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忏悔录读书笔记 > 地图 > 忏悔录读书笔记

《忏悔录》的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23-02-16 来源:互联网

《忏悔录》的读书笔记集锦10篇。

关于作品的优秀读后感范文都有哪些?阅读作品后,我们的思想被作者带领着遨游。将这些思维的灵光随笔记录进读后感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吸收书中的知识,编辑为各位收集并分享了“《忏悔录》的读书笔记”。

《忏悔录》的读书笔记 篇1

从我手心捧上卢梭的《忏悔录》开始,我便舍不得放下了,如果时间允许,真想一口气读完这本书。这世上没有任何人是圣人,没有人能够做到完美无瑕。一个真正敢于赤裸裸地公开披露自己的隐私、揭示自己伤疤的人,才是真正人格意义上完整的人,值得让人尊重和佩服。作者卢梭以惊人的诚实、坦率的态度描写自己的一生,毫不隐晦自己最下流最可耻的行为。正如卢梭所说:“我在从事一项从来都没有人从事过的事业。我想将一个人的真实面目展现在世人面前。”

看完《忏悔录》的上下部后,我感触良深。正如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对自己的反省,其实就是一种人生的态度。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缺少自我反省,导致自己一错再错,没有进步和上升的空间。人在面对自己犯下的罪孽和过错时,往往会选择逃避和掩饰。我们都不愿意在总目睽睽之下公开自己的罪行,来让别人对自己进行批判。因为我们都认为那是我们身心所不能承受的痛,我们只好麻痹自己,蒙蔽自己犯下的鲜为人知的过错。但是,卢梭给了我们一个典例,他站在时代的风口处,接受这个世界给予他的各种批判。或者,我们不需要向世界公开和坦白自己,但是,我们至少应该时刻进行自己反省,检点自己的各种行为是否合理得当。让我们回归到小说里面的内容。

卢梭只是一个日内瓦普通钟表匠的儿子,父亲嗜好读书,在父亲的鼓励和影响下,他凭借自己对文学的热爱,凭借勤奋吃苦的精神,通过自己的自学,通晓历史、文学、数学、天文、地理等知识,成为令人敬仰的一位伟大思想家。整个自传是卢梭在颠沛流离四面受敌的逃亡生活中断断续续完成的,他的一生是一部传奇,充满着坎坷与悲惨。

生命伊始,他人生中一切不幸中的第一个不幸是母亲因他而死去。虽然缺失了母爱,但他的生命中并不缺少爱。父亲把对母亲的爱加倍地付出在他身上,再加上善良温和的姑姑的悉心照料,培养出他真善美的本性。即使生活在一个单亲的家庭里,但卢梭并没有受到一点心灵的创伤。因为这段时期的卢梭身边全是一些善良的人,他们都特别疼爱他。孩子的心灵是特别敏感和脆弱的,他们经不起一点儿的打击和创伤。由此我们应该想到,作为孩子的监护人,我们应该给予孩子尤其是单亲孩子更多的照顾和关怀,给他们营造良好的成长气氛。犹记书中所述画面,父亲与5岁的卢梭一起着迷、沉醉于书香的环绕中,直到东方肚白。大部分人都拥有着同样的回忆,我们在父母亲的陪伴下快乐地成长,画面如此温馨,如此和睦。

童年时期,父亲发生意外,因被一个上尉陷害而流浪他乡,而卢梭则在乡村度过了两年快乐的时光,而且和他表哥情投意合,拥有不少的童年乐趣,乡村生活成为他美好的记忆。环境对一个的性格形成具有不可脱离的关系。喧闹的城市让人性情暴躁,平静的乡村生活则让人心境平和。正如卢梭所说:“这种乡村生活的朴实给我一个无价之宝。”乡村的生活方式是温和的、亲切的、宁静的,它源自于大自然最真实的一面。假如卢梭能在乡村生活得更久,则他的性情也不至于如此愤世嫉俗和忧郁。

12岁的他开始当学徒,师傅的专断蛮横和粗暴的待遇,让他无法忍受,并且还让他染上了许多恶习,比如撒谎、盗窃、贪婪、隐瞒、掩饰等。一年后他被迫外出流浪,过着漂泊无依的生活。最无耻的兴趣、最肮脏的恶习取代了那些美好的消遣,那是一种多么令人难以接受的转变。卢梭的本性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被扭曲的。正如孟子的“性善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或多或少受到身边一些人和环境的影响,如果我们的自制力不强,就很容易使自己的秉性受到玷污。一旦染上恶劣的行为习惯,就会像一滴污黑的墨水滴入大缸里,逐渐扩散,最终搅浑了一整缸的清水。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不仅需要找到真正适合自己从事的工作,也要视工作的环境状况来选择。

后来,卢梭在古丰伯爵家当过仆人,过流浪着的日子。期间他体验到民间的艰辛苦楚,感受到百姓所遭受到的欺压,并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卢梭对音乐和文学有着一股热情,他还发表了多篇《歌剧》、论文、和小说等等。晚年的卢梭定居于巴黎郊区清静的一间小屋里,他和质朴善良的泰蕾兹在一起生活,得到了暂时的安宁和清静。这里是卢梭逃避尘世纷扰的避难所,心灵自由飞翔的伊甸园。卢梭的晚年是不幸的,由于长期的流浪生涯和对敌对势力无休止的迫害,他的身心和健康受到了严重的摧残,健康情况急剧恶化。卢梭的一生充满坎坷,不由得是令我感叹。所幸的是他的妻子一直陪伴着他。对于儿子,卢梭抛弃他的初衷其实是出于一种爱。他知道凭自己的经济情况无法抚养自己的孩子,把他们送到育婴堂让国家培养是对孩子最好的安排。

纵观全书,我们可以看出卢梭的性格、志趣、爱好,正如他自己在该书几近结尾处所说:“我可以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他们去从头到尾地进行批判:我坚信,人们将总归会看到一个正直、善良、无怨无悔、与世无争的人,一个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而且更容易忘记别人的过错的人,一个在爱恋温馨的激情之中寻找自己全部幸福的人,一个凡事都实心实意到了不谨慎,到了难以置信的忘我程度的人。”

卢梭的性格热情奔放而又极端敏感,性情乖戾而又正直善良,大悲大喜而又无尽悲观,渴望理解而又生性腼腆,愤世嫉俗而又热衷痴情。他睿智但活得苟且,他坦诚但也有掩饰。他对事物的本质有着不屈的坚持,他对公平公正有着坚决的维护,他对宁静安稳的生活有着无限的憧憬,他对道德沦丧的小人有着凶狠的鞭笞,他对隐藏功利之心的人有着本能的厌恶,他对女性有着狂热的追求和向往。他对人生的看法是如此犀利透彻,让我佩服地五体投地。一个背井离乡、受尽冷落的人,一个疑心重重、无比高傲的人,一个城府很深同时又什么都不会隐瞒的人,一个蔑视一切同时又需要一切的人,一个卷入许多不可饶恕的事情中的人,他却仍能保持灵魂的纯洁。卢梭,是屹立于时代之上的圣人!试想,在追名逐利的今天,又有多少人能够像卢梭一样始终保持着自己人格的自由呢?我们做不了品德高尚的恨世者,但我们至少可以从中受益,来改变自己的价值观。

卢梭情操高尚,漠视金钱,鄙视富贵,崇尚自由,对下层人民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在功成名就、可以跻身上流社会时,却始终不愿去过贵族们的那种奢侈豪华生活,只是祈求过上一种宁静的、不受纷扰的“世外桃源”的生活。在卢梭的眼里,平民的世界远比上流社会真诚而高尚。于他而言,“人们得到的金钱是自由的工具;追求的金钱则是奴役的工具。”此话流露出他对金钱的巨大轻视,让人对他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依我所见,金钱能够满足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衣食住行问题,但我们决不可成为它的奴隶,贪念只会增加烦恼。增加自己的负担和束缚。对于金钱,我们在追求的同时也要保持一颗淡泊的心,毕竟有些乐趣并不是金钱能够给予我们的。只是,回归到现实,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能够做到不为名利所惑,不被高官厚禄所动的人,又有多少呢?

卢梭的感情生活十分丰富,甚至有点放荡不羁。他对许多女人有着强烈的爱慕和欲望,几乎为他所遇见的每个女人都留下了或多或少而伤感的眼泪。或者

他对女人的爱恋正是源于一颗太强烈、太痴情、太温柔的心。他有着为数不少的风流艳史,例如幼年的他对维尔松小姐和戈桐的爱慕,到达了一种狂热的境界;对瓦朗夫人更是像火一样热烈,把她当成自己的“温柔的母亲、亲爱的姐姐、迷人的女友”,最终成为卢梭的情妇;对加莱小姐、格拉丽芬小姐有着热衷的向往和追求;对拉尔纳热夫人有着暧昧的情人关系等等。对于此,我更多地认为卢梭更加偏爱女性的美貌而不是源于内心纯洁的爱,那仅仅是因为美貌而片刻引起的性欲。又或者是一种恋母情结,因而对年龄几乎可以充当自己母亲的女人也会产生一种狂热的爱慕。作为一名读者,我并没有心存恶意要中伤作者。但在感情这方面,我觉得他应该接受批判的和自我反省,他这种过分风流的作风让我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反感。最后,总的来说,《忏悔录》给了我很多感触,它对我日后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念也有所影响。卢梭坦然率真的态度、高尚的生活情操和人格将会让我受益终生。

《忏悔录》的读书笔记 篇2

时至今日,卢梭的《忏悔录》还是惊世骇俗的。试问:当各种诬陷、侮辱如雨点般落在身上时,有几个人敢于在自己撰写的传记中坦然地承认自己有偷窃的习惯:“直到现在,我有时还偷一点我所心爱的小玩艺儿。”当自己已经成为名噪全国的学者时,有几个人敢于披露自己曾经撒过谎、诬陷过善良的女仆?有几个男人乐于把那种最难堪的事情——手恶习自供出来让世人嘲骂?又有谁愿意把自己私生活中——和女人之间的关系和情感关系——加以剖析?对于一个名噪整个法兰西的思想家来说,主动地披露自己的卑鄙龌龊,带来的后果将是何等可怕?只有两种人——傻瓜和疯子才会赤身裸体地冲进道貌岸然的人群供他们耻笑与垢骂。卢梭写《忏悔录》时正处在腹背受敌的艰难处境中,析学家休漠说:“他好像这样一个人:这人不仅剥掉了衣服,而且剥掉了皮肤,在这种情况下被赶出去和猛烈的狂风暴雨进行搏斗。”

在卢梭的《忏悔录》之前还有过一部影响至广的《忏悔录》,它的作者是著名的教父圣·奥古斯丁,而他的坦诚远不如卢梭的十分之一。更为重要的是,教父的坦诚是为了证明人是有原始罪恶的,人本身不值得爱,只有“上帝”才是惟一的“享用”对象。

而卢梭的《忏悔录》向人们宣布了另一种与奥古斯丁全然对立的观念:人的本性是美好的,人的一切自然要求,如对自由的向往、对异性的追求、对精美物品的爱好,都是正常的、合理的。正是社会环境的恶浊“使我染上了自己痛恨的一些恶习,诸如撒谎、怠惰、偷窃,等等”。当我们面对这颗揭去一切面纱的心灵时,首先看到的是孩提时代的卢梭怎样和父亲抢读一本书,以至通宵达旦,听到燕子呢喃时才难为情地睡去。这种对于知识的渴求不正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美好之处吗?当他出于维护面子而不肯承认自己偷了丝带反而诬陷是女仆玛丽永后,他竟被自己的罪过折磨了长达40年之久,直至把它披露于世才获得些许良心上的安慰。这种对于过失的忏悔精神不正是人类追求善良的纯真之情吗?他也曾被欲望所俘虏,但一种崇高的道德追求使他更重视感情的纯洁、深挚和持久在他的爱情生活中,特别是同华伦夫人之间那种看似奇特的关系中有着一种近乎无邪、纯洁透明、丰富而热烈的感情。这种对女性的尊重、保护、温柔和体贴,犹如一股新鲜的春风,在18世纪充满不好习气的上流社会中是非常罕见的。这位直到老年当他用颤巍巍的嗓音哼起歌曲还会感动得流泪的诗人始终保持着对整个人类的博大深沉之爱。《忏悔录》是一个普通人内心世界的全景式展现,在这块心灵的明镜上溅有种种社会的污斑,也显不出明镜自身的纯洁。

这种袒露自己的勇气,来源于对人的自尊。他坚信人的本性是善的,每一个个体都不应是甸甸于上帝祭坛下的奴隶,而是一个保有自身价值的崇高生灵,人应该崇拜的不是某种传统观念和道德法则,而是他自身。卢梭在人类文化史上第一个把个人的尊严和价值提到如此高度,宣告了一种新的人生观念、文学观念的诞生。这种与圣·奥古斯丁完全对立的新观念,可以用德国K·P·Morite(1757—1793的话来概括:“人应当重新认识到他是为自身而存在,他应当体会到对于所有能思维的人来说,整体是为每个个人而存在,就如同每个个人是为整体而存在一样。永远不应当把个体的人仅仅当做一个有用的生物,而应当把他看做一个自身具有特殊价值的崇高的生灵。人的精神就是一个自足白在的整体。”

众所周知,卢梭写作《忏悔录》的外部动因是回答来自教会、官方和启蒙学者(伏尔泰、狄德罗)对他的侮辱和攻击。用这种使人惊骇的方式为自己辩护,使卢梭的人格不仅没有受到贬损反而成为一个超乎伏尔泰等人之上的伟大人格典范。产生这种始料不及的后果仅仅是由于惊人的坦诚吗?不!这部书的震撼心灵的力量在于人们阅读它的时候会惊喜地发现:人最值得珍贵的东西就是他们自己。

《忏悔录》的读书笔记 篇3

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是我大学读的第一本文学书,大学的我不喜欢读文学类的书籍。记得那时任老师教我们西方外国文学,当时考试的要求就是要我们读一本关于学前教育方面的西方名著,迫于考试压力所以选择了《忏悔录》,但是后面的研读改变了我之前的想法,渐渐的接受文学书籍。

第一次见到一个作者在书里流了这么多的泪水,为他遇见的每个女人都留下了或多或少绵长而伤感的眼泪,卢梭在情感方面的敏感和脆弱时惊人的。至少在二十五岁之前,他的智商和大多数人没有什么区别,但情商远远低于常人,不知道着算不算书里的缺点,对于华伦夫人的美貌和人品,对于自己与她的情欲,卢梭不吝笔墨。读的人头晕目眩,他还是有一篓子情感要抒发,在与百科全书学派决裂后,他也几乎与所有的贵族保护人和社交圈子决裂,对此他的忏悔往往是“因为我有一颗水晶般的心”之类的话,有点不痛不痒,我总觉得卢梭本人也难辞其咎,即使他写了忏悔录这样的大作,也不意味着他的忏悔是完全真实的,他以为他做到了这一点,但还是很难说服我。

譬如与狄德罗决裂的起因仅仅是因为狄德罗新书里有一句话貌似影射了隐士生活的不正确,冒犯了正在退隐庐隐居的他。卢梭为此在书中开始了对狄德罗的批评。直至后来彻底决裂,提到退隐庐,是由卢梭的另一位保护人埃皮奈夫人送给他的,当然到后来,跟这位夫人,他也因为些琐事绝交了,

卢梭在退隐庐前后的生活极为重要,奠定了一个最伟大思想家的基础,他在这里写出了《爱弥儿或论教育》《社会经济学》和《感性伦理学》的部分草稿,在此之前他已因《论科学和文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爆得大名。而他自己与泰蕾兹所生的五个孩子,却被不愿意承担抚养义务的他分别送进了疗养院,并且他对此事的忏悔(如果算有的话),一笔带过,“既然是时髦的做法”“没见过面得孩子谈不上父爱”。对于泰雷兹,他也一直认为根本没有爱情,并且有一段冗长而诡异的自我解释,实在让人看不下去。与社交圈子一些重要人士的决裂,好像也与卢梭的喜欢诛心和自尊心过强的性格有关。这或许是他追求自由的性格使然,或许只是一个无私追求公理和正义的伟大灵魂的自私一面。通过忏悔录评价卢梭的为人意义不大,因为他有一个观点我很赞同,大致意思是对于宗教,或者道德方面,只是管好自己就好了。

上下部结合处的那些段落,卢梭详细记录了自己自学的一些方法,在他的流浪生涯中,学习基本上是和一些贵族知识分子偶尔的交谈,加上如饥似渴、不加选择的阅读,使得他掌握了些散漫不成体系的知识和蹩脚的学习方法。但是通过在乡间居住的几个月,他用理智的自学完成了对个人知识体系的建立。并锻炼了独特而强大的思辨能力。这一段非常有用处,要是对整本书没兴趣,也应该把着两页抽出来反复看看,确实很有帮助。卢梭本人从对音乐、植物学、物理、文学等各种杂七杂八的爱好转为对形而上学的研究应该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这本书是从图书馆借的,等会要还回去,鉴于看完之后完全没有摸到门路,个人感受和通常对于本书形成的定论大有出入。我决定买一本以后慢慢翻看。不过我已经确定,在文学方面,想完全再现经验的真实的努力不仅会失败,做到了也没意思。

《忏悔录》的读书笔记 篇4

“没有可憎缺点的人是不存在的。”--摘自《忏悔录》

假期里,随手翻阅一本书,它是一本五十五万字的自传,一部情感型人的宣言,一个卢梭反思了一生的书--《忏悔录》,它打动了我,它让我真正地了解人类灵魂的高贵之所在。摘抄美文

作者雅克·卢梭,法国著名的思想家、作家,人类启蒙思想史上地位很高的哲学家,就是这样伟大的人,却对自我崇高的一生进行严格甚至残酷的忏悔。在卢梭充满挫折与磨难的一生中,童年是他生涯中的伊甸园。因为自我的思想与多数人欧洲人不一样,这么一个五十几岁的老人只得到处奔波、流浪。正是对自我童年的怀念,才写下这部巨著。

卢梭在他的书中,深刻地对自我以及他人的行为进行了的反思。回顾自我的一生,正如他在自序中所说:“人之是否崇高,只是以其情感是否伟大,思想是否敏捷而定。”卢梭之所以获得极高的成就,是因为他思想敏捷,情感伟大。作为崇高的思想家,只有对自我不断地反思,才会有新的思泉向外淌。

卢梭在从事音乐工作时,新的记谱法遭到了法国权威部门的否定,心里十分沮丧,但他立刻振作起来,又结识了许多18世纪的著名哲学家,并且参加了征文比赛获得大奖,从而,他走上了文学之路。他的小说《爱弥儿》发表后,受到了社会的咒骂,但他仍然坚持自我的思想。在发表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之后,再次遭到了人民的诅咒,甚至整个欧洲都在咒骂他,他只有逃离,但不曾想过要改变自我的思想,这需要怎样坚强的毅力与决心。当我们遇到挫折、失败时,我们应及时充分地反思自我的不足,敢于承认自我的不足,不能因此而气馁、低头,才能以良好的心态来应对这些挫折。

卢梭在发表了《音乐辞典》、《社会契约论》后,博得了社会的好评,但他仍然对自我不满足,要求继续提高了自我的认识,再次写下了一篇又一篇蕴含丰富哲理的文章,悟出了人生更加深刻的道理,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就。当我们取得成功时,应谦虚地反思自我的行为,做的好的地方,继续发扬,做的不好的地方,在以后的生涯中加以改善。情话大全浪漫情话

卢梭在与妻子的旅行中,钻进了密林深处,在那儿找到了原始时代的景象,他扫尽了人们所说的谎言,把自然的本性如实地坦露出来,他领悟到了:人的苦果真正来源于人类所谓的进化。他替法国反思时,领悟到自我从来都没有领悟到的哲理,他这种对社会、他人深切的关照,以及感同身受的思考,给我们以很多的启迪。当我们在他人身上找到缺点、错误时,要帮他人反思,对照自我身上是否也存在,从而提高自身认识水平。同时以我们的行动影响周围的人,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人们的素养。

一生有卢梭般的经历的人并不多,但我们能够从他身上找到值得借鉴的地方。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像卢梭这样深刻地反思,那么,每个人的思想认识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如果每个民族都能够像卢梭一样深刻地反思,那这个民族就会更加独立、自强;如果一个国

家能像卢梭一样深刻地反思,那么这个国家将会更加繁荣、昌盛。

《忏悔录》的读书笔记 篇5

 再没有比《忏悔录》更能体现出记忆和期待之于幸福的意义的了。实际上,这双重的寻找可以归结于一个问题:人和上帝的关系。这不仅因为人是上帝创造的,更重要的还在于人的心灵乃是上帝的形象。只有认识到人和上帝的关系,才能理解作为人和上帝之中介的心灵上帝的形象;而心灵作为上帝的形象,恰恰就是人最真实的自我。从这个意义上讲,《忏悔录》的写作目的,就是在自我身上寻找上帝的形象。

经历了五十多年的风风雨雨,面对周遭无数的恶毒攻讦,他毅然拿起了如椽巨笔,写下这部自传体的《忏悔录》,把自己赤裸裸地剥现在世人面前,让人们看到一个完完全全真实的卢梭自我。胜过任何的辩解与粉饰,所有的人面对这个真实的灵魂,都沉默不语。因为人们在他面前就如在一面纤尘不染的平镜前一样,照射出了自己灵魂的卑污与丑恶。正如卢梭所云:我如实地描绘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是可鄙可恶绝不隐瞒,是善良宽厚高尚也不遮掩:我把我那你看不到的内心暴露出来了。上帝啊,把我无数同类召到我周围来吧,让他们听听我的忏悔,让他们为我的丑恶而叹息,让他们为我的可鄙而羞愧。让他们每一个人也以同样的真诚把自己的内心呈献在你的宝座前面,然后,看有谁敢于对你说:我比那人要好!

我是没有这样的勇气的。在世人面前我展现给大家的形象,决不是我的全部。有许多东西,它们深藏在我心灵的深处,只有我一个人面对自己时,才有可能浮现。像卢梭那样冷酷地解剖自己,是需要非常的胆量与勇气的。

早在上中学的时候,我就心惊肉跳地读着卢梭的《忏悔录》,因为我读出了自己意识深处那么多的黑暗的洪流。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学会了在日记本上反省、忏悔、自律、自强,自己要对自己真实。不知有多少次夜深人静的时候,我面对苍穹,寻找上帝的光芒。我曾经数次把一摞摞厚厚的日记本点燃,企图在灰飞烟灭之中,消灭那个可怕的魔鬼。如果把所有的日记搜集起来,也许也是一部属于我的《忏悔录》。

而今我再一次读着《忏悔录》,我的心跳得更加厉害。检视自己成人之后的将近十八年的心灵历程,我发现我更加无法面对卢梭这面镜子。有更多的黑色洪流,不可阻挡地向我涌来,几乎淹没了我。我徒然地挣扎,甚至甘心情愿地投入洪流的怀抱。犹如从恶梦中惊醒一般,我蓦地坐起,张开双臂,渴望拥抱光明与希望的抚慰。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谁还能够像你一样真实地忏悔?

在告别尘世的那天,谁还能够像你一样安然地入睡?

就如今日在电脑前写着这些文字将要贴在博客上面一样,我还能够面对远朋近友,有足够的勇气对他们说:这就是我真实的自己吗?!!!

卢梭,你让我再一次发出深沉的喟叹唉!

《忏悔录》的读书笔记 篇6

近来我又读了一遍法国启蒙作家卢梭的《忏悔录》。

上下两卷共十二章,中译本634页,洋洋五十余万字,一口气读下来,看得我俩眼朦胧。随着卢梭叙述的文字河流,我又一次漂进了他丰富而传奇的心灵之海,不由自主地陷入思想与情感的漩涡里,拜倒在上帝的脚下,发出深沉的喟叹忏悔吧!

经历了五十多年的风风雨雨,面对周遭无数的恶毒攻讦,他毅然拿起了如椽巨笔,写下这部自传体的《忏悔录》,把自己赤裸裸地剥现在世人面前,让人们看到一个完完全全真实的卢梭自我。胜过任何的辩解与粉饰,所有的人面对这个真实的灵魂,都沉默不语。因为人们在他面前就如在一面纤尘不染的平镜前一样,照射出了自己灵魂的卑污与丑恶。正如卢梭所云:我如实地描绘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是可鄙可恶绝不隐瞒,是善良宽厚高尚也不遮掩:我把我那你看不到的内心暴露出来了。上帝啊,把我无数同类召到我周围来吧,让他们听听我的忏悔,让他们为我的丑恶而叹息,让他们为我的可鄙而羞愧。让他们每一个人也以同样的真诚把自己的内心呈献在你的宝座前面,然后,看有谁敢于对你说:我比那人要好!

我是没有这样的勇气的。在世人面前我展现给大家的形象,决不是我的全部。有许多东西,它们深藏在我心灵的深处,只有我一个人面对自己时,才有可能浮现。像卢梭那样冷酷地解剖自己,是需要非常的胆量与勇气的。

早在上中学的时候,我就心惊肉跳地读着卢梭的《忏悔录》,因为我读出了自己意识深处那么多的黑暗的洪流。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学会了在日记本上反省、忏悔、自律、自强,自己要对自己真实。不知有多少次夜深人静的时候,我面对苍穹,寻找上帝的光芒。我曾经数次把一摞摞厚厚的日记本点燃,企图在灰飞烟灭之中,消灭那个可怕的魔鬼。如果把所有的日记搜集起来,也许也是一部属于我的《忏悔录》。

而今我再一次读着《忏悔录》,我的心跳得更加厉害。检视自己成人之后的将近十八年的心灵历程,我发现我更加无法面对卢梭这面镜子。有更多的黑色洪流,不可阻挡地向我涌来,几乎淹没了我。我徒然地挣扎,甚至甘心情愿地投入洪流的怀抱。犹如从恶梦中惊醒一般,我蓦地坐起,张开双臂,渴望拥抱光明与希望的抚慰。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谁还能够像你一样真实地忏悔?

在告别尘世的那天,谁还能够像你一样安然地入睡?

就如今日在电脑前写着这些文字将要贴在博客上面一样,我还能够面对远朋近友,有足够的勇气对他们说:这就是我真实的自己吗?!!!

卢梭,你让我再一次发出深沉的喟叹唉!

《忏悔录》的读书笔记 篇7

作为人类思想精华的名著书籍,一直都是大家在学习和参考的典范,也是一种文化传承的必修课。

从寒假到上个月中旬,差不多历时三个月,终于看完了卢梭的自传《忏悔录》以及《忏悔录》续篇《漫步遐想录》,前者是卢梭在面对造谣时极度渴望的自我辩护,而后者则是这料,人生总会有林林总总痛苦和烦恼,在这个路途中我们到底应该怎样活、为什么活。幸福的、痛苦的、愧疚的、愤怒的;自我、友谊,这些都关乎生活、关乎人性、甚至,关乎灵魂。位伟大思想者在生命的最后路途的浅浅悲鸣。看完两本书的总体印象是:人生的事谁也无法预料。

卢梭的《忏悔录》这本五十五万字的自传是一部情感型人的宣言,卢梭想要通过对自己一生的回顾阐明一个事实,即他在自序中所说的:“人之是否崇高,只是以其情感是否伟大高尚,思想是否丰富敏捷而定。”在第一章的一开始,卢梭就大声宣称:“我深知自己的内心,也了解别人。我生来便和我所见到的任何人都不同;甚至我敢自信全世界也找不到一个生来像我这样的人。虽然我不比别人好,至少和他们不一样。”他对于自己“与众不同”的认识是正确的。

卢梭开始写这部自传的时候已经五十多岁,但他对童年生活的记忆仍然非清晰。童年,不但是卢梭的精神源头,而且更重要地,已成为他的生涯中的伊甸园,在坠落之后剩下的就是怅然回望,以及不自觉的对童年感情的模仿。

追求纯粹的情感上的满足近乎拙稚,以致其理性终其一生也未能成熟。

卢梭的情感如此细腻,性格如此敏感,休谟形容他“好象这样一个人,这人不仅被剥掉了衣服,而且被剥掉了皮肤”,而他清楚的自我意识使他把“多愁善感”看成了一种天赋,为了肯定自己所特有的道路,他必须把情感作为最高的价值。

卢梭写的是“忏悔录”,却把一根绳索吊在了听他忏悔的人的脖子上,就像现在也有人拿一根绳子去要求别人忏悔一样。

《忏悔录》的读书笔记 篇8

《忏悔录》是法国作家卢梭的个人传记。作者倾其思想,坦露着一颗透明的灵魂来书写他人生的点点滴滴与坎坎坷坷的。他的文字带着一股巨大的热忱引你进入他内心世界。他用自己的语言渲泻出他的渴望,他的追求;也用常人不可及的大胆表白,剖析自我人性,自我情感。

卢梭的童年既是悲哀的,又是幸运的。他刚出生,母亲便因难产而死亡,父亲由此对他又怜又恨。他的父亲伊萨克与他母亲苏萨娜自小青梅竹马,感情笃深。父亲自失去爱妻后,每每从他的身上找寻妻子的影子,常情不自禁地拥抱幼小的他而泪眼朦胧。父亲几乎把全部的爱给予了他。这位身为宫廷钟表匠的父亲,不仅有英俊的外表和过人的手艺,还特别喜欢读书。在卢梭五、六岁时,他把他妻子生前的藏书全部拿出,拣出书来一段段读给卢梭听,然后轮流阅读,直到夜晚,通宵达旦的看书。父亲用这种方式忘却丧偶之痛,无意中给卢梭营造出一个读书的环境,以至于童年的卢梭到了无书不能眠的地步。父亲以读书为游戏打发时日的作法,给卢梭早期心灵注入了知识的芳香,这种无为而治也催发他心智过早的比别的小孩成熟。他的姑姑十分爱好音乐,这又让他多了一种喜好。也许秉承了他母亲的温柔与聪慧,加上他父亲与姑姑的无比关爱,卢梭自小性情温和,很逗大人喜欢。

读到一些细腻而深刻的情节,感受他成长中的开心与苦恼,一个鲜活、丰满的卢梭形象跃然出纸而呈现在你眼前,是那样的真切、朴实而又厚深。谈到卢梭不能不提到华伦夫人。如果没有这个杰出的女性慷慨仁慈的培养和经济支持,历史上就不会有这位卢梭。他在与华伦夫人同居期间,生活才稍稍稳定,安心读书、思考问题并写作。年长卢梭11岁的华伦夫人出身于一个古老的贵族世家,她很年轻的时候就结了婚,婚姻并不美满。风姿绰约的华伦夫人是一个有非凡智慧的女人,她成了卢梭的庇护人、老师、情人及知心的朋友。

《忏悔录》是我接触过的最勇敢、最真诚、最“暴露隐私”的书。卢梭的为人向来遭人垢病。他性格激烈、多变,热情奔放而又极端敏感,大悲大喜旁若无人,缺乏自制力。正是这些相互冲突的个性让他更像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神。他睿智但是也活得苟且,他骄傲但是也卑微,他坦诚但是也有掩饰。

《忏悔录》的读书笔记 篇9

一本好书,会让你感动,会让你有空灵飘逸感,会让你百看不厌,会让你捧腹大笑阅读作为人类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自有书籍文字伊始,人类就在阅读中传承着文化,开启心智。而一些经典名着的阅读,更是人类思想文明的精华,值得后人去研究,发现。出国留学网读后感栏目为您提供以下读后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是我大学读的第一本文学书,大学的我不喜欢读文学类的书籍。记得那时任老师教我们西方外国文学,当时考试的要求就是要我们读一本关于学前教育方面的西方名着,迫于考试压力所以选择了《忏悔录》,但是后面的研读改变了我之前的想法,渐渐的接受文学书籍。

第一次见到一个作者在书里流了这么多的泪水,为他遇见的每个女人都留下了或多或少绵长而伤感的眼泪,卢梭在情感方面的敏感和脆弱时惊人的。至少在二十五岁之前,他的智商和大多数人没有什么区别,但情商远远低于常人,不知道着算不算书里的缺点,对于华伦夫人的美貌和人品,对于自己与她的情欲,卢梭不吝笔墨。读的人头晕目眩,他还是有一篓子情感要抒发,在与百科全书学派决裂后,他也几乎与所有的贵族保护人和社交圈子决裂,对此他的忏悔往往是因为我有一颗水晶般的心之类的话,有点不痛不痒,我总觉得卢梭本人也难辞其咎,即使他写了忏悔录这样的大作,也不意味着他的忏悔是完全真实的,他以为他做到了这一点,但还是很难说服我。

譬如与狄德罗决裂的起因仅仅是因为狄德罗新书里有一句话貌似影射了隐士生活的不正确,冒犯了正在退隐庐隐居的他。卢梭为此在书中开始了对狄德罗的批评。直至后来彻底决裂,提到退隐庐,是由卢梭的另一位保护人埃皮奈夫人送给他的,当然到后来,跟这位夫人,他也因为些琐事绝交了,

卢梭在退隐庐前后的生活极为重要,奠定了一个最伟大思想家的基础,他在这里写出了《爱弥儿或论教育》《社会经济学》和《感性伦理学》的部分草稿,在此之前他已因《论科学和文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爆得大名。而他自己与泰蕾兹所生的五个孩子,却被不愿意承担抚养义务的他分别送进了疗养院,并且他对此事的忏悔(如果算有的话),一笔带过,既然是时髦的做法没见过面得孩子谈不上父爱。对于泰雷兹,他也一直认为根本没有爱情,并且有一段冗长而诡异的自我解释,实在让人看不下去。与社交圈子一些重要人士的决裂,好像也与卢梭的喜欢诛心和自尊心过强的性格有关。这或许是他追求自由的性格使然,或许只是一个无私追求公理和正义的伟大灵魂的自私一面。通过忏悔录评价卢梭的为人意义不大,因为他有一个观点我很赞同,大致意思是对于宗教,或者道德方面,只是管好自己就好了。

上下部结合处的那些段落,卢梭详细记录了自己自学的一些方法,在他的流浪生涯中,学习基本上是和一些贵族知识分子偶尔的交谈,加上如饥似渴、不加选择的阅读,使得他掌握了些散漫不成体系的知识和蹩脚的学习方法。但是通过在乡间居住的几个月,他用理智的自学完成了对个人知识体系的建立。并锻炼了独特而强大的思辨能力。这一段非常有用处,要是对整本书没兴趣,也应该把着两页抽出来反复看看,确实很有帮助。卢梭本人从对音乐、植物学、物理、文学等各种杂七杂八的爱好转为对形而上学的研究应该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这本书是从图书馆借的,等会要还回去,鉴于看完之后完全没有摸到门路,个人感受和通常对于本书形成的定论大有出入。我决定买一本以后慢慢翻看。不过我已经确定,在文学方面,想完全再现经验的真实的努力不仅会失败,做到了也没意思。

《忏悔录》的读书笔记 篇10

“没有可憎缺点的人是不存在的。”--摘自《忏悔录》

假期里,随手翻阅一本书,它是一本五十五万字的自传,一部情感型人的宣言,一个主角卢梭反思了一生的书--《忏悔录》,它打动了我,它让我真正地了解人类灵魂的高贵之所在。摘抄美文

作者雅克·主角卢梭,法国著名的思想家、作家,人类启蒙思想史上地位很高的哲学家,就是这样伟大的人,却对自我崇高的一生进行严格甚至残酷的忏悔。在主角卢梭充满挫折与磨难的一生中,童年是他生涯中的伊甸园。因为自我的思想与多数人欧洲人不一样,这么一个五十几岁的老人只得到处奔波、流浪。正是对自我童年的怀念,才写下这部巨著。

主角卢梭在他的书中,深刻地对自我以及他人的行为进行了的反思。回顾自我的一生,正如他在自序中所说:“人之是否崇高,只是以其情感是否伟大,思想是否敏捷而定。”主角卢梭之所以获得极高的成就,是因为他思想敏捷,情感伟大。作为崇高的思想家,只有对自我不断地反思,才会有新的思泉向外淌。

主角卢梭在从事音乐工作时,新的记谱法遭到了法国权威部门的否定,心里十分沮丧,但他立刻振作起来,又结识了许多18世纪的著名哲学家,并且参加了征文比赛获得大奖,从而,他走上了文学之路。他的小说《爱弥儿》发表后,受到了社会的咒骂,但他仍然坚持自我的思想。在发表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之后,再次遭到了人民的诅咒,甚至整个欧洲都在咒骂他,他只有逃离,但不曾想过要改变自我的思想,这需要怎样坚强的毅力与决心。当我们遇到挫折、失败时,我们应及时充分地反思自我的不足,敢于承认自我的不足,不能因此而气馁、低头,才能以良好的心态来应对这些挫折。

主角卢梭在发表了《音乐辞典》、《社会契约论》后,博得了社会的好评,但他仍然对自我不满足,要求继续提高了自我的认识,再次写下了一篇又一篇蕴含丰富哲理的文章,悟出了人生更加深刻的道理,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就。当我们取得成功时,应谦虚地反思自我的行为,做的好的地方,继续发扬,做的不好的地方,在以后的生涯中加以改善。情话大全浪漫情话

主角卢梭在与妻子的旅行中,钻进了密林深处,在那儿找到了原始时代的景象,他扫尽了人们所说的谎言,把自然的本性如实地坦露出来,他领悟到了:人的苦果真正来源于人类所谓的进化。他替法国反思时,领悟到自我从来都没有领悟到的哲理,他这种对社会、他人深切的关照,以及感同身受的思考,给我们以很多的启迪。当我们在他人身上找到缺点、错误时,要帮他人反思,对照自我身上是否也存在,从而提高自身认识水平。同时以我们的行动影响周围的人,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人们的素养。

一生有主角卢梭般的经历的人并不多,但我们能够从他身上找到值得借鉴的地方。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像主角卢梭这样深刻地反思,那么,每个人的思想认识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如果每个民族都能够像主角卢梭一样深刻地反思,那这个民族就会更加独立、自强;如果一个国

家能像主角卢梭一样深刻地反思,那么这个国家将会更加繁荣、昌盛。

HDh765.com更多读书笔记小编推荐小编推荐

《忏悔录》读书笔记


今天基督徒所表现出来的生命状态:读经的时间越来越少了,甚至只存在着公事化而已;祷告的时间越来越短了,甚至只存在着形式化而已;聚会的热情越来越弱了,甚至只存在着责任感而已。

今天基督徒的所表现出来的生活状态:基督徒的生活只剩一下招牌而已,而已经失去了基督徒的生活内涵:简仆、圣洁、真诚等,于是基督徒的生活越来越世俗化,凡世人所用的手段,基督徒也统统用上,可能比他们用的更精。这样的思想观念的主导下面,基督徒的生活离罪恶越来越接近了,散失了基督徒生活的属灵原则。

基督徒需要重寻奥古斯丁式的忏悔精神传统,让基督徒的生命越来越圣化,让基督徒的生活越来越圣化,同时,也让忏悔精神把基督徒更高境界的生命状态。

一个基督徒的属灵生命越来越向高峰攀登时,越来越需要忏悔精神,也就是一个人看到自己的污秽,说时他已经进入了圣洁的海洋,就如保罗一样,他的生命境界越来越来高的时候,他不断的发现自己是一个罪人中的罪魁,这一种的承认并没有使他的使徒地位受到动摇,也更没有使人轻视他,更没有使他名声大跌。反而使人更加尊重他,因为他已经是一个真正圣洁的人。在忏悔精神的促使之下面,使他更加与神接近。

今天的基督徒没有忏悔精神,只能造成基督徒越来越麻木,也就是做任何事情时,没有了一颗会不会得罪上帝的敏感之心,没有这样的一颗心,使基督徒对是与非、对与错的辨别能力很弱,很容易受到罪恶的诱惑,受到诱惑犯罪之后还感觉不到自己已经犯罪。只有具有忏悔精神的基督徒,对小罪恶有大敏感,使基督徒的生命更纯洁,让生命中的污秽渐渐被 炼尽。

今天的基督徒没有忏悔精神,只能造成基督徒越来越世俗化,也就是做任何事情时,没有以真理的准则去判断可不可以做,而是以什么好处或利益去判断可不可以做。在这现的主观思考的导下,基督徒离真理的准则越来越远了,同时忏悔的精神也越来越弱,当基督徒相似时,基督徒的忏悔精神完全给丢弃了,于是形成一种主观思想,基督徒还需要什么忏悔吗?忏悔精神可以让基督徒更加属灵化,一举一动深深的表达出属灵的原则。

今天的基督徒没有忏悔精神,只能造成基督徒越来越远离上帝,没法真正体会到以马内利的精神,反而只把以马内利当作一个宗教标志而已,或都一个广告词而已,而已经完全失落了真正的含义就是神要与你同在,这一个真实的应许。一个不能体会上帝同在的人,也就是忏悔的精神越来越远了,感受不到什么地方,或什么事情需要向神忏悔,在这样的主观思想指导下,人只能更加接近罪恶,而远离上帝。忏悔精神可以让基督徒更加与神接近,也可以更加体会神的同在。

主啊!期盼你让这一个时代的基督徒,能像奥古斯丁一样,向您表现出深深的忏悔之举,让这一种奥古斯丁式的忏悔精神在神州大地之建立起来,只有忏悔精神让基督徒与你更加接近;只有忏悔精神让基督徒更加爱神与爱人;只有忏悔精神让基督徒更加圣洁像您。愿你在这块土地上聆听基督徒的忏悔之声。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忏悔录》的读书笔记精选


有关“《忏悔录》的读书笔记”的内容是读后感大全的编辑为您带来的,当不同的人看完作者的作品,他们都会有不同的心得体会。真正想要读懂这个作品需要不断的感受书写,本文供您参考,并请收藏!

《忏悔录》的读书笔记【篇1】

时至今日,卢梭的《忏悔录》还是惊世骇俗的。试问:当各种诬陷、侮辱如雨点般落在身上时,有几个人敢于在自己撰写的传记中坦然地承认自己有偷窃的习惯:“直到现在,我有时还偷一点我所心爱的小玩艺儿。”当自己已经成为名噪全国的学者时,有几个人敢于披露自己曾经撒过谎、诬陷过善良的女仆?有几个男人乐于把那种最难堪的事情——手恶习自供出来让世人嘲骂?又有谁愿意把自己私生活中——和女人之间的关系和情感关系——加以剖析?对于一个名噪整个法兰西的思想家来说,主动地披露自己的卑鄙龌龊,带来的后果将是何等可怕?只有两种人——傻瓜和疯子才会赤身裸体地冲进道貌岸然的人群供他们耻笑与垢骂。卢梭写《忏悔录》时正处在腹背受敌的艰难处境中,析学家休漠说:“他好像这样一个人:这人不仅剥掉了衣服,而且剥掉了皮肤,在这种情况下被赶出去和猛烈的狂风暴雨进行搏斗。”

在卢梭的《忏悔录》之前还有过一部影响至广的《忏悔录》,它的作者是著名的教父圣·奥古斯丁,而他的坦诚远不如卢梭的十分之一。更为重要的是,教父的坦诚是为了证明人是有原始罪恶的,人本身不值得爱,只有“上帝”才是惟一的“享用”对象。

而卢梭的《忏悔录》向人们宣布了另一种与奥古斯丁全然对立的观念:人的本性是美好的,人的一切自然要求,如对自由的向往、对异性的追求、对精美物品的爱好,都是正常的、合理的。正是社会环境的恶浊“使我染上了自己痛恨的一些恶习,诸如撒谎、怠惰、偷窃,等等”。当我们面对这颗揭去一切面纱的心灵时,首先看到的是孩提时代的卢梭怎样和父亲抢读一本书,以至通宵达旦,听到燕子呢喃时才难为情地睡去。这种对于知识的渴求不正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美好之处吗?当他出于维护面子而不肯承认自己偷了丝带反而诬陷是女仆玛丽永后,他竟被自己的罪过折磨了长达40年之久,直至把它披露于世才获得些许良心上的安慰。这种对于过失的忏悔精神不正是人类追求善良的纯真之情吗?他也曾被欲望所俘虏,但一种崇高的道德追求使他更重视感情的纯洁、深挚和持久在他的爱情生活中,特别是同华伦夫人之间那种看似奇特的关系中有着一种近乎无邪、纯洁透明、丰富而热烈的感情。这种对女性的尊重、保护、温柔和体贴,犹如一股新鲜的春风,在18世纪充满不好习气的上流社会中是非常罕见的。这位直到老年当他用颤巍巍的嗓音哼起歌曲还会感动得流泪的诗人始终保持着对整个人类的博大深沉之爱。《忏悔录》是一个普通人内心世界的全景式展现,在这块心灵的明镜上溅有种种社会的污斑,也显不出明镜自身的纯洁。

这种袒露自己的勇气,来源于对人的自尊。他坚信人的本性是善的,每一个个体都不应是甸甸于上帝祭坛下的奴隶,而是一个保有自身价值的崇高生灵,人应该崇拜的不是某种传统观念和道德法则,而是他自身。卢梭在人类文化史上第一个把个人的尊严和价值提到如此高度,宣告了一种新的人生观念、文学观念的诞生。这种与圣·奥古斯丁完全对立的新观念,可以用德国K·P·Morite(1757—1793的话来概括:“人应当重新认识到他是为自身而存在,他应当体会到对于所有能思维的人来说,整体是为每个个人而存在,就如同每个个人是为整体而存在一样。永远不应当把个体的人仅仅当做一个有用的生物,而应当把他看做一个自身具有特殊价值的崇高的生灵。人的精神就是一个自足白在的整体。”

众所周知,卢梭写作《忏悔录》的外部动因是回答来自教会、官方和启蒙学者(伏尔泰、狄德罗)对他的侮辱和攻击。用这种使人惊骇的方式为自己辩护,使卢梭的人格不仅没有受到贬损反而成为一个超乎伏尔泰等人之上的伟大人格典范。产生这种始料不及的后果仅仅是由于惊人的坦诚吗?不!这部书的震撼心灵的力量在于人们阅读它的时候会惊喜地发现:人最值得珍贵的东西就是他们自己。

《忏悔录》的读书笔记【篇2】

他把他平民家庭中那亲切宁静的柔情描写得多么动人啊,使它在那冰冷无情的社会大海的背景上,象是一个始终召唤着他的温情之岛。他笔下的农民都是一些朴实的形象,他遇到的那个小店主是那么忠厚和富有同情心,竟允许一个素不相识的流浪者在他店里骗吃了一顿饭;他亲密的伙伴、华伦夫人的男仆阿奈不仅人格高尚,而且有广博的学识和出色的才干;此外,还有“善良的小伙子”平民乐师勒·麦特尔、他的少年流浪汉朋友“聪明的巴克勒”、可怜的女仆“和善、聪明和绝对诚实的”玛丽永,他们在那恶浊的社会环境里也都发散出了清新的气息,使卢梭对他们一直保持着美好的记忆。

另一方面,卢梭又以不加掩饰的厌恶和鄙视追述了他所遇见的统治阶级和上流社会中的各种人物,首席法官西蒙先生是“一个不断向贵妇们献殷勤的小猴子”;教会人物几乎都有“伪善或厚颜无耻的丑态”,其中还有不少淫邪的色情狂;贵妇人的习气是轻浮和寡廉鲜耻,有的“名声很坏”;至于巴黎的权贵,无不道德沦丧、性情刁钻、伪善阴险。在卢梭的眼里,平民的世界远比上流社会来得高尚、优越,他曾说“只有在庄稼人的粗布衣服下面,而不是在廷臣的绣金衣服下面,才能发现有力的身躯。

装饰与德行是格格不入的,因为德行是灵魂的力量。”这种对“布衣”的崇尚,对权贵的贬责,在《忏悔录》里又有了再一次的发挥,他这样总结说:“为什么我年轻的时候遇到了这样多的好人,到我年纪大了的时候,好人就那样少了呢?是好人绝种了吗?不是的,这是由于我今天需要找好人的社会阶层已经不再是我当年遇到好人的那个社会阶层了。在一般平民中间,虽然只偶尔流露热情,但自然情感却是随时可以见到的。

在上流社会中,则连这种自然情感也完全窒息了。他们在情感的幌子下,只受利益或虚荣心的支配。”卢梭自传中强烈的平民精神,使他在文学史上获得了他所独有的特色,法国人自己说得好:“没有一个作家象卢梭这样善于把穷人表现得卓越不凡。”

他告诉读者,他从自己那充满真挚温情的平民家庭中获得了“一颗多情的心”,虽然他把这视为“一生不幸的根源”,但一直以他“温柔多情”、具有真情实感而自豪;他又从“淳朴的农村生活”中得到了“不可估量的好处”,“心里豁然开朗,懂得了友情”,虽然他后来也做过不够朋友的事,但更多的时候是在友情与功利之间选择了前者,甚至为了和流浪少年巴克勒的友谊而高唱着“再见吧,都城,再见吧,宫廷、野心、虚荣心,再见吧,爱情和美人”,离开了为他提供“飞黄腾达”的机遇的古丰伯爵。在他看来人具有自己的本性,人的本性中包括了人的一切自然的要求,如对自由的向往、对异性的追求、对精美物品的爱好,

他过着贫穷的生活,却有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他很早就对读书“有一种罕有的兴趣”,即使是在当学徒的时候,也甘冒受惩罚的危险而坚持读书,甚至为了得到书籍而当掉了自己的衬衫和领带。他博览群书,长期的读书生活唤起了他“更高尚的感情”,形成了他高出于上层阶级的精神境界。

他处于反动黑暗的封建统治之下,却具有“倔强豪迈以及不肯受束缚受奴役的性格”,敢于“在巴黎成为专制君主政体的反对者和坚定的共和派”。他眼见“不幸的人民遭受痛苦”,“对压迫他们的人”又充满了“不可遏制的痛恨”,他鼓吹自由,反对奴役,宣称“无论在什么事情上,约束、屈从都是我不能忍受的”。他虽然反对法国的封建专制,并且在这个国家里受到了“政府、法官、作家联合在一起的疯狂攻击”,但他对法兰西的历史文化始终怀着深厚的感情,对法兰西民族寄予了坚强的信念,深信“有一天他们会把我从苦恼的羁绊中解救出来”。

他对爱情也表示了全新的理解,他崇尚男女之间真诚深挚的情感,特别重视感情的高尚和纯洁,认为彼此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这样的:“它不是基于情欲、性别、年龄、容貌,而是基于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一切,除非死亡,就绝不能丧失的那一切”,也就是说,应该包含着人类一切美好高尚的东西。他在生活中追求的是一种深挚、持久、超乎功利,有时甚至近乎天真无邪、纯洁透明,他恋爱的时候,感情丰富而热烈,同时又对对方保持着爱护、尊重和体贴。他与华伦夫人长期过着一种纯净的爱情生活,那种诚挚的性质在十八世纪的社会生活中是很难见到的。他与葛莱芬丽小姐和加蕾小姐的一段邂逅,是多么充满稚气而又散发出迷人的青春的气息!他与巴西勒太太之间的一段感情又是那样温馨而又洁净无瑕!他与年轻姑娘麦尔赛莱一道作了长途旅行,始终“坐怀不乱”。他有时也成为情欲的奴隶而逢场作戏,但不久就出于道德感而抛弃了这种游戏。他是十八世界里那个黑暗社会压迫下生活的万千普通人民的一个缩影,他不是最惨的,但是,他的遭遇一样令人同情。读《忏悔录》这一本书,让我更加了解了卢梭,品《忏悔录》这杯酒,让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社会。

《忏悔录》的读书笔记【篇3】

读了两天的忏悔录,令我不得不感叹,人老了,就可以坦然的面对自己以前所经历的好的,不好的事情,甚至是令人难以启齿的事情。

卢梭是一个勇敢的人,我不得不佩服的一点就是他很诚实的表明自己是一个好色的人,不管年少时还是成年时,他始终对于美丽的,内心高贵的女人抱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感情。不管是某某小姐还是他的妈妈,他都是很喜欢的,而且到了一种痴情的地步。

他讲了很多不堪的事,他想借此来忏悔,借此来让读者更加了解他是一个什么的人。小时候的他是很有才能的,这一点体现在他爸爸对他的偏爱,对哥哥的冷漠。可以说,小时候的他衣食无忧,简直就是一位花花公子。可是后来去当了学徒,被压迫,被剥夺了许多他以前能够拥有的一切快乐来源,他变了。变得很害羞,很腼腆,对那些能引起他的热爱的一切事物都显得那么的珍贵,那么的诱人,可他却不能光明正大的拥有,所以他只能偷窃。正如他后来所说的,那是他的第一次,可正是有了第一次,才会有了后来偷酒,偷漂亮的不值钱的丝带。

妈妈对他的教导很重要,如果没有遇见她,他很难活下去,也很难有后来的发展。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妈妈也不再把他当成小孩看待了,可是卢梭一直尊重她,在和她相处的那段时间,他早就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妈妈,神圣不可欺,他不再对她抱有贪心的想法。可是妈妈的变化,使他很愧疚,很后悔,一直把这件事当成一个秘密。假如能一直保持着当年的那份感觉该多好啊。时间过得总是十分快速,后来妈妈有了自己的男人,便把他冷淡了。于是,卢梭也只能离开。我想这是很明确的做法。

卢梭是个很热爱思考的人,也是很热爱学习的人。他很喜欢文学,对书本的渴望,对文学的热爱,使他开始结交一些有识之士,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一开始,对音乐一知半解,被人嘲笑过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真的迷上了音乐,他开始认真学习,而且还试着写歌剧。尽管一开始总是被那些高人嘲笑和漠视,但是他有自己的想法,有不断的向上学习的能力,后来写的歌剧也越来越受人欢迎,这也为他赢来了名声和生存的胜利。

但是令人不解的是,以前卢梭还没有成名的时候,有很多的朋友,有很多人很乐意接近他。可当他出名之后,人们不仅没有恭喜他,为他感到高兴,反而疏远他,甚至诽谤他。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少。但他好像并不在意。我既然决定在独立和贫穷中度过不多的余生,就尽我灵魂的全部力量去挣脱舆论的桎梏,去勇敢的干自己觉得有益的事情,而不必顾及人家是怎么看的。我需要冲破的障碍,我所付出的努力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我取得了尽可能大的成功,甚至超出了自己的希望。我挣脱了友谊和舆论的桎梏,实现了自己的意愿,然而,我一面把那群自称大人物和贤哲的庸人的荒谬评论踩在脚下,一面却又听凭那些自称为朋友的人的空盒子,像小孩子一样被他们牵着走。他也很矛盾,也很困惑,但是他努力挣脱开,想为自己开拓一片自由林。他的思想也是自由的,我觉得任何人也无法左右他的思想,就算是现实的艰辛也不能让他彻底地投降。他的自由,绝对是无法控制的。

卢梭说过我曾长时间的探寻这种偏爱的缘由。我只能从产生这种偏爱的机遇里找出原因。我对文学日益爱好,因此对法国书籍,对法国书的作者,甚至这些作者的祖国产生了感情。他把这种原因归结为从书中汲取的思想。这也是卢梭越到晚年,他的作品就越受欢迎。我一本接一本的读书,读的都是法国书,这就培养了我对法国的喜爱,最后这种喜爱变成了任何力量也灭不了的盲目的激情。他看了很多的书,先是接受作者的思想,最后把那些思想和知识整理后变成自己的一套理论,所以后来要写文章的时候,他总可以先打腹稿,然后很顺畅的写下来。当然了,一开始总会有些难度。但是熟能生巧,慢慢的,他越思考,文章写得也就越好。这里我深深地体会到要做文章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只有经过漫长的岁月的反复思考和提炼、广泛的阅读和积累经验才能写出好文章。

当我打开忏悔录的时候,我很难理解作者到底要说些什么,后来他一步步地把自己想要忏悔的,想要公布于世的事情都描写出来之后,我明白了这是对生命的一种交代。生命是短暂的,但是假如要带着那么多的秘密进入死亡,也许会很不安心。既然我们是多么单纯干净的来到这个世界,那么我们也要一丝不挂的离开这个世界。每个人都会有一些秘密,都会有一些过错,但是人就会有过错。更何况,真正的圣人是没有几个的,那么我们又何必对自己的过错隐隐藏藏的呢?承认自己的过错,心也会得到解放的。

幸好,现在的我是一个敢于认错的人,敢于直面自己的过错的人,至少我很爱我自己,很珍惜自己的时间。因为我觉得,当初是多少的精子和卵子经过多么激烈的竞争才有的我,而我又在母亲的子宫里不断地吸收营养,不断的想出来见见这个世界,好不容易来到这个世界了,难道我还要对自己躲躲藏藏?难道还要为了迎合时尚而忘记自己的真实面目?难道还要辜负当初的那份真诚的诺言?

不!我要好好活着,而且要活出色彩,活出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从小处做起。这句话,很小的时候就懂了,可是践行起来还真不是那么简单。我要好好珍惜每一个陪我走过人生道路的人,不管他们曾经是好的还是坏的,我都愿意接受他们。因为我们都是人,都会有犯错误的时候。我要好好珍惜每一路过十字路口的机会,因为那将是决定我命运的地点。我要好好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时间对于我来说实在太宝贵了,我没有胆量说我有的是时间。

同时,我明白喜欢一件事情,原来是真的可以做到废寝忘食的境界。为了享受那种感觉,我要努力发展我的兴趣爱好,让生命更加有趣,为将来留多一份宝贵的回忆。

《忏悔录》的读书笔记【篇4】

“没有可憎缺点的人是不存在的。”--摘自《忏悔录》

假期里,随手翻阅一本书,它是一本五十五万字的自传,一部情感型人的宣言,一个主角卢梭反思了一生的书--《忏悔录》,它打动了我,它让我真正地了解人类灵魂的高贵之所在。摘抄美文

作者雅克·主角卢梭,法国著名的思想家、作家,人类启蒙思想史上地位很高的哲学家,就是这样伟大的人,却对自我崇高的一生进行严格甚至残酷的忏悔。在主角卢梭充满挫折与磨难的一生中,童年是他生涯中的伊甸园。因为自我的思想与多数人欧洲人不一样,这么一个五十几岁的老人只得到处奔波、流浪。正是对自我童年的怀念,才写下这部巨著。

主角卢梭在他的书中,深刻地对自我以及他人的行为进行了的反思。回顾自我的一生,正如他在自序中所说:“人之是否崇高,只是以其情感是否伟大,思想是否敏捷而定。”主角卢梭之所以获得极高的成就,是因为他思想敏捷,情感伟大。作为崇高的思想家,只有对自我不断地反思,才会有新的思泉向外淌。

主角卢梭在从事音乐工作时,新的记谱法遭到了法国权威部门的否定,心里十分沮丧,但他立刻振作起来,又结识了许多18世纪的著名哲学家,并且参加了征文比赛获得大奖,从而,他走上了文学之路。他的小说《爱弥儿》发表后,受到了社会的咒骂,但他仍然坚持自我的思想。在发表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之后,再次遭到了人民的诅咒,甚至整个欧洲都在咒骂他,他只有逃离,但不曾想过要改变自我的思想,这需要怎样坚强的毅力与决心。当我们遇到挫折、失败时,我们应及时充分地反思自我的不足,敢于承认自我的不足,不能因此而气馁、低头,才能以良好的心态来应对这些挫折。

主角卢梭在发表了《音乐辞典》、《社会契约论》后,博得了社会的好评,但他仍然对自我不满足,要求继续提高了自我的认识,再次写下了一篇又一篇蕴含丰富哲理的文章,悟出了人生更加深刻的道理,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就。当我们取得成功时,应谦虚地反思自我的行为,做的好的地方,继续发扬,做的不好的地方,在以后的生涯中加以改善。情话大全浪漫情话

主角卢梭在与妻子的旅行中,钻进了密林深处,在那儿找到了原始时代的景象,他扫尽了人们所说的谎言,把自然的本性如实地坦露出来,他领悟到了:人的苦果真正来源于人类所谓的进化。他替法国反思时,领悟到自我从来都没有领悟到的哲理,他这种对社会、他人深切的关照,以及感同身受的思考,给我们以很多的启迪。当我们在他人身上找到缺点、错误时,要帮他人反思,对照自我身上是否也存在,从而提高自身认识水平。同时以我们的行动影响周围的人,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人们的素养。

一生有主角卢梭般的经历的人并不多,但我们能够从他身上找到值得借鉴的地方。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像主角卢梭这样深刻地反思,那么,每个人的思想认识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如果每个民族都能够像主角卢梭一样深刻地反思,那这个民族就会更加独立、自强;如果一个国

家能像主角卢梭一样深刻地反思,那么这个国家将会更加繁荣、昌盛。

卢梭忏悔录读书笔记


卢梭在《忏悔录》中写十八世纪这个阶层的精神状况、道德水平、爱好与兴趣、愿望与追求。接下来小编整理了卢梭忏悔录读书笔记,欢迎大家阅读。

卢梭忏悔录读书笔记1

第一次读卢梭的《忏悔录》,当时对许多人和事的看法非常幼稚,觉得这么伟大的一个人物,怎么会骗人、调戏妇女、偷东西……伟人应该是“完人”,没有一点暇癖。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当我第二次重读《忏悔录》时,才感到敢于赤裸裸地公开披露自己的隐私、揭示自己伤疤的卢梭,才是人格意义上的人,值得让人尊重和佩服。而中国当代的传记文学创作,是否应该学一点卢梭的精神呢!

现在,不管是在大大小小的书店里还是大街小巷的书摊上到处是各种名人的传记。然而,翻开一本本书,从头到尾,通篇都是过五关、斩六将,而看不到他(她)走麦城,更有甚者,把自己说成一朵花,把别人说成豆腐渣,借机抬高自己,为自己树碑立传。总之,不是他(她)实际的那样,而是他(她)希望的那样。其实写自传的不管是自己写还是请别人写,真正写出自己的成长变化,犯过什么过失,倒是对世人有益。

其实学一点卢梭的精神,并不是象某些明星那样拿自己那点隐私来吸引读者。更多的应该是对读者、为后人有教益的功过是非、经验教训。一个人在几十年的经历中,他所走的路程,很难说是笔直的,一点弯度也没有。不犯错误的人是没有的。问题是看你有没有卢梭的那种自我剖析的觉悟。敢不敢象卢梭那样揭露自己的伤疤,对自己的功过是非有没有一点实事求是的精神。周总理生前曾说过:如果我写书,我就写我一生中的错误,要让活着的人们都能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翻译者刘思慕在《歌德自传》译者新序中说:“深刻的自我解剖和坦率的自我披沥,是《歌德自传》的第一个特点……”而这些伟大的、著名的人物,敢于披露和承认自己的缺点,并没有因此而影响自己的威望,后人不是同样敬重他们吗?

我和许多的普通人似乎没有写自传出一本书的资格或兴趣。不过活着的每一个人无时无刻不在写自己的历史。因而,在这个文化浮躁的时代,我不合时宜地重读了《忏悔录》,发一点愚不可及的感受。

卢梭忏悔录读书笔记2

再没有比《忏悔录》更能体现出记忆和期待之于幸福的意义的了。在本书的开头,奥古斯丁点明了贯穿全书的两大主题:寻找自我,寻找上帝。人之所以悲惨,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失去了自我,而之所以失去自我,乃是因为失去了上帝;人要获得幸福,就必须在寻找上帝的过程中发现真正的自我。记忆和期待的意义就在于,只有通过记忆和期待,人才能实现这一双重的寻找。实际上,这双重的寻找可以归结于一个问题:人和上帝的关系。这不仅因为人是上帝创造的,更重要的还在于人的心灵乃是上帝的形象。只有认识到人和上帝的关系,才能理解作为人和上帝之中介的心灵——上帝的形象;而心灵作为上帝的形象,恰恰就是人最真实的自我。从这个意义上讲,《忏悔录》的写作目的,就是在自我身上寻找上帝的形象。

如何寻找?既是通过记忆,也是通过期待。奥古斯丁对自我的记忆,不仅追溯到常人无法记得的幼年,甚至提出“在出生之前,自我是否存在,存在于何处”的问题。而且通过对生平的追忆,奥古斯丁细致入微地揭示了自己身上的罪性,以及向善、向恶的两股力量作为对立的意志在他心灵内部的长期争斗。他认为,从婴儿时期开始,人就充满了罪性,终其一生都无法彻底摆脱;然而同样真实存在的,是一种不断求善的意志,要求人朝向上帝,按照上帝的诫命生活,同自己的罪性斗争。对生平的记忆,就是为了不断确认这股引人朝向上帝的力量;而记忆不仅要追溯到生命的初始,甚至要越过生命,往生命之前无限延伸,就是因为这股力量最终来自先于一切生命的上帝。其实,这股向善的力量就是内在于心灵的上帝形象,它是上帝在创造人的初始所赋予人的恩赐。在《忏悔录》的每一章开始叙述或者讨论之前,以及在全书行文的各处,都充满了奥古斯丁对《诗篇》的引用。布朗在他撰写的传记《希波的奥古斯丁》中指出,《诗篇》的祈祷语言,是奥古斯丁所能找到的,能够表达他写作《忏悔录》的深沉动机的唯一语言。而祈祷语言所呈现的正是一种期待的姿态。奥古斯丁的记忆和忏悔,始终处在一种朝向上帝、朝向永恒幸福的期待的指引之下;《忏悔录》的全部写作,都在这种期待中获取力量。属尘世的记忆和期待之所以显得虚无,是因为所记忆和所期待的,顶多是短暂而相对的善好;更不用说,如果记忆和期待的对象是罪的快感给心灵留下的影像,那么人将在时间中彻底沉沦,无法摆脱罪的习惯对心灵的桎梏。但是,对上帝的记忆和期待却不同,因为这时记忆和期待的对象乃是最为真实的存在——上帝。上帝是比人的心灵更加内在的本质,是比人的自我更加真实的自我。在这个意义上讲,正是对上帝的记忆和期待,把时间中的人和永恒的上帝联系起来。在对永恒上帝的记忆和期待中写作《忏悔录》的奥古斯丁,虽然仍然处于时间之中,但是他难道不是真正幸福的吗?

答案无疑是肯定的。不幸的根源在于失去上帝和自我,幸福的关键在于重新获得上帝和自我,而这又以理解上帝和自我的关系为前提。记忆和期待之所以能够指向幸福的实现,就是因为对上帝的记忆和期待是自我和上帝最为恰当的关系。记忆上帝,意味着承认上帝是先于自我的创造者;期待上帝,意味着认识到上帝是真正值得追求的善好。而人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正是因为人的心灵是上帝的形象,拥有和上帝相似的三位一体,其中,对过去的记忆对应于人的存在,对现在的关注对应于人的理性,对未来的期待对应于人的意志或爱。人的堕落在于其三位一体朝向了错误的方向,而人的得救在于他对三位一体的正确运用。存在、理性和意志并不是心灵具有的三个功能,而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个心灵的不同描述。犯罪后的人背离上帝的后果既体现为存在于时间中的虚无处境,也体现为理性的孱弱,更体现为意志的错误追求。因为心灵的整体堕落,人的存在是悲惨的在死,人的理性无法把握时间的本质,而人的意志无法朝向真正的善好,反而沉迷于尘世的善好甚至罪的快乐。而人的得救,则在于心灵恢复和上帝的关系,从爱尘世、爱自己转向爱上帝,从理性的骄傲变成真理面前的谦虚,而人的存在也将由时间中的虚无转变为朝向永恒的幸福。

通过正确的记忆和期待,人能够在他身上找到上帝的形象,也就是人的三位一体。而人对他的三位一体的正确运用,则能够恢复他和上帝之间的关系,从而获得真正的自我。和古典思想一样,奥古斯丁也要面对“认识你自己”的问题,然而奥古斯丁对这个问题的回应却和古典思想迥异。苏格拉底在执行神谕后得出的结论是,人其实没有什么知识,只能带着无知之知的谦虚不断地追求智慧。事实上,苏格拉底的无知之知并没有正面回答“自我是什么”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古典思想那里,远远没有在奥古斯丁身上这样复杂和迫切。追求智慧的无知之知,体现出人的自然在于理性,从而运用理性的爱智便是最高的生活境界。但对于奥古斯丁来说,理性,连同人的心灵本身,都不是人的本质。人的真正本质是高于人的上帝,只有认识了上帝并理解了上帝和自我的关系,人才可能真正“认识他自己”。幸福不在于追求智慧的理性活动,爱智的生活只有在爱上帝的前提下才有意义。

通过上文对时间问题的讨论,我们已经触及奥古斯丁的思想和古典哲学的差异。这种差异的根源,正是在于双发对真正的幸福持有不同的理解,而这又集中反映在双方对“认识你自己”这个问题的不同回应之中。我们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理性的地位。古典思想发展到古代晚期,呈现出强烈的宗教化趋势,这在普罗提诺和波菲利的思想中体现得极为明显。然而,无论怎么宗教化,古典思想仍然坚持理性至上的原则。从根本上讲,普罗提诺的太一不过是对于最高的理性原则的宗教化表达而已;波菲利虽然诉诸各种巫术和魔法以求实现灵魂的解脱,但他从来没有把这些非理性因素纳入其哲学体系,而是承认没有任何学说能够解救人的灵魂。与此相反的是,奥古斯丁认为,在超越理性的上帝面前,理性的意义是相对的;而在堕落后的人类身上,理性的能力更是极其孱弱。要想获得幸福,除非通过对上帝的记忆和期待。记忆和期待虽然属于人的理性心灵,但是所记忆和期待的对象,却是超越理性的上帝;此外,在奥古斯丁对人的三位一体的阐释中,心灵中的理性对应于时间中的现在,与能够记忆和期待上帝的其他两个位格(记忆和爱)相比,它恰恰是最容易背离上帝,导致骄傲的原罪的。《上帝之城》对古典思想的全部批判,都可以看作是对这种背离上帝的骄傲理性的批判。奥古斯丁当然不是德尔图良那样的非理性主义者,然而理性在奥古斯丁的思想中确实不是最高的原则,它必须接受信仰的指引;正如生活在时间中的人,只有在回忆和期待着上帝的前提下,他的现在才可能是幸福的。

卢梭《忏悔录》读书笔记


再没有比《忏悔录》更能体现出记忆和期待之于幸福的意义的了。在本书的开头,奥古斯丁点明了贯穿全书的两大主题:寻找自我,寻找上帝。人之所以悲惨,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失去了自我,而之所以失去自我,乃是因为失去了上帝;人要获得幸福,就必须在寻找上帝的过程中发现真正的自我。记忆和期待的意义就在于,只有通过记忆和期待,人才能实现这一双重的寻找。实际上,这双重的寻找可以归结于一个问题:人和上帝的关系。这不仅因为人是上帝创造的,更重要的还在于人的心灵乃是上帝的形象。只有认识到人和上帝的关系,才能理解作为人和上帝之中介的心灵上帝的形象;而心灵作为上帝的形象,恰恰就是人最真实的自我。从这个意义上讲,《忏悔录》的写作目的,就是在自我身上寻找上帝的形象。

如何寻找?既是通过记忆,也是通过期待。奥古斯丁对自我的记忆,不仅追溯到常人无法记得的幼年,甚至提出在出生之前,自我是否存在,存在于何处的问题。而且通过对生平的追忆,奥古斯丁细致入微地揭示了自己身上的罪性,以及向善、向恶的两股力量作为对立的意志在他心灵内部的长期争斗。 他认为,从婴儿时期开始,人就充满了罪性,终其一生都无法彻底摆脱;然而同样真实存在的,是一种不断求善的意志,要求人朝向上帝,按照上帝的诫命生活,同自己的罪性斗争。对生平的记忆,就是为了不断确认这股引人朝向上帝的力量;而记忆不仅要追溯到生命的初始,甚至要越过生命,往生命之前无限延伸,就是因为这股力量最终来自先于一切生命的上帝。其实,这股向善的力量就是内在于心灵的上帝形象,它是上帝在创造人的初始所赋予人的恩赐。在《忏悔录》的每一章开始叙述或者讨论之前,以及在全书行文的各处,都充满了奥古斯丁对《诗篇》的引用。布朗(peter Brown)在他撰写的传记《希波的奥古斯丁》中指出,《诗篇》的祈祷语言,是奥古斯丁所能找到的,能够表达他写作《忏悔录》的深沉动机的唯一语言。 而祈祷语言所呈现的正是一种期待的姿态。奥古斯丁的记忆和忏悔,始终处在一种朝向上帝、朝向永恒幸福的期待的指引之下;《忏悔录》的全部写作,都在这种期待中获取力量。属尘世的记忆和期待之所以显得虚无,是因为所记忆和所期待的,顶多是短暂而相对的善好;更不用说,如果记忆和期待的对象是罪的快感给心灵留下的影像,那么人将在时间中彻底沉沦,无法摆脱罪的习惯对心灵的桎梏。 但是,对上帝的记忆和期待却不同,因为这时记忆和期待的对象乃是最为真实的存在上帝。上帝是比人的心灵更加内在的本质,是比人的自我更加真实的自我。在这个意义上讲,正是对上帝的记忆和期待,把时间中的人和永恒的上帝联系起来。在对永恒上帝的记忆和期待中写作《忏悔录》的奥古斯丁,虽然仍然处于时间之中,但是他难道不是真正幸福的吗?

答案无疑是肯定的。不幸的根源在于失去上帝和自我,幸福的关键在于重新获得上帝和自我,而这又以理解上帝和自我的关系为前提。记忆和期待之所以能够指向幸福的实现,就是因为对上帝的记忆和期待是自我和上帝最为恰当的关系。记忆上帝,意味着承认上帝是先于自我的创造者;期待上帝,意味着认识到上帝是真正值得追求的善好。而人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正是因为人的心灵是上帝的形象,拥有和上帝相似的三位一体,其中,对过去的记忆对应于人的存在,对现在的关注对应于人的理性,对未来的期待对应于人的意志或爱。人的堕落在于其三位一体朝向了错误的方向,而人的得救在于他对三位一体的正确运用。存在、理性和意志并不是心灵具有的三个功能,而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个心灵的不同描述。犯罪后的人背离上帝的后果既体现为存在于时间中的虚无处境,也体现为理性的孱弱,更体现为意志的错误追求。因为心灵的整体堕落,人的存在是悲惨的在死,人的理性无法把握时间的本质,而人的意志无法朝向真正的善好,反而沉迷于尘世的善好甚至罪的快乐。而人的得救,则在于心灵恢复和上帝的关系,从爱尘世、爱自己转向爱上帝,从理性的骄傲变成真理面前的谦虚,而人的存在也将由时间中的虚无转变为朝向永恒的幸福。

通过正确的记忆和期待,人能够在他身上找到上帝的形象,也就是人的三位一体。而人对他的三位一体的正确运用,则能够恢复他和上帝之间的关系,从而获得真正的自我。和古典思想一样,奥古斯丁也要面对认识你自己的问题,然而奥古斯丁对这个问题的回应却和古典思想迥异。苏格拉底在执行神谕后得出的结论是,人其实没有什么知识,只能带着无知之知的谦虚不断地追求智慧。事实上,苏格拉底的无知之知并没有正面回答自我是什么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古典思想那里,远远没有在奥古斯丁身上这样复杂和迫切。追求智慧的无知之知,体现出人的自然在于理性,从而运用理性的爱智便是最高的生活境界。但对于奥古斯丁来说,理性,连同人的心灵本身,都不是人的本质。人的真正本质是高于人的上帝,只有认识了上帝并理解了上帝和自我的关系,人才可能真正认识他自己。幸福不在于追求智慧的理性活动,爱智的生活只有在爱上帝的前提下才有意义。

通过上文对时间问题的讨论,我们已经触及奥古斯丁的思想和古典哲学的差异。这种差异的根源,正是在于双发对真正的幸福持有不同的理解,而这又集中反映在双方对认识你自己这个问题的不同回应之中。我们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理性的地位。古典思想发展到古代晚期,呈现出强烈的宗教化趋势,这在普罗提诺和波菲利的思想中体现得极为明显。然而,无论怎么宗教化,古典思想仍然坚持理性至上的原则。从根本上讲,普罗提诺的太一不过是对于最高的理性原则的宗教化表达而已;波菲利虽然诉诸各种巫术和魔法以求实现灵魂的解脱,但他从来没有把这些非理性因素纳入其哲学体系,而是承认没有任何学说能够解救人的灵魂。与此相反的是,奥古斯丁认为,在超越理性的上帝面前,理性的意义是相对的;而在堕落后的人类身上,理性的能力更是极其孱弱。要想获得幸福,除非通过对上帝的记忆和期待。记忆和期待虽然属于人的理性心灵,但是所记忆和期待的对象,却是超越理性的上帝;此外,在奥古斯丁对人的三位一体的阐释中,心灵中的理性对应于时间中的现在,与能够记忆和期待上帝的其他两个位格(记忆和爱)相比,它恰恰是最容易背离上帝,导致骄傲的原罪的。《上帝之城》对古典思想的全部批判,都可以看作是对这种背离上帝的骄傲理性的批判。奥古斯丁当然不是德尔图良那样的非理性主义者,然而理性在奥古斯丁的思想中确实不是最高的原则,它必须接受信仰的指引;正如生活在时间中的人,只有在回忆和期待着上帝的前提下,他的现在才可能是幸福的。

忏悔录的读书笔记7篇


我们该从哪里去寻找作品的读后感做参考呢?在阅读完作者写的作品之后,一般会有一些属于自己的读后心得。这时候就可以把心中所想诉诸与笔墨,以下是由读后感大全收集整理的《忏悔录的读书笔记》,欢迎您参阅读本网页!

忏悔录的读书笔记(篇1)

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是我大学读的第一本文学书,大学的我不喜欢读文学类的书籍。记得那时任老师教我们西方外国文学,当时考试的要求就是要我们读一本关于学前教育方面的西方名著,迫于考试压力所以选择了《忏悔录》,但是后面的研读改变了我之前的想法,渐渐的接受文学书籍。

第一次见到一个作者在书里流了这么多的泪水,为他遇见的每个女人都留下了或多或少绵长而伤感的眼泪,卢梭在情感方面的敏感和脆弱时惊人的。至少在二十五岁之前,他的智商和大多数人没有什么区别,但情商远远低于常人,不知道着算不算书里的缺点,对于华伦夫人的美貌和人品,对于自己与她的情欲,卢梭不吝笔墨。读的人头晕目眩,他还是有一篓子情感要抒发,在与百科全书学派决裂后,他也几乎与所有的贵族保护人和社交圈子决裂,对此他的忏悔往往是“因为我有一颗水晶般的心”之类的话,有点不痛不痒,我总觉得卢梭本人也难辞其咎,即使他写了忏悔录这样的大作,也不意味着他的忏悔是完全真实的,他以为他做到了这一点,但还是很难说服我。

譬如与狄德罗决裂的起因仅仅是因为狄德罗新书里有一句话貌似影射了隐士生活的不正确,冒犯了正在退隐庐隐居的他。卢梭为此在书中开始了对狄德罗的批评。直至后来彻底决裂,提到退隐庐,是由卢梭的另一位保护人埃皮奈夫人送给他的,当然到后来,跟这位夫人,他也因为些琐事绝交了,

卢梭在退隐庐前后的生活极为重要,奠定了一个最伟大思想家的基础,他在这里写出了《爱弥儿或论教育》《社会经济学》和《感性伦理学》的部分草稿,在此之前他已因《论科学和文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爆得大名。而他自己与泰蕾兹所生的五个孩子,却被不愿意承担抚养义务的他分别送进了疗养院,并且他对此事的忏悔(如果算有的话),一笔带过,“既然是时髦的做法”“没见过面得孩子谈不上父爱”。对于泰雷兹,他也一直认为根本没有爱情,并且有一段冗长而诡异的自我解释,实在让人看不下去。与社交圈子一些重要人士的决裂,好像也与卢梭的喜欢诛心和自尊心过强的性格有关。这或许是他追求自由的性格使然,或许只是一个无私追求公理和正义的伟大灵魂的自私一面。通过忏悔录评价卢梭的为人意义不大,因为他有一个观点我很赞同,大致意思是对于宗教,或者道德方面,只是管好自己就好了。

上下部结合处的那些段落,卢梭详细记录了自己自学的一些方法,在他的流浪生涯中,学习基本上是和一些贵族知识分子偶尔的交谈,加上如饥似渴、不加选择的阅读,使得他掌握了些散漫不成体系的知识和蹩脚的学习方法。但是通过在乡间居住的几个月,他用理智的自学完成了对个人知识体系的建立。并锻炼了独特而强大的思辨能力。这一段非常有用处,要是对整本书没兴趣,也应该把着两页抽出来反复看看,确实很有帮助。卢梭本人从对音乐、植物学、物理、文学等各种杂七杂八的爱好转为对形而上学的研究应该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这本书是从图书馆借的,等会要还回去,鉴于看完之后完全没有摸到门路,个人感受和通常对于本书形成的定论大有出入。我决定买一本以后慢慢翻看。不过我已经确定,在文学方面,想完全再现经验的真实的努力不仅会失败,做到了也没意思。

忏悔录的读书笔记(篇2)

我从不打算也不愿意看一本很厚的书,即便这个作者或者主人公多么吸引我兴趣。我买了很多书,一直都堆在书架上,有很长一段时间,它们就被我弃置一旁,独自安静的呼吸着,并且不断被新的尘埃或阳光覆盖。然而某天周末,一个阴雨绵绵的下午,我闲着无事,重新站在书架前,迫于一些奇怪的念头,我拿出了一些很小的就喜欢的书,这其中就有一本卢梭的《忏悔录》。

我最喜欢卢梭的原因,莫过于他敢用坦率的风格写自传,从不刻意隐瞒或回避自己身上的恶跟缺点。在他的思想里,人都是具有自己本性的,他包括了人的一切自然的要求,如对自由的向往、对异性的追求、对精美物品的爱好。他显然并不把坦露自己的缺点过错视为折磨,他深信这一个创举将会把人的思想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让我们从新审视自己,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从而改变自己,是自己更加优秀。

读完这本书,感动之余,我想如果我们不结合自己的那些不敢外泄的秘密来理解卢梭那种敢于承认的勇气,是决不会看懂的。有人批评卢梭是一个极其神经质的人,是一个大男子主义者,是一个思想不切实际的、糊涂的思想家。但就是这样一个神经质的人创造的财富和所闪现思想火花,却不断地影响着我们。它让我想起了许多过去已经忘却的人和事,正如此文中的一句话:可能当时我们并不会为了自己做下的卑鄙之事而感到痛苦,我们会说服自己的良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终将会让我们的内心饱受煎熬。也许我们不敢承认自己的罪恶,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让自己的心中拥有一片光明,用善和爱来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用心灵去给予别人更多的温暖,我想这个世界就会充满阳光。

你如果想了解他那些不幸的岁月中最为重要的东西是什么,那就从这本掺合着心酸的书开始吧。

忏悔录的读书笔记(篇3)

“没有可憎缺点的人是不存在的。”--摘自《忏悔录》

假期里,随手翻阅一本书,它是一本五十五万字的自传,一部情感型人的宣言,一个主角卢梭反思了一生的书--《忏悔录》,它打动了我,它让我真正地了解人类灵魂的高贵之所在。摘抄美文

作者雅克·主角卢梭,法国著名的思想家、作家,人类启蒙思想史上地位很高的哲学家,就是这样伟大的人,却对自我崇高的一生进行严格甚至残酷的忏悔。在主角卢梭充满挫折与磨难的一生中,童年是他生涯中的伊甸园。因为自我的思想与多数人欧洲人不一样,这么一个五十几岁的老人只得到处奔波、流浪。正是对自我童年的怀念,才写下这部巨著。

主角卢梭在他的书中,深刻地对自我以及他人的行为进行了的反思。回顾自我的一生,正如他在自序中所说:“人之是否崇高,只是以其情感是否伟大,思想是否敏捷而定。”主角卢梭之所以获得极高的成就,是因为他思想敏捷,情感伟大。作为崇高的思想家,只有对自我不断地反思,才会有新的思泉向外淌。

主角卢梭在从事音乐工作时,新的记谱法遭到了法国权威部门的否定,心里十分沮丧,但他立刻振作起来,又结识了许多18世纪的著名哲学家,并且参加了征文比赛获得大奖,从而,他走上了文学之路。他的小说《爱弥儿》发表后,受到了社会的咒骂,但他仍然坚持自我的思想。在发表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之后,再次遭到了人民的诅咒,甚至整个欧洲都在咒骂他,他只有逃离,但不曾想过要改变自我的思想,这需要怎样坚强的毅力与决心。当我们遇到挫折、失败时,我们应及时充分地反思自我的不足,敢于承认自我的不足,不能因此而气馁、低头,才能以良好的心态来应对这些挫折。

主角卢梭在发表了《音乐辞典》、《社会契约论》后,博得了社会的好评,但他仍然对自我不满足,要求继续提高了自我的认识,再次写下了一篇又一篇蕴含丰富哲理的文章,悟出了人生更加深刻的道理,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就。当我们取得成功时,应谦虚地反思自我的行为,做的好的地方,继续发扬,做的不好的地方,在以后的生涯中加以改善。情话大全浪漫情话

主角卢梭在与妻子的旅行中,钻进了密林深处,在那儿找到了原始时代的景象,他扫尽了人们所说的谎言,把自然的本性如实地坦露出来,他领悟到了:人的苦果真正来源于人类所谓的进化。他替法国反思时,领悟到自我从来都没有领悟到的哲理,他这种对社会、他人深切的关照,以及感同身受的思考,给我们以很多的启迪。当我们在他人身上找到缺点、错误时,要帮他人反思,对照自我身上是否也存在,从而提高自身认识水平。同时以我们的行动影响周围的人,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人们的素养。

一生有主角卢梭般的经历的人并不多,但我们能够从他身上找到值得借鉴的地方。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像主角卢梭这样深刻地反思,那么,每个人的思想认识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如果每个民族都能够像主角卢梭一样深刻地反思,那这个民族就会更加独立、自强;如果一个国

家能像主角卢梭一样深刻地反思,那么这个国家将会更加繁荣、昌盛。

忏悔录的读书笔记(篇4)

托尔斯泰说,“在寻求人生问题的答案的过程中,我体验到的心情,与一个在森林中迷路的人完全一样。走到了林中一块空地上,清楚地看见了广阔无垠的空间,却没有看到那里的房子,也不可能有房子。我向森林深处,向黑地里走去,只见一片黑暗,同样没有房子。我也在人类知识的森林中,在数学和经验科学知识投放的光亮中寻找出路。它们向我指示了明亮的地平线,但按照它们指引的方向走去,是不可能找到房子的”。

在经验的范畴无法找到答案,托尔斯泰是痛苦的。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能够看到这种痛苦求索的痕迹,看到一个个严肃、正直,纯洁、善良,努力探索精神世界奥秘的人,《战争与和平》中的皮埃尔,《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列文,《复活》中的聂赫留多夫。他们和这些作品本身一样,之所以出类拔萃,不是因为他们做出了超越拿破仑的史诗般的英雄壮举,而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一个个思想者。

年少的托尔斯泰很不喜欢宗教的虚伪性,他从十六岁开始就不再做祷告,不再去教堂,也不做斋戒。而是追求在生活中的尽善尽美,在意志上的尽善尽美,在体质上的尽善尽美,在道德上的尽善尽美。同时,他“还诚心诚意地希望做一个好人”。

这些思想在他的早期作品中得到了体现,那时侯,他笔下的人物都有一颗追求上进的年轻的心,他们怀着爱,满怀欣喜的心情观察着这个世界,他们勇敢,富有激情,都有美好的理想。但更多的是,他们都是那么朴实、正直、而且都在生活中不断地自我审视。

忏悔录的读书笔记(篇5)

时至今日,卢梭的《忏悔录》还是惊世骇俗的。试问:当各种诬陷、侮辱如雨点般落在身上时,有几个人敢于在自己撰写的传记中坦然地承认自己有偷窃的习惯:“直到现在,我有时还偷一点我所心爱的小玩艺儿。”当自己已经成为名噪全国的学者时,有几个人敢于披露自己曾经撒过谎、诬陷过善良的女仆?有几个男人乐于把那种最难堪的事情——手恶习自供出来让世人嘲骂?又有谁愿意把自己私生活中——和女人之间的关系和情感关系——加以剖析?对于一个名噪整个法兰西的思想家来说,主动地披露自己的卑鄙龌龊,带来的后果将是何等可怕?只有两种人——傻瓜和疯子才会赤身裸体地冲进道貌岸然的人群供他们耻笑与垢骂。卢梭写《忏悔录》时正处在腹背受敌的艰难处境中,析学家休漠说:“他好像这样一个人:这人不仅剥掉了衣服,而且剥掉了皮肤,在这种情况下被赶出去和猛烈的狂风暴雨进行搏斗。”

在卢梭的《忏悔录》之前还有过一部影响至广的《忏悔录》,它的作者是著名的教父圣·奥古斯丁,而他的坦诚远不如卢梭的十分之一。更为重要的是,教父的坦诚是为了证明人是有原始罪恶的,人本身不值得爱,只有“上帝”才是惟一的“享用”对象。

而卢梭的《忏悔录》向人们宣布了另一种与奥古斯丁全然对立的观念:人的本性是美好的,人的一切自然要求,如对自由的向往、对异性的追求、对精美物品的爱好,都是正常的、合理的。正是社会环境的恶浊“使我染上了自己痛恨的一些恶习,诸如撒谎、怠惰、偷窃,等等”。当我们面对这颗揭去一切面纱的心灵时,首先看到的是孩提时代的卢梭怎样和父亲抢读一本书,以至通宵达旦,听到燕子呢喃时才难为情地睡去。这种对于知识的渴求不正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美好之处吗?当他出于维护面子而不肯承认自己偷了丝带反而诬陷是女仆玛丽永后,他竟被自己的罪过折磨了长达40年之久,直至把它披露于世才获得些许良心上的安慰。这种对于过失的忏悔精神不正是人类追求善良的纯真之情吗?他也曾被欲望所俘虏,但一种崇高的道德追求使他更重视感情的纯洁、深挚和持久在他的爱情生活中,特别是同华伦夫人之间那种看似奇特的关系中有着一种近乎无邪、纯洁透明、丰富而热烈的感情。这种对女性的尊重、保护、温柔和体贴,犹如一股新鲜的春风,在18世纪充满不好习气的上流社会中是非常罕见的。这位直到老年当他用颤巍巍的嗓音哼起歌曲还会感动得流泪的诗人始终保持着对整个人类的博大深沉之爱。《忏悔录》是一个普通人内心世界的全景式展现,在这块心灵的明镜上溅有种种社会的污斑,也显不出明镜自身的纯洁。

这种袒露自己的勇气,来源于对人的自尊。他坚信人的本性是善的,每一个个体都不应是甸甸于上帝祭坛下的奴隶,而是一个保有自身价值的崇高生灵,人应该崇拜的不是某种传统观念和道德法则,而是他自身。卢梭在人类文化史上第一个把个人的尊严和价值提到如此高度,宣告了一种新的人生观念、文学观念的诞生。这种与圣·奥古斯丁完全对立的新观念,可以用德国K·P·Morite(1757—1793的话来概括:“人应当重新认识到他是为自身而存在,他应当体会到对于所有能思维的人来说,整体是为每个个人而存在,就如同每个个人是为整体而存在一样。永远不应当把个体的人仅仅当做一个有用的生物,而应当把他看做一个自身具有特殊价值的崇高的生灵。人的精神就是一个自足白在的整体。”

众所周知,卢梭写作《忏悔录》的外部动因是回答来自教会、官方和启蒙学者(伏尔泰、狄德罗)对他的侮辱和攻击。用这种使人惊骇的方式为自己辩护,使卢梭的人格不仅没有受到贬损反而成为一个超乎伏尔泰等人之上的伟大人格典范。产生这种始料不及的后果仅仅是由于惊人的坦诚吗?不!这部书的震撼心灵的力量在于人们阅读它的时候会惊喜地发现:人最值得珍贵的东西就是他们自己。

忏悔录的读书笔记(篇6)

卢梭,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其代表作《社会契约论》是世界政治法律学说史上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曾被奉为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圣经”。卢梭提出的天赋人权人人平等的观点,在当时封建愚昧的宗教统治之下,犹如一座灯塔,为黑暗中的法国人民指明了方向。读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让我们了解了卢梭学术思想之深,而读卢梭的《忏悔录》,让我们见识了卢梭人格力量之真。卢梭在《忏悔录》中全面的解剖自己,将最真实的自己呈现在大家面前,让我们全面认识了一个敢作敢当的卢梭。

卢梭开始写《忏悔录》的时候已经五十四岁,从1766年一直写到1770年。它记载了卢梭从出生到1766年被迫离开圣皮埃尔岛之间五十多年的生活经历。在《忏悔录》开篇,卢梭这样写到:“我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目赤裸裸的揭露在世人面前。这个人就是我。”在《忏悔录》中,卢梭丝毫没有隐瞒自己的种种不良行为,他坦承交代了自己曾偷过别人的东西,曾撒过谎、行过骗……然而世俗的浊流并没有摧毁他,他意识到自己正一步步走向深渊,他以真诚坦率的人格力量去粉碎包围他的丑陋。

中国有句古话说,“人非圣贤,谁能无过。”其实圣贤也不是完美的,圣贤也会犯错误。我们要向卢梭学习的是:人要有自我剖析的觉悟,要有敢于揭露自己伤疤的勇气,面对自己的是非对错要有一点实事求是的精神。古代知识分子提倡君子一日三省身,中国共产党也一直强调发扬“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这部《忏魂录》便是在教会我们如何求真,如何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自我成长。

自我批评是一种自我进步。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需要有自我批评的觉悟。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人不能没有批评和自我批评,那样一个人就不能进步”;周恩来同志也曾经说过:“要让我写自己的历史,我就写我的错误”。人的一生总会犯错,犯错可以让我们看到自己的不足,让我们更快的成长。一个人要自我成长,首先要有清醒的自知,在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后以刮骨疗伤的勇气去承认和改正。

自我批评是一种自我革命。一个政党更需要有自我革命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政治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具有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我们党要求全党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提醒全党同志始终坚持人民立场,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人民的视角去发现自身的问题,进而知错改错纠错,做勇于自我革命的战士。有了这样的自我革命,我们党就能进一步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形成自我革命和人民信任的良性循环。

希望有更多人能够拜读这本著作,在书中学习卢梭自我否定、自我批判的精神,在书中汲取成长进步的力量。(陈晓萌)

忏悔录的读书笔记(篇7)

当时我是什么样的人,我就写成什么样的人:当时我是卑鄙龌龊的,就写我的卑鄙龌龊;当时我是善良忠厚、道德高尚的,就写我的善良忠厚和道德高尚。万能的上帝啊!我的内心完全暴露出来了,和你亲自看到的完全一样,请你把那无数的众生叫到我跟前来!让他们听听我的忏悔,让他们为我的种种堕落而叹息,让他们为我的种种恶行而羞愧。然后,同样真诚地披露自己的心灵,看看有谁敢于对您说:我比这个人好!。这是卢梭先生最激励我的一段话,他直接写出了他的心声,他的内心世界,我们可以看到当时那个时代真正的他还有那个时代一个普通人民所有的压力。

上帝造人的时候,给我们一双眼睛看外部的世界,审视内心的智慧之眼则是这颗忏悔的心。如果说读蒙田让我心灵安详闲适,读卢梭则使我悲天悯人。卢梭觉得前辈作家蒙田还坦白得不够,他说蒙田虽然也讲了自己的缺点,却把它们写得相当可爱。看起来像是自责,但是却是自赞。他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一个哲理性的警句:没有可憎的缺点的人是没有的。在忏悔录里,他写了他的吝啬,他的偷盗习惯,他对朋友的背叛,他说的谎行的骗。

由于作者的亲身经历,他有条件在这部自传里展示一个平民的世界,让我们看到十八世纪的女仆、听差、农民、小店主、下层知识分子以及卢梭自己的平民家族:钟表匠、技师、小资产阶级妇女。把这样多的平民形象带进十八世纪文学,《忏悔录》就是这样一个激进的平民思想家与反动统治激烈冲突的结果。它是一个平民知识分子在封建专制压迫面前维护自己不仅是作为一个人、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人权和尊严的作品,是对统治阶级迫害和污蔑的反击。它首先使我们感到可贵的是,其中充满了平民的自信、自重和骄傲,总之,一种高昂的平民精神。《忏悔录》中那种平民的自信和骄傲,主要还是表现在卢梭对自我形象的描绘上。他在那个充满了虚荣的社会里,敢于公开表示自己对于下层、对于平民的深情,不以自己低贱的出身、不以他过去的贫寒困顿为耻,而宣布那是他的幸福年代,他把淳朴自然视为自己贫贱生活中最可宝贵的财富,他骄傲地展示自己生活中那些为高贵者的生活所不具有的健康的、闪光的东西以及他在贫贱生活中所获得、所保持着的那种精神上、节操上的丰采。

卢梭在《忏悔录》中写十八世纪这个阶层的精神状况、道德水平、爱好与兴趣、愿望与追求。在这里,卢梭致力于发掘平民的精神境界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自然淳朴的人性、值得赞美的道德情操、出色的聪明才智和健康的生活趣味等等。他把他平民家庭中那亲切宁静的柔情描写得多么动人啊,使它在那冰冷无情的社会大海的背景上,象是一个始终召唤着他的温情之岛。他笔下的农民都是一些朴实的形象,他遇到的那个小店主是那么忠厚和富有同情心,竟允许一个素不相识的流浪者在他店里骗吃了一顿饭;他亲密的伙伴、华伦夫人的男仆阿奈不仅人格高尚,而且有广博的学识和出色的才干;此外,还有善良的小伙子平民乐师勒麦特尔、他的少年流浪汉朋友聪明的巴克勒、可怜的女仆和善、聪明和绝对诚实的玛丽永,他们在那恶浊的社会环境里也都发散出了清新的气息,使卢梭对他们一直保持着美好的记忆。另一方面,卢梭又以不加掩饰的厌恶和鄙视追述了他所遇见的统治阶级和上流社会中的各种人物,首席法官西蒙先生是一个不断向贵妇们献殷勤的小猴子;教会人物几乎都有伪善或厚颜无耻的丑态,其中还有不少淫邪的色情狂;贵妇人的习气是轻浮和寡廉鲜耻,有的名声很坏;至于巴黎的权贵,无不道德沦丧、性情刁钻、伪善阴险。在卢梭的眼里,平民的世界远比上流社会来得高尚、优越,他曾说只有在庄稼人的粗布衣服下面,而不是在廷臣的绣金衣服下面,才能发现有力的身躯。装饰与德行是格格不入的,因为德行是灵魂的力量。这种对布衣的崇尚,对权贵的贬责,在《忏悔录》里又有了再一次的发挥,他这样总结说:为什么我年轻的时候遇到了这样多的好人,到我年纪大了的时候,好人就那样少了呢?是好人绝种了吗?不是的,这是由于我今天需要找好人的社会阶层已经不再是我当年遇到好人的那个社会阶层了。在一般平民中间,虽然只偶尔流露热情,但自然情感却是随时可以见到的。在上流社会中,则连这种自然情感也完全窒息了。他们在情感的幌子下,只受利益或虚荣心的支配。卢梭自传中强烈的平民精神,使他在文学史上获得了他所独有的特色,法国人自己说得好:没有一个作家象卢梭这样善于把穷人表现得卓越不凡。

他告诉读者,他从自己那充满真挚温情的平民家庭中获得了一颗多情的心,虽然他把这视为一生不幸的根源,但一直以他温柔多情、具有真情实感而自豪;他又从淳朴的农村生活中得到了不可估量的好处,心里豁然开朗,懂得了友情,虽然他后来也做过不够朋友的事,但更多的时候是在友情与功利之间选择了前者,甚至为了和流浪少年巴克勒的友谊而高唱着再见吧,都城,再见吧,宫廷、野心、虚荣心,再见吧,爱情和美人,离开了为他提供飞黄腾达的机遇的古丰伯爵。在他看来人具有自己的本性,人的本性中包括了人的一切自然的要求,如对自由的向往、对异性的追求、对精美物品的爱好,

他过着贫穷的生活,却有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他很早就对读书有一种罕有的兴趣,即使是在当学徒的时候,也甘冒受惩罚的危险而坚持读书,甚至为了得到书籍而当掉了自己的衬衫和领带。他博览群书,长期的读书生活唤起了他更高尚的感情,形成了他高出于上层阶级的精神境界。

他处于反动黑暗的封建统治之下,却具有倔强豪迈以及不肯受束缚受奴役的性格,敢于在巴黎成为专制君主政体的反对者和坚定的共和派。他眼见不幸的人民遭受痛苦,对压迫他们的人又充满了不可遏制的痛恨,他鼓吹自由,反对奴役,宣称无论在什么事情上,约束、屈从都是我不能忍受的。他虽然反对法国的封建专制,并且在这个国家里受到了政府、法官、作家联合在一起的疯狂攻击,但他对法兰西的历史文化始终怀着深厚的感情,对法兰西民族寄予了坚强的信念,深信有一天他们会把我从苦恼的羁绊中解救出来。

他对爱情也表示了全新的理解,他崇尚男女之间真诚深挚的情感,特别重视感情的高尚和纯洁,认为彼此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这样的:它不是基于情欲、性别、年龄、容貌,而是基于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一切,除非死亡,就绝不能丧失的那一切,也就是说,应该包含着人类一切美好高尚的东西。他在生活中追求的是一种深挚、持久、超乎功利和肉欲的柔情,有时甚至近乎天真无邪、纯洁透明,他恋爱的时候,感情丰富而热烈,同时又对对方保持着爱护、尊重和体贴。他与华伦夫人长期过着一种纯净的爱情生活,那种诚挚的性质在十八世纪的社会生活中是很难见到的。他与葛莱芬丽小姐和加蕾小姐的一段邂逅,是多么充满稚气而又散发出迷人的青春的气息!他与巴西勒太太之间的一段感情又是那样温馨而又洁净无瑕!他与年轻姑娘麦尔赛莱一道作了长途旅行,始终坐怀不乱。他有时也成为情欲的奴隶而逢场作戏,但不久就出于道德感而抛弃了这种游戏。他是十八世界里那个黑暗社会压迫下生活的万千普通人民的一个缩影,他不是最惨的,但是,他的遭遇一样令人同情。读《忏悔录》这一本书,让我更加了解了卢梭,品《忏悔录》这杯酒,让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社会。

《忏悔录》读书笔记作文


我本打算在毕业前写一篇关于卢梭的文章,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耽搁了,现在终于可以完成这篇文章了,这就像完成某种神圣使命一样让我感到愉悦。

初看卢梭的《忏悔录》,开篇那发自肺腑的宣告多少让人感到惊讶,这是经历了多大的委屈才能有这番感叹!而现在看来,这宣告却给人一种混杂着心酸的崇高感。

我在从事一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业。我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目全部地展示在世人面前……末日审判的号角想吹就吹吧,我将手拿着此书,站在至高无上的审判者面前。我将大声宣布:“这就是我所做的,我所想的,我的为人。我以同样的坦率道出了善于恶。我既没有隐瞒什么丑行,也没添加什么善举。”(《忏悔录》p3)

“卢梭仅仅只属于那些与他一样具有浪漫情怀的人,只属于心灵相同者。”武汉大学赵林教授这样评价道。卢梭那颗敏感的心使他成为了是那个时代的孤独患者,他离群索居、脆弱敏感、孤独自傲、愤世嫉俗。

如果你也曾在当下这个看似花红酒绿的市井生活中感到过孤独,也曾试图摆脱社会的种种枷锁,那么你就很有可能感受到卢梭那颗敏感而脆弱的心。

上流社会的孤独患者

卢梭对于大多数来说恐怕只有个“启蒙思想家”的印象,这些思想家们大都是贵族,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整天没事就在思考国家大事,这是初高中历史给我们留下的“大概印象”.

不过卢梭可不是什么贵族,也没受过什么正规教育,更不想思考国家大事。他和我们每个平凡人一样,甚至比我们的状况更糟糕。

卢梭一出生母亲就死了,父亲是个钟表匠。10岁的时候父亲因为和别人发生纠纷逃往里昂,他便开始借宿生活,期间给一个浑身都是恶习的雕刻匠当学徒,之后还给别人当过仆役。总之,卢梭的童年很悲惨,基本上是在流浪和打工中度过。

之后虽然凭借自己的才气结交了一些法国的上层人士,和“百科全书”派共同编撰新书,和贵妇人谈情说爱,但是卢梭总感觉和这些上层人士有着某种说不清的隔阂。

我无可奈何地被跑到社交界中,既无它的气度,又无法装出那副派头,而且还不习惯于那种派头,于是便想弄出一副自己独有的派头,免得邯郸学步。(《忏悔录》p327)

这种隔阂如神意的感召一般让卢梭与上流社会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而最终在得尿闭症的第二年(56岁的时候)促使他离开了法国的上流社会,开始了在埃皮奈的“退隐庐”的隐居生活。

为什么不喜欢法国的上流社会?为什么要放弃国王的年金而选择归隐山林?这是理解卢梭的关键。古往今来,但凡超凡脱俗之人往往难以得到普罗大众的理解,因为他们的行为“有悖于”一般人的伦理观念,卢梭亦如此。

卢梭在童年时期就培养起对大自然的热爱。卢梭童年时期的流浪生活让他接触到了许多自然的风光,沿途旖旎的风景常常使这位不知世事的少年驻足不前,陶醉在自然美中。

到处是盛筵和喜宴,我们无需破费,只要费点唾沫和喷泉玩具的水,就能走遍皮埃蒙特、萨瓦、法国以及全世界。我们拟定了一些永无止境的旅行计划,不是假设有必要在某处停留,而是为了翻越阿尔卑斯山的乐趣。(《忏悔录》p85)

任何一个在大自然中长大的孩子都不会主动喜欢上城里的生活,即使城里的高楼大厦和生活氛围会在最开始的时候吸引这些“农村人”,但是自然给予他们的“自由”本性却无时无刻不向他们发出“返回自然”的呼声。

卢梭的流浪经历让他接触了许多下层人士,这些人大都善良、热情,没有上流社会的虚假和阴险。除了浑身恶习的雕刻匠杜康曼师傅,卢梭给别人当仆役时遇到的下层人士无不让他感受到“友谊”或是“爱情”的美好。

巴克勒(卢梭学徒时的一个伙伴)是个很风趣、很活泼的小伙子。他由于年轻,所以满嘴的俏皮话,让人很爱听。我一下子就喜欢上巴克勒先生,竟至到了不能离开他的程度……这一次,除了独立自主,还有一个年岁相仿、趣味相投、性格随和的好朋友作伴,无牵无挂、无事无责、无拘无束、想停就停、想走就走,那该是那么地美啊!(《忏悔录》p86)

每个真正接触过社会底层人士的人都不会否认这些下层人士“言行一致”的美德,若不是因为生活所迫而进行必要的算计,这些人显然比上层人士更好相处!

卢梭在巴黎的种种遭遇让他开始厌恶上流社会。卢梭在而立之年告别了尚贝里舒适的乡村生活,来到了充满着高雅腔调的大都市巴黎。正如每个拥有一丝才气的大学生刚进入社会的状况一样,卢梭自己发明的简易记谱法并没有得到认可,但却阴差阳错地结交了伏尔泰、狄德罗、大朗贝尔等人。

18世纪,法国乔弗朗夫人的文艺沙龙情景。在场的人中有哲学家卢梭、阿朗贝尔、朱利叶·德·莱斯皮纳斯等

卢梭总是以一种极大的真诚和这些人交往,在得知狄德罗入狱后,卢梭到处奔走,甚至冒昧地写信恳求路易十五的情妇设法把狄德罗救出来,当他有机会去监狱看望狄德罗的时候:

我便飞奔过去,扑到我朋友的怀抱中。真实一言难尽的时刻啊!……我激动、快乐得喘不过气。他睁开我的臂膀后的第一个动作便是转向圣堂司库,对他说:“您瞧,先生,我的朋友们多么爱戴我。”……有时候回想起来,我始终认为,我要是狄德罗的话,首先想到的绝不是这个。(《忏悔录》p310)

其实,那个时候卢梭并没有怀疑和狄德罗之间的友谊,只是等到了自己隐居退隐庐、外界开始对他的行为指指点点的时候,狄德罗便三番五次爽约不来看望卢梭,对比此前自己对狄德罗极大的热情,卢梭这颗玻璃心开始怀疑起他们之间的友谊。

他总是约人相见,又无故缺席,接着又心血来潮地重新相约,旋即又是失约,真令我十分厌烦。我每月都要白等他三四次,而且,我还一直跑到圣德尼去迎候他,最后干等了他一整天……他最后的那一次失约尤为严重,更使我寒心。我于是写信向他抱怨,但语多温柔亲切,我写着写着,泪水便沾湿了信纸。(《忏悔录》p407)

如果说与狄德罗一行人的友谊让卢梭感到心寒,那么与上层人士一起共事让他彻底地厌恶上流社会的制度。卢梭刚进入巴黎社会不久就得到了一个好差事——给蒙太居伯爵当秘书,但这个大使根本就不做事,基本上都是卢梭代做。

18世纪法国巴黎上流社会

一方面因为嫉妒他人称赞卢梭的尽职尽责,另一方面因为想讨好自己的第二随从,蒙泰居伯爵便一直刁难卢梭,想尽办法污蔑他,卢梭含冤受屈却投诉无门,这在他心灵中埋下了对法国愚蠢社会制度愤怒的种子。

在这种制度下,真正地公义和真实的正义总是为一种莫名其妙的表面秩序做出牺牲,而这种表面秩序实际是在摧毁一切秩序,而且只是对弱者的被压迫和强者的不义的公开权力予以认可。”(《忏悔录》p288)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看之前那个问题,卢梭为什么抗拒巴黎的上流社会?现在答案显而易见了,一切都源于卢梭那颗敏感易碎的心啊!一个从小热爱自然的人难道不是一个敏感的人?一个嗜书如命的人难道不是一个敏感的人?卢梭的童年充满着自然的美与文学的想象,少年流浪的经历更是以一种无形的方式刺激着这颗敏感的心,让他时刻保持着敏锐的感知力。

当这样一颗本性向往自由的心进入巴黎上流社会时,这种心灵与环境的不适应起初还不太明显,但当与上流社会接触更加紧密时,这颗心必然会感到极度不适应,这时候要么环境改变心灵,要么心灵改变环境,卢梭选择了后者,怀揣着一种强烈的失望与孤独感选择了归隐山林。

永恒不灭的激情

在巴黎的种种尝试让卢梭选择归隐山林,过着离群索居的日子。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是那种讨厌纷争、虚伪、不愿进入尘世的修道士。

他饱览古罗马时期的著作,其中对他影响最深的是普鲁塔克的《名人传》。据卢梭回忆,有一次在吃饭的时候,他讲起了西伏拉的壮烈事迹(战败被俘,英勇不屈),为了表演西伏拉的英勇行为,他竟然伸出手来放在燃烧着的火盆上。

因此,卢梭在《忏悔录》里也时常称自己从小就拥有“那罗马人的严峻性格”。这种性格不同于中世纪基督教培养起来的服从意识和柔弱性格,它偏爱力量之美、自然欲望和荣誉感,它滋养着反抗精神和自由性格。

但是卢梭的性格注定是矛盾的,这样一种阳刚性格的反面便是极度柔腻敏感的性格。法兰西斯·韦渥在《卢梭》一书中写道:“卢梭幼年时从父亲和姑母那里得到了温柔和慈爱,使他养成了既十分高傲又非常温柔的个性,这种介于柔弱和刚强之间的矛盾心理,使他能克制骄奢的不良品质。”

正是这种矛盾的性格让卢梭的心理欲望与现实表达呈现出巨大的张力。这种矛盾在对朋友的情妇乌德托的感情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尽管卢梭深爱着乌德托夫人,但是一种强烈的道德感压制着他心中的浴火,从而成就了这段柏拉图式的感情。

当他面对社会不公和朋友的诡计的时候,这种矛盾的心里也使他感到异常难受,他往往因此采取委曲求全的做法,但心里的反抗欲望却越来越强烈,敏感而热烈的心迫切需要发泄的地方。

于是充满力量的文字便诞生了,他把对乌德托夫人的感情转移到《新爱洛依丝》中蓝眼黄发的朱莉身上,他把对社会的控诉寄托在《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爱弥儿》上,他把自己最真实的人性写进了《忏悔录》和《一个孤独的漫步者的梦想》。

纵观卢梭的一生,他在行为上其实算不上出格的人(尤其是归隐退隐庐之前),但他的文字却敢于跟时代唱反调,无论是时代的保守者(天主教),还是时代弄潮儿(伏尔泰等人),在他眼里都是人类历史的浮云罢了。他坚信内心的声音,坚信人类本性虽败坏但仍有机会获得幸福。

正是这种对内心的确认才使得卢梭没能成为纯粹的隐居者,他对社会的思考才能通过文字传播出去,进而引发法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大革命以及席卷整个欧洲的浪漫主义思潮。

有人说卢梭赞美原始人的各种美德,呼吁人们回到“无欲无求”的原始社会,这是对他多么大的误解啊!虽然卢梭认为人类社会已经败坏了人的自然本性,但他并没有呼吁人们回到原始社会的意思,正如黑格尔所称,原始社会的人是一群动物的伊甸园,人类不可能再返回其中。

可以说,我将要写下的就是你们这些纯粹的人的生活方式,你们原有的品性已经为教育和习惯所败坏,尽管没有完全败坏。[读书笔记m.i1766]我觉得有这样一个时代,人愿意永远驻足在那里,你也在寻找那个时代,并希望你们这些纯粹的人都生活在那里,永远不愿前进。(《论人类的不平等起源》p20)

卢梭在《论人类的不平等起源》的本论中已经强调了他所要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状态的人,是纯粹的人,而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不应该被视为历史的真相”,“而仅仅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假设推理”。换句话说,卢梭研究的是人的自然状态“应该是”什么样子,而不是“曾经是”什么样子。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卢梭的态度是积极的,他的目标是在未来,仅仅是通过对自然状态和人类社会败坏人性的揭示,让我们意识到当下人类状况和社会制度的不合理,从而使我们找到一种更好的方式来调整当下的制度,以便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向自然状态的“回归”。

因此,卢梭不是一个纯粹避世的人,他的身体在逃避尘世,他的思想却直达宫廷。因为你既不能想象一个完全避世的人(如佛家)能写出诸如《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这种政治学著作,也不能想象一个对人类社会持悲观态度的人,能天才地构想出人类社会原初契约和原则。

如果非要追问卢梭为何对于社会公正、善良、自然情感有如此之大的激情,以至于隐居退隐庐后还时常受到它们的影响,他的回答是:

良心啊!良心!你是圣洁的本能,永不消逝的天国的声音。是你在妥妥当当地引导一个虽然是蒙昧无知然而事聪明和自由的人,是你在不差不错地判断善恶,使人形同上帝。(《爱弥儿》,p417)

原来,一切都是良心在作祟。

《忏悔录》读书笔记1200字


《忏悔录》是法国作家卢梭的个人传记。作者倾其思想,坦露着一颗透明的灵魂来书写他人生的点点滴滴与坎坎坷坷的。他的文字带着一股巨大的热忱引你进入他内心世界。

他用自己的语言渲泻出他的渴望,他的追求;也用常人不可及的大胆表白,剖析自我人性,自我情感。

卢梭的童年既是悲哀的,又是幸运的。他刚出生,母亲便因难产而死亡,父亲由此对他又怜又恨。他的父亲伊萨克与他母亲苏萨娜自小青梅竹马,感情笃深。父亲自失去爱妻后,每每从他的身上找寻妻子的影子,常情不自禁地拥抱幼小的他而泪眼朦胧。父亲几乎把全部的爱给予了他。这位身为宫廷钟表匠的父亲,不仅有英俊的外表和过人的手艺,还特别喜欢读书。在卢梭五、六岁时,他把他妻子生前的藏书全部拿出,拣出书来一段段读给卢梭听,然后轮流阅读,直到夜晚,通宵达旦的看书。父亲用这种方式忘却丧偶之痛,无意中给卢梭营造出一个读书的环境,以至于童年的卢梭到了无书不能眠的地步。父亲以读书为游戏打发时日的作法,给卢梭早期心灵注入了知识的芳香,这种无为而治也催发他心智过早的比别的小孩成熟。他的姑姑十分爱好音乐,这又让他多了一种喜好。也许秉承了他母亲的温柔与聪慧,加上他父亲与姑姑的无比关爱,卢梭自小性情温和,很逗大人喜欢。

读到一些细腻而深刻的情节,感受他成长中的开心与苦恼,一个鲜活、丰满的卢梭形象跃然出纸而呈现在你眼前,是那样的真切、朴实而又厚深。谈到卢梭不能不提到华伦夫人。如果没有这个杰出的女性慷慨仁慈的培养和经济支持,历史上就不会有这位卢梭。他在与华伦夫人同居期间,生活才稍稍稳定,安心读书、思考问题并写作。年长卢梭11岁的华伦夫人出身于一个古老的贵族世家,她很年轻的时候就结了婚,婚姻并不美满。风姿绰约的华伦夫人是一个有非凡智慧的女人,她成了卢梭的庇护人、老师、情人及知心的朋友。

《忏悔录》是我接触过的最勇敢、最真诚、最暴露隐私的书。卢梭的为人向来遭人垢病。他性格激烈、多变,热情奔放而又极端敏感,大悲大喜旁若无人,缺乏自制力。

正是这些相互冲突的个性让他更像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神。他睿智但是也活得苟且,他骄傲但是也卑微,他坦诚但是也有掩饰。

读书笔记《《忏悔录》的读书笔记集锦10篇》一文希望您能收藏!“读后感大全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书笔记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忏悔录读书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