万年”的先锋文汇,让我就此与“你”结下难解之缘,关于党建、组工、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的学习心得、基层故事、随笔漫谈、优秀时评让我流连忘返、相见恨晚!我心想,何时也能写出一篇这样的文章!2021年恰逢我在基层工作的第七个年头,我将这七年的酸甜苦辣心路过往细细捋顺,惊喜来得太突然,这一篇《基层七年,无悔初心路》竟然获得了“你”的青睐,并在第二天被加精点燃了小火苗,我欢呼雀跃激动不已,将初见的惊喜化为心意的相通,原来念念不忘,果真必有回响。

与“你”相知之——小别尤思恋。去年3月份因为网评要求,要提交党史学习教育心得体会。诶呀,这可不是漫笔随谈的自由发挥啊,列举的历史事件务必描述精准,要具有跨时代的里程碑意义,字字句句都要斟酌,前前后后反复推敲,真可谓是“凝心聚力”才完成了这一篇《红歌嘹亮忆党史》。他人看来,或许感觉行文尚且工整,但为这1400字,我几乎是重温了一遍中国近、现、当代史纲要也不为夸张。这次也幸运地被编辑推荐,再次点燃了小火苗,深埋心中的热爱被燃起,我甚至想,咱也争取笔耕不辍、常写常练吧。只是计划没有变化快,2021年党史学习教育贯穿全年始终,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紧迫,又逢换届之年各类琐事缠身,便给自己的懒惰与二心找了借口,偶尔匆匆下笔,“你”时不时地推荐依旧让我心有涟漪,却也常常因为“未推荐仅本人可见”的等待,让我心怀沮丧而逐渐搁置。

与“你”相伴之——久处亦怦然。就这样要放弃了吗?我不甘心。有时间我还是习惯性地到先锋文汇翻翻看看,依然会震撼于“乌拉娇娇”恢弘磅礴的侠女文风,会敬佩于“林淼淼”信手拈来的高产又高质的作品,会为作者风趣俏皮的“巧喻”会心一笑,也会感动于作者的真情实感而深深共鸣,通过你我结识了相邻县市区的老师“顺耳的忠言”,大家私下分享探讨心得体会,相互鼓励加油,我突然明白了,其实上稿不是最终目的,大脑运转思考、指尖落在键盘、将思想凝练成语言的过程,更有意义。我明白“你”苛刻的青睐,是为了让我更好地成长,让我懂得行一篇好文,必须不断加强理论武装,与时俱进,充实开阔自己的视野,并善于在工作生活中学思悟践,提高写作能力、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我们常说“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它考量的不但是清晰的表达、凝练的文笔、巧妙的构思、敏锐的视角,体现的更是作者思考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党员干部为民的初心与热忱。

赠尔之铃铛,一步一响,一步一想;回赠之风铃,不用也响,不用也想。与你目光交汇的瞬间,依旧怦然心动。2022年,@共产党员网,我与“你”有个约定,山高水阔,我们不说来日方长。

人世间观后感心得【篇5】

电视剧《人世间》日前已完美收官,故事从东北“光字片”周家三兄妹的生活轨迹为线索,展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家庭和社会的巨大变迁。剧中人物为美好生活努力、心中理想向前的精神,引发了多年龄层用户的强烈共鸣。而作为基层干部,更要心中有光、脚踏实地,逐梦前行,才能有所作为,才能真正造福一方百姓。

以初心为火,点燃为民服务的亮光。周秉义总想替老百姓干实事,从投身建设兵团到成为江辽市一把手,他始终出淤泥而不染,在充满诱惑的岗位上不随波逐流,一直坚守初心为人民服务。基层干部的初心,就是为人民服务。扎根基层,在工作中和生活中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的困难与需求,把心和群众连在一起,真正将基层群众当成自己的家人,热切回应群众的所需所求,成为一名“周秉义”式的为老百姓点亮一盏明灯的基层干部。

以实干为引,激发担当作为的斗志。周秉义不甘心在机关文职岗位上做研究,一心只想做实事。去快倒闭的军工厂任党委书记,不顾安危赢得老兵的肯定,亲自跑外交为厂子拉来大额订单。实干,成就了周秉义的人生。“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每一个基层干部都要像周秉义一样,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实实在在深入到群众中去,敢于在担当重任时当先锋,勇于在攻坚克难时站排头,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真正做一名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基层干部。

以逐梦为名,谱写接续奋斗的新篇。光字片穷,肖国庆的父亲因为没火取暖躲在医院的锅炉房边被活活冻死,这成为周志刚生前的遗憾,也深深触动了周秉义的内心,改造光字片,把穷窝子连根拔掉。规划、选址、建造新新小区,用实实在在的居住新环境说服百姓搬迁。群众的呼声是做好工作的动力,基层干部作为人民公仆,时刻牢记自己处在落实政策、服务群众的第一线,要把根扎进基层,听听群众的呼声,多想想下一步的工作,踏实走好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在追梦路上锚定目标,接续奋斗,撸起袖子加油干,一茬接着一茬干,用实际行动去实现梦想,一起向未来。

人世间观后感心得【篇6】

时下热播剧集《人世间》从一个家庭三代人的视角和经历中展现了国家的变化,更用分明的镜头语言重述了置身于历史中的那一份“年代感”。厚重的“年代感”是一个历史时段的浓缩,是一群人在特定的历史际遇中闪耀出来的时代精神。一座城代表着一群人,一群人深爱着一座城,在这样的时代变迁与光阴刻度里,个体的经历凝成了一个个丰满多彩的灵魂,见证着市民文化的更迭,交织着几家欢乐几家愁的纷繁,诉说着青春无言胜有声的故事,最终融于岁月无情与成长有情的二元映衬里,激扬着勤劳的中国人民以梦为马,不止于前。

这样的时代感是一种“小我”的展现。剧中出镜率最高的是家中的小儿子周秉昆,相对于学习成绩优秀且事业有成的大哥与二姐,他似乎显得“毫不起眼”甚至于“些许卑微”,自尊心强的他也想用自己的双手得到父母认可,让家人自豪。虽受制于才识浅、学历低和一系列家庭因素,也只能在这样一座默默的小城里重复着“无闻”的生活。但他仍然兼顾着照顾父母、养育儿女、接纳朋友、打工奔波等多重责任,苦楚纵然有,但他却将所有的生活之苦嚼碎了咽进嘴里,在小我的世界中赢得了属于朋友和家庭层面的尊重和肯定。细小的尘埃打在平凡人的肩上,同样也是一种担当,令人肃然起敬的奋斗者们以自己的行动为生命立言,为奋斗代言,也鼓励着广大劳动人民在各自的人生“战线”上不放弃希望,不留下遗憾,乐于做实现人生价值的掌舵者,敢于做道德升华的领航员。

这样的时代感是一种“大我”的奉献。整部剧展现了三代人的生活变化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三兄妹的父亲是支援三线建设的劳动者,不仅正直善良,也是一个识大体、顾大局、明事知理的好榜样。身处基层的他,不抱怨不公,也不埋怨贫贱,坚持用自己的双手为家庭创造条件,用个人的示范和带头作用为儿女晚辈们做表率。是人就会成长,在自古“家天下”熏陶的文明之邦,个人早已不是单纯的行为个体,而是连接家庭与社会、结合个人与国家的综合体,需要的是爱岗敬业、努力拼搏、真抓实干,以优秀为指引选择“优秀”,以榜样为动力成为“榜样”,这也是对使命意志的深刻提炼,对不忘初心的真切实践。

这样的时代感是一种“无我”的彰显。片中的大哥周秉义是一名恪尽职守、公道正派的人民干部,官不在高而在于在其位、谋其职,在他的成长中,其丈母娘的鞭策勉励语重心长。她曾激烈点评张载的“横渠四句”,认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过于空泛,缺少了躬身实践、付之于行的具体动作。言下之意便是共产党的干部就要真正迈开步子去为民请命、为民做实事。现如今,我们党已经成了世界第一大执政党,磅礴的发展离不开一个个党员的忘我奉献,离不开一个个党支部的凝心聚力。继往开来,实事求是,这是任何时代都不能落下的优良品质,也是不竭进取的不变指引,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践行到底,自然能够赢得老百姓的好口碑,并一如既往兑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庄重承诺。

处在高质量发展阶段过程中的中国,正在以高速航行、乘风破浪的趋势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仍然需要吃苦耐劳、热爱劳动的人民去创造、去见证,仍然需要克己奉公、不辞辛劳的勤务员们去坚守信念、兑现承诺。置身于“年代感”中的那个“我”,也当在这催人奋进的旋律中讴歌前行,为这时空中的绚烂添上那一抹璀璨的芳华。

人世间观后感心得【篇7】

勾勒时代,细节多是举重若轻的。xx和xx是学霸型文艺青年,剧里用“书”四两拨千斤。xx去兵团报到前关照弟弟保管好x本书,强调这些书放在工人家庭才安全,寥寥几笔点出特殊的年代背景。xx追加叮嘱,“里边还有我三本”,《叶尔绍夫兄弟》《安娜·卡列尼娜》《唐诗三百首》,精巧暗示了一个诗意浪漫爱情至上女子的未来。

多数时候,细节是伏埋千里的。父亲xx是新中国第一代建筑工人,前期老工人的戏份不算多,但前后呼应的戏剧“扣子”丰满了父亲的形象。他极重道义,终于跋山涉水探望女儿,见女婿第一面便明确,x家祖训做人要懂报恩。一个“恩”字后来成了他接受“寡妇”xx成为x家一分子的驱动,因他瞧见了与美丽容颜不相符的布满茧子的手,瞧见了干干净净、脸色红润全然不似昏迷两年的老伴。一家之主的他明事理,既没在xx家“落难”时劝长子分手,也能在时移世易后常常体谅儿媳的难;可他偶尔又不那么通情,带儿女三对夫妻串门拜年,跟邻里乡亲念叨x家走出两名北大学子的荣光,却忽视了为x全哥哥姐姐岁月静好、替全家扛过艰难光景的小儿子夫妻。

绵密细节渗透在《人世间》里,人们得以看见一个有斗嘴但不撕裂、有个性但又相濡以沫的原生家庭。这样平凡的x家,从过去到现在,始终是中国社会最普遍常见的原子。观剧的家庭对上了剧中一家人的信道,观众自然会认可,时代进程里x家众人的浮沉,就是当代中国百姓五十年生活变迁的真实注脚。

人世间观后感心得【篇8】

看了开年大剧《人世间》,我才感受到前言中所介绍的,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五十年中国百姓生活史”的含义。该书还获得了第xx届茅盾文学奖,而这也是我发现此本宝书的缘由。

同多数茅奖作品一样,梁晓声的《人世间》是一部关注时代关注普通民众生活与生存,向平民的理想,尊严和荣光致敬的长篇小说。作品围绕北方A市(其实就是哈尔滨市)周家三代人的命运为主线展开,翔实地叙述了解放后至今近70年间一户北方普通人家的生活历程,人们在各类政治狂潮下艰难挣扎,又在生活的希望和失望反复交织中慢慢老去,而不变的是周家人朴素的道德情感和执着的平民精神。

正如作者本人所言,这是一部好人史。在政治转换的不同时期,周家人一直恪守着世代相传的不做坏事、尽自己力量帮助国家和他人的德行,一直践行着中国人传统的知遇之恩,这种恩情,包括对亲人、朋友、老师以及所有生命中相识之人的情感。无疑,这是作者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这段历史时期形形色色事物和人物的诠释,是对自己一生文学之路的答卷。虽有力道不足之感,却仍旧令人手不释卷。

周家的第一代人周志刚及其妻子,第二代人大哥周秉义及其妻子郝冬梅、二姐周蓉及其丈夫蔡晓光、三弟周秉昆及其妻子郑娟,第三代人秉昆的养子周楠、亲子周聪、周蓉之女周玥,上述人物身上皆被赋予周家人最朴素真挚的道德情感。共和国第一代建筑工人周志刚、做官的秉义、做演艺的晓光、靠体力挣钱的秉昆,都坚持原则又不失人情,在十年洗劫中不落井下石,不出卖朋友,不趁火打劫;在改革年代不任人唯亲,不贪赃枉法,不见利忘义。

这种朴素情感,在普通百姓间最难能可贵的。它体现在即使艰难和遭罪,决不欺软怕硬,决不丧失人性,决不使用欺骗和欺压的手段;它体现在哪怕自己吃亏,也积极帮助身边的朋友;它体现在即使不能帮助别人,也要心怀怜悯,保持着梁晓声先生所说的“为他人着想的善良”这一文化特质。秉昆、晓光等人,几十年都是那样,为朋友着想,为家人尽心尽力。秉义身居高职,不敢妄为,但是其实于内心和行动中也在想为光字片的老百姓办点实事儿,最后放弃北京的官职,回到故乡,主持包括光字片在内的A市棚户区的拆迁工作。

愿我不会沦为人间恶魔,于浊世保一丝清明。

人世间观后感心得【篇9】

人世间这部电视剧已经放了有近x集了,从第一集追剧到现在,可以说一集不拉,每集都有令人感动的戏份。目前是讲到19xx年初,生为xx后的我,更想看后面的集数,因为八十年代开始我出生了,那是自己亲身经历的年代。

老妈说我是真的老了,不管外表有多年轻,但是毕竟岁数已经四十了,所以特别爱看这样的年代剧,其实我很少看这样的年代剧,但是迄今有三部反映新中国建设的年代剧都是我的最爱,《鸡毛飞上天》《山海情》还有就是这部《人世间》。能把年代剧拍的这么带感,真的很不容易,在过去的xx多集中,让我印象最深,最感动的是xx和她妈妈吵架那段,太有代入感了,老戏骨xx被女儿气到特别难受,想哭但又要忍住的那个演绎太到位了,xx饰演的年轻演员也把这个角色演活了,那些迸流而出的泪水,相信在真实拍摄现场也是如此。这部剧从七十年代开始说起,七十年代这一段边追剧边由老妈在旁讲解,很多那个年代的特色台词我还是不是很懂。

所以强烈安利这部剧给大家,接下来的剧情将进入到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相信后面的剧情会引起更多人的共鸣。

人世间观后感与心得1000字系列


读后感大全内容专辑推荐:“人世间观后感心得”,敬请浏览。

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文档撰写越来越普及,大多数写文章很厉害的人,都会借鉴范文,大量范文的示范作用可以激发个人写作兴趣。现在你清楚如何写作范文了吗?在此,你不妨阅读一下人世间观后感与心得,希望能为你提供更多的参考。

人世间观后感与心得【篇1】

《人世间》电视剧自开播以来,火爆全网,看这部作品的观众都为之动容,看到破防,感之以心,动之以情。作品向我们展开了一幅跨越50年的生动人生画卷。这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有的都是“小人物”生活的点点滴滴;这里,看到的是平凡人在平凡人生中体味生活的酸甜苦辣;这里,看到的是为“小家”的拼搏努力,是为“大家”的费心劳力,是为“国家”的拼尽全力,值得每一位党员干部细细品味。

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感恩之心,“爱”好“小家”。《人世间》中,周志刚的三个孩子里,老大老二都是邻居们口中常说的“别人家的孩子”,从小就非常优秀,后来都考上了北京大学,毕业后,大哥走上了领导岗位,二姐成为大学教授。二人都让父母自豪,引以为荣,但与“老疙瘩”周秉昆相比,却是陪伴在父母身边时间最少的人。令人感触较深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周氏父母在临终之前都没能拍上11口之家的全家福,没有将一大家子幸福快乐的美好瞬间珍藏下来。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灭。无论多成功的人即便登上高山之峰,也不能忘记父母恩情。作为党员干部,更要懂得“有父母在,不远游”的道理,即便去向远方,也要常回家看看,不要让父母成为“空巢守望者”,要让父母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带好头,做表率,爱“小家”。同时,在工作和生活中,做“老实人”、行“踏实事”、守“基准线”,矢志不渝做一名让父母安心、人民舒心、组织放心的好党员、好干部。

以“除私心为民众,甘当人民公仆”的拳拳之心,“爱”好“大家”。剧中,周秉义是一位一腔热忱、一心为民办实事的好干部。被调到哈阳任市长,第一天进哈阳,就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拒绝和排斥。回到吉春家中,与岳母金月姬倾诉,有想法要到高校任教。金月姬鼓励说:“这仗还没打起来呢,先认输啦?你不是能力问题,是思想问题,要放下包袱,正面强攻。当年我和老郝(秉义岳父)在战场上,没有后路了,怎么办?只能杀出一条血路!”听了金月姬一番话,周秉义坚持初衷,选择继续保持初心,负重前行。党员干部要洞察“秉义之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的铿锵力量,要始终秉承“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坚定信念。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难,难的是,为民服务,要永不言弃,以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和披荆斩棘的奋进姿态服务好人民,做人民心中最美的“那束光”。

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赤子之心,“爱”好“国家”。《人世间》剧中,周家主人翁周志刚,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建筑工人,国家哪里需要他,他就去哪里,从东北到西南,遍布都是他的足迹,与家人聚少离多的日子里,把对“家”的思念咽到肚子里,化作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的强大动力,工作起来,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不管多苦多累,也绝不给工程质量留下任何安全隐患,将毕生精力都投入到国家建设。党员干部要将周父身上闪闪发光的“工匠精神”,当作前行路上的“照明灯塔”,指引前进的方向。要成为党和国家事业建设的“主力军”“排头兵”“先锋队”,要以砥砺前行的精神品格、不负韶华的奋力有为、只争朝夕的苦拼实干、勇往向前的坚定信念,演绎热爱祖国的拳拳之心。要坚信人勤春来早,只有永葆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拼搏底色,方能迎来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美好未来。

人世间观后感与心得【篇2】

电视剧《人世间》日前已完美收官,故事从东北“光字片”周家三兄妹的生活轨迹为线索,展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家庭和社会的巨大变迁。剧中人物为美好生活努力、心中理想向前的精神,引发了多年龄层用户的强烈共鸣。而作为基层干部,更要心中有光、脚踏实地,逐梦前行,才能有所作为,才能真正造福一方百姓。

以初心为火,点燃为民服务的亮光。周秉义总想替老百姓干实事,从投身建设兵团到成为江辽市一把手,他始终出淤泥而不染,在充满诱惑的岗位上不随波逐流,一直坚守初心为人民服务。基层干部的初心,就是为人民服务。扎根基层,在工作中和生活中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的困难与需求,把心和群众连在一起,真正将基层群众当成自己的家人,热切回应群众的所需所求,成为一名“周秉义”式的为老百姓点亮一盏明灯的基层干部。

以实干为引,激发担当作为的斗志。周秉义不甘心在机关文职岗位上做研究,一心只想做实事。去快倒闭的军工厂任党委书记,不顾安危赢得老兵的肯定,亲自跑外交为厂子拉来大额订单。实干,成就了周秉义的人生。“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每一个基层干部都要像周秉义一样,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实实在在深入到群众中去,敢于在担当重任时当先锋,勇于在攻坚克难时站排头,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真正做一名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基层干部。

以逐梦为名,谱写接续奋斗的新篇。光字片穷,肖国庆的父亲因为没火取暖躲在医院的锅炉房边被活活冻死,这成为周志刚生前的遗憾,也深深触动了周秉义的内心,改造光字片,把穷窝子连根拔掉。规划、选址、建造新新小区,用实实在在的居住新环境说服百姓搬迁。群众的呼声是做好工作的动力,基层干部作为人民公仆,时刻牢记自己处在落实政策、服务群众的第一线,要把根扎进基层,听听群众的呼声,多想想下一步的工作,踏实走好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在追梦路上锚定目标,接续奋斗,撸起袖子加油干,一茬接着一茬干,用实际行动去实现梦想,一起向未来。

人世间观后感与心得【篇3】

最受关注的精品大剧《人世间》上线,一开播就牢牢锁定了观众的视线。剧中有一位关键人物曲秀贞,虽然仅有几次亮相,但她个性鲜明、内冷外热、顾全大局的“好书记”形象,却为我们年轻司法干部对标成长提供了“活素材”。从曲秀贞身上,我们也可以潜心体悟,感受一名干部应当涵养的宝贵品质,从“四季变迁”中不断修炼与成长。

春:要“温暖如春”,躬身问需,涵养“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初心。剧中,当曲秀贞被调到酱油厂工作后,她不忘工人们的安危冷暖,想方设法地改善劳动强度最大、劳动条件最差的出渣车间的生产条件,让出渣车间告别了“胸前汗渣蒸,背后冷风吹”的辛酸历史。“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要做好基层工作的关键,就是真正站稳人民立场,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身处司法工作一线,我们是“天平”的捍卫者,更要率先垂范,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牢牢把握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工作主线,秉持司法匠心,淬炼为民初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需求、新期盼,让人民群众从每一个案件和每一起执法行为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夏:要“炙热如夏”,忠诚担当,涵养“臣心一片磁针石”的坚定信仰。剧中被大家调侃为“曲老太太”的曲秀贞,其实出身不凡,她曾是省高级法院的庭长,后因工作安排,被调至酱油厂工作。可即便如此,她依然使命不改,抱着“走到哪都能取得一番业绩”的态度,积极投身新的革命工作中去。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谈到,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一代代革命者正是靠着坚如磐石的信念,才能披荆斩棘,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步入新时代新征程,无论是抢险救灾、疫情防控,还是戍边卫国、乡村振兴,无数“身边榜样”都永葆忠诚政治本色,在用一生践行跟党走的铮铮誓言。作为年轻司法干部,我们一定要坚定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信仰者、传播者、践行者的信心决心,坚定不移以“两个确立”统一思想行动,做“两个维护”的自觉践行者,走好新时代的司法“赶考路”。

秋:要“淡泊如秋”,心存敬畏,涵养“守土有责不动摇”的高尚品格。曲秀贞在将雷佳音饰演的周秉昆安排到最脏最累、活儿最多的出渣车间之前,已经知道周秉昆是丈夫的救命恩人,可她依然恪守当初定下来的制度规矩,不因个人私利而动摇。古语有云:“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年轻司法干部由于涉世未深,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型,在面对外界这样或那样的诱惑时,可能会把持不住,在思想上被腐蚀。因此,我们必须要时刻拧紧思想“总开关”,拉紧作风“总阀门”,念好纪律“紧箍咒”,常修从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戒非分之想,做到思想常“提纯”、灵魂常“回炉”,真正解决好为谁执法、为谁掌权的思想问题,慎独慎言、慎行慎微,保持高度的自觉性和警惕性,为营造风清气正的司法生态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冬:要“冷酷如冬”,不畏权势,涵养“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一身正气。剧中有这么一幕:周秉昆在东方重型拖拉机厂宣传处主任蔡晓光的关照之下,想要在最轻松的酱油车间谋个轻差,但却遭到了曲秀贞的一口回绝。彼时,曲秀贞只是酱油厂的党支部书记,但蔡晓光的父亲却是省商务厅的一把手。尽管如此,曲秀贞依然不畏强权,仗义执言,尽显“铁娘子”威严。廉洁执法,方显司法本色。作为新时代的司法干部,我们要忠实于党、忠实于人民、忠实于司法事业,在面对疑难案件、社会压力等工作中的各种困难时,要坚持真理、刚正不阿,培育浩然正气、昂扬锐气、铿锵勇气,努力做到人情说不倒、权力压不倒、权力压不垮,不断汲取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精神力量,促进司法工作高质量发展,共同筑牢守护司法公平正义的“铜墙铁壁”。

人世间观后感与心得【篇4】

为民造福,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3月1日,他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再次叮嘱,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首先要对群众有感情,真正把自己当作群众的一员、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近期,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的《人世间》广受好评,凝聚了烟火人间的智慧,让我们看到了平凡家庭代代奋斗历程中最质朴、最真实的温情。剧中周家居住的棚户区“光字片”是普通人民群众生活场所的代表,更是最通民情民意,人间烟火气最集中的地方。年轻干部真正做到为民造福,就要多去“光字片”这样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读懂人间的烟火气,干事才能接地气。

走到群众身边,“访”出干群情谊。真情在人间,广大人民群众在华夏大地上最懂人心、最讲感情。年轻干部工作干得好不好,是否付出真情,普通人民群众心里最清楚、最明白。群众愿意走到年轻干部身边掏心窝子、唠家常,与年轻干部建立深厚情谊,是对干部工作的最大肯定。想要获得群众的亲近和认可,年轻干部必须要放下架子,走出“舒适区”,到烟火气最浓的地方,重新走一走群众走过的路,听一听街坊邻居一起聊家长里短,以最真诚的亲和力,保持与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干部群众建立了深厚情谊,群众对干部才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群众工作方能深入人心。

走到群众身边,“察”出民生问题。民生问题无小事,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年轻干部们的工作目标。“光字片”是群众生活区域的一个缩影,是中国棚户区升级改造的典型代表。在这些“光字片”中,往往新旧问题叠加,人民群众面临着生活起居、就业谋生等系列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是撬动百姓幸福生活的重要杠杆。年轻干部要用脚步丈量民生,在解决问题中凸显担当作为。这就要求年轻干部们要多去“光字片”,多了解基层整体的发展,多到群众身边排查群众生活的问题和难点,多联合部门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实招,做到群众有诉求,干部有回应。

走到群众身边,“摸”出致富道路。为民谋福祉,就是要带领群众走上致富道路。一直以来,棚户区改造是我国的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光字片”的变迁历程,也是剧情发展的一条线索。周秉义调解各种利益纠纷,大力推行光字片改造搬迁,也最终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对于“光字片”这样的棚户区,年轻干部要格外重视,要善于打开思路,增强斗争本领,在着力解决重大民生问题上贡献力量。要走到群众身边,系统了解区域发展现状以及群众的意见建议,总结问题和经验,摸索出适合地区发展的致富道路,从而带领群众过上幸福生活。

人世间观后感与心得【篇5】

时下热播剧集《人世间》从一个家庭三代人的视角和经历中展现了国家的变化,更用分明的镜头语言重述了置身于历史中的那一份“年代感”。厚重的“年代感”是一个历史时段的浓缩,是一群人在特定的历史际遇中闪耀出来的时代精神。一座城代表着一群人,一群人深爱着一座城,在这样的时代变迁与光阴刻度里,个体的经历凝成了一个个丰满多彩的灵魂,见证着市民文化的更迭,交织着几家欢乐几家愁的纷繁,诉说着青春无言胜有声的故事,最终融于岁月无情与成长有情的二元映衬里,激扬着勤劳的中国人民以梦为马,不止于前。

这样的时代感是一种“小我”的展现。剧中出镜率最高的是家中的小儿子周秉昆,相对于学习成绩优秀且事业有成的大哥与二姐,他似乎显得“毫不起眼”甚至于“些许卑微”,自尊心强的他也想用自己的双手得到父母认可,让家人自豪。虽受制于才识浅、学历低和一系列家庭因素,也只能在这样一座默默的小城里重复着“无闻”的生活。但他仍然兼顾着照顾父母、养育儿女、接纳朋友、打工奔波等多重责任,苦楚纵然有,但他却将所有的生活之苦嚼碎了咽进嘴里,在小我的世界中赢得了属于朋友和家庭层面的尊重和肯定。细小的尘埃打在平凡人的肩上,同样也是一种担当,令人肃然起敬的奋斗者们以自己的行动为生命立言,为奋斗代言,也鼓励着广大劳动人民在各自的人生“战线”上不放弃希望,不留下遗憾,乐于做实现人生价值的掌舵者,敢于做道德升华的领航员。

这样的时代感是一种“大我”的奉献。整部剧展现了三代人的生活变化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三兄妹的父亲是支援三线建设的劳动者,不仅正直善良,也是一个识大体、顾大局、明事知理的好榜样。身处基层的他,不抱怨不公,也不埋怨贫贱,坚持用自己的双手为家庭创造条件,用个人的示范和带头作用为儿女晚辈们做表率。是人就会成长,在自古“家天下”熏陶的文明之邦,个人早已不是单纯的行为个体,而是连接家庭与社会、结合个人与国家的综合体,需要的是爱岗敬业、努力拼搏、真抓实干,以优秀为指引选择“优秀”,以榜样为动力成为“榜样”,这也是对使命意志的深刻提炼,对不忘初心的真切实践。

这样的时代感是一种“无我”的彰显。片中的大哥周秉义是一名恪尽职守、公道正派的人民干部,官不在高而在于在其位、谋其职,在他的成长中,其丈母娘的鞭策勉励语重心长。她曾激烈点评张载的“横渠四句”,认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过于空泛,缺少了躬身实践、付之于行的具体动作。言下之意便是共产党的干部就要真正迈开步子去为民请命、为民做实事。现如今,我们党已经成了世界第一大执政党,磅礴的发展离不开一个个党员的忘我奉献,离不开一个个党支部的凝心聚力。继往开来,实事求是,这是任何时代都不能落下的优良品质,也是不竭进取的不变指引,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践行到底,自然能够赢得老百姓的好口碑,并一如既往兑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庄重承诺。

处在高质量发展阶段过程中的中国,正在以高速航行、乘风破浪的趋势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仍然需要吃苦耐劳、热爱劳动的人民去创造、去见证,仍然需要克己奉公、不辞辛劳的勤务员们去坚守信念、兑现承诺。置身于“年代感”中的那个“我”,也当在这催人奋进的旋律中讴歌前行,为这时空中的绚烂添上那一抹璀璨的芳华。

人世间观后感与心得【篇6】

故事的主线主要围绕着东北一户周姓人家展开,周爸爸、周妈妈,大哥周秉义、大姐周蓉、弟弟周秉昆。开篇从一九六九年知识青年下乡讲起,目前更新至十六集,八十年代初的样子,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即将毕业。

这是一部鸿篇巨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交代清楚的。梁晓声应该是按着史诗名著的标准来完成这部作品的,而李路更是按着精品剧的标准,来打磨这部大剧。年代感真实,每一处细节都追求完美,从服装、屋内装饰、街头巷尾、工厂车间、人物语言等等,编导人员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无处不在,看着就让人感动。

这部剧的情节更是精彩纷呈,之所以精彩,是它牢牢把握住了一个情字。母子情、母女情、父子情、父女情、夫妻情、兄弟情、战友情、邻里情,还有爱情和友情。看过这部剧后,一个突出的感受就是,人间有真情!

雷佳音扮演的周秉昆是这部剧的男主,是周家的老儿子。在爸爸去支援大三线、哥哥去了生产建设兵团、姐姐追随爱情去贵州下乡后,他和妈妈留守在东北的老家。

小家连着大家,周家随着时代的风浪起起伏伏,经历了一系列的变故。在艰难的日子里,周秉昆播种着,也收获着。

人世间观后感言集锦


为了更好地梳理表达思路,我们可以先用文字整理,在遇上写作难题时可以借鉴范文。多多借鉴优秀范文,无形中能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你想好自己的范文怎么写了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世间观后感言 ”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人世间观后感言 (篇1)

郑娟的幸福感,更来源于她内心强大。

当年,她遭遇不幸,没有寻死觅活,而是坦然接受。她说,面对苦难,别人能过得去,自己也一定能过去。

她怀着孕做一些小零工,赚取微薄的收入。虽然生活贫穷,但是也要过个像样的年,所以才会拆洗棉衣和被子,才有了秉昆跟她的一见钟情。

后来,她带着孩子帮助秉昆,并不在乎别人对她的指指点点。她对光明说,别听那些,唱唱歌吧。

秉昆被抓,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出来,她没有哭闹,而是凭借一个人的力量支撑着整个家,精打细算,200元过了半年。

预告里,骆士宾出现了,他看到郑娟后来又生了一个儿子,所以想着要回自己的儿子。郑娟不想给他,结果秉昆失手把他推下了楼,因此进了监狱,被判了13年。

面对这样的遭遇,任谁都会感叹命运的不公吧。但是郑娟却没有被打倒,依然是细心照料家里,等着他出来。

整部剧来说,郑娟是不幸的,可是她却活得最为幸福。因为她不会跟别人比较,不去奢望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而是守着自己拥有的幸福,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关注自己,才能收获幸福。

人世间观后感言 (篇2)

其实,周秉昆这样的情形,在现实生活中也不鲜见。

在我的同龄人中,每家每户都有好几个孩子,正如老话所说,十个指头有长短,孩子的能力也不会绝对相同。

能力强一点的,大多都在外面打拼,一年到头,陪在父母身边的时间并不多;如果家里有念书念出来吃了公家饭的,更是把全部精力都扑在了工作上,等到自己成家有了孩子之后,陪在父母身边的时间也就更少了。

相反,那个念书不好,能力不好,只好留守在家的孩子,反倒成了陪伴父母最多的人,也是对父母尽孝最多的人。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那些能力强的,念书念得多的,也是父母花费精力最多的,偏偏这些父母付出最多的孩子,没有时间好好照顾父母,反倒是那些不被偏爱的孩子,反倒成了对父母回报最多的人。

当然,不是那些在外打拼的孩子不想好好照顾父母,老家也有很多年轻人发达了之后,把自己的父母接进了城,但是要不了多久,他们的父母要么因为不喜欢城里的生活,要么受不了独自待在家里的孤寂,纷纷又回到了农村。

这个时候他们会发现,那个留守在家的孩子,才能给他们最想要的生活,也才能给他们更多的陪伴。

最为重要的是,如果赶上父母生病啥的,等那些在外面的孩子赶回来的时候,留守在家的孩子,早就把父母送到了医院。

当然,还有更坏的情况,很多父母临终的时候,都没办法见到自己最想见到的那个孩子。

人世间观后感言 (篇3)

《人世间》17、18集郝家和周家出现了矛盾,可以说把剧情推向了一个小高潮。不少观众都在批评冬梅的父母忘恩负义,自己翻身了就看不起周家,不想认这门亲戚了。

不过话说回来,就事论事,郝家和周家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大家怎么骂冬梅父母,冬梅在剧里已经替大家说了,但是这件事情的本质就是周秉义说的,就是客观差距。

人难的是跳出自己的固有认知。咱们小老百姓是看不见冬梅父母的难处的。我们义愤填膺是因为冬梅父母带有色眼镜看周家,生怕这一家子穷亲戚打自己手里权力的主意。

我们作为看官很明白,老周家不是这样的人,但是对冬梅父母来说,蔡晓光的事情之前,他们的确很认可周秉义,但是帮蔡晓光办事以后,就开始有意回避了。

这事难理解吗?蔡晓光的事是应该办的事,但是很多事情就是这么奇怪,办了落人口实。周秉义明白,事情没错,渠道错了。

从冬梅父亲角度考虑,这事给谁办都可以,但是给自家人办就会落人口实。他爱惜自己的羽毛有错吗?这是这种生态问题,有时候就是有些人盯着这些事,没办法。

用这么大的权利帮蔡晓光办这么小的事,就是大炮打蚊子,往浅了说是不知深浅,往重了说就是坑。这大炮威力是大,但是动静也大啊。

周秉义说,老百姓的大事和省长的大事不在一个层面上,老百姓的大事在省长面前就是小事,下次再来找,办不办?

冬梅父母看不起这个穷亲戚是事实,冬梅也替大家骂了,这是差异摆在这里,不容忽视。

梁晓声《人世间》观后感 【必备】


不知道您有没有在看《人世间》这部电视剧,如果没看的话真的很值得一看。《人世间》里有很多小道理,是我们人生路上能够用得到的。你在看完《人世间》之后有没有什么想写的感悟呢?请您阅读读后感大全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梁晓声《人世间》观后感”,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梁晓声《人世间》观后感(篇一)

在《人世间》中,周蓉可以为了爱情,不要家人。但郑娟却在为了生活,放弃自尊。

一个长得好看的女人,一个长得好看家境又穷困的女人,外加没有工作,在那个年代就注定了会经历不小的蹉跎。

在活着和自尊面前,郑娟被逼着选择了前者,所以她周旋于男人之间,但一朵娇嫩的鲜花摆在自己面前,总会有居心叵测的男人把持不住,想要采撷。

被骆士宾强暴,怀上孩子,就是郑娟最无可奈何的事情。在她活不下去的时候,周秉昆恍如救世主一般出现了。他的老实、纯善,让这个备受命运摧残的女人心动了。

郑娟对周秉昆,有心动,有感恩,也有着一些她不得已的小算计。

周秉昆的出现,于郑娟来说,就是救命的稻草。她如果想要活,就必须将这根稻草紧紧抓住。

郑娟对周秉昆的情,是明晃晃的。对他的算计,也是明晃晃的。

郑娟的这种心思,乍一看,挺叫人费解的。但听完她昨天向周秉昆说的那段剖白,就能理解了。

水自流和骆士宾被抓,她是知道的。后面继续收到周秉昆送来的钱,她明知道这钱来路可能有问题,却还是收了。

不是她贪,而是没了这钱,她就活不下去。她活不下去不要紧,但不能让弟弟和儿子活不下去。

(郑光明就曾对周秉昆说过,如果不是因为他们,那郑娟恐怕早就寻死了)

想着若是周秉昆有一天因为这笔钱被抓,那她就把所有的责任都揽下来,也算对得起周秉昆。

这种韧性,就一直苦苦支楞着郑娟。

有了这一层,再来看郑娟对周秉昆的算计,就无奈得让人有些心痛。不算计,又怎么活得下去?

这种妥协,就跟郑娟放弃自尊,接受骆士宾、水自流的接济一样,何尝不痛苦?

郑娟在算计周秉昆的同时,恐怕也在暗自下决心,以后若是这个男人落难,那她肯定要不计后果的帮一把吧?

比起郑娟,周蓉好得不是一点半点。可拿着一手好牌的周蓉,却还是输给了郑娟。

毫无疑问,周蓉是自私的。为了爱情,招呼都不打,就一个人偷偷跑去了贵州下乡。周母为她哭坏了眼睛,周父为她操碎了心。

父亲眼巴巴过来看她,不过对她的爱情提出了一些质疑,周蓉就能当着老父亲的面,说出断绝关系的话。

这不是在惩罚自己,这是仗着父亲对自己的偏爱,惩罚着父亲。

梁晓声《人世间》观后感(篇二)

尽管谎话说得再好,可不见女儿女婿,就是最大的破绽。

如果不是不得已,又怎会把自己亲闺女,托付给别人带到周家?

周蓉自己也说,她母亲根本受不住事,更受不得刺激。可她却把孩子送到了母亲这里。

这波操作,真是绝了。母亲的中风瘫痪,周蓉要付很大责任。

看完了周蓉遇事的反应,再来看郑娟扛事的魄力,那周蓉,真是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得知周秉昆母亲瘫痪,家里还有一个小外甥女要照顾,周秉昆又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人帮忙。

是郑娟无惧风言风语,带着儿子,又拉着盲眼弟弟过来当周家的“保姆”。

年轻漂亮的小寡妇,到正值壮年的单身汉家里当保姆,那是要被街坊邻居说闲话的。

别人的指指点点,郑娟真不在意?

不是不在意,而是相对那些不怀好意的目光,她更想报答周秉昆。

那她又是怎么报答周秉昆的?

不仅帮周母收拾家里,还帮周母擦洗身体,按摩穴位。更在周母解不出大便时,竟然直接用手“抠”了出来。

一个外人能做到这份上,不由地叫人佩服。就凭这点,“不孝女”周蓉,就完全输给了郑娟。

除了会照顾人,郑娟还能扛事。

在得知周秉昆被公安带走时,郑娟难掩悲痛,心里就像是塌了一块。

可悲痛归悲痛,她还是咬着牙把日子过了下去。一个人,就这么辛苦操持着一大家子。

不光把周母照顾好了,也把周家上下,都打理得烟火气十足。

若是换了周蓉,她能做什么?

周父偏疼女儿周蓉,但对寡妇出身的郑娟,却抱着极深的偏见。

得知妻子瘫痪,周父回到家,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感谢郑娟的照拂。而是将她,还有楠楠一并赶出了周家。

在他眼里,郑娟不是周家的恩人,而是企图败坏他周家门风的“祸水”。

殊不知,这是周父的狭隘,郑娟才是最符合他要求的儿媳妇。

梁晓声《人世间》观后感(篇三)

在最新剧情中,光字片的民警龚维则遇到了难处,热心肠的周秉昆出手相助,首先想到的就是曲书记。在冰天雪地的湖边,张凯丽带来了一场抽烟的戏份,坐在长椅上,弓着身子,用一根烟的功夫听完了周秉昆的讲述。有网友评论:凯丽老师抽烟的戏真的太有派头了!够个性!

看得出,这一幕导演并没有添加太多的刻画,却是让人物的饱满度更上一层,再次彰显了曲秀贞身上果敢勇猛、敢于担责的个性。张凯丽对这场戏的处理也是极为老道,没有丝毫扭捏,淡定泰然的状态营造出一种不动声色的强大气势,与周秉昆挺直却谨慎的坐姿形成鲜明对比,即使已经没有了职位,但为人处世的原则依旧不可动摇。

周秉昆本希望借曲书记之口让马院长帮忙,但坚守原则的曲秀贞一听来由,立马变了脸色,声音也高了八度,又给周秉昆上了一课,“我即使退了,也不会像你所指望的那样不讲原则地两肋插刀!”甚至对她一向看好的周秉昆放出“狠话”——道不同不相为谋,从此各走各的。说这句话的时候,曲书记没有直视周秉昆,发出的声音里都能够感受到她的失望的愤怒。

而作为最懂她的人,周秉昆并没有被她的训斥吓退,马上说明了情况。民警龚维则在光字片的工作有口皆碑,如果因此损失了一位好民警是谁都不想看到的结果。曲书记原则性极强,但并不是不懂变通,她也了解周秉昆的为人,相信他的正直。留下一句“龚维则是不是这样的人,你说了不算”之后,曲书记又悄悄干了一件大善事。

等到下一次见面,她才跟周秉昆说,亲自去光字片走访调研了三天,从老百姓的口中得知周秉昆所言不虚,龚维则确实是个一心为人民服务的好民警,这个忙她没有不帮的理由了。但是,规矩制度不能破。即使是自家人,她找马院长也得都流程,毕竟“不合程序就容易授人以柄,身正也怕影子斜”,曲书记这次还给周秉昆想了个“奇招”,好一个精明的“曲书记”,引发了弹幕大军的纷纷感叹。

问题解决了,喜悦也重新爬上了曲书记的嘴角眉梢,她高兴得满脸都是笑容,最后让周秉昆骑自行车载着她去办事,没想到跳车不成功,重重地摔了个屁股墩,没想到严肃的曲书记又承包了这一集的最大笑点,不服老的曲书记终于在周秉昆面前服老了,但是她还是坚持再跳一次自行车,终于成功了!依然是那个不服输的曲书记!

前后对应的这两场戏,相同的出场人物,相同的场景地点,凯丽的演绎让曲秀贞这个人物更加丰满立体鲜活了起来。我们看到了曲书记的“反差萌”,她既是坚守阵营的严肃派也是善于变通的可爱派,这个有别于之前凯丽诠释的所有角色的曲秀贞,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成熟的老戏骨身上的无限可能,不设限的人生才会有惊喜的发生。

接下来,在周秉昆的成长道路上,曲秀贞还有什么人生课程要传授?让我们继续关注《人世间》。

梁晓声《人世间》观后感(篇四)

央视一套开年大戏《人世间》自开播以来收视、口碑一路高歌,剧中周家三代人沉浮消长的人生经历牵动着每一个观众的心,好故事搭配真演技,让《人世间》登顶春节假期期间毫无疑问的“话题王”。剧中,性格鲜明的各色人物引发观众热议,除了串联全剧的周家三子,很多甘当“绿叶”的老戏骨更是吊起了大家追剧的热情,很多老戏骨参演的戏份都成就了该剧的名场面。

最新播出的剧情中让观众拍手叫绝的就是曲秀贞和周秉昆在湖边谈话、抽烟、跳自行车的两段戏了,这对“忘年交”制造了又一名场面,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记忆点。曲秀贞的扮演者是著名演员张凯丽,从《渴望》里的慧芳被家喻户晓以后,张凯丽演过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不过演女干部却是少有的一次,也是让我感到惊艳的一次。

曲书记是位老革命、老干部,性格鲜明,在大是大非面前铁面无私,但看似不讲情面内心却满是柔情,尤其是对待周秉昆为首的酱油厂“六小君子”,更是展现出领导的气场、长辈的善意、母亲般的关怀。这样一个角色不仅难以驾驭,在影视剧中也很少有参考。以往年代剧中,女性干部的身影本就不多,像曲秀贞这样性格鲜明的更是少之又少。播出以来,曲秀贞与周秉昆的“忘年交”,也成了该剧在爱情、亲情外的一大看点,曲书记金句频出,两人之间亦师亦友的感情惹得屏幕之外的网友纷纷表示羡慕不已。

梁晓声《人世间》观后感(篇五)

被父母爱的孩子,内心充满爱;而那些从小跟父母不在一起的孩子,更容易叛逆。孩子会因为父母没有照顾自己而质疑父母,而父母也会因为自己没能照顾孩子而内疚,这样的关系,对亲子关系不利,对孩子的成长更为不利。

冯玥的问题,说到底,还是因为周蓉太过自我造成的。当年在北京上大学,冯化成为了她们母女放弃了作协,选择了图书馆,不就是为了分一套房子吗?可是这个时候,周蓉并不想把女儿接过来。

如果这个时候把玥玥接过来,让她在北京上大学,也许就是另一个光景了。但是周蓉错过了这个时候。她那个时候应该觉得,有人给带孩子挺好的,自己抓紧时间拼事业吧。

她和冯化成在北京发展得不太好回到了吉春。她在江辽大学提拔为副教授,也分了房子,这个时候玥玥在上初中,她本来也能接过来。可是她还是没接,她觉得秉昆家房子大,住得开,自己只是一居室,孩子没地住,所以依然不接。

总之呢,自己过得好的时候不接,过得不好的时候也不想接。她虽然是个母亲,可是每周只去看女儿一次,女儿心里想的什么,她一概不知。这种放任的态度,让女儿养成了自我的性格,所以冯玥不会听母亲的,更不会听郑娟和周秉昆的,这让她比周蓉还任性。

缺失父母之爱的孩子,内心有一个空洞,她总会觉得任何人都欠她的。

周蓉这一生真的是高开低走,本以为她是个优秀的女孩子,为了爱情放弃一切很勇敢,没想到就是因为爱情,她的一生都被毁了。

可怜的周蓉,更可怜的冯玥。

《人世间》观后感范文精选


电视剧《人世间》最近在热播,你知道你有没有在看呢?《人世间》中蕴含了很多道理,勤劳正直就是其中一条做人的道理。那么,你看完《人世间》后,有没有什么感悟呢?有请驻留片刻,读后感大全编辑为你推荐《人世间》观后感范文,请阅读,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人世间》观后感范文 篇1

亲戚是什么?你来我往才叫亲戚。就这两家子,之前冬梅家被打倒的时候,周秉义娶了冬梅,某种意义上算是恩情。

可是郝家怎么回报周家呢?郝家现在的确有权力,但要是公权私用的话,又会惹来什么样的麻烦?这就是差距带来的现实问题,没有办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就像冬梅妈说的,要是冬梅嫁给一个大领导的儿子,就没这么复杂了,因为互相都不会求着帮忙,是平等纯粹的。这才是亲戚。总是攀亲求人办事的,情分早晚得毁了。

每个人都不想看到公权私用的官员,但是都想要一门可以公权私用的官员亲戚。

有人说要是冬梅父母和曲书记一样,把丑话说在前面,或者坦荡一些,但是我们要就事论事,冬梅父母不是曲书记那样的脾气性格,他们有自己的难处和小心谨慎,这一点曲书记也知道,上头也有上头的难处。

远的不说,就说蔡晓光,政审通过这事,轮得着厂长亲自给他说?厂长的目的不就是钱吗?这就是权力重器。

冬梅父母帮警卫员落户和曲书记帮龚叔是一个道理,都是并非沾亲带故。但是裙带关系就另当别论了。在这件事情中,冬梅父母戒备没错,冬梅骂的也没错。

就是我们大多数人都站在小老百姓的立场去看冬梅父母了,好歹是亲家,不走动就算了,还带有色眼镜,就觉得冬梅父母傲慢。

傲慢来自于差距。这是天塌下来都抹不掉的事实。

小老百姓过日子讲究和和气气你来我往,你拿我一头蒜明天我还你一根针,这叫有情有义。

但是一旦一个人手里有了利器重器,这个情义的含义就得变一变了,对人对己的要求也得变一变,牵一发动全身。

我们天天希望多一些好干部、惩治贪官,不就是因为他们总是在拿权力做人情吗?

为什么有一句话叫做治大国如烹小鲜,做事要讲究分寸和火候。

我们这些看官都是普通人,无法考虑到冬梅父母那个阶层的事情,但是周秉义就把这件事看的很透彻了,不同阶层考虑事情就是不一样的。

周秉义考虑事情深刻全面,是因为他既看得到冬梅父母的难处,也能体谅自己家人的处境,所以在17/18集播出以后,才有了完美爱人这个称号。

周秉义真是混官场的好料子啊。

《人世间》观后感范文 篇2

最近更新的《人世间》,发生了两件大事——

一是郝今龙夫妇说好了去见亲家,却不想在检查工作的过程中突然发病,只好让秘书去代为拜访,因为秘书拿错了礼物,闹出一连串误会;

第二是周志刚带着几个孩子四处拜年的时候,大家都只看到了周秉义、周蓉和郝冬梅三个大学生以及冯化成这个诗人,一直为周家操劳的周秉昆这对夫妇,却被大家给遗忘了。

就算提起,也是乔大妈因为嫉妒,说出了郑娟未婚先孕的事情。

看到这一节的时候,不仅周秉昆觉得委屈,就连自诩为上帝视角的我,也替周秉昆跟郑娟感到不值,明明为这个家付出最多,可是这些付出,大家都看不到。

反倒是周蓉周秉义的大学生身份,郝冬梅省长千金的出身还有冯化成的诗人职业,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试想想,如果不是周秉昆一直在家里撑着,没有郑娟全心全意照顾周妈妈,就算冯化成会按照政策平反,但是周秉义和周蓉考大学这件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了。

(很多人都骂周蓉那几年只管自己逍遥不管孩子,是个典型的白眼狼,对于这个说法,我还是有所保留的——虽然周蓉把孩子放在家里这件事大错特错,但是在那个年代,她想要随时回家看孩子,基本上不可能的事情。)

说句实话,如果没有老三两口子一直在家撑着,也许周家早就散了都不一定,毕竟在我们惯常的认知里,一个大家庭里,只要母亲不在了,这个家基本上也就没有了归属感。

《人世间》观后感范文 篇3

大家想想,有多少人能够一如往初?很多人在起初的时候确实抱着感恩之心对待别人,但是时间长了,他就会慢慢忘记自己的初心,于是产生了抱怨,进而内心开始不平衡,开始计较、生气,一直与人翻脸。

而郑娟呢?她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最初的想法,即便成为这个家里的“顶梁柱”,也没有恃宠而骄,依然默默地支撑着这个家。

不忘初心,常怀感恩,让郑娟没有抱怨,只有付出,内心也一直坦然。

郑娟的幸福,还在于她懂得知足常乐。

周家三个孩子,周秉义读北大,媳妇冬梅还是高官之女;周蓉读北大,嫁的人是著名的诗人;他们兄妹俩在外人面前风风光光,而秉昆和自己则被人看不起。面对这样的“不平等”,她从来不计较,而是静静守护着自己的小幸福。

她帮助秉昆卖烟酒,赚了钱,给每个人添置了礼物,她高兴地说:花自己赚的钱的感觉真好。

过年,周志刚带着大家去拜年,别人都称赞他的大儿子和女儿,但是她内心没有不平衡,反而找个机会跟秉昆回来一起做饭。

其实,人的痛苦,往往来源于比较。就拿周秉昆的六小君子来说,一开始大家起步都差不多,所以能够开开心心一起玩,可是后面随着乔春燕的升迁、川和吕阳考上大学,大家的差距就越来越大,所以有些人就感觉不再幸福。

比如吴倩,当她看到乔春燕住楼房,而自己一家八口窝在两间毛坯房的时候,她内心是不平衡的。

但是郑娟却不会。不管大哥和周蓉活得如何风光和幸福,她都不去羡慕,更不会嫉妒,而是想办法经营好自己的小日子。

也正是她这份知足常乐,才让秉昆有了底气去辞职创业,他们的日子才会越来越好。

知足,才能让你静下心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路。而嫉妒只会让你失去方向,不知所措。

《人世间》观后感范文 篇4

《人世间》这部剧真是越追越堵。

周家兄妹三人,只有原来看着最不靠谱的老三成为家庭担当!大哥周秉义为了爱情,放弃了当年一个很好的机会。好不容易岳父岳母平反,却感受到了门第的差异。

冬梅的父母感觉从心底就瞧不起周家,总认为他们有目的,有所图,话里话外都是嫌弃。当然,这和帮助蔡晓光那件事可能有点关系。着周秉义在郝家小心翼翼的些许卑微做派,真的不值。而在离开时周秉义对周秉昆说有事不要麻烦冬梅时,有点心寒。

周蓉更是利己。也是为了爱情,抛弃亲情,数年不归。母亲为了她病倒,她回来只是哭泣,却又在当晚住在宾馆,而当女儿闹夜时,又把女儿送回家里,全然不顾郑娟的辛苦。

照顾不了孩子,你留下了照顾母亲也行啊?周秉义也是,当晚回到自己的爱巢,家里都留给了弟弟和弟妹。

周秉昆,小时候不着调,但是长大后却成为家里顶梁柱。而郑娟,因为父亲反对不敢结婚,在父亲回来对他大发脾气时,他一开始要走,但还是回来了。

你可以说他有点懦弱,但是他对郑娟的感情始终没变。为了母亲,他让郑娟帮忙;为了郑娟,他宁愿承认别人的孩子是自己的。

兄妹三人都组建了家庭,周蓉婚姻危机已经显露,为了一首诗的评价两人就能吵架,这还是当年义无反顾追求的婚姻吗?

至于周秉义和冬梅,现在是门不当,户不对,除非周秉义从政有番作为可以弥补。

而周秉昆和郑娟两人没有其他想法,只是想过好自己的日子。只不过,骆士宾这个孩子的生父是一个暗藏的危机。

周家三兄妹最让人讨厌的是周蓉,父亲、母亲、弟弟,还有自己的孩子她一概不管,冷漠到了极致!这应该也是演员宋佳截止目前最让人生厌的角色!

《人世间》观后感范文 篇5

《人世间》真是写尽了人生百态。人的一生总是起起伏伏,有高潮也有低谷,有好事也有坏事,五味杂陈才是生活的本相。随着周秉昆的努力,一家人终于搬进了大房子,不过大家却发现,回到吉春的周蓉并没有接女儿回家,冯玥还是住在舅舅家。

周秉昆和郑娟对她也是非常好的,特意为她留出一间房。而他们的两个儿子则在父母的房间里睡上下铺。

周志刚退休回家,冯玥问郑娟:姥爷啥时候走?还问他住在哪儿?明显是害怕他跟自己抢房间。郑娟一手带大的孩子,为什么这么自私呢?

冯玥出生后,应该是过了一段幸福的时光,那个时候虽然父母都在贵州,日子很艰难,可起码一家人在一起。可因为一次回家探亲,冯玥就彻底跟父母分离了。

冯玥渐渐接受了郑娟的照顾,不太想跟着爸妈回家了。而那些年,周蓉也忙着上学、考研,也无暇照顾女儿。其实那个时候他们在北京,完全是能够把孩子接回去的。冯化成出于对孩子教育的考量,想留在北京,可是周蓉似乎从来没有想过女儿的问题。

虽然郑娟和周秉昆对她非常好,但是随着冯玥的长大,她知道那不是她的父母。而自己的亲生父母呢,很少管她,所以她跟他们在一起非常不自在。

在这种生活下,她的亲情观念是极为淡薄的。父母不管自己,郑娟和周秉昆又不是自己的父母,她早早学会了只爱自己。

大家可以对比一下,周楠一直把周秉昆当成自己的父亲,睡梦中听到父亲来看他,朦朦胧胧地说了一句:爸爸辛苦了。他看得到父母为这个家的付出。

而冯玥呢?她只看到父母在北京生活得很好,回到吉春也生活得很好,可是他们却没有为自己做过什么。郑娟和周秉昆虽然对自己很好,可那替代不了父母的爱。

因为父爱、母爱的缺失,导致她的亲密关系缺位,所以她的亲情意识也非常淡漠。

基因是会遗传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冯玥的父母骨子里都是追求自由的,这一点,冯玥完全继承了。

冯化成当初对着周父周母发表“养口体”和“养心智”的观点,口上说着这两点一样重要,可实际上他是在提醒周父周母“养心智”更为重要。再加上后来拜年遇见的一系列事情,周志刚内心不就是觉得“养心智”更重要吗?

《人世间》观后感范文 篇6

在最新剧情中,光字片的民警龚维则遇到了难处,热心肠的周秉昆出手相助,首先想到的就是曲书记。在冰天雪地的湖边,张凯丽带来了一场抽烟的戏份,坐在长椅上,弓着身子,用一根烟的功夫听完了周秉昆的讲述。有网友评论:凯丽老师抽烟的戏真的太有派头了!够个性!

看得出,这一幕导演并没有添加太多的刻画,却是让人物的饱满度更上一层,再次彰显了曲秀贞身上果敢勇猛、敢于担责的个性。张凯丽对这场戏的处理也是极为老道,没有丝毫扭捏,淡定泰然的状态营造出一种不动声色的强大气势,与周秉昆挺直却谨慎的坐姿形成鲜明对比,即使已经没有了职位,但为人处世的原则依旧不可动摇。

周秉昆本希望借曲书记之口让马院长帮忙,但坚守原则的曲秀贞一听来由,立马变了脸色,声音也高了八度,又给周秉昆上了一课,“我即使退了,也不会像你所指望的那样不讲原则地两肋插刀!”甚至对她一向看好的周秉昆放出“狠话”——道不同不相为谋,从此各走各的。说这句话的时候,曲书记没有直视周秉昆,发出的声音里都能够感受到她的失望的愤怒。

而作为最懂她的人,周秉昆并没有被她的训斥吓退,马上说明了情况。民警龚维则在光字片的工作有口皆碑,如果因此损失了一位好民警是谁都不想看到的结果。曲书记原则性极强,但并不是不懂变通,她也了解周秉昆的为人,相信他的正直。留下一句“龚维则是不是这样的人,你说了不算”之后,曲书记又悄悄干了一件大善事。

等到下一次见面,她才跟周秉昆说,亲自去光字片走访调研了三天,从老百姓的口中得知周秉昆所言不虚,龚维则确实是个一心为人民服务的好民警,这个忙她没有不帮的理由了。但是,规矩制度不能破。即使是自家人,她找马院长也得都流程,毕竟“不合程序就容易授人以柄,身正也怕影子斜”,曲书记这次还给周秉昆想了个“奇招”,好一个精明的“曲书记”,引发了弹幕大军的纷纷感叹。

问题解决了,喜悦也重新爬上了曲书记的嘴角眉梢,她高兴得满脸都是笑容,最后让周秉昆骑自行车载着她去办事,没想到跳车不成功,重重地摔了个屁股墩,没想到严肃的曲书记又承包了这一集的最大笑点,不服老的曲书记终于在周秉昆面前服老了,但是她还是坚持再跳一次自行车,终于成功了!依然是那个不服输的曲书记!

前后对应的这两场戏,相同的出场人物,相同的场景地点,凯丽的演绎让曲秀贞这个人物更加丰满立体鲜活了起来。我们看到了曲书记的“反差萌”,她既是坚守阵营的严肃派也是善于变通的可爱派,这个有别于之前凯丽诠释的所有角色的曲秀贞,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成熟的老戏骨身上的无限可能,不设限的人生才会有惊喜的发生。

接下来,在周秉昆的成长道路上,曲秀贞还有什么人生课程要传授?让我们继续关注《人世间》。

《人世间》观后感范文 篇7

因为特殊的时代背景,冯化成被抓了起来,周妈妈因此晕倒,紧接着周秉昆也坐了牢,家里的老人和孩子,统统都扔给了郑娟。

那半年时间里,郑娟一边要照顾仨孩子,一边要伺候瘫痪在床的周妈妈,为了给周妈妈按摩,一双手都给磨烂了。

剧中有个细节,等到周秉昆出狱之后,郑娟说周志刚经常往家里寄钱,似乎并没有说到周秉义和周蓉,虽然这跟他们不知道家里的情况有关,但是我猜测,这兄妹俩应该是没有往家里寄钱的。

不知道周蓉是在什么时候知道母亲昏迷的事情的,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是对周秉昆两口子拖累最多的人。

等到后来一家团聚的时候,周秉昆和郑娟忙前忙后,周蓉一家和周秉义两口子,虽然也在做家务,但是在我的直觉里,他们一直处于“半客人”状态。

记得那次,知道周蓉要回家的消息之后,周秉昆马上就准备买电风扇,虽然是因为他心疼郑娟,却也是因周蓉他们而起。

这些年来,周秉昆夫妇在家里照顾老人,抚养孩子,还得打点邻里关系,收拾哥哥姐姐留下的烂摊子,也实在太难了一些。

只是很可惜,虽然他们付出了这么多,但是等到周秉义和周蓉两家人回来之后,众人都只看到他们身上的光环,却忘了这些年来,如果不是周秉昆和郑娟这两只萤火虫的话,周家可能早就没了。

而且,这些年来,对邻里帮助最多的人,也是周秉昆夫妻。

《人世间》观后感范文 篇8

勾勒时代,细节多是举重若轻的。周秉义和周蓉是学霸型文艺青年,剧里用“书”四两拨千斤。周秉义去兵团报到前关照弟弟保管好61本书,强调这些书放在工人家庭才安全,寥寥几笔点出特殊的年代背景。周蓉追加叮嘱,“里边还有我三本”,《叶尔绍夫兄弟》《安娜·卡列尼娜》《唐诗三百首》,精巧暗示了一个诗意浪漫爱情至上女子的未来。

多数时候,细节是伏埋千里的。父亲周志刚是新中国第一代建筑工人,前期老工人的戏份不算多,但前后呼应的戏剧“扣子”丰满了父亲的形象。他极重道义,终于跋山涉水探望女儿,见女婿第一面便明确,周家祖训做人要懂报恩。一个“恩”字后来成了他接受“寡妇”郑娟成为周家一分子的驱动,因他瞧见了与美丽容颜不相符的布满茧子的手,瞧见了干干净净、脸色红润全然不似昏迷两年的老伴。一家之主的他明事理,既没在郝冬梅家“落难”时劝长子分手,也能在时移世易后常常体谅儿媳的难;可他偶尔又不那么通情,带儿女三对夫妻串门拜年,跟邻里乡亲念叨周家走出两名北大学子的荣光,却忽视了为周全哥哥姐姐岁月静好、替全家扛过艰难光景的小儿子夫妻。

绵密细节渗透在《人世间》里,人们得以看见一个有斗嘴但不撕裂、有个性但又相濡以沫的原生家庭。这样平凡的周家,从过去到现在,始终是中国社会最普遍常见的原子。观剧的家庭对上了剧中一家人的信道,观众自然会认可,时代进程里周家众人的浮沉,就是当代中国百姓五十年生活变迁的真实注脚。

《人世间》观后感范文 篇9

父亲经常跟我念叨说,培养孩子这件事,真的很没道理——

好不容易把孩子培养出来,可是孩子要奔赴自己的生活,根本没办法留在父母身边,身为父母,除了名声好听之外,好像什么都没有。

可是遇到孩子“没出息”的,等到孩子成年之后,虽然面子上看起来不好看,但是等到父母年老之后,却是最不看好的孩子一直陪在身边。

几年来,老家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有一家老人生病了,是家里没工作的小儿子一直在照顾,一直等到老人快不行的时候,另外几个孩子才赶回来,等到他们回家之后,都对小弟弟挑三拣四。

等到把老人送上山之后,小弟弟再也忍不住了,质问他的哥哥姐姐老人生病的时候他们在哪儿,一年到头来就回家呆一两天,根本配不上父母为他们花的精力。

好在他们兄妹感情还算比较好,虽然闹了一些不愉快,后来他们还是把话说开了,并没有闹出更多的龌龊。

只是父母不在了,那几个在外的兄弟姐妹,回老家的次数也就更少了。

至于,清明节扫墓之类的事情,大多也都是留守在家的那个孩子在做。

也许,正如老话所说的那样,如果孩子有出息,我们就是在为国家培养孩子,如果孩子“没出息”,我们就是在为自己培养孩子。

有能力的在外尽忠,能力差的在家尽孝,这样明确地分工,倒也是不错的选择,只是希望那些在外尽忠的孩子,可以多回家看看父母,那些在家尽孝的孩子,也需要拥有自己的事业,让自己和父母都过得好一些。

相信《《人世间》观后感系列》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观后感,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人世间》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