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读后感 > 地图 > 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读后感

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10-24 来源:互联网

《教育的重建》读后感。

俗话说:“良书即益友,今明永如斯。”读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尤其读中外经典名著对我们思想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当我们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为了记录文章中自己喜欢的句子以及阅读文章的感受,写一篇读后感是很有必要的。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教育的重建》读后感”,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教育的重建》一书精选了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近年来的教育演讲。作者联系实际,从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出发,围绕应试竞争、家庭教育、生活教育、大学精神、高考制度改革、教育的历史文化传统、教育变革的路径和动力等不同问题,探讨现代教育的价值,回答什么是好的教育、理想的教育,其清晰的思想、清新的风格和深入浅出的表达具有独特的魅力。

一、“这个世界会好吗”?

几十年来,我国教育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这个世界会好吗”,是梁启超到梁漱溟等知识分子,在社会、教育等领域理论与实践屡战屡败之后留下的喟叹。一本书、几篇文章真的能够改变什么吗?改变传统、现实、体制谈何容易。然而,社会正是在这些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努力中慢慢改变的。 “这个世界会好吗” 的喟叹什么时候才能谢幕?书中给予了积极的回答。

1

教育观念的瓶颈

十年苦读只为金榜题名,坚持“学而优则仕”的教育传统始终没有突破。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教育接受了前苏联的教育思想,强调树立典型、竞争和选拔、培养少数尖子生、优秀生,与“学而优则仕”的教育观念一脉相承。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强调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教育权利和个性发展,但现实并不令人乐观。今天全世界已经进入了全民教育、大众化、互联网的新时代,然而,我国教育的主流依然是名校崇拜、培养尖子和“精英”、面向少数人的教育。

2

应试教育的瓶颈

违背教育规律的现实在许多学校愈来愈猖獗,导致全社会教育价值观的扭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触目惊心。陶行知先生将死读书、读死书,培养少爷、小姐、书呆子的科举教育的传统称之为是“大规模消灭民族生存力”的行为,但这种行为在今天依然非常普遍,而且愈演愈烈。现实生活中学生因为不堪忍受学习的压力而自杀的现象,在整个教育发展的历史上都非常罕见。

3

教育公平的瓶颈

教育公平得不到有效落实,使得人民群众对教育越来越不满,对优质教育有着越来越多的期盼。一些所谓的名校,积聚了大量的政策资源和教育资源,利用自己特有的招生政策、师资调配的政策等做文章,导致了同城学校之间教育资源配置的巨大差异,城乡学校办学水平之间的巨大差距、穷人和富人在入学机会上的巨大差距,“精英”和普通学生在接受教育方面的巨大差距,等等。这种“筛子现象”不仅带来了教育领域的等级划分,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不公,给许多未成年人的心灵从小就蒙上了负面的阴影,也是很多社会矛盾的根源所在。

二、教育之道:让人成为人

书中有不少的文章,重点阐述了教育之道在让人成为人。行动改变生存,教育变革是各种合力的结果,而公众参与,校长、老师、家长的价值观和行为的改变,对教育变革具有实质性的影响。我们身边正在出现越来越多的微改革、微创新、微公益,从影响一个老师、一间教室、一个孩子开始,在改变陈旧传统、学校教学和教育体制。

1

消除“大班大校” 让人成为人

书中用大量的篇幅对“超级中学”、“大班大校”现象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与讨论。集中力量办大规模的学校,少的几千人,多的有一万多名学生。大规模必然意味着教育品质的变异,不仅不可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而且一举一动都可能引发安全事故。校长别说认识学生了,连教师都认识不清楚,能够认识的,就是几个管理层的干部。为了确保学生在校期间不出事,学校会细化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对学生的一言一行进行规范。要让学生不对这些规章制度表示反感,又必须做各种各样的文章提高升学率,让学生感到在这个学校里苦读有奔头,连篇累牍的作业和练习,不给他们创设互动交流的机会。书中一针见血的指出,造就“超级中学”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应试竞争,也不是教师、校长,而是地方政府对高考升学率这一教育政绩的追求。

2

消除功利主义的教育制度让人成为人

在功利主义的教育制度下,学生的所有努力都不是为着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的,是冲着今后的“名”和“利”去的。政府需要的是升学率,学校需要的是比其他学校更高的升入高一层名校的百分比,家长需要的是孩子考入一所名校来为家族争光……很少有人关心孩子的兴趣爱好、孩子最好的发展趋向。在这样功利的环境里,孩子自然也能嗅得出这“铜臭”的气息,并慢慢地让其成为自己喜欢的味道,以便和这个社会相适应。

3

消除教育制度设计口号让人成为人

从上到下在教育制度的设计方面,关注内在品质的改善远远不够,口号太多,折腾太多。社会、家长、少数领导绑架教育的现象并不孤立。消除这类现象,一是教育要始终坚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放在主体地位。二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依据制度依法办学、自主发展。三是改变相对封闭的办学环境,重视社会、文化在教育中的作用,用学校文化来指导教育改革的方向了。

三、它山之玉

1

芬兰之玉

芬兰教育在全球有很高的知名度,有几个特点支撑了芬兰先进的教育体系:

一是教师准入机制。设立高门槛让真心喜欢教育且具有相当专业素养的人才来做教师;

二是确保小班小校。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教师的精心照顾;

三是减少甚至取消统一的考试。给教师实施教学的专业自主权,保障孩子在安全无忧的环境里快乐地成长。

在芬兰,一所小学的学生总数只有60人左右,一所初中的学生总数也就在150人左右。教师面对的学生人数少,才能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背景与日常生活,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学生做朋友,帮助、引导学生走向未来宽广的路途。芬兰的教育在全球领先,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经验。

2

台湾之玉

书中着重例举了台湾教育重建的方式方法:

一是落实小班小校。认知心理学里有一个概念叫“通道容量”,说的是人的大脑在一定时间内所能接受和传递信息的有限性或极限性,其中最为有趣的自然极限应该属社会通道容量。脑在进化的过程中逐渐变大,是由于要应付更大的交往圈子。研究人员计算表明,智人(现代人)的新大脑皮质比率数值为147.8,约等于150,这个数字似乎代表了我们可以与之保持社交关系的人数的最大值。将一所学校的师生总数控制在150人左右,是有科学依据的。

二是广设高中大学。大学为什么一定要四年读完?大学为什么一定要通过分数线显示自己的地位?如果能够注册入学,让人们想读几年就读几年,升学还会像现在这样困难吗?只要学生能够完成自己的学分,任何人都可以获得大学的文凭,有了这样的制度,孩子们还会为高考而拼杀吗?国家应该创建三种类型的大学,分别是:学术性大学、公民大学和社区大学,同时还应开放民间办大学。当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大学的学习获得一个文凭的时候,社会对文凭的倚重也会发生改变。

三是推动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不是教学设备的现代化,它所触及的是精神与制度。

教育现代化的精神是:⑴尊重个人的自由与创造,强调个体发展,重视各族群与弱势阶级的主体性教育,并由此发展多文化教育策略;⑵教育的主要课题不是将人分类,把人分等,把人分级,而是健全教育环境,提供教育资源,尽量让每个人都能透过其自由选择,求取最大的内在发展。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编辑推荐

《生命的重建》第四章读后感1000字


《生命的重建》第四章读后感1000字:

本章从问题清单开始,检查我们的思想,同时回顾应该清单、消极观念清单,我们会痛彻痛悟,原来我们日常中所思考的来自于对人生、世界、自我的看法中,有很多的并不是我们自己真正所秉持或者真正如我所是。

这个现象我们姑且用本书所提的关键词“问题”来指代。这些问题都是有思想根源的,而思想根源是可以改变的,因为没有法律规定,曾经有过的思想不能改变。就像“杯子的水可以是半空、也可以是半满”,这些都取决于我们看待他的视角。由此我也想起了ABC理论,当我们改变对事件的看法时,事件所给我们的压力也会随之改变。

我们认识了思想的可改变性,接下来需要的就是找到这些根源的来源。这个来源也恰恰是当我们还是完美婴儿时全心呵护我们成长的父母、家人给我们的言传身教,伴随着我们的逐渐长大,影响到我们的还会有我们的兄妹、亲戚、朋友、邻居、期刊杂志书籍等等,在我们成长的这个大环境系统中,所有这些人、物的意见、看法、想法、判断的信息,传达给了我们他们对我们的看法,而这种看法也逐渐地就作为了我们的人生信条植入到我们的信念系统中,成为指导我们人生的行为准则。

当我想到这里时,我不由得为之一惊,因为这是多么可怕的轮回!我们为人父母时,不曾有过任何指导如何做好父母,大部分经验、方法是从我们的父辈那里沿袭过来的,而我们也在重复着他们对待我们的方式,在潜意识中传承着他们传授给我们的家族文化信念、家族信仰价值观。我不由得在想,面对已经长大、或者尚未长大的孩子,我们究竟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给孩子种下了什么样的信念?

诸如本章中所讲的“男子汉不哭”、“女孩会轻轻走路,从不乱跑”、“世界是可怕的”、“都是我的错”、“我没有价值”、“没人爱我”、“家里物品总是很匮乏”、“我很糟糕”、“我常常会祸不单行”、“我很悲苦、可怜”等等,还有那些信念呢?我们在给自己心灵大扫除的同时,也在警醒着自己的育儿过程。

好在这些思想根源可以选择,我们可以像在超市里挑选需要的宝贝一样,在呈现出来的思想中挑选我们想要的、需要的,而这恰恰也是我们的疗愈过程,让我们在从过去走向未来的路途中,注入新的、属于我们自己的能量!真的很感恩这份美好的遇见!

正如本书作者所说,希望把“你的思想如何运转”这个课题成为学校教育的主题课,是啊,如果我们的这一代人能够在很早就接触这些深层思想,去思考思维信念的运转,去思考财富的管理,去思考如何做父母,去思考怎么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去创建和保持完整独立的自尊体系和自我价值,那么我们的后代将会是怎样的呢?用书上的原话来说:

这种憧憬太具有诱惑力了,还等什么呢,我们行动吧!走上自我成长的路,疗愈自己,造福他人!作者:孟庆红

《生命的重建》第二章读后感1500字


《生命的重建》第二章读后感1500字:

第二章的标题——你有什么问题,它的副标题是——我能够看清自己的内心。我一直在思考,这两个标题有什么关系。联系作者在本章说的:“问题”很少是真正的问题,或许可以这样理解:我们平时在生活里都觉得自己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觉得自己这不好那不好,但是我们并没有抓住根本,没有看清自己的内心到底是在追求什么。

这几天我在做书里的“应该——可以”练习。有些事情当想到“我应该”的时候,转换一种思维,把它换成“我可以”。在这个转换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自己的主动权。“应该”总是有被要求、被强迫的感觉,而“可以”往往代表着有很多个选择,我只是从这多个选择中选择了一个我愿意接受的,或者说我想接受的方式。这让我非常愉快。(检查的过程中,发现“愿意接受”和“想接受”某种程度上重复了,但是内心里又不想删掉其中一个,于是就这样两个都在吧。)

这个转变让我想到了与人交往中表达方式的转变。有的时候,我们可能会用“应该”要求自己、要求别人,表达出来的东西可能自己不舒服、别人也不舒服,导致我们在沟通中埋藏了很多的障碍。如果“我/你可以”这种主动选择、主动承担的情绪与行为占了主导,那么,它可能会成为人际交往的一种润滑剂。

另一个练习——照镜子,这个我感受特别深刻。在前些年里有几年我是不照镜子的,虽然经常站在洗漱台前的镜子面前刷牙、洗脸、梳头,经常站在穿衣镜前更衣,但是我一直都不敢直视镜子中的自己,每次都是匆匆忙忙。所以,那个时候我是看不到自己的,也是不愿意看到自己,躲在黑洞中自怜自艾,人活得灰头土脸。现在我经常对镜子中的自己微笑,对她进行肯定,又因为现在技术的先进,手机可以自拍,所以我把自拍当成了一种照镜子的行为。有时候我会把前几年拍的自拍照,跟现在的自拍照进行对比,从面相上可以看出来一个人的精神状态的变化,这也给了我信心和继续前行的力量。

我觉得这里边的镜子有一个镜映的隐喻。最初的镜映,来自于父母对儿童的正向反应,它可以维持我们的自尊和自我肯定。如果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足够多的正向反应,儿童可能会觉得“我不够好”、“我不值得被爱”,并将这种自我暗示延续。我们通过这个照镜子的练习,又是在当下的生活里,能够帮助我们修复这一部分残缺,提升自尊和自我肯定,从而坚定:我——值得被爱。这也是一个帮助我们寻找、提升自我价值的途径。

这章里提到了一个减肥的方法,说到:“节食并不管用,真正管用的节食是精神的节食——减去消极思想”。这一点我也是身体力行。现在的我已经比一年前瘦了十几斤,在这个过程中,主要的改变是思想的改变。有时候我们乱吃东西,或者吃得太多,并不真的是因为肚子饿了,有的时候是精神饿了。我常常为了对抗焦虑,通过吃这种不停的运动,来转移注意力,从而把焦虑的水平降下来。我还会在特别难过、吃的很多的时候,通过感受胃痛,来觉得自己还活着。肥胖只是一种结果,而它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只有当我们看清它背后的心理因素,把这些心理因素疏通、解决了,肥胖就会自然而然消失。

任何时候开始改变,任何时候开始自我觉醒,都不算晚。这章里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我们需要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按照适合我们自己的方式,来改变自己。”天下没有灵丹妙药,也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就像这一章副标题说的:我们需要看清自己的内心。人从生下来是具有天生的智慧,可以让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这一部分天生的智慧往往丧失了。如果能在自我觉醒中,把这一部分智慧找回来,那么,我们就可以活成自己的样子。作者:清泉与远山

《日益亲近》读书笔记:自我意识的重建


《日益亲近》读书笔记:自我意识的重建

可能每一个人在都会经历迷茫、焦虑、羞愧、愤怒、怀疑甚至残酷的自我否定,就像每个人都会经历欢乐、兴奋、骄傲、淡定、乐观一样。可以确定的是前一种状态具有很强的破坏性,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都有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同时,前一种状态是每一个成熟的人的必经之路,在这样的状态下一个人可能会更积极地谋求改变、渴望成长,越是感到痛苦,积极作用可能越明显。然而,现实告诉我们想要找到心灵迷宫的出口实在不容易,很多人会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迷失方向、精疲力尽、放弃自我甚至直至毁灭。

可能当人丧失力量时,才会思考人的力量从哪里来的问题。在此我如实记录下某个阶段的心路历程与思考,以备将来不时之需。当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经历挫折、变故而变得郁郁寡欢、万念俱灰时,强烈的生命本能和纯粹的理性思辨会将人置于破茧成蝶前的状态。在这个阶段会不断打破原有的认识,怀疑和批判动摇过去思想世界的根基,理性思维会对造成这样状态的原因挖地三尺,追根溯源,甚至会回忆起从小到大的所有经历以找到一个对目前状况的合理解释。从而在这个痛苦的过程中迎来自我的重建。

关于对抽象的事物进行抽象的过程,每一个人可能获得的理解与认知不尽相同。在自我矛盾中探索自我平衡的过程里,我把人的力量简单的归结为三种:本能或天性(欲望)、理性意识或逻辑思维(智慧)、意志或情绪(理性的或非理性的)。在三者达到平衡时,一个人的能量才得以施展和释放,精神才得以自由,心灵才得以稳健。内在的平衡必然会带来外在的镇定。相反,当三者起到矛盾时,甚至任意两者发生混淆、冲突时,都会滋生出那些我们认为是消极的感受。

《日益亲近:心理治疗师与来访者的心灵对话》源自真实的心理治疗过程,以治疗室与病人之间各自的访谈记录与感悟为基础,介绍了一个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患者如何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进行自我重建的过程。关于心理学的著作和研究大多会把成年人的心理疾病的原因归因于童年的阅历,这不难以理解,如同定积分的几何含义一样,任何人心灵成长过程的累积构成了一个人心理阴影的面积。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会看到深陷自我认知障碍的金妮的苦痛,金妮在亲密关系中的不知所措或异常心理被自己的过度解读和思考无限扩大了,同时也可以发现她在陷入这样的窘境之下依然保持着强烈的求生欲望和试图改变的执着,这一点通过金妮坚持进行心理咨询这个行为本身可以得到证实。由于金妮不能接受或认同自己的本能(以性欲望为切入点),导致关于性方面的困惑,进而延伸出金妮对于亲密关系中的自我压抑感,在这里本能与逻辑思维发生了激烈的冲突,这让人不禁好奇是什么造成了这种意识对本能的否定?

在人的诸多品质中,我们很难将它们进行分类,真诚和礼貌哪个重要?大度和认真哪个重要?大量看似为优秀的品质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对道德谱系里的各种美德和人性目录的各种需求,我们了解的越多,把握起来越从容。在整个心理治疗的过程中,双方内心独白的坦率程度令人感到有趣,就像指出皇帝的新装的孩子,让我们理解每个人的皮囊之下都有着各种想要伪装起来的想法或动机。并不是我们生而伪善,所有的表演技巧都是在后天与外界的互动中总结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在任何一个时刻我们在诸多动机和情感中只能表达一种,其余思绪的只能掩盖在这一副面孔之下,这并不是虚伪或做作,一副面孔确实难以同时展现八面玲珑。最好能承认并理解这一点,即使想象力再丰富的人,对于内心的揣测也显得力不从心。

人在自我认识的过程中,在没有客观标准的或进行客观的比较下,为什么会形成或好或坏的自我印象,并在不断幻想的自我感受之中加深这种主观的认识?作为表象的理解,简而言之,就是为什么有的人表现出自恋而有的人表现出自卑?自恋和自卑哪一种更好?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简单的把人的动机归结为自私与同情,这是一对充满矛盾的词汇,反映出人内心深处的冲突与挣扎,以此为出发点确实能为很多现象做出解释,但如果停留到这个层面上依然会有许多令人困惑的问题难以理解。金妮对他人感受的过度考虑显然不能用自利或利他来解释,很多时候沉溺于自己的恶性循环里无法自拔,这种对事物判断的主观性与客观世界的距离让人无法接近真实。

再谈及金妮擅长的写作时,会发现每当她经过思考写出一句话或思考本身的内容,特别是向别人说出来时或者以其他方式变现时,内心就会有一种自我谴责,一个人会因为按照自己的意志而完成的事情去谴责自己,这种理性(经验)与意志的冲突造成金妮的分裂,在这个分裂与对抗的过程,消耗了她巨大的能量。在亲密关系中放弃自我,是人际关系中较为常见的情况,即使在人格界限清晰明朗的时候,我们仍然会为了自己认为更重要的情感而做出妥协、让步、委曲求全,这里对于独立性的思考有益于我们做出平衡。我们有必要清楚地知道与他人相处时自我能够放弃到什么程度,并以此为界限作为自己的原则。

随着知识、阅历、感情的丰富,每当回首往事,即使过去的记忆多么模糊,我们总会得到新的感受,因为现在的感受难免受过去感受的影响又反过来影响对过去的看法。最危险的境况是依靠感受而活。感受随时可能变化,即使是好的感受也不能给人带来真正意义的进步。思考有时会不自觉地在一片幻想荒漠里生长出茂密的森林,我们不得不咽下树上结的荒诞果实,这种滋味有一种诱惑让我们的感受鲜明,让我们觉得我思故我在,逃避现实沉溺这种思考的恶性循环是最不易察觉的圈套,它披上理性思维的外衣,让人在逻辑和意识的指引下走上非理性的歧途。

这本书关于心理治疗过程的记录刻画了双方在互动中的鲜活状态,让我们在认识书中主角的过程中,不断形成自己内心的映射投入其中,每一次治疗记录都有无数可以挖掘的细节,都会引发更多的想象与思考。这本书关于心理治疗的进程甚至一度让我感到冗长,乏味,现实总是这样,能做的只有承认这一点并接受它。

最后,回到前文关于力量的三种源泉的分析框架下,以此为基石构建心灵地图和思维大厦,思考让我们在矛盾中走向平衡,走向远方。

对于抽象事物或过程的描写很生疏,很稚嫩,正在努力进行这方面的尝试,望多多包涵,欢迎各种建议!

以幸福为出发点——《内心的重建》读后感2500字


以幸福为出发点——《内心的重建》读后感2500字:

不破不立:认知变,世界变。美好人生,从改善认知开始。维尼老师在新书《内心的重建》自序中写道:“我希望能奉献一本实用、接地气、可操作性强的心理成长指导用书。我重视实用、有效,所用方法都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所举事例也都是来自于生活和咨询,看起来很熟悉、接地气。希望通过阅读,你能学会心理调节、成长的方法,成为自己和家人、朋友的心理支持者。”

这本书是维尼老师27年心理成长和探索思考的结晶,他以最大的诚意,与读者分享了自我成长过程中需要面对的种种课题,以及他领悟到的诸多心得。结合大量的个案实例,以简洁落地的方式,他直白地告诉我们——人生是一场长跑,要学会做自己心理的主人。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人人都带有心理伤痕,维尼老师借这本书告诉我们,通过改变习惯性认知,了解内心的驱力,掌握调节情绪的奥秘,处理好童年的伤痛,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拥有平衡的人生态度,有效地改善性格,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可以重塑内心,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通过改变不合理认知,开启全新的生活。

心理成长可以说是人人都有的需求,我们也会被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所困扰。要改变认知,做更好的自己,需要科学方法的指导。维尼老师20余年的研究和实践,就是围绕科学方法论所做的挖掘和打磨。通过自我改变的淬炼,以及大量个案的累积,他找到了这套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的方法。

首先,书中给我印象很深的一个部分是关于驱力的介绍。理解驱力,对于理解心理,做情绪和行为的主人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驱力不足,常常导致拖延。另一方面,若意志和驱力相矛盾,驱力太强,则会战胜意志,表现为难以自控。常见的驱力有以下几种:情绪的驱力、思想意识的驱力、欲望的驱力、习惯的驱力。通过驾驭和利用驱力,我们可以有效地提高自控力,改善拖延症。

具体的方法有:

一、主动想象,增加驱力。

与思维、语言相比,生动的想象能够更直接地产生驱力,所以当驱力缺乏的时候,我们不妨主动想象,激发驱力。

维尼老师举了一个例子,比如不太想写作的时候,想象看到一篇流畅、充满智慧的文章诞生后的喜悦,这样就有热情去创作了。这个方法对我确实是屡试不爽,写作需要很强的自律,而我常常是有了主题,却迟迟不愿动手。运用主动想象,增加驱力,可以让自己乖乖地坐到电脑前面,开始敲打键盘。还有一个例子,如果不想洗澡,可以想象一下热乎乎的水冲在身上舒服的感觉,沐浴后的神清气爽,精神焕发的形象,这样就愿意去洗澡了。这个办法在儿子身上用过多次,效果很是明显,他会变抗拒为主动,痛痛快快跑去洗澡。

对驱力认识越深,就越能运用有效的方法,去调节欲望,或转移注意力,从而合理地利用驱力,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平衡。

学会三种思维,收获真正坚强。

在最早读维尼老师的新浪博客时,他的“三种思维”就给我很大的启发,让我在处理亲子关系时变得更加平和,有更好的沟通效果。

这三种思维听起来很简单,也符合我们的常识,背后却有深意,且能解决实际问题。

思维一:坏事变好事。

不合理认知的特征之一就是对事物的可能后果有一种糟糕至极、灾难性的预期,结果导致情绪上的极度负性体验。

事实上,即便是看起来很糟糕的“坏事”,也有好的方面,或经过努力后,可能会变成好事。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做事就不会走极端,遇到坏事也能主动发现其中的积极因素。

儿子四年级时,因为老忍不住在校车上说话,结果老师让他暂停坐校车。这原本是一件糟糕的事情,但从那以后,我决定早晨送他去上学,每天多了半个小时的亲子共处时间,可以有机会跟儿子做更深的交流,坏事反而变成了好事。

思维二:很正常,没什么。

“事情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糟糕,可能很正常,没什么”,这句话如一枚定海神针,帮我平息过很多次情绪风暴。

当孩子晚睡时,当他喝甜饮料时,当他吃薯片等垃圾食品时,我不再那么焦虑了。偶尔为之,并不会严重地影响健康,结果不会像我想得那么糟糕,作为孩子,偶尔吃吃垃圾食品,玩玩游戏,晚点睡觉很正常,没什么。

一旦放宽心,反而能心平气和,带着理解跟儿子沟通,也更加能够得到他的理解和回应。

思维三:努力去做,对结果顺其自然。

“虽然事情有些糟糕,但是努力之后,不妨接受现实,顺其自然。”这种思维,让我能够更加关注事情的过程,而非结果,也能在努力之后,对结果释然,不去跟已经发生的现实作斗争。

我们的信念常常存在很多非理性的误区,这三种思维等于创造出了一个空间,让我们觉察固着的认知,从而有意识地反省。

这三种思维,不仅仅可以用于家庭教育,用于亲子沟通,还可以用于自我成长,自我改变。面临挫折和失败时,先想想有无可能变成好事,如果有好的方面或能变成好事,心情自然平静些;如果变不成好事,再看看这件坏事是否很正常,没什么,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糟糕,这样可能会进一步淡定;如果确实是一件比较糟糕的事,努力之后顺其自然也就可以了。

有了这种心态,人会活得更加轻松,不必背负很多情绪重压。

心理成长确实需要讲究方法,注重方法正是维尼老师的一大特点。这三种思维,就是维尼老师通过阅读、思考和实践,将不断累积的方法论打磨成了一套好用的工具,最终帮助自己和来访者成为心理健康、强大的人。

只要努力,梦想就一定会实现吗?

“只要努力,梦想就一定能实现!”是典型的成功学语言,很多人对此深信不疑,中毒过深。事实却是,人不是想要怎样就怎样的,梦想目标的实现,不但取决于努力程度,还取决于客观条件、机遇以及个人能力。

即便竭尽全力,梦想也不是一定能实现的。唯有放下过多的执着,学会努力之后顺其自然,才能心态平和地投入,更加持久地努力。

这是对成功学的有力破解,也是维尼老师这本新书的另外一个重要贡献。当整个社会都在追求成功,并陷入焦虑时,成功学大行其道,却也越来越显出其负面效应。成功学变成了一把双刃剑,虽然激励作用明显,但若把握不好尺度,可能会对心理产生负面的影响,带来心理问题,反而影响效率,阻碍成长和进步。

任何一种方法论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前提条件,一旦忽视复杂因素,陷入单一模型,就很容易犯刻舟求剑,简单归因的毛病,错误的认知也会让人更加烦躁焦虑。

维尼老师以自身走过的弯路,有力地破解了成功学的神话,帮助更多人合理地设定目标,更加淡定从容地追求成功,又能顺其自然地接受努力过后的结果。

维尼老师还在书中反复强调,改变需要时间,要学会带着问题去生活。

以幸福为出发点,一切都会豁然开朗。

如果非要给人生设立什么标准的话,那么我们所追求的一切,如果有益于幸福,那就值得我们去努力,如果损害了幸福,就需要做出改变,而现实就是答案,不要和事实较劲儿。

关于如何掌控情绪,处理童年的伤害,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有效地改善性格,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维尼老师一一做出了精彩阐释,让这本书变成了一本实用手册,每当心理上遇到挑战,都可以到这里来寻找答案。

因此,这不仅仅是一本可以帮助我们内心重建的书,也是一本关于人生幸福的指南。作者:怒放的叶子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教育的重建》读后感”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读后感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读后感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