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读书笔记400字及心得感悟。
俗话说:“良书即益友,今明永如斯。”在我们上高中时,语文老师也会要求我们多读一读中外经典名著。由于人们对事物都有不同的看法,所以每个人看完中外经典名著后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为了可以记住当时读完书后的所思所想,就必须写一篇读书笔记。那么,在你看完那些中外经典名著后有没有收获一些人生哲理?小编特意收集和整理了《呼兰河传》读书笔记400字及心得感悟,强烈建议你能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400字及心得感悟
读完作家萧红的《呼兰河传》,我领略到了呼兰河城的风土人情,感受到了作家快乐又寂寞的童年,读到了悲伤或有趣的故事。
书中作者的祖父和小团圆媳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祖父是是一个慈祥、和蔼的人,他对作者慈爱并且宽容。祖孙二人的美好时光和浓浓的亲情,让我觉得非常温暖。而小团圆媳妇的遭遇让我觉得悲哀和愤怒。只有12岁的小女孩被卖做童养媳,没有妈妈疼爱,有做不完的事,还经常被婆婆打骂,非常可怜!后来,她竟然被活活打死了。小团圆媳妇的悲惨遭遇是那个时代才会有的。那个可怕的社会,变态的制度,人们的愚昧无知才是害死她的真正凶手。
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文明的时代,有强大的祖国,有安定富足的生活。希望悲剧不再重演,时代的进步需要每一人的努力。如此幸福的我们,难道不应该好好珍惜、认真学习,做一个有用的人来回报社会吗?作者:谭靖南
《呼兰河传》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扩展阅读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800字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800字
《呼兰河传》是萧红最重要的代表作。因为《生死场》,人们知道了萧红;因为《呼兰河传》,人们记住了萧红,也记住了东北边陲那个偏远却动人的小镇。
故事中,萧红以自己写了一件件的事,有美好的,也有残酷的。故事的第三章,就讲了祖父,花园和她的故事。萧红的父母对她不是特别好的,祖母对她,也是很凶的,只有祖父对她好。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祖父做什么,萧红也做什么。“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我特别喜欢这一段,童话般的意境,诗一般的语言,又简单活泼,写的多么好!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团圆媳妇那一章了。一个小女孩,才12岁,不过也就12岁,一个天真活泼的年纪啊!和我们差不多大吧!我们在爸爸妈妈的关爱下茁壮成长,而她呢?世界对她来说太不公平了!
她本该和我们一样,却被卖到呼兰河这小城里当童养媳!她才12岁啊!她的年纪虽然小,却会做许多事,可以说是人人都想要啊!可因为她太活泼,不像媳妇,所以经常受婆婆的毒打!叫她变得更懂事更听话!“一天打8顿,有几回,我是把她吊在大梁上,叫她公公用皮鞭子狠狠地抽了她几回。我也用烧过的烙铁烙她的脚心......”她婆婆这样说。
后来,这个团圆媳妇生了一种怪病,怎么治也治不好。婆婆请来了大神跳大神,想要治好她,大神说要用烫水烫她三遍,再用被子从上到下裹紧了,读书笔记一直到天亮,出一身汗。不过要坚持,直到病好。就这样,团圆媳妇天天被这样折磨,婆婆却说,这是为她好。最后,这个笑呵呵,可爱又活泼的小姑娘,被她们就这样折磨死了,婆婆很伤心,不过不是因为她死了,而是因为她是花钱买来的,就这么死了,还供她吃供她穿,花了不少钱在她身上,婆婆心疼的是钱啊!
看完这本书,我在想,每个人的童年原来相差这么大!作者萧红小时候的童年也是悲凉的,让我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吧!将来再回味这属于自己的美好童年!作者:闵诗怡
我眼中的萧红——《呼兰河传》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
我眼中的萧红——《呼兰河传》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
萧红(1911~1942),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
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2年,结识萧军。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是一年还是两年前,某一个微信公众号大咖在网络上发了电影《黄金时代》的影评。题目中称萧红为“饥饿贱货”,该电影演出的正是萧红短暂的一生。那时我只知道萧红是作家,我没有看过她的一部作品,我对她一无所知,或许她的品质确实不怎么样,但是,我不认为一个正常的人可以在公众场合称一个品质不怎么样的人为贱货。况且,究竟怎不怎么样,你怎么知道的?萧红早死了,死在1942年,死在那个动荡时代,那个时候你还未出生,你的父母或许还未出生,你何以了解她?
再有一个,如果说萧红为贱货,那郁达夫又怎么算?
我知道贱货这个词用来形容女人。
什么样的女人可以被称为贱货?
或许在某个时代,妓女可以,或许在现在这个时代,妓女仍然被某些人成为贱货。但是在我眼中,没有一个女人可以被称为贱货,妓女也不可,她们从事着市场需要的职业,只不过这职业不被社会的太阳面所接受,可这个社会,难道没有月亮面吗?如果说妓女是贱货,那么嫖客又怎么算?
所以那位作者,你凭什么称萧红,一个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萧红,为贱货?你凭什么侮辱人!
但是,那篇文章似乎受到了激烈的追捧,喏,社会的太阳面?还是月亮面?
萧红写《呼兰河传》的时候,已经预知到自己命不久矣,她如同回光返照一样拼尽了全身最后的能量、精力在那段时间连续写出了几部作品,《呼兰河传》是其中一部,是留给后世最为闪耀的作品之一。
如果你没有读过《呼兰河传》,你一定也读过小学课本里的《火烧云》吧。那正是从《呼兰河传》里面节选的。我记得当时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对于文中火烧云那丰富、优美的描写充满了溢美之词,并要求我们背诵。而今我读《呼兰河传》才知道,原来这火烧云,不是曾经我看到的火烧云,它不欢快,它充满了惆怅。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是不是常常对于一个人或者一件事产生南辕北辙一般的误解。因为没有看到全貌,因为没有了解全部,就快快下了结论。萧红的一生悲惨至极,死了以后还要被那样一群人来诬陷,真真像透了她在《呼兰河传》中描写的那个村庄,那条路中间的泥坑,那群愚民。
世间可笑的事是有人竟然拿薛宝钗与林黛玉相较,说薛宝钗才是妻子的不二人选,而林黛玉除了矫情就剩下矫情。
世间可笑的事是有人拿萧红与当代所有的女作家相较,比一比谁的文章适应了当时的时代要求,比一比谁结婚了谁没结婚,谁同居了谁没同居,谁生了孩子谁的孩子死了,谁一生只跟一个男人,谁一生跟了好几个男人。
在我眼中,萧红,就是那个时代的林黛玉。她死得冤,她甚至比林黛玉还惨。她一生也没有遇到那个一见就对她说“这个妹妹曾见过”的贾宝玉。如果真要找找她短暂一生中究竟还有谁对她真心相待过,那恐怕就只有她的祖父了。
在她的《呼兰河传》中,她这样怀念自己的祖父:
第三章的开头第一句话:“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
在尾声的开头第一句话:“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这两句话看起来平淡无奇,但如果你从《呼兰河传》第一章一直读到尾声,看到这句话,再想起前面那句话,大概会泪如雨下。这里面包含了太多太多情感,是萧红对祖父无尽的怀念,是自己的孤独生活的写照,也透着她一生的悲凉。
《呼兰河传》写的是萧红从小生活着的村庄,第一章和第二章用一种大笔触来写了这个村庄的地域特点、人情风俗。从第三章开始写自己在这个村庄生活着的点点滴滴一直到祖父去世,童年结束。
没看过这部长篇小说的人可能以为这是一部回忆家乡,回忆亲人,回忆童年的温暖文字,觉得一代民国才女可能会有复杂曼妙的语言体系,如果抱着这样的想法,恐怕你要失望了。起初读这本书,我确实有点失望,文字平实得就像一个小孩子在跟你说话一样,几乎要令我睡过去了。但是在冷不丁即将要睡的的时候,那个平平常常的故事猛地就给我来了一下子,读书笔记像大头针一样往皮肤上一戳,再一戳,再一戳,好像那个小孩子在跟我说:“你来看看这个世界,这些人,这些事,究竟怎么回事,怎么就这样了?”这无数根大头针扎在皮肤上终于让我的心为之哆嗦颤抖起来,不免惊心动魄,我的天,怎么是这样一个混沌愚昧?怎么连一个小孩子都不如了。
萧红在小说中写了几件触目惊心的事,均是使用着平和的语言。
第一件事是在呼兰河这个地方有一个大泥坑,一下雨这个大泥坑的水就满了,溢出来淹没了人家的墙根,人必定得抓着墙,小心翼翼才能趟过,不小心就要掉下去。不下雨的时候里面就是淤泥,车马什么的常常掉下去出不来,就需要人抬。这大泥坑淹死了猪仔,闷死过狗,还有鸡鸭什么的,连小孩子也掉进去过。因为有这大泥坑,街上出现了很多便宜的猪肉。人们买的时候颇为忐忑,要是掉进泥坑的猪仔,捞出来成了死猪来卖自然是好,但有那么多的猪淹死吗?搞不好是瘟猪,吃了要得病。可人们为了自我安慰,买回来则犹豫了一阵子,笃定又说,是淹死的猪啦。说到底路那么窄,这大泥坑横在路中间实在危险,其实把坑填了就好了啊,但那么多年过去,没有一个人做这件事。萧红在文中总结了这大坑存在的两点好处:一是常常抬马抬车,可使得居民说长道短,消遣生活。二是瘟猪肉得以大行买卖,只说这猪是淹死的,居民便可以自欺欺人的买到便宜的猪肉。
第二件事是赶车的家里给孙子娶回来一个12岁女娃做童养媳,被称为团圆媳妇。这团圆媳妇不像村里通常的女孩子那样逆来顺受唯唯诺诺,而是长得健康结实,身板儿直立,仰头挺胸。这就糟了忌,被人说是女孩子不检点。孩子被婆家人殴打、折磨、烫脚心,这孩子终于萎靡不振,病入膏肓。然而这一家不认为是把孩子打坏了,而是认为孩子是邪鬼附了身,要成妖怪。为了把这邪鬼驱走,婆家请了各路“神仙”,最后说要用水来烫。乡里乡亲全来看热闹,女孩子被摁进装满热水的大桶烫得哀嚎。这里萧红写那邻居们没有一个要救女孩。等女孩被抬出来浑身通红发烫,好像是死了,大家数落怎么可以这么烫,人要烫死的,纷纷要走。可女孩醒过来,第二次烫又开始了,大家又折回来看,那些说不该用热水烫的又不说了,又眼睁睁看着女孩被扔进热水。就这么烫了三次。终于是把女孩子折磨死了。这一度成为乡亲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但用不了多久,大家也就忘了,又去发掘下一个奇闻异事了。
萧红在文中数次地说:“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
不但院子是荒凉的,人心也是荒凉的。
鲁迅对于萧红推崇备至,他表扬过的女作家不多,萧红是一个。在“吃人血馒头”这一现实的揭露上,两个人不同的是,鲁迅如同高高在上的智者,语言如利剑一般直指痛处。而萧红,像一个陌生的小女孩子一样站在人群中,看着这一切发生。鲁迅要大声疾呼:呜呼哀哉,你们怎么还不醒醒?愤怒之情已经跃然纸上。而萧红默默把一切记录下来,她是懂了的,但至于你懂还是不懂,她并不强求。虽然两个人的文字,一个如同70岁老者,一个如同5岁奶娃儿,但本质上是殊途同归。
曾有人为萧红究竟是不是左翼作家而纠结,因为她的文字实在是有点过于单纯。我想这样的人未免有点肤浅了,难道作家是为政治服务的吗?有些作家或许一生致力于此。可我们不能说那些为自己而悲鸣,为整个世界而悲鸣的作家就不识时务。萧红所写的呼兰河的人们的生活,正是贫苦大众的愚昧、麻木的生活,残酷的生活,孤独的生活。萧红在为自己悲鸣,也在为这个世界悲鸣,这样的作品并非为了某个时代而存在,它并非特定历史时期的需要。想想看,难道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就没有愚昧了吗?就不存在麻木了吗?
在这散文式的小说《呼兰河传》中,萧红写自己的祖父,写了村民,写过祖母,她不喜欢祖母,因为祖母很严厉,曾用针扎过她的手指头。连不喜欢的祖母都写过,却几乎没有写她的父母。是的,她是一个不被爱的孩子。或许在那样的年代,每一个女孩生下来都是不被爱的。萧红十几岁的时候就被父亲许配给了省防军第一路帮统汪廷兰的次子汪恩甲。为了抗争她逃离了家,去学校学习。然而一个女孩子没有经济来源,无依无靠,她走投无路再次回家却被父亲囚禁,被亲戚解救出去之后她在哈尔滨街头流浪数月,为了不被冻死饿死她投靠了汪恩甲。汪恩甲是纨绔子第,又抽鸦片,挥霍无度,在萧红怀孕之际将她抛弃。
汪恩甲离开之际因为交不起租费把挺着大肚子的萧红留在旅馆作为人质。萧红向哈尔滨《国际协报》的副刊编辑裴馨园求救,萧军、舒群等文学青年去看过萧红。因为萧红的才华,因为她的可怜身世,萧军爱上了她。连夜从旅馆救出了萧红,送进医院待产。两个人均没有钱,孩子生出来以后无力抚养只能送人。萧红跟随萧军租屋,两个人过起了有上顿没下顿,连被子和水杯都没钱买的贫苦生活。
在《呼兰河传》这本书的后半段,收录了萧红的部分随笔,里面详细记录了她与萧军的同居生活。从每一篇文字中都能感受到因为贫穷而饥饿难耐的折磨,每一篇也都写满了萧红对萧军深深的爱。她像一只小鸟一样每一天等在房间里听着门外的脚步声,等待着萧军回来。她用为数不多的钱给萧军买皮帽子,自己却什么也不买,每次有了点钱买面包,萧军买贵的,她总是买便宜的。每次萧军问她饿不饿,她都回答不饿。有一次半夜,她饿得受不了开门出去想要偷点面包吃,可看到邻居门口挂着的面包圈和牛奶,她始终伸不出手,强忍饥饿关上了门却担心被萧军发现自己的不堪。在那几年她常常几天不吃饭,靠喝热水充饥,不曾偷过一个面包。这样一个女人,竟然会有人说她是贱货,真是悲哀。
跟很多爱情一样,共患难容易,同享福难。萧军在经济好了之后便拈花惹草,并且家暴,其实在《呼兰河传》的几篇随笔中已经可以窥探到萧军的为人,他跟萧红提起自己的前女友是如何漂亮可爱,还不止一次跟萧红提起有其他的女孩子追求自己。一个男人如果爱一个女人会这样说话吗?会这样往爱人心上捅刀子吗?而事实证明萧军确实不爱萧红。萧红一直把他作为一生挚爱,而萧军年老的时候,在萧红都已经死了很久之后,有媒体采访他,他竟然说,当初确实不怎么爱萧红,虽然喜欢她,但从未想过要把她当作妻子。
对于一个深深爱着你的女人,还有任何一句话比这个更残酷恐怖吗?
那篇骂萧红是贱货的文章中质问:为什么她总是跟一个又一个男人在一起,肚子里怀着别人的孩子。
搞搞清楚,每一次离开都是男人抛弃女人,汪恩甲欠债不还抛弃了怀孕的萧红,萧军不爱了,抛弃了怀孕的萧红,最后想要跟萧红过平淡日子的端木蕻良也为了在战乱中自保,独自逃走,抛弃了萧红。
萧红一生被家人抛弃被爱人抛弃,如果说这都是她的错,那无异于在说,一个女孩子被轮奸了是那女孩子自己的错,你为什么被轮奸?怎么人家不强奸别人非要强奸你?
天理何在?
如果说萧红有错,那唯一的错在于遇人不淑。可是想一想,那是在一个怎样的时代?那是一个六亲都可以不认的时代。是有很多的有志之士为了信仰抛头颅洒热血,但也同样有无数人渣为了活下去背信弃义。
请放过萧红,她死的时候只有31岁,弥留之际她曾写下“不甘”二字,不要再让她的灵魂不安了吧。即使不把她当成一个作家,把她当做一个女人,她只不过是在那个女性无法立足时代中的悲惨群体的一员。
蔡康永在奇葩说里有一集谈到为什么有的女人过得很悲惨但也不肯离婚,他说有一些女人一旦失去了婚姻就无法生存,她们没有经济来源,没有学历,没有可以居住的地方,这是赤裸裸的现实。不要用一句简单的“为什么她们不找工作啊”“为什么不好好学习啊”“租个房子不行吗”等等一系列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质问来表现自己的独立,那真的显得你很冷漠无知。
这个世界上每一天都在发生着不可预知的无法理解的事,而身在其中的人往往是无奈而又无法抉择的。
如果你还是不能理解,那么就去读她的《呼兰河传》,去被清透的文字感动,触动。去认识一个你眼中的萧红,而不是任何一个人眼中的萧红。
部分摘抄: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来回循环地走,那是自古也就这样的了。风霜雨雪,受得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求着自然的结果,那自然的结果不大好,把一个人默默地一声不响地就拉着离开了这人间的世界了。
那粉房里的歌声,就像一朵红花开在了墙头上。越鲜明,就越觉得荒凉。
他们就是这类人,他们不知道光明在哪里,可是他们实实在在地感得到寒凉就在他们的身上,他们想击退了寒凉,因此而来了悲哀。
他们被父母生下来,没有什么希望,只希望吃饱了,穿暖了。但也吃不饱,也穿不暖。
逆来的,顺受了。
顺来的事情,却一辈子也没有。
那鼓声就好像故意招惹那般不幸的人,打得有急有慢,好像一个迷路的人在夜里诉说着他的迷惘,又好像不幸的老人在回想着他幸福的短短的幼年。又好像慈爱的母亲送着她的儿子远行。又好像是生离死别,万分地难舍。人生为了什么,才有这样凄凉的夜。
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
若赶上一个下雨的夜,就特别凄凉,寡妇可以落泪,鳏夫就要起来彷徨。
黄昏时候的七月,火烧云刚刚落下去,街道上发着显微的白光,嘁嘁喳喳,把往日的寂静都冲散了,个个街道都活了起来,好像这城里发生了大火,人们都赶去救火的样子。非常忙迫,踢踢踏踏的向前跑。
先跑到了河沿的就蹲在那里,后跑到的,也就挤上去蹲在那里。
大家一齐等候着,等候着月亮高起来,河灯就要从水上放下来了。这灯一下来的时候,金忽忽的,亮通通的,又加上有千万人的观众,这举动实在是不小的。河灯之多,有数不过来的数目,大概是几千百只。两岸上的孩子们,拍手叫绝,跳脚欢迎。大人则都看出了神了,一声不响,陶醉在灯光河色中。灯光照得河水幽幽的发亮。水上跳跃着天空的月亮。真是人生何世,会有这样好的景况。作者:常小宝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800字
呼兰河传是一部充满童心、诗趣的“回忆”式小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出来的呼兰河传读书笔记800字范文,欢迎阅读评论。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800字左右
《呼兰河传》的作者是萧红。这是一部充满童心、诗趣的“回忆”式小说。全书共七章。里面的故事、人物描写得鲜活、灵动。虽然每一章都独立成篇,并无太多的联系,却浑然一体。将呼兰河小城的生活,娓娓道来,让我读得津津有味,这也许就是这本书的妙处所在吧。
第一章东二道街。西二道街。十字街。小胡同。
“呼兰河”在哪?那里真的有一座“呼兰河城”吗?不知道。只知道那是一个冬天里“大地会裂开口”的地方,是“结满冰溜子”的地方,是“能把人的手冻裂” 的地方,是在东北很冷很冷的地方,是一座再小不过的小城。只有两条小街,一条从南到北,一条从东到西。最有名的算是十字街了,街上有染房、牙医店、药店……挂着各样的幌子。除了街道,就是些个小胡同。没有繁华和热闹的街景,但萧红却用生动的文笔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我最喜欢在胡同里 “卖麻花”的那一节,以前东北卖麻花的都是提个小篮子,上面盖张白布,从胡同这头吆喝到胡同那头,每一家都好像要买似的,全部出来摸一下,挑个好的,等摸得手上油光光,却又放下不买了。有一群小孩子“他们的手黑得厉害,完全是黑的灰的,深的浅的,各色的云层。”把篮子里的麻花都翻遍了,才买了几个,后来又退了一个。而退的那个又被一个老太太买了去,还招呼着小孙女“快来吃!”夸赞道:“这麻花真干净,还油亮亮的。”可见以前的人真是太不讲卫生了。
我还发现,那时候的人,思想很古怪,做事更古怪。东二道街上有个大泥坑,人们“常常抬车抬马,淹鸡淹鸭”,甚至小孩子也掉下去。那泥坑足有五六尺深, “下了雨泥浆好像粥一样”,是造就无数蚊子的地方。可是,“若说用土把泥坑填平时,却一个也没有。”要是现代的人,东边盖楼嫌吵,西边公厕嫌脏,稍有不满,便要投诉。而那个时代的人,好像只有自顾自,不管条件多么恶劣,只要能活着就行了。就好像“冬天来了穿棉衣裳,夏天来了,穿单衣裳。太阳出来了就起床,太阳落了就睡觉”。是这样吗?那又是为什么呢?
还有,文中提到了一种东北的豆腐。“用筷子触了一点点豆腐,就能吃下半碗饭,再到豆腐上去触一下,一碗饭就吃完了。”我吃过北方的红豆腐、南方的广式豆腐、四川的辣豆腐、更有湖南的臭豆腐,就是不知道这东北的豆腐,是啥样?咋这么香?真有那么好吃吗?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800字心得体会
喃喃自语般平静的叙述将我们领进了那接近80多年前的东北,一个衰落的村庄。整个村子里面,到处都是萧杀,灰色的背景,灰色的人物,整个村落就像雨前的天空一样,乌云蔽日,见不得半点阳光。那么多交替出现的人物,我甚至都来不及辨认出哪个是我应当同情的,哪个又是我该鄙夷的……呼兰河人遵循着一种“屏息低头,毫不轻举妄动,两眼下视黄泉,看天就是傲慢,满脸死相,说话就放肆”(鲁迅语)的生活规则。偏偏小团圆媳妇正是这种极度卑琐低下的生活方式的背叛者。她本性天真、善良、活泼,走到哪儿永远都挂满了笑容,打破了呼兰人所遵循的生活陋习。因为她“头一天来到婆家,吃饭就吃三碗”,因为她“太大方了”,“一点也不知羞”,所以她被人们认为是“团圆媳妇不像一个团圆媳妇”。
小团圆媳妇的这些行为,只不过是一个正常人正常的欲求和需要,但在这个人性扭曲的世界里,这些都是不允许的,在这种非人的环境中,她的本性始终被压抑着,她希望尽情展示自己的本性,不愿像其他人那样屈服,过着卑琐低下的生活,所以她感到苦闷。她的苦闷、沉默被认为是一种病,她的婆婆按照习俗请了大神并按大神的指示把她扔进开水缸之中,用开水烫。这个“奇闻盛举”招来了很多的看客。这些人还七手八脚帮忙,直到黑乎乎笑呵呵的小团圆媳妇死了。”
其实,小团圆媳妇的悲剧是必然发生的。首先,在这个畸形的环境之中,她的善良、活泼的本性使她成为一个越轨者。如果她不想向这个环境屈服,那么她必然遭到扼杀。其次,这个环境产生了杀害小团圆媳妇的凶手——呼兰河的人们。呼兰河的人们,他们也是可怜人。他们是无知的,是愚昧的,是保守的,是腐朽的。尽管他们的本性是善良的,但是愚昧的善良比单纯的恶毒更可怕,恶毒令人憎恨,愚昧的善良则不同,它其实是恶毒的一个分支,只是挂上了“善良”的头街,因为愚昧无知,所以总是被人们谅解。正因为人们对它的纵容,它才会一次又一次地变相地“杀人”。他们的畸形变态心理无以发泄,而小团圆媳妇的离经叛道正好成为他们排泄无聊的工具。人的健康成长被阻碍,人的心灵残缺不全,心理扭曲,于是成就了小团圆媳妇式的悲剧。从本质上来讲,小团圆媳妇的悲剧,是一个社会的悲剧。
作品总的笔调是沉郁哀婉的,如同一曲末世的挽歌,低低地吟唱着无尽的凄凉与落寞。一段已经逝去的遥远的记忆,但在萧红心里却留下了永远抹不去痕迹。过去与现在,已然达成了某种契合,并折射出人之命运的脆弱和不堪。
《悟空传》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
《悟空传》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
今天小编想要给大家推荐一部名叫《悟空传》的作品,不过相信已经有很多人已经看过了。什么?你问我怎么评价这部影片?不好意思,小编说的《悟空传》是那部让小编深爱了12年的小说,并不是最近上映的同名影视作品。
非说两句的话,作为地道的原著党,小编还是很客观的认为,与同类型的电影相比,它称得上是良心作了,但为什么这部影片自上映以来毁誉参半?小编认为,它若不叫《悟空传》,而是《悟空传·前传》可能书迷会更买账,毕竟《悟空传》真的不是只写孙猴子的。
首先,我想要先来解释一下《悟空传》是什么?从内容角度来看,千万不要把《悟空传》当成《西游记》2.0,它和《大话西游》《大圣归来》《西游伏魔篇》(《悟空传》原著作者今何在就是《西游伏魔篇》的作者哦)等作品一样,只是沿用了《西游记》人物背景甚至是事件的同人小说。在小编看来,《悟空传》更像是一面镜子,镜子里边映射的可以是妖是神,可照镜子的,是人。
《悟空传》吸引人的地方之一,是它的每一句话都经典!
它说:“也许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以为这世界都是为他一个人而存在的,当他发现自己错的时候,他便开始长大。”它说中了我们所有人,但好像总有那么一丝不甘心,所以齐天大圣出现了,他挥棒指天,怒吼:“若天压我,劈开那天,若地拘我,踏碎那地,我等生来自由身,谁敢高高在上。”而我们也都喜欢这个自由无拘的形象不是吗?
可惜齐天大圣最终还是被镇压了,他戴上了金箍后忘记了一切,他变成了一只整天只想着打怪升级积公德的猴子,甚至在他的公德本上,有一个自己心心念念想要杀死的,名叫“齐天大圣”的大魔王。齐天大圣是谁?猴子又是谁?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孙悟空,谁才是你的超级英雄?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这真的是小编最爱的一段话,不是因为这话够狂,而是说这句话的人是唐僧。唐僧大家都熟,取经团队的发起人和领导者,原如来佛祖座下二弟子金蝉子。
他在《悟空传》中可是智慧的象征,虽然这本书叫《悟空传》,但他才是支撑起全书的核心精神存在。做金蝉子时,他质疑佛祖创建的佛法体系,于是用千年道行赌孙悟空能否逃出佛祖的五指山,结果赌输了,然后就有了唐僧(果然当赌徒都是没有好下场的)。做唐僧时,他真像个痞子,可谁又懂他的“百年孤寂”呢?他说:“你跳不出这个世界,是因为你不知道这个世界有多大,一旦你知道了,你就超出了它。”它是什么,它为什么不让我们知道世界真正的样子?它为什么要禁锢我们的思想?那些我们坚信的是否都是创建它的人想让我们坚信的?就像我们认为唐僧就应该坚信佛祖一样?
《悟空传》里还有一只怀抱梦想活的真实的猪,他总能看到事物的本质,就像我们每个人心中那个看透了一切的眼睛。整本书中这只猪是最招小编心疼的角色,你说他市侩,我说我只看到他为了心爱的人放弃了一切,从万神敬仰的天蓬变成招人厌弃的猪妖;你说他媚上,我说我的脑海里只有他在师傅被打死后默默守护,笑着哭的人畜不分的样子。有个网友说的好:“通晓人生的悲义而无力回天”。猪八戒的人设让小编也是哭的人畜不分呢。他说:“不要死去,也不要孤独的活着。”
《悟空传》里每一个人设都很丰满,都有值得说道的故事,所谓善恶,不过是每个人的境遇不同,产生的不同的价值观,所以切莫在他人的人生故事里指手画脚,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超级英雄。这,才是小编喜欢的《悟空传》。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400字及心得感悟》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英语读书笔记及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