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 地图 >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3-02-07 来源:互联网

[荐]中国哲学史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阅读完作品后,心中感触颇深有了更多的想法。对于阅读过程中的不解,需要用读后感记录,请阅读由读后感大全小编为你编辑的中国哲学史读后感范文,欢迎你阅读与收藏!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范文 篇1

中国哲学史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的网友:相对一般的人文社科类的书籍来说,价格确实贵了,没办法,是精装本,本书也确实可以作为藏书。如果不是藏书,建议可以买简装的,应该便宜不少。闲话少说,下面重点说说内容。书中有言,“叙述一时代一民族之历史而不研究其哲学,则如画龙不点睛”,冯友兰按照西方完善的哲学理论把中国历代哲学思想梳理了一遍。由于冯在近代哲学史中是杰出人物,里面很多的看法和结论非冯断不敢轻易言之。比如“故著书立说,中国(文人)哲学家视之,乃最倒霉之事,不得已而后为之”让人颇为意外之言,比如说“中国哲学史各时期中,哲学派别之众,其所讨论问题之多,范围之广...皆以子学时代为第一”之结论论断等等。本书之上半部,全部都在论述子学时代即先秦诸子的哲学思想。其中为让防作者过多影响读者之判断,先摘引几段史籍或者作者原文,然后指其紧要点,读来让人大呼过瘾,宜大声诵读且反复精读。所以我觉得此书作为中国哲学之入门书籍,非常合适。小子亦初入门者或尚未入门,也未读完此书,评论或有偏颇之处,然觉此书对吾甚有益处,故推荐之……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范文 篇2

在其《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将人生划分为四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我个人觉得,现实生活中我们大部分人都处于功利境界。即我们所做的事都是出于利己考虑,尽管结果可能会对他人产生有利的影响。

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为自己谋取利益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同时作为社会成员的每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难免对他人的利益造成或多或少的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其中关键的是这种影响引发了人与人之间一系列的问题,对此我有几点粗浅的想法。

一、人与人之间信任在逐步减少,诚信危机不容小觑。现代社会的人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有时掌握信息资源的多少会直接影响人在社会中的利益分配,因此,人与人之间慢慢就会产生欺骗,从而减少信任感。再者,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诱惑的时代,人在各种利益的驱使下,难免会心理扭曲,为谋利益不择手段,直接导致诚信危机。

二、人与人的关系受利益因素影响增强。人们由于在社会中的分工不同,进而引发了人与人之间社会地位的差别,而人总是向往好的事物的。处于底层的人为获取相对高的社会地位,处于高层的人为保住既得利益。总言之,人际交往大部分是掺杂着利益的。纯粹的亲情或友谊正在流失。

三、人际交往处于一种矛盾状态。一方面现在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真心对待,对纯粹的亲情和真诚的友谊即人与人之间的纯真是向往的;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对他人处处设防,为防受到伤害而谨小慎微的保护自己。简言之,现在的人总是在互相依赖与互相提防中小心协调。

我认为不论是孟子的“人性本善”还是荀子的“人性本恶”都不足以解释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

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分子,我真心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达到人生的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会真正的成为名副其实的和谐社会。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范文 篇3

我喜欢买书,但不是爱读书的人,每次读书都是虎头蛇尾,一旦不能一气呵成,就从此搁置了,于是家里、办公室到处都是看了一半的书,或将书翻扣着将封面封底统一向上,或夹个书签等待下次能把它想起,理论书籍更是如此。要“照镜子,正衣冠”,我应该老老实实承认,每次写个人评价“能够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其实是撒了谎的,对于我这种说假话已经近乎习惯的人,的确应该“红红脸,出出汗”好好进行一下批评与自我批评了。

儿子读高三,经常会在网上买书,中学封闭管理,无法收快递,地址常常留我的。鉴于此,我比儿子早一步接触到了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史》的中文版。冬日的午后,天气格外好,太阳暖暖的照着,大院里的银杏树叶子飘落下来,一地金黄。水池边的长椅被晒得暖暖的,四周静悄悄的,应了一句俗话:太平时代“连午后的阳光都是安宁的”,我干脆坐到长椅上,打开快递包裹拿出《中国哲学史》,四周一片静谧,内心的世界仿佛一下子变得安静乃至干净,“一篇读罢头飞雪”,不知今夕何夕。我这样一个无知的躁动者,第一次与冯友兰先生慈父般的目光深切对望。

不得不说,《中国哲学史》是一本很好的哲学读物,它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我对哲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开始思索人生。

冯有兰先生说,“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有些时候,人们常常受到生活环境的限制。在特定的环境,以特定的方式感受生活,不同的哲学也就有特定的强调之处和省略之处,构成某种哲学的特色。中国特定的社会背景,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哲学,中国哲学有着众多的门派和不同的发展完善阶段,在中国,哲学与人人有关,中国哲学支撑起了中国信仰的半壁江山。

《中庸》第一章上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人的感情还未迸发出来时,内心无所谓“过分”或“不及”,这时称为“中”。人的感情倾泻出来,保持恰如其分,达到“和”。“和”来自“中”,“中”又是“和”所必须。这个思想适用于表达人的感情,也适用于表达人的欲望。每个人的行为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都有一个平衡点,使人在表达感情和满足欲望时,知乎所止。如果在一个社会里,各种人都懂得对自己的欲望和感情适度地满足,社会便达到和谐、安定、秩序井然。当然,有些事情争取是好的,在现在的这个社会也必须要去争取,没有人愿意做行尸走肉或仅仅是人生过客,这是一个好时代,我们应当通过努力来成就自己。而现实的欲望常常让人疯狂,不择手段让自己的房子、车子、票子等等各种财富最大幅度的增长,或以自己拥有的各种权力为荣耀,争一时之高下,此刻,是否应该静下来想一想:为了什么?那真是我们想要的吗?富贵也好,贫贱也罢,最后只不过或无或有的一块墓碑而已吧!

中国与西方的差异归根到底是哲学上的差异,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不是宗教,而是伦理。记得有一次在领导宴请西班牙客人时,席间听到这位客人说,中国的问题是“管了太多的穷人,所以富人的负担很重”。此刻,这个问题用中国哲学观点便能回答:“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就是“仁”,这个“仁”就是“共同富裕”的政治基础—“王道”,中国需要富强、渴望富强、离开了“富强”国家便会陷入积贫积弱,这是中国近代史最惨痛的经验教训,但中国的问题显然不是简单的“富强”所能解决的,把富强建立在王道的基础上,实现王道与富强的统一,才是更高层次的富强。

中国哲学的使命就是使人得以发展内圣外王的品格,中国哲学讨论的问题就是内圣外王之道。

如果说读史可以明智,那么读哲学,可以让人活得通透。

此文有感于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史》。(杜红君)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范文 篇4

中国哲学史大纲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的网友:胡适(1891-1962)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曾留学美国康奈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是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的学生。1917年归国任北京大学教授,以提倡文学革命和思想解放而成为与陈独秀齐名的新文化运动的领袖。1919年其《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出版,以后又有《章实斋年谱》及大量历史考证文字发表,在学术界的影响逐渐扩大。1928年至1930年任中国公学校长。1930年重回北大任教,不久担任北大文学院长。1938年出任驻美大使,1942年卸任,仍留居美国,始用力于“《水经注》案”考证。1946年回国就任北京大学校长。1948年,被选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1949年旅居美国。1958年回到台湾任中研院院长。1962年病逝于台湾。胡适从其再造中国新文明的立场出发而治中国史学。他认为创造中国的新文化要从四个环节下手:(一)研究问题,即认识国情,认识当下必须解决的问题。(二)输入学理,即借鉴外国的,主要是西方的知识、经验及其理论、方法。(三)整理国故,即批判地总结我国过去的文化历史。(四)再造文明,就是在前几个环节的工作基础上,创造中国的新文化,这是根本目标。胡适一生的学术工作,基本上都可以说是整理国故的工作,因而也都可以归入历史研究的范围。他在学术界的主要影响,也是在历史学领域。兹选其几种代表作,略为介绍。(一)《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于1919年2月出版,此书是中国学者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史的第一部著作,它的出版被视为中国哲学史学科成立的标志。胡适在该书《导言》中指出,中国哲学是世界哲学中的东方一支,与西方哲学处于对等的位置。从而打破了西方学者一向宣扬“中国哲学不属于哲学史”的谬见,确立了中国哲学在世界哲学史上的位置。胡适还在《导言》中提出了研究中国哲学史的一系列基本规范和基本要求,为后学者指了门径。此书之所以大受欢迎,以至于一班再版,实由于它方法上的创新……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范文 篇5

孔孟老庄这些都是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的人物,以至于随口就吟出几段名篇佳句,而想要更深层次的挖掘,梳理一下的各自的学派脉络,渊源发展历史,以及在相互碰撞中不断发展或者消亡,这些考证必将是一项巨大而繁琐的工程。所幸本书作者对古代诸家研究透彻,又经过逻辑严密的考证,尽最大努力还原历史,帮我们梳理中国哲学的衍生以及发展。对于想要学习古代哲学或者想要研究古代哲学的人,这本书就开启了一扇门。

本书将中国哲学史划分为三个时代:古代哲学,老子到韩非,又名“诸子哲学”;中世哲学,汉至北宋;近世哲学,这是唐以后了。其中各段时期,作者还有细分,这里暂且不讲,我只梳理一下大概框架,免得初次了解的人看的一脸懵懂。作者的划分,其实和西方哲学发展史是有相似性的,有趣的是,发源地完全不同的文明史,文明的发展史竟有如此相似性。

此书主要讲的是古代哲学,即“诸子哲学”。作者详细列举各家学派代表人物以及其思想,其中夹杂有对前人说法不靠谱之处的评判。现在才知道,原来小时候教科书里直接写出来的并不完全是真正的历史,只是大多数人认为此说法更加接近历史真相而已,但是就算如此若要认定即为如此便是大错特错了。以前学习的时候,都是支离破碎,从没有系统认识。作者就讲此类讲解的非常清楚,例如庄子学说与生物进化论的关系,以及阳明理学等。

最后我想说说,很多人都认为哲学研究的都是很缥缈的事情。而事实上,它关联的直接就是我们自己,和我们息息相关。很多人也都知道,哲学研究的都是本质的东西。但是为什么研究本质的东西呢,因为研究本质就有了全面的认识,有了正确而全面的认识,才会更好的指导我们的思维行动。哲学、宗教和神学都是每个人必看的书籍,这类书籍都是研究道的层面,而那么多实际操作案例只是术而已。没有战略的战术只会走的越来越迷茫。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读《中国哲学史》有感


不惑:读《中国哲学史》有感

如果给几千年来中国人所追求的目标做一个排名,"不惑",即无所担忧,无所困惑,一定可以排进前三名。为了能够减少自己的忧虑和烦恼,有人纵情于山水,例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人求助于酒精,例如曹操(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总之,我们似乎一直很多烦恼,很多困惑。

有人开玩笑说,现在中国大学的保安都是哲学家,因为每次要进校门,他们都要问三个问题:

1. 你是谁?

2. 你从哪里来?

3. 你要到哪里去?

这三个问题,也是困惑了炎黄子孙很多年的经典问题,似乎解开了这三个问题,就可以获得不惑的真谛。带着这样的问题,我翻开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说实话,在读这本书之前,有过担心,哲学本身就是一门较为"玄"的学问,如何阐述中国哲学就已经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命题,能够把哲学史讲清楚,则更加困难。

不过,大师终究是大师。冯先生高屋建瓴的总结归纳了中国哲学史中,奠基者地位的六家(儒家,道家,法家,阴阳家,名家,墨家)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思想。同时,介绍了佛家,以及西方哲学对中国哲学的影响,语言深入浅出,可读性极强;而冯先生个人对中国诸子的理解和认识达到了令人叹服的地步。

更重要的是,冯先生没有仅仅简单的总结归纳,而是在叙述的过程中,有的放矢的探讨和回答了开篇的三个经典问题,在阅读之后,令人既有茅塞顿开的感觉,又发人深思的去探索如何将中国先贤的哲学思想与我们日常的生活结合起来。

在我看来,这三个问题,可以代表中国人思想发展的三个层次:

首先,你是谁?

在阴阳家,和道家的思想中,人是自然的产物(侧面承认了人的动物性),所以最基础的思想认识是——人,应当顺乎自然规律。

掌握自然规律,是人类一直所向往的。伴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了解自然,更好的利用自然,在近200多年以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内心对自然规律的认知,更多的是"有限"和"无限"的更迭。道家认为,规律没有极限,而是相符相依的关系。凡事到了极端,就会向另外一个方向发展,"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依";因此,要"戒骄,戒盈",凡事不可太过。

传承几千年的"轮回"的思想根源,无形中让中国人有了更多的希望,在逆境中有了更多的斗志,这也许也是中华民族多次处在亡国灭种边缘的时候,能够奋发崛起的原因。

但是,如果仅仅顺乎自然规律,人经常处在"无为"的状态下,也会带来负面影响。人类本性中,不管根源是"善"还是"恶"(儒家),一味放纵没有约束,懒惰是不可避免的,趋利除害的性格也会让已经成型的社会组织或者国家陷入混乱(墨家)。

这就是第二个问题:你从哪里来?——人类本性需要以"礼""道德",甚至是"法律"加以约束。(儒家,名家,法家)。

第一个思想层次属于少年,放荡不羁,没有束缚,任凭天性自由发挥。第二个层次的思想属于中年,人不是完全离群索居的动物,而是社会组织——国家中的人。以入世的思想成为社会中的一份子,则需要有规矩,既有外部的约束,也有内在的自我升华。名家和法家虽然有矛盾,但是联系更为密切。名家创建了对于条文措辞的推敲,法家承载了其工具,开创了"以法立国"的精神体系。两者相同之处,都在于以外在国家机器的存在,去约束人的本性,使其不能为所欲为。

而传颂千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则是更加强调内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能够由己及人,则是为"仁".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国千年来传统主流思想的主题。

依靠外界的法令工具,和内在的修养修为,人在社会中和国家中,会对自己的行为有更清楚的认识,有更准确的定位。而明白了从哪里来之后,到哪里去的问题的答案就已经不远了。

第三个层次:你要到哪里去?——我们究竟在追求什么?

大家应该对这个问题思考的最多,抛开意识形态的区别,30年内的历史变迁,我们身边人所追求的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在中国哲学史中,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什么呢?诸子百家都给出过自己的答案,而最多的则是"内圣外王",但我认为境界最高的,只有庄子的"内心的快乐".

"内圣外王"的概念非常流行,从儒家,道家,再到墨家,都有过类似的阐述。在古圣贤们看来,最理想的社会结构,应当是让"圣人来为王".圣人,可以做到"仁,义,礼,兼爱,无为"等等,各家各派都将自己的最高认识用到了"圣人"的标准中,而做到这些标准的人,一旦成为了"王",则是天下苍生的福祉,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最佳状态。

如今看来,在今天社会,"为王"不一定非要做最有权势的人,可以理解为做一个优秀的人,通过外部行为,将内心的修养表现出来。自我发展以"内圣"为目标,"外王"为表现,这样的社会和国家,无疑在任何时代都是令人羡慕和赞叹的。

而之所以将庄子的"内心快乐"作为最高境界的认识,在我看来,这是一种老年的智慧,是一种历经世事沧桑之后的大彻大悟。当然,有这种认识和追求的未必都是老年人,而是可以以此来达到那个很多年来大家所追求的目标——不惑。

庄子认为,能够做到"内心的快乐",需要人们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也是一种遵循自然规律的表现,但不是老子的那种"无为"的懵懂,则是经过思考和认识之后,内心的一种睿智的选择。

只有经历了,才知道自己最适合作什么;只有努力了,才明白自己最应该作什么。然后去做了,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快乐,才能够真正的不惑。

听说最近在中国粉丝暴涨的韩国总统朴槿惠,也是在万念俱灰时,读过《中国哲学史》,才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念,才解开了内心很多的疑团。

冯友兰先生在开篇就指出,中国之所以没有特别盛行的宗教,因为中国人,将哲学当做了宗教:我们在哲学中寻求真谛,也在哲学中寻求内心的安宁。

作者:招商银行青岛分行李兴波

读《中国哲学史》有感而叙


读《中国哲学史》有感而叙

文|朱新艳

丁酉年冬月,12席读书会

呼志同之友,共读哲学史

识诸子百家,知史学传承

周周末一聚,聊读后之感

他言我语兮,时间瞬息过

三册读全者,皆曰获益多

吾也亦有感,此一吐为快

2017年11月非常有幸和12席读书会的书友们一起共读胡适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在读此书前巧合的读到慈怀书院编辑的文章《胡适:聪明的极致,是厚道》,因此初步了解了胡适先生的宽容大度和对旧式婚姻太太的不离不弃。

胡适先生把中国哲学史分为三个时代:古代哲学、中世哲学、近世哲学。需要对所有史料的审定,求证各位哲学家的一生行事、思想渊源沿革和学说的真面目,写这部书所需的深厚的史学知识和对史料的辨识能力。

因今年的一月份读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读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简史》时对史学知之甚少,读时更多的是了解史学知识,如诸子百家是哪些?经过一年的学习积累再读胡适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没有那么晦涩难懂,可颠覆我之前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以前认为正确其实是不对的。有书友说胡适的这本书是“我注六经”,书中有胡适先生自己的主观思想。而我通过胡适先生的《中国哲学史》也有自己的想法:任何思想、道理、行为、事物都有正反、利弊、得舍,从中汲取自己所需,故我读此书也如是:

首先,胡适先生读的史学书籍之多,应该也都是精读,需用膜拜二字。第一章和第二章大篇幅引用《诗经》,通过《诗经》所说论证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潮流。而我通过这二章,对《诗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其次,胡适先生通过各种史学证实很经典书籍是伪书。如《孟子》或许是全假,《墨子》、《荀子》两部书很多为后人杂凑伪造,《邓析子》为假书,很多人物出生年代更是错的离谱,读后觉得心惊,不管是真假如何,但会让我会辩证的看待生活中遇到的事和人。

再次,胡适先生认为《淮南子》哲学是一部“集大成”的书,兼收各家的长处,修正各家的短处,其中无为的真义,进化的道理,变法的精神都是极具价值的。如果淮南王起义成功,那如今的中国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四、胡适先生对儒家“孝”的敢说。现在我们还在传颂“卧冰求鲤”的典故,而胡适先生在民国时期对这种孝已有了批判,认为是一种不人道的孝。而我更同意王阳明对孝的理解,真正的孝就是“让父母安心”。

……

通过胡适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条理清晰的讲述中国五千年各个时期的哲学思想,能读此书真为幸事。

(完)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精选


世界上的书多若星辰,总有那么一些经典让人们不断地传阅。读书对我们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有很多人就很喜欢看各种的书籍,网络上有很多关于作品的阅读分析,想信您在阅读后也有所得,这个时候就可以将我们感悟和体会用读后感的方式记录下来,您是否正在想怎么样才能写好作品的读后感呢?考虑到你的需求,小编特意整理了“西方哲学史读后感精选”,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篇1

人类是一种很奇妙的智慧生物,在酒足饭饱后,应对世界的众多不可知的事物,人类往往充满了求知欲和好奇心。在其驱使之下,人类一方面透过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透过理性的思考推理,来尝试着解答这些问题和解释一些现象。这样,一部分解答成为了确知的知识,即科学;另一部分由于时代的局限,不能给出确定的答案,但由于人类对未知事物有着敬畏和恐惧的一面,产生了看似能完美解答这些问题的东西,即神学。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因此“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能够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说;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这是我对罗素最欣赏的一句话,有了它,才能让我彻底放下顾忌而去研究哲学,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说,我的这种心灵安慰也是建立在对罗素的权威上的,但那不是哲学上的。

哲学是研究人类思辩的心灵所最感兴趣的一切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我所最为重视的,是人为什么活着?我所需要的答案,不是原子论那些家伙所认为的机械式的解释,而是目的论的解释。即当这个问题具体到某个人时,就成了“你为什么活着?”。

当我懂事后,当我懂事后亲身应对了死亡后,在应对死亡后又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后,我就开始不断的在内心中问着这个问题,失去外公的痛不断的刺激着我,让我联想到几十年后我父母的死和最后我的死,我是如此胆小,以致我一想到这个问题便无法安稳入睡。

首先给我答案的是物理学,世界是平衡的,有生就有灭,当这个理论扩大到整个宇宙时,即整个宇宙都有灭亡的那一天,如此渺小的人类,和更加如此渺小的我,又有什么好抱怨的呢?但这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既然人都是要死的,人类也是要灭亡的,甚至整个宇宙都是会归于零的,那么我们此刻所谓的奋斗除了养活自己,苟且偷生外,还有什么价值?当然这也是人类期望永恒的一种思想,如果连饭都吃不饱,当然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天体物理给了我一个类似神秘主义的答案。

宇宙是如此的广袤,有着太多人类所称之为科学的东西,它是如此的寂寞,亿万年来是如此的安静。它需要有什么来明白它,来认可它的存在,而人类作为一种智慧生物,承担起了这个职责。人类根本的职责,是发展科学,是尽可能的去了解这个宇宙的根本。

在这个基础上,我才展开其他的思考。

为了发展科技,在现今的状况来看,只有持续经济的稳定发展才行。这样,我的思想难免的流于世俗了。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篇2

生活中许多事物都存在一个维度的两个极端。罗素说,文明人之所以与野蛮人不同,主要的是在于审慎。

他为了将来的快乐,哪怕这种将来的快乐是相当遥远的,而愿意忍受目前的痛苦。作为一个小学老师,我对这句话感受颇深。我们说一个人,从自然人接受教育逐渐转变为社会人,其实也可以算是从“野蛮人”到“文明人”的过程。家长常常对年幼的孩子不爱学习而抱怨,可能会警告孩子,“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只能去扫大街”,但事实却让人悲伤,孩子就是不爱学习。“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背得滚瓜烂熟,实际行动却毫无改观。于是老师逼,家长逼,大家都患上了强迫症,哪怕孩子作业全做完、复习全复习好,只要他不在学习,大人就感到不爽。而且大多数时候,孩子的学习并不是为了自己的未来,或者我们常说的“读书是为了自己”,在观念上,本能地认为这是一种外界强加给他的痛苦,只是迫于无奈才去完成,并不是一种理性的“审慎”。于是,有的教育观念就认为,孩童时代就是应该玩耍,小学阶段就是不应该有回家作业。

那么这算不算是对“野蛮”的一种放纵呢?我们会发现,我们的教育总是在两个极端中受夹板气。口头上喊“减负”,操作上是“加压”,学习负担重了孩子受不了,没有回家作业了家长又不放心。从来没见教育部因为研究生考试压力大而要求大学生减负,因为他们已经足够“审慎”了。我觉得,正是因为小学生自身没有将人的一生视为整体的认识,而仅仅关注到当下的快乐,与社会、学校、家庭因为对学生未来的关注而对当下施加巨大压力,所以教育上才会有那么多冲突。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篇3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600字!

很多人将“我思故我在”解释为“我思考,所以我存在”。也就是说,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因果关系。

可这恰恰是笛卡尔所反对的,笛卡尔反对三段论,但“我思考,所以我存在”的理解中蕴含着三段论。大前提:凡思考者均存在。小前提:我思考着。结论:所以我存在。

笛卡尔既然反对三段论,这句话也就不能理解成因果关系了。其实,“我思”不能证明“我在”,“我思”只能证明思维存在,可思维存在推不出我存在的结论。这道理显而易见,善于思考的笛卡尔断不会轻易得出这样一下就能被攻破的结论。

“我思故我在”的法语是“Cogito,ergosum”,英文是“Ithink,thereforeIam”。所以这句话翻译成“我思故我是”更恰当。所谓“是”,就是being,是存在者之所以存在的本质。

所以,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认为,“我在”即“我思”,也就是说,笛卡尔承认,思维存在,这就是他的“第一哲学”。

这种“第一哲学”有两个意义,可以解决我们要如何看待“我思故我在(是)”的问题。

第一,思维与存在是同一的,思维就是一种存在。只有承认思维存在,人类的一切争论、一切学科、一切成就才有前提,否则,人类取得的辉煌将一无所有。也就是说,承认思维存在是地基,有了地基才能在上面盖楼。又或者说承认思维存在是树根,有了树根才有树干、树枝、树叶。

第二,怀疑一切。除了思维存在无可置疑,其他的一切都要重新审视。但这并不是说我们要成为怀疑论者,怀疑本身不是目的,而是通过怀疑得到对思维而言是真实可信的结论。这是一种真正的自由,是思维的自由。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篇4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1000字:

本周继续阅读罗素《西方哲学史》,并对如下的两个问题进行思考。

首先,“一个判断虽然不见得比另一个判断更真,但是就其能有更好的后果这一意义来说,它却可以比另一个判断更好。这就暗示了实用主义。”

读到这句话,想到了在《普通心理学》中学习第六章决策时,讲到行为决策理论时提到了西蒙的“满意性原则”。所谓“满意性”是指决策时,个体并不考虑所有可能的选项及其可能的结果,而是仅仅考虑几个选项,一旦感到满意,就会立即停止搜索。就比如我们买电脑,电脑的品牌多种多样,我们会综合自身的用途、预期价位、实用性等来进行选择,在这个范围内挑选自己满意的电脑并作出决策。

前两天听老师的录音讲到“失位”,即你不在你该呆的那个位置上。那怎么就不失位?灵活。其实“满意性原则”就是一种灵活,不应该在难以抉择的时候,事事都要求做到十全十美,只要找到满意的选项,在一定范围内学会适度的降低目标,也会是最优的结果。

第二,亚里士多德按照中庸之道的学说所主张的是,适度的资产才最能够与德行结合在一起:“人类并不借助于外在的财货才能获得或者保持德行,反而是外在的财富要借助于德行;幸福无论是存在于快乐,还是存在于德行,还是兼存于这两者,往往总是在那些在自己的心灵上与性格上有着最高度的教养却只有适度的身外财富的人们的身上才能够找得到,而不是在那些具有多的无用的身外财货却缺少高尚品质的人们的身上找到的”。

抛开亚里士多德不信仰“平等”的观念不谈,我同意以上的观点。身外财货是需和德行、品质相称的,比如医生要有“医德”。医生需要有过硬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要有“救死扶伤”的高尚品质,只有“德”“才”兼备换来的“自身财货”才是最有价值和最有意义的。但是我认为当今社会风气过多的抬高了“身外财货”的价值,就如“土豪”原本的含义,即乡下财大气粗、没什么品味的有钱人。读后感·所以一些商贩会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唯利是图,却早已对“诚信”置之不理。还有一些现代的偶像剧,动辄就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北京或者上海这样的城市里,租的起一套豪华单身公寓。或者遇到一个“霸道总裁”,从此咸鱼翻身。

针对这些虚构的偶像剧,我们可以一笑而过,但是对于正处于追偶像剧而又没有形成稳固的价值观的青少年而言,他们会对这样的生活抱有幻想,这就是在传播一种错误的社会风气,传达一种不劳而获的“成功秘笈”。所以外在的财富是要借助于德行的,需要与德行、高尚的品质相称的。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篇5

今天读西方哲学史,惊叹东西方哲学的相同,是偶然还是自然安排,还是演化的奇妙之处。

荷马史诗,和中国古诗,差不多生发于同个时代,还是中国文字的优美,境界。在这个时代大家都喜欢写诗,为什么,抒发情感。

时代文明的发展,差不多是在同个起跑线,全球多个文明一起发展,竞争,当然当事人肯定不知道世界的各个地方有一样的文明,都在寻找一样的问题,写一样感人的诗,记录当时的情景。

泰勒斯,说万物是由水做成的,万物所由之而生的东西,万物消灭后复归于它。你看水的形态,天上下雨,流入大海,结冰,蒸发,云,遇到冷空气下雨,人需要水,植物,动物等都需要水,说明古人观察细微,总结经验,得到这个水是万物之源,中国也有上善若水之说。只是没有追问水之终极。还有说火是万物之源,火的形态,火的重要性,物质燃烧之后的灰烬,循环往复的过程,只是物质太单一了。

毕达哥拉斯,说万物都是数,开创了数学,几何,科学之根基,有一个只能显示于理智而不能显示于感官的永恒世界,牛人。

不受时间,空间的影响,1+1=2三角形,这种只在我们思想理性里的数,也发展了演绎法,逻辑推理。如果没有数,估计就没有了后来的科学。

土气火水

恩培多克勒,确定世界是有土气火水这四种元素组成的,相互制约,平衡,中国也有金木水火土之说,他已经发现了空气的存在,他发现空气是一种独立的实体,证明这一点是由于观察到一个瓶子或者任何类似的器皿倒着放进水里的时候,水就不会进入瓶子里面去。

希腊雅典是个哲学的土壤,奴隶制和商业的发达,给这些哲学家,不用去耕种,就能过很好的生活,他们有充沛精力时间找寻神学的根本,万物的本源,我们看到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构成的,到底有没有来世,如果有,怎么证明,看似很傻的问题,吃饱了没有事情做。可是会有意外收获。可能是我们现在说的生物学思维,自然生长。

商业的发达,也带来了财富,包容,更多的思想,汇总,有好的问题,解决办法,想法更条理,也更天马行空。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篇6

《西方哲学史》是英国哲学家罗素享誉世界的一部学术巨著。它以其精湛的思想,深邃、广博的学识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罗素有一句名言:一种哲学要有价值,应该建立在一个宽大坚实的知识基础上,这个知识基础不单是关乎哲学的。罗素本人就是这句名言的实践者。他的哲学著作涉及学科之多,令人叹为观止。评论家认为:罗素的学识比他同时代的任何人都渊博怀特海形容罗素是柏拉图的一个对话的化身。我想,学识渊博,视野开阔是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在《西方哲学史》中,作者从人类的第一个哲学学派---米利都学派着笔,向读者描述了自公元前6世纪以来,直到近代哲学的发展轮廓;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几乎任何一个重要的哲学观点我们都可以在这部著作中找到清晰的评述。在书中,作者对这些哲学观点的评述清晰而明智,表现了一个学术大家深邃,精湛的思想,令人深深叹服。如评述柏拉图关于闲暇产生智慧的表示质疑,对此,作者作了详细而深刻的分析。首先拿柏拉图的这种思想与近代思想作比较,推出柏拉图该种思想存在的明显问题;然后作了一系列的假设,假设柏拉图的思想或者说假想成立,经分析和推理,作者最后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找出一群有智慧的人来,把政府交托给他们,这仍然是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拥护民主制度的根本原因。认真阅读此书,我发现我收获的不仅是对西方哲学史的了解,还有对罗素慎密的逻辑和极强的推理能力的学习。我觉得读一本好书,我们的目的不要只局限于了解书中所介绍的内容和情节,而是要吸收作者所表达出来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以及要学习作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要懂得学习,精于学习,在阅读中至少能在思想上提高自己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说: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这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教主观主义是不同的,区别在于罗素诉之于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性能让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而唯心让人傲慢)。这是我对罗素最欣赏的一句话。它教人理性,激励人们无所无忌的去学习哲学,研究哲学。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篇7

罗素这本书很久以前就有老师推荐过,由于听到很多评论说他对其他哲学家的解释并不很忠实于原意,而且我记得还有人说过罗素根本就不懂形而上学,所以一直没敢看,怕被他的先入为主影响太深。后来由于专业课要讲这本书,老师做了要求,我就看了这本被称为经典的著作。

看完之后,我觉得我的这个选择是对的,这本书比我事先想象的更令我满意。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很风趣,很幽默,说的夸张点,简直可以当一本稍微深奥一点的笑话书来看。这也是促使像我这样没有耐心的人看这本书的主要原因了。

首先,论述清晰,这一点可能和罗素搞逻辑的事实有关。这也许是很多人认为罗素不懂形而上学的原因,因为他总是力图把其他哲学家的原本很深奥难缠的东西讲的更明白一点,在这个过程中,毫无疑问会丢掉很多细腻精微的意思。但是如果这是一种错误,我喜欢这种错误。这一点也保证了这本哲学史是一本很安全健康的书,也许我浅薄了一点,但是它不会把我引向对我来说很危险的冥想之中:一切是那么的清晰明了,即使不清晰明了的东西也会清晰明了的承认这一点。

论题的广博,崇尚理性,具有常识感,在政治上和伦理上的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这些都是令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毫无疑问,这本书让我接受罗素自己而不是他所论述的哲学家的哲学,但我认为,这也是任何一本由个人撰写的哲学史不可避免的问题。而罗素的哲学是很能帮助人的,并能使之成为一个有着正常智慧的现代人。

另外,罗素从时代生活与哲学的关系出发,对论述的哲学家的选择也与一般的哲学史有所区别。他不是完全以哲学方面的成就作为选择标准,而是更看重哲学家的学说对时代社会生活影响的大小。有些政治家和诗人,由于对哲学发展有比较大的影响,在本书中也都占有一席地位。

论述西方哲学史的名著有许多,各有其优点。相比之下,我认为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的优势在于,它是在哲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中讲述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而不是单纯地讲西方哲学自身的发展,不是讲纯哲学概念或哲学问题的发展。罗素说过,哲学是社会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哲学家的学说不是个人孤立思考的结果。社会环境和已往各种哲学学说对一种哲学学说的产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因而,罗素在本书中,总是把每一个哲学家看作是时代的产物,又考察他们对时代的影响。

当然了这本书应该说还是有偏颇的,比如,尼采这一章,他没有提到《悲剧的诞生》中的酒神精神之类美学见解。而这一点是尼采的思想中也很有影响的部分。最明显的是,由于哲学立场不同,罗素对思辨哲学抱有偏见和轻视态度,他也就不可能比较客观地理解和评价德国的思辨哲学,尤其在对黑格尔的哲学上更是如此。我推想他对其他哲学家的论述也是可能有偏颇的。

但是罗素毕竟是人,所以也不用苛求他写出一本绝对完美绝对忠实的书。就我而言,我在这本书中学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感觉就像来到了一个新大陆:原来话可以说的这么清楚!很幸运在启蒙时能看到这本书。

总体说来,罗素的这本书使得我相信哲学是很实在的一门学问,而不是我以前出于无知所认为的纯粹是书呆子的梦呓。也许这是我最大的收获吧。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篇8

今天是开始学《西方哲学史》的第一天,虽然只翻了两小节,但却学到了很多,就这两小节就已是满纸乾坤,想想这罗素也是厉害,能写出这样系统的书。我真的是很好奇看全本英文原著的感觉是会有多爽啊。

在第一小节中,我知道了,原来,公元前6世纪希腊崛起了,开始出现哲学,给周边的文明带来了不一样的生活。

知道了原来埃及的神学和巴比伦的神学是不一样的,埃及崇尚死亡,信奉轮回,而有金字塔;而后者的文明有黩武的血性,且其宗教更加关注幸福。不仅于此,古巴比伦的科学成就也是巨大的,连我们今天一直延续的一天24小时,一周360度,都是他们提出来的,那时的哲学同科学是紧密联系的。

古希腊极盛一时的迈锡尼文明大约存在于公元前1600到前1000年伯罗奔尼撒半岛,属于青铜时代晚期,继承了来之爱琴海地区的来里特岛的米诺斯文明,时间大约为公元前25000到前1400年,属于青铜时代早期。

而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文明孕育出了第一个产儿,学成荷马史诗的盲人诗人荷马,而同时期的东方地区也诞生出孔子、佛陀琐罗亚斯特等。世界的发展,不管哪个地区,基本上都是同步的,都是在同一个轴心线上发展的。

奥尔弗斯叫的诞生算得上是宗教史上的大事件,他的诞生,形象了人们生活,使得哲学观念深入生活当中。

读完到这些有趣的事件,让我对西方文明产生了浓烈的兴趣,真的为之倾倒。

西方哲学史(优秀范文)


【第1篇】

《西方哲学史》是英国哲学家罗素享誉世界的一部学术巨著。它以其精湛的思想,深邃、广博的学识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罗素有一句名言:“一种哲学要有价值,应该建立在一个宽大坚实的知识基础上,这个知识基础不单是关乎哲学的。”罗素本人就是这句名言的实践者。他的哲学著作涉及学科之多,令人叹为观止。评论家认为:“罗素的学识比他同时代的任何人都渊博……”怀特海形容罗素“是柏拉图的一个对话的化身”。我想,学识渊博,视野开阔是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在《西方哲学史》中,作者从人类的第一个哲学学派---米利都学派着笔,向读者描述了自公元前6世纪以来,直到近代哲学的发展轮廓;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几乎任何一个重要的哲学观点我们都可以在这部著作中找到清晰的评述。在书中,作者对这些哲学观点的评述清晰而明智,表现了一个学术大家深邃,精湛的思想,令人深深叹服。如评述柏拉图关于闲暇产生智慧的表示质疑,对此,作者作了详细而深刻的分析。首先拿柏拉图的这种思想与近代思想作比较,推出柏拉图该种思想存在的明显问题;然后作了一系列的假设,假设柏拉图的思想或者说假想成立,经分析和推理,作者最后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找出一群“有智慧”的人来,把政府交托给他们,这仍然是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拥护民主制度的根本原因。认真阅读此书,我发现我收获的不仅是对西方哲学史的了解,还有对罗素慎密的逻辑和极强的推理能力的学习。我觉得读一本好书,我们的目的不要只局限于了解书中所介绍的内容和情节,而是要吸收作者所表达出来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以及要学习作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要懂得学习,精于学习,在阅读中至少能在思想上提高自己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说: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这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教主观主义是不同的,区别在于罗素诉之于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性能让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而唯心让人傲慢)。这是我对罗素最欣赏的一句话。它教人理性,激励人们无所无忌的去学习哲学,研究哲学。

【第2篇】

人类是一种很奇妙的智慧生物,在酒足饭饱后,面对世界的众多不可知的事物,人类往往充满了求知欲和好奇心。在其驱使之下,人类一方面通过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通过理性的思考推理,来尝试着解答这些问题和解释一些现象。这样,一部分解答成为了确知的知识,即科学;另一部分由于时代的局限,不能给出确定的答案,但由于人类对未知事物有着敬畏和恐惧的一面,产生了看似能完美解答这些问题的东西,即神学。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说;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这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教主观主义是不同的,区别在于罗素诉之于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性能让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而唯心让人傲慢)。这是我对罗素最欣赏的一句话,有了它,才能让我彻底放下顾忌而去研究哲学,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说,我的这种心灵安慰也是建立在对罗素的权威上的,但那不是哲学上的。

哲学是研究人类思辩的心灵所最感兴趣的一切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我所最为重视的,是人为什么活着?我所需要的答案,不是原子论那些家伙所认为的机械式的解释,而是目的论的解释。即当这个问题具体到某个人时,就成了“你为什么活着?”。

当我懂事后,当我懂事后亲身面对了死亡后,在面对死亡后又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后,我就开始不断的在内心中问着这个问题,失去外公的痛不断的刺激着我,让我联想到几十年后我父母的死和最后我的死,我是如此胆小,以致我一想到这个问题便无法安稳入睡。

首先给我答案的是物理学,世界是平衡的,有生就有灭,当这个理论扩大到整个宇宙时,即整个宇宙都有灭亡的那一天,如此渺小的人类,和更加如此渺小的我,又有什么好抱怨的呢?但这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既然人都是要死的,人类也是要灭亡的,甚至整个宇宙都是会归于零的,那么我们现在所谓的奋斗除了养活自己,苟且偷生外,还有什么价值?当然这也是人类期望永恒的一种思想,如果连饭都吃不饱,当然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天体物理给了我一个类似神秘主义的答案。

宇宙是如此的广袤,有着太多人类所称之为科学的东西,它是如此的寂寞,亿万年来是如此的安静(我用了好久时间才适应用“它”来形容宇宙)。它需要有什么来理解它,来认可它的存在,而人类作为一种智慧生物,承担起了这个责任。人类根本的责任,是发展科学,是尽可能的去了解这个宇宙的根本。

在这个基础上,我才展开其他的思考。

为了发展科技,在现今的情况来看,只有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才行。这样,我的思想难免的流于世俗了。

《中国简明哲学史》读后感1200字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篇一:《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一直是一本经典的世界名著,我读后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它的经典之处。哲学,可能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十分枯燥的,读罗素的书我感觉是相对浅显易懂了,虽然许多地方我还是需要逐字逐句慢慢理解。罗素对于哲学是理性的,他对哲学的论述总是力求清晰,他试图将原本深奥难缠的东西讲的更明白一点,在这样的意图下,难免会有一些对精华的学问的偏颇或是遗漏,但是这对于我们这种处于哲学的人来说却是最好不过的了,它不会将我引入一个庞大难懂的圈子中去,或使我进入无止境的思考,或使我就此对哲学失去兴趣。罗素的哲学无意识很能帮助人的,若是能用心体会其中,相信一定能使自身的境界提高。

罗素的哲学史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这与许多哲学史是有所不同的,他不是完全以哲学方面的成就作文选择标准,而是更看重哲学家的学说对时代社会生活影响的大小。他不是单纯的将西方哲学自身的发展,不是讲纯哲学概念或是哲学问题的发展。罗素说:哲学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哲学家的学说不是个人孤独思考的结果。社会环境和以往各种哲学学说对一种哲学学说的产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因而罗素在这本书中,总是把每一个哲学家看做时代的产物,又考察他们对时代的影响。

【篇二: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我读完这本书得感觉,正如培根所说的那句话,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看不同的书能给人带来不同的东西,多方涉猎,才能让人博学多闻。

从很多哲人深刻的思想以及每个人的自身看,哲学是世界上最深奥的东西,他与生活中的所有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自成一派,深邃而令人思考,回味却无法触及真谛。哲学真的是世界最美妙的东西,但是但凡有所诚者,必是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人物了,他们真的是人类思想的指引者。

作者波特兰罗素,真的是如在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给他的颁奖词所说的那样,他是能够把一般性的哲学思想成功的介绍给人们,他这样做,是对哲学家始终保持兴趣的最成功的范例。

这本书所散发出的美感,超出了我看其他任何书给我的感觉,虽然有的东西晦涩难懂,却也让我爱不释手。

希望大家也能涉猎广泛,多多读书。

【篇三:西方哲学史读后感作文】

《西方哲学史》是英国哲学家罗素享誉世界的一部学术巨著。它以其精湛的思想,深邃、广博的学识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罗素有一句名言:一种哲学要有价值,应该建立在一个宽大坚实的知识基础上,这个知识基础不单是关乎哲学的。罗素本人就是这句名言的实践者。他的哲学著作涉及学科之多,令人叹为观止。评论家认为:罗素的学识比他同时代的任何人都渊博怀特海形容罗素是柏拉图的一个对话的化身。我想,学识渊博,视野开阔是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在《西方哲学史》中,作者从人类的第一个哲学学派-米利都学派着笔,向读者描述了自公元前6世纪以来,直到近代哲学的发展轮廓;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几乎任何一个重要的哲学观点我们都可以在这部著作中找到清晰的评述。在书中,作者对这些哲学观点的评述清晰而明智,表现了一个学术大家深邃,精湛的思想,令人深深叹服。如评述柏拉图关于闲暇产生智慧的表示质疑,对此,作者作了详细而深刻的分析。首先拿柏拉图的这种思想与近代思想作比较,推出柏拉图该种思想存在的明显问题;然后作了一系列的假设,假设柏拉图的思想或者说假想成立,经分析和推理,作者最后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找出一群有智慧的人来,把政府交托给他们,这仍然是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拥护民主制度的根本原因。认真阅读此书,我发现我收获的不仅是对西方哲学史的了解,还有对罗素慎密的逻辑和极强的推理能力的学习。我觉得读一本好书,我们的目的不要只局限于了解书中所介绍的内容和情节,而是要吸收作者所表达出来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以及要学习作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要懂得学习,精于学习,在阅读中至少能在思想上提高自己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说: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这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教主观主义是不同的,区别在于罗素诉之于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性能让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而唯心让人傲慢)。这是我对罗素最欣赏的一句话。它教人理性,激励人们无所无忌的去学习哲学,研究哲学。

【篇四: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哲学的理解,我就只停留在平时教科书里所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中所介绍的哲学,看了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之后,我对哲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很风趣,简直可以当一本稍微深奥一点的笑话书来看。这是促使像我这样没有耐心的人看这本书的主要原因。平时学习马克思所说的哲学,或许是因为是编制成教科书供我们学习的原因,那里面所说的内容总是特别深奥而又枯燥无味,致使我看到甚至听到哲学这两个字我就觉得没意思,但是罗素笔下的哲学,让我忘却了这种恐惧,他论述清晰,把其他哲学家原本很深奥难缠的东西讲得更明白、更加深入浅出。

这本书从希腊文明开始,一直到19世纪的西方哲学家都有描述,书中每一个章节都有所阐述的哲学家的基本观点、主要著作以及主要成就和失败的地方,因此读来让人对浩如烟海的西方哲学史能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不得不承认作者对于西方哲学、西方哲学史的深刻的了解和把握。

正如在绪论中作者说的:从历史的角度而言,社会环境塑造着哲学,而哲学又反过来影响环境。因而要理解一个时代或民族,就有必要先理解它的哲学。非常深刻的话。我们现在很多人对于现在中国的种种现象不理解,或者愤世嫉俗,或者崇洋媚外,其实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的哲学思想有所了解后对于我们现实生活中所经历的种种情形、怪状都会有所了解和欣然接纳,这就是哲学受到环境的影响,反过来又影响环境的一个最切合实际的例子。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在哲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中讲述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它不是单纯地讲西方哲学自身的发展,也不是讲纯哲学概念或哲学问题的发展。罗素说过,哲学是社会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哲学家的学说不是个人孤立思考的结果。社会环境和已往各种哲学学说对一种哲学学说的产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因而,罗素在本书中,总是把每一个哲学家看作是时代的产物,又考察他们对时代的影响。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让我明白了,哲学可以是一门浅显易懂、实在的学问,而不是只是学者口中的遥不可及的知识。这本书让我对哲学懂得了很多。

【篇五:《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人类是一种很奇妙的智慧生物,在酒足饭饱后,面对世界的众多不可知的事物,人类往往充满了求知欲和好奇心。在其驱使之下,人类一方面通过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通过理性的思考推理,来尝试着解答这些问题和解释一些现象。这样,一部分解答成为了确知的知识,即科学;另一部分由于时代的局限,不能给出确定的答案,但由于人类对未知事物有着敬畏和恐惧的一面,产生了看似能完美解答这些问题的东西,即神学。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说;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这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教主观主义是不同的,区别在于罗素诉之于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性能让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而唯心让人傲慢)。这是我对罗素最欣赏的一句话,有了它,才能让我彻底放下顾忌而去研究哲学,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说,我的这种心灵安慰也是建立在对罗素的权威上的,但那不是哲学上的。

哲学是研究人类思辩的心灵所最感兴趣的一切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我所最为重视的,是人为什么活着?我所需要的答案,不是原子论那些家伙所认为的机械式的解释,而是目的论的解释。即当这个问题具体到某个人时,就成了你为什么活着?。

当我懂事后,当我懂事后亲身面对了死亡后,在面对死亡后又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后,我就开始不断的在内心中问着这个问题,失去外公的痛不断的刺激着我,让我联想到几十年后我父母的死和最后我的死,我是如此胆小,以致我一想到这个问题便无法安稳入睡。

首先给我答案的是物理学,世界是平衡的,有生就有灭,当这个理论扩大到整个宇宙时,即整个宇宙都有灭亡的那一天,如此渺小的人类,和更加如此渺小的我,又有什么好抱怨的呢?但这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既然人都是要死的,人类也是要灭亡的,甚至整个宇宙都是会归于零的,那么我们现在所谓的奋斗除了养活自己,苟且偷生外,还有什么价值?当然这也是人类期望永恒的一种思想,如果连饭都吃不饱,当然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天体物理给了我一个类似神秘主义的答案。

宇宙是如此的广袤,有着太多人类所称之为科学的东西,它是如此的寂寞,亿万年来是如此的安静(我用了好久时间才适应用它来形容宇宙)。它需要有什么来理解它,来认可它的存在,而人类作为一种智慧生物,承担起了这个责任。人类根本的责任,是发展科学,是尽可能的去了解这个宇宙的根本。

在这个基础上,我才展开其他的思考。

为了发展科技,在现今的情况来看,只有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才行。这样,我的思想难免的流于世俗了。

【篇六:《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罗素这本书很久以前就有老师推荐过,由于听到很多评论说他对其他哲学家的解释并不很忠实于原意,而且我记得还有人说过罗素根本就不懂形而上学,所以一直没敢看,怕被他的先入为主影响太深。后来由于专业课要讲这本书,老师做了要求,我就看了这本被称为经典的著作。

看完之后,我觉得我的这个选择是对的,这本书比我事先想象的更令我满意。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很风趣,很幽默,说的夸张点,简直可以当一本稍微深奥一点的笑话书来看。这也是促使像我这样没有耐心的人看这本书的主要原因了。

首先,论述清晰,这一点可能和罗素搞逻辑的事实有关。这也许是很多人认为罗素不懂形而上学的原因,因为他总是力图把其他哲学家(尤其是欧陆哲学家)的原本很深奥难缠的东西讲的更明白一点,在这个过程中,毫无疑问会丢掉很多细腻精微的意思。但是如果这是一种错误,我喜欢这种错误。这一点也保证了这本哲学史是一本很安全健康的书,也许我浅薄了一点,但是它不会把我引向对我来说很危险的冥想之中:一切是那么的清晰明了,即使不清晰明了的东西也会清晰明了的承认这一点。

论题的广博,崇尚理性,具有常识感,在政治上和伦理上的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这些都是令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毫无疑问,这本书让我接受罗素自己而不是他所论述的哲学家的哲学,但我认为,这也是任何一本由个人撰写的哲学史不可避免的问题。而罗素的哲学是很能帮助人的,并能使之成为一个有着正常智慧的现代人。

另外,罗素从时代生活与哲学的关系出发,对论述的哲学家的选择也与一般的哲学史有所区别。他不是完全以哲学方面的成就作为选择标准,而是更看重哲学家的学说对时代社会生活影响的大小。有些政治家和诗人,由于对哲学发展有比较大的影响,在本书中也都占有一席地位。

论述西方哲学史的名著有许多,各有其优点。相比之下,我认为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的优势在于,它是在哲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中讲述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而不是单纯地讲西方哲学自身的发展,不是讲纯哲学概念或哲学问题的发展。罗素说过,哲学是社会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哲学家的学说不是个人孤立思考的结果。社会环境和已往各种哲学学说对一种哲学学说的产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因而,罗素在本书中,总是把每一个哲学家看作是时代的产物,又考察他们对时代的影响。

当然了这本书应该说还是有偏颇的,比如,尼采这一章(尼采是我唯一看过原著的人),他没有提到《悲剧的诞生》中的酒神精神之类美学见解。而这一点是尼采的思想中也很有影响的部分。最明显的是,由于哲学立场不同,罗素对思辨哲学抱有偏见和轻视态度,他也就不可能比较客观地理解和评价德国的思辨哲学,尤其在对黑格尔的哲学上更是如此。我推想他对其他哲学家的论述也是可能有偏颇的。

但是罗素毕竟是人,所以也不用苛求他写出一本绝对完美绝对忠实的书。就我而言,我在这本书中学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感觉就像来到了一个新大陆:原来话可以说的这么清楚!很幸运在启蒙时能看到这本书。

总体说来,罗素的这本书使得我相信哲学是很实在的一门学问,而不是我以前出于无知所认为的纯粹是书呆子的梦呓。也许这是我最大的收获吧。

【篇七: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可以说,在苏格拉底之前,人类的意识是由酒神的迷狂主导的,可以看到赫拉克利特在虔诚之中呐喊世界是一团不灭的火焰,可以听到荷马在疯狂之中演唱神与英雄们强大的力量;而到了苏格拉底,人类就开始冷静思考了,思考着人类自身的秩序,而把那种酒神迷狂的火焰被冷静的理智浇灭了,这就是为什么苏格拉底的弟子柏拉图要把荷马这样的诗人驱逐出他的理想国了。诗人的力量可以触及宇宙的每一个角落,而柏拉图的已经观察到宇宙的每一角落了,他却不愿承认自己是诗人:他用冷静的理智来反对酒神的迷狂,却不知自己已陷入迷狂之中。与其说他的理念是一种单纯的哲学,不如说他创造了一种关于美的意境,天地万物都可以归服于理念的名义下,这何尝不是人类意识中那种最纯粹的、统一的关于宇宙初生之美的体验呢!美在第一双眼睛看来是不可言说的,而柏拉图却说了出来!在无意之中,柏拉图的理念接近了上帝,可他终究只是接近。在苏格拉底之前的思想家则是和上帝融为一体的,他们就是神。可以说,柏拉图是最后一个体验到古希腊那种酒神的迷狂的人,而柏拉图之后的人更多的是看到他那种冷静的理智,仿佛再也听不到诗人那疯狂的呐喊了,仿佛再也没有和宇宙万物融为一体的体验了。

与其说亚里士多德是一个哲学家,不如说他是一个科学家,因为他力求哲学像科学研究那样明晰。关于哲学和美,到底是偏向于纯粹的形上的思辨,还是偏向于严谨的富有逻辑的对自然万物的精确的观察和把握,亚里士多德选择了后者。自然万物那种朦胧之美变得清晰了,人与自然万物的距离拉近了。以上所说的人类意识中哲学的、宗教的、科学的三种认识方式中,科学的认识方式的力量在逐渐强大,开始被确立了起来,这也表明人类自身的分界变得明显了。亚里士多德继承了他的老师柏拉图那种冷静的理智,但他比柏拉图更彻底的抛弃了激情和诗人。他在观察宇宙万物时,更像是带着一架显微镜。他把整个宇宙看成是物理的或者生物学意义上的宇宙,富有秩序而有那么机械。他在寻找宇宙万物的原因时,他发现了不动的推动者或者第一推动力。可以说,柏拉图是完全沉浸在一种关于美的幻想中发现了理念,而亚里士多德则基于对现实的冷静观察而推出了宇宙万物的原因,这种差别何其之大啊!从此以后,一种机械的思维方式开始统治人类的意识,诗人的激情在机械的碾压下变得微弱,最终也熄灭了。那第一双眼睛看到的纯粹的美似乎消失了。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西方哲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哲学家。他们开创了所有的哲学命题,可他们之间又有如此巨大的分界:柏拉图是一个诗人,他用激情体验着宇宙的美的统一;而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科学家,他用冷静的理智规范着宇宙机械的秩序。在他们以后的时代里,在基督教的世界里,人类的意识中几乎始终贯穿着他们两人的思维方式。

人类的文明的历史到底是向前推进的还是后退的?这其中蕴含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认识方式,一种是科学的,一种是哲学的或宗教的。我想,之所以会请出那位全能的上帝来统治一切,是因为人类已经陷入了混乱之中。这种混乱从哪里来?从可见的方面来说,是维持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伦理道德衰落了;从根本上来说,是人类的自身出现了分界,即那三种认识方式的正式确立。人类的意识不再是和自然万物浑然一体的了,但是人类的却在不自觉的做着种种努力。上帝是什么?或者说神是什么?他不再是人类的童年时期那种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的神秘存在,上帝不是水,上帝不是一团火,上帝也不是数,而是上帝与自然万物分离,已经超越于自然万物之上了是上帝创造了一切,甚至,柏拉图的理念也是上帝创造的,上帝就是亚里士多德的第一推动力。这可以说明人类与外部世界已经确立了明确的分界,因为上帝是人创造的,上帝并非是在自然万物的宁静中向人显现的。上帝只是人类企图回归自然万物的努力的假设。此外,上帝也变成了一个人,他具备了人类的一切善良美好的情感和美德,以及自身中具备的产生恶的因素。让我们再回想一下亚里士多德的第一推动力的科学假说,当人类科学的和哲学的认识方式不能推出那可以无限回溯的宇宙万物的成因时,人类便假定了一个静止的第一原因,这表明了科学和哲学已经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了。于是人类便假设有一位超出了人类的经验和理性的上帝,这便是宗教信仰。可以说,人彻底的从自然万物的奴役下解放出来,但是又落入了这位创造自然万物并又具有人的品质的上帝的奴役。

【篇八:《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大凡看到哲学这个词,脑子中第一个反应,便是枯燥,这和我们所受的应试教育有关,记不住的概念,选不全的多重选择题,再是用什么什么原理去解释什么什么的正确性。事实上,这个学习的结果,只是让我们记住几个概念、条条纲纲的八股特点区别,实在无助于我们哲学气质的培养,哲学思维的形成,我所理解的哲学气质和思维是指理性,理性是什么,追求公义,也就是正义,一家之言。

要了解哲学,首先要了解哲学这个词的含义,哲学是什么?罗素给了一个既模糊又明晰的定义。哲学是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罗素接着给出了科学的概念,科学是指一切确切的知识(我们知道科学的一个特点是可重复性),而神学则是超乎确切知识外的教条。罗素在确切的、教条这几个字下面都打了着重号。而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块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块无人之域就是哲学。个人认为:罗素这个分法和中国象棋盘很象,科学是汉界,神学是楚河,而哲学则是中间的鸿沟。当然如果你的思维是动态的,你应该已经想到了,中国的阴阳太极图才是罗素分法的最形象表述,白鱼是科学,黑鱼是神学,而白鱼和黑鱼似连非连的那部分挤撞区就是哲学。白鱼的眼睛是黑的,表示科学中有一定成分的神学,黑鱼的眼睛是白的,则表示神学也许有一定成分的科学,这个比喻解释罗素的分法可能不是很恰当,但个人认为,这有助于摒弃非此即彼的中国式思维。

罗素接着说,哲学象科学一样诉诸于理性而不是诉诸于权威,不管是传统的权威还启示的权威。这里传统的权威是指国家机器的强力,启示的权威则是指神学中的教条,上帝旨意之类。既然哲学和科学一样理性,那哲学存在的必要在哪里呢?罗素认为,科学回答不了思辨的心灵所感兴趣的一切问题,而神学家信心百倍的答案已经不象过去几个世纪那样令人信服。罗素举了好多思辨的心灵所感兴趣的问题,个人认为远不如这三个直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当然罗素的问题层次较高。象这三个问题在实验室里是找不到答案的,而如同上面所说,神学家的答案已经失去光辉。而哲学恰好来钻研这类业务。可能有人要问,那进化论又是什么?个人认为进化是白鱼黑眼上的一点,我在上面提到,科学的一个特点是重复性,到目前为止,碳水化合物还不能合成出灵性,简单地说是细胞,也就是说进化的源头还没找到。

我们为什么要把时间浪费在这么无聊的问题上,罗素认为一是历史责任,二是面临的宇宙孤寂的恐怖感。宇宙中有几亿个恒星,而我们人类只是一颗不起眼行星上小小的爬行物,我们是无助的,还是宿命的?面对浩瀚的星空,孤寂啊。罗素说:在显明的希望与恐惧之前而不能确定,是会使人痛苦的;可是如果在没有令人慰藉的神话故事的陪伴下,我们仍然希望活下去的话,我们必须忍受这种不确定性。罗素认为忘却问题以及声称已经找到了确凿答案都是无益的,如果我们忘记了我们不能知道的是何等之多,那我们会对许多重要的东西麻木不仁;而神学的武断,说我们对无知而具有知识,则会产生对宇宙的狂傲感。个人觉得无神论的狂傲是无知,神学家的狂傲则是误知。

我们再回到罗素这篇绪论的开头,来谈谈哲学的特征。罗素说,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与伦理,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就科学这个词最广泛的意义而言。至于这两种因素在哲学家的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如何,则各个哲学家大不相同;但是,唯有这两者在某种程度上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同时存在,这是一个问题,但也确实如此。心灵往哪里走,不是你的嘴巴能指挥,只有你的心灵才真切地知道,烙印,烙印,还是一个回避不了的烙印问题。

【篇九: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西方哲学史》这本书的前部分我有认真的阅读,确实不错!买了本盗版的书籍,影响了阅读的心情,后期的阅读是通过天涯读书完成的。作者见解独到而深刻,同时不可避免的烙上了罗素的烙印。就结构而言,主要以那一时期的重要人物为线索,脉络不是很清晰,阅读的过程需要极强的注意力才能够很好的吸收。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也明白了没有真正的真理,真理是相对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而言的。读完之后对战争也有了全新的看法大乱方可大治。对于五千年文化史的中国,在古代未曾经历真正的外邦的征战是幸也是不幸。下面给大家摘录几段我认为精彩的地方:

1、当我们问到一件事为什么的时候,我们指的可以是下列两种事情中的一种,我们可以指:这一事件是为着什么目的而服务的?或者我们也可以指:是怎样的事前情况造成了这一事件的?对前一个问题的答案就是目的论的解释,或者说是用最终因来解释的;对于后一问题的答案就是一种机械论的解释。

2、有两件事必须牢记:即,一个人的见解与理论只要是值得研究的,那末就可以假定这个人具有某些智慧;但是同时,大概也并没有人在任何一个题目上达到过完全的最后的真理。当一个有智慧的人表现出来一种在我们看来显然是荒谬的观点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努力去证明这种观点多少总是真的,而是应该努力去理解它何以竟会看起来似乎是真的。这种运用历史的与心理的想象力的方法,可以立刻开扩我们的思想领域;而同时又能帮助我们认识到,我们自己所为之而欢欣鼓舞的许多偏见,对于心灵品质不同的另一个时代,将会显得是何等之愚蠢。

3、浪漫主义观点所以打动人心的理由,隐伏在人性和人类环境的极深处。出于自利,人类变成了群居性的,但是在本能上一直依然非常孤独;因此,需要有宗教和道德来补充自利的力量。但是为将来的利益而割弃现在的满足,这个习惯让人烦腻,所以炽情一激发起来,社会行为上的种种谨慎约束便难于忍受了。在这种时刻,推开那些约束的人由于内心的冲突息止而获得新的元气和权能感;虽然他们到末了也许会遭遇大不幸,当时却享受到一种登仙般的飞扬感,这种感受伟大的神秘主义者是知道的,然而仅仅有平凡德性的人却永远不能体验。于是他们天性中的孤独部分再度自现,但是如果理智尚存在,这自现必定披上神话外衣。神秘主义者与神合为一体,在冥想造物主时感觉自己免除了对同俦的义务。罗素的哲学史更像是写给自己的读后感。观点十分可观,同时并不掩饰自己的喜好厌恶,例如对斯宾诺莎的推崇和对尼采(尼采的章节十分精彩诙谐,强力推荐)的蔑视。阅读本书最大的收获在于接受了对他人思想观点的一种客观评判的阅读方法。

我不敢自诩为知识丰富的人,但是我自己近些年来也深深地为这种矛盾所痛苦。知识和理性告诉我上帝不会存在,这个世界是物质的、客观的,这也就是所谓的知识之树。而作为一个人,一种有内心丰富生活的感性动物,我却真正需要上帝的存在来慰藉心灵,而这正是我们的生命之树。怎么办?也许哲学家们能告诉我答案,最近看这本商务印书馆出的哲学科普书,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心情也豁然开朗了很多,此后我会慢慢把这些认识与大家共享。总之,看这本书,让我明白,一个人,哪怕是很普通的人,也需要先哲们的知识和教诲,去指引我们心灵前进的方向,尤其是在当前中国这个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期中。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西方哲学史》是每个读书人都应看的一本书,尤其是搞文史哲研究的人。但是版本也很重要。较好的有两个,一个是罗素写的,另一个就是梯利写的。他的特点不是像以前的版本,罗列各种思想、各个哲学家,而是按照思潮的渊源,逐渐地演化,读者看了以后,有一个对西方哲学清晰的系统的了解,同时增加东方人欠缺的理性和逻辑性。作者在本书的序论里说,哲学史必须力求把每一种宇宙观放在它适当的背景中,把它看成是有机整体的一部分,把它同它过去、现在和将来文化的、政治的、道德的、社会的和宗教的因素联系起来。
这本书的作者弗兰克?梯利(1865~1934),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在州立大学毕业后,曾去柏林和海德堡留学,在德国,他受到了严格的哲学思考方法的训练。回国后先后在密苏里州立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康奈尔大学教授哲学与心理学,并曾任美国哲学协会主席。这本书就是他在康奈尔大学教书时编写的教材;出版于1914年,书一出版,立即被哲学界奉为名著。
本书原名:A HISTORY OF pHILOSOpHY, 虽然叫哲学史但是仅仅写了古希腊、德国、法国、英国等西方国家的作家和作品,东方仅提到犹太希腊哲学和阿拉伯哲学,所以,仅算是西方哲学。书的风格客观冷静,书的内容翔实,附有通常的脚注和参考书目,供读者核实和进一步研究之用。是一部学者写的经典之作。

东方哲学史读后感800字


【第1篇】

人类是一种很奇妙的智慧生物,在酒足饭饱后,面对世界的众多不可知的事物,人类往往充满了求知欲和好奇心。在其驱使之下,人类一方面通过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通过理性的思考推理,来尝试着解答这些问题和解释一些现象。这样,一部分解答成为了确知的知识,即科学;另一部分由于时代的局限,不能给出确定的答案,但由于人类对未知事物有着敬畏和恐惧的一面,产生了看似能完美解答这些问题的东西,即神学。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说;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这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教主观主义是不同的,区别在于罗素诉之于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性能让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而唯心让人傲慢)。这是我对罗素最欣赏的一句话,有了它,才能让我彻底放下顾忌而去研究哲学,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说,我的这种心灵安慰也是建立在对罗素的权威上的,但那不是哲学上的。

哲学是研究人类思辩的心灵所最感兴趣的一切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我所最为重视的,是人为什么活着?我所需要的答案,不是原子论那些家伙所认为的机械式的解释,而是目的论的解释。即当这个问题具体到某个人时,就成了“你为什么活着?”。

当我懂事后,当我懂事后亲身面对了死亡后,在面对死亡后又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后,我就开始不断的在内心中问着这个问题,失去外公的痛不断的刺激着我,让我联想到几十年后我父母的死和最后我的死,我是如此胆小,以致我一想到这个问题便无法安稳入睡。

首先给我答案的是物理学,世界是平衡的,有生就有灭,当这个理论扩大到整个宇宙时,即整个宇宙都有灭亡的那一天,如此渺小的人类,和更加如此渺小的我,又有什么好抱怨的呢?但这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既然人都是要死的,人类也是要灭亡的,甚至整个宇宙都是会归于零的,那么我们现在所谓的奋斗除了养活自己,苟且偷生外,还有什么价值?当然这也是人类期望永恒的一种思想,如果连饭都吃不饱,当然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天体物理给了我一个类似神秘主义的答案。

宇宙是如此的广袤,有着太多人类所称之为科学的东西,它是如此的寂寞,亿万年来是如此的安静(我用了好久时间才适应用“它”来形容宇宙)。它需要有什么来理解它,来认可它的存在,而人类作为一种智慧生物,承担起了这个责任。人类根本的责任,是发展科学,是尽可能的去了解这个宇宙的根本。

在这个基础上,我才展开其他的思考。

为了发展科技,在现今的情况来看,只有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才行。这样,我的思想难免的流于世俗了。

【第2篇】

罗素这本书很久以前就有老师推荐过,由于听到很多评论说他对其他哲学家的解释并不很忠实于原意,而且我记得还有人说过罗素根本就不懂形而上学,所以一直没敢看,怕被他的先入为主影响太深。后来由于专业课要讲这本书,老师做了要求,我就看了这本被称为经典的著作。

看完之后,我觉得我的这个选择是对的,这本书比我事先想象的更令我满意。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很风趣,很幽默,说的夸张点,简直可以当一本稍微深奥一点的笑话书来看。这也是促使像我这样没有耐心的人看这本书的主要原因了。

首先,论述清晰,这一点可能和罗素搞逻辑的事实有关。这也许是很多人认为罗素不懂形而上学的原因,因为他总是力图把其他哲学家(尤其是欧陆哲学家)的原本很深奥难缠的东西讲的更明白一点,在这个过程中,毫无疑问会丢掉很多细腻精微的意思。但是如果这是一种错误,我喜欢这种错误。这一点也保证了这本哲学史是一本很安全健康的书,也许我浅薄了一点,但是它不会把我引向对我来说很危险的冥想之中:一切是那么的清晰明了,即使不清晰明了的东西也会清晰明了的承认这一点。

论题的广博,崇尚理性,具有常识感,在政治上和伦理上的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这些都是令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毫无疑问,这本书让我接受罗素自己而不是他所论述的哲学家的哲学,但我认为,这也是任何一本由个人撰写的哲学史不可避免的问题。而罗素的哲学是很能帮助人的,并能使之成为一个有着正常智慧的现代人。

另外,罗素从时代生活与哲学的关系出发,对论述的哲学家的选择也与一般的哲学史有所区别。他不是完全以哲学方面的成就作为选择标准,而是更看重哲学家的学说对时代社会生活影响的大小。有些政治家和诗人,由于对哲学发展有比较大的影响,在本书中也都占有一席地位。

论述西方哲学史的名著有许多,各有其优点。相比之下,我认为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的优势在于,它是在哲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中讲述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而不是单纯地讲西方哲学自身的发展,不是讲纯哲学概念或哲学问题的发展。罗素说过,哲学是社会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哲学家的学说不是个人孤立思考的结果。社会环境和已往各种哲学学说对一种哲学学说的产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因而,罗素在本书中,总是把每一个哲学家看作是时代的产物,又考察他们对时代的影响。

当然了这本书应该说还是有偏颇的,比如,尼采这一章(尼采是我唯一看过原著的人),他没有提到《悲剧的诞生》中的酒神精神之类美学见解。而这一点是尼采的思想中也很有影响的部分。最明显的是,由于哲学立场不同,罗素对思辨哲学抱有偏见和轻视态度,他也就不可能比较客观地理解和评价德国的思辨哲学,尤其在对黑格尔的哲学上更是如此。我推想他对其他哲学家的论述也是可能有偏颇的。

但是罗素毕竟是人,所以也不用苛求他写出一本绝对完美绝对忠实的书。就我而言,我在这本书中学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感觉就像来到了一个新大陆:原来话可以说的这么清楚!很幸运在启蒙时能看到这本书。

总体说来,罗素的这本书使得我相信哲学是很实在的一门学问,而不是我以前出于无知所认为的纯粹是书呆子的梦呓。也许这是我最大的收获吧。

【第3篇】

什么是哲学?这本是个不可讨论的问题。因为我们一旦给某个事物定义了概念,我们便规定了它,我们也因此陷入了定义的束缚之中。哲学是一个无穷无尽的过程,是所有我们可知的和不可知、已知和未知的总集合。哲学是一个运动的过程,在现有的语言条件下我们根本无法定义它。语言是人类思维创造的产物,是对我们生活的周围的描述和解释,这种描述必然带有人类思想的主观性,是对客观事物概念化了的结果,这种概念是经过某种中介的规定性。运用具有复杂规定性的概念去描述哲学,去定义哲学,我们很难在大量而又复杂的表象中找到哲学的本质。物理上不是有“不确定性原理”吗?我们一旦定义了哲学的形式,就无法准确地把握哲学的内容;反之我们一旦了解了哲学的本质,我么将根本无法用某个形式把它表现出来。如何探究哲学的本质?黑格尔说过:“要理解一个事物的本质,必须了解它的过去。”哲学的过去即是探究哲学的本原。

哲学的本原是什么?哲学的起点是什么?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不断探究这个问题的过程。两千多年来无数哲学家试图给出了无数个答案,可依然是莫衷一是。我们所有的概念都是由定义得来的,可能够定义概念的物质又是什么?其实,我们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于“是什么”和“不是什么”这两个命题。我们讲什么是什么的时候,这其中的“是”又是什么呢?在语言当中,“是”只是一个连接词,连接一个概念与另一个概念的中介。我们可以得出“你是人”的概念,也可以得出“人是你”的结论。这是两个命题,只是两个概念的简单排列。但“人是你”明显不合逻辑,也无法解释清楚。古典哲学大师黑格尔认为最初的起点必定是没有任何中介和规定性的,它扬弃了自身一切的特殊内容,成为空洞的“无”。所以黑格尔从“是”出发,把“是”当作产生一切问题的原因。这里的“是”不是我们所说的“是什么”中的“是”,这里的“是”是包含的意志和决心,他认为一切的事物都源于这种“意志和决心”。整个世界的最初是“无”,它不包含任何东西,同时它也包含有一切的东西,本原同时也是“有”,这个“有”和“无”是相对的,离开了其中的任何一方都是没有意义的。即否定的东西也同样是肯定的;或说,自相矛盾的东西并不消解为零,消解为抽象的无,而是基本上仅仅消解为它的特殊内容的否定;或说,这样一个否定并非全盘否定,而是基本消解的被规定的事情的否定,因而是规定了的否定。而“是”就暗含在这无和有之中,推动着“是”向“无”的运动以及“无”向“是”的转化。但是在转化完成之前,它仅仅是一种暗含的意志和决心,而并没有丝毫的改变。这就比如我们一个人希望成为老师,这仅仅是一种想象,只是存在于我们意识当中的一种意念,在我们要去“是”之前,要成为之前,我们什么也还不是,我们还是无。事物就是在这种“是”运动当中不断产生。

但又有一个问题,这个“是”是从哪里来的,即万物包含的意志和决心又是如何产生的。黑格尔把它归结于上帝,认为上帝的思想是固然存在的,我们是在上帝的思想外化为客观事物之后才产生的。但到目前为止,上帝是否存在还是个未知数。所以黑格尔无法更加准确地论述本原的问题。这有点像霍金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起初起源于一个质点,一个抽象意义上的质点,然后在一场爆炸后形成现今的宇宙。宇宙起初是一个质点,它里面什么都没有,但同时包含了宇宙万物。但霍金同样没有解释宇宙为什么会是质点以及宇宙大爆炸之前是什么状况,所以我们仍然需要找到一个扬弃了各种规定性和一切中介的最初点。

但这个中介点必竟是深奥而又复杂的。康德认为本质和具体是两个层次上的对立统一。本质是从具体中抽象出来的,它自身没有独立存在物,只能依附在具体存在身上。因此,本质不涉及起源问题,它以存在为基础,进一步研究存在的发展变化规律。康德强调理性的重要性,它将哲学划分为经验的宇宙论和理性的宇宙论,其实就是根据有限和无限的范畴划分的。经验停留在有限,它关注的是具体存在的发展变化;理性上升到无限,它把握本质存在的运动。理性总想推出一个条件的全体来,这个全体是一个绝对不受条件限制的东西,这就是哲学上的“无限”。因此,他认为在复杂繁多的世间万物当中寻找哲学的本原是不可能的,无论是金、木、水、火、土,还是小到分子、原子,我们都必须独立于感性世界之外在抽象的理性世界中寻找哲学的本原。

无论哲学的本原是什么,哲学的定义是无法给出的。它只存在理念的无限延续当中,正如无数的哲学家不断的试图定义哲学的历史一样,哲学是一个混沌,茫茫然然,既看不清它的真实面目,又无法感知它的存在,因为它根本不是一个现实世界的东西,而是我们需要运用感性-知性-理性的阶段方式去认识它,理解它。我甚至怀疑,一旦我们人类消失了,哲学还存在吗?一个离开了生物的地球还有思想吗?我们平时熟视无睹的自然物,或许只是我们感觉到的表象,而它的真实存在我们将永远无法得知。否定的东西也同样是肯定的,肯定地东西也同样是否定的,哲学只有在这永远的矛盾运动当中才能澄清。或者否定之否定的最终结局就是这样一直地延续下去,这个延续的过程才是真正的哲学。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范文2000字


西方的哲学有很多耐人寻味的东西,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了一篇西方哲学史读后感范文2000字,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可以说,在苏格拉底之前,人类的意识是由酒神的迷狂主导的,可以看到赫拉克利特在虔诚之中呐喊世界是一团不灭的火焰,可以听到荷马在疯狂之中演唱神与英雄们强大的力量;而到了苏格拉底,人类就开始冷静思考了,思考着人类自身的秩序,而把那种酒神迷狂的火焰被冷静的理智浇灭了,这就是为什么苏格拉底的弟子柏拉图要把荷马这样的诗人驱逐出他的理想国了。诗人的力量可以触及宇宙的每一个角落,而柏拉图的已经观察到宇宙的每一角落了,他却不愿承认自己是诗人:他用冷静的理智来反对酒神的迷狂,却不知自己已陷入迷狂之中。与其说他的理念是一种单纯的哲学,不如说他创造了一种关于美的意境,天地万物都可以归服于理念的名义下,这何尝不是人类意识中那种最纯粹的、统一的关于宇宙初生之美的体验呢!美在第一双眼睛看来是不可言说的,而柏拉图却说了出来!在无意之中,柏拉图的理念接近了上帝,可他终究只是接近。在苏格拉底之前的思想家则是和上帝融为一体的,他们就是神。可以说,柏拉图是最后一个体验到古希腊那种酒神的迷狂的人,而柏拉图之后的人更多的是看到他那种冷静的理智,仿佛再也听不到诗人那疯狂的呐喊了,仿佛再也没有和宇宙万物融为一体的体验了。

与其说亚里士多德是一个哲学家,不如说他是一个科学家,因为他力求哲学像科学研究那样明晰。关于哲学和美,到底是偏向于纯粹的形上的思辨,还是偏向于严谨的富有逻辑的对自然万物的精确的观察和把握,亚里士多德选择了后者。自然万物那种朦胧之美变得清晰了,人与自然万物的距离拉近了。以上所说的人类意识中哲学的、宗教的、科学的三种认识方式中,科学的认识方式的力量在逐渐强大,开始被确立了起来,这也表明人类自身的分界变得明显了。亚里士多德继承了他的老师柏拉图那种冷静的理智,但他比柏拉图更彻底的抛弃了激情和诗人。他在观察宇宙万物时,更像是带着一架显微镜。他把整个宇宙看成是物理的或者生物学意义上的宇宙,富有秩序而有那么机械。他在寻找宇宙万物的原因时,他发现了不动的推动者或者第一推动力。可以说,柏拉图是完全沉浸在一种关于美的幻想中发现了理念,而亚里士多德则基于对现实的冷静观察而推出了宇宙万物的原因,这种差别何其之大啊!从此以后,一种机械的思维方式开始统治人类的意识,诗人的激情在机械的碾压下变得微弱,最终也熄灭了。那第一双眼睛看到的纯粹的美似乎消失了。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西方哲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哲学家。他们开创了所有的哲学命题,可他们之间又有如此巨大的分界:柏拉图是一个诗人,他用激情体验着宇宙的美的统一;而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科学家,他用冷静的理智规范着宇宙机械的秩序。在他们以后的时代里,在基督教的世界里,人类的意识中几乎始终贯穿着他们两人的思维方式。

人类的文明的历史到底是向前推进的还是后退的?这其中蕴含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认识方式,一种是科学的,一种是哲学的或宗教的。我想,之所以会请出那位全能的上帝来统治一切,是因为人类已经陷入了混乱之中。这种混乱从哪里来?从可见的方面来说,是维持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伦理道德衰落了;从根本上来说,是人类的自身出现了分界,即那三种认识方式的正式确立。人类的意识不再是和自然万物浑然一体的了,但是人类的却在不自觉的做着种种努力。上帝是什么?或者说神是什么?他不再是人类的童年时期那种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的神秘存在,上帝不是水,上帝不是一团火,上帝也不是数,而是上帝与自然万物分离,已经超越于自然万物之上了是上帝创造了一切,甚至,柏拉图的理念也是上帝创造的,上帝就是亚里士多德的第一推动力。这可以说明人类与外部世界已经确立了明确的分界,因为上帝是人创造的,上帝并非是在自然万物的宁静中向人显现的。上帝只是人类企图回归自然万物的努力的假设。此外,上帝也变成了一个人,他具备了人类的一切善良美好的情感和美德,以及自身中具备的产生恶的因素。让我们再回想一下亚里士多德的第一推动力的科学假说,当人类科学的和哲学的认识方式不能推出那可以无限回溯的宇宙万物的成因时,人类便假定了一个静止的第一原因,这表明了科学和哲学已经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了。于是人类便假设有一位超出了人类的经验和理性的上帝,这便是宗教信仰。可以说,人彻底的从自然万物的奴役下解放出来,但是又落入了这位创造自然万物并又具有人的品质的上帝的奴役。

读《西方哲学史》有感


浅议"哲学"

—— 读《西方哲学史》有感

张博文

自己近来断断续续地读着《西方哲学史》,一是因为兴趣,二是因为觉得这很有必要性。先来说说我们为什么要读点哲学。

大家可能是受《毛概》和《马原》的影响,一听到哲学就敬而远之。我们就该去思考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我们对于一门知识没有渴望,有的反倒是畏惧感和疏远感,知识应该是用来武装自己升华自己的有力武器。如果我们对所学的知识厌恶,只能说明这些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没有多大的关系,我们几乎无法意识到他的存在,或者说他对于我们生活的影响。如果有人告诉我他一天不学《高数》就心里难受,每天不学就寝食难安心中抓狂,我想这种人要么是疯子要么是天才。那么,对于哲学呢?我们之所以去学习哲学,是因为我们已经把他放在我们的精神行囊中,所以多去了解一点总是没有错的。正如胡适之先生说的:哲学是安身立命之学。比如说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二分法",经常在一起聊的"三观",甚至我们津津乐道的政治问题??????这些都属于哲学的范畴,如果细心观察会发现哲学无处不在,而这恰恰也是哲学的伟大之处:将细小的问题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从而得出一个惊天动地的结论,这很有一种平地惊雷的感觉。

可能大家会觉得上面的太空太泛,我举例浅谈哲学和我们实际生活的联系。比如对于大家比较关心的民主问题,几乎都认为它是个好东西,我们要尽快实现民主化,可是一定是这样吗?

民主是个好东西,可是他适合现在的我们吗?如果国家现在提出法治,我绝对举双手赞成:可是如果国家说,现在实现全民选举,权利下放民众,我誓死反对。不是说我们不想要民主,也不是说民主不是个好东西。这个时候有些人就出来说了:中国不适合民主,就应该强权政治。这句话的意思我们可以这么理解:有一天我们眼睛受伤了,看不见东西,庸医告诉我们你既然看不见了,那就永远也不要再看见外面的世界了。这真是无稽之谈。我们之所以反对普选反对,激进的民主改革,是因为我们知道那伟大的时刻还没有到来,想要实现真正的民主需要什么条件呢?我先举几个例子:大家有空可以去看看戈尔和小布什竞选失败后的讲话,十分精彩。大致有这么个中心思想:国家独立于于政党之上,他鼓励他的选民们支持小布什的政策,一切为国家着想。戈尔身为一个败选的政治家,我们看不到他的遗憾和失落,更多的是对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深切祝福,这种精神是国人所缺失的;阿根廷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时候和美国的经济实力是不相上下的,可是在而是世纪中下叶我们看到的是哭泣的阿根廷,寡民政治和暴民政治轮番上演。每个政党都是靠对上个政党的仇恨获取民众选票上台(希特勒当年就是这么上台的),上台之后搞掉上个政治集团,就这样每个执政者上台免不了一次次的血雨腥风,同时也拖垮了阿根廷的经济,政治不稳定如何发展经济;高中时候,班里举行班会选班长,大家选了一个好欺负的同学故意让他出丑,班主任气的没办法,只能自己任命;台湾实现了民主,但是现在有是什么一种情况呢?阿扁在自己身上来一枪,污蔑给国民党,然后拉选票执政,基层买卖选票的情况层出不穷。我的故事讲完了,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感受。对于未来的民主我们要有信心,同时更要有耐心,他就像初生的太阳,总有一天普照大地,那么我们能做点什么:我觉得应该从教育入手,去提高公民素质和全民修养,让公民有参与国家事务的意识,公民现在没有这种意识,更需要去不断参与,不断地去锻炼这一方面的能力,对了,关于公民修养和学位知识水平没多大关系,西方可能目不识丁的老太太也有参政意识。正如里根所说:民主没有基因,需要我们一代一代地培养。这让我也想起曾经看过的《浪潮》,原来民主离纳粹只有一步之遥。

以上所举的例子并不是多么的高大上或者深奥晦涩,只是想告诉大家哲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每人在无形中都在用哲学去探讨过问题,哲学应该是经世致用之学,并不是张口形而上,闭口形而下的高深的学问,当然了任何一个学问想要达到经世致用的境界,就必须对这门学问有十分深厚的研究。

最后希望大家能够多了解一点哲学知识,慢慢走进哲学,你会发现它是十分有趣的,并且可以帮助你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参考)


【第1篇】

人类是一种很奇妙的智慧生物,在酒足饭饱后,面对世界的众多不可知的事物,人类往往充满了求知欲和好奇心。在其驱使之下,人类一方面通过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通过理性的思考推理,来尝试着解答这些问题和解释一些现象。这样,一部分解答成为了确知的知识,即科学;另一部分由于时代的局限,不能给出确定的答案,但由于人类对未知事物有着敬畏和恐惧的一面,产生了看似能完美解答这些问题的东西,即神学。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说;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这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教主观主义是不同的,区别在于罗素诉之于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性能让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而唯心让人傲慢)。这是我对罗素最欣赏的一句话,有了它,才能让我彻底放下顾忌而去研究哲学,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说,我的这种心灵安慰也是建立在对罗素的权威上的,但那不是哲学上的。

哲学是研究人类思辩的心灵所最感兴趣的一切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我所最为重视的,是人为什么活着?我所需要的答案,不是原子论那些家伙所认为的机械式的解释,而是目的论的解释。即当这个问题具体到某个人时,就成了“你为什么活着?”。

当我懂事后,当我懂事后亲身面对了死亡后,在面对死亡后又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后,我就开始不断的在内心中问着这个问题,失去外公的痛不断的刺激着我,让我联想到几十年后我父母的死和最后我的死,我是如此胆小,以致我一想到这个问题便无法安稳入睡。

首先给我答案的是物理学,世界是平衡的,有生就有灭,当这个理论扩大到整个宇宙时,即整个宇宙都有灭亡的那一天,如此渺小的人类,和更加如此渺小的我,又有什么好抱怨的呢?但这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既然人都是要死的,人类也是要灭亡的,甚至整个宇宙都是会归于零的,那么我们现在所谓的奋斗除了养活自己,苟且偷生外,还有什么价值?当然这也是人类期望永恒的一种思想,如果连饭都吃不饱,当然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天体物理给了我一个类似神秘主义的答案。

宇宙是如此的广袤,有着太多人类所称之为科学的东西,它是如此的寂寞,亿万年来是如此的安静(我用了好久时间才适应用“它”来形容宇宙)。它需要有什么来理解它,来认可它的存在,而人类作为一种智慧生物,承担起了这个责任。人类根本的责任,是发展科学,是尽可能的去了解这个宇宙的根本。

在这个基础上,我才展开其他的思考。

为了发展科技,在现今的情况来看,只有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才行。这样,我的思想难免的流于世俗了。

【第2篇】

罗素这本书很久以前就有老师推荐过,由于听到很多评论说他对其他哲学家的解释并不很忠实于原意,而且我记得还有人说过罗素根本就不懂形而上学,所以一直没敢看,怕被他的先入为主影响太深。后来由于专业课要讲这本书,老师做了要求,我就看了这本被称为经典的著作。

看完之后,我觉得我的这个选择是对的,这本书比我事先想象的更令我满意。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很风趣,很幽默,说的夸张点,简直可以当一本稍微深奥一点的笑话书来看。这也是促使像我这样没有耐心的人看这本书的主要原因了。

首先,论述清晰,这一点可能和罗素搞逻辑的事实有关。这也许是很多人认为罗素不懂形而上学的原因,因为他总是力图把其他哲学家(尤其是欧陆哲学家)的原本很深奥难缠的东西讲的更明白一点,在这个过程中,毫无疑问会丢掉很多细腻精微的意思。但是如果这是一种错误,我喜欢这种错误。这一点也保证了这本哲学史是一本很安全健康的书,也许我浅薄了一点,但是它不会把我引向对我来说很危险的冥想之中:一切是那么的清晰明了,即使不清晰明了的东西也会清晰明了的承认这一点。

论题的广博,崇尚理性,具有常识感,在政治上和伦理上的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这些都是令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毫无疑问,这本书让我接受罗素自己而不是他所论述的哲学家的哲学,但我认为,这也是任何一本由个人撰写的哲学史不可避免的问题。而罗素的哲学是很能帮助人的,并能使之成为一个有着正常智慧的现代人。

另外,罗素从时代生活与哲学的关系出发,对论述的哲学家的选择也与一般的哲学史有所区别。他不是完全以哲学方面的成就作为选择标准,而是更看重哲学家的学说对时代社会生活影响的大小。有些政治家和诗人,由于对哲学发展有比较大的影响,在本书中也都占有一席地位。

论述西方哲学史的名著有许多,各有其优点。相比之下,我认为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的优势在于,它是在哲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中讲述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而不是单纯地讲西方哲学自身的发展,不是讲纯哲学概念或哲学问题的发展。罗素说过,哲学是社会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哲学家的学说不是个人孤立思考的结果。社会环境和已往各种哲学学说对一种哲学学说的产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因而,罗素在本书中,总是把每一个哲学家看作是时代的产物,又考察他们对时代的影响。

当然了这本书应该说还是有偏颇的,比如,尼采这一章(尼采是我唯一看过原著的人),他没有提到《悲剧的诞生》中的酒神精神之类美学见解。而这一点是尼采的思想中也很有影响的部分。最明显的是,由于哲学立场不同,罗素对思辨哲学抱有偏见和轻视态度,他也就不可能比较客观地理解和评价德国的思辨哲学,尤其在对黑格尔的哲学上更是如此。我推想他对其他哲学家的论述也是可能有偏颇的。

但是罗素毕竟是人,所以也不用苛求他写出一本绝对完美绝对忠实的书。就我而言,我在这本书中学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感觉就像来到了一个新大陆:原来话可以说的这么清楚!很幸运在启蒙时能看到这本书。

总体说来,罗素的这本书使得我相信哲学是很实在的一门学问,而不是我以前出于无知所认为的纯粹是书呆子的梦呓。也许这是我最大的收获吧。

【第3篇】

什么是哲学?这本是个不可讨论的问题。因为我们一旦给某个事物定义了概念,我们便规定了它,我们也因此陷入了定义的束缚之中。哲学是一个无穷无尽的过程,是所有我们可知的和不可知、已知和未知的总集合。哲学是一个运动的过程,在现有的语言条件下我们根本无法定义它。语言是人类思维创造的产物,是对我们生活的周围的描述和解释,这种描述必然带有人类思想的主观性,是对客观事物概念化了的结果,这种概念是经过某种中介的规定性。运用具有复杂规定性的概念去描述哲学,去定义哲学,我们很难在大量而又复杂的表象中找到哲学的本质。物理上不是有“不确定性原理”吗?我们一旦定义了哲学的形式,就无法准确地把握哲学的内容;反之我们一旦了解了哲学的本质,我么将根本无法用某个形式把它表现出来。如何探究哲学的本质?黑格尔说过:“要理解一个事物的本质,必须了解它的过去。”哲学的过去即是探究哲学的本原。

哲学的本原是什么?哲学的起点是什么?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不断探究这个问题的过程。两千多年来无数哲学家试图给出了无数个答案,可依然是莫衷一是。我们所有的概念都是由定义得来的,可能够定义概念的物质又是什么?其实,我们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于“是什么”和“不是什么”这两个命题。我们讲什么是什么的时候,这其中的“是”又是什么呢?在语言当中,“是”只是一个连接词,连接一个概念与另一个概念的中介。我们可以得出“你是人”的概念,也可以得出“人是你”的结论。这是两个命题,只是两个概念的简单排列。但“人是你”明显不合逻辑,也无法解释清楚。古典哲学大师黑格尔认为最初的起点必定是没有任何中介和规定性的,它扬弃了自身一切的特殊内容,成为空洞的“无”。所以黑格尔从“是”出发,把“是”当作产生一切问题的原因。这里的“是”不是我们所说的“是什么”中的“是”,这里的“是”是包含的意志和决心,他认为一切的事物都源于这种“意志和决心”。整个世界的最初是“无”,它不包含任何东西,同时它也包含有一切的东西,本原同时也是“有”,这个“有”和“无”是相对的,离开了其中的任何一方都是没有意义的。即否定的东西也同样是肯定的;或说,自相矛盾的东西并不消解为零,消解为抽象的无,而是基本上仅仅消解为它的特殊内容的否定;或说,这样一个否定并非全盘否定,而是基本消解的被规定的事情的否定,因而是规定了的否定。而“是”就暗含在这无和有之中,推动着“是”向“无”的运动以及“无”向“是”的转化。但是在转化完成之前,它仅仅是一种暗含的意志和决心,而并没有丝毫的改变。这就比如我们一个人希望成为老师,这仅仅是一种想象,只是存在于我们意识当中的一种意念,在我们要去“是”之前,要成为之前,我们什么也还不是,我们还是无。事物就是在这种“是”运动当中不断产生。

但又有一个问题,这个“是”是从哪里来的,即万物包含的意志和决心又是如何产生的。黑格尔把它归结于上帝,认为上帝的思想是固然存在的,我们是在上帝的思想外化为客观事物之后才产生的。但到目前为止,上帝是否存在还是个未知数。所以黑格尔无法更加准确地论述本原的问题。这有点像霍金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起初起源于一个质点,一个抽象意义上的质点,然后在一场爆炸后形成现今的宇宙。宇宙起初是一个质点,它里面什么都没有,但同时包含了宇宙万物。但霍金同样没有解释宇宙为什么会是质点以及宇宙大爆炸之前是什么状况,所以我们仍然需要找到一个扬弃了各种规定性和一切中介的最初点。

但这个中介点必竟是深奥而又复杂的。康德认为本质和具体是两个层次上的对立统一。本质是从具体中抽象出来的,它自身没有独立存在物,只能依附在具体存在身上。因此,本质不涉及起源问题,它以存在为基础,进一步研究存在的发展变化规律。康德强调理性的重要性,它将哲学划分为经验的宇宙论和理性的宇宙论,其实就是根据有限和无限的范畴划分的。经验停留在有限,它关注的是具体存在的发展变化;理性上升到无限,它把握本质存在的运动。理性总想推出一个条件的全体来,这个全体是一个绝对不受条件限制的东西,这就是哲学上的“无限”。因此,他认为在复杂繁多的世间万物当中寻找哲学的本原是不可能的,无论是金、木、水、火、土,还是小到分子、原子,我们都必须独立于感性世界之外在抽象的理性世界中寻找哲学的本原。

无论哲学的本原是什么,哲学的定义是无法给出的。它只存在理念的无限延续当中,正如无数的哲学家不断的试图定义哲学的历史一样,哲学是一个混沌,茫茫然然,既看不清它的真实面目,又无法感知它的存在,因为它根本不是一个现实世界的东西,而是我们需要运用感性-知性-理性的阶段方式去认识它,理解它。我甚至怀疑,一旦我们人类消失了,哲学还存在吗?一个离开了生物的地球还有思想吗?我们平时熟视无睹的自然物,或许只是我们感觉到的表象,而它的真实存在我们将永远无法得知。否定的东西也同样是肯定的,肯定地东西也同样是否定的,哲学只有在这永远的矛盾运动当中才能澄清。或者否定之否定的最终结局就是这样一直地延续下去,这个延续的过程才是真正的哲学。

东方哲学史读后感600字


【第1篇】

《西方哲学史》是英国哲学家罗素享誉世界的一部学术巨著。它以其精湛的思想,深邃、广博的学识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罗素有一句名言:“一种哲学要有价值,应该建立在一个宽大坚实的知识基础上,这个知识基础不单是关乎哲学的。”罗素本人就是这句名言的实践者。他的哲学著作涉及学科之多,令人叹为观止。评论家认为:“罗素的学识比他同时代的任何人都渊博……”怀特海形容罗素“是柏拉图的一个对话的化身”。我想,学识渊博,视野开阔是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在《西方哲学史》中,作者从人类的第一个哲学学派---米利都学派着笔,向读者描述了自公元前6世纪以来,直到近代哲学的发展轮廓;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几乎任何一个重要的哲学观点我们都可以在这部著作中找到清晰的评述。在书中,作者对这些哲学观点的评述清晰而明智,表现了一个学术大家深邃,精湛的思想,令人深深叹服。如评述柏拉图关于闲暇产生智慧的表示质疑,对此,作者作了详细而深刻的分析。首先拿柏拉图的这种思想与近代思想作比较,推出柏拉图该种思想存在的明显问题;然后作了一系列的假设,假设柏拉图的思想或者说假想成立,经分析和推理,作者最后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找出一群“有智慧”的人来,把政府交托给他们,这仍然是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拥护民主制度的根本原因。认真阅读此书,我发现我收获的不仅是对西方哲学史的了解,还有对罗素慎密的逻辑和极强的推理能力的学习。我觉得读一本好书,我们的目的不要只局限于了解书中所介绍的内容和情节,而是要吸收作者所表达出来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以及要学习作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要懂得学习,精于学习,在阅读中至少能在思想上提高自己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说: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这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教主观主义是不同的,区别在于罗素诉之于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性能让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而唯心让人傲慢)。这是我对罗素最欣赏的一句话。它教人理性,激励人们无所无忌的去学习哲学,研究哲学。

【第2篇】

人类是一种很奇妙的智慧生物,在酒足饭饱后,面对世界的众多不可知的事物,人类往往充满了求知欲和好奇心。在其驱使之下,人类一方面通过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通过理性的思考推理,来尝试着解答这些问题和解释一些现象。这样,一部分解答成为了确知的知识,即科学;另一部分由于时代的局限,不能给出确定的答案,但由于人类对未知事物有着敬畏和恐惧的一面,产生了看似能完美解答这些问题的东西,即神学。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说;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这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教主观主义是不同的,区别在于罗素诉之于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性能让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而唯心让人傲慢)。这是我对罗素最欣赏的一句话,有了它,才能让我彻底放下顾忌而去研究哲学,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说,我的这种心灵安慰也是建立在对罗素的权威上的,但那不是哲学上的。

哲学是研究人类思辩的心灵所最感兴趣的一切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我所最为重视的,是人为什么活着?我所需要的答案,不是原子论那些家伙所认为的机械式的解释,而是目的论的解释。即当这个问题具体到某个人时,就成了“你为什么活着?”。

当我懂事后,当我懂事后亲身面对了死亡后,在面对死亡后又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后,我就开始不断的在内心中问着这个问题,失去外公的痛不断的刺激着我,让我联想到几十年后我父母的死和最后我的死,我是如此胆小,以致我一想到这个问题便无法安稳入睡。

首先给我答案的是物理学,世界是平衡的,有生就有灭,当这个理论扩大到整个宇宙时,即整个宇宙都有灭亡的那一天,如此渺小的人类,和更加如此渺小的我,又有什么好抱怨的呢?但这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既然人都是要死的,人类也是要灭亡的,甚至整个宇宙都是会归于零的,那么我们现在所谓的奋斗除了养活自己,苟且偷生外,还有什么价值?当然这也是人类期望永恒的一种思想,如果连饭都吃不饱,当然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天体物理给了我一个类似神秘主义的答案。

宇宙是如此的广袤,有着太多人类所称之为科学的东西,它是如此的寂寞,亿万年来是如此的安静(我用了好久时间才适应用“它”来形容宇宙)。它需要有什么来理解它,来认可它的存在,而人类作为一种智慧生物,承担起了这个责任。人类根本的责任,是发展科学,是尽可能的去了解这个宇宙的根本。

在这个基础上,我才展开其他的思考。

为了发展科技,在现今的情况来看,只有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才行。这样,我的思想难免的流于世俗了。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1500字


读完《西方哲学史》后,你有什么感触和反思呢。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了一篇《西方哲学史》读后感1500字,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读梯利版《西方哲学史》,这是我继斯通普夫版《西方哲学史》和罗素版《西方哲学史》后读过的第三部西方哲学史著作。与那两部相比,我更喜欢梯利版,原因有二:其一,虽然梯利也不免有西方学者所普遍拥有的自我中心优越感(他们总是认为西方思想史的发展是最完善、最系统的,进而很少认真理解世界其他地方思想发展史的情况,因此,作为熟悉中国思想发展史的我来说,从他们的语言表述中,总有观井底蛙语之感、之憾),但从该书整体编写来看,是我读过的线索最为清晰,表述最为客观的哲学史书;其二,哲学本身是一门需要争论的学问,作者作为一名现代的哲学学者,却能够尽可能地不站在自己的立场进行评论,而是使用历史上不同哲学家的观点,以历史客观背景为基础,进行哲学家之间的对话,这样的写作风格,颇具信史之功,读来也让我收获颇丰。

闲言少叙,直接说说我的读后感吧:

1.从作者的哲学史脉络中,能够真切地看到思想的发展不是断裂的,是一脉相承和不断融合、折中、反动的结果,有理、有据、有节,让我一下子将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梳理个透彻明白。梳理清楚后才真正发现,思想的发展原来才是世界发展的真正推动力呀!

2.把握住西方哲学史发展脉络后,才真正理解了哲学所关注的三个问题及关注这三个问题的原因: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哲学关注三个问题及原因是:

一、根源问题:宇宙、世界、人、一切的一切的根源是什么?!(形而上学、宇宙论问题)只有理解了这个问题,才有机会和信心理解其他问题。

二、获得根源答案的方法:人如何才能知道根源问题的答案呢?(知识论、逻辑学问题)只有运用所谓合理、所谓理性的方法,才有机会和信心理解根源,进而理解其他问题。

三、人的问题:人作为我们自认为的万物之首到底是什么?应该怎么过?(生理学、心理学:从个体的角度理解,到底是什么?应该怎么过?伦理学、政治学:从群体的角度理解,到底是什么?应该怎么过?)(人生论问题)人的问题才是哲学中最难、最核心的问题!

3.通过哲学史的阅读,让我明白了人类思想史上的大体发展脉络,并且根据这个脉络总结和大胆预测如下:

从历史的角度看,人类思想史大体已经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阶段一: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有能力进行哲学思考之前,将自己的意识形态诉诸于宗教(前轴心时代);

阶段二:随着人类的进步,人类开始运用自己的理性,发展属于自己的哲学(轴心时代的思想家们创立了哲学基本体系,包括宇宙论、人生论、知识论);

阶段三:由于人们很难运用自身的理性解决所有问题,因此,在轴心时代之后直至贯穿整个中世纪,人们都在试图用人类的理性去证明宗教神学的意志,并将着力点重点放在了对形而上学问题的探索上;

阶段四:随着人类思想意识的提高,人们发现人类很难运用理智解决意志问题,因此,人类开始将哲学与神学分离,开始运用自己的理性、怀疑和反叛意识,将人类从对神的思考拉回到对人、对世界的思考上,近代哲学肇始于此,在近代哲学中,人类的思想意识形态之所以有了很大进步,源自于人类更加务实,同时,也使用了更加务实的思考方法。总的来看,近代哲学的着力点放在了获得根源答案的方法,即知识论上,人类综合了亚里士多德的演绎法,又补充了培根、穆勒的归纳法,还加上了更为现代的新方法(当代数理逻辑家对传统逻辑的背离),从而使得人类有了飞快的进步;

如果按照目前已知的哲学史发展的历史规律大胆地进行推测,在未来,哲学的下一次大发展应该会把研究的问题再次关注信仰和意志,在这个探索过程中运用已有的、更为有效的方法进行研究,并最终将着力点回归到人的问题上,从而促进整个世界再来一次更为惊喜的发展过程。

思及至此,突然有了一种想法:中国思想史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将人的问题放在思考的首要位置,如此看来,未来世界哲学发展的起始点很有可能就在我们中华大地哟,很有可能伴随一次中华文明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后,使中华大地成为未来世界思想的爆发点和引领地,就像近代哲学发端于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一样虽然觉得这个思想复兴和启蒙的运动有可能并非在我们现在这一时代进行,甚至我们这一代人都有可能看不到这个过程,但这样一想还是不免有一些小兴奋,真心但愿如此中华儿女们,加油吧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600字


有没有看过《西方哲学史》这本书呢,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了2篇《西方哲学史》读后感600字,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范文一

一、何为哲学

何为哲学?没有定论。

有的人弄了一辈子哲学,且大大地有名,到80岁咽下最后一口气时还不知道哲学是个啥东西。这是个可悲的现象,对于我们最常见的东西,我们反而一无所知,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不提则已,一提就令人目瞪口呆。

举个最常见的例子:什么是人?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各式各样。柏拉图,这个古希腊最出色的哲学家,就曾经对学生们说:人,就是两足无毛的动物。他的学生第二天就拎来只拔光了毛的公鸡过来,在课堂上喊道:看啦,哥们儿,这就是人!

后来学历史,学到人类进化论时,历史老师告诉我们:人是能够制造工具的动物。这样问题又来了:一、能够制造工具的动物就是人吗?二、不能制造工具的动物就是人吗?显然不对,非洲的黑猩猩就能制造工具,它能把树枝从树上折下来,将枝的叶子扒下来,然后伸进洞里去钓蚂蚁吃,它是人吗?如果有个婴儿天生无脑,当然也就不会制造工具,那么,他就不是人吗?

所以,什么是人?也无定论,正如什么是哲学一样。

二、智慧之美

我之所以开始学哲学,是因为记得新东方副校长徐小平讲过一句话:技术只能解决有限的问题,而哲学,可以解决无限的问题。仔细想想,的确如此,就像战术之于战略一样。

哲学这个词,是由日本人译成汉语的,这个词的英文名philosophy。为什么是由日本人译成汉语的呢?日本人从明治维新开始,就开始广泛地接触西方的文化,包括哲学,而中国当时的封建王朝正过得闭关锁国的生活。

最好的哲学方法,就是将沉思与分析一起用力。首先,要给思想插上腾飞的翅膀,让她自由飞翔,要勇敢地去想任何东西,让住,是任何东西!从天文地理直到鸡毛蒜皮,包括您家小狗身上的跳蚤,都可以成为您想象的对象。然后,在您做出任何结论之前,不管这结论是推理得来的还是灵机一动,计上心来,都要对它们进行严格的逻辑分析,尽可能多地找到证据。这时,您必须给您想象力的翅膀挂上沉重的铁块。

这些用证据进行逻辑推理的过程就好比是建筑大厦时用钢筋水泥进行建设的过程,而结论只是最顶上的那个金光闪闪的屋顶而已。

这就是智慧之美。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范文二

我读完这本书得感觉,正如培根所说的那句话,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看不同的书能给人带来不同的东西,多方涉猎,才能让人博学多闻。

从很多哲人深刻的思想以及每个人的自身看,哲学是世界上最深奥的东西,他与生活中的所有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自成一派,深邃而令人思考,回味却无法触及真谛。哲学真的是世界最美妙的东西,但是但凡有所诚者,必是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人物了,他们真的是人类思想的指引者。

作者波特兰罗素,真的是如在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给他的颁奖词所说的那样,他是能够把一般性的哲学思想成功的介绍给人们,他这样做,是对哲学家始终保持兴趣的最成功的范例。

这本书所散发出的美感,超出了我看其他任何书给我的感觉,虽然有的东西晦涩难懂,却也让我爱不释手。

希望大家也能涉猎广泛,多多读书。

喜欢《[荐]中国哲学史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中国哲学史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