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800字 > 地图 >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800字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800字

发布时间:2019-10-23 来源:互联网

东方哲学史读后感800字2024。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平时也需要多阅读一些书籍书籍,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们在读过一本书之后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心得,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阅读完毕后的想法写下来。怎么写作品的读后感呢?经过搜索整理,小编为你呈现“东方哲学史读后感800字2024”,欢迎阅读,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

【第1篇】

人类是一种很奇妙的智慧生物,在酒足饭饱后,面对世界的众多不可知的事物,人类往往充满了求知欲和好奇心。在其驱使之下,人类一方面通过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通过理性的思考推理,来尝试着解答这些问题和解释一些现象。这样,一部分解答成为了确知的知识,即科学;另一部分由于时代的局限,不能给出确定的答案,但由于人类对未知事物有着敬畏和恐惧的一面,产生了看似能完美解答这些问题的东西,即神学。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说;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这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教主观主义是不同的,区别在于罗素诉之于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性能让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而唯心让人傲慢)。这是我对罗素最欣赏的一句话,有了它,才能让我彻底放下顾忌而去研究哲学,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说,我的这种心灵安慰也是建立在对罗素的权威上的,但那不是哲学上的。

哲学是研究人类思辩的心灵所最感兴趣的一切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我所最为重视的,是人为什么活着?我所需要的答案,不是原子论那些家伙所认为的机械式的解释,而是目的论的解释。即当这个问题具体到某个人时,就成了“你为什么活着?”。

当我懂事后,当我懂事后亲身面对了死亡后,在面对死亡后又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后,我就开始不断的在内心中问着这个问题,失去外公的痛不断的刺激着我,让我联想到几十年后我父母的死和最后我的死,我是如此胆小,以致我一想到这个问题便无法安稳入睡。

首先给我答案的是物理学,世界是平衡的,有生就有灭,当这个理论扩大到整个宇宙时,即整个宇宙都有灭亡的那一天,如此渺小的人类,和更加如此渺小的我,又有什么好抱怨的呢?但这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既然人都是要死的,人类也是要灭亡的,甚至整个宇宙都是会归于零的,那么我们现在所谓的奋斗除了养活自己,苟且偷生外,还有什么价值?当然这也是人类期望永恒的一种思想,如果连饭都吃不饱,当然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天体物理给了我一个类似神秘主义的答案。

宇宙是如此的广袤,有着太多人类所称之为科学的东西,它是如此的寂寞,亿万年来是如此的安静(我用了好久时间才适应用“它”来形容宇宙)。它需要有什么来理解它,来认可它的存在,而人类作为一种智慧生物,承担起了这个责任。人类根本的责任,是发展科学,是尽可能的去了解这个宇宙的根本。

在这个基础上,我才展开其他的思考。

为了发展科技,在现今的情况来看,只有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才行。这样,我的思想难免的流于世俗了。

【第2篇】

罗素这本书很久以前就有老师推荐过,由于听到很多评论说他对其他哲学家的解释并不很忠实于原意,而且我记得还有人说过罗素根本就不懂形而上学,所以一直没敢看,怕被他的先入为主影响太深。后来由于专业课要讲这本书,老师做了要求,我就看了这本被称为经典的著作。

看完之后,我觉得我的这个选择是对的,这本书比我事先想象的更令我满意。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很风趣,很幽默,说的夸张点,简直可以当一本稍微深奥一点的笑话书来看。这也是促使像我这样没有耐心的人看这本书的主要原因了。

首先,论述清晰,这一点可能和罗素搞逻辑的事实有关。这也许是很多人认为罗素不懂形而上学的原因,因为他总是力图把其他哲学家(尤其是欧陆哲学家)的原本很深奥难缠的东西讲的更明白一点,在这个过程中,毫无疑问会丢掉很多细腻精微的意思。但是如果这是一种错误,我喜欢这种错误。这一点也保证了这本哲学史是一本很安全健康的书,也许我浅薄了一点,但是它不会把我引向对我来说很危险的冥想之中:一切是那么的清晰明了,即使不清晰明了的东西也会清晰明了的承认这一点。

论题的广博,崇尚理性,具有常识感,在政治上和伦理上的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这些都是令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毫无疑问,这本书让我接受罗素自己而不是他所论述的哲学家的哲学,但我认为,这也是任何一本由个人撰写的哲学史不可避免的问题。而罗素的哲学是很能帮助人的,并能使之成为一个有着正常智慧的现代人。

另外,罗素从时代生活与哲学的关系出发,对论述的哲学家的选择也与一般的哲学史有所区别。他不是完全以哲学方面的成就作为选择标准,而是更看重哲学家的学说对时代社会生活影响的大小。有些政治家和诗人,由于对哲学发展有比较大的影响,在本书中也都占有一席地位。

论述西方哲学史的名著有许多,各有其优点。相比之下,我认为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的优势在于,它是在哲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中讲述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而不是单纯地讲西方哲学自身的发展,不是讲纯哲学概念或哲学问题的发展。罗素说过,哲学是社会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哲学家的学说不是个人孤立思考的结果。社会环境和已往各种哲学学说对一种哲学学说的产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因而,罗素在本书中,总是把每一个哲学家看作是时代的产物,又考察他们对时代的影响。

当然了这本书应该说还是有偏颇的,比如,尼采这一章(尼采是我唯一看过原著的人),他没有提到《悲剧的诞生》中的酒神精神之类美学见解。而这一点是尼采的思想中也很有影响的部分。最明显的是,由于哲学立场不同,罗素对思辨哲学抱有偏见和轻视态度,他也就不可能比较客观地理解和评价德国的思辨哲学,尤其在对黑格尔的哲学上更是如此。我推想他对其他哲学家的论述也是可能有偏颇的。

但是罗素毕竟是人,所以也不用苛求他写出一本绝对完美绝对忠实的书。就我而言,我在这本书中学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感觉就像来到了一个新大陆:原来话可以说的这么清楚!很幸运在启蒙时能看到这本书。

总体说来,罗素的这本书使得我相信哲学是很实在的一门学问,而不是我以前出于无知所认为的纯粹是书呆子的梦呓。也许这是我最大的收获吧。

【第3篇】

什么是哲学?这本是个不可讨论的问题。因为我们一旦给某个事物定义了概念,我们便规定了它,我们也因此陷入了定义的束缚之中。哲学是一个无穷无尽的过程,是所有我们可知的和不可知、已知和未知的总集合。哲学是一个运动的过程,在现有的语言条件下我们根本无法定义它。语言是人类思维创造的产物,是对我们生活的周围的描述和解释,这种描述必然带有人类思想的主观性,是对客观事物概念化了的结果,这种概念是经过某种中介的规定性。运用具有复杂规定性的概念去描述哲学,去定义哲学,我们很难在大量而又复杂的表象中找到哲学的本质。物理上不是有“不确定性原理”吗?我们一旦定义了哲学的形式,就无法准确地把握哲学的内容;反之我们一旦了解了哲学的本质,我么将根本无法用某个形式把它表现出来。如何探究哲学的本质?黑格尔说过:“要理解一个事物的本质,必须了解它的过去。”哲学的过去即是探究哲学的本原。

哲学的本原是什么?哲学的起点是什么?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不断探究这个问题的过程。两千多年来无数哲学家试图给出了无数个答案,可依然是莫衷一是。我们所有的概念都是由定义得来的,可能够定义概念的物质又是什么?其实,我们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于“是什么”和“不是什么”这两个命题。我们讲什么是什么的时候,这其中的“是”又是什么呢?在语言当中,“是”只是一个连接词,连接一个概念与另一个概念的中介。我们可以得出“你是人”的概念,也可以得出“人是你”的结论。这是两个命题,只是两个概念的简单排列。但“人是你”明显不合逻辑,也无法解释清楚。古典哲学大师黑格尔认为最初的起点必定是没有任何中介和规定性的,它扬弃了自身一切的特殊内容,成为空洞的“无”。所以黑格尔从“是”出发,把“是”当作产生一切问题的原因。这里的“是”不是我们所说的“是什么”中的“是”,这里的“是”是包含的意志和决心,他认为一切的事物都源于这种“意志和决心”。整个世界的最初是“无”,它不包含任何东西,同时它也包含有一切的东西,本原同时也是“有”,这个“有”和“无”是相对的,离开了其中的任何一方都是没有意义的。即否定的东西也同样是肯定的;或说,自相矛盾的东西并不消解为零,消解为抽象的无,而是基本上仅仅消解为它的特殊内容的否定;或说,这样一个否定并非全盘否定,而是基本消解的被规定的事情的否定,因而是规定了的否定。而“是”就暗含在这无和有之中,推动着“是”向“无”的运动以及“无”向“是”的转化。但是在转化完成之前,它仅仅是一种暗含的意志和决心,而并没有丝毫的改变。这就比如我们一个人希望成为老师,这仅仅是一种想象,只是存在于我们意识当中的一种意念,在我们要去“是”之前,要成为之前,我们什么也还不是,我们还是无。事物就是在这种“是”运动当中不断产生。

但又有一个问题,这个“是”是从哪里来的,即万物包含的意志和决心又是如何产生的。黑格尔把它归结于上帝,认为上帝的思想是固然存在的,我们是在上帝的思想外化为客观事物之后才产生的。但到目前为止,上帝是否存在还是个未知数。所以黑格尔无法更加准确地论述本原的问题。这有点像霍金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起初起源于一个质点,一个抽象意义上的质点,然后在一场爆炸后形成现今的宇宙。宇宙起初是一个质点,它里面什么都没有,但同时包含了宇宙万物。但霍金同样没有解释宇宙为什么会是质点以及宇宙大爆炸之前是什么状况,所以我们仍然需要找到一个扬弃了各种规定性和一切中介的最初点。

但这个中介点必竟是深奥而又复杂的。康德认为本质和具体是两个层次上的对立统一。本质是从具体中抽象出来的,它自身没有独立存在物,只能依附在具体存在身上。因此,本质不涉及起源问题,它以存在为基础,进一步研究存在的发展变化规律。康德强调理性的重要性,它将哲学划分为经验的宇宙论和理性的宇宙论,其实就是根据有限和无限的范畴划分的。经验停留在有限,它关注的是具体存在的发展变化;理性上升到无限,它把握本质存在的运动。理性总想推出一个条件的全体来,这个全体是一个绝对不受条件限制的东西,这就是哲学上的“无限”。因此,他认为在复杂繁多的世间万物当中寻找哲学的本原是不可能的,无论是金、木、水、火、土,还是小到分子、原子,我们都必须独立于感性世界之外在抽象的理性世界中寻找哲学的本原。

无论哲学的本原是什么,哲学的定义是无法给出的。它只存在理念的无限延续当中,正如无数的哲学家不断的试图定义哲学的历史一样,哲学是一个混沌,茫茫然然,既看不清它的真实面目,又无法感知它的存在,因为它根本不是一个现实世界的东西,而是我们需要运用感性-知性-理性的阶段方式去认识它,理解它。我甚至怀疑,一旦我们人类消失了,哲学还存在吗?一个离开了生物的地球还有思想吗?我们平时熟视无睹的自然物,或许只是我们感觉到的表象,而它的真实存在我们将永远无法得知。否定的东西也同样是肯定的,肯定地东西也同样是否定的,哲学只有在这永远的矛盾运动当中才能澄清。或者否定之否定的最终结局就是这样一直地延续下去,这个延续的过程才是真正的哲学。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东方哲学史读后感800字


【第1篇】

人类是一种很奇妙的智慧生物,在酒足饭饱后,面对世界的众多不可知的事物,人类往往充满了求知欲和好奇心。在其驱使之下,人类一方面通过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通过理性的思考推理,来尝试着解答这些问题和解释一些现象。这样,一部分解答成为了确知的知识,即科学;另一部分由于时代的局限,不能给出确定的答案,但由于人类对未知事物有着敬畏和恐惧的一面,产生了看似能完美解答这些问题的东西,即神学。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说;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这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教主观主义是不同的,区别在于罗素诉之于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性能让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而唯心让人傲慢)。这是我对罗素最欣赏的一句话,有了它,才能让我彻底放下顾忌而去研究哲学,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说,我的这种心灵安慰也是建立在对罗素的权威上的,但那不是哲学上的。

哲学是研究人类思辩的心灵所最感兴趣的一切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我所最为重视的,是人为什么活着?我所需要的答案,不是原子论那些家伙所认为的机械式的解释,而是目的论的解释。即当这个问题具体到某个人时,就成了“你为什么活着?”。

当我懂事后,当我懂事后亲身面对了死亡后,在面对死亡后又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后,我就开始不断的在内心中问着这个问题,失去外公的痛不断的刺激着我,让我联想到几十年后我父母的死和最后我的死,我是如此胆小,以致我一想到这个问题便无法安稳入睡。

首先给我答案的是物理学,世界是平衡的,有生就有灭,当这个理论扩大到整个宇宙时,即整个宇宙都有灭亡的那一天,如此渺小的人类,和更加如此渺小的我,又有什么好抱怨的呢?但这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既然人都是要死的,人类也是要灭亡的,甚至整个宇宙都是会归于零的,那么我们现在所谓的奋斗除了养活自己,苟且偷生外,还有什么价值?当然这也是人类期望永恒的一种思想,如果连饭都吃不饱,当然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天体物理给了我一个类似神秘主义的答案。

宇宙是如此的广袤,有着太多人类所称之为科学的东西,它是如此的寂寞,亿万年来是如此的安静(我用了好久时间才适应用“它”来形容宇宙)。它需要有什么来理解它,来认可它的存在,而人类作为一种智慧生物,承担起了这个责任。人类根本的责任,是发展科学,是尽可能的去了解这个宇宙的根本。

在这个基础上,我才展开其他的思考。

为了发展科技,在现今的情况来看,只有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才行。这样,我的思想难免的流于世俗了。

【第2篇】

罗素这本书很久以前就有老师推荐过,由于听到很多评论说他对其他哲学家的解释并不很忠实于原意,而且我记得还有人说过罗素根本就不懂形而上学,所以一直没敢看,怕被他的先入为主影响太深。后来由于专业课要讲这本书,老师做了要求,我就看了这本被称为经典的著作。

看完之后,我觉得我的这个选择是对的,这本书比我事先想象的更令我满意。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很风趣,很幽默,说的夸张点,简直可以当一本稍微深奥一点的笑话书来看。这也是促使像我这样没有耐心的人看这本书的主要原因了。

首先,论述清晰,这一点可能和罗素搞逻辑的事实有关。这也许是很多人认为罗素不懂形而上学的原因,因为他总是力图把其他哲学家(尤其是欧陆哲学家)的原本很深奥难缠的东西讲的更明白一点,在这个过程中,毫无疑问会丢掉很多细腻精微的意思。但是如果这是一种错误,我喜欢这种错误。这一点也保证了这本哲学史是一本很安全健康的书,也许我浅薄了一点,但是它不会把我引向对我来说很危险的冥想之中:一切是那么的清晰明了,即使不清晰明了的东西也会清晰明了的承认这一点。

论题的广博,崇尚理性,具有常识感,在政治上和伦理上的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这些都是令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毫无疑问,这本书让我接受罗素自己而不是他所论述的哲学家的哲学,但我认为,这也是任何一本由个人撰写的哲学史不可避免的问题。而罗素的哲学是很能帮助人的,并能使之成为一个有着正常智慧的现代人。

另外,罗素从时代生活与哲学的关系出发,对论述的哲学家的选择也与一般的哲学史有所区别。他不是完全以哲学方面的成就作为选择标准,而是更看重哲学家的学说对时代社会生活影响的大小。有些政治家和诗人,由于对哲学发展有比较大的影响,在本书中也都占有一席地位。

论述西方哲学史的名著有许多,各有其优点。相比之下,我认为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的优势在于,它是在哲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中讲述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而不是单纯地讲西方哲学自身的发展,不是讲纯哲学概念或哲学问题的发展。罗素说过,哲学是社会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哲学家的学说不是个人孤立思考的结果。社会环境和已往各种哲学学说对一种哲学学说的产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因而,罗素在本书中,总是把每一个哲学家看作是时代的产物,又考察他们对时代的影响。

当然了这本书应该说还是有偏颇的,比如,尼采这一章(尼采是我唯一看过原著的人),他没有提到《悲剧的诞生》中的酒神精神之类美学见解。而这一点是尼采的思想中也很有影响的部分。最明显的是,由于哲学立场不同,罗素对思辨哲学抱有偏见和轻视态度,他也就不可能比较客观地理解和评价德国的思辨哲学,尤其在对黑格尔的哲学上更是如此。我推想他对其他哲学家的论述也是可能有偏颇的。

但是罗素毕竟是人,所以也不用苛求他写出一本绝对完美绝对忠实的书。就我而言,我在这本书中学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感觉就像来到了一个新大陆:原来话可以说的这么清楚!很幸运在启蒙时能看到这本书。

总体说来,罗素的这本书使得我相信哲学是很实在的一门学问,而不是我以前出于无知所认为的纯粹是书呆子的梦呓。也许这是我最大的收获吧。

【第3篇】

什么是哲学?这本是个不可讨论的问题。因为我们一旦给某个事物定义了概念,我们便规定了它,我们也因此陷入了定义的束缚之中。哲学是一个无穷无尽的过程,是所有我们可知的和不可知、已知和未知的总集合。哲学是一个运动的过程,在现有的语言条件下我们根本无法定义它。语言是人类思维创造的产物,是对我们生活的周围的描述和解释,这种描述必然带有人类思想的主观性,是对客观事物概念化了的结果,这种概念是经过某种中介的规定性。运用具有复杂规定性的概念去描述哲学,去定义哲学,我们很难在大量而又复杂的表象中找到哲学的本质。物理上不是有“不确定性原理”吗?我们一旦定义了哲学的形式,就无法准确地把握哲学的内容;反之我们一旦了解了哲学的本质,我么将根本无法用某个形式把它表现出来。如何探究哲学的本质?黑格尔说过:“要理解一个事物的本质,必须了解它的过去。”哲学的过去即是探究哲学的本原。

哲学的本原是什么?哲学的起点是什么?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不断探究这个问题的过程。两千多年来无数哲学家试图给出了无数个答案,可依然是莫衷一是。我们所有的概念都是由定义得来的,可能够定义概念的物质又是什么?其实,我们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于“是什么”和“不是什么”这两个命题。我们讲什么是什么的时候,这其中的“是”又是什么呢?在语言当中,“是”只是一个连接词,连接一个概念与另一个概念的中介。我们可以得出“你是人”的概念,也可以得出“人是你”的结论。这是两个命题,只是两个概念的简单排列。但“人是你”明显不合逻辑,也无法解释清楚。古典哲学大师黑格尔认为最初的起点必定是没有任何中介和规定性的,它扬弃了自身一切的特殊内容,成为空洞的“无”。所以黑格尔从“是”出发,把“是”当作产生一切问题的原因。这里的“是”不是我们所说的“是什么”中的“是”,这里的“是”是包含的意志和决心,他认为一切的事物都源于这种“意志和决心”。整个世界的最初是“无”,它不包含任何东西,同时它也包含有一切的东西,本原同时也是“有”,这个“有”和“无”是相对的,离开了其中的任何一方都是没有意义的。即否定的东西也同样是肯定的;或说,自相矛盾的东西并不消解为零,消解为抽象的无,而是基本上仅仅消解为它的特殊内容的否定;或说,这样一个否定并非全盘否定,而是基本消解的被规定的事情的否定,因而是规定了的否定。而“是”就暗含在这无和有之中,推动着“是”向“无”的运动以及“无”向“是”的转化。但是在转化完成之前,它仅仅是一种暗含的意志和决心,而并没有丝毫的改变。这就比如我们一个人希望成为老师,这仅仅是一种想象,只是存在于我们意识当中的一种意念,在我们要去“是”之前,要成为之前,我们什么也还不是,我们还是无。事物就是在这种“是”运动当中不断产生。

但又有一个问题,这个“是”是从哪里来的,即万物包含的意志和决心又是如何产生的。黑格尔把它归结于上帝,认为上帝的思想是固然存在的,我们是在上帝的思想外化为客观事物之后才产生的。但到目前为止,上帝是否存在还是个未知数。所以黑格尔无法更加准确地论述本原的问题。这有点像霍金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起初起源于一个质点,一个抽象意义上的质点,然后在一场爆炸后形成现今的宇宙。宇宙起初是一个质点,它里面什么都没有,但同时包含了宇宙万物。但霍金同样没有解释宇宙为什么会是质点以及宇宙大爆炸之前是什么状况,所以我们仍然需要找到一个扬弃了各种规定性和一切中介的最初点。

但这个中介点必竟是深奥而又复杂的。康德认为本质和具体是两个层次上的对立统一。本质是从具体中抽象出来的,它自身没有独立存在物,只能依附在具体存在身上。因此,本质不涉及起源问题,它以存在为基础,进一步研究存在的发展变化规律。康德强调理性的重要性,它将哲学划分为经验的宇宙论和理性的宇宙论,其实就是根据有限和无限的范畴划分的。经验停留在有限,它关注的是具体存在的发展变化;理性上升到无限,它把握本质存在的运动。理性总想推出一个条件的全体来,这个全体是一个绝对不受条件限制的东西,这就是哲学上的“无限”。因此,他认为在复杂繁多的世间万物当中寻找哲学的本原是不可能的,无论是金、木、水、火、土,还是小到分子、原子,我们都必须独立于感性世界之外在抽象的理性世界中寻找哲学的本原。

无论哲学的本原是什么,哲学的定义是无法给出的。它只存在理念的无限延续当中,正如无数的哲学家不断的试图定义哲学的历史一样,哲学是一个混沌,茫茫然然,既看不清它的真实面目,又无法感知它的存在,因为它根本不是一个现实世界的东西,而是我们需要运用感性-知性-理性的阶段方式去认识它,理解它。我甚至怀疑,一旦我们人类消失了,哲学还存在吗?一个离开了生物的地球还有思想吗?我们平时熟视无睹的自然物,或许只是我们感觉到的表象,而它的真实存在我们将永远无法得知。否定的东西也同样是肯定的,肯定地东西也同样是否定的,哲学只有在这永远的矛盾运动当中才能澄清。或者否定之否定的最终结局就是这样一直地延续下去,这个延续的过程才是真正的哲学。

东方哲学史读后感600字


【第1篇】

《西方哲学史》是英国哲学家罗素享誉世界的一部学术巨著。它以其精湛的思想,深邃、广博的学识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罗素有一句名言:“一种哲学要有价值,应该建立在一个宽大坚实的知识基础上,这个知识基础不单是关乎哲学的。”罗素本人就是这句名言的实践者。他的哲学著作涉及学科之多,令人叹为观止。评论家认为:“罗素的学识比他同时代的任何人都渊博……”怀特海形容罗素“是柏拉图的一个对话的化身”。我想,学识渊博,视野开阔是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在《西方哲学史》中,作者从人类的第一个哲学学派---米利都学派着笔,向读者描述了自公元前6世纪以来,直到近代哲学的发展轮廓;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几乎任何一个重要的哲学观点我们都可以在这部著作中找到清晰的评述。在书中,作者对这些哲学观点的评述清晰而明智,表现了一个学术大家深邃,精湛的思想,令人深深叹服。如评述柏拉图关于闲暇产生智慧的表示质疑,对此,作者作了详细而深刻的分析。首先拿柏拉图的这种思想与近代思想作比较,推出柏拉图该种思想存在的明显问题;然后作了一系列的假设,假设柏拉图的思想或者说假想成立,经分析和推理,作者最后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找出一群“有智慧”的人来,把政府交托给他们,这仍然是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拥护民主制度的根本原因。认真阅读此书,我发现我收获的不仅是对西方哲学史的了解,还有对罗素慎密的逻辑和极强的推理能力的学习。我觉得读一本好书,我们的目的不要只局限于了解书中所介绍的内容和情节,而是要吸收作者所表达出来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以及要学习作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要懂得学习,精于学习,在阅读中至少能在思想上提高自己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说: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这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教主观主义是不同的,区别在于罗素诉之于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性能让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而唯心让人傲慢)。这是我对罗素最欣赏的一句话。它教人理性,激励人们无所无忌的去学习哲学,研究哲学。

【第2篇】

人类是一种很奇妙的智慧生物,在酒足饭饱后,面对世界的众多不可知的事物,人类往往充满了求知欲和好奇心。在其驱使之下,人类一方面通过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通过理性的思考推理,来尝试着解答这些问题和解释一些现象。这样,一部分解答成为了确知的知识,即科学;另一部分由于时代的局限,不能给出确定的答案,但由于人类对未知事物有着敬畏和恐惧的一面,产生了看似能完美解答这些问题的东西,即神学。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说;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这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教主观主义是不同的,区别在于罗素诉之于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性能让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而唯心让人傲慢)。这是我对罗素最欣赏的一句话,有了它,才能让我彻底放下顾忌而去研究哲学,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说,我的这种心灵安慰也是建立在对罗素的权威上的,但那不是哲学上的。

哲学是研究人类思辩的心灵所最感兴趣的一切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我所最为重视的,是人为什么活着?我所需要的答案,不是原子论那些家伙所认为的机械式的解释,而是目的论的解释。即当这个问题具体到某个人时,就成了“你为什么活着?”。

当我懂事后,当我懂事后亲身面对了死亡后,在面对死亡后又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后,我就开始不断的在内心中问着这个问题,失去外公的痛不断的刺激着我,让我联想到几十年后我父母的死和最后我的死,我是如此胆小,以致我一想到这个问题便无法安稳入睡。

首先给我答案的是物理学,世界是平衡的,有生就有灭,当这个理论扩大到整个宇宙时,即整个宇宙都有灭亡的那一天,如此渺小的人类,和更加如此渺小的我,又有什么好抱怨的呢?但这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既然人都是要死的,人类也是要灭亡的,甚至整个宇宙都是会归于零的,那么我们现在所谓的奋斗除了养活自己,苟且偷生外,还有什么价值?当然这也是人类期望永恒的一种思想,如果连饭都吃不饱,当然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天体物理给了我一个类似神秘主义的答案。

宇宙是如此的广袤,有着太多人类所称之为科学的东西,它是如此的寂寞,亿万年来是如此的安静(我用了好久时间才适应用“它”来形容宇宙)。它需要有什么来理解它,来认可它的存在,而人类作为一种智慧生物,承担起了这个责任。人类根本的责任,是发展科学,是尽可能的去了解这个宇宙的根本。

在这个基础上,我才展开其他的思考。

为了发展科技,在现今的情况来看,只有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才行。这样,我的思想难免的流于世俗了。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2024范文


人类是一种很奇妙的智慧生物,在酒足饭饱后,面对世界的众多不可知的事物,人类往往充满了求知欲和好奇心。在其驱使之下,人类一方面通过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通过理性的思考推理,来尝试着解答这些问题和解释一些现象。这样,一部分解答成为了确知的知识,即科学;另一部分由于时代的局限,不能给出确定的答案,但由于人类对未知事物有着敬畏和恐惧的一面,产生了看似能完美解答这些问题的东西,即神学。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说;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这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教主观主义是不同的,区别在于罗素诉之于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性能让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而唯心让人傲慢)。这是我对罗素最欣赏的一句话,有了它,才能让我彻底放下顾忌而去研究哲学,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说,我的这种心灵安慰也是建立在对罗素的权威上的,但那不是哲学上的。

哲学是研究人类思辩的心灵所最感兴趣的一切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我所最为重视的,是人为什么活着?我所需要的答案,不是原子论那些家伙所认为的机械式的解释,而是目的论的解释。即当这个问题具体到某个人时,就成了你为什么活着?。

当我懂事后,当我懂事后亲身面对了死亡后,在面对死亡后又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后,我就开始不断的在内心中问着这个问题,失去外公的痛不断的刺激着我,让我联想到几十年后我父母的死和最后我的死,我是如此胆小,以致我一想到这个问题便无法安稳入睡。

首先给我答案的是物理学,世界是平衡的,有生就有灭,当这个理论扩大到整个宇宙时,即整个宇宙都有灭亡的那一天,如此渺小的人类,和更加如此渺小的我,又有什么好抱怨的呢?但这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既然人都是要死的,人类也是要灭亡的,甚至整个宇宙都是会归于零的,那么我们现在所谓的奋斗除了养活自己,苟且偷生外,还有什么价值?当然这也是人类期望永恒的一种思想,如果连饭都吃不饱,当然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天体物理给了我一个类似神秘主义的答案。

宇宙是如此的广袤,有着太多人类所称之为科学的东西,它是如此的寂寞,亿万年来是如此的安静(我用了好久时间才适应用它来形容宇宙)。它需要有什么来理解它,来认可它的存在,而人类作为一种智慧生物,承担起了这个责任。人类根本的责任,是发展科学,是尽可能的去了解这个宇宙的根本。

在这个基础上,我才展开其他的思考。

为了发展科技,在现今的情况来看,只有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才行。这样,我的思想难免的流于世俗了。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800字


爱因斯坦这样谈论哲学: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哲学显然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可见哲学一门有广泛学科基础的学科。高中时关于哲学了解得不甚明白,大学时慢慢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慢慢了解这门学科。

《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哲学介绍到世界近代哲学,其中以哲学家为单位,详细的阐述了西方历史上主要的思想流派,我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理性之力”,无论是古希腊的苏格拉底还是近代的启蒙运动,都强调人类独立的理性的思考,这一点和我们中国的传统思想有着很本质的区别。

西方哲学中第一个值得我们学习就是他们的思考方法即“逻辑上推理”,那什么是“逻辑”呢?,西方哲学家认为“逻辑”指的是“一个事物和另一个事物有必然的联系,而当出现其中一个事物时,我们就可以推断出另一个事物,逻辑是人类创造出来的。”那西方哲学家又是如何运用“逻辑”的呢?比如诶利亚学派学者认为“存在和思维是一回事,因为凡是不可思议的,就是不存在,凡是不存在的,就不可思议”或恒常论者认为“没有什么能够产生于无,能够变成无,所以变化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在他们的结论中,都不存在空洞的理论,而是都有非常严谨的逻辑推理。

西方哲学中第二个值得我们学习的就是他们注重对人性的反思和思考,西方哲学家都普遍相信人类有感情和理性这两种独特东西,柏拉图认为“这个世界是理念的世界,宇宙是理念的逻辑体系,一切知识都是回忆,一切学问都是一种重新觉醒”强调人的“心之力”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唯心主义”。近代哲学家就对人的本性的研究更加深入的一步,霍布斯认为“人有自我保全的情感”洛克提出“人有三种激情:欲望、快乐、忧愁”,“人是以利己主义的快乐主义为归宿,快乐和痛苦是道德的大教师”,这些对人性的研究对后面启蒙运动中民主和自由有着深刻的影响。

哲学使人思维,读史使人智慧。从《西方哲学史》这本书中,学到了很多。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800字


《西方哲学史》是英国哲学家罗素享誉世界的一部学术巨著,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了3篇西方哲学史读后感800字,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800字篇一:

《西方哲学史》是英国哲学家罗素享誉世界的一部学术巨著。它以其精湛的思想,深邃、广博的学识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罗素有一句名言:一种哲学要有价值,应该建立在一个宽大坚实的知识基础上,这个知识基础不单是关乎哲学的。罗素本人就是这句名言的实践者。他的哲学著作涉及学科之多,令人叹为观止。评论家认为:罗素的学识比他同时代的任何人都渊博怀特海形容罗素是柏拉图的一个对话的化身。我想,学识渊博,视野开阔是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在《西方哲学史》中,作者从人类的第一个哲学学派---米利都学派着笔,向读者描述了自公元前6世纪以来,直到近代哲学的发展轮廓;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几乎任何一个重要的哲学观点我们都可以在这部著作中找到清晰的评述。在书中,作者对这些哲学观点的评述清晰而明智,表现了一个学术大家深邃,精湛的思想,令人深深叹服。如评述柏拉图关于闲暇产生智慧的表示质疑,对此,作者作了详细而深刻的分析。首先拿柏拉图的这种思想与近代思想作比较,推出柏拉图该种思想存在的明显问题;然后作了一系列的假设,假设柏拉图的思想或者说假想成立,经分析和推理,作者最后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找出一群有智慧的人来,把政府交托给他们,这仍然是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拥护民主制度的根本原因。认真阅读此书,我发现我收获的不仅是对西方哲学史的了解,还有对罗素慎密的逻辑和极强的推理能力的学习。我觉得读一本好书,我们的目的不要只局限于了解书中所介绍的内容和情节,而是要吸收作者所表达出来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以及要学习作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要懂得学习,精于学习,在阅读中至少能在思想上提高自己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说: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这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教主观主义是不同的,区别在于罗素诉之于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性能让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而唯心让人傲慢)。这是我对罗素最欣赏的一句话。它教人理性,激励人们无所无忌的去学习哲学,研究哲学。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800字篇二:

人类是一种很奇妙的智慧生物,在酒足饭饱后,面对世界的众多不可知的事物,人类往往充满了求知欲和好奇心。在其驱使之下,人类一方面通过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通过理性的思考推理,来尝试着解答这些问题和解释一些现象。这样,一部分解答成为了确知的知识,即科学;另一部分由于时代的局限,不能给出确定的答案,但由于人类对未知事物有着敬畏和恐惧的一面,产生了看似能完美解答这些问题的东西,即神学。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说;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这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教主观主义是不同的,区别在于罗素诉之于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性能让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而唯心让人傲慢)。这是我对罗素最欣赏的一句话,有了它,才能让我彻底放下顾忌而去研究哲学,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说,我的这种心灵安慰也是建立在对罗素的权威上的,但那不是哲学上的。

哲学是研究人类思辩的心灵所最感兴趣的一切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我所最为重视的,是人为什么活着?我所需要的答案,不是原子论那些家伙所认为的机械式的解释,而是目的论的解释。即当这个问题具体到某个人时,就成了你为什么活着?。

当我懂事后,当我懂事后亲身面对了死亡后,在面对死亡后又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后,我就开始不断的在内心中问着这个问题,失去外公的痛不断的刺激着我,让我联想到几十年后我父母的死和最后我的死,我是如此胆小,以致我一想到这个问题便无法安稳入睡。

首先给我答案的是物理学,世界是平衡的,有生就有灭,当这个理论扩大到整个宇宙时,即整个宇宙都有灭亡的那一天,如此渺小的人类,和更加如此渺小的我,又有什么好抱怨的呢?但这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既然人都是要死的,人类也是要灭亡的,甚至整个宇宙都是会归于零的,那么我们现在所谓的奋斗除了养活自己,苟且偷生外,还有什么价值?当然这也是人类期望永恒的一种思想,如果连饭都吃不饱,当然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天体物理给了我一个类似神秘主义的答案。

宇宙是如此的广袤,有着太多人类所称之为科学的东西,它是如此的寂寞,亿万年来是如此的安静(我用了好久时间才适应用它来形容宇宙)。它需要有什么来理解它,来认可它的存在,而人类作为一种智慧生物,承担起了这个责任。人类根本的责任,是发展科学,是尽可能的去了解这个宇宙的根本。

在这个基础上,我才展开其他的思考。

为了发展科技,在现今的情况来看,只有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才行。这样,我的思想难免的流于世俗了。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800字篇三:

大凡看到哲学这个词,脑子中第一个反应,便是枯燥,这和我们所受的应试教育有关,记不住的概念,选不全的多重选择题,再是用什么什么原理去解释什么什么的正确性。事实上,这个学习的结果,只是让我们记住几个概念、条条纲纲的八股特点区别,实在无助于我们哲学气质的培养,哲学思维的形成,我所理解的哲学气质和思维是指理性,理性是什么,追求公义,也就是正义,一家之言。

要了解哲学,首先要了解哲学这个词的含义,哲学是什么罗素给了一个既模糊又明晰的定义。哲学是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罗素接着给出了科学的概念,科学是指一切确切的知识(我们知道科学的一个特点是可重复性),而神学则是超乎确切知识外的教条。罗素在确切的、教条这几个字下面都打了着重号。而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块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块无人之域就是哲学。个人认为:罗素这个分法和中国象棋盘很象,科学是汉界,神学是楚河,而哲学则是中间的鸿沟。当然如果你的思维是动态的,你应该已经想到了,中国的阴阳太极图才是罗素分法的最形象表述,白鱼是科学,黑鱼是神学,而白鱼和黑鱼似连非连的那部分挤撞区就是哲学。白鱼的眼睛是黑的,表示科学中有一定成分的神学,黑鱼的眼睛是白的,则表示神学也许有一定成分的科学,这个比喻解释罗素的分法可能不是很恰当,但个人认为,这有助于摒弃非此即彼的中国式思维。

罗素接着说,哲学象科学一样诉诸于理性而不是诉诸于权威,不管是传统的权威还启示的权威。这里传统的权威是指国家机器的强力,启示的权威则是指神学中的教条,上帝旨意之类。既然哲学和科学一样理性,那哲学存在的必要在哪里呢罗素认为,科学回答不了思辨的心灵所感兴趣的一切问题,而神学家信心百倍的答案已经不象过去几个世纪那样令人信服。罗素举了好多思辨的心灵所感兴趣的问题,个人认为远不如这三个直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当然罗素的问题层次较高。象这三个问题在实验室里是找不到答案的,而如同上面所说,神学家的答案已经失去光辉。而哲学恰好来钻研这类业务。可能有人要问,那进化论又是什么个人认为进化是白鱼黑眼上的一点,我在上面提到,科学的一个特点是重复性,到目前为止,碳水化合物还不能合成出灵性,简单地说是细胞,也就是说进化的源头还没找到。

我们为什么要把时间浪费在这么无聊的问题上,罗素认为一是历史责任,二是面临的宇宙孤寂的恐怖感。宇宙中有几亿个恒星,而我们人类只是一颗不起眼行星上小小的爬行物,我们是无助的,还是宿命的面对浩瀚的星空,孤寂埃罗素说:在显明的希望与恐惧之前而不能确定,是会使人痛苦的;可是如果在没有令人慰藉的神话故事的陪伴下,我们仍然希望活下去的话,我们必须忍受这种不确定性。罗素认为忘却问题以及声称已经找到了确凿答案都是无益的,如果我们忘记了我们不能知道的是何等之多,那我们会对许多重要的东西麻木不仁;而神学的武断,说我们对无知而具有知识,则会产生对宇宙的狂傲感。个人觉得无神论的狂傲是无知,神学家的狂傲则是误知。

我们再回到罗素这篇绪论的开头,来谈谈哲学的特征。罗素说,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与伦理,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就科学这个词最广泛的意义而言。至于这两种因素在哲学家的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如何,则各个哲学家大不相同;但是,唯有这两者在某种程度上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同时存在,这是一个问题,但也确实如此。心灵往哪里走,不是你的嘴巴能指挥,只有你的心灵才真切地知道,烙印,烙印,还是一个回避不了的烙印问题。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范文一

选择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是因为自己一直喜欢哲学,尤其是喜欢渗透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虽然很多人说这本书晦涩难懂,然而在我看来,它已是将中国几千年的哲学思想以最简单的方式呈现给了读者,因为毕竟这本书成书的最初目的是为了给外国人上中国文化课。毋庸置疑的是,这本书英文版在当时绝对堪称是国外第一本对中国哲学从古代的孔子直到今日,进行全面介绍的英文书籍。而冯友兰更是中国知识界公认的最优秀的学者之一。它的问世,为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学起

到了极大的积极意义。而它翻译成为中国后,也更不失为一本言简意赅,轻松易懂的中国哲学读物。

中国哲学简史呈现给我了一个在纷繁乱世出现的文化盛世。百家争鸣,诸子百家均在那样一个时代兴起,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在那样一个生产力极端低下,战端频起的年代,诸子百家游或是游走于各个诸侯之间抒发自己的治国之道,或是在一方著书教学,或是学以致用,或是为战争或者和平和努力。可以说,中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高峰。我们现在的许多思想,所做的很多决策都深深受到那一时期的影响,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生活。在西方人眼中,中国人不像其他民族那样重视宗教。德克布德教授在《构成中国文化的主要思想》中写道:他们(中国人)并不认为宗教思想和宗教活动是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不是宗教(至少不是宗教的有组织形式),而是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这一切使中国和其他主要文明国家把教会和神职人员看为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基本的不同。冯友兰教授将宗教等现象称为超道德现象,并认为这是因为中国的哲学意识(如诸子百家思想文化)太过浓厚,因而在哲学里找到了超越现实世界的存在,也在哲学里表达和欣赏那个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而不再需要宗教的滋养。中国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不是探求事物之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事实上,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宗教的权威被不断削弱。很多维护传统的人们对这个事实感到遗憾,惋惜大众离开宗教是自身的衰退。如果这个世界除宗教之外没有什么办法达到可高的价值,那么人们宗教仪式的淡薄的确是值得惋惜的。而事实上,哲学能够达到更高的价值,它更为直接,也更加单纯。哲学取代宗教的地位,这合乎中国哲学的传统。也体现出了在中国哲学尤其是先秦百家哲学的重要性。

除了在人类至高道德上体现其价值,朴素点说哲学是让人知道自己没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热爱智慧的学问。哲学家就是热爱智慧的人。智慧不是手段而是追求的对象。我们永远不可能占有智慧,至多也只能做到热爱和追求智慧。正如冯友兰教授所说,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不是为了人对客观实际增加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智。具体而言,知识或者科学知识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们通常都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而人类追求和热爱智慧却没有别的目的,而只是为了智慧本身。我感觉, 人应该在哲学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应该在本书中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指引下,磨砺人高贵的品格,找回人高尚的人性,重建人们的精神家园。我们或许可以不关心数学和物理学的新进展,直接利用或者享受它们的成果,但是却不应该不关心哲学,因为哲学不是生存的工具和手段,而是生存的目的和理想,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关心的问题。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尽管经过了理性的省察也不一定能找到生活的目标。学习哲学就是上路。踏上爱智慧的思想之路。哲学史的学习过程就是与前人在思想上进行对话的过程。因为尽管哲学家已经不在,但是哲学家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永远不会过时。他们为后人提供了各种各样可供选择的可能方式。

在阐释了中国哲学的精神、背景后,冯友兰教授选取了诸子百家中代表性学说进行了详尽的讲解,其主要篇幅在儒、法、道三家。儒家重人伦,法家重赏罚分明,道家重无为。每个朝代之初,百废待兴,统治者大多励精图治,道家清虚自守、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就其用来作为恢复国力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法律指导思想。而到了统治中期,社会需要稳定秩序,统治者大多采用儒家伦理来教化百姓,使子女孝顺父母,臣民忠于君主。盛极必衰,由于缺乏监督和制约,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每个王朝的鼎盛便预示着她开始一步步的走向衰败。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王朝末期,官吏贪污腐化,鱼肉百姓。此时民怨沸腾,统治者不得不采用法家的重刑法的那套办法来维护风雨飘摇的统治。纵观中国哲学,无论儒家道家还是法家,都把关注点放在具象的人伦关系上,所以被认为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哲学。除了最为熟悉的儒家、道家外,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墨家。墨家的认识论理论是一种朴素的实在论,墨家中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先秦的科学家,这自然让我这个学工科的大学生产生了巨大兴趣。在墨子的著作中,还有一部分学说涉及自然科学,如力学、光学、声学等。小孔成像原理还是墨子最早发现的。墨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从理性高度对待数学问题的科学家,他给出了一系列数学概念的命题和定义,这些命题和定义都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他的微分学原理,也比西方要早。因此,他被西方科学界称为东方的德谟克利特。墨子主张从劳动者中选拔人才,受到普通民众的欢迎,因而墨子被称为平民圣人。墨子老年隐居于鲁山县熊背乡黑隐寺并卒葬于此,现存有土掉沟、黑隐寺、坑布崖、墨子城等古迹供人们瞻仰。

中国哲学并不是一尘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进步的,如儒家学派就经历了很多的发展,也发生了很多演变。中国哲学以其独特的魅力对不断舶来的外来文化兼容并蓄直到今天。回顾历史,我们发现,其实中国文化在面对外来文化时一直都具有这样的韧性与海一般广阔的精神。我相信,即使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时代,一个西方文化占主流文化的时代,中国哲学依旧能绽放它的光彩。

冯友兰说,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指对客观事物的信息),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其实哲学并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学问,实际上它就深深的蕴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密不可分。只不过我们缺少是它们浮出水面,上升到哲学高度的理论思维而而已。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希望人们都能在中国哲学中寻求到心灵的慰藉。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范文二

近我对中国哲学兴起浓烈的兴趣,于是找来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有望自己能从中拾到一点做人处世的哲学,以改变自己充实自我。

所谓读史能够明智,看一件事物需要了解它形成发展演绎的整个过程,方能对其现状理解的更为透彻。现代中国人的观念一定与古代中国思想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制度的改良与革命,鸦片战争以来西方以坚船利炮促成两个文明碰撞所致的一次次的思潮,也无一不见证了中国人在思想上发生的变化,由传统的向现代的更为开放的观念转变。总有个挥之不去的困惑萦绕在脑海里:为什么中华文明曾经在唐朝时候如此强大,综合国力在当时属世界前列;而到了明清,国家却一步步走向没落,政府的集权暴政和愚昧无知随着文字狱的兴起、闭关锁国政策的加强到达了极致。而与此同时,西方为什么能够促成社会的工业革命,科技振兴。等待中国的,却只是被欺负和被妥协。

读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从大体上对中国哲学从古至今的发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原本的一些困惑也逐渐有了答案。任何事物都有个起源,中国人的思想也不例外。思想观念最初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理环境。中国是个大陆国家,与古希腊海洋环境不同,中国陆地面积大而且多山,地理上便有着封闭的特点。希腊人漫游列岛,中国人只能望洋兴叹。不能从事海洋活动的中国人便依附在土地上进行辛勤的耕作劳动。所以农业历来都是中国的立国之本。历代的统治者采取的都是重农轻商的政策,他们坚信,人可以不做生意,但不能没有饭吃。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中国社会便得以长期的发展,并成了维持社会运行的基础。农业这种举足轻重的地位使得中国的哲学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农民的思想。有了耕作的传统,农民世世代代依附在自己的土地上,家族制便应运而生。从这儿可以发现中国与西方海洋国家在社会制度、思想观念开始向不同的方向发展。可以说,儒家的整套伦理是家族制的一个理论升华。儒家的伦理很强调人们各自的位置,君臣父子,每个人都要扮演好各自的角色。从积极层面上讲,用伦理去规范人的行为可以避免由无序引起的社会混乱,强调人在各自的角色中做好份内该做的事情,对当今社会仍有积极作用;而另一方面,消极的说,在儒家的人伦关系中,人与人是不平等的,从而才会被统治者利用成为其专制统治的工具,发展成为后来的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强调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绝对服从。而这正是中国封建社会为什么走不出盛衰怪圈的最根本的原因平等制约的缺失。

中国封建社会主流哲学思想主要有儒、法、道三家。儒家重人伦,法家重赏罚分明,道家重无为。每个朝代之初,百废待兴,统治者大多励精图治,道家清虚自守、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就其用来作为恢复国力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法律指导思想。而到了统治中期,社会需要稳定秩序,统治者大多采用儒家伦理来教化百姓,使子女孝顺父母,臣民忠于君主。盛极必衰,由于缺乏监督和制约,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每个王朝的鼎盛便预示着她开始一步步的走向衰败。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王朝末期,官吏贪污腐化,鱼肉百姓。此时民怨沸腾,统治者不得不采用法家的重刑法的那套办法来维护风雨飘摇的统治。纵观中国哲学,无论儒家道家还是法家,都把关注点放在具象的人伦关系上,所以被认为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哲学。中国人不会像西方人那样去探究分析一个事物的本质,不会形而上的去思考讨论客观存在与主观意识的关系,所以产生不了近代自然科学的种子。文艺复兴是西方社会的转折点,大大解放了人性,把人从神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接之而来的启蒙运动,更是大力宣扬了理性与科学,给封建的宗教统治以致命的一击,促使西方社会大踏步的走向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远在东方的明清政府,正在一步步的把专制集权推向历史的顶峰,人性被磨灭,何来理性科学的土壤,有的只是进一步的封闭和愚昧。四大发明在中国被用作迷信活动,却被西方人用作制造打开中国大门的坚船利炮。哀哉!

1840年鸦片战争,随着国门的被迫打开,西方思潮的涌入也大大冲击了中国社会。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学习。孙中山号召革命,推翻封建帝制,提倡民主共和,可是民主思想并没有深入百姓,共和只是少数知识分子的美丽的梦。张勋复辟,袁世凯篡权,北洋军阀专制统治,中国的自由只是统治阶级的自由,民众仍被奴役。包括后来共产党建立新中国,眼看着现代化的火种正要燃烧,却被毛泽东酿造的灾难性的文革扑灭。统治者号召群众起来集体做一件事在中国是一个传统,然而,历史上每每灾难的发生,并非有些人故意把大家引向灾难,而是他们坚信,只有他们才能把所有人带向光明。当下中国有些人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又有些人想提倡学习西方文明,我想,这本身就是件好事,能听到不同的声音,不正证实着我们在向更为民主的社会迈进么。

冯先生一再强调哲学的功用就是提高人的心灵境界,其最理想的高度就是天地境界。其实哲学并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学问,实际上它就深深的蕴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密不可分。

所以,我们应该接受冯友兰先生的建议: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那么,一个人哲学化的开端,就是先要了解一下中国哲学发展史,感受一下中国哲学思想的博大与厚重,再选其精华为自己所用,这样就可以为大道普传时代的到来人人高度哲学化打下基础,保证自己不落伍,让自己紧跟时代潮流,成为骄傲的弄潮儿,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罗素《西方哲学史》读后感800字


西方哲学史一书由罗素所著,是欧洲的哲学历史,让我们看到古希腊哲学到西方现代哲学的发展史。下面小编带来的是罗素《西()方哲学史》读后感800字。

本周继续阅读罗素《西方哲学史》,并对如下的两个问题进行思考。

首先,一个判断虽然不见得比另一个判断更真,但是就其能有更好的后果这一意义来说,它却可以比另一个判断更好。这就暗示了实用主义。

读到这句话,想到了在《普通心理学》中学习第六章决策时,讲到行为决策理论时提到了西蒙的满意性原则。所谓满意性是指决策时,个体并不考虑所有可能的选项及其可能的结果,而是仅仅考虑几个选项,一旦感到满意,就会立即停止搜索。就比如我们买电脑,电脑的品牌多种多样,我们会综合自身的用途、预期价位、实用性等来进行选择,在这个范围内挑选自己满意的电脑并作出决策。

前两天听老师的录音讲到失位,即你不在你该呆的那个位置上。那怎么就不失位?灵活。其实满意性原则就是一种灵活,不应该在难以抉择的时候,事事都要求做到十全十美,只要找到满意的选项,在一定范围内学会适度的降低目标,也会是最优的结果。

第二,亚里士多德按照中庸之道的学说所主张的是,适度的资产才最能够与德行结合在一起:人类并不借助于外在的财货才能获得或者保持德行,反而是外在的财富要借助于德行;幸福无论是存在于快乐,还是存在于德行,还是兼存于这两者,往往总是在那些在自己的心灵上与性格上有着最高度的教养却只有适度的身外财富的人们的身上才能够找得到,而不是在那些具有多的无用的身外财货却缺少高尚品质的人们的身上找到的

抛开亚里士多德不信仰平等的观念不谈,我同意以上的观点。身外财货是需和德行、品质相称的,比如医生要有医德。医生需要有过硬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要有救死扶伤的高尚品质,只有德才兼备换来的自身财货才是最有价值和最有意义的。但是我认为当今社会风气过多的抬高了身外财货的价值,就如土豪原本的含义,即乡下财大气粗、没什么品味的有钱人。所以一些商贩会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唯利是图,却早已对诚信置之不理。还有一些现代的偶像剧,动辄就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北京或者上海这样的城市里,租的起一套豪华单身公寓。或者遇到一个霸道总裁,从此咸鱼翻身。

针对这些虚构的偶像剧,我们可以一笑而过,但是对于正处于追偶像剧而又没有形成稳固的价值观的青少年而言,他们会对这样的生活抱有幻想,这就是在传播一种错误的社会风气,传达一种不劳而获的成功秘笈。所以外在的财富是要借助于德行的,需要与德行、高尚的品质相称的。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东方哲学史读后感800字2024”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西方哲学史读后感800字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