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治华:一位美术教育工作者的感悟。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凡是取得伟大成就的人,他们都对书有着不同一般的痴迷,在读了作者写的作品以后,不禁为作者精湛的笔法所触动,那么这个时候就有必要写一篇关于作品的读后感,怎么才能避免将作品读后感写的如同流水账一样呢?以下为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姚治华:一位美术教育工作者的感悟,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黄河颂》(《黄河颂》巨幅作品,最初是姚治华先生应新加坡现代艺术馆邀请所创作,影响颇大。后来北京人民大会堂特邀请姚先生再次创作,悬挂于人民大会堂的大厅,时年作者76岁。)
姚治华: 1932年9月2日出生,湖北省孝感市人。196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毕业后留校任教。曾受教于李可染、叶浅予、蒋兆和、李苦禅等名师。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兼任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校长一职长达10年之久。他多次参加社会助残、抗震救灾和支农等书画捐赠慈善活动,被中华慈善总会聘为慈善大使,被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评为中华名人支持三农功勋人物;曾五次赴日本,四次赴韩国,三次去法国,两次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举办画展并讲学。1998年获联合国非政府组织国际和平艺术展国际文化学术奖,1999年5月和10月,获世界和平艺术大展阿克特米大奖及世界名人最高奖,2000年又获该组织颁发的最高学院奖。曾主编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材21本。
金台记:
姚治华,一位受人尊敬的耄耋之年的老艺术家,从事中国画教育工作悠悠数十载春秋。在教学中,他主张首先要下苦功打好文化基础和技法基础,继承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再创新出自己的艺术风格。他以实际行动为继承、弘扬中国文化艺术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对于时下中国美术界存在的问题,他敢于说真话,发出自己的声音,勇于担当一个艺术家的文化责任。
《雨后青山铁铸成》
在当下浮躁的中国书画领域,他的实际行动和宝贵的艺术精神值得很多人思考和学习。
我的根是中华民族
李树森:您现在已经80岁了,您曾说您的艺术之路基本上是一二三四五,五步。今天咱们按顺序谈一谈,请首先介绍一下第一步。
姚治华:我现在是在80岁总结我60年的艺术实践。我是在新中国成长起来的,我的根是中华民族,这就是我总结的第一。
我画黄河等于是一个小结。因为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她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很多重大的文艺演出,一出现黄河都能调动民族感情。张明敏的歌《我的中国心》里唱到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当年听了这个歌我特别感动,海外的炎黄子孙反响也非常热烈。读后感[.cn]这说明黄河不只是个简单的地理概念,她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我小的时候到重庆,那个时候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很多年轻人都是哼着《黄河曲》,那时黄河就已经被作为一种精神力量的象征了。
后来我也几次到黄河,还到兰州看了黄河母亲的雕塑,的确让人产生了一种自豪的民族感情。我沿着黄河走访了很多地方,看了几千年积淀下来的大量的黄河文化,很受教育。我们也曾带着学生考察黄河文化,无论到敦煌,到甘肃,到河南很多地方,都存在大量的黄河文化。
正是这些因素,当新加坡现代艺术馆提出要我画四张山水画留给他们做纪念时,我一下子就想到了应该画长江长城,黄山黄河。结果稿子画出来之后,反响很大,特别画黄河那张作品反响最好,就因为这幅作品,后来人民大会堂特意让我去那画了黄河作品。那年我77岁,今年已经80岁了,所以我说画黄河等于是对我艺术的一个小结。通过这个小结,我自己真切地领会到作为一个中国的艺术家,一定要扎根于中华民族的土地,扎在本民族文化的土壤上,根扎的越深越好。只有扎了这样的根,你才能生根开花。
艺术的根不能多元化,我跟随李可染老师学画的时候,他讲过一个比喻,他说:艺术不能搞混血儿,你要知道自己是什么血型,不能把别人的血随便往你的血里面打,这一打你可能就出问题了。实际上他说得很尖锐,你只能把别人的东西吸收,作为营养来补充自己,使自己的血液更健康。但是根不能变,血液不能变。正因如此,我对有些人提出的中西合璧持有自己的看法。把中国文化融于西方文化或者世界文化之中。世界文化的概念本身就是模糊的,没有真正的世界文化,都是民族文化立于世界之中。世界文化是虚的,只有民族的文化真正搞好了才是世界文化。所以民族的根是最重要的,作为艺术家,一定要扎好根,不然开的花就容易谢。像少林武功、千手观音,这都是民族的东西,在世界上的演出档期都是排得满满的,很多纯粹的中华民族艺术拿到世界上去都很受欢迎。
学艺术需苦练外功和内功
李树森:在教学中,您一直强调要苦练基本功。从您的作品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您具有深厚的传统笔墨功力和文化底蕴。现在很多年轻画家似乎不像你们老一辈艺术家那样重视基本功了,请您介绍一下为什么要苦练基本功?
姚治华:我走的这条艺术道路,主要有两个基本功,外功和内功。
外功就是造型能力、笔墨能力。造型能力一般分很多种类,有素描、白描等。实际上就是过去蔡若虹说的四写:慢写、临写、速写、默写。这些都是基本功的训练,包括造型的训练、笔墨的训练和书法的训练。外功只有天天练,经常练,才能练好。现在有些艺术院校不太注重练基本功了,不讲练功是不对的,中国艺术的基本功非常重要。这就如同唱戏不吊嗓子、不练腿,那就唱不出好戏来。
现在很多艺术院校就是讲自由化,讲发挥想象。你没有功底,不懂得各种招式,怎么能够自由发挥?比如杂技团就很讲究练功,深入熟练掌握各种招式,才能发挥,才能创造,才能达到自由的境界,所以创造、创新一定要在一个练好基本功的基础上。
内功也很重要。为什么这么说呢?内功实际上包括你的学识修养、文化修养、艺术修养、诗词修养等各方面的修养。这些修养越高,功夫把握得就越快。内功的把握,能指导外功的前进。很显然的例子,比如说毛主席的书法,他本来抽不出那么多时间练,但是他的学识修养等各个方面综合的东西达到了非常高的程度,所以他的字很多人难以超过。这就是他的胸怀、文化修养,这些内功促成了他外功的成就。内功外功的结合,才能打好基础,促进艺术上的成长,才能够谈创造。
传统 生活 创造
李树森:您五步中的三指什么?
姚治华:三,就是三方面的结合。
首先要认真地学习、研究传统。我们传统文化是很丰富的。中国有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你对传统不研究、不了解,就不可能在传统基础上实现创新。研究传统需要深入进去,还要能跳出来。这方面李可染先生讲得很好,要像春蚕吐丝,先把自己缠进去,然后再做飞蛾咬出来,才能自如。所以要以最大功力打进去,以最大的功力打出来。中国画家在理论和作品方面的积累也是很丰富的。我觉得中国画的理论发掘得还不够,甚至现在很多人不去研读中国画理论。我个人认为实际上中国画理论是超越西方的,现在一讲西方就讲构成,讲三维空间。但是中国很多绘画理论概括得比西方的三维空间大得多,科学得多。比如疏可跑马,密不透风,中国画构图可谓包罗万象。
中国画画家一定要研究传统,在这方面,我们的老师那一代人给我们树立了很多榜样。像李可染、蒋兆和、叶浅予、李苦禅等人都极其注重传统的研究,他们在教学中把传统的东西真正教给你,而且要求你自己去实践。
其次是艺术一定要到生活里面去。没有生活,艺术就成了无根之源了。不反映生活,不反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东西,不反映时代,你的艺术就没意义了。
最后是创造。在学习传统和艺术深入生活的基础上,才谈得上创造。所以过去我们美院的教学系统是临摹、写生、创作三结合,传统、生活和创造三位一体,这是叶浅予先生提出来的现代中国画教学体系。后来我在中国函授大学教学二十年,也是本着这个方针来进行的。
哲学家的头脑 科学家的毅力
诗人的感情 杂技团的本领
李树森: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书画大家,您认为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姚治华:我刚进美院读书时,李可染就说:你想搞艺术,想成为艺术家,需知这是不容易的。艺术家必须具备四个条件,要有哲学家的头脑、科学家的毅力、诗人的感情和杂技团的本领。培养艺术家比培养科学家还难。
第一个条件,哲学家的头脑,这是作为一个艺术家必备的。要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现在有些画家美丑不分,丑的在他看来也是美的。有些画家画得很丑陋,还往别人那里兜售,我问他你自己家里怎么不挂这个?他的家里还是挂着美的东西,这是没道理的。一个具有哲学家头脑的艺术家,他在生活里、从群众当中,能够看出事物的本质,能够把握事物的内涵,能够抓到自然的意境。所以艺术家对待生活、对待群众,都需要哲学。艺术本身是一张白纸,上面黑白线条的苍与硬,疏与密,颜色的冷与暖,都有对比统一的规律。谁掌握规律掌握得好,矛盾处理得好,就会高人一筹。
第二个条件,具备诗人的感情。诗人是最能把事物浓缩,最能抓到本质,最富有感情的。现在有些作品画得连画家自己都不激动,冷冰冰的,这怎么能感染别人?就如同演员,你不进入角色,不体验生活,你怎么能感动别人?现在画展很多,观众能在你的画前站五分钟就是了不得的,说明你的作品能和观众产生共鸣。画家一定要像诗人一样,画的当中要有诗的感情,中国画是诗和画的统一。
第三个条件,科学家的毅力。百折不挠才是科学家的毅力,红药水之所以还叫220,是因为经过了220次实验,才研制成功的。有些人把画画当挺好玩的,认为是件很轻松的事。实际上不是那么回事,比如画大写意,真正放开了画看着很自由,实际上是经过精心研究的。黄胄有一个章子是废画三千,就是说画了三千张画,才出现了一张好的。他说,我画的小船,你别看那个小船那么小,那么简单,你知道我画坏了多少纸,才画成了那样?
第四个条件,杂技团的本领。杂技团演员的本领是经过严格的刻苦训练练就的。比如走纲丝,是先从地上划一条线练起的,再慢慢换成粗绳子、细绳子、细钢丝,最后达到能在钢丝上翻跟头、骑自行车、倒立、跳跃的本领,这都是经过了严格的刻苦训练。就像新疆那个高空走钢丝过黄河的,让人看得心惊肉跳,那是要吃很多苦才能练成的。绘画也一样需要吃苦,需要对基本功刻苦训练,基本功达到一定程度了,才能创作出真正的艺术精华,艺术才会上升到一个高度。
这四条,前三条讲内功,后一条是外功。这四条我记了整整一辈子,从1956年我进中央美术学院学画起,一直到现在,基本上都是按这四条摸索前进。我觉得作为一个艺术家其实不容易,越走到后来,越感觉难。当你内功外功都练到一定程度,特别是年龄大了以后,你所有的东西都融入到画面中去,作品会和以前很不相同。
中国画不能越搞越洋,也不能越搞越古
李树森:从采访中已经深刻地感受到,作为老一辈艺术家,总结60年的艺术实践,确实有很多经验值得后来人学习、参考和借鉴。那么第五也一定很精彩。
姚治华:我从前辈艺术家的理论当中,总结提炼为自己的五点提示,供大家参考、交流:
第一点,笔墨当随时代。
这是五百年前石涛提出的。实际历史已经证明,一个画家真正的实践效果是随时代的,如果脱离时代,必然会被时代所唾弃。所以笔墨当随时代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傅抱石走南闯北,画了很多画,最后他与关山月合作为人民大会堂画完《江山如此多娇》后,感触很深,就写了一篇《笔墨当随时代》刊发在了《人民日报》上。李可染对笔墨当随时代同样赞成,中国画笔墨一定要反映这个时代。
第二点,天人合一。
中国画很讲天人合一。除了作为绘画当中的一种精神体现之外,绘画的视角也要体现天人合一。但是体现天人合一,还是要以人为本。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现在有一个共识就是要变化。但也有一些画家,作品变化得让大部分人都看不懂,我觉得这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还有些中国的现代艺术,很讲创新,但我觉得不是沿着中国画的道路在创新,而是沿着西方某些荒诞的艺术形式的道路在创新。有些画家的作品视觉效果很弱,中国画是视觉艺术,要给人视觉效果,没有视觉效果,这种艺术等于零。
艺术家是艺术品的创造者,艺术家主要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对社会发生作用,艺术家在人类精神财富的创造方面起着从事其他活动的人所不能起的作用,我觉得艺术家应该担负起这样的社会责任。
第三点,以意作画,以情作画。
过去石鲁讲过一句话:以意作画,万幅画万个样;以法作画,万幅画一个样。我认为他说得很经典,看艺术作品,应该一张有一张的味道,根据对象的意境协调绘画技法。就像演员一样,好的演员能进入角色,演的每个角色都有不同的个性。现在以法作画的人很多,这样的画家往往是文化底蕴、哲学思想等很多方面达不到足够的高度,表现出来的就是经常按照一个方法重复地画。甚至严重到程式化,一个人物画了很多张,都几乎是一个形象。我们不妨看看石鲁的画,画毛主席在枣园里面办公,枣园和窑洞画得非常好;一到南方,又画出了很强的南方感觉;石鲁的作品《转战陕北》,把黄土高原画得像老虎皮一样。每一幅画感情和意境都不一样,所以他在表现方法上,就千方百计用各种方法来塑造。
第四点,似与不似之间。
齐白石有句话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是齐白石先生从实践当中总结出来的规律。我认为中国画有其发展的规律,既不是自然主义,也不是完全现代主义,它总是在群众的基础上、在生活的基础上有所创造。它比生活高,但是又来自于生活。
我走了非洲的、美洲的、欧洲的几十个国家,看了几百家博物馆,我注意到西方的艺术馆里面古典和现代的观众较少,印象派和后期印象派的观众最多,其代表性画家梵高、莫奈的绘画,最能够与观众感情上协调。而这些印象派和后印象派作品,我觉得和中国的写意画很接近,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梵高的一些作品与中国的绘画观点和天人合一很相近。在一幅作品中,他画了一个农夫站在麦田里面,迎着太阳,他在日记里面写到,农夫顶着烈日晒得满头大汗,农夫劳动之后汗珠流到身上,从身上流到脚下,从脚下流到泥土里,泥土又长出庄稼,他说的正是中国哲学讲的天人合一的观点。梵高很多作品都是这样表现的,他的画既写实又激情,画麦穗都是向上长上去的,画旋转的烈日,跟西方很多画家不一样。莫奈的作品《日出》为什么能够产生轰动,就是对塞纳河的日出表现得非常好。他就在那里写生,百分之六七十的写生加上画家自己的主观因素来塑造而画出的。中国的画家更注重这些,像李可染、吴冠中他们也是百分之六七十的写生,再加上自己主观的艺术塑造、提高,这样的作品既来源于生活,又比生活更高,作品呈现出的境界就是似与不似之间。赵无极的画就是把西方的油画结合了中国画的气韵,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他被称为是欧洲画坛当今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从中国画的角度来讲,他是偏重于不似。当年齐白石正是领会了似与不似这个道理,所以他60岁变法,使他一下突飞猛进,艺术达到了更高的境界。
第五点,就是要以我为主。
我觉得中国艺术不能越搞越洋,也不能越搞越古。一定要在扎根于民族的基础上来生根开花,这样的艺术才更能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现在任何完全把西方绘画艺术拿过来的东西,虽可以轰动一时,但很难长久地站住脚。据我观察,有些艺术家的作品,已经走上了歧路。比如有画家画了一幅意识形态鲜明的当代艺术作品,结果在国外得了大奖,这使得一些想标新立异、快速成名的年轻人很羡慕,赶紧跟着学。仔细想一下,是因为那幅作品艺术造诣高而获奖吗?如果我们根据画面中所体现出的意识形态,结合已经产生的影响,深入地思考一下就会发现,这里有把中国文化艺术向错误方向导引的嫌疑。
因为接触到很多类似事例,所以对你们提倡的多元环境下的强元,我举双手赞成,我觉得要多出这样的号召和文章,呼吁社会各界重视起这个问题。作为一个中国艺术家正如你们提出的一样,其作品应该以数千年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根基,以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精神为灵魂,紧随时代环境,广博融纳,不断追求个人风格与美的创造,真正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内涵和文化特色。美术教育和我们的媒体也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引导,这是关乎民族前途,关乎中华文化艺术传承与发扬光大的大事。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幼儿工作者的视野读后感
幼儿工作者的视野读后感(一):信任和爱
第一眼看到这本书,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幼儿的作品,较为凌乱的线条、涂抹不均的颜色,让我不禁疑惑,为什么会用这样的作品作为封面呢然而,在封面的另一处,一个爆炸式的图标里的五个字让我又一次悸动"信任、期望、爱".我相信这一定是一本充满了情感的书。
仔细阅读封面上的一段话:对儿童毫不怀疑的信任,对儿童毫无保留的爱,对充满矛盾的教育现场第一手的记录和思考。这正是作为一名教师做应该做到的,一直说师爱有多么的伟大,但是很多时候教师的爱还是偏心的,偏心于一些能力强的、乖巧听话的、可爱懂事的孩子,而一些调皮捣蛋、不注重个人卫生的孩子教师就会不太情愿付出这份爱。而看完了这本书,正像封面上的这段话一样,给了我深深的震撼。
对孩子信任、爱孩子,这是我们每个教师都能做到的,但是"毫不怀疑"、"毫无保留"这两个词却并不是每个教师能够做到的。想想自己经历的一些点点滴滴,不禁也感到惭愧,那是我工作第二年的时候,带的是一个中班,曾经发生了这样一件事,给了我很大的触动:
"老师,我的图书放在抽屉里的,怎么撕坏了"当孩子们拿出玩具开心地玩着的时候,薇薇委屈的来到我身边。只见她的图书封面撕坏了,我一下子有点生气,今天没有让他们玩过玩具啊,是谁弄坏了她的图书呢
于是,我让孩子们放下自己手中的玩具,"是谁弄坏了薇薇的图书"我一脸生气,用锐利的目光一一扫视所有孩子的表情。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有出声。我意识到自己好像严肃了点,于是我放低声音:"你们谁告诉我,是怎么回事如果是不小心的,老师不会批评你的,只要你承认就好。"当时的我有点得意,心想:这样总不怕了,做错了事应该会承认吧!可是还是没人应声。两次的询问都失败了,我想要那个孩子自己承认总不可能了,于是我问:"谁看到是谁弄坏的,告诉老师,不然谁也不许玩了。"我话音刚落,好几个乖巧的女生,举起了手,指向了凡凡,"是他,一定是他。他一直偷玩小朋友的玩具的。"
凡凡是我们班比较调皮的孩子,我也曾几次发现这个问题,但是每次教育的成果都并不显著,孩子们一说,我就生气了:"凡凡,过来!""不是我。"凡凡有点倔强的不理会我,还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他的倔强让我更加生气,"你们去玩吧!凡凡,我再说一次,过来,我们好好谈谈。"看到我的表情真的非常生气了,凡凡慢慢的走了过来。"我说了,不是我。"他头转向了一边,一脸的理直气壮。
我不放弃查出真相的机会,一再的询问,最后凡凡倔强的昂着头,就是不承认,眼里却有泪珠在打转。我心里一惊,难道真的是我误会他了我把刚才指证他的几个女孩叫过来,"你们看到是凡凡弄坏了薇薇的图书""肯定是他。"女孩们没有半点怀疑。"那你们看到吗"我对她们的话开始怀疑了。女孩们低着头许久,轻轻地说"没有!"而凡凡这时,一昂头,轻轻地"哼!"了一下,而他的目光对上了我的,我看到的好像再告诉我:"老师,我已经说了不是我,你为什么不相信呢!"……
其实,在我们的教学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事。也许有的教师处理的会比我好些,但是有几个不会因为一些"好孩子的指控",而怀疑一些调皮的孩子呢
这件事在那时给我了很大的震撼,虽然我当场和凡凡说了对不起,凡凡也在第二天就没有什么情绪了,但是我心中的愧疚并没有减少。曾记得自己工作前的雄心壮志,工作前自己对自己的承诺——爱每一个孩子!可是我没有做到。
就那次以后,我让自己学着相信每一个孩子,更让我懂得了在事情没有清楚之前,不该怀疑任何一个孩子,包括那些在你看来很有可能犯错的孩子。时间一久,这件事已经在我的记忆深处了,而看到这本书上的这段话,让我又不禁想到了这件事。
什么是信任难以相信的时候仍然毫不怀疑地相信,才是信任。什么时候去爱在似乎难以产生爱的情况下也要尽量去爱。我们教师不是圣人,不能做到丝毫不偏心,但是你只要有过那么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你就会学会信任、学会爱。孩子在你的信任和爱中茁壮的成长,你也在自己的一次次经历中不断的成长。
经过了那件事,我对凡凡多了很多的爱,我想用自己的行动让凡凡感受到我对他的爱。其实调皮的孩子往往也很感性,凡凡对于我的付出也给予了很大的回报——他变得越来越懂事,越来越乖巧。虽然他还是好动、好玩,但是他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有了规则意识,凡凡各方面都进步了。而毕业以后的他,每回和我遇上,都会很亲切地和我打招呼。
爱的回报是让人惊喜的,那么让我们也试着"对儿童毫不怀疑的信任,对儿童毫无保留的爱。"你会发现它带给你的不只是来自于孩子的尊敬,更多的是来自你自身心灵的变化。
幼儿工作者的视野读后感(二)
一、内容及注意观点
和孩子们一起生活的成人,不仅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且也被允许在孩子们的世界里生活,这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情啊!
——津守真
作为一个将要成为幼教工作者的我们拿到这本书无疑是给了我们一把可以如何打开孩子心门的万能钥匙。
这本书是津守真老师在一所特殊教育学校12年工作历程的记录,一段他与儿童一起生活的回顾与总结。没有想象中的说教没有通篇的教条主义,有的是满满的对孩子爱意以及对孩子的无尽的思考。
12年来,津守真老师和孩子一起奔跑、一起游戏、一起生活,在最本真的状态下观察孩子表现出的对常人来说难以理解的古怪、偏执、极端的行为,凭借高度的专业造诣,融合儿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精神分析学等,去思考、解读孩子行为的意义。津守真深信,"成人这种设身处地的想象绝非妄加解释,而是在和孩子的连续行动中必然产生的人的智慧……孩子身边的成人设身处地考虑孩子行动的深层意义时,就会成为孩子内心世界的回应者。"这是儿童教育的一种至高境界!这是用爱心、耐心、恒心以及深厚的专业功底才能构筑的境界,这是杜绝了喧嚣与浮躁,让教育常态回归原点的境界。
书中无处不凸显着津守真老师的教育观点,其中引人深思,感触颇多。
(一)、孩子的行为是有其意义的。
生活中,我们常常因为不理解孩子,强迫孩子们听从大人的劝导,可是,我们是否真的做到关注到了孩子的内心,从关爱的角度去理解他们,还是忽视了他们的感受,仅仅把我们的主观意愿强加给他们
之所以会这样,正因为我们不能够很好的知道孩子的每一个做法背后有着他自身的某种意义,而作为成人就要去发现孩子行为的意义,从而更深刻的理解孩子,和孩子进行更深入的互动。
(二)、和每一个孩子活在"现在".
"如果出于完成任务的动机,在和孩子接触时是不可能从心里感到快乐的。只有轻松地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即使时间很短,也能和孩子的心沟通。"生活里,成人看到孩子,不是逗他们,就是打断他们。很少会有停留在孩子"现在"的状态。当成人开口与孩子说话,成人并没有与孩子连接,孩子心里是不喜欢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成人发现,自己并不会与孩子交流的真正原因。
所以,和孩子相处的每一个"现在"都是成人和幼儿沟通的时刻,也是双方看到彼此内心世界的最好方式。
(三)、孩子是通过身体来探究世界的哲学家。
"孩子T和F老师一起把塑料胶带拉长成一个斜面,并用手指上下移动做着下滑的动作。前几天F老师在旁边看到过T玩滑梯,所以当T拿塑料胶带玩的时候,F老师就想到T的心里是在想着滑滑梯时的感觉,并马上把T的游戏提升到象征性游戏的层次。"教育工作与观察思考是密不可分的。保育者在和孩子接触,以身体动作进行互动的同时,也在解读孩子的行动,并对孩子做出回应。
作为教育工作者,每天都是要重复着怀疑、尝试、感受和思考,当疑问解开的时候也是孩子们向前迈进一大步的时候。而这些疑问的解开就是要教师知道孩子是通过身体来探究世界的哲学家,这样,你便会很欣慰的看待每个孩子制造出来的各种状况了。……
从津守真老师的书里,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启示,我们应该先学会从孩子的角度去观察孩子,理解孩子。作为一名"保育员",津守真老师记载了12年时间里的许多生活场景和对它的思考。该书的最大价值也正在于:"放弃"自己的立场,从孩子的本真中去理解他们,也许这正是教育工作者真正的使命。
二、有新意的内容及观点
(一)、从孩子的角度了解他们的本真
津守真教授的这本书中有很多有新意的内容,在我看来,其中最让人值得深思的,就是他那种放弃了主观的臆断,而转为从孩子的视角去理解他们的观察方式。正如我们本文开始看到的,可以说津守真教授放弃了自己作为一个成年人的视角,而转为一个中立的旁观者,甚至把自己放在孩子的角度去尝试着理解他们的思维和他们内心的动机。的确,作为成年人,我们的思维已经深深地烙下了生活的印迹,当我们再用这种成年人的思维去看待孩子的时候,就如同戴上了一副有色眼镜,很难再理解到孩子的本真。但是当我们跟随这位老者放下了自身的思维定式,随着孩子们简单的行为,去理解他们的动机和内心的思想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想想在生活中,我们不是常常因为不理解孩子,强迫孩子们听从我们的劝导,而与孩子发生对抗吗我们是否真的做到关注到孩子的内心,从关爱的角度去理解他们,还是忽视了他们的感受,仅仅把我们的主观意愿强加给他在这本书中我们常常会看到类似这样的文字。我是从相反的方向生活在孩子的世界里,拉住我的手的是孩子,我的手被拉住,我被带去预想不到的地方。我背着孩子的时候,孩子贴在我的背上很安乐,我却感到背上越来越重,通过指尖,我感觉到孩子微妙的意志,通过背负孩子的重量,我洞察到那一天孩子的心理状态。孩子的世界不是通过神秘的方式向成人传递的,它是通过对孩子的回应,通过一起度过的一点一滴,由成人体会出来。"从津守真教授的书里,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启示,我们应该先学会去从孩子的角度去观察孩子,理解孩子,这样我们才能够完成作为一名儿童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作为一名"保育员",津守真教授记载了在12年的时间罩的许多生活场景和对它的思考。尽管这种思考有些是不定向的,但也正是它的不定向,给了我们更多的探索的空间。"放弃"自己的立场,从孩子的本真中去理解他们,也许这正是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真正的使命。
(二)。"信任、期望、爱".
在这本书里,提到的教育原点就是"信任、期望、爱".基于对儿童毫不怀疑的信任,毫无保留的爱,津守真老师给读者展现的是如何真诚的观望儿童的世界,用行动回应孩子心灵的呼声。每一位父母,都从内心渴望没有功利、真诚的爱的教育。如何用信任、爱,全身心的奉献给孩子,值得每一位家长学习。在这个复杂的社会里,作为成年人,我们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但作为一个孩子,从他的出生到今后他渐渐的成长,更需要父母用信任去保护,去感化孩子心底的那块净土。
(三)。"教育实践就是在孩子们尚未成型的世界里和他们共同生活。"
读书不仅仅是为了感动,学到新东西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在这本书里,我看到的是一个个鲜活的教育细节和由此体现的教育新理念。这些想法,有的是"于我心有戚戚焉",而更多地让人耳目一新,直入心灵深处。一对多的学校教育,和一对一的家庭教育,有些方法上的不同,但教育的理念和教育者应秉持的态度,却是一致的,因为教育实践的本质是一样的,就如书中所讲"教育实践就是在孩子们尚未成型的世界里和他们共同生活。"
(四)。将教育和生命凝聚在一起。
这本书记录了津守真教授,这位日本著名心理学教授、儿童教育专家毅然放弃大学教授的工作而选择和残疾智障儿童生活12年的工作历程。读完这本书的人都会被他说感动,因为他真正做到了"将教育和生命凝聚在一起",从内心里热爱保育生活,真正走进了每一个孩子的内心深处,他认为"不深入到孩子和教师面临的问题中去,只注重恢复表面秩序是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的";能够"和孩子们一同生活的成人,不仅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且也被允许在孩子们的世界里生活,这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情啊!"
三、启示
四、评价
这样一本书,读了之后让人热泪盈眶。什么是学前教育,什么是给孩子的教育,这是每个父母和教师都反复自问的话。在这本书里,提到的教育原点就是"信任、期望、爱".基于对儿童毫不怀疑的信任,毫无保留的爱,津守真老师给读者展现的是如何真诚的观望儿童的世界,用行动回应孩子心灵的呼声。越往后看越佩服作者津守真老师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
每一位父母,都从内心渴望没有功利、真诚的爱的教育。如何用信任、爱,全身心的奉献给孩子,难道不值得每位家长学习吗
首先,我们应该向这位"热爱幼儿教育,将教育和生命凝聚在一起"的作者致敬!
这本书记录了津守真教授,这位日本著名心理学教授、儿童教育专家毅然放弃大学教授的工作而选择和残疾智障儿童生活12年的工作历程。读完这本书的人都会被他说感动,因为他真正做到了"将教育和生命凝聚在一起",从内心里热爱保育生活,真正走进了每一个孩子的内心深处,他认为"不深入到孩子和教师面临的问题中去,只注重恢复表面秩序是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的";能够"和孩子们一同生活的成人,不仅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且也被允许在孩子们的世界里生活,这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情啊!"
其次,我想从事幼儿教育的老师都应该读一下这本书。
因为,爱,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爱能够创造奇迹,创造新人,所以,幼儿教师首先要热爱自己所教的这些孩子,让他感觉到老师们父母般的爱,那么,在他幼小的心灵上,在幼儿园的每一天他都是放松的、惬意的,在老师们"爱"的沐浴下,他就会像一棵生长在阳光雨露中的小草苗一样,茁壮地成长起来。而幼儿教师能够做到这一点,必须走近幼儿,蹲下来与每一个孩子接触,而且"如果教师在和孩子接触的过程中能够边思考边行动的话,孩子也会一起边思考边进步的。"这就是老师和孩子之间的互动,津守真教授说过,"我的梦想是进入孩子本身的存在和人本身的存在之中去。不是以孩子为对象要他们干什么,就只是融入到孩子本身的存在中去。"因为,"如果抱着和孩子深入接触的愿望而待在孩子身边时,就会看到走马观花时看不到的东西。""儿童教育是让孩子喷涌出他们自己的想法的工作。"如果通过自己的真心付出获得了孩子的信任,同时通过自己的应变,让孩子体验到自我实现的快乐。"认可每一个孩子的本真态,触及孩子的本真态。即使不同于成人的期待和价值标准,也要认可孩子,和孩子互动,让孩子有他自己的成长。否定或者肯定孩子的本真态,保育者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会截然不。只有孩子个性的行为被认可的时候,他才会让保育者看到他心灵的深处。保育者首先要尊重和自己完全不同的孩子的本真态,再下功夫和孩子生活在一起。"
最后,我们强烈推荐,因为"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有时我只想到自己。如果只想到自己,即使身体和孩子很近,心离孩子也是很远的。"这是津守真教授在与孩子12年的生活后得出的结论,"把孩子当作一个人去培养的实践和相关研究应当坚持下去,这是社会的共同课题。"
这本书让我们很感动,但读书不仅仅是为了感动,学到新东西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在这本书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鲜活的教育细节和由此体现的教育新理念。这些想法,有的是"于我心有戚戚焉",而更多地让人耳目一新,直入心灵深处。
一对多的学校教育,和一对一的家庭教育,有些方法上的不同,但教育的理念和教育者应秉持的态度,却是一致的,因为教育实践的本质是一样的,就如书中所讲"教育实践就是在孩子们尚未成型的世界里和他们共同生活。"
美术教育读后感
美术教育读后感范文一
《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是一本指导老师或者家长促使儿童美育发展和为中小学美术教师提供教学方法的有效用书。为美术教室研究儿童美术有一定的帮助。此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讲的是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下篇讲的是儿童美术教学方法的研究。作者根据40年的教学实践和20年的美术教育教学经验积累,全面的论述了儿童美术教育的体会,作者从美术教育与人的素质发展到儿童接受美术教育的心理特征再到建构开放性教学实践体系,用图文并茂的方法,向读者讲述了尊重儿童教育与启发儿童创造思维的重要性。上篇主要是针对儿童写的,而下篇就是为教师而写的。从教育观与教学方法到叫的艺术里面,作者举了很多实例穿插。那么下篇其实讲述的就是教学法的实施与探究。
作者引导美术教师要尊重职业,热心教育,给了我很大的感触。选择了教师等于选择了一份天职,我们在做的不仅仅是为了儿童的美育发展,还考虑到儿童成年后通过美育学习如何促进社会的发展,社会与美术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在教育的同时,也在培养国家高素质的人才。所以作者提出,教师对本专业不仅要有较全面系统的专业知识技能,还应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对世界多元文化艺术和传统文化艺术有所了解,能给学生提供参考与进行指导并帮助学生开拓知识。
美术教育读后感范文二
最近我读了一本很有价值的书《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这本书的作者玛琳林德曼曾在小学任教,也曾经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担任过本科生教学工作以及实习教师培训工作。她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教师、演说家和电视法制新闻制作。书从四个部份十四章节阐述美术课程的基础、美术构成、美术欣赏、计划、评估、组织、提问等。该书规划学生的美术实践,激发学生对于实践的兴趣,从而强化每个人不同的发展方向,激发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她对于教学的研究和探索值得我们实践和探讨,结合我的认识,我的体会有三点:
一、多种教学资源的利用,激发学生的欲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主观世界的一种现象,是人们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积极的兴趣犹如催化剂,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境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和主动意识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越学越爱学。
在教学中我常借助多种媒体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如我在教授一年级(人美版)《美丽的纹印》一课时,在学生进课堂时,我先播放欢快的乐曲,然后用沾有水的手在黑板上按下几个手掌印。这时,学生被老师这特殊而又反常的举动吸引。接着出示课题,用投影仪打出各种拓印画,让学生归纳拓印画特点,讨论制作方法,从而太太降低了学生的畏难情绪,增强了自信,产生了动手制作的好奇心。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在美术学习活动中我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尝试,如影视、录像、多媒体、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再现形象,有时是师生同台表演,现场演示,展示同龄人作品,参观画展,户外写生等方法导入新课,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想像能力,不断给学生以高尚的审美体验,以激发学生在视觉、听觉、触觉、运动觉等方面的感受,使拥有不同优势的学生都能获得发展机缘和空间,促使他们酣畅淋漓地抒发自己的审美体验。也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与探究知识的动力,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
二、创造潜能的开发,体验学习的乐趣
美术教育是激发创造和获取创造性表现能力的手段之一,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诱发学生主动参与。生活是艺术的源泉,生活中处处有美术。教师可创设各种条件,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的情景,以学生所熟悉的景与物、人与事、学习与生活为载体,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情绪场,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积累生动的表象,领悟美术在实际生活中的独特价值,激发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参与表现生活美和美化生活的精神与学习动机。
在美术教学中我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势利导、长善救失、善于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独特性。将学生蛰伏的独特性闪光点开发出来。我尝试着改进美术课堂教学,变封闭为开放,加强与课外、与生活的联系和沟通,让丰富多彩的美术实践活动充盈课堂:讨论、游戏、表演、创作、展示、欣赏、评价,使实践活动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促使每个学生真正的动脑、动口、动手,参加到自由创作中去。通过亲身感知、直接体验、主动观察、动手动口等方式,重新认识外部世界,重新认识自我,在有意无意之间潜移默化中实现认识、技能、情感、态度、道德的变化和发现。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如我在上《桥》一课中,为使学生了解更多的有关桥的知识,我在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信息、查阅资料。学生通过上网、图书、电视、广播各种信息渠道收集、查阅了大量的有关桥的信息。我们还利用我们的家乡徐州的当地资源,引导同学们先从家乡的桥中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一座进行调查了解,认识了汉桥,庆云桥,和平桥,水漫桥等造型材料特点不同的桥。有很多同学选择了古老的汉桥作为学习内容,大家不仅实地去观察了桥、作了观察记录,还走访了本地居民,查找了相关的书籍资料,搜集整理了关于汉桥历史变迁的资料。课堂上,学生们兴高采烈,互相交流:汉桥,徐州两汉文化的代表,是一座仿汉的古建筑,该桥全长279m,共分11跨,每跨25m,上部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在桥面上部两侧分别设4座仿汉代风格的汉阙一条条信息丰富多彩,学生踊跃的把自己知道的信息推荐给大家,俨然象个小导游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跃跃欲试的用不同形式去表现自己最感兴趣的桥。通过校内外的联系,达到了各学科的整合。在同学交流时,丰富的资源充实的内容亲身的体验,特别是自己自主学习的成果激起了同学们极大的热情和兴趣。由于同学们的创造潜力得到开发,产生了强烈的表现欲。做作业时,学生们打破定势,尝试多种技法,有的同学拼贴图片,配以美术字进行解说,有的同学水粉绘图,毛笔书写说明,还有的同学用电脑绘制出图文并茂的彩印同学们创造出风格各异的桥,充分享受创作的乐趣。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对学生提问或回答持有正确的态度,让学生尝到探究的成果,尽可能地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和愉悦,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才能引发学生求知、探究、创作的欲望。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的体会到:让学生在自主中主动完成学习过程,学生在思维和行动上常常进发出令教师意料不到的充满童趣的智慧火花。
三、把握发展性评价,促进习惯的养成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否真的探究出了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通过对某一问题的探究,让学生了解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研究问题的意识。由此,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我们追求的结果。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讨论得最多的是设计的思路、获取材料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所以,美术探究学习的评价应该是一种发展性的评价反映学生的成长发展历程:指对学生在动态教学讨程中的执行情况、效果及时反馈,及时调节,以达到预期目的。它突破了长期以来,在美术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的不良现象,促使美术教师全面的、多层次的看待学生,积极采用多维、多级的评价方式,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并以鼓励、表扬等积极评价手段,从正面加以引导,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
幼儿美术教育读后感
幼儿美术教育读后感范文一
美术是一种基本的人类行为,是人类用于获得想象形式、美化环境的基本方法。人们创造和运用美术来表达感情、交流观念。近来看了《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一书后,我对美术又有了更近的认识,特别是对儿童美术,所谓的儿童美术就是指儿童锁从事的造型艺术活动,它反映了儿童对其周围世界的认识、情感和思想。
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书中讲到对美术内容的选择,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我们现在的美术教学内容太陈旧、没有一点美感,学生对教材也是毫无兴趣。而且也是重在培养技能,对孩子的感受及表现能力考虑的较少。这样做会造成孩子的作品内容单一、缺乏个性。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的研究表明,10岁以前幼儿的美术能力是随着认识水平和思维发展自然而然地向前发展的,孩子们一般能表现他认识过的事物。如果按以往的经验,我们会认为处于涂鸦期的幼儿,还不具备创造形象符号的能力。以为孩子还小应以培养兴趣为主,内容多为练习涂色或画一些简单的线条,如画圆、小草等等。在认真分析孩子的兴趣爱好后认识到只要孩子喜欢感兴趣的内容他是表现的最棒的。
看了此书后还了解到了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可以通过美术和教育这两个方面体现出来的。根据对美术和教育这两个方面的不同侧重,可以相应地将学前儿童美术教学分为美术取向的学前儿童和教育取向的美术儿童。一个尚未社会化的幼儿,以其自身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去适应社会是会草遇到很大障碍的,幼儿在使自己适应一个按成人的兴趣、习惯和思维方式的社会的过程中,幼儿不可能像成人那样有效地满足情感上和智慧上的需要,为此,在活动及适应中幼儿需要游戏。只有通过游戏才能实现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满足的需求。幼儿园美术教育是建构儿童审美心理的教育。教师在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应激发儿童的审美情感,注重培养儿童的审美表现力。在书中我了解到了美术欣赏教育活动中,我们教师应引导儿童亲身体验美术作品中的审美特征,感受和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同时在欣赏过程中让孩子们通过看一看、讲一讲、找一找、谈一谈、画一画等形式将美术作品中的思想、内容表现出来。对于儿童美术活动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到孩子的年龄问题,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在活动中有各自的内容和要求,比如在为小、中班设计时,他们的知识经验相对较少,生活范围较狭窄,在内容规定上应与他们生活经验接近,这样溶解为他们所喜爱,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
总之,美术对儿童,特别是学前儿童而言,美术这个词的涵义又有很大的不同,在儿童时代里,一切事物都是互相渗透的。美术是其发展的一种表现,在书中让我学到了更多的儿童美术知识对儿童美术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特别是在活动设计时让我有了更好的思路去设计活动。
幼儿美术教育读后感范文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体现自我表达和创造的成就感。应该说: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开展是幼儿自我表达的重要方式。但如何组织开展有效的美术教育,激发幼儿感受美、发现美、创造性地表现美?如何开展富有特色的幼儿园美术活动,对美术活动的评价一直困扰着我们。
书中强调:1.幼儿园要积极创设开放性、主体性、多元文化、让美蕴含其中的环境。2.美术活动的评价要突出: ①评价的内容体现(情感、智能、身体动作、知觉、社会性、美感的成长);②评价要体现多元性、开放性、针对性等特点。3.在如何引发幼儿创作的欲望上强调:①孩子的生活体验。②实物刺激;③媒体刺激;④问题讨论;等等 .
通过学习我进一步明白幼儿园美术活动评价的重要性。也进一步明白了在美术活动中教师的定位:1.了解不干预;2.帮助不支配;3.鼓励不裁决;在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儿童绘画的自主性,教师必须坚持既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原则。改变以前传统的运用范例,示范和讲解,由老师单向传授知识技能的教学方法:运用欣赏观察、讨论交流、尝试演示、思考的方法,多出局部范例,多作局部示范:少出完整范例,做完整示范。更多的让孩子自由画、创意画,多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
在美术教育评价方面,一直是我们美术老师比较头痛的一个环节,杨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有关家长对幼儿作品的评价的事,其实年幼的儿童往往是为得到父母和教师的认可而学习。因此,家长和教师认可、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指导家长学会了解幼儿,因为幼儿的思维是直观形象的,而成人的思维是抽象的,要想两者达成共识,成人必须学会了解幼儿,观察幼儿,用幼儿的眼睛去看世界,用幼儿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因势利导,从而使幼儿主动地去学习。当成人了解了幼儿,并能站在幼儿的角度去欣赏他们的作品时,应对作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扬,激发幼儿再次创作的欲望。千万不要吝啬说一句表扬的话,如:你画的画儿真棒!你这个地方画得好极了。你的色彩真漂亮!或伸伸大拇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学生们会因此得到鼓励,更会为每一个学生留下成功的机会和希望,对孩子们的一生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总之,美术活动本身是一个具有极大潜力的领域,它的任务既培养儿童对艺术美的欣赏、识别,学习对美的对象形态的描绘和表现,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素质、能力和个性,形成幼儿一种把握世界的方式审美心理结构的塑造。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为幼儿美术教育事业奋斗吧!
美术教育书籍读后感
美术教育书籍读后感范文一
《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是一本指导老师或者家长促使儿童美育发展和为中小学美术教师提供教学方法的有效用书。为美术教室研究儿童美术有一定的帮助。此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讲的是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下篇讲的是儿童美术教学方法的研究。作者根据40年的教学实践和20年的美术教育教学经验积累,全面的论述了儿童美术教育的体会,作者从美术教育与人的素质发展到儿童接受美术教育的心理特征再到建构开放性教学实践体系,用图文并茂的方法,向读者讲述了尊重儿童教育与启发儿童创造思维的重要性。上篇主要是针对儿童写的,而下篇就是为教师而写的。从教育观与教学方法到叫的艺术里面,作者举了很多实例穿插。那么下篇其实讲述的就是教学法的实施与探究。
作者引导美术教师要尊重职业,热心教育,给了我很大的感触。选择了教师等于选择了一份天职,我们在做的不仅仅是为了儿童的美育发展,还考虑到儿童成年后通过美育学习如何促进社会的发展,社会与美术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在教育的同时,也在培养国家高素质的人才。所以作者提出,教师对本专业不仅要有较全面系统的专业知识技能,还应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对世界多元文化艺术和传统文化艺术有所了解,能给学生提供参考与进行指导并帮助学生开拓知识。
美术教育书籍读后感范文二
看过很多国内教育名家的专着,假期特别找了一本外国的教育书籍《德国美术教育》,书中介绍了在德国文化大背景中,德国的艺术教育既保留了本民族思辩性、有序性的特点,又吸收了宽容性、多元性等优点,形成了具有相当伸缩力的教学模式。从我们的美术教育的角度看德国的艺术教育,它具有很强的个性,深受启发:
一、多样的教学方法,丰富多彩的教学素材,以启迪孩子的智慧。
在德国,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除了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外,还得用23年的时间来专修教育理论,通过教学实践才能确定。这样决定了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完成具有相当伸缩性的艺术教育成为可能。在小学,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面对刚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孩子,学校对一、二年级实行包班,教师明确所教学科的教学大纲和内容,不设日课表(但应要求教师尽可能地向一个学科内容为一课时过渡),教师所教内容可随机应变,如:课堂内突然出现了美丽的蝴蝶,孩子的注意力自然随蝴蝶而转,这时教师的教学内容随蝴蝶而变,让学生观察蝴蝶飞的动态、形状,介绍有关蝴蝶的种类、习性等常识,然后要用语言来描绘蝴蝶;用彩色笔画蝴蝶。把常识、语文、美术等课结合起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这儿我体会到学科的横向联系,教学的灵活性,颇像我们的综合实践课,但在国内似乎缺少一个过渡的阶段,让教师从一个循规蹈矩的状态突然转变到一个随心所欲的状态,结果必然是混乱失败的。
二、重视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给孩子以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孩子独立地用不同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应首先注意创造性思维,而创造性思维是以发散性思维为特征的。关于发散性思维,美国心理学家基尔福特认为:创造性思维指的是重新组织观念,而产生新的结果,并且在面对一个对象时,做出各种选择的假设。在德国艺术教学大纲中从小学到中学始终强调创造力的培养,在教学中着重研究创造的行为过程。与自己的教学相比,我似乎更注重学生的作业效果,在以后的课堂上应该找到更好方法,既能发散学生的思维,又能有好的作品出现。
三、师生之间提倡帮助我,让我自己来做,淡化教师的权威性,使教师由权威变为顾问,创造平等对话的关系。
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启发学生如何感受和发现,使学生认识到事物本身美的潜在性,尊重学生对人和物的不同感受及表现。从小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根据不同对象具有多样选择的可能性。这一点与我们的教学观念不谋而合,淡化教师的权威性,与学生做朋友,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发现美,表现美。
四、教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能力,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愉快中获得新的知识。
对于色彩的基本知识,在德国的美术教学中表现为有序而轻松,色彩以心爱的事物为对象来认识;色环通过色板的游戏找色彩之间的关系;色调的联系通过一些故事描述等方法来出现。如:一座房间夜里着火了,(既形成色调,又认识暗与亮的关系);公主希望城市变成红色;绿色宫殿里的红色巫师等。表现有兴趣的内容促成知识掌握,不至于太理论化。
组织参观当地的一些博物馆和参加一些传统节日,结合这些活动来表现印象最深、最喜欢的事。如参观汽车博物馆,画出不同时期汽车的风格;汽车比赛的场景;星期天的登山活动;为狂欢节制作脸谱等。这些对学生来说,有生活体验,丰富了知识,又能生动地在画面中体现。
这些灵活有趣贴近生活的教学方法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而让学生死记硬背,甚至加以考试,还要在他们人生第一次重大事件中记录上一笔,不是学生没兴趣不爱学,是我们硬把学生踢出了艺术的大门,不是老师们教不好,而是我们赤足站在烧得火红的石头上,只有快步奔跑保命,无力顾及其它。
除以上四大方面以外,德国艺术教育同时强调艺术教育的学科性,体系框架十分清晰,学科色彩很浓等等。总之,艺术教育始终是围绕最高教育目标,学生不仅是学会画画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创造力、审美力、动手能力及个性的发展。努力使艺术教育与工业发展和科技发展相适应,把美术造型观念和能力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去,与一切领域的活动相联系。德国对艺术教育的理解及其观念,对我们的艺术教育深受启发,值得我们借鉴。
地税工作者看见未来读后感
地税工作者看见未来读后感
书是知识的海洋,而我是一叶小舟,自由的在书的海洋里遨游。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
——题记
与书相伴的每一分钟,都是对人生最好的奖赏。一次偶然的机会看了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推荐的书籍,有《微读节气》、《梵高传》、《世界是平的》等等,但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余晨的《看见未来》。从我1996年入税校第一年接触计算机课程开始,就觉得与计算机、互联网有关的内容和书籍业务性太强,让人枯燥乏味,没有学习和阅读的兴趣,更别说留下深刻的印象。但作者余晨将参与《互联网时代》的记忆和心得写成的《看见未来》一书却将生涩的计算机语言变成了一次非常奇妙而陌生的互联网精神之旅。通过作者与个性迥异的美国互联网人物的对话,可以让你感受到不同观点的碰撞和激发,同时又让你领略到世界互联网思想演变的进程,让对未来好奇的我,尤其对未来“互联网+”饶有兴趣的我能体会到未来互联网将深深影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书中作者面对面地采访了包括马克扎克伯格、埃隆马斯克、杨致远、凯文凯利、克里斯安德森、罗伯特希勒、迈克尔莫瑞茨、凯文米特尼克等多位来自学界、商界、技术界的互联网领域顶尖人物,带来了最前沿的互联网观点和极其珍贵的一手资料,深入探讨了包括互联网的发展契机、未来趋势、技术拐点等影响人类未来命运的重大命题。读着余晨的《看见未来》,你会对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感到欣喜若狂,你会对现代科学工作者无穷的想象力叹为观止;看见未来,就是对现代科学的信仰和憧憬。试想一百年前我们人类还在为飞上天空做着不懈努力时,你能憧憬人类能飞向月球探索宇宙的秘密吗?在书中我们不断看到各领域大腕成功的共同点就是他们有着良好的教育,有着对科学严谨认真的态度,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但他们对科学发展有着正确的判断,将互联网技术与行业有机结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商业、金融的神话。读着《看见未来》,我不仅想起了一位名人说的“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你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你就尽情的想象和憧憬,用求实的作风探索我们未知的将来,可能你就是余晨《看见未来》的下一个采访对象。
在《看见未来》里,我最喜欢凯文凯利对于互联网的观点:互联网延伸的是人的大脑,是符合、是信息,当这一切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时,让信息的排列组合具有无穷多的多样性组合的可能性。这也是凯文凯利所宣称的“全球脑”。看见未来就是要看见互联网的崛起,它不仅将我们身外的世界,更将我们的思想连接起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整个人类推进比特世界。它所改变的绝非只是我们身外的世界,而更关乎我们自身。互联网正在把我们塑造成一个新的物种——“网络人”,这就意味着如水的出现能够滋润生命的萌芽一样,在此之后,半个世纪里随互联网崛起而兴起的比特世界,将与原子世界比肩相依,连接共生,滋养无数多的可能性,由此掀开这个星球又一个全新的篇章。未来将更加扑朔迷离,却也更加让人期待。比如在中国,互联网正在打破多年的垄断,解放思想、经济和金融等方面的活力,比如庞大、封闭、低效和长期被垄断的金融领域开始被以第三方支付为先锋的互联网金融打破,互联网金融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金融行业所存在的问题和潜力到底有多大!中国的马云看见了未来,2015年“双十一”天猫创造了912亿元的销售奇迹;这是多少企业几年甚至几十年难以企及的目标。
做为一名地税工作者,看见未来为我们在推进税收现代化过程中提供了无限想象空间和创新余地。我们应该打造一个什么样的“互联网+税务”?未来,想象中的“互联网+税务”又是怎样的一幅画面?让我们像作者一样发挥我们的想象,畅想税收没有了纸质发票的世界,24小时便利办税服务店,3D立体虚拟税务人员上门服务,“云端”平台实时征纳互动……谈到未来的“互联网+税务”,我能看到和想到的是:将来税收诚信体系建立了,网络交易平台完善了,税务机关实现了大数据监控,确保真实交易,一张A4纸即可作为交易凭据,甚至A4纸都可以不用。这就取消了发票认证、代开发票、辨别发票真伪等多项内容,实现真正意义的降低成本。另外,纳税人开具电子发票,实时上传信息的同时实现扣缴税款,虽然没有实质发票,却能达到以票控税的目的,使倒卖发票的违法行为得以消失。未来,诚信纳税也会变得更加重要。纳税人的完税情况可实时传至相关部门,纳税人在办理买房、外出旅游、贷款、看病、上保险等等事宜时,只要出示税务代码(终身制)或身份证号,其完税情况、信用等级就能显示得一清二楚,让失信者无所遁形。
《看见未来》,不仅是一本传纪、一本史实,它更是一部启示录,闪耀着光辉,期待你去发现。
幼儿工作者的视野读后感(优质范文)
和孩子们一起生活的成人,不仅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且也被允许在孩子的世界里生活,这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情呀!——津守真
读后感大全网专门为您提供免费的读后感优质模板,如转载请标明来源。m.dhb100.com
这本书是津守真老师在一所特殊学校12年工作历程的记录,是一段他与儿童一起生活的回顾与总结。他用爱心、耐心、恒心以及深厚的专业功底构筑的让教育常态回归原点的境界。书中无处不凸显着津守真老师的教育观点,其中的观点引人深思,让人感触颇多。
一、孩子的行为是有其意义的
生活中,我们常常因为不理解孩子,强迫孩子们听从大人的劝导。可是,我们是否真的做到关注到了孩子的内心,从关爱每一个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还是忽视了他们的感受,仅仅把我们的主观意愿强加给他们。因为我们不能够很好的知道孩子的每一个做法背后有着他自身的什么意义,而作为成人就应当去发掘孩子行为的意义,从而更深刻的和孩子进行更深入的互动。
二、和每一个孩子活在"现在"
“如果只出于完成任务的动机,在和孩子接触时是不可能从心里感到快乐的。只有轻松地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即使时间很短,也能和孩子用心沟通。”生活里,成人看到孩子,不是逗他们,就是打断他们。很少会有停留在孩子“现在”的状态。当成人开口与孩子说话,成人并没有与孩子连接,孩子心里是不喜欢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成人发现,自己并不会与孩子交流的真正原因。
所以和孩子相处的每一个“现在”都是成人和幼儿沟通的时刻,也是双方看到彼此内心世界的最好方式。
三、孩子是通过身体来探究世界的哲学家
孩子T和F老师一起把塑料胶带拉长成一个斜面,并用手指上下移动做着下滑的动作。前几天F老师在旁边看到过T玩滑滑梯,所以当T拿塑料胶带玩的时候,F老师就想到T的心里是在想着滑滑梯时的感觉,并马上把T的游戏提升到象征性游戏的层次。
教育工作与观察思考是密不可分的。保育者在和孩子接触,以身体动作进行互动的同时,也在解读孩子的行动,并对孩子做出回应。
作为教育工作者,每天都是要重复着怀疑、尝试、感受和思考,当疑问解开的时候也是孩子们向前迈进一大步的时候。而这些疑问的解开就是要教师知道孩子是通过身体来探究世界的哲学家,这样,你便会很欣慰的看待每个孩子制造出来的各种状况了......
从津守真老师的书里,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启示,我们应该先学会从孩子的角度去观察孩子,理解孩子。作为一名“保育员”,津守真老师记载了12年时间里的许多生活场景和对它的思考。该书的最大价值也在于:“放弃”自己的立场,从孩子的本真中去理解他们,也许这正是教育工作者真正的使命。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请大家阅读收藏!http://m.dhb100.com
《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读书体会
《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读书体会
《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的作者是我国具有近四十年的教学实践经历的著名的儿童艺术教育家杨景芝。这是一本儿童美术教学法研究方面的专著,书中具体介绍了通过美术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经验,以及通过长期探索而建立的儿童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作者在书中根据自己切身经历和进行的教育实践研究,以美术教育发展的新观念,全面系统地分析和论述她对儿童美术教育的认识和体会。
本书作者以经过近二十年对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教学实验研究,她总结的教学理论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倡导意义、作用。杨老师在儿童艺术教育实践中一直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每前进一步,心中都装着国际艺术教育变幻的风云,同时也没有忘记与中国特殊的国情和人情相结合。正如杨老师表示的:我试图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儿童美术教育途径,我不赞成脱离儿童实际的传授知识技能为目的的美术教育学科中心论,反对用模仿的教学方法压抑儿童创造力。
另一方面,我又感到教学内容完全从儿童兴趣出发存在不足,它缺乏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致使教育产生放任自流的不良后果我主张美术教育依靠发展儿童知觉、美感和创造性,促进儿童成长。杨老师不管对她的理论还是实践,都浸透着一种爱心,诚如她在书中指出的爱与尊重是教育的出发点。这里不仅有对其从事的艺术教育事业的爱,还有对她的教学对象的爱,对儿童作品的爱,对儿童在绘画中表达的天真烂漫的个性和情感的爱。另外,杨老师的艺术教育和实践还具有严肃性和认真性。本书洋洋20余万字2024,涉及了艺术教育的方方面面,凝聚着杨老师多年心血的结晶。
《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一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从走进基础教育天地谈起,到具体阐述美术教育与人的素质发展。从儿童接受美术教育的心理特征分析,到构建开放性教学实践体系的具体做法。下篇是儿童美术教学方法研究。具体论述了杨老师的教育观和教学方法,以及多年来总结的教的艺术。杨老师通过上下篇理论与实例的论述,让我们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艺术教育特点,及儿童艺术教育的一些科学教育方法。
在书中,我特别欣赏的是杨老师提出的从爱心出发进行教育的主张,她在书中指出在儿童稚嫩的心里最看重教师对他的态度,教师的爱最具有吸引力,它能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儿童的学习动力常产生在对教师的眷恋。确实,爱就是力量,它能给人勇气,它能催人奋进。所以在我们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当主动接近学生,以自己对美术的热爱,激励学生对美术的热爱,以自己对学生点滴进步的由衷高兴,点燃学生对艺术的兴趣,以自己平等参与学生活动的行为,增加学生对她的美术课堂的眷恋,真正做到用爱心和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
相信,我们的美术教育一定能芝麻开花节节高,也会培养出更多艺术的花朵。
《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读后感1100字
《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的作者是我国具有近四十年的教学实践经历的著名的儿童艺术教育家杨景芝。是一本儿童美术教学法研究方面的专著,书中具体介绍了通过美术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经验,以及通过长期探索而建立的儿童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作者在书中根据自己切身经历和进行的教育实践研究,以美术教育发展的新观念,全面系统地分析和论述她对儿童美术教育的认识和体会。本书作者以经过近二十年对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教学实验研究,她总结的教学理论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倡导意义、作用。杨老师在儿童艺术教育实践中一直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每前进一步,心中都装着国际艺术教育变幻的风云,同时也没有忘记与中国特殊的国情和人情相结合。
正如杨老师表示的:“我试图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儿童美术教育途径,我不赞成脱离儿童实际的传授知识技能为目的的美术教育学科中心论,反对用模仿的教学方法压抑儿童创造力。另一方面,我又感到教学内容完全从儿童兴趣出发存在不足,它缺乏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致使教育产生放任自流的不良后果……我主张美术教育依靠发展儿童知觉、美感和创造性,促进儿童成长。”杨老师不管对她的理论还是实践,都浸透着一种爱心,诚如她在书中指出的“爱与尊重是教育的出发点。”这里不仅有对其从事的艺术教育事业的爱,还有对她的教学对象的爱,对儿童作品的爱、对儿童在绘画中表达的天真烂漫的个性和情感的爱。另外,杨老师的艺术教育和实践还具有严肃性和认真性。本书洋洋20余万字,涉及了艺术教育的方方面面,凝聚着杨老师多年心血的结晶。
《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一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从走进基础教育天地谈起,到具体阐述美术教育与人的素质发展。从儿童接受美术教育的心理特征分析,到构建开放性教学实践体系的具体做法。下篇是儿童美术教学方法研究。具体论述了杨老师的教育观和教学方法,以及多年来总结的“教的艺术”。杨老师通过上下篇理论与实例的论述,让我们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艺术教育特点,及儿童艺术教育的一些科学教育方法。在书中,我特别欣赏的是杨老师提出的“从爱心出发进行教育”的主张,她在书中指出“在儿童稚嫩的心里最看重教师对他的态度,教师的爱最具有吸引力,它能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
儿童的学习动力常产生在对教师的眷恋。”确实,爱就是力量,它能给人勇气,它能催人奋进。所以在我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当主动接近学生,以自己对美术的热爱,激励学生对美术的热爱,以自己对学生点滴进步的由衷高兴,点燃学生对艺术的兴趣,以自己平等参与学生活动的行为,增加学生对她的美术课堂的眷恋,真正做到用爱心和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相信,我们的美术教育一定能芝麻开花节节高,也会培养出更多艺术的花朵。
这是一本好书,从中我受益非浅。杨老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理论成果,为艺术教育开辟了一片净土。也是我的一位良师益友。
《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读后感1000字
《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的作者是我国具有近四十年的教学实践经历的著名的儿童艺术教育家杨景芝。是一本儿童美术教学法研究方面的专著,书中具体介绍了通过美术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经验,以及通过长期探索而建立的儿童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作者在书中根据自己切身经历和进行的教育实践研究,以美术教育发展的新观念,全面系统地分析和论述她对儿童美术教育的认识和体会。
本书作者以经过近二十年对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教学实验研究,她总结的教学理论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倡导意义、作用。杨老师在儿童艺术教育实践中一直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每前进一步,心中都装着国际艺术教育变幻的风云,同时也没有忘记与中国特殊的国情和人情相结合。正如杨老师表示的:我试图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儿童美术教育途径,我不赞成脱离儿童实际的传授知识技能为目的的美术教育学科中心论,反对用模仿的教学方法压抑儿童创造力。另一方面,我又感到教学内容完全从儿童兴趣出发存在不足,它缺乏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致使教育产生放任自流的不良后果我主张美术教育依靠发展儿童知觉、美感和创造性,促进儿童成长。杨老师不管对她的理论还是实践,都浸透着一种爱心,诚如她在书中指出的爱与尊重是教育的出发点。这里不仅有对其从事的艺术教育事业的爱,还有对她的教学对象的爱,对儿童作品的爱、对儿童在绘画中表达的天真烂漫的个性和情感的爱。另外,杨老师的艺术教育和实践还具有严肃性和认真性。本书洋洋20余万字,涉及了艺术教育的方方面面,凝聚着杨老师多年心血的结晶。
《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一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从走进基础教育天地谈起,到具体阐述美术教育与人的素质发展。从儿童接受美术教育的心理特征分析,到构建开放性教学实践体系的具体做法。下篇是儿童美术教学方法研究。具体论述了杨老师的教育观和教学方法,以及多年来总结的教的艺术。杨老师通过上下篇理论与实例的论述,让我们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艺术教育特点,及儿童艺术教育的一些科学教育方法。
在书中,我特别欣赏的是杨老师提出的从爱心出发进行教育的主张,她在书中指出在儿童稚嫩的心里最看重教师对他的态度,教师的爱最具有吸引力,它能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儿童的学习动力常产生在对教师的眷恋。确实,爱就是力量,它能给人勇气,它能催人奋进。所以在我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当主动接近学生,以自己对美术的热爱,激励学生对美术的热爱,以自己对学生点滴进步的由衷高兴,点燃学生对艺术的兴趣,以自己平等参与学生活动的行为,增加学生对她的美术课堂的眷恋,真正做到用爱心和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相信,我们的美术教育一定能芝麻开花节节高,也会培养出更多艺术的花朵。
这是一本好书,从中我受益非浅。杨老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理论成果,为艺术教育开辟了一片净土。也是我的一位良师益友。
《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读后感800字
素质教育是以人的身心发展为目的,用于提高人的独立性、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主体性品质,使人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活动。
《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
很多时候,素质教育都会被误解成单纯地传授知识,但事实上素质教育是把人的智慧、道德和审美进行一个系统整合。在学生对很多事物的认知基础上,再做一个知识激活,提高一个层次水平;因此不能只是简单地给学生灌输知识,而要把学生作为生命体对待,全面进行素质教育。
案例一:上学期我思考了很多关于学生素质教育的问题,我害怕在课堂上给学生太多限制会磨灭学生的创意和想法,于是在课堂的学生创作环节上没有给出一个具体的题材要求,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创造出自己独特的作品。虽然部分有天赋的同学能很好地完成作品,但是对另一部分不太擅长美术的同学来说选材范围太广,反而他们迟迟不能决定要画什么题材。后来我尝试了把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根据这节课的内容,说出第一个出现在你脑海中的词语,并把每个人所说的词语组合起来,用今天所学的绘画方法表现出来,最后我很惊喜地发现,每个小组的作品都很特别有创意,而且学生对自己所说的词语也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案例二:某一天的美术第二课堂时间,二年级的一个学生问:老师,大树怎么画啊?太复杂了,不知道该从哪里画起。于是我让学生到走廊上观察眼前的大树,让她把看到的大树的一个小小的部分画下来,最后把这些部分在通过自己的想法连接起来。一周过后,这位同学把她的大树拿给我看,我发现了她不仅能画走廊上的那棵大树,她还画了公路上的大树,公园里的大树,各种不同品种的大树。这说明了已经用这种方法激活了她脑海中的其它画面了。
在以后的课堂当中,我应当更多地通过教育和实践活动去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特质,激活学生的知识转化成艺术的语言,提高学生在艺术创作活动中的独立性、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主体性品质,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如在平时的美术课堂当中,让学生多表达并进行探讨,在第二课堂的活动中,增加一些写生的环节。
读《妞妞——一位父亲的札记》有感
暑假前,老师给我们推荐了这样一本书《妞妞——一位父亲的札记》,读完之后,我深有感悟。
这本书记述了一个仅活了一年半的女孩——妞妞的一生。不幸的妞妞由于母亲在孕期照射了多次X光,导致妞妞出生后患有绝症。父母在知道妞妞的病情后,既不忍使妞妞永远离开光明的世界,又不忍她稚嫩的生命承受手术的折磨,于是在纠结中妞妞的病一拖再拖。直到妞妞的父母下定决心要给妞妞动手术时,已经太迟了,任何行动都无法挽救妞妞的生命了。但她的父母在悲痛悔恨中并没有抛弃妞妞,他们依然像抚养健康孩子一样抚养妞妞,给她过生日,陪她逗乐。而妞妞呢,她看不懂大人眼里的悲伤,只会欢快地笑着,一遍一遍地听着她所热爱的歌曲,并不知道自己身处险境,只知道“妞妞哭,爸爸疼”。妞妞这样一个无知可爱的小女孩,在常人不能承受的病痛下,不断地叫着,念叨着:“磕着了,磕着了,疼死了,痒死了……”直到嗓子喊哑了。终于她两天不曾醒来,在摇篮曲中松下了母亲的手,去了另一个属于她的世界。
从这本书中,我知道了有一个故事叫做乌鸦反哺,有一份亲情叫做羊羔跪母,有一份责任叫做孝敬父母。父母把一生的精力都放在我的身上,这足以让我无条件的回报父母。读了这本书后,我更能感觉到一个父亲对女儿的浓浓的爱。父母的爱如坚固的群山,默默无闻的在后背支撑着你;父母的爱如明亮的灯火,悄悄照亮你前进的道路。这更足以让你无条件回报父母。人生在世,任何人都有权利去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但千万不能忘记最平凡的幸福一起陪在你身边,那就是亲情。我们应该懂得珍惜属于自己的那一份亲情。亲情是这世界上最温暖的东西,有了亲情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在我们受伤时,是父母一直陪着我们;在我们委屈时,是父母静静地、耐心地倾听我们的苦楚。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许多理由等着你去发现。现在就让我们从滴水之恩回报父母的涌泉之爱。
读后感《姚治华:一位美术教育工作者的感悟》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我的第一位老师有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