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番茄骑士读后感 > 地图 > 番茄骑士读后感

番茄骑士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10-11 来源:互联网

《刺杀骑士团长》读后感2000字。

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我们都知道读一本好书是非常重要的,想要在书中获得知识读中外经典名著就很有必要。当我们在读完一部好的作品时,心中难免会有一些看法以及见解。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将自己的感想记录下来写一篇读后感。那么,你都看过哪些中外经典名著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刺杀骑士团长》读后感2000字,带给大家。供你阅读参考,并请收藏本页面!

《刺杀骑士团长》读后感2000字

3月8日看到《刺杀骑士团长》在微信读书和网易蜗牛读书上上线,3月10日开始读,3月11日读完,为此我还在网易蜗牛读书App上购买了时长,以前每天一小时我绝对够用了,经常还用不完,而那几天我等不及要读完它。

果然还是喜欢村上的作品,到目前为止,能让我一口气读完的实在还不多,我好像从最开始,就对他的作品没有抵抗力,《1Q84》那部长篇小说我也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那时的我还没那么热爱阅读,但这并不影响我喜欢村上春树,很多人不喜欢他絮絮叨叨的讲述方式,可我偏偏喜欢。

从阅读数量上来看,我读的并不多,但就我读过的有限的几部作品来看,他的作品个人特色还是挺明显的,作品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和作品与作者自身之间的联系,看得让人回味无穷。

与其他作品的关联:

如果看过村上的其他作品,那就很容易注意到他作品中的特点,以及与其他作品之间的联系,《刺杀骑士团长》里面很多桥段和情节跟《1Q84》很像,比如:

谜一样的少女。《刺杀骑士团长》里的秋山真理惠和《1Q84》里的深绘里很像,她们与众不同,且总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也总能知道别人不知道的事情,仿佛横跨两个世界,并能够随意穿梭。性格总是那么孤僻乖戾,跟人交流总有隔阂,但她们从不在意,或者说那不是属于她的世界的事情,无需理会。她们超然其他一切人之上,不知为何村上对十几岁的少女如此偏爱,并把她们放在如此高的位置上。

谜一样的事物。《1Q84》中无缘无故的两个月亮,《刺杀骑士团长》中莫名其妙的一个摇铃。他们都没有缘由地出现,又不知不觉间消失,你琢磨不透它出现的意义,但是没有它,这作品便不能存在,是像空气一样重要的东西。

毫无成就的中年男人。若用一个字形容那就是“颓”,离婚后自绝后路,把工作也辞了,搬到另一个地方去住,靠微薄的收入勉强度日,这样低欲望的生活倒是令人羡慕,但长久来看,实在让人焦虑。现实中这样的生活,我们通常维持不了不多久,对毫无成就的中年男人的偏爱,也是村上作品的特点之一。

情人及其突然的消失。村上的作品基本上都离不开情人,他笔下的主人公总是会跟比自己大几岁且有家室有孩子的女性维持着不错的情人关系,而这位情人又会在某一天突然离开他,有时候会留下一言半语,有时候则悄无声息。不知是不是因为自己的婚姻生活太过美满,所以在作品中总想给予主人公一些不一样的体验。

本书中另一个主要人物——免色,让我想起了村上的另一部作品《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在这部作品中除了主人公多崎作的朋友的名字里全都含有带颜色的字,唯独他没有,这让他耿耿于怀,而《刺杀骑士团长》这本书中直接出现了“免色”这样的名字。让人感觉:嗯,有意思,村上喜欢这样玩。

与作者生活的关联:

村上的作品中也有不少他自己的影子,他没上过班,还没正式毕业就跟妻子两人经营起了一家小店,白天供应咖啡,晚上改酒吧,经营了三年左右,29岁那年他突然下定决心以写作为生。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中,他这样描述那个时刻:

那是一九七八年四月一日下午一点半左右,那一天,在神宫球场的外场观众席上,我一个人一边喝着啤酒,一边观看棒球比赛。

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他决定写小说。一切都很随意,很突然,甚至到开始写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连像样的笔都没有,于是去文具店买了一沓稿纸和一支笔。《刺杀骑士团长》这本书中,发生在主人公身上的变化也很突然,突然被妻子告知要离婚,立刻他就搬出去,并辞掉了之前的工作,还把手机扔了,好让编辑找不到他,然后开车四处游荡,最后借住在朋友父亲的旧宅子里。前后转换之大,之突然,谁之前不曾预料到的,就像他自己的经历一样。

书中主人公既不聪明,又不机灵,还有点木讷,是那种事业上没成就也没赚到钱,还被妻子抛弃的中年男人,靠着那一点兴趣爱好和技能——画画,颓废惨淡生活着。

虽然不一样,但总是感觉跟村上有点像呢,他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中曾写到:

老实说,连自己读不觉得自己有经营才干,只不过觉得一旦失败了便是穷途末路,才不顾一切拼命努力。勤勉、耐劳、不惜体力......倘若比作马匹,我恐怕不是专事比赛的赛马,而更接近于从事杂役的驽马。

所以,我常常在想,他是不是在想象写作失败之后的生活,毕竟从概率上讲,那样生活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很有可能这匹驽马做出的新选择,让他的整个人生发生了巨大负面变化,往后的生活并没有比之前更好,相反,是更糟糕,就像他作品中的主人公,颓废惨淡生活着,说不定也会被妻子抛弃。

我觉得这是他对自己另一种人生的想象,毕竟他书中的主人公跟他有一样的爱好,什么音响啦,音乐啦,黑胶唱片啦,CD啦,总少不了,他把他的爱好都放进了作品中,我在读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给主人公安上村上本人的脸。

读完之后的小感想:

1、长篇小说真的很长,我看到后面无脸男让主人公给他画肖像画的时候,感觉自己在哪儿看过,但总想不起来,直到看完后从头翻起,才发现就在本书开头的引言中,作者写到无脸男来找他画肖像画,整本书是以回忆的方式书写而成的,这长篇小说真是长到让我忘记是如何开始的。

2、有些部分的翻译有些怪怪的,不过并不多。

3、村上春树新作必看——这已成为我的习惯,只是不知道将近70岁的村上还能写多久这样的长篇小说,上一步《1Q84》耗时7年,这部也一样,写长篇小说太费神了,对体能也是一大消耗。不过或许他早就料到如此,所以早早就开始锻炼,现在看来马拉松和铁人三项也不是白练的。作者:晴子酱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延伸阅读

刺杀骑士团长读后感800字


刺杀骑士团长读后感800字:

“我”偶然间(也许是命中注定亦未可知)住进著名日本画画家雨田具彦的山间房屋,从发现藏在阁楼里的名为《刺杀骑士团长》的画作开始,继而经历午夜铃声、林间圆洞、骑士团长现身等一系列离奇事件,从而对生死、时间、有无等问题进行了深刻思考。

三月到四月间,每天午睡前或睡前读上一两章,如此共用19个小时在世界读书日将此书读完。整体来讲,比较有吸引力,诸多细节和人物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然而对于书中所要表达的东西,似有所悟却又恍惚不可琢磨。

主人公“我”是一个36岁的肖像画画家,是一个有所特长的普通人,生活自在随性又非常自律,每日作画、做家务、散步,挣钱不多,但善于观察,有时甚至是躲在窗帘后面偷偷窥视他人,具有很强的视觉记忆力和抓住外表之下类似于个人特质或者说本质的东西,并能将其生动地再现于二维画布之中,因而在肖像画领域获得了一定的认可。

男二号免色涩,50出头,一头丰厚的白发,富有的“成功人士”,其周遭的一切尽在其近乎绝对的掌握之中。独居山间别墅的神秘男子,即使在互联网上也难觅其蛛丝马迹。读书笔记米兰·昆德拉曾在其小说中塑造出两位统一而对立的角色,一个要在世间热烈地展现与昭示自我,一个却愿意悄无声息的隐匿自我。免色无疑属于后者,免除色彩,即白、即无、即空。

人物描写方面,对于主要人物的衣着和座驾,作者进行了不厌其烦反复多次的细致描写。人物出场时,仿佛一架带有感情和思考能力的隐藏摄影机随即自动出现,鲜活的细节与人物性格特点浑然一体。引擎声粗重狂野的银色捷豹——神秘而富有魅力的银发男子免色;安静的蓝色丰田普锐斯——知性优雅的美丽姑母秋川笙子;红色迷你库柏——热情洋溢的人妻女友;白色斯巴鲁森林人——清冷凶狠而又似幻似真的白色斯巴鲁男子;质朴强悍的旧版黑色沃尔沃——著名日本画画家之子雨田政彦;颇有年代的红色标致205(先)、风尘仆仆低眉垂眼的浅灰蓝色二手卡罗拉旅行车(后)——妻提出离婚后经历各种离奇事件且思考不休的“我”。作者:ZHOUJUN

《刺杀骑士团长》读书笔记800字


《刺杀骑士团长》读书笔记800字范文:

村上最新一部小说,分为1、2两部,第1部名为《显形理念篇》,第2部名为《流变隐喻篇》,延续着村上一贯的风格。由一幅雨田具彦的画作而得名,也以此画作贯穿终篇。名为“骑士团长”的“理念”带领着画家身份的“我”(文中第一人称的主人公)一次次遇到奇妙的事情。

读这部小说时,每每被句子吸引,诸多文辞都如隐喻,有着迷人的魅力。村上在这部小说中展现了更多的哲学思考,关于人生价值与本质。何为理念?何为流变的隐喻?这是否正是我们的人生,我们所存在的世界的外在表征?村上的小说总有令人不易捉摸的象征性和隐喻色彩,这部小说则直接将“理念”、“隐喻”作为篇名和主题词,其中含义,值得细细思索,也可引发读者的诸多想象。村上在文辞表达中的模糊意指,让读者可充分根据自己的“前结构”进行发挥,其小说可发挥之“互文”容量,也就绝不止这区区数十万字。

同时,村上在这部小说中显现了惊人的艺术深度,他同样用种种隐喻的手段,展现出艺术深层难以言明的特质。村上以孩童身份的秋川真理惠之口,读书笔记道明很多成人无法透视的艺术真谛。感受无以言表的,以直觉深入,又以直觉被艺术之真据斥于外的强烈冲击的能力,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往往丧失。这,或是一种幸运,也或许是一种不幸,幸其得以安稳度日,不幸其无以窥视这个世界的隐秘。

小说中暗示了无数的双重隐喻,秋川真理惠是否是免色涉的女儿,终究也没有答案,或者,也有着确定的答案。这一隐喻的答案,正如薛定谔的猫,既是,也不是。“既是,也不是”这正是一个确定的答案。正如“室”是否是主人公“我”的女儿一样,只是拥有足够的相信。

我们所存在的世界,我们自身的本质与灵魂,其存在与否,其“真正”与否,我们恐怕都无法回答。或悬而未决不去探寻,或足够相信。而艺术,是否也同是此人之本质与世界的隐喻呢?其“真”耶?其虚幻耶?村上小说中看似怪力乱神的描写,较之我们所存在的世界,哪一个更为真实呢?作者:王潇

《刺杀骑士团长》读书笔记2500字


《刺杀骑士团长》读书笔记2500字范文:

作学作品其实是不适合去解读的,因为每个人对文字的理解千差万别。但是,我还是喜欢写书评和随笔,因为通过文字我可以发现和哪些人是同路人。

下面说说我在阅读《刺杀骑士团长》一书时的零星感受,也欢迎看过这本书的朋友们来留言分享你的感受。

1、书分上下两本,挺厚的,读起来不但不适合大段扫读,因为我看第一遍的时候觉得完全看不懂,所以后来只能乖乖回去再细细读第二遍。

如果要用一句话归纳整本书的话,倒也简单,就是一个画家差点离婚最后又和妻子符合的故事。作家一般都是这样——一句话也能引出几十万字的写作灵感。

“我”,一个36岁的画家,已婚,暂无子嗣,靠画肖像画混混沌沌度日。结婚6年的妻子有一天突然告知“我”要离婚,理由竟然是因为一个梦!

然而面对妻子的反常,“我”却没有反对,因为妻子要求离婚还有一个理由,就是默认了自己的婚内出轨行为。于是,“我”知道没有挽回的必要,并且主动提出自己搬离原本属于自己和妻子的那个“家”,还开始了一段时间的独自旅行,毫无目的的那种。

旅行了一个多月后,“我”借住到大学好友雨田政彦父亲名下一所位于小田原的山间房屋,只因为他的母亲去世、父亲已经住进了有专人护理的养老院,空着的房子也是空着。就这样,“我”有了一个“新家”,并且在好友的引荐下在山下以教小孩画画勉强为生。后来,“我”在神秘的邻居免色涉的安排下与绘画班上的学生秋川真理惠慢慢熟悉起来,最后又因为突然冒出来的一个可能是自己的孩子而回到妻子身边。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就一个感觉:这对夫妻之间的交流方式给人感觉好特别......

2、然后这本书的书名给我感觉也好特别......一个因为婚外恋要离婚的故事,怎么就取了《刺杀骑士团长》这样一个名字?

往下看才知道,刺杀骑士团长在书里说的是一副日本画。

这幅日本画由知名画家雨田具彦(好友雨田政彦的父亲)所画,内容取材于莫扎特的歌剧《唐璜》。在这部歌剧中,浪荡公子唐璜意欲非礼一个美貌的女人,然后这个女人的父亲,也就是骑士团长赶来相救自己的女儿,继而被唐璜刺杀。这个父亲,就是刺杀骑士团长的原型。读书笔记而在书里,《刺杀骑士团长》画的是一个年轻风流的美男子唐璜与恋人唐娜·安娜的父亲做骑士团长决斗的片段。书里说“我”觉得这幅画很奇怪,因为这幅画与雨田具彦为人熟知的温柔怀乡风格迥异,并且充满了血腥与暴力,画上发生于欧洲的背景让“我”联想到了日本的飞鸟时代,更奇怪的是画的角落一个探身的“长脸男”……

3、越往下看,我越觉得糊里糊涂的,村上为什么要讲到这5幅画?这些画是虚构的还是真实的?

书的核心围绕着刺杀骑士团长这幅画,另外4副画分别是:免色涉的肖像,长川真理惠的肖像,杂木林中的洞,白色斯巴鲁男子。这里面有两幅是肖像画,而肖像画正好是“我”擅长的领域,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寓意?

比如:村上安排“我”一直以肖像画为谋生手段,当发生婚变后又再也不想画肖像画,而邻居免色涉的出现又重新逼着“我”再次面对肖像画。

作家用文字表达内心,画家则是用画。虚虚实实,都是人生。

4、除了《刺杀骑士团长》这幅核心画作之外,另外几幅我都没看懂。只是注意到第四幅画比较特别——杂木林中的洞。

学过性心理学的人应该会很快意识到,这是在借指什么。

在“我”给长川真理惠画肖像画的时候,“我”对他说,你年纪还小,以后会慢慢长大的。

反过来往前推,会忽然反应过来在村上已经在前面做过了铺垫:

“我”一直以来都不喜欢女性有太大的乳房,我妻子的胸部就刚刚好,不大不小。“我”觉得自己之所以有这个方面的恐惧,应该来源于死去的妹妹。妹妹在死去的那年刚刚步入女性生殖发育初期,一朵还未开放的鲜花就这样枯萎了,以至于让“我”留下了创伤经历。

5、很多历史上有名的画家画的话,最后都被证实折射着画家本人的一些经历,以及童年的创伤经历。

书中的“我”在一开始就讲述了他童年的一些事情,并且自己反思着是否有将原生家庭的问题投射到自己的身上:“我”与双亲关系不好。

稍微联系一下“我”的人格特征,就很容易推测“妹妹去世”与“主人公与其父辈关系不佳”到底在隐喻什么。

6、小说里一个个的新人物也似乎都是“我”的心理投射:

36岁的“我”的遭遇应该是典型的中年危机,看似平静的“我”的内心里充斥着各种挣扎。

54岁的免色涉好像是世界上和“我”截然相反的另一个“我”:不缺钱,但是与世界失去了联系,心里空空的,就像他的名字一样。

免色涉找“我”为可能是他女儿的秋川真理惠画肖像画,希望借此机会接近这位疑似的女儿,最后“我”又因为突然冒出来的孩子回到了妻子身边。

雨田具彦九十二岁,也是个著名画家,年轻时在维也纳学画,曾参与某项暗杀纳粹的行动,结果因此失去了爱人。

和真理惠失去联系的免色涉似乎是暗喻父性缺失的一代人:失去母爱的一群孩子、沉迷虚无追求的男性群体,影射着精神危机来源于童年和原生家庭。

7、我认为画到一半的时候并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也许一个画家知道了最后结果是什么样子就不愿意继续画下去了。绘画就像那些食谱,你做了很多事情,精心烹制一只鸭子,最终却把它放在一边,只用一些鸭子皮做了一道菜。

卢西安·弗洛伊德曾画过一个人叫约翰明顿,明顿是个画家,后来自杀了。他的画的风格就是展现人终有一死,兴致勃勃抓住那些衰老、时光流逝的迹象。

在村上这本《刺杀骑士团长》的一开始,就反复出现“要将时间拉回身边”这句话。

书中的“我”在书中讲述的故事里,应该是在试图找回自己失去的一些什么。

8、回到书中的结局:

“我”最终回到了妻子的身边,有了自己的女儿。而在和妻子分居的9个月里发生的事情,都是造就“我”把时间又找回来的原因:在雨田具彦的画室度过的日子,看似奇奇怪怪但实则却造就了生命的升华。但可惜的是,“我”只是名义上的父亲,生物学意义上则未必,只是自己也不介意。“我”对于画肖像画养家这事也有了不同的看法,开始时感觉生活的意义就在于平淡,回归爱。

“我”通过经历故事中的种种幻象,不断地向自己发问“我是什么?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而当“我”终于走出过去的创始经历后,也就重生了。

一句话说读后感:《刺杀骑士团长》这似乎是一个关于童年创伤、原生家庭、重塑人格的故事。值得研究精神分析流派的心理学爱好者们细细研读。

《刺杀骑士团长》读书笔记好句摘抄及读后感2500字


《刺杀骑士团长》读书笔记好句摘抄及读后感2500字:

回首四月,最印象深刻是忙碌一天回家灯下伴书,和读书群的群友们坚持每日打卡。村上春树的作品只读过《挪威的森林》,但足够难忘,所以这套《刺杀骑士团长》一预售立刻入手了。

1、摘抄:人在自己的人生上面寻求的东西委实五花八门。

主人公是一个“能做的唯独绘画而已”的人,单画自己喜欢的画当然生活不下去,于是专接肖像画。他自称绘画界高级娼妓。

其实这样的“娼妓”遍布世间。

2、摘抄:即使六年时间生活在同一屋檐下,我对她也几乎没有了解,一如一个人每天晚上仰望空中的月亮也对月亮一无所知。

赏析:下雨的初春,肖像画家得到两个突如其来的消息:一是妻提出离婚,二是妻坦白出轨。他自以为妻和他一样享受岁月静好的爱情方式,不知早已貌合神离。

人和人心意相通是多么难。

3、摘抄:不惧怕改变生存方式的勇气。将时间拉向自己这边。

赏析:画家过上了许多人梦想的远离尘嚣的山居生活:有存款,有画室,有音乐,有葡萄酒,还有情人在怀。然而,大部分事物只是远看很美。他终于可以画自己喜欢的了,偏偏什么都画不出来了!只能日复一日望着天花板发呆,等待灵感来敲门。

俗话说:文章憎命达。

4、摘抄:无论你的信息还是我的信息,全都像模像样到处流窜,关于我所不知道的我的信息泛滥成灾。

赏析:奇怪的老画,重金求画肖像的先生,每晚灯火通明的豪宅……优秀作家就是能写得“不动声色”吧?表现离婚痛苦时的不动声色,创作瓶颈期颓唐的不动声色,现在悬疑氛围也不动声色越来越浓。

5、摘抄:过去视为生活设计、工艺设计的东西——例如屏风绘啦袄绘啦或餐具上的彩绘啦统统镶进画框送去美术展览会。换句话说,把原本属于生活中自然形成的画风,为了和西方体系相对应而升格为“美术品”。

即使是小说,作者也免不了在其中加入自己对生活方方面面的观点。村上借主人公之口讲了日本画的渊源。

所以,读书能够得到精神多方面收获。

6、摘抄:无论那记忆多么历历在目,也还是抵不过时间的力量。

赏析:两个孤独的男人标榜自己喜欢孤独,但我感觉他们是害怕孤独,因为人在孤独中最难自控意识。例如表现为画家的幽闭恐惧症,和免色先生要让房屋灯火通明。

7、摘抄:驱动我们移步前行的,不是我们已经到手的东西,也不是即将到手的东西,而是已然失却的东西、现在没有到手的东西。

赏析:秋日山景、古典音乐、油画和日本画、宗教传说、两个男人的探险……我还是不能把这些攒在一起看出主题究竟是什么,可是它们单独存在也已经够迷人。好小说不一定要讲什么,重点是营造氛围。

借用书中一句话表达我的写作观:可能仅仅是以小说这个模特为媒介,把(作者)心中本来潜伏的东西找到和挖掘出来。

8、摘抄:正确知识未必使人丰富。客观未必凌驾于主观之上。事实未必吹灭妄想。

赏析:我明白了这第一部书为什么叫“显形理念篇”。我忽然联想起少年时一个漫画故事——关于强烈的意念在魔法帮助下可以实体化。

9、摘抄:人的心与心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状况的变化而或即或离。人心的变异是习惯、常识和法律所制约不了的,永远是流动性的——它自由飞翔、自由迁徙,一如候鸟们不具有国境线这一概念。

《刺杀骑士团长》第一部看完了。最欣赏是,精细而明净的描画,尤其是对于心理的精细而明净的描画。

10、摘抄:既有时间夺走的东西,又有时间给予的东西,把时间拉向自己这边是一项重要工作。

赏析:某个事件发生的前后,对时间的记忆像被高墙隔开。我深有体会,随着某事的发生,时间恍如隔世了。

11、摘抄:记忆可以温暖时间。艺术可以使记忆形态化将其固定在那里。

赏析:《刺杀骑士团长》在中国卖书时的最大噱头是涉及中日战争。我不知道到村上和林少华在写和译那段历史时候的心理感受,但似乎能体会他们对一个“人”受摧残的疼惜。那个一双手生来只会弹钢琴的文弱书生啊,被逼练习砍了三次脑袋才砍死一个中国人,战后他只能用自杀作为恢复人性的唯一方式。用书中的话说,一个人所受的摧残和几十万人受的摧残,从个体痛苦深度上有区别吗?

所以这部书越来越像在追寻尘封失语的记忆。哪怕是关于恶的记忆,只有它重新发声,时间才不算白过。

12、摘抄:“例如羡慕什么?”我问。

赏析:“你具有足够的能力希求很难得到的东西。而我在自己的人生中只能希求一旦希求即能到手的东西。”

13、摘抄:能力是有限的,而有限的能力也无疑是能力。所以活着期间竭尽全力活着,想确认自己能做什么、能做到什么地步。没工夫无聊。对我来说,让自己不至于感到惊惧和空虚的最佳方法,莫过于不无聊。

今天累得只读了两短章。这像一本“细思恐极”的书——-能读到人的心理(意识)多么复杂诡谲!

我想,有些书不是因愉快而令人难忘,而是因难忘才令人愉快。

14、摘抄:“哪怕云层再黑再厚,背面也银光闪闪。”这句话第二次出现书中。免色先生,用拘留所里度过的435天,学会几门外语。只要他认罪,就能离开牢房回归普通世界,但他不肯被体制挤扁压碎。

赏析:他更大的勇气,是坦然下到地洞一小时。他说:“我需要时不时返回原点,返回成就现在的我的场所,因为人这东西对舒服环境一下子就适应了。”

“我们无一例外地活在上下四方围着的硬墙之中。”少数人,才敢坦然直视那堵墙。

15、摘抄:这个世界充满无数生命,充满和它数量相同的死。

赏析:窗外有阳光,看了长长一个下午的书。画家为了营救女孩,鼓足勇气杀死了自己的“理念”,虽然“理念”自己是甘愿舍身。然后,有幽闭恐惧症的画家跋涉过了地下的意念世界,听着身后心爱妹妹的声音“心在记忆中!”他拼命摆脱了心里黑暗“隐喻”的掌控。

画家这段历险是探索心灵之旅。人心中藏有一个阴暗邪恶暴力的自己,但心中也蕴藏有巨大的勇气,冲过黑暗拯救美好的记忆,让美好能够(哪怕是以画儿的形式)存留在世上。

16、摘抄:不必担心,时间会解决一切。对于有形之物,时间是伟大的。时间不会总有,但只要有,就会卓有成效。所以,尽管满怀期待就是!

赏析:这是骑士团长给那个外表漠然内心机敏的女孩的临别鼓励。女孩像画家一样走进陌生世界探索。那个世界充满秘密、黑暗与伤痛,也有不被恐惧打倒的勇气、和牵挂他人的温情。

17、摘抄:完全正确的事,完全不正确的事,果真存在于这个世界吗?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降雨或百分之三十,或百分之七十。纵使真实大概也是如此。

赏析:书波澜不兴地剧终了。总有些恶不知藏身何处,总有些牺牲与救赎不被人知晓。但历史只要存在过,就不可能不在时间里留下痕迹。

愿我们走过一段崎岖历史后(无论是个人的还是社会的),收获的都是更悲悯与坦然。作者:相宜

喜欢《《刺杀骑士团长》读后感2000字》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番茄骑士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