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一场政变读后感800字 > 地图 > 一场政变读后感800字

一场政变读后感800字

发布时间:2019-11-16 来源:互联网

柴静:这个名字是一场幻觉读后感300字(3)篇。

一本好书就像沙漠中的一捧清泉,滋润我们的心灵,人一生的进步都是和书籍的阅读相伴随的,阅读了作品之后,我们一般对于这个作品都会有自己的感悟,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阅读完毕后的想法写下来。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作品读后感呢?请阅读由小编为你编辑的柴静:这个名字是一场幻觉读后感300字(3)篇,供你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柴静:这个名字是一场幻觉读后感300字 第(1)篇

柴欲静,而风不止。

对于柴静,我仅仅是停留在“火柴的柴,安静的静。”我没有听过她的访谈节目,也没有“从一个睁开眼的过程中”了解到她的《看见》。

在阅读的过程中,没有先后觉之分,从我所能记住的开始吧  :

作为一名女记者,要保持敏锐的眼光,追踪最新的动态。书中没有提到的是她在每次采访前都为此准备了100多个问题,并一一筛选出几个最好的问题,切实从被采访者的实际情况,家庭背景,人物性格等出发,顾及被采访者的感受。

这是她的职业修养,在尊重别人的同时也是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就像她公开的博客一样,喜欢她说的那句“我写一篇博客文章是等这个念头起来又沉下去后,再拿出来。我怕言辞不准确,是对事件和人的伤害。”

说的好对呀,在沉浮中淘洗文字,再在思滤下组织语言,然后发而为文,先不说写的有没有文采,起码我理解为态度和尊重。况且博客这个平台已经够了,在信息化爆棚的时代,面对众多公众平台,思想各异的碎片式敷衍,进一步提升了它们的接受能力,在时间的消磨下让人产生了视觉疲惫。

在借助他人对她的客观评价中,谈到她与生俱来,具备她所从事的这种工作能力,我相信在采访那么多被采访者面前,她不总能得到兴趣的享受,又加之柴静所说的“我在现实处境里一直混的不咋地,可能我不太懂人在现实里应该要做一些不一定是你乐意做的,但又是必须要做的事。”

我感受到身边的人总是在乎你做出来的成就,才像是有了资格去高调你所努力的感受。

也,当有人过于追捧“柴静热”时,有挺柴的,砍柴的……,而忘了她努力的过程。于是,柴静这个名字在我眼中成了一场幻觉。我不知道理解的对不对。

个人罗列的一些记录片有 :

新闻1+1

艺术人生

财富人生

对话栏目

这也不算是什么王牌娱乐节目。很多时候,我确实会无趣到要在眼皮底下插两根火柴棍的节奏。

而,你做的很多努力不是为了得到乐趣。我不知道存在的价值,可是每个事件的背后都有一个我想要达到的目的。

“以为一件事情发生了,所以人有一个情绪,后来才发现,是有人有一种诉求,它才产生了事件。”我不知道还有谁是这样的人呢?

                               执笔于2018.01.13

                                             厘子周

柴静:这个名字是一场幻觉读后感300字 第(2)篇

这本书挺短的,没有长篇大论,对柴静也是一些简短的介绍,但是确实看到了一个调查记者的成长

之前看过柴静的《看见》,很是震撼,当时就觉得这个记者很了不起,她做调查时深入、贴切、为他人着想、同时也很接地气

药家鑫、李阳、踩猫事件……柴静都报道过,在书里我们看到了事件的前因后果,当事人的态度,但是最难能可贵的是我们看到了柴静的成长

柴静前期面对被访人一般直接提问,总觉得我代表观众,我就是要问出观众想知道的问题,而完全不顾及当事人;后来,他学会了客观、中立,只站在一个记者的角度去采访,不加入主观情绪,并且注重和受访人的交流。就像他说的,做新闻调查要等,很多记者都是带着任务来,匆匆忙忙拍完了事儿,很少能拍到一些真正接近真相的东西

从会计到电台再到新闻人,我真真正正感受到了她的认真。她是一个有个性的人,有自己的想法,做事谨慎、尽力,正式我们现在所提倡的也是正缺少的“工匠精神”。凡事若能够认真对待,如柴静一般四年电台工作,风雨无阻从不缺席,即使做不了完美,也会是极优秀的

柴静:这个名字是一场幻觉读后感300字 第(3)篇

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心里在想怎么会有人起这样的名字——柴静,火柴的柴,安静的静,名字注定了生而不凡。当时虽然没有深入了解她,但听到来自四面八方的赞美和评价,让我想起来一直以来备受争议的才女——林徽因。或许两人有相似之处,亦或是两者并没有什么值得联系在一起。很偶然的机会,看过她采访节目时的专注,采访弱势群体时的身子前倾,甚至蹲在地上采访,让我对这个孱弱的女子有了敬仰之心。给我更大冲击和震撼的是《穹顶之下》里那个面对雾霾做出不懈努力的柴静,那时的她已经不再只是一个记者,还有更重要的一个身份——母亲。她自费并花了一年时间去采集数据,寻找真相,让我们看到了雾霾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至此,我不仅看到了一个知性,成熟,美丽的记者,也看到了一个善良,温柔的母亲。不管是哪一个角色,毫无疑问,她都诠释的很好。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柴静看见读后感700字2024 柴静看见读后感


《看见》里面有很多话都让人印象深刻,比如:你总是太投入了,热爱就会夸张,感情就会变形,就没有办法真实的认识事物了。这是陈虹对柴静说的,仿佛也是对我说的。我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不了解我的人会认为我很冷漠,是一个经济学上所讲的理性人,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其实,他们不了解,我心理的那片天空很蓝,它喜欢阳光,喜欢温暖,热爱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太冷漠的人我会远离,因为内心承受不了冰冷的东西。

书中还有一句人的一生,有的是将来,永远有下一拨人,下一个地方,不一样的生活。我此刻还是很念旧,恐怕自己会一向这样下去,舍不得的东西太多,那些青春年华,那些灿烂的回忆,尽管模模糊糊地在脑子里游荡,但是就是存在,有人说,存在即合理,但它会影响我向前迈进的步伐,因为我会回头张望,脚步沉沉地,迈不出去,但是,总有一天,我会忘记那些,勇敢地向前走,只是那个日子就应快了吧。

花了两天时间把《看见》看完,正像她自己说的那样,她没有刻意地选取标志性事件,只是选取了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人,一些事情,仅此而已。正式因为这样,我渐渐地喜欢上了这个记者,这位主持人,因为她的一份简单。在《看见》中,我看见了柴静,看见了我自己。她是一个有自己想法的女人,在别人看来或许会有些许孤傲,其实,我和她一样,我们只是将独立看得很很重要,不喜欢依靠,喜欢背起包就走的洒脱与豪迈。性格上的另外一些地方,说不清楚确切的点在哪里,反正我是看见了自己的影子。

坦白说,《看见》这本书的开头部分并没有吸引到我,她的一些陈述让我感到别扭,也以前闪过一丝放下阅读的念头,但是庆幸的是我读完了,感受颇丰。柴静的主要工作是采访,这就要求她务必去接触一些具体的人物,具体而细微的事情,那些事情或琐碎,或热门,或悲痛,请允许我用这个词来形容汶川地震。柴静的每一次采访,每一个报道,即使她是简单记录,字里行间我依旧能够感受到她天生对细微事物有着深刻的体会,她把人看透,把事情看透。

柴静看见读后感600字2024 柴静看见读后感


柴静,央视知名记者、主持人。

相信如果柴静小姐抛开电视节目的话,大概会是个出色的文字记者。《看见》这本书,人物鲜活,故事真实,感情质朴,细节动人。一本400多页厚实的书,分两次竟能够读完,这也许得益于她的文字写得踏实,没有戾气。

何为戾气?就是不满、忿忿不平、攻击式的利剑。

不同于尖锐的政治时事记者,看柴静的文章,不会有太多让你感到不适的地方。客观地来说,读这本书,就像是带你浅浅地经历她在央视工作的十年,十年中她用肉眼所看见的毕生难忘之场景。

《看见》并不是零零散散的故事或片段,而是一个人所经历的真实的十年。柴静的新闻始于生命,最终也回归生命与人生的思考。2003年的非典让她最直观看到死亡与生命,以及人在死亡面前最真实的态度。如果说一个人没有看过生命如何消亡,他就无法真正理解人或者生命。陈虻是柴静在新闻中的引导者,他的逝去,让三十而立的她再次思考生命与人生。

书中的这十多个故事,并不是刻意挑选,也不是那些最轰动的节目,而是每一个故事之间都被一种叫做理解的东西串联起来。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被其他人影响的过程,而人真正的成长来自于自己的经历,也来自于对经历的理解。看见他人的人生,其实也就是看见自己。

用柴静同事王开岭的话来说:做新闻,就是和这个时代的疾病打交道,我们都是时代的患者,采访在很大程度是病友之间的相互探问。

用柴静自己的话来说,当一个人关心别人的时候,才会忘记自己。理解的基础是感受。人能感受别人的时候,心就变软了,软不是脆弱,是韧性。

400多页的书,也没上几张个人照片,弄几个名人;不写八卦、不扯段子、不摆朋友录;不肯将就成文,篇篇使劲全力,满心满意都在纸上。凭自身的采访经历,事后反思,连缀成篇,看似小,实则写的正是那个大大的中国,和中国的人。

柴静看见读后感700字:柴静看见读后感


《看见》里面有很多话都让人印象深刻,比如:你总是太投入了,热爱就会夸张,感情就会变形,就没有办法真实的认识事物了。这是陈虹对柴静说的,仿佛也是对我说的。我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不了解我的人会认为我很冷漠,是一个经济学上所讲的理性人,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其实,他们不了解,我心理的那片天空很蓝,它喜欢阳光,喜欢温暖,热爱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太冷漠的人我会远离,因为内心承受不了冰冷的东西。

书中还有一句人的一生,有的是将来,永远有下一拨人,下一个地方,不一样的生活。我此刻还是很念旧,恐怕自己会一向这样下去,舍不得的东西太多,那些青春年华,那些灿烂的回忆,尽管模模糊糊地在脑子里游荡,但是就是存在,有人说,存在即合理,但它会影响我向前迈进的步伐,因为我会回头张望,脚步沉沉地,迈不出去,但是,总有一天,我会忘记那些,勇敢地向前走,只是那个日子就应快了吧。

花了两天时间把《看见》看完,正像她自己说的那样,她没有刻意地选取标志性事件,只是选取了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人,一些事情,仅此而已。正式因为这样,我渐渐地喜欢上了这个记者,这位主持人,因为她的一份简单。在《看见》中,我看见了柴静,看见了我自己。她是一个有自己想法的女人,在别人看来或许会有些许孤傲,其实,我和她一样,我们只是将独立看得很很重要,不喜欢依靠,喜欢背起包就走的洒脱与豪迈。性格上的另外一些地方,说不清楚确切的点在哪里,反正我是看见了自己的影子。

坦白说,《看见》这本书的开头部分并没有吸引到我,她的一些陈述让我感到别扭,也以前闪过一丝放下阅读的念头,但是庆幸的是我读完了,感受颇丰。柴静的主要工作是采访,这就要求她务必去接触一些具体的人物,具体而细微的事情,那些事情或琐碎,或热门,或悲痛,请允许我用这个词来形容汶川地震。柴静的每一次采访,每一个报道,即使她是简单记录,字里行间我依旧能够感受到她天生对细微事物有着深刻的体会,她把人看透,把事情看透。

一场感人的电影作文300字


星期六晚上,妈妈带我、弟弟和奶奶去影院观看“寻梦环游记”3D电影,到达电影院时,有很多人跟我一样是小孩。妈妈赶紧到自助机取了票,还给我和弟弟买了一大桶爆米花。

我们到了影厅门口,检票员阿姨给我们发了一副眼镜和一袋小零食。不一会儿,电影就开始了,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叫米格的小男孩,他从小就热爱音乐,但他的家庭是反对的,因为他们的祖先认为是音乐拆散了他们的家庭,所以音乐在他家是被诅咒的。一次偶然的机会,米格触碰了一个吉他,来到了亡灵的世界,他在那里遇见了他死去的家人,尤其是那喜爱音乐的曾曾祖父,他们一起帮助米格重返人间,他们的家人也因此解除了误会。米格的家人因为音乐而分开,也因为音乐而重新聚在一起。

这部电影真好看,把我都看哭了,我和妈妈还想再看一遍,因为这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

柴静看见读后感800字3篇


在《看见》一书中柴静写了她在十年前当直播主播时的采访每个故事的始末。下面小编为大家搜集的3篇柴静看见读后感800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柴静看见读后感800字一

柴静,央视知名记者、主持人。

相信如果柴静小姐抛开电视节目的话,大概会是个出色的文字记者。《看见》这本书,人物鲜活,故事真实,感情质朴,细节动人。一本400多页厚实的书,分两次竟可以读完,这也许得益于她的文字写得踏实,没有戾气。

何为戾气?就是不满、忿忿不平、攻击式的利剑。

不同于尖锐的政治时事记者,看柴静的文章,不会有太多让你感到不适的地方。客观地来说,读这本书,就像是带你浅浅地经历她在央视工作的十年,十年中她用肉眼所看见的毕生难忘之场景。

《看见》并不是零零散散的故事或片段,而是一个人所经历的真实的十年。柴静的新闻始于生命,最终也回归生命与人生的思考。2003年的非典让她最直观看到死亡与生命,以及人在死亡面前最真实的态度。如果说一个人没有看过生命如何消亡,他就无法真正理解人或者生命。陈虻是柴静在新闻中的引导者,他的逝去,让三十而立的她再次思考生命与人生。

书中的这十多个故事,并不是刻意挑选,也不是那些最轰动的节目,而是每一个故事之间都被一种叫做理解的东西串联起来。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被其他人影响的过程,而人真正的成长来自于自己的经历,也来自于对经历的理解。看见他人的人生,其实也就是看见自己。

用柴静同事王开岭的话来说:做新闻,就是和这个时代的疾病打交道,我们都是时代的患者,采访在很大程度是病友之间的相互探问。

用柴静自己的话来说,当一个人关心别人的时候,才会忘记自己。理解的基础是感受。人能感受别人的时候,心就变软了,软不是脆弱,是韧性。

400多页的书,也没上几张个人照片,弄几个名人;不写八卦、不扯段子、不摆朋友录;不肯将就成文,篇篇使劲全力,满心满意都在纸上。凭自身的采访经历,事后反思,连缀成篇,看似小,实则写的正是那个大大的中国,和中国的人。

柴静看见读后感800字二

深蓝色的封装,一位极具亲和力的女子和几位老人的合照,中间大大的看见两个字,署名是柴静。无意间,在网上看见这本书,思索良久决定了买下它,不为其他,只为那封面上的微笑。本以为本书是一位记者辉煌一生的自捧,但事实往往出乎意料,她在这本书中写下的是她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成长经历。

从进入央视到陈虻之死,十年看见,我看见的是一位尖锐、激进的少女逐渐磨平棱角,温和圆润,破茧成蝶的成人礼。将近一周,匆匆看完了这本书,它给我最大的震撼与共鸣,不是人,不是事,而是在一次次话语交锋中正与逆的悖论。

在第二章《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中,走进非典病房内,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病房深处那心若死灰不复温的呢喃,更不是那个护士的失神彷徨,而是危难中柴静奋勇当先的决绝,我不知道能不能播,但我管不了那么多了,一个声音告诉我,我必须知道。霎时我的心脏猛地一顿,血液停了一秒。脑海中又回荡起她的话语我摸着血管,这就是最原始的东西。活着就是活着。在所有的灾难中,这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

第三章《双城的创伤》里,我从来没有想过一个节目会以无解来结尾,一直到我明白真实的世界即使可能如此。对人的认识有多深,呈现才有多深。双城连续服毒事件调查到最后,我们发现,最大的谜,其实是孩子的内心世界。故事最后的无解给我们以一种无能为力,但更多的是真实,柴静是人,不是神。

第七章里,《山西!山西!》颇有文艺范的开篇层层递进引出了老生常谈的话题,环保污染!她用近乎于白描的语言,平铺直述讲:山西省长谁来干,临汾人民说了算,当年送我小蝌蚪的小男孩,是国土局的一个科长,服刑一年平平淡淡的两句话,给予了同为山西人的我一种深深的共鸣。

《看见》写的不是人,不是事,而是人生。故事所透出的哲理性,思维性、逻辑性和真实性,引发了我们一个又一个深刻的思考。但更多的是对一个个现实悲剧的无奈与无能为力。我想中国梦就是想要建立一个美好的乌托邦世界,让这些悲剧不再重演吧,这是国人的梦,也是我的梦。终有一天我要站到足够的高度,为着这业奉献我的热血与生命。这是我的梦也是中国梦!

柴静看见读后感800字三

《看见》里面有很多话都让人印象深刻,比如:你总是太投入了,热爱就会夸张,感情就会变形,就没有办法真实的认识事物了。这是陈虹对柴静说的,仿佛也是对我说的。我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不了解我的人会认为我很冷漠,是一个经济学上所讲的理性人,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其实,他们不了解,我心理的那片天空很蓝,它喜欢阳光,喜欢温暖,热爱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太冷漠的人我会远离,因为内心承受不了冰冷的东西。

书中还有一句人的一生,有的是将来,永远有下一拨人,下一个地方,不一样的生活。我现在还是很念旧,恐怕自己会一直这样下去,舍不得的东西太多,那些青春年华,那些灿烂的回忆,尽管模模糊糊地在脑子里游荡,可是就是存在,有人说,存在即合理,但它会影响我向前迈进的步伐,因为我会回头张望,脚步沉沉地,迈不出去,不过,总有一天,我会忘记那些,勇敢地向前走,只是那个日子应该快了吧。

花了两天时间把《看见》看完,正像她自己说的那样,她没有刻意地选择标志性事件,只是选择了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人,一些事情,仅此而已。正式因为这样,我渐渐地喜欢上了这个记者,这位主持人,因为她的一份简单。在《看见》中,我看见了柴静,看见了我自己。她是一个有自己想法的女人,在别人看来或许会有些许孤傲,其实,我和她一样,我们只是将独立看得很很重要,不喜欢依赖,喜欢背起包就走的洒脱与豪迈。性格上的另外一些地方,说不清楚确切的点在哪里,反正我是看见了自己的影子。

坦白说,《看见》这本书的开头部分并没有吸引到我,她的一些陈述让我感到别扭,也曾经闪过一丝放弃阅读的念头,不过庆幸的是我读完了,感受颇丰。柴静的主要工作是采访,这就要求她必须去接触一些具体的人物,具体而细微的事情,那些事情或琐碎,或热门,或悲痛,请允许我用这个词来形容汶川地震。柴静的每一次采访,每一个报道,即使她是简单记录,字里行间我依旧能够感受到她天生对细微事物有着深刻的体会,她把人看透,把事情看透。

看见读后感相关文章推荐:

1.关于柴静看见读后感1500字

2.《看见》读后感

3.《看见》读后感1000字

4.《看见》读后感

5.看见 读后感

6.柴静《看见》读后感

7.柴静看见读后感800字

8.柴静看见读后感800字3篇

9.柴静看见的读后感1500字

10.《看见》读后感之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

柴静看见读后感600字:柴静看见读后感


柴静,央视知名记者、主持人。

相信如果柴静小姐抛开电视节目的话,大概会是个出色的文字记者。《看见》这本书,人物鲜活,故事真实,感情质朴,细节动人。一本400多页厚实的书,分两次竟能够读完,这也许得益于她的文字写得踏实,没有戾气。

何为戾气?就是不满、忿忿不平、攻击式的利剑。

不同于尖锐的政治时事记者,看柴静的文章,不会有太多让你感到不适的地方。客观地来说,读这本书,就像是带你浅浅地经历她在央视工作的十年,十年中她用肉眼所看见的毕生难忘之场景。

《看见》并不是零零散散的故事或片段,而是一个人所经历的真实的十年。柴静的新闻始于生命,最终也回归生命与人生的思考。2003年的非典让她最直观看到死亡与生命,以及人在死亡面前最真实的态度。如果说一个人没有看过生命如何消亡,他就无法真正理解人或者生命。陈虻是柴静在新闻中的引导者,他的逝去,让三十而立的她再次思考生命与人生。

书中的这十多个故事,并不是刻意挑选,也不是那些最轰动的节目,而是每一个故事之间都被一种叫做理解的东西串联起来。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被其他人影响的过程,而人真正的成长来自于自己的经历,也来自于对经历的理解。看见他人的人生,其实也就是看见自己。

用柴静同事王开岭的话来说:做新闻,就是和这个时代的疾病打交道,我们都是时代的患者,采访在很大程度是病友之间的相互探问。

用柴静自己的话来说,当一个人关心别人的时候,才会忘记自己。理解的基础是感受。人能感受别人的时候,心就变软了,软不是脆弱,是韧性。

400多页的书,也没上几张个人照片,弄几个名人;不写八卦、不扯段子、不摆朋友录;不肯将就成文,篇篇使劲全力,满心满意都在纸上。凭自身的采访经历,事后反思,连缀成篇,看似小,实则写的正是那个大大的中国,和中国的人。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柴静:这个名字是一场幻觉读后感300字(3)篇》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一场政变读后感8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