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有关1984的读后感600字 > 地图 > 有关1984的读后感600字

有关1984的读后感600字

发布时间:2019-10-29 来源:互联网

《1984》读后感600字。

古语言: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热爱阅读,是一个人成功的不二法宝,在阅读了相关作品后,书中的故事情节激发了我们的浓浓兴趣,这些阅读的所思所得就是我们作读书笔记的素材。那么,值得被我们借鉴的读书笔记有哪些?以下由小编收集整理的《《1984》读后感600字》,请收藏并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1984》读后感600字:

“战争是和平,自由是奴役,无知是力量。”反反复复浮现在我眼前的,不是温斯顿最后的言谈举止都已被同化成“BigBrother”的牺牲品的画面,而是这三句不断出现的话。隐隐约约地,我似乎都有点相信“老大”的绝对权威了,于是赶紧合上书本,匆匆走出此地。

我曾经以为一个人的心只要足够坚硬,那么无论外界是流光溢彩还是鸡飞狗跳,都与你无关。直到现在我仍然相信这个道理。道法自然,纯净专一,力量自然是无穷无尽,修炼的至高境界,莫不如此?直到感同身受地读完《1984》,我在想,如果我就是温斯顿,我能否忍受铁笼子内饥肠辘辘的老鼠啃食无法动弹的的我,眼睛、鼻子、嘴巴......任由他们一点一点地脱离我的身体,而我却无能为力?我在犹豫,如果我就是那最后一个存有良知的人,我的良知,还有没有存在下去的理由?是如肖生克的救赎中出狱后上吊的图书管理员,还是像我中华民族无数面对迫害欺凌却慨然赴死的英豪一般?我不知道,因为我是最后一个人,最后一个反叛精神的继承者,当面对内心最不愿面对的事物时,我无法想象我会不会出卖自己的灵魂,道出那句:“让裘莉亚去承受这些!”

忠贞与坚守固然可贵,但若仅存的一点希望之火,都悄然熄灭,那前面所有的挣扎与不安,岂不付之一炬?

我仿佛听到前面有一个声音在召唤我:“如果你选择了这条路,那就一条道走到黑吧!”我想我明白了,无论世界多么荒诞,无论外界如何支离破碎,人间总有无惧无矩者存在。夫子堪与昊天正辉,化而为月,以制衡永夜。世界千千万愤然的灵魂在挣扎,我又有何惧!纵然只剩我一人,那又如何?作者:张博君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书笔记阅读

《1984》读书笔记1000字(精选)


古今中外,各种法条层出不穷,这些法条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对已经发生的事情进行裁决,对尚未发生的事情则束手无策。

更多读后感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http://www.dhb100.com

一个人决定做某件事之前,先要有做这件事的想法,这个想法包含了动机、诱因、计划等一系列因素,最终促成想法落地,形成真实发生的事。

能不能对尚未发生的事提前预防呢,答案是有的,那就是严密监控人的思想,所以,新增思想罪势在必行。

思想罪,顾名思义,就是经过对某人进行思想调查,可以裁决他因为想了什么,或者可能在想什么,而判其有罪。

《国语》记载:“厉王虐,国人谤王。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上面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周厉王暴虐,老百姓纷纷指责他。周厉王勃然大怒,让卫国的巫师去监视批评他的人,按照巫师的报告,杀掉批评者。从此以后,老百姓在路上见面,不敢交谈,只能互相看一眼。这就是思想罪的最初形式。

哥白尼发表《日心说》,被教会以亵渎圣经罪处以火刑,地球是太阳系的中心,教会是地球的中心,哥白尼的行为不利于时局稳定,必须处死。

清朝虽然没有思想罪,但用文字狱的方式,在事实上把思想罪发展到一个高峰。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敢讽刺大清没文化?作者干掉!

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敢讽刺大清不是正统?作者干掉!

维民所止,敢诅咒雍正无头?考官干掉!儿子干掉!族人流放!同省学子六年不许参加高考!

你的思想,你没权力解读,而是我来解读,我想怎么解读,只看我的需要,皇帝当到这个份上,才算威武霸气!

乔治奥威尔在《1984》里,设置了一个真理部,派出思想警察对思想犯罪者进行调查和裁决。探究一个人的思想是否有罪,可以从这个人的言论、文字、行为入手,只要发现异端就可以定罪。

一个人说过什么话,有什么暧昧含糊的意思,就应该定罪。

一个人写过什么文字,含沙射影的讽刺什么,就应该定罪。

一个人在做任何事前,不背几段最高指示,就应该定罪。

一个人不说、不写、不做任何事,这是消极对待国家建设的伟大事业,还应该定罪。

一个人说的话、写的文字、做的事,都是热情拥护的,这是包藏祸心,还应该定罪。

一个人是否犯了思想罪,与他的思想无关,只与裁决者的需要有关。

你是集体的一份子,集体给了你安定的环境,给了你工作的机会,给了你果腹的粮食,你要懂得感恩,在集体需要你献身的时候,你要义无反顾的献身。所以当裁决你犯了思想罪时,你不要惊讶,你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号角,让大家知道皇帝要发威了,都老实一点,仅此而已。

大洋国的臣民必须懂得以下道理,谁控制了过去,谁就控制了未来;谁控制了现在,谁就控制了过去。在普天下皆骗的时代,讲真话就是一种犯罪。有些语言的目的就是使谎言听起来像真理,谋杀听起来值得尊敬,同时给完全虚无飘渺之物以实实在在之感。

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二加二等于五,这是现实的需要,也是需要的现实。

《1984》读书笔记


《1984》作为世界名著,我是早闻其名。反乌托邦题材一直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类型,作为对人类未来的黑暗幻想,它的分支很广阔,比如大名鼎鼎的赛博朋克电影《银翼杀手》(1982)就可以说是一部典型的反乌托邦电影。在这个世界中,人性的黑暗面被放大,或者说以一种直接明了、触目惊心的形式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脑中,剧情充斥着监视、告密、出卖等恐怖和血腥,而这些正是《1984》的主要元素。

对这个故事本身,我其实很早就有猜测:一个集权独裁国家的普通公民因为某种变故开始决心反抗,而他/她的结局要么是被摧毁,要么是战胜了邪恶势力。不幸言中,温斯顿作为故事主人公,没有过人的才华与能力,但凭借一点人性的本能,有了一点反抗的意识,可惜对手太强大,等待他的只能是被完全摧毁。

无法逃避的结局看似平淡,实则像命运一般,给人强烈的震撼。身处40年代末,作者奥威尔对于未来的黑暗社会就有这样出色的先知搬的描写,令人敬佩。你无时无刻不被监视,而你身边的人也随时可能会出卖你,你的一切都被组织控制,甚至是你头脑中的思想,你心灵深处最隐蔽的感情。

可以说在《1984》的世界中,所有人都是被奴役和被损毁的,人们没有任何个人权利,没有哪怕一丁点的私人空间。所有人都得听“老大哥”摆布,而可悲、可怜地活着。其中有些觉醒的人拼死反抗,但却注定最后被摧毁,因为他们的力量微不足道。另一部分则是像温斯顿的同事帕切斯一样,他们忠于党、服从党、相信“老大哥”所说的一切,但却因为在梦里一不留神说了句“打倒老大哥”,而被自己七岁大的女儿告发,直到被关在监狱里,他都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不可思议,依然在内心深处对党忠心耿耿。

老实说《1984》的剧情并不是最精彩的,但它故事里所营造的恐怖气息和惊悚氛围,却让我感到呼吸困难。每个人都是国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被无情地操纵着,稍有差错就会被杀死。而温斯顿就是那颗出了差错的螺丝钉,他的毁灭代表了所有螺丝钉共同的命运。

国家机器是很可怕的,比如小说中所提到的互相矛盾的“双重思想”、“新话”、“罪行停止”这些元素,它们是极其荒谬和可怕的,但这些本不该出现的事情却大行其道,且成为了你只有顺从才能够保命的唯一方式。显而易见,集权社会的特点就是将正常人变成奴隶和疯子,他要吸干你的血,最后把你像垃圾一样抹去。

《1984》是一个预言小说,历史证明伟大的奥威尔是对的。虽然我出生于比“1984”更晚的2004年,但就我从父辈那里听到的、还有从书里读到的来看,我觉得奥威尔们的乌托邦还未走远……(陈习之)

喜欢《《1984》读后感600字》一文吗?“读后感大全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读书笔记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有关1984的读后感6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