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巨婴国的读后感1000字 > 地图 > 巨婴国的读后感1000字

巨婴国的读后感1000字

发布时间:2019-10-29 来源:互联网

《巨婴国》读后感:中国式好人的爱情悲剧。

古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大凡成功的人士,他们都和书籍有着不解之缘,而当不同的人在看完作品后,相信也会有对于它的专属心得体会,在这个时候,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将自己的所思所想给记录下来,读书笔记,需要重点写哪些方面呢?相信你应该喜欢小编整理的《巨婴国》读后感:中国式好人的爱情悲剧,请继续阅读本文相关内容!

《巨婴国》是心理学者武志红近期出的重要作品。这本书借用弗洛伊德的理论,将婴儿的成长过程对比中国社会的发展阶段,并认为中国人大多数都是巨婴,中国社会整体处于6个月大的婴儿期,是一个巨婴国。虽然《巨婴国》褒贬不一,文字有些啰嗦冗长,有的人认为很好地解释了中国社会的很多病态现象,也有的人认为逻辑推演的过程太过牵强。不管怎样,我个人觉得这本书至少为我们认识自己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值得一读。

1、巨婴

武志红认为大多数中国人都是巨婴,具有“全能自恋”的人格,在亲情、友情、爱情中渴求得到婴儿般的照顾,期望一切需求都获得满足。很多关系中,中国人总是试图抢夺话语权,话语权拿在手上就能有神一般的感觉,话语权失去时就有魔一般的雷霆之怒。崇拜加照顾是搞定巨婴的绝招,照顾弥补了巨婴们生命初期的缺憾,崇拜满足了巨婴们的全能自恋。

我个人觉得武红志的这个观点有些夸张,可以解释部分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个别现象,但不能解释整体。毕竟每个人都会在各种人际关系中不断成长,真正的“宝宝”毕竟不是很多,虽然大家现在都自称自己是“宝宝”……但他的观点也在警醒着我们,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可以自称“宝宝”……但不能去做一个“宝宝”,不渴求巨婴式的照顾与爱恋,不要在关系中过于委屈自己,让别人成为“巨婴”。

2、中国式好人

书中提到了一个有趣的群体,那就是中国式好人。作者也说自己是中国式好人。中国式好人会过分客气,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至少,别人每一分付出,自己都要惦记着还一分,否则就难受得要命。好人经常容易客气,这种客气从孤独中生出,继而又将他们锁在孤独中。武志红认为假如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能量泡,若想在这个世界上彰显存在,都要扩张能量泡。所谓攻击性与性欲,就是能量泡扩张动力的展现。成为一个没脾气、没需求、没性能量的好人,你得到了其他气泡的赞许,但失去了自己的活力。

反思自己,深以为然。以前经常很多朋友都会说我“泽昌,你太好了”……我听着还挺高兴,现在谁再用“好”来形容我,我就会和他急……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小时候父母很早就不在我的身边,在外地工作,是奶奶一手把我带大,高中开始就一直在外地求学。反思自己,就是这段留守儿童的经历也对我的成长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从前的我不太想去麻烦别人,害怕亲密关系,很多事希望自己一个人去扛,也给人留下了中国式好人的印象。但从高中开始,我开始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尝试开始克服,在不断的犯错中逐渐成长。我开始明白任何关系我们都应该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输出自己的感情和想法,敢于用愤怒或者无视来表达自己的界限,而不是被动地成为大家眼里的好人。就像弗洛伊德所说,攻击性和性是人类的两大动力,温尼科特则说,攻击性即生命力。

当然,只是不做一个中国式好人还是不够的,还应该活出生命的热度。王小波说一个真正的个人主义者是可以享受性爱、享受智慧和享受有趣。村上春树说,不管全世界怎么说,我都认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确的。无论别人怎么看,我绝不打乱自己的节奏。喜欢的事情自然可以坚持,不喜欢的怎么也长久不了。我们只有做一个真实的自己,不是为了成为一个好人而做一个好人,才能让自己的“能量泡”具有张力。

3、爱情

最后来谈谈爱情。武志红自己感叹,自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男人,稳重老实可靠,每次恋爱,见到女友的亲朋好友时,他们都会对作者交口称赞,都觉得这个女孩找到了一个可托付终身的人。他认为中国女人最缺的是安全感,倾向于找拥有母性温暖的男人。他们缺乏雄性的攻击性。而男人也在这样的环境中没有找到自我,都被设计成围绕着别人转的人。中国式好男人很容易在伴侣关系中失意。好人藏着一个逻辑是,我为你付出了一切,你要爱我。这种对爱的渴求,自然在伴侣关系中达到顶峰。可是,伴侣关系的根本逻辑是亲密。亲密,只能通过真实和敞开来达到,而付出只会给对方制造内疚,结果导致对方更加想远离你。在亲密关系中,我们都应该做自己,不是在做一个好人或者一个假人,爱与恨、怒与乐、丑与好都可以让它较自由地流动。

“中国式好男人,稳重厚道,但被动消极。被动消极的原因,不是善良,而是因为有一颗玻璃心,承受不了渴求表达后被拒绝的挫败感。他们的感情表达,特别是爱情,只能抵达离自己胸口一厘米远处。这点热情,若受一点挫败,就会收回。读书笔记.他们的情感流露如此微弱且迂回,要等女人认可后,才会前进一厘米。一旦没被看见甚至被否定,他们就会迅速收回。所以,他们的追求,常常只有一个回合,甚至这一个回合都是被动的。征服他们的最好办法,是夸奖他们有多好,多么有爱的能力,然后,他们会愿意做牛做马。”

最后武志红概括了一下,中国男女的恋爱其实都是在找妈。根据心理发展水平的层次,恋爱有三个水平:1.恋父恋母水平,会被对方魅力吸引,愿放弃自恋,爱对方,但在恋爱中并不会真正失去自我;2.肛欲期幼儿水平,虽关注爱人,但只要关注自己,且既想独立又想亲密,不能很好处理这一矛盾;3.口欲期巨婴水平,只要亲密,要恋人将自己意志当圣旨,易将一切错误归咎对方。

虽然武志红的论断有些夸张,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实生活中,很多恋爱关系都是在寻求得到婴儿般的照顾……如果求而不得就会出现裂痕,我们也在一次次裂痕和分手中逐渐成长。

最近又重温了一遍星爷的《大话西游》,大家总是感叹小时候看《大话》全是搞笑无厘头,长大后看到的全是伤感和无奈。我想伤感和无奈更多是自己被爱却浑然不知,幡然醒悟佳人已去。至尊宝是被爱的,但却不懂爱。我们成长的过程都是在追求第一,追求优秀,当然也希望得到一个优秀的伴侣,于是我们竭尽全力提高自己的价值,让自己值得被爱,以期吸引到优秀的异性。但是,纵然成为了齐天大圣,没有爱的能力也是痛苦的。成熟的爱情里,你自己不应该是巨婴,同时你也不应该把对方变成巨婴,而应像舒婷诗歌里的橡树与木棉,互相依靠,共同成长。

HDh765.com更多读书笔记小编推荐小编推荐

《巨婴国》读书笔记200字


《巨婴国》读书笔记200字

内容:鬼的核心特质,是怨气和抱负。妖的特质是为所欲为,女妖的特质则是为爱恨情仇可不惜一切,捅破天都不怕。

感想:难怪电视里的女妖多是青春可爱,懵懂无知。骂别人是妖女,也不完全是坏话嘛,哈哈哈!

内容:须知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

感想:杂酱面确实挺好吃的,但是我今天就是想吃火锅。

内容:那些容不得一点不同意见的人,想和别人建立关系时,又会灭掉自己的意见。灭掉对方的不同意见,和灭掉自己的意见,都是一个目的:追求绝对共生,我和你,完全一致,我们之间没有杂音,如此一来,我们就宛如一个人。

感想:曾经的我就是这样一个人,点菜的时候都不敢点自己喜欢吃的,我喜欢吃干锅肥肠,因为怕别人嫌弃,从来不敢点,但是后来我发现,如果有人点了这盘菜,很快就会被一抢而空,所以,我一直都很仰慕敢点这道菜的人。也遇到过,你说什么都唯唯应承的人,但是长久相处才发现,一朝翻身,他会极其自私霸道。对镜自照,觉得自己的内心也很狰狞。

心理学书籍《巨婴国》读后感


中国的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乃至心理学工作者,多半都有这样的体会:从学理的角度看,心理学知识说的头头是道;从科研角度看,心理学研究好像也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可是,一旦将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就会发现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觉,换言之,心理学知识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有较大的距离。

在大学时读心理学的书籍,总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将心理学理论本土化,这是心理学界的一大难题,任重而道远。

今天,我开始做《巨婴国》的读书笔记,这本书的作者是武志红,国内的一名心理咨询师。书中的见解颇为震撼,最起码不是心理学中的一些老生常谈。心理学在植入中国后水土不服,国内一些优秀心理咨询师可以稍许缓解这一病症。他们一边学习着心理学中的正宗理论,一边接触着国内数以万计的真实故事。他们口中的心理学术语,会给人一种亲切感。

我觉得,武志红干的事情,就是在一些心理学的理论前面加上“中国式”三字。

他是一位拓荒者,可他也很谦虚,明白自己到底在干什么。

他说:“作为一名咨询师,我没有治疗理论上的野心,并不太想发明什么新的疗法、有中国特色的疗法,我只想弄明白,中国特色的家庭和中国特色的爱情,是怎么回事。”

心理咨询这一领域的理论基础有三,精神分析学占据了一席之地,武志红属于这一派系。之前我反复研读过精神分析学的一些理论书籍,总是铩羽而归。这一次,希望能从武志红的文章中,看到解读精神分析学的接地气的诠释。

《中国式团队》读书笔记


我认为曾先生的团队管理学说对管理素质较高、相对年龄较大的团队比较好,对80后为主力的团队似乎可能不太适应。
而且中国人应该有自己的管理模式,及管理思想。是因为深深的了解了团队以及管理的内涵,团队以及管理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说做就能做的!
在21世纪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靠个人的单打独斗是不可能的。团队是新名词,在我国早就有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所以我们要发扬这种传统,在这个社会上迅速组建自己的团队。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我对此书读后的感觉是这样的:
首先最早的现在团队管理应该是在美国,关于在团队管理方面,我倒觉得日本更具有可学性,是绝对服从性的,所以后来被流传到了日本,被日本学习借鉴,结合日本的文化形成了日本的现代管理理论,虽然管理起源美国,但后来日本在管理作的很好,迫使美国对日本管理刮目相看,形成了两国理论,中国的确应该好好借鉴!!
现在日本和美国的管理已经来到中国,我觉得既然已经来到中国了,就需要这些团队管理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中国人自己的软队管理,因为各种原因的差异,我认为中国照搬国外的是在国内行不通的!就像基本原理需要结合具体实践一样。
然而中国人和日本人,美国人,文化差别真的很大的。
如果我工作的时候有可能作为一名管理者的话就这样来实践,而《中国式团队》正好提供了一面镜子。用来反思那些欧美以及日本理论,只有这样才能看得更清楚。
我认为我还算是一个比较容易吸收个中理念的人,在对任何理论不了解前都不排斥而去熟悉,我知道任何理论或者概念都有特定的局限性,如果到时候我真的做了一名管理者,只有综合分析,然后个别实施,到时候才能够形成自己的管理习惯。
其次我认为中国式管理现在是学术热点了,因为过了那个单纯学习的阶段了,中国真的是有特色的国家,我感觉现在有种理念比较流行了,就是把孔子的学说融入到管理中,关于孔子的学说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的文化,那只是一种尝试,就像百家讲坛中于丹教授所说:当我们在上班的时候会用儒家的思想,修身齐家平天下。而下班呢,我们又会选择用道家的思想,当我们看待那些欲望,再去在处理事物的时候,要宣扬法家的思想。我们中华民族百家争鸣,但却从未发生过像百家争斗的事件,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却是百家融合、借鉴发展的情景,而我们中国人对待那些思想都是不是笃信的,应该都是各取所需,我觉得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聪明。
然而不同的市场,造就了不同的团队形式与内涵!也许只有适应市场的团队才可以得到真正的成功吧!
现在应该可以说欧洲的市场以及管理是发展相对成熟的,再与中国国内相比较,感觉就相差得有点远了,当然中国国内的环境与国外的环境的差距也有距离。
不管怎么样,中国式的团队,也肯定有其优势所在的。只要积极的去学习先进的管理以及其精神,在我们本来的基础上,再不断发展与完善,中国国内的团队的发展应该会是很好的!一切都需要用心去追求,去努力,需要智慧去运用,去超越国外的一些团队!
最后,相信自己,相信伙伴!因为它解释的是一种团队人员之间的信任和互助!

《中国式教育的失败》读书笔记


文章中的我与张二狗虽是两个极端,但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它折射出中国式教育的种种弊端,值得我们深思。

文章中的我是一个循规蹈矩,踏踏实实读书的典型,从小受到父母、老师的喜爱,但却是一个高分低能的典型。这种循规蹈矩,踏踏实实读书的人照理说也是应该培养成国家的栋梁之才,应该是一个高分高能的人,我们的教育为什么办不到?国外都夸中国的基础教育搞得扎实,可我们的教育就是培养不出顶尖级的科学家,原因何在?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已经够多的了,不过,我还是想在这里谈谈我的不成熟的看法。

一、我国的教育缺乏对学生个体的尊重,学生的个性受到压抑,结果是泯灭了他们聪慧的天资。

二、我国的教育重知识的记忆,轻智力的开发,又特别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开发,自然培养不出顶尖级的人才来。

三、教育与实践的脱节。人的所有学习都是为了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在学习的时候参加实践,在实践的时候深化学习内容,相得益彰,互相促进。这样,才能培养出高分高能的人才来。而我们的教育脱离社会实际,读死书,死读书,为了安全,义务教育阶段几乎不参加任何的社会实践活动,高中阶段由于高考的压力,除了做点实验外,也几乎不参加任何实践活动。大学也有很多由于认识的原因,亦或条件的原因,不能让学生充分参加各种实践活动。这种现象不纠正,中国的教育就难以走出低谷,走向辉煌。

张二狗该不该受到称赞,该!他确实是个人才,他的成就就是证明。他为什么在童年、青年时不好好读书?原因不在他,而在于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育不尊重个体差异,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死板的传教式的教育方式,任何一个有智慧的学生都难以接受。他们老听教师讲感到厌烦,自然就思想开小差,搞小动作。教师自然不喜欢,讨厌,直到拒之于校门外。他们被踢出学校后,进入了社会这所大学校,在社会实践中学习。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再加改革开放给了他们展示自己的大舞台,他们自然会获得很大的成就。

那么书是不是可以不读呢?当然不是。知识和智力是一个人腾飞的一对翅膀,缺一不可。张二狗在有了很大的成就后,不是也还要进大学去进修吗?显然,他也感到了知识对他事业发展的重要了。

《巨婴国》读书笔记与读后感心得体会


我们多数人,看似是成年人,但心理发展水平,其实还是婴儿水平。

成年婴儿,即巨婴,婴儿是没法面对失控的,失控会引起他们巨大的无助感,他们需要将失控这件事从自己身上切割出去,而且他们认为必然是敌对力量在控制这件事。例如屡屡爆出的老人”讹诈“扶助者的事情,对老人来说,摔倒就是一个巨大失控,他们会认为,这不是”我“导致的,而是”我“之外的一个敌对力量导致的,并且它有主观恶意动机。所以,他们必然会找人去怪罪,且他们会认为对方是主观恶意的,于是对方必须负责和道歉。

由此可以看出,巨婴这一概念,可以强有力地解释很多中国经典的社会文化现象。在此我列举几个本书中提到的案例来阐述巨婴的形成。

一、中国人的情感模式都是在找妈

恋爱中,我们在寻找什么?

至少,中国人的情感模式,都是在找妈。

男人找的,是“新娘”,新的娘。女人同样也是如此,无论是萝莉找大叔,还是让中国女人最放心的憨厚老实可靠男人,都是“妈妈”,都是被阉割的、具有母性的男人。

按照正常的心理发育,如果女孩在原生家庭中得到了足够多的爱,那么到了大学毕业的年龄,回去寻找激情和独立。如果这时候有男人对你说,你不用工作,每个月给你多少钱,我来照顾你,正常女孩一般会拒绝,因为她不想被约束。但是萝莉容易答应,因为她只是生理年龄成年了,而心理年龄还是一个小婴儿,还渴望被一个妈妈养着照顾着。

再谈谈大叔,很多大叔在小时候便是懂事,父母不用操心的好孩子,他们少年老成,小孩子的天性过早丢掉了。他们与萝莉在一起,在“喂奶”的同时,也满足了一部分回到童年的幻想,是对自己的一种补偿。

这样的关系中,两个人都是在轮流扮演巨婴和全能妈,都在全心全意考虑彼此,但同时都感到对方沉重而脆弱,自己的发展被绑住了。

另外,有一个基本真相是,真正能够制造安全感的只有爱。

二、国人为何随处丢垃圾

国人缺乏公德,这一点已成定律,旅游中的不文明现象,也只是其中一个方面的展现而已。

台湾学者孙隆基认为,国人的大小便训练方式,是导致无数不文明现象的根源。

孙隆基认为,西方人在大小便训练上,有两点不同,第一是比较严格,要孩子定时定点排泄,而不是随处排泄,第二是这件事主要由孩子来掌握。相反,读书笔记.我们比较随意,让孩子穿开裆裤,这意味着,我们认为幼童是没有能力有规律地控制自己的排泄物的,再者,大小便的排泄,不是掌握在孩子手中,而是由大人掌握。

幼童时,如何对待排泄我,决定了成年时如何对待各种生活垃圾。我们的教养方式,导致了这样两个态度:第一,我可以随处丢垃圾,一如儿时可以随处排泄;第二,我制造的垃圾,我负责不了,应该由别人负责。

所以,这最终导致了国人在长假旅游期间,将垃圾,即“成年人的排泄物”,随处丢弃。

三、中国女人为什么脾气大

中国家庭中,常常充满怒气和怨气,它们也多是自恋性暴怒的转化。

说到男女,大家很容易想到性上,于是觉得,中国女性在恋爱中脾气大,是性没有得到满足,但以我的了解,性会是重要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主要因素,还是心理发展水平太低。追求性满足,是俄狄浦斯期以后的动力,是3岁后幼儿的事,而国人多是6个月的婴儿,其动力还是在找自己共生的妈,而妈就必须满足婴儿的各种需求,否则,婴儿就觉得自己可以理直气壮地生气。

中国女性脾气太大,主要是因巨婴,而非性。

但是,必须说明的是,脾气大,虽然不好,但如果将脾气与个性彻底抹杀,那就更糟了。由巨婴组成的中国家庭系统里,每个成员都不好相处,不好相处,还有点活力,能做事,特别是人际上可以为家里谋利益;好相处的,代价常是灭了活力。所以能看到好男人和脾气大的女性组成的家庭,常常是,男人只不过在提供物质之需,而但凡涉及复杂的人际关系的事,都是有脾气的女人在处理。

《巨婴国》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好段32条


1、婴儿是没法面对失控的,失控会引起他们巨大的无助感,他们需要将失控这件事从自己身上切割出去,他们会认为,既然失控意味着“我”控制不了,那必然意味着,是有一个“我”之外的力量在控制这件事。…所以他们必然会找人去怪罪,这样就保护了“我还是能掌控自己身体”的这种感觉,且他们认为对方是主观恶意的,于是对方必须负责和道歉,否则他们就一直死磕下去。

2、5岁前分这样三个阶段:0-6个月,我称之为一个人的阶段,即,虽然看起来是婴儿和妈妈或者其他抚养者在一起,但婴儿会觉得整个世界只有他一个人存在,且整个世界必须以他一个人的意志为核心,他接受不了不同,不同即是敌对世界…6个月-3岁,我称之为两个人的阶段,即,婴儿开始意识到,他和妈妈是两个不同的人,他既需要和妈妈亲密,又需要独立…3-5岁,俄狄浦斯期。我称之为三个人的阶段。意味着,一个人能接受关系的复杂性了,我爱你,但我也爱别人;你爱我,你也可以爱别人。

3、口欲期的集中表现则是:好吃,并且,什么事都要经过嘴来体验。口欲期不仅是好吃,也因为嘴部最敏感,所以1岁前的婴儿,做什么都喜欢用嘴唇去感受一下。

4、中国家庭的轮回链条。链条一:结婚。结婚时做选择的标准,不是情欲的激情,更非爱与恋,而多是安全感。结果是,婚姻相对稳定,但缺乏感情。链条二:婚姻生活。婚后,因没有感情的滋养,也因为重男轻女令女性严重缺乏安全感,导致妻子一方怕孤独,于是去抓丈夫,而丈夫觉得,本来就缺感情基础,更不愿被妻子紧紧抓住,所以丈夫要选择逃走。链条三:生子。有了孩子,妻子终于发现,孩子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弥补她内心的空洞,于是她开始抓孩子。

5、爱是什么?爱是回应,是看见,是链接。

6、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马拉佐夫兄弟》中有如下一段对话:“哥哥问弟弟:杀死一个小女孩,可令整个世界得救,那么,这可以做吗?弟弟犹豫了一会儿,小声但坚定地回答说:不可以!”这才是个人主义的精髓——不得以任何名义侵占个人的利益。

7、中国古代的爱情也很少完满的,悲剧较多。因为爱情是一个成熟个体的自我实现,而且爱情势必意味着对家庭对妈妈的背叛,这会撕裂母婴共同体,所以很多古代人的爱情都是妈妈一手摧毁的。

8、中国文化一向被贴上男权的标签,但我觉得更多的是母系的文化。很多东西都是为了维护母亲的…最夸张的故事是岳飞,他的父亲岳和,一个理想的父亲,竟然在传说中被抹去。

9、中国社会,到底谁掌权?社会权利体系中,是男人掌权,最经典是皇帝,家族权力体系中,却常是大母神掌权,而作为权力代表的男性大家长,也得听他妈的。

10、对于1岁前的小婴儿来说,怎么爱他都不过分。

11、恨是关系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可以说,如果不能恨,就不会有爱;如果不能有拒绝,就不会有亲密。

12、丁书苗的绝招,就是把对方(刘志军)当婴儿照顾,当天神崇拜,同时,又显得毫无心机。她既是一个将巨婴照顾得无微不至的妈妈,又是刘志军所称的“猪脑子”,这样就给刘一种感觉——他伟大的头脑可以放心地控制丁书苗。

13、西方人在大小便训练上,有两点不同,第一是比较严格,要孩子定时定点排泄,而不是随处排泄,第二是这件事主要由孩子来掌握。相反,我们比较随意,让孩子穿开裆裤,这意味着,我们认为幼童是没有能力有规律地控制自己的排泄物的,再者,大小便的排泄,不是掌握在孩子手中,而是由大人掌握。幼童时,如何对待排泄物,决定了成年时如何对待各种生活垃圾。

14、亲密和分离,构成任何一对关系的两大动力。我们需要亲密,需要爱与链接感,当体验我与你合一时,会产生巨大的愉悦。同时,我们也需要分离,在分离中成为自己,并且分离意味着对彼此的检验——我离开你,不同意你,你还会爱我吗?如果只有亲密,没有分离,关系会出大问题。

15、弗洛伊德说,一个人必须学会合理或象征性地表达他的攻击性,否则他就会出现心理问题。

16、有时候,好人只是一个借口。我觉得我是好人,这给了自己道德感,然后就可以干坏事了。

17、对父母养育子女的建议:第一,在孩子最小的时候,特别是一岁前,给予无条件的爱,特别是妈妈,要在情感上与孩子尽情地互动,和孩子经常有皮肤接触。第二,当孩子逐渐有能力开始探索外部世界时,给孩子自由,让孩子按照他自己的感觉、声音去探索世界,让孩子知道,他的内在是足以成为他行为的凭借的。第三,特别重要的是,鼓励孩子的活力流露,而活力有两个重要的表现,一个是创造力,一个是性。

18、很多人怕麻烦别人,但是,不麻烦彼此,关系也就无从建立。其实,将关系中的动力,视为麻烦,这本身意味着,一个人在关系中经历过很深很深的失望,于是他知道,自己伸向别人的手,是不受欢迎的,所以这叫麻烦别人…深度的怕麻烦哲学,必然是在生命早期,在家中就建立的。正常的情形是,如父母心中有爱意和热情,他们会带着欢喜去满足孩子,这样孩子就会慢慢带着自信和一点理直气壮劲去要帮助要爱。既然父母都喜欢这样做,那自然就不是对父母的侵扰了。但如父母并不热情,对孩子的好都是努力做出来的,那么孩子即便事实上被满足了,仍会觉得像是伤害了父母一样,于是产生愧疚,以后尽可能地不去给父母添麻烦,由此形成怕麻烦哲学。

19、缺热情的人,可以努力对别人号,但这时,他会产生付出感。

20、中国式养育中,希望孩子懂事,希望孩子不要给大人添麻烦,可是如果你真想养一个健康有活力的孩子,你需要知道,懂事、怕麻烦常来自绝望,而且总与孤独相伴。

21、婴儿和巨婴,最根本的心理是全能自恋。它有四个基本变化:一、全能自恋。我是全能的神,世界必须按照我的意志运转。二,自恋暴怒。意愿被拒绝,神就会变成魔,而生出摧毁欲。三,彻底无助。暴怒不能表达,就会转而攻击自身,让自己不能动弹。四,被害妄想。我的所有不顺,都是因为外界有一个魔鬼害的。

22、很多严重的拖延症,(巨婴)有很宏伟很完美的想法,但不能实施,因为真去落实,他们的全能感就必须会被颠覆。譬如一个女孩说,她希望自己的会计师考试能得高分,但她就是不能投入学习。仔细聊下去,原因很直接——真去学习时,就发现掌握知识m.i1766都需要时间,并不能做到一学就会。这对任何人来讲都是事实,但却打击了她的“我应该是全能的”想象。所以,最好就变成,她从来都不去真正投入,这样就可以保留着一个自我安慰:“我没有成功是因为我没有投入,真投入的话,那一定会了不起!”

23、皇帝梦,也是巨婴梦。看起来豪气干云,“大丈夫当如是”,但其实都是婴儿生命最初的全能自恋的幻梦。当皇帝,知识为了能构建一个势力范围,在这个势力范围内,我可以为所欲为,而其他人都得听我的,否则就去死。

24、在婴儿期没有妈妈建立依恋关系,允许自己变得无助而依恋妈妈的话,等成年时再建立这个,会非常困难。太多成年人在恋爱上遇到大问题,原因在此——太难把自己交出去。

25、最初婴儿都活在全能自恋中,觉得世界和自己是一体的,所以,一发出渴望,世界必须立即满足自己…成年人则知道,多付出努力,就可能会有效果。你持续地发出声音,世界回应你得可能性就更大。…巨婴做事常只能过一招,败了就不行了;成熟的人做事则可以连续过很多招,因懂得努力的价值。

26、本来,母婴共同体的共生,是母亲要顺着婴儿的意志,因为婴儿没有能力解决他自己的需求,而在中国式的亲子共生中,是孩子顺着父母的意志。所以说,孝道是人性的逆转。孝道的根本,即,成年人都是巨婴,得找人共生,还有强烈的全能自恋,希望有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运转。

27、孝道是儒家的核心,而几大儒家代表人物,如孔子、孟子、荀子和朱子等,他们都算是寡母家庭。

28、阉人阉割了性欲。圣人阉割了物欲。但他们都有权力欲。

29、你如何发出自己的声音?如何回应别人向你发出的声音?这是沟通能力的基本…如总有精确而及时甚至是同时的回应,那就成了最迷人的事。

30、准确回应并不是特别的难:儿子和外婆玩,我就去洗脸。他疯得很高兴,突然跑过来说:妈妈,妈妈。我对他说:嗯,妈妈在洗脸。我突然意识到他是想告诉我他很高兴。我说:你是不是很高兴啊?他“嗯”了一下,就自己跑开了。

31、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恨是爱而不能。

32、一切美好的食物都需要很多踏实的细节累积而成。所以,真正的好东西,绝不可能一蹴而就。

《包法利夫人》读书笔记1000字_一场爱情与婚姻的悲剧


女主人公爱玛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农家,曾在修道院受过教育,不仅相貌美貌,仪态优雅,而且头脑聪明,富有才华,“绘画绣花,谈琴跳舞,无所不能,甚至还懂地理。”乡镇上的人把她看作“城里姑娘”。在婚姻大事上,这为姑娘因为看了不少小说,梦想那种富有诗意的“妙不可言”的爱情,希望自己生活在“古老的小城堡里,像那些苗条高条的女堡住,整天呆在尖尖的三叶型拱门下,等候拖下巴,倚着石栏等着白翎骑士,骑着一匹黑马,从远出的原野上疾驰而来。”然而,命运给她送来的不是白翎骑士,而是乡镇医生夏尔·包法利。

夏尔·包法利相貌粗鲁,衣着土气,才具平平,风度全无,谈吐想人行道一样平板不会游泳,不会使剑,不会放枪,不仅不善于启发你的感受爱情的力量,领略生命的妙谛,探索种种奥秘。就连起码的善解人意觉察妻子的情绪,窥见妻子的心思,与只交流感情也做不到。爱玛满腹情怀无于诉说。因此新婚之后,接踵而至的便是失望、惆怅。两夫妻生活上越是接近了,心灵上越是隔远,给第三者的进入造成了可乘之机。

头一个“第三者”并未闯入爱玛的夫妻生活,却在他的心上永远占据了一块地盘。从新婚不久,在侯爵府上那场盛大的宴会上与年轻的子爵乡拥共舞开始,到结尾看见子爵的马车从一家公馆门前驶出为止,爱玛时时不忘这为英俊潇洒的男人。可以说他是她心中的“理想男人”。也是在他的对照下,她才明确感受到丈夫的平庸,猥琐,才对丈夫声出反感的。

第二个第三者是乡绅罗道夫。这个情场老手一见之下立即判定爱玛渴望爱情,就像案板上的鱼渴望水!单纯幼稚的爱玛经不住他的撩拨,正德动了痴情,谁知这个无耻的家伙将爱玛玩弄过之后,在她最需要他的时候抛弃了她。

第三个是公证员莱翁。此人受过教育,亦有才华,与爱玛趣味相投,两心相悦。爱玛从罗道夫给她的打击恢复过来后,便与他开始来往。可是爱玛为他做出种种牺牲,花费大量钱财,在债台高筑的,眼看就要倾家荡产的之际,向他求援,他却狠心的敷衍搪塞一番,将她她打发,逼得她走上绝路。

凭心而论,爱玛的婚姻悲剧,她是要负很大的责任的。但是社会就没有一点责任吗?爱玛是个不幸的女人,受过良好的教育,多才多艺,对于婚姻和家庭,有自己的憧憬和理想,可是我请的现实,却只能是她嫁给包法利这样平庸、毫无情趣的男子;婚后,她曾做出种种努力,希望维系夫妻感情,希望丈夫有所作为,可现实却一次次使她的愿望落空、破灭。正是现实使她一步步走上坠落之路的!她的单纯、天真,与周围社会的丑恶、阴险形成鲜明对比。情人的虚伪、无情,商人的狡诈、奸险,公证员的无耻、卑鄙,都说明了一个事实,把爱玛逼进毁灭的深渊的,是整个社会!这一点,正是《包法利夫人》的强烈的批判精神所在!正是福楼拜发人深省的力量所在。

《伟大的悲剧》读书笔记


悲剧,总会催人泪下,确切的来说,它不止催人泪下,还有令人惋惜的,经常被称作喜剧的反义词。悲剧并不限制于戏剧中,现实中也有。但是,有的悲剧是伟大的。这里,我要讲的关于我们学的课文《伟大的悲剧》。
稍微了解南极的人了解,南极洲南纬90度的科学测试站取名为阿蒙森斯科特。这为了纪念人类历史上最早到达南极洲的极点的两名科学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阿蒙森的队伍最先到达极点,然后凯旋而归。可斯科特的队伍慢了他们近5个星期,即使也到达了极点但回归的途中,南极严寒的天气提前来到,无情地袭击他们。在恶劣的环境下,他们在饥寒交迫中挣扎着,去了2个月的搏斗。最后他们体力不支,长眠于白茫茫的冰天雪地之中。
真是一场骇人听闻的悲剧。这些英雄,之因此称为英雄,是因为他们拥有高尚的品德,视死如归的精神。首先是禁卫军奥茨,为了不拖累同伙,在关键时刻爱护同伙,而向死神飞奔。而最后,他们抱着绝望,骄傲地等待致死。他们无怨无悔地爬进睡袋。尤其是斯科特,到生命最后关头给他所爱的一切人写了书信,表达他无私的爱和真诚的情义。因此,当他们与世长辞后,连最高权威的国王也跪下来悼念他们,可知他们在群众眼中的地位至高无上。
有句话说得好,致死不是生命的终止,而是生命的升华。这就像课文中的那句话:1个人即使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我,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这已经表现他们为事业而献身的精神是无比高尚的。
即使他们去世多年,但我坚信,他们的高尚精神永远活在群众的心里,永远不会被群众放弃或遗忘。悲剧,是伟大的

搜罗大全,伟大的悲剧读后感500字


《伟大的悲剧读后感500字》(一)

前段时间我问学习了《伟大的悲剧》这篇课文,深有感触。他们让为了理想坚持不懈的精神、为了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我感到惊叹!坚持不懈在于他们勇于向大自然做斗争。没有轻易的向困难低下头,在寒冷的南极里,每走一步走是艰难的,而最终他们在没有选择正确的交通工具的情况下到达了目的地,这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之后在返回的路上,饥饿、寒冷、寒风时时刻刻威胁着他们,他们靠着一种信念不断的坚持。现在正属于亲少年的我们应该要坚持不懈,在学习上坚持不懈的做好该做的的事,不懒惰,不轻易放纵自己。他们还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去得路上,一直在与阿蒙森竞赛,为国家的荣誉而竞赛,想成为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人,正如文中说的一样,第一名拥有一切,第二名一无所有。无论是肉体还是心理都承受压力。最终最不想发生的还是发生了。他们坦然面对现实,没有抱怨,而是祝福,这充分表现了绅士风度。现在的我们的确需要一种不嫉妒、不抱怨的心理,事情失败不放弃、不气馁。最终死神还是没有放过他们,有句话说得好,死亡不是生命的终止,而是生命的升华。这就像课文中的那句话: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这已经表现他们为事业而献身的精神是无比高尚的。虽然他们去世多年,但我相信,他们的高尚精神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永远不会被人们放弃或遗忘。悲剧,是伟大的

《伟大的悲剧读后感500字》(二)

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这个名字深深地嵌入了我的心中。不仅他,还有他的队友们,那种最初的激动,到最后的绝望,这途中的感受不言而喻。我们可以想象,一片白茫茫的冰天雪地中就只有他们几个人在走,他们心里的那种无助、失落、不知所措的心情一直回荡在他们心中,但他们没有一个人把心中的苦倾诉给自己的同伴,而是自己默默地忍受着、承担着。这种精神上的压力是非常人所能忍受的,以至于让埃文斯精神崩溃。

而骑兵上尉劳伦斯奥茨为了不拖累同伴,独自去面对、走向死神,给队友们以更多生的希望,而要做出这一决定,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啊。

但他的队友们并未能如他所愿,而是最终以体力不支而倒在返程的路上。

斯科特临死前的感悟可能比某些人一辈子的感悟都多。因为只有在这种从未被人声冲破过的寂静之中,他才会悲壮地意识到自己对祖国、对全人类的亲密情谊。作者的这句话说得多好。一个人如果连拿出让自己领悟、反省的这么一个时间都没有的话,那这个人这一生算是白活了。一个人只有在静下心来,在极度的寂静之中,自己想一想,反省一下自己。这务必会让这人感受良多,会让人的思想升华。

伟大的悲剧这个标题一点也不过分,因为它充分地彰显了斯科特一行人的顽强求生意志,但却事与愿违。用他们的话来说:或许这就只能是一个伟大的悲剧。

《伟大的悲剧读后感500字》(三)

读完《伟大的悲剧》这篇文章,我感受到了探险家们的坚毅和那种集体主义的精神。他们诚信,爱国,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他们在那严寒、路况险恶、粮食短缺、健康每况愈下的条件与艰苦环境下,能够勇往直前,已经算得上是一位英雄了,我打心眼里佩服他们。

美国小说家狄更斯说过: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峰。做什么事都要有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才能一步一步走向成功,比如像居里夫人为了研究出镭,她坚持不懈,最终梦想成真。

这几位探险家虽然没有回归故乡,但他们在离开世界前回忆了美好的往事和对祖国、亲人、朋友的思念,他们和其他伟人一样伟大;他们的身躯虽然倒下了,但他们的心灵却变得无比伟大。

科学考察和探险,既是他们对未知的探寻,也是他们对自我的挑战。从高峻的山峰到深邃的海底、从浩瀚的大洋到茫茫的宇宙,哪里有奥秘,哪里就有他们的足迹,其间有成功的欣喜,也有失败的悲壮。探险过程中的任何险阻,都遏止不住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阻挡不了他们迈向全新领域的脚步。

贝多芬是世界着名的音乐家,他从小就显露出他的音乐才华,但他从1796年听力就渐渐衰落,直至1801年他的耳朵便无法医治了,但他不绝望,仍凭自己的毅力作出了英雄交响曲!他曾说过:只要有机会,我就要反抗命运!

请别忘了,毅力是成功道路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奠基石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伟大的悲剧读后感500字》(四)

今天,我怀着敬佩的心情阅读了《伟大的悲剧》这一课。

文中,斯科特代表英国率探险队向南极点发起最后的挑战,但是挪威人阿蒙森早已来到了这里。斯科特一行十分沮丧,十分失望。在返回的途中,天气越来越恶劣,人类的勇气被大自然的威力无情的销蚀了,斯科特一行抵挡不住大自然的威力,全部长眠在茫茫的雪地上。

在这个故事里,有无数感人的故事。例如奥茨不幸生病了,他认为自己已经不在是大家的帮手,而是大家负担,为了团队可以继续走下去,他希望尽快结束自己,以减轻同伴的负担。尽管这样可以走的快一些,但他的同伴们坚决反对这样做,他们不会丢下任何一个伙伴。在一个暴风雪的日子里,所有的人敬畏地看着奥茨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

难道我们不应该学习探险队员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对同伴的互相关爱之情吗?

一个看似平静的一天。一家影院突发大火,熊熊的烈火吞噬着数千人的生命。所有的人不顾一切,争先恐后地向出口跑去,很窄的门迅速被堵死了,里面的人们无法出去,营救的人员无法进来。怎么办?上帝似乎正在开生命的玩笑,让后面的人群如潮水般的向前涌来。无情的烈火喷出它杀人的浓烟,向魔鬼一样伸出自己的夺命之爪。人类的生命是如此的脆弱,肉体哪能抵挡得住这熊熊的火焰。不到半小时,这里就成了死亡的墓地。

生活就是这样的残酷,他让有的人失去了集体主义的伟大精神,失去了对同伴的互相关爱。但是,依然有人没有抛弃这伟大的精神,在为之努力奋斗。

《伟大的悲剧读后感500字》(五)

其实每个人都会经历失败,但如果是用死亡作代价的失败,你愿意承受吗?不承受是人之常情,毕竟谁愿意拿生命开玩笑呢?可就是有这种人,尽管他们失败了,他们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作为角逐第一个踏上南极点的巨大荣誉的英国探险队的成员,他们早已将生命置之度外,尽管他们的对手只有一个以阿蒙森为首的挪威探险队,但是竞争还是非常大,稍微不注意就会失败,以生命为代价的失败。

地面上的一个个的小黑点,滑雪板的痕迹,许多狗的足迹以及极点上挪威国旗宣布了英国人的失败

英国人失败了,是如此的令人惋惜,又是如此的令人心痛,英国人失去了五位大不列颠之子。

这五位大不列颠之子死得壮烈,虽然他们输了这场角逐,但是他们身上处处闪耀着人类勇于探索的光辉,体现着为自己祖国的荣誉和自己所热爱的献身精神,显露着强烈的团体主义精神。这些都是他们给我们的精神财富,用他们的一生所体现的。

斯科特及其队友输了,输了,可是他们也是胜利者,他们刚开始决定要进行这次探险时,他们就赢了,他们战胜了自己,不管结果如何他们都是胜利者!虽然他们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失败了,他们的肉体倒下了,但他们的心灵经受住了考验,变得无比崇高。所以他们胜利了。

什么是伟大的悲剧?答案是有价值的,美的毁灭,斯科特一行人无疑是这样的

亲爱的读者,以上由我们精心为您编辑整理的《《巨婴国》读后感:中国式好人的爱情悲剧》读书笔记一文,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巨婴国的读后感1000字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