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水浒传梁山好汉劫法场读后感 > 地图 > 水浒传梁山好汉劫法场读后感

水浒传梁山好汉劫法场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10-29 来源:互联网

且说好汉——《水浒》有感。

我们在一生的阅读中,一些经典自然而然地在岁月中沉淀下来。读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尤其读经典作品对我们思想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好的作品会引起阅读者的共鸣,在看作品之后一定会触动内心,为了充分回味作品这个作品,就可以好好写一篇读后感。该如何才能将一篇作品读后感写好呢?小编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且说好汉——《水浒》有感”,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且说好汉——《水浒》有感

郑沁怡

且说好汉(外貌篇)

不知是从什么开始,国人对"好汉"的定义多变为了"身高八尺,肌肉强健"的壮汉,而对于那些相貌秀气、身材纤长却被冠以"好汉"之名的男子表示质疑。

虽然这仅仅是片面之词,并不能代表所有人的想法。但是毫无疑问,人高马大、身材壮硕的男子总要比一副文弱书生样的男子更能给人以安全感。

在《水浒传》中,绝大多数的好汉都是身材高大、肌肉发达的。也许在当时的人的心目中,只有这样的男人,才能彰显出"保家卫国"的大气与力量, 才能使所有人信服。

当然,要混得开,不仅需要肌肉发达,更需要的是俊朗容颜。

比如武松,早在第二十回,就有对他外表的描写"身躯凛凛,相貌堂堂",直引得宋江看后"心中甚喜",这不也是人物外表给人以信服感的一种体现吗?

当然其中例如燕青、花荣等人,则是梁山泊中有名的帅哥。像燕青,居然能勾搭上李师师,与宋徽宗争抢女人。这些人,个人都是感觉是与梁山泊粗犷风气格格不入的。

当然,也不全是如此。凶神恶煞的面孔在一定程度上也颇具杀伤力。如有"丑郡马"之称的宣赞,有"鬼脸儿"之称的杜兴,估计在战场上能让敌军一见心惊。

在《水浒传》中,令我欣赏的是,作者并没有刻意去把每一个贼都写成"贼眉鼠眼"的样子。现在又要说到时迁了。我呢,比较钟爱时迁这个人物,也不知是为什么。能被套上"鼓上蚤"名号的神偷,显得十分神秘,令人心生向往。看看施耐庵所写的时迁——"骨软躯健,眉浓眼目鲜".光凭这句"眼目鲜"就可以推断大约是个帅哥。所以,我对《水浒传》有些插图甚至是电视版《水浒传》中的时迁演员的模样是有些不满的。施耐庵的这些描写,令我感觉他在大体上还是一个很公平的人,至少没有什么职业歧视。又或许在那个年代,什么样的职业都有存在的理由。而"偷",似乎也成为了被当时社会逼迫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并没有贵贱之分。不过,至于"行窃"甚至"剪径""劫道"是正或邪,下回再做详解。

这本书里,作者并没有因为某一人的立场是正是邪而对他的外貌进行刻意扭曲。这大概就是经典著作和流行小说的区别之一吧。

且说好汉(结局篇)

《水浒传》这个故事,依个人所见,整个是一场悲剧。

天罡地煞,星坠的星坠,隐居的隐居。

明明,初衷的初衷,只是想要一个太平盛世而已……

为何,最终的最终,却还是化为了一抔黄土?

梁山众人结局各有千秋:有逍遥世外,浪迹天涯;也有策马扬鞭,战死沙场;或是忠心效国,奸臣窃命;又有病亡床榻,坐化而终……

其中多数则死得出人意料。

就拿扈三娘来说吧。她为了给王英报仇,被一砖拍中面门而死。可怜一个女侠,竟死得如此轻而易举!作者这么写,恐怕是哀叹"人命脆弱",亦或是感慨"乱世人命如草芥"?

说实在的,《水浒传》这部小说,越往后看,心里就愈发难过:眼看着昔日叱咤风云的好汉们一个个死去,有时甚至一晃神间,四五颗星便就此陨落。而你却无力去做些什么,只能无助地随着书页的张张翻过而恍然若失。

天上众星闪耀,地上人影重叠;

天上星辰失光,地上尸横遍野。

岁月的砂轮磨净了曾经墓上石碑的粗糙;蓼儿洼前是何人用云笛奏出那一曲《渔家傲》?

"今日方知我是我。"这是整本书中我最爱的一句。这句话,似是诠释了所有人的结局,也成为了他们的终极。

悟禅方知天命,修行务取真心;一切红尘随世迁,皆有因缘注定。

突然想起好像在哪里看到过有人对时迁名字的解读:时迁时迁,时过境迁。

而真相是:时过了,境却不迁。

徒留历史空空荡荡,一纸叹息。

有时又会思考:

如果我永远也不翻开七十一回以后的部分,是不是就什么都不会发生?

那么,我不若合上这本书。

梁山众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他们一直都在一起,前世今生的缘分,今生来世的交集,是怎么也抹不掉的。但若是那洪太师不去"误走妖魔",是不是他们的因缘,会一直持续,直到现在?而任凭水泊梁山荒草丛生寂寞如初?

生死与共,不过梦一场。梦醒后,我们形同陌路。

身前身后,只牵挂着天罡地煞间沉重的羁绊。

江山如画,夕阳似血。

秋雁悲鸣,墓草荒芜。

一世喜忧,乱世如旧。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梁山好汉----读水浒传有感作文550字


这个暑假,我读了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这本书讲了108位好汉由于各种原因被逼上了梁山,占山为王,他们树起一面写着替天行道的大旗,专门打击那些贪官污吏,帮助穷人。官府派兵镇压他们,他们就靠着梁山的地理优势,把官兵打得落花流水。官府打不过他们,他们就派人来招安,也就是劝他们投降。头领宋江为了让兄弟们的后代不再当土匪,就带着大伙儿投降了宋朝。可最后,由于官府的腐败,他们还是被可恶的高俅借皇帝的名义毒死了。在书中,我认识了及时雨宋江、豹子头林冲、智多星吴用等许许多多好汉。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吴用,因为他做事非常沉着冷静、爱思考,而且很聪明。他经常用各种妙计打败攻打梁山的朝廷军,用他的智慧帮助晁盖他们劫取了生辰纲。当时,他知道杨志不会轻易相信他们,于是,他让晁盖等七人假扮成卖枣的,白日鼠白胜假扮成卖酒的,七个人喝了一桶酒,而刘唐则故意喝另一桶,好让杨志放松警惕,而吴用趁人不注意时,在瓢里下了毒,结果杨志的人全被迷倒了。晁盖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就成功劫取了生辰纲。

从吴用身上,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做任何事,都要动脑筋,绝不能蛮干。只有善于思考,才能事半功倍,否则就会绕很多弯路,事倍功半,甚至无功而返。作为一个学生,最主要的就是学习,在学习上,我们不仅要有持之以恒,永不放弃的精神,更要勤于思考,多动脑筋,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学会学习,为将来打好扎实的基础,长大了做一个有用的人。

龚陈骋

个个好汉皆英雄_读《水浒传》有感1000字


谁年少时没有过仗剑走天涯的梦;谁没有羡慕过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逍遥生活;谁又不曾想象过自己武功高强,正义勇敢,在战场上竭力厮杀。有这么一群人,他们重情重义,嫉恶如仇,这一百单八名好汉名扬四海,威震八方。

我很想穿越去那个朝代,也像鲁达武松般要酒要肉。俗话说无酒不成事,若是少了酒,哪还能有大闹五台山,哪还能有醉打蒋门神,哪还有一百零八位好汉!这酒就像强力粘胶一般将好汉们紧紧团在一起,任凭风吹雨打也始终凝聚在一起,造就了这个朝代的神话。

我很敬佩吴用。他是众多好汉中唯一武功一般的人,但他却给人很不平凡的印象。他用计如有神助,从智取生辰纲开始,他的神机妙算没有一次不令人叹服。在取生辰纲过程中,他仿佛能窥视人心,巧妙利用防范心理,使处处谨慎的杨志也未能避免中计。吴用不伤一毫便大获全胜,正如后人评价的: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他虽狡诈,却心术生得端正,从未有过不义之心,相比宋江的哄骗之术,吴用显得忠诚得多。吴用与宋江看似宋江罩着吴用,实是吴用罩着宋江。如此足智多谋,赤胆忠心,怎不谓之英雄?

鲁智深是最可爱的一位好汉了。他的出场就极其血腥,这注定了他的结局:听潮而圆,见信而寂。你对他的第一印象一定是粗枝大叶,可是随着情节的发展,你会发现他的心思似女人家细腻,他先安排金氏父女离开,再去寻郑屠户;在林冲刺配沧州后一路跟随,才免得林冲在野猪林遇害。其个性特点被作者刻化得十分鲜明。此般见义勇为,自可称之为英雄。

林冲是最能忍的。他的妻子被人调戏,他能忍;他被设计误入白虎堂,也能忍;就算在野猪林差点丧命后,他还是忍;在草料场被烧听见陆迁的话后,他终于再也忍不了了,雪夜上梁山。即便在梁山受到王伦等人的挤兑,却依然忍气吞声。这种逆来顺受的心性使他刚硬不起来,这种隐忍是刻在骨子里,改变不了的。但在关键时刻,总能拍案而起,例如火并王伦,这样才有了轰轰烈烈的梁山故事。他曾是枪棒教头,一身的武功却从未轻易展露。令人感动的便是他与鲁智深的兄弟之情了。林冲在深山独有一名好友就是鲁智深,他叫鲁智深一声哥哥,鲁智深圆寂后,林冲也暴死他墓前,这悲剧的结局也正是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的结局。这样的武艺高强,论为英雄绰绰有余。

梁山好汉们的命运从一开始造反的声势浩大,到招安后的支离破碎,吐露了作者对朝廷的不满与被奴役生活的愤懑。这种思想就被寄托在了梁山好汉身上。他们敢于造反,并积极参与其中,却又愿意归顺朝廷,也表现了忠君思想的严重。

这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但每个人义薄云天、侠肝义胆的性格,塑造了一百零八个英雄!

读《水浒传》偶感:我眼中的梁山好汉


读《水浒传》偶感:我眼中的梁山好汉

看过了央视98版《水浒传》电视剧之后,位列中国古典四大名着之一的《水浒传》便成为我识字2024后必读的书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历程的不断丰富,我对水浒中的人物和故事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和感悟。

替天行道

相信看过水浒的人都对这四个字2024不陌生。一杆杏黄大旗立于广场正中,是梁山的形象代言,李逵砍了杏黄大旗还险些被杀,可见其地位。然而梁山好汉都是这样做的吗?只怕不尽然。

梁山好汉的出身良莠不齐,三教九流应有尽有,其中也不乏几个在当事人眼中颇为让人瞧不起的小商小贩,例如开店的、跑船的。孙二娘、张青、李立几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的店可谓是远近驰名。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商品特殊人肉包子。不仅如此,船火儿张横还改成了流动经营,时常问客官是要吃馄饨还是吃板刀面,当然不是真的请客,而是十分绅士地请你自选死法。

梁山好汉除了有人肉情节外,对其他坏事也是十分热衷的。五虎上将之末的双枪将董平可谓是个奇葩。只因向上司求亲不成,便投入了梁山温暖的怀抱。里应外合成功后,不但把人家的女儿强抢而去,还把自己的岳父岳母给杀了。这也是好汉行径?这心理,也太阴霾了。再有好汉武松,你杀了张都监报仇且不说,可是人家丫鬟招你惹你了?如果你是怕她们认出你便也罢了,可你还在墙上留下了杀人者武松的犯罪证据,你嘛意思?唯一的合法解释就是在武松眼中,她们的命贱如草芥,只配给自己泄愤而已。这也是好汉?更有甚者,阮小七几人在征方腊时,想一户人家问路借船,事后为不泄密,将一家老少七口尽皆杀死。天啊!还有天理吗?这就是梁山好汉替天行道的行径?

读水浒离不开一个义字2024。风水轮流转,聚义厅改成了忠义堂,但始离不开义字2024。可是他们骨子里也是义吗?

梁山新老两任寨主:晁盖,宋江。两人是生死之交,相互救过对方的性命。可是遇到权利及归宿问题时,兄弟情谊就靠后站了。宋江上山后,晁盖发现自己被架空了,故而强行出兵曾头市。但他只带了五千人马,要知道梁山现在的实力已不容小觑,只待五千人马难免寒酸了点儿。可宋江也太不地道了,竟也不客气客气。再者,晁盖是中计撤退时面门中箭而死,难道他是倒着撤退的吗?且从始至终史文恭都没承认杀晁盖的是自己,所以近年来有一种学术观点很流行:宋江算计了晁盖,史文恭是顶包的。

再者,在排座次时的种种不公也给义字2024抹了黑。晁派的好汉统统遭到打压,像孙新。顾大嫂、孙二娘、张青之类的小生意人,被人看不起,排名靠后,特别是在破连环马时有大功的时迁,因飞贼出身排名倒数第二。林冲上山许久,论功劳远在关胜之上,可为什么位居其下?只怕是关胜祖上显灵吧!再者,投降梁山的将领们,主将排名越高,副将排名就越高。想想就明白了,面子工程。

这些,也许是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造成的,也许是在成书过程中,作者经历了什么事,掺杂了些什么东西。只是,我还是儿时眼中那群单纯的梁山好汉,如今看来有些不一样了。

读《水浒传》有感500字:为民除害的梁山好汉


自从妈妈从上海为我带来《水浒传》这本书后,我就喜欢得了不得,一有闲暇便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里面那一个个人物形象丰满,生动传神,特别是那礼贤下士的宋江,武艺高强的林冲,神机妙算的吴用,重情重义的鲁智深等梁山好汉更是栩栩如生。

书中的宋江本是一个小吏。与晁盖是个形影不离的朋友,因晁盖劫取了生辰纲,知县令宋江带人去缉拿晁盖,而宋江却有意放走晁盖。晁盖当了梁山之主后,以重金感谢宋江。不料这一举动被宋江的蛮妻知道了,宋江为保性命将蛮妻杀死。很快岳母也知道了,她上报知府,宋江因此被刺配江州。读到这里,我的心快提到嗓子眼了,幸好宋江被晁盖接上山了,这时我才松了一口气。

梁山中的林冲可真让我佩服,他武艺高强,智勇双全。他本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只因遭到高球高太尉的陷害,刺配沧州,一路上的困难、险数数不胜数,种种原因让他一怒之下上了梁山。怪不得人们常说“逼上梁山”,原来真的如此啊!

梁山上的好汉们,他们不满当时的社会现实,揭竿而起,替天行道,他们这种敢作敢为的铁汉精神令人惊叹不已,我很佩服他们,若我也生在那个时代,我想我也会做一位为民除害的梁山好汉。"

《水浒传》读后感1000字:梁山好汉的不足


大约是初中的时候吧,初次看《水浒传》,跌宕起伏的情节吸引着我,我甚至被感动得涕泪横流,但偶然的机会,我又一次拿起了《水浒传》,想重温儿时的记忆,没想到,曾经感动过我的《水浒传》却让我很失望。我佩服作者刻画人物的手法,但这本书,在思想方面却显得很不足。

一、无是非观。我总结了一下,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杀人,而且有些是无辜的人。史进杀李吉,李吉并非有罪,即使有罪,也罪不至死。即使是我敬重的武松,也在杀张都监、张团练和蒋门神时,杀了后槽、两个丫鬟、张都监的两个亲随和其他一些人。石秀杀死了和杨雄妻子通奸的和尚和帮助和尚通奸的头陀,杨雄杀死了丫鬟迎儿和自己的妻子。还有,在攻陷一座城池或庄寨时,都要把长官一家良贱杀尽。

为救宋江,劫法场时,李逵杀人最多,不问军官百姓,杀得尸横遍地,血流成渠,推倒颠翻的,不计其数。

李逵嗜杀成性,在血洗扈家庄后,宋江斥责他说,扈成已经投降,何必杀他一家人。但念在李逵有功劳的份上,权且将功折罪,李逵却说:“虽然没了功劳,也吃我杀得快活!”杀人竟然还杀得快活,骇人呐!

宋江在浔阳楼上提的反诗里,有这样两句,“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似乎杀人是为了报个人的冤仇。

攻打完祝家庄后,宋江与吴用商议,要把这祝家庄村坊洗荡了。石秀禀说起这钟离老人指路之力,“也有此善心良民在内,亦不可屈坏了好人。”宋江听罢,叫石秀去寻那老人来。石秀去不多时,引着那个钟离老人来到庄上,拜见宋江、吴学究。宋江取一包金帛赏与老人,永为乡民:“不是你这个老人面上有恩,把你这个村坊尽数洗荡了,不留一家;因为你一家为善,以此饶了你这一境村坊人民。”什么是善,就是因为给梁山好汉指路了,典型的“对我好就是好人”的论调。

攻打完北京后,柴进和蔡福到家中收拾家资老小,同上山寨。蔡福道:“大官人可救一城百姓,休教残害。”柴进见说,便去寻军师吴用。比及寻著,吴用急传下号令去时,城中将及损伤一半。伤的可是无辜的百姓啊!

为了逼秦明落草,宋江设计让人穿了秦明的盔甲,攻打了青州城,把许多好百姓杀了,又把许多房屋烧了。

为逼朱仝入伙,设计杀死了小衙内——沧州知府亲子,一个四岁的小男孩,就算他的父亲恶贯满盈,孩子也是无辜的呀。

放火。例如,鲁智深火烧瓦官寺、晁盖上梁山时烧了自己的寨子、武松在蜈蚣岭烧了坟庵,穆弘上梁山时,也把庄院一把火烧了,这样的情节就更多了,不知道这样做用意何在?

此外,攻打祝家庄,实为借粮,并非义举,可宋江却说:“……祝家庄那厮,好生无礼,平白欺负俺山寨,因此行兵报仇,……”其实,祝家庄门上的标语(填平水泊擒晁盖、踏破梁山捉宋江)和抓了时迁只不过是这场战争的导火线而已。

在被迫上梁山前,许多英雄好汉本就是打家劫舍的或者是一方恶霸。就连晁盖也是打家劫舍的,虽说是“劫富”,可却没怎么“济贫”。穆春本是揭阳镇一霸,只因为薛永私自在他的地盘上卖艺,便吩咐人不要施舍他钱,他把宋江给了薛永五两银子视为对他权威的挑战,便吩咐客家和店家不许接纳宋江他们,可当知道此人是宋江时,便扑翻身便拜。看过《水浒传》的人都晓得,这样的情节不少。

书中很多英雄人物确实是被官逼得上了梁山,象林冲、武松、宋江,那时的吏治确也有些残酷。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原来故宋时,为官容易,做吏最难。为甚的为官容易?皆因那时朝廷奸臣当道,谗佞专权,非亲不用,非财不取。为甚做吏最难?原来做押司的,但犯罪责,轻则刺配远恶军州,重则了残生性命,……”吏治的严酷与不合理可能是导致反抗最直接的原因。可也有很多人如阮氏三兄弟却不是如此,也有一些人是被这些好汉们逼上了梁山的,如秦明、萧让、金大坚、黄信、李云、李应、徐守、卢俊义等。

二、乱世的志士往往有些无赖(老舍语),鲁智深到处赊帐,只说,先记上,改天再还,从店小二等对他的态度来看,他估计也是一霸,就连镇关西见了他,也是慌忙出柜身来唱诺道:“提辖恕罪。”这鲁达到处打人,而且有时是打着正义的旗号打人,如在旅店救那父女俩逃走,店小二阻拦时,鲁达大怒,打了那小二一巴掌,只打得那店小二口中吐血,再复一拳,打落了两颗门牙,其实店小二何错之有?到后来大闹五台山,更是流氓行经。杨志在生辰纲被劫后,也吃过霸王餐。

三、义气、人情大于法,宋江得知官府要缉拿晁盖,便去给晁盖通风报信。宋江杀了阎婆惜,知县却一味护着宋江,只想把事情朦胧做在原本无辜的唐牛儿身上。武松杀死西门庆、潘金莲后,知县也一心要周全他。说到人情,宋江惯会使人情,发配到江州府,到处使银子,因此无一不喜欢宋江。戴宗因宋江没送例银,大怒,喝道:“贼配军,安敢如此无礼,……且打这厮一百讯棍。”当知道是江湖上大名鼎鼎的宋江时,戴宗马上便和其称兄道弟。人情在中国可真是源远流长。

《水浒传》读后感800字-好汉?强盗?


《水浒传》中广为人知的108个好汉掀起一波疑义那108个是好汉还是强盗?

梁山108个真的是有情有义的江湖好汉,还是打着为民除害的牌子到处掠夺的强盗?作者描述的是一次农民起义,以农民为主人,公美化其,形象描述了这场战争。

实际上,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群不折不扣的强盗。

可能有人不平:林冲,武松呢?他们都是被逼的!像林冲,武松确实是被逼杀人,杨志失手杀了地痞,鲁智深打抱不平杀了镇关西不管是什么样的理由,他们杀了人,这是铁一样的事实。

至于卢俊义,秦明等人,虽然是被拖下水,但最终还是为梁山的好汉做牛做马,同流合污了,落得悲惨结果也不足为惜。

而上梁山的也不过四种:在外头犯了事不想被抓,逃上梁山找靠山;怀才不遇,又想有所作为,只好上梁山;没有生计与生活条件去蹭吃蹭喝;被迫逼上梁山。

宋江,好汉里的老大。他的心思很缜密。嘴上功夫又好。被他卖了,利用了也毫不知情,还心甘情愿为他效力。比如说秦明。宋江为了让秦明跟随他,设计谋害了秦明的家人,在秦明悲伤时又扮作好人安慰。秦明被宋江的外表所欺骗,忠心耿耿的跟随宋江。而阎婆惜则是在宋江给劫匪通风报信时抓住了他的把柄,宋江正愁她麻烦,事到如此,便起了歹心,杀人灭口。

柴进,表面上是招贤纳士,但实际上就是花钱买猴耍。上了梁山后也格格不入,似乎高人一等,对梁山好汉的事不屑一顾。他就根本没有瞧起过这帮强盗。

李逵的战斗力是很高,但是这高没有合理的运用,他老幼妇皆杀,不分青红皂白,毫无怜悯之心甚至吃人肉,喝人血!这是何等的残忍,这还是人吗?

好汉没有心计,没有不平等,没有虚假,没有残忍。这些人怎么能算得上好汉?

好汉们抢夺粮食,好吃懒做的他们不可能自己耕种,只能靠抢来维持口粮,他们从抢来的食物中分出极小一部分给百姓,大肆宣传自己的功劳,装模作样,百姓还对他们感恩戴德。

上梁山人的各怀心思,以无数无辜的性命当垫脚石,来满足他们的私欲,被皇上招安。

这些人怎能算得上好汉呢?在如今我们的眼中,他们就是所谓的黑社会,而梁山正是收留它们的强盗窝!

好汉?强盗!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且说好汉——《水浒》有感》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水浒传梁山好汉劫法场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