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金庸小说读后感1000字 > 地图 > 金庸小说读后感1000字

金庸小说读后感1000字

发布时间:2019-09-23 来源:互联网

《读金庸,说教育》读后感1000字。

我们常说读书可以陶冶情操,可以获得进步,书中蕴含着许多人类的智慧及思想,尤其是那些经典书籍作品。阅读了作品之后,我们一般对于这个作品都会有自己的感悟,我们就可以通过文字的方式把那些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如何写一篇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读后感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读金庸,说教育》读后感1000字”,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

说实话,我并不怎么喜欢看小说,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也没有认真拜读过,知道郭靖、张无忌、杨过等人物,基本上也都是通过观看一部部精彩的电视剧。开学初带小孩子到图书馆时,看到一本《读金庸,说教育》的书。闲暇时翻开一看,不禁被深深吸引,也被金庸先生武侠小说中所蕴含的教育理念所折服,也忍不住拿起了金庸先生的小说。

从金庸先生的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感受到他字里行间的大气,也可以看到非常细腻而又打动心扉的爱情,读之令人荡气回肠,韵味无穷!然而,当你掩卷深思,跳离那些大侠,抛开武侠精神之外,我们却看到的是他小说里关于家庭教育的讨论和深思。

一个人性格以及品格的养成,往往和家庭教育有着莫大的关系。

先来说一个失败的案例吧,就是《神雕侠侣》里的郭芙。作为侠之大者代表郭靖的女儿,却因自小得到父母宠爱,性格骄傲自信,自小娇生惯养,不懂人情世故,莽撞任性,知错不改..将门却无虎女,除了承接了黄蓉的外貌以外,其他的什么都没有,而造成这些性格的原因,和她的家庭教育究竟有没有关系呢?答案是肯定的,作为父母的郭靖和黄蓉,一个太过关注事业,一个习惯护犊,当她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因为一点小事情就曾指使武氏兄弟欺负杨过,而这些却没有引起父母足够的重视,导致她习惯被母亲捧在掌心呵护,被周围的人吹捧,养成了刁蛮任性,不知天高地厚的后天性格,成为金庸小说里又一位不讨人喜欢的女性,而这些,她的父母必须负家庭教育失败的重大责任。

关于家庭教育,金庸小说里成功的例子也有很多,《倚天屠龙记》里的张无忌算得上是一个,尽管父母只有在他很小的时候和他生活在一起,但是却从小教会了他很多做人的道理,影响了他的一生。第一个就是诚信,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会做到。早在幼年时期,就被别有用心的坏人抓去,且让他身受重伤,逼他说出义父谢逊的消息。那求生不得的痛苦煎熬可想而加,但当殷素素问他是否说出了义父的下落时,张无忌昂然回答:他便打死我,我也不说。此一言,足见少年张无忌对于诚信的坚持,而这些家庭教育,对他的成长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无论武功已经是天下第一了,还是当了明教的领导者了 ,依然待人有礼,诚恳做人,而一个人成功人的特质之一就是在待人处事的时候必须真诚和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而这些,应该是和他小时候受过的家庭教育有直接关系。另外一个性格就是孝顺,当得知义父谢逊被人囚禁了,无论多么大的困难,都要去解救他,这些,和《宝莲灯》里的劈山救母的沉香一样值得尊敬。

金庸先生笔下的武侠世界大气磅礴,一个个人物,形象鲜明,尤其是他笔下英雄们 儿童时期迥异的成长历程和最终的结局。不管是作为担当家庭教育职责的父母,还是作为担当学校教育的老师,认真研读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确实可以让我们受益匪浅!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朱永新说教育读后感800字两篇(读后感)


朱永新说教育读后感大全800字两篇1

读完朱永新教授的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新教育应该是“爱的教育”。其实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何尝不是为学生的点滴进步而骄傲,何尝不是为了学生的进步而高兴,每一位教师都愿意把每一个学生当自己的孩子一样来爱!可是现实却是:高考的指挥棒让我们的家长和老师都蒙蔽了双眼,甚至学生自己都错误的以为:只要成绩好,一好遮百丑!这样,我们的教育便不再是“爱的教育”而是“分数的教育”。这样必然造就所有人在教育这个问题上急功近利,只看分数,而忽略了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忽略了学生的品德教育,忽略了学生作为社会人的这一基本属性特征.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必然是病态的和不完整的.新教育的实践活动就是要改变这一教育问题,让老师们重新关注心灵,重新建构课堂.

希望读后感大全的优质读后感能够给您带来灵感。https://www.dhb100.com/

我觉得“新教育”不仅仅应该是“爱的教育”,还应该是“信的教育”。相信学生的内心是善良的,相信学生可以做好他们自己的事情,应该对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进步都充满信心!如果,你在校园里听到有学生在叫我们老师的名字,我们首先应该相信孩子们是愿意把我们当作平等的人来对待,而不应该训斥和打骂他们,因为他们绝无恶意;课堂上,相信孩子们的能力,只要他们认真,他们绝对可以自己学好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所以我们要放开手脚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相互交流,而老师只需要适时的点拨;班级管理中,让孩子们自己做班级的主人,小到班级美化,大到班级制度的制定,班级民主生活,都让每一个孩子积极参与,树立公民的意识!

“言必信,行必果。”在我看来新教育还是“行动”的教育。在新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一定不能做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新教育实践活动不是来源于网上拼凑几个案例,几段文章,而是来源于我们教师自身的课堂。我们一定要在自己的课堂中实践新教育,树立新的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新的教学模式,最新的案例,做一个教学的“有心人”,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修正,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更加高效。同时,我们还要让学生行动起来,每天有“晨读,午诵,暮省”的习惯,在每天的常规的学习活动中不断进步。

朱永新说教育读后感大全800字两篇2

书中最让我幡然醒悟的话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取决于它的阅读水平。让我想起学校经典诵读前拜孔子时所说的话,张载的《横渠语录》:“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事继绝学”,我们精神价值观的正确,内心世界才会越富足,生命的过程才会有意义,才会继承和发扬先贤的学问,最终为太平盛世、为中国梦添彩。

我们个体的精神价值观就是心灵的居所,唯有通过书籍阅读,我们每一个人的智慧才能一步步地通往精神的“金字塔”之巅。

读书为什么能够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一、阅读,能让我们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立体的世界。阅读是帮助我们看世界的眼镜,也是帮助我们看自己的镜子。读费罗伊德的著作,我们就会发现了人其实有三个“我”:本我、自我和超我......走进那些伟大的著作,犹如与大师面对面对话。阅读的魅力在于借助他们的慧眼帮助我们更好的发现世界的细微奥妙,从而有利于我们更轻松愉快的前行。

二、阅读,能更让我们拥有生活的勇气。白岩松曾说过:“读书久了你总会信一些什么,信一些什么就有了敬,有了畏”。“信”就是生活的勇气,神获得信心,生活的信念。人是需要有信仰,有敬畏心的。读书让我们明白自己的渺小和无知,会让人产生敬畏心,而敬畏心是建立信仰的基础。

三、阅读,能够使我们具有生活的智慧。读书是为了让我们生活得更精彩,更有条理,更有方向,更有智慧;让我们的心灵有一个安身立命之所。那些伟大的知识就藏在那些伟大的著作之中。伟大的书拥有安顿灵魂和激发创造的力量,只有通过阅读才能拥有这种力量。

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变得更加富有,但我们一定可以变得更加有智慧。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能改变我们的长相,但一定可以改变我们的品位和气质。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能延长我们生命的长度,但一定可以改变我们生命的宽度,增加我们生命的厚度。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在有限的生命当中无限的美,体验精彩人生。

阅读,不一定能帮助我们实现我们的人生梦想,但一定可以帮助我们更接近我们的人生梦想。阅读就像种一棵树,阅读的价值就是一棵树的价值。

阅读,对个体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读书,本来就应该是我们的生活方式。读书是人生活中最美的姿态,也是人生最美的状态。我们行动起来吧,你能拥有多久的幸福和美好,取决于能把这个姿态和状态定格多久!

这学期开始阅读朱永新老师的《朱永新说教育》一书。最开始接触朱永新老师的作品,是去年读过的,朱永新老师写的一首教育诗《让爱陪教育一起走》:“无数次,我思考教育的真谛。多少回,我探寻教育的源流。三位老人的话语,一直回响在我的心头:夏丏尊说,教育没有爱,就像池塘没有水;冰心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霍懋征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终于明白一个真理——让爱陪教育一起走。”将自己对教育的感悟汇集成诗,这样的题材我过去没大接触过,所以一下子吸引了我。

相信读后感大全网能够帮助到找不到优质读后感的您,找到优质的读后感模板。https://www.dhb100.com/

一、这本书强调了文化的自我创新。在朱永新老师眼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新教育实验的源头活水,新教育自觉地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他们不仅是文化的传授者更是文化的创造者。

朱永新老师强调:要“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深刻理解教育在其传承中应该承担的特殊使命”。那么,我作为语文老师,研发我的课程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是我进行课程设计的一个重点内筒。无论是好书共读课程、还是二十四节气课程、晨诵午读暮省课程,都要自觉自发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我们常说,教育是百年大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否再度兴盛乃至生生不息,完全有赖于我们今天的努力。为此,我们不仅要有匹夫有责的文化自觉,更要有舍我其谁的教育担当!

二、这本书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第二编整整一章的内容,都是介绍了阅读的重要性。

朱老师说:“改变,从阅读开始”。阅读,是一种主动地继承和发展的力量,也可以通过“阅读”绘画作品、雕刻作品、音乐作品,以及阅读不同的人生,进而改变我们自己,改变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社会,改变我们的世界。

结合这学期开展的读书互动,在对待学困生、激发潜能生、备课上课等方方面面,确实发挥了不小的作用。过去,自己是凭“知觉”来教,而现在,对于存在的表象,结合书中的理论,也有了不同的认识。

阅读,能使我们具有生活的智慧。过去,我们常说,知识就是力量。其实,那些伟大的知识,就藏在那些最伟大的著作之中。伟大的书,本身就拥有伟大的力量,我们只有通过阅读才能拥有这种力量。

当然,最好的阅读,就是师生共读,老师读起来了,但是学生存在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在以后的阅读系列活动中,还要结合本班实际,杜绝形式主义,将我们班的阅读“落到实处”。

三、阅读朱永新老师的书,每一个理论基本上都会提供一个佐证。这种佐证不是滥竽充数,而是有充分的逻辑思考和准确的数据支持。

朱永新老师一直用自己的言语和行动去为自己代言,这其实就是实践的力量。再好的理念,最终都要通过实践来检验。从提倡的书香校园的建设到聆听窗外的声音到每日一事,再到缔造完美教室等各项活动来看,每个活动都有丰富的理论支撑,而且时间证明了这些活动的卓有成效。

通过阅读这本书,不仅仅在朱老师的言语中学到了新教育的理念,还在他的行动中明确了为人师表、言行一致这八个字的含义!

朱永新老师在他的书中以通俗的语言阐述了新教育的真谛,并立志做一个教育改革的呼唤者和组织者,以唤起越来越多的教育志同道合者。感谢《朱永新说教育》这一本书,给我带来了方向,点燃了我的教育热情。带着美丽的教育情怀,我将踏上新的征程!(王珅)

阅读《朱永新说教育》这本书,祖国未来教育的宏伟蓝图即刻呈现在我的眼前。这本书就像教育路上的一座灯塔,给每一个教育人指明了前进的目标和方向。

更多读后感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https://www.dhb100.com/

其中,阅读是新教育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全民阅读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代,作为一位平凡的老师,在教育过程中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尤为重要。我们也责无旁贷。

因此,从一年级开始,我就与孩子们一起踏上了阅读之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年级时孩子们的识字量有限,让孩子们爱上阅读并非易事。于是,我在图书室里找遍了所有带插图拼音版的图书,每天抽出时间带领孩子们阅读。精美的插图吸引了孩子的眼球,短小精彩的故事让孩子们仿佛身临其境。为了把阅读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我又安排布置了与阅读相关的活动任务:第一,每天上课前由一个孩子站在讲台上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老师及时给予评价和奖励。第二,每个孩子每天写一句话。也许是为了得到小小的奖励吧,孩子们的积极性非常大,这都归功于兴趣的功劳。

持之以恒,脚踏实地。上了二年级,我想让孩子们的阅读再上一个台阶,同时也为三年级的写作打基础。我给孩子们推荐阅读有关写日记的书籍,并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写日记,每人每天写一篇50个字左右的日记。这是上学期的目标;到了下学期,我把字数增加到了100个左右。孩子们都能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完成。当然,有布置就得有落实。每篇日记我都亲自批改,并做好批注。每周评选出优秀篇目进行展评奖励。渐渐地,孩子们不仅爱上了阅读,也喜欢上了写作。

好习惯终生受益。到了三年级,孩子们已基本养成了自主阅读的好习惯,孩子们读书的愿望更加强烈,兴趣更加浓厚。每天早上七点半,孩子们准时开始早读,由班长组织进行阅读;中午,孩子们进行自主阅读;晚上延时上课之前-——每天下午五点半,我与孩子们准时走进教室,开始30分钟的师生共读。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时,孩子们手不离笔,书上圈画优美词句、做标注。阅读之后把这些内容抄写到读书笔记本上,每天一篇,内容包括优美的词语、句子和自己的阅读感想。除此之外,我还定期带领孩子们到学校图书室借书。付出总会有收获。三年的努力换来了阅读速度让同学们惊叹、佩服的徐馨馨;阅读书籍种类多、知识丰富的郎乾坤;被大家称为“小书迷”的吴梦可、胡庆羽、吕昕阳、刘慧昭等等。阅读与写作从来都是不分家的。他们的写作能力也非常强。他们的作文常被列为范文在同学们中间传阅。

“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在这三年里,孩子们在诵读经典上也收获满满。一年级时,孩子们每周背诵一首古诗并诵读了《三字经》;二年级时,孩子们除了每周背诵一首古诗外,还诵读了《弟子规》;到了三年级,孩子们每周背诵两首国学经典古诗词。另外,我还有一个计划:把《增广贤文》和《论语100》列入高年级学段的诵读行列中。曾有家长说,我的孩子虽然在农村上学,但是可比在城里上学的孩子学到的知识多得多。听到这句话,我的心里有了些许欣慰。

三年来,我与孩子们通过阅读领略了大自然的优美风光,学习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带领孩子们在读书之路上手拉手——共读共写共进步

读巴金----金庸写的读后感


读巴金----金庸写的读后感

金庸

我最初读巴金先生的《家》,是小学六年级,正在浙江海宁家中,坐在沙发中享受读书之乐。哥哥见我正在看《家》,说道:巴金是我们浙江嘉兴人,他文章写得真好。

我说:不是吧?他写的是四川成都的事,写得那么真实,我相信他是四川人。

哥哥说:他祖上是嘉兴人,不知是曾祖还是祖父到四川成都去做官,就此住了下来。哥哥那时在读大学,读的是中文系,意见很有权威,我就信了他。同时觉得,《家》中所写的高家,生活情调很像我们江南的。不过我家的伯父、堂兄们在家里常兴下围棋、唱昆曲、写大字、讲小说,《家》中高家的人却不大干这些事。

巴金先生在《家》中写得最好的,现在我想是觉新(三兄弟中的大哥)、瑞珏和梅表姐三个。因为我年纪大了,多懂了些人情世故才这样想。而在当时,以为最精彩的是觉慧(三弟)与鸣凤。不过,家里的丫头们不好看,不及学校里女同学们美丽,仍觉得觉慧与鸣凤恋爱不合理。

读小说常常引入自己的观念,这是天下小说读者常有的习惯。我当时最爱读的是武侠小说,因此觉得《家》《春》《秋》《春天里的秋天》这类小说,读来还不够过瘾。直到自己也写了小说,才明白巴金先生功力之深,才把他和鲁迅、沈从文三位先生,列为我最佩服的近代文人。

《金庸作品集(简体新版)》读后感_1000字


《金庸作品集(简体新版)》读后感1000字

《笑傲江湖》
第一次读金庸前,最喜爱的金庸笔下人物是乔峰,那种喜爱基本上与黄日华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有关。正气凛然、敢做敢当,令人心向往之。
第一遍读金庸时,最喜爱的人物是郭靖。他虽然不怎么通文墨,但学武所为却称得上大愚若智。此外,他的那一句“侠之大者”至今仍铭人肺腑。
这一次读金庸,未曾想读的最用心的是《笑傲》,最喜爱的人物是令狐冲。狂放不羁,向往自由。身受重伤之时,每当高人愿施以援手却总能激起他心中那股傲然之气。
性命安可怀?虽武功尽失,但仍能以扁舟一叶捍卫胸中的道德情怀,真奇男子、伟丈夫。
此外,由任盈盈再谈谈老爷子小说的男主女主角。
任盈盈可以说是金庸小说中参与世俗事务最多的女主了,但即便是她,爱上了令狐冲后,也决计与其笑傲江湖、琴瑟和弦。
最近在和一位同喜金庸的至交谈论老爷子笔下的人物时,猛然发现虽然老爷子自己学富五车,但是笔下各部的男主人公大都是不通文墨的,只有段誉等极少数人除外。但是其笔下的女主却大都饱读诗书。
我读完《笑傲》之后这种感觉更加强烈,但是我把这种想法再往后延伸了下。我发现大部分不通文墨的男主在大是大非的侠道面前总是能有自己豪情壮志。而饱读诗书的女主即使如任盈盈这般,在爱上一个人后,也是全身心在爱人身上,无暇他顾。
老爷子总说他在用小说写人性,我所见所识的人不多,也不想卷入关于男女之别的讨论。只是觉得现实中,似乎男孩爱上了一个女孩,会觉得应当挑起更多的责任去爱她呵护她。而女孩爱上男孩时,尤其是情窦初开的女孩,似乎更多的会一门心思在他身上。
当然,人性的复杂根本不是数语可以道尽的。我自己的生活中也没有这般际遇。但是从我所看、所知中,这种情形是常有存在的。
我亦不是说男儿不专情、女儿无担当。因为至少我知我的父亲深爱我的母亲,我的母亲为了这个家付出了几多辛劳。
读小说而不一味寻觅书中人物,我想是每个生活在现实中的读者都应知晓的。把如上关于人性的观察写下也是为了之后与人相交时能多些同理心,多些理解。如此虽说终是无法像令狐冲设想的那般“自由”,但我始终认为人是不能一切“以己为主”的。
与亲、与友、与妻、与周遭的种种人情世故,能尽力做到以诚待人,和谐相处。我想,这是我向往的“笑傲江湖”吧。

金庸小说读后感


金庸小说读后感(一)

金庸先生的小说,有时如潺潺细流平平静静,似乎平淡无奇,然而随这情节的深入,人物纷纷涌现,场面越发波澜,又如同江河湖海,波澜壮阔。

金庸的小说可谓本本经典,而我自认为《神雕侠侣》是金庸小说中最好、最感人的!它把一对世上最最痴情的情侣的一段荡气回肠、至死不渝的爱情,刻画的如此真挚而动人!他们的爱远远超过了生死,超过了时空,让人永远无法忘怀的情感!

小龙女似乎是个中心人物,冰清玉洁,长于古墓之中,不懂人间礼节,但她的纯真完美构造了这爱情故事的凄美。

杨过身世凄苦,父母早丧,沦为流浪儿,既失父母亲情,又缺旁人关爱,小小心灵倍受创伤。他最渴望得到的就是情与爱,因此他对每一份感情都格外珍惜。

这对有情人的情感之路似乎并不那样平坦。杨过与小龙女的爱情甚为凄苦,他们曾三次分分合合,每一次的分别却又都是为了对方。最后一次离别,让杨过苦等了16年,十六年如一日,至死不悔仿佛两人之外世界万物都没有了颜色。

读到这里,心中充满感动,只能在心底默默为他们祝福

又敢问,世间又有多少这般荡气回肠的爱情呢?


金庸小说读后感(二)

屈指算来,我读金庸小说已9本了,这算不少也不多,因为金庸作品才14部。对于爱他作品的读者,这未免残酷了些。金庸作品本本名着虽不尽然,然而一半为名着,也不是夸大的。由于爱他的作品,不禁对他也敬佩起来。特别是看完香港电视台一辑介绍金庸的电视后,对他更是佩服。金庸办《明报》成功,这是众所周知,至于他中学时就出书供自己念大学,更令我骇然,然而这只是我以小才之量大能者罢了,我觉得他最成功之处还是小说的成就。

我有很多同学对金庸作品都爱不释手,有的甚至着了迷。金庸作品无论男女,很多人已看过,因为他的作品大都搬上电视,有的甚至重播了好几次,几乎人人都认识金庸,近年似乎更受欢迎。他的作品历几十年风靡一时,可见他作品受欢迎的程度。至于他的作品为什么这样受欢迎呢?原因有二:一是故事好看;二是文学价值。前者是一般用来消遣的人认为的,后者是爱好文学的人认为的。而我属于后者。我认为看金庸作品不要只看里面的内容,还应细心地琢磨。所谓,要寻字2020中字2020,须得百年思。

武侠小说虽是通俗小说,但金庸作品却在通俗中见不平凡。他的文笔新,介乎于古文与白话之间,这不但使人容易明了,还可以使读者由此而奠下古文的基础。

除此外,金庸作品的布局结构也经一番细心思虑过,往往个故事的前因后果绵延了全本书,令人看了毫无夜里捉苍蝇――不着边儿的感觉。因此金庸作品自成一个武侠世界。《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是他作品中的三部曲。《雪山飞狐外传》又是相连的两个故事。此外还有许多的作品如《书剑恩仇录》、《鸳鸯刀》和《飞狐外传》两部又有关连。金庸的作品虽都独立成书,但都是互有联系的,恰似藕断丝连。因此金庸的武侠世界绵延千年。

金庸的精心杰作我们无不赞叹,然而他的真情更动人心弦。金庸常在作品中予以自己的真情实感,由爱、恨、憎、厌而起,有憎恨,有喜爱,有同情。憎恨的是谁?是那些追名逐利,残杀同门,为害世界的人,如岳不群、左冷禅、任我行、东方不败等;喜爱的是什么?是隐逸,与世无争,知足的人,像张无忌、令狐冲等;同情的是谁?是狄云、是林平之、是慕容复。他的作品反映时世,描写人性――一个尔虞我诈,互相残杀,互相利用的武林世界。

金庸的写作手法多变,不拘于一格,或倒叙、或插叙、或补叙、或布悬念等等,使得奇峰迭起,引人入胜,复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侠客行》中就运用了很多悬念,特别是石破天与石中玉对换角色一事,最易使人头晕眼花,若非看完全书,读者可能始终会糊涂不醒。

他的作品有很多伏笔。其中最突出的是独孤求败,此人从未出现,不知年代,不知何人,武林中从未传闻,但他却占了金庸作品一个重要的席位。在《神雕侠侣》中,杨过所得的玄铁剑和剑法就是间接受益于独孤求败,而他找到玄铁剑时所不见的独孤九剑剑谱,却原来早已被人拿去,谁知却到了《笑傲江湖》的风清扬那处。金庸的伏笔足见他思虑远到,在小地方创新天地,可见非凡之功,难怪有金学,金庸作品是个宝藏这句话果然不虚。

对于那些轻视武侠小说的文人,不看金庸小说是他们的一个损失。


金庸小说读后感(三)

我读的第一部武侠小说是金庸的《天龙八部》,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成了名符其实的金迷。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成了我心中抹不去的烙印。武侠小说虽是通俗小说,但金庸的作品却在庸俗中间不平凡。

金庸笔下的许多角色都被人们所记住,有憎恨、有喜爱、有同情。但每一个人物的性格都是那么突出,栩栩如生,仿佛就在眼前。萧峰的豪迈、杨过的痴情、郭靖的忠义、令狐冲的洒脱都令我神往。梦想着有一天,自己也成为一代侠女,扶持正义,惩恶扬善,劫富济贫,行走江湖,成就自己的武侠梦。

作为武侠小说,金庸所写的小说是现实与历史中均不存在的幻境,尽管他是虚幻的,但人们或多或少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因而,金庸虽是写的武侠小说,却又远远超过了武侠,从中我们能品味出更多有意蕴的东西。《射雕英雄传》中的欧阳锋,《笑傲江湖》中的岳不群、左冷禅,不惜断绝亲情、友情,只为称霸武林,最后却功败垂成,或死于非命。《雪山飞狐》中田归农及其弟子和宝树和尚等人,为了富甲天下,算尽心思,最终困死在宝藏之中。正应了那句话命中有时终须有,命中无时莫强求。

萧峰致力于辽宋两国和平,却最后自尽而亡;郭靖为国出战,死守襄阳,却一家殉国;袁承志效忠于闯王,尽心尽力,却被闯王猜疑,远逃中土;红花会群豪浴血奋战,反清复明,最后却惨败而归相比之下,令狐冲则是我最喜欢的人物。

他鄙视名利,随遇而安,潇洒不羁,真可谓是笑傲江湖。在他身上更多的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乐观与豪放。我行我素的令狐冲不回收任何世俗的约束,这正我喜欢令狐冲的性格中最突出的一点。正邪两派誓死不相容的势头并未在令狐冲的身上展现出来,他出身名门正派,又尽得风清杨老先生真传,练成了无人能及的独孤九剑。但他却从不以正派自居而瞧不起那些所谓的邪派,和采花大盗田伯光结义,日月神教教主之女任盈盈为妻。该出手时就出手,从不受世俗约束的令狐冲,他的行为只受他自己的感觉支配,他是一个浪子,他更是一个隐士。

喜欢令狐冲,喜欢他的乐观,喜欢他的洒脱,喜欢他的不羁,喜欢他的豪放,更喜欢他的处世态度。金庸小说,不仅仅只是武侠,更多的是折射出的哲理与情感

金庸读后感


金庸读后感(一)

金庸,一共写了15本武侠小说,它们是,《飞狐外传》《雪山飞狐》《连城诀》《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白马啸西风》《鹿鼎记》《笑傲江湖》《书剑恩仇录》《神雕侠侣》《侠客行》《倚天屠龙记》《碧血剑》《鸳鸯刀》《越女剑》。将它们名字2020的首个字2020提出来,金老作了个联子,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金庸武侠小说的故事与人物可以说是脍炙人口,深入人心,我觉得啊,那绝对是武侠小说中绝无仅有的巅峰之作。 除了故事曲折跌宕,引人入胜,人物栩栩如生,包罗万有外,更重要的是其中含有的人生哲理。从我的角度来看,金庸这15本书,告诉了我很多道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是,出世的思想。萧峰致力于维持辽宋两国的和平,最后自尽而亡;慕容复以复兴燕国为己任,最后重伤而疯;郭靖为元灭金,却被成吉思汗追杀,后来守卫襄阳,一家殉国;杨过险丧性命,杀死蒙古皇帝蒙哥,最后南宋仍然沦亡;韦小宝为大清立功无数,一夜间却由一人下,万人上的韦爵爷沦为流落江湖的亡命之徒;红花会群英浴血奋战,反清复明,最后惨败而归;张无忌领导明教驱逐蒙人,最后被手下朱元璋追杀,只得容身冰火小岛;李岩、袁承志竭尽全力,效忠闯王,最终被闯王猜忌,李岩自刎,袁承志远逃中土,数日后,天下落入大清之手,这些个人要不就是英年丧命,要不就是被迫逃离,或自主或被迫地走上出世的道路。《雪山飞狐》中田归龙及其弟子、宝树、杜希孟等人,《连城诀》中万震山,戚长发,凌退思等人,为了致富天下,算尽心机,最终困死于宝藏中。《射雕英雄传》的欧阳锋,《笑傲江湖》中的岳不群、左冷禅,《侠客行》中的各派掌门,《倚天屠龙记》中的成昆、周芷若等人,不惜友情亲情,甚至乎自己的健康,只为称霸武林,最后或功败垂成,或死于非命,或郁郁终生。这些人与事,都告诉我,人,不能太执着于争取出类拔萃,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胡斐,狄云,郭靖,令狐冲,石破天,张无忌,这些人没有刻意追求什么,甚至乎不屑于绝世武功,最后却自然地成为受人敬仰的侠之大者。所谓,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抱着顺其自然的心态去发展,去生活,去做每一件事,不要太过于刻意,太过于执着,太过于苛求,不要给自己很高的目标,或许你想要的就会自然降临,就算没有降临,至少你也算是活得洒脱,过得轻松,没有浪费生命,否则,只会给自己带来太大的压力,影响情绪,状态,甚至被压力压得人格扭曲,不但不能获到所想,还会浪费大好光阴,错过身边太多美好,甚至自取灭亡。我说啊,人这一生,太短暂了,不是叫你贪图享乐,好逸恶劳,但也不必要非得轰轰烈烈,显显赫赫,所谓的成功,不一定就需要名动一时,富甲一方,只要懂得感恩,快乐地活着,多关注身边微小的美好,令自己开心,令自己身边的人开心,那也就算是成功了。一个人一生能做的东西太有限,别想着改变世界,因为一个人永远是微不足道;别总想着拥有更多,而失去已经拥有,因为上天给每个人的时间都是差不多的,你去争取其它东西的时候,那就意味着你会丢掉你现在已经拥有的,而且还不一定能拿到你想要的,毕竟,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就算你真的,耗尽精力,拥有很多,但时间一到,每个人所有的拥有,都随着自身化为烟土而变成浮云。

因此,你在金庸武侠小说里面看到活得最开心,最潇洒的人,绝对不是什么王侯将相,武林盟主,而绝对是好像令狐冲这种鄙视名利,随遇而安的人。令狐冲,可以讲,是我在众多金庸武侠小说人物中,我最喜欢的一个。《笑傲江湖》一书中,令狐冲大部分时间处于重伤快死的阶段,但全书中,没有感受到令狐冲一丝的悲哀,无论何时何地,他都积极乐观,笑脸相迎,潇洒不羁,真可谓是笑傲江湖。在重伤病危的令狐冲身上,看不到像杨过小龙女般受分离的悲怆,看不到像胡斐萧峰般对报仇的执着,看不到像郭靖陈家洛般对大义的死忠,在他身上看到的是今朝有酒今朝醉,人生得意须尽欢的乐观与潇洒,生死,仇恨,家国,名利,无一能够给他半点的羁绊。他的生命中,未尝有一刻收到过任何一种事物的羁绊,每一刻,他都是过得那么的愉快与充实。我觉得,他活一天,胜人家活十年。有句话说的好,你无法控制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你生命的宽度。令狐冲就是这么一个人。金庸书中,大部分主角,曾经不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当经历重大挫折后,不少都走上了令狐冲的道路,像狄云、韦小宝、陈家洛、杨过、石破天、张无忌、袁承志。可以说,金庸书中过半数的主角最后是走上了令狐冲的道路-出世。没有这样做的,像胡斐、萧峰、郭靖,那都是劳碌苦闷大半生,最后来个英年早逝。虽然,金老没有明显地说,但从他对尊儒与尊道的不同人物的不同结局安排,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他更偏向于老子的出世,无为思想。我个人认为,这是最正确的人生观,当然,仅仅是个人主观看法,因为读后感观后感这类的东西,本来就不是用来说真理的,就是用来表达主观思想的。

感悟到这种道家出世,无为的思想,是我读金庸作品集最大的收获,因为这将影响我一生的航标。


金庸读后感(二)

我读金庸作品部。金庸作品本本名着虽不尽然,然而一半为名着,也不是夸大的。由于爱他的作品,不禁对他也敬佩起来。金庸办《明报》成功,这是众所周知,至于他中学时就出书供自己念大学,更令我骇然,然而我觉得他最成功之处还是小说的成就。

我有很多同学对金庸作品都爱不释手,有的甚至着了迷。金庸作品无论男女,很多人已看过,因为他的作品大都搬上电视,有的甚至重播了好几次,几乎人人都认识金庸,近年似乎更受欢迎。他的作品历几十年风靡一时,可见他作品受欢迎的程度。至于他的作品为什么这样受欢迎呢?原因有二:一是故事好看;二是文学价值。前者是一般用来消遣的人认为的,后者是爱好文学的人认为的。而我属于后者。我认为看金庸作品不要只看里面的内容,还应细心地琢磨。所谓,要寻字2020中字2020,须得百年思。

武侠小说虽是通俗小说,但金庸作品却在通俗中见不平凡。他的文笔新,介乎于古文与白话之间,这不但使人容易明了,还可以使读者由此而奠下古文的基础。

除此外,金庸作品的布局结构也经一番细心思虑过,往往个故事的前因后果绵延了全本书,令人看了毫无夜里捉苍蝇--不着边儿的感觉。因此金庸作品自成一个武侠世界。《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是他作品中的三部曲。《雪山飞狐外传》又是相连的两个故事。此外还有许多的作品如《书剑恩仇录》、《鸳鸯刀》和《飞狐外传》两部又有关连。金庸的作品虽都独立成书,但都是互有联系的,恰似藕断丝连。因此金庸的武侠世界绵延千年。

金庸的精心杰作我们无不赞叹,然而他的真情更动人心弦。金庸常在作品中予以自己的真情实感,由爱、恨、憎、厌而起,有憎恨,有喜爱,有同情。憎恨的是谁?是那些追名逐利,残杀同门,为害世界的人,如岳不群、左冷禅、任我行、东方不败等;喜爱的是什么?是隐逸,与世无争,知足的人,像张无忌、令狐冲等;同情的是谁?是狄云、是林平之、是慕容复。他的作品反映时世,描写人性--一个尔虞我诈,互相残杀,互相利用的武林世界。

金庸的写作手法多变,不拘于一格,或倒叙、或插叙、或补叙、或布悬念等等,使得奇峰迭起,引人入胜,复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侠客行》中就运用了很多悬念,特别是石破天与石中玉对换角色一事,最易使人头晕眼花,若非看完全书,读者可能始终会糊涂不醒。?

他的作品有很多伏笔。其中最突出的是独孤求败,此人从未出现,不知年代,不知何人,武林中从未传闻,但他却占了金庸作品一个重要的席位。在《神雕侠侣》中,杨过所得的玄铁剑和剑法就是间接受益于独孤求败,而他找到玄铁剑时所不见的独孤九剑剑谱,却原来早已被人拿去,谁知却到了《笑傲江湖》的风清扬那处。金庸的伏笔足见他思虑远到,在小地方创新天地,可见非凡之功,难怪有金学,金庸作品是个宝藏这句话果然不虚。

对于那些轻视武侠小说的文人,不看金庸小说是他们的一个损失。


金庸读后感(三)

我终于读完了此套书,谨以此写下此文,留做纪念,并向金庸老先生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已经记不清是何时看的第一本金庸小说了,只记得他的小说确是伴着我的少年情怀而成长起来的,家国情仇,侠之大者,查先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精彩的成人童话,其中的爱情描写,兄弟、朋友、师长、武林同道等的情谊,出神人化的武功招数,波澜壮阔的历史图景在我的少年和青年时期,留下了永远也难也磨灭和忘怀的记忆:我可以为了书中人物的命运而牵肠挂肚;为里面爱情的描述而如痴如醉,心弛神往;为命运的捉弄和世事的无常而扼腕叹息

4年来,因为工作和生活等种种原因,我看《金庸全集》并不快,而其中的几本我较喜欢的小说,更是记不清已看了几遍了,但重看却常新,每次阅读都能有一番新的见解,不同的想法总是油然而生。要感谢查先生,在一个小男孩于世事懵懂时,给他提供了最好的、催他奋进的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也给了他追求真爱、向往美好的意识。回顾自己成长的这近十年,他的小说的精髓时时在我心中荡漾,虽不能近,但心向往之。我虽不能去劫富济贫,也不能如韦小宝般娶七位如花似玉的老婆,但我可以向萧峰一样,对朋友忠心耿耿,对爱人一往情深;也可以如郭靖般对国家鞠躬尽瘁,对感情始终如一;如杨过般狂放无忌;像令狐冲一样潇洒自如

想要说的话太多,反而没什么能写的出来,正所谓情到浓时言方少,说再多的溢美之词,也是无用,我只想说:我爱金庸小说。

金庸作品读后感


金庸作品读后感范文一

我读金庸作品部。金庸作品本本名著虽不尽然,然而一半为名著,也不是夸大的。由于爱他的作品,不禁对他也敬佩起来。金庸办《明报》成功,这是众所周知,至于他中学时就出书供自己念大学,更令我骇然,然而我觉得他最成功之处还是小说的成就。

我有很多同学对金庸作品都爱不释手,有的甚至着了迷。金庸作品无论男女,很多人已看过,因为他的作品大都搬上电视,有的甚至重播了好几次,几乎人人都认识金庸,近年似乎更受欢迎。他的作品历几十年风靡一时,可见他作品受欢迎的程度。至于他的作品为什么这样受欢迎呢?原因有二:一是故事好看;二是文学价值。前者是一般用来消遣的人认为的,后者是爱好文学的人认为的。而我属于后者。我认为看金庸作品不要只看里面的内容,还应细心地琢磨。所谓,要寻字中字,须得百年思。

武侠小说虽是通俗小说,但金庸作品却在通俗中见不平凡。他的文笔新,介乎于古文与白话之间,这不但使人容易明了,还可以使读者由此而奠下古文的基础。

除此外,金庸作品的布局结构也经一番细心思虑过,往往个故事的前因后果绵延了全本书,令人看了毫无夜里捉苍蝇不着边儿的感觉。因此金庸作品自成一个武侠世界。《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是他作品中的三部曲。《雪山飞狐外传》又是相连的两个故事。此外还有许多的作品如《书剑恩仇录》、《鸳鸯刀》和《飞狐外传》两部又有关连。金庸的作品虽都独立成书,但都是互有联系的,恰似藕断丝连。因此金庸的武侠世界绵延千年。

金庸的精心杰作我们无不赞叹,然而他的真情更动人心弦。金庸常在作品中予以自己的真情实感,由爱、恨、憎、厌而起,有憎恨,有喜爱,有同情。憎恨的是谁?是那些追名逐利,残杀同门,为害世界的人,如岳不群、左冷禅、任我行、东方不败等;喜爱的是什么?是隐逸,与世无争,知足的人,像张无忌、令狐冲等;同情的是谁?是狄云、是林平之、是慕容复。他的作品反映时世,描写人性一个尔虞我诈,互相残杀,互相利用的武林世界。

金庸的写作手法多变,不拘于一格,或倒叙、或插叙、或补叙、或布悬念等等,使得奇峰迭起,引人入胜,复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侠客行》中就运用了很多悬念,特别是石破天与石中玉对换角色一事,最易使人头晕眼花,若非看完全书,读者可能始终会糊涂不醒。

他的作品有很多伏笔。其中最突出的是独孤求败,此人从未出现,不知年代,不知何人,武林中从未传闻,但他却占了金庸作品一个重要的席位。在《神雕侠侣》中,杨过所得的玄铁剑和剑法就是间接受益于独孤求败,而他找到玄铁剑时所不见的独孤九剑剑谱,却原来早已被人拿去,谁知却到了《笑傲江湖》的风清扬那处。金庸的伏笔足见他思虑远到,在小地方创新天地,可见非凡之功,难怪有金学,金庸作品是个宝藏这句话果然不虚。

对于那些轻视武侠小说的文人,不看金庸小说是他们的一个损失。

金庸作品读后感范文二

金庸,一共写了15本武侠小说,它们是,《飞狐外传》《雪山飞狐》《连城诀》《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白马啸西风》《鹿鼎记》《笑傲江湖》《书剑恩仇录》《神雕侠侣》《侠客行》《倚天屠龙记》《碧血剑》《鸳鸯刀》《越女剑》。将它们名字的首个字提出来,金老作了个联子,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金庸武侠小说的故事与人物可以说是脍炙人口,深入人心,我觉得啊,那绝对是武侠小说中绝无仅有的巅峰之作。 除了故事曲折跌宕,引人入胜,人物栩栩如生,包罗万有外,更重要的是其中含有的人生哲理。从我的角度来看,金庸这15本书,告诉了我很多道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是,出世的思想。萧峰致力于维持辽宋两国的和平,最后自尽而亡;慕容复以复兴燕国为己任,最后重伤而疯;郭靖为元灭金,却被成吉思汗追杀,后来守卫襄阳,一家殉国;杨过险丧性命,杀死蒙古皇帝蒙哥,最后南宋仍然沦亡;韦小宝为大清立功无数,一夜间却由一人下,万人上的韦爵爷沦为流落江湖的亡命之徒;红花会群英浴血奋战,反清复明,最后惨败而归;张无忌领导明教驱逐蒙人,最后被手下朱元璋追杀,只得容身冰火小岛;李岩、袁承志竭尽全力,效忠闯王,最终被闯王猜忌,李岩自刎,袁承志远逃中土,数日后,天下落入大清之手,这些个人要不就是英年丧命,要不就是被迫逃离,或自主或被迫地走上出世的道路。《雪山飞狐》中田归龙及其弟子、宝树、杜希孟等人,《连城诀》中万震山,戚长发,凌退思等人,为了致富天下,算尽心机,最终困死于宝藏中。《射雕英雄传》的欧阳锋,《笑傲江湖》中的岳不群、左冷禅,《侠客行》中的各派掌门,《倚天屠龙记》中的成昆、周芷若等人,不惜友情亲情,甚至乎自己的健康,只为称霸武林,最后或功败垂成,或死于非命,或郁郁终生。这些人与事,都告诉我,人,不能太执着于争取出类拔萃,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胡斐,狄云,郭靖,令狐冲,石破天,张无忌,这些人没有刻意追求什么,甚至乎不屑于绝世武功,最后却自然地成为受人敬仰的侠之大者。所谓,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抱着顺其自然的心态去发展,去生活,去做每一件事,不要太过于刻意,太过于执着,太过于苛求,不要给自己很高的目标,或许你想要的就会自然降临,就算没有降临,至少你也算是活得洒脱,过得轻松,没有浪费生命,否则,只会给自己带来太大的压力,影响情绪,状态,甚至被压力压得人格扭曲,不但不能获到所想,还会浪费大好光阴,错过身边太多美好,甚至自取灭亡。我说啊,人这一生,太短暂了,不是叫你贪图享乐,好逸恶劳,但也不必要非得轰轰烈烈,显显赫赫,所谓的成功,不一定就需要名动一时,富甲一方,只要懂得感恩,快乐地活着,多关注身边微小的美好,令自己开心,令自己身边的人开心,那也就算是成功了。一个人一生能做的东西太有限,别想着改变世界,因为一个人永远是微不足道;别总想着拥有更多,而失去已经拥有,因为上天给每个人的时间都是差不多的,你去争取其它东西的时候,那就意味着你会丢掉你现在已经拥有的,而且还不一定能拿到你想要的,毕竟,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就算你真的,耗尽精力,拥有很多,但时间一到,每个人所有的拥有,都随着自身化为烟土而变成浮云。

因此,你在金庸武侠小说里面看到活得最开心,最潇洒的人,绝对不是什么王侯将相,武林盟主,而绝对是好像令狐冲这种鄙视名利,随遇而安的人。令狐冲,可以讲,是我在众多金庸武侠小说人物中,我最喜欢的一个。《笑傲江湖》一书中,令狐冲大部分时间处于重伤快死的阶段,但全书中,没有感受到令狐冲一丝的悲哀,无论何时何地,他都积极乐观,笑脸相迎,潇洒不羁,真可谓是笑傲江湖。在重伤病危的令狐冲身上,看不到像杨过小龙女般受分离的悲怆,看不到像胡斐萧峰般对报仇的执着,看不到像郭靖陈家洛般对大义的死忠,在他身上看到的是今朝有酒今朝醉,人生得意须尽欢的乐观与潇洒,生死,仇恨,家国,名利,无一能够给他半点的羁绊。他的生命中,未尝有一刻收到过任何一种事物的羁绊,每一刻,他都是过得那么的愉快与充实。我觉得,他活一天,胜人家活十年。有句话说的好,你无法控制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你生命的宽度。令狐冲就是这么一个人。金庸书中,大部分主角,曾经不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当经历重大挫折后,不少都走上了令狐冲的道路,像狄云、韦小宝、陈家洛、杨过、石破天、张无忌、袁承志。可以说,金庸书中过半数的主角最后是走上了令狐冲的道路-出世。没有这样做的,像胡斐、萧峰、郭靖,那都是劳碌苦闷大半生,最后来个英年早逝。虽然,金老没有明显地说,但从他对尊儒与尊道的不同人物的不同结局安排,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他更偏向于老子的出世,无为思想。我个人认为,这是最正确的人生观,当然,仅仅是个人主观看法,因为读后感观后感这类的东西,本来就不是用来说真理的,就是用来表达主观思想的。

感悟到这种道家出世,无为的思想,是我读金庸作品集最大的收获,因为这将影响我一生的航标。

读金庸《笑傲江湖》有感1500字


读金庸《笑傲江湖》有感1500字

赵爱丽

说来惭愧,大学毕业之前从未读过金庸先生的作品,因为印象当中金庸的武侠小说以武功招数见长,或许更适合男士阅读,而温文尔雅的女子绝不会被其吸引。偶尔从电视上看到翻拍的电视剧也是一掠而过,大概只知道谁谁谁有着怎样的奇遇,并没有留下太过深刻的印象。

前几天有位学生跟我聊起"坚持不懈与爱情的关系"这一话题,说到令狐冲与岳灵珊、任盈盈的爱情故事。为了能更好地与她交流,我开始了《笑傲江湖》的阅读。谁料想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接着又读了《天龙八部》,我想还会一直读下去…… 金庸先生的小说好在"立体",以历史事件为背景、以儒家侠义为情怀、以儿女情长为经纬、以人性幽暗为副线。文笔精炼、能雅能俗,想象力丰富、常有神来之笔。三教九流、杂学兼收、深浅合宜。故事中的悬疑解谜,人生奇遇一直吸引着读者不断探寻。

读金庸的初衷是探寻爱情中是不是应该坚持不懈,执着追求可否得到真挚的爱情,所以重点关注令无数读者为之醉心的情感纠葛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一首元好问的《摸鱼儿》在金庸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中被李莫愁吟唱得淋漓尽致——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问题,谁能给出答案?

爱之无妄,情之执着,付之真心,甘之如饴。

岳灵珊情倾林平之,执着追随终遭弃。

金庸在小说开始就写出岳灵珊这位"小师妹"在众师兄之中的地位。她是师父的独生女儿,活泼好动,秀丽可人,爱与师兄们开玩笑,却又不失礼貌规矩,所以大家爱护迁就她。大师兄令狐冲对她一往情深,她对大师兄也是万般依赖。但她却选择了无论聪明机智,还是武功人品都比不上令狐冲的林平之。岳灵珊对林平之的爱情始终如一、坚贞不悔。林平之家里有钱,她喜滋滋地打扮了去作客;林平之落难被困了,她拼死追随;林平之是好人,她倾心爱他;林平之行为古怪,她仍一心护他;甚至知道了林平之与自己成亲,只是利用她作为掩护,好让自己"挥刀自宫"练习"辟邪剑法",她也心甘情愿与他共同进退;世人皆遗弃他,她也不在意。直到林平之将她刺死,她最后一口气也是为他辩护,求令狐冲照顾林平之。得妻如此,夫复何求?读到这里,深深地为岳灵珊感到不值,她对爱情的执着换来的却是林平之对她弃之如履的背弃。但是假如我们真的是岳灵珊,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相信着林平之对自己的真心,含笑离去,只为成全他心中所愿,或许这样的结局并不遗憾。真正成功的爱情不一定是相依相守,是内心的一种感受,是一种甘之若饴的状态,是否应该执着坚持,却不该一概而论。正如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杨玉环在面对李隆基的背弃时也是甘愿赴死,他们的爱情故事却仍是千古流传,感天动地。

令狐冲钟情任盈盈,迷途坚守回正途。

一个是正宗门派的大弟子,另一个是响彻江湖的魔教圣姑,令狐冲任盈盈本来是对立关系的敌人,可是却在上天的安排下,相爱了。令狐冲和任盈盈的这种爱,超出了一般男女之间的简单爱恋,而在令狐冲被天下人指责,一个人孤军奋战的时候,也只有任盈盈陪在令狐冲身边。或许在所有人面前,任盈盈都是一个残忍的女魔头,是可怕的妖女,但是只有在令狐冲面前,任盈盈才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会撒娇会害羞的妙龄少女,令狐冲让任盈盈回归了本性的纯真,而任盈盈也让令狐冲感受到了被爱的温暖。在面临整个武林施加的压力之时,令狐冲狂放不羁,不为世俗所累,执着地追求自己的内心所爱,最终将魔道圣姑拉回正途。同样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两人最后创造出隐退山林的潇洒之举。外界的干预从来不能将两个相爱的人分开,对爱情的坚守却往往能改变彼此。

东方不败畸形爱恋,心灵寄托共赴黄泉。

东方不败因修炼《葵花宝典》而备受争议,他挥刀自宫之后行为举止貌似女子,而他的爱情观也随之更改。或许是为了找回自己已经失去的阳刚之气,他深深迷恋上了杨莲亭这个彪炳大汉。他们之间的情感或许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爱情,但是也正是东风不败对这份情感的执着追求,毁了他的千年基业。杨莲亭仗着东方不败的喜爱,在教中为所欲为,激起民愤,最后令狐冲、任我行、向问天,任盈盈四人联手围攻东方不败,任盈盈折磨杨莲亭,东方不败回身去救,不及回防的情况下被偷袭成功,然后抱着杨莲亭双双倒于血泊之中。如果他不对莲弟执着,东方不败的基业或许真的可以千秋万载,然而那是不是他心中所念呢?无人知晓。

爱情可遇不可求。当它如期而至,忠于内心,付之真心;当它离去,坦然接受,问心无愧。外人只可评判不可干预,因为爱情,只有深陷之中才能体会它的真谛。

眼前两碗米饭,心中一粒飞鸿。

读金庸《天龙八部》随想



作为小说,它是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描写来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塑造了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小说作者们通过具体感人的典型人物的塑造,描绘所处时代,诠释生活。人物形象是作者与读者交流的媒介。而小说的情节是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小说的情节是虚构性的,而情节的构架是在把握人物性格的基础上的,是为人物服务的。
《天龙八部》是查先生一部以我国北宋年间,宋、辽、金等国的对抗斗争为背景,塑造了较多艺术形象的鸿篇巨著。作为一个优秀的小说家,查先生所有的情节设置皆服务于所塑造的人物。虽洋洋百万余字,却不是流俗的胡编乱造。
萧峰是金庸武侠小说中的第一好汉。从萧峰的身世来讲,他本是辽人,但却为宋人养育,从其襁褓中的仇杀开始,萧峰已被天命的成为一个宋辽矛盾的解决者。所以,萧峰不可能只代表宋辽一方利益,他的身世必然会被揭开,使其陷入两难的境地,从而完成小说所赋予这个人物的使命。萧峰未知身世时多次袭击辽人,这是与辽人所结的仇怨,又为耶律洪基平乱,这是与辽人的恩义;他受宋人教化习武成为中原豪杰,这是与宋人的恩义,之后为宋人围杀,聚贤庄一役结成与宋人的仇怨。作者总是将萧峰置于复杂的矛盾之中,这是萧峰个人的矛盾,所反映的是宋辽之间的矛盾,矛盾的解决者是作者钦定的萧峰。“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作者正是以这些情节来塑造萧峰第一好汉形象的。这是大环境,大情节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这样的情节必定蕴出伟大的人物。那么,作为一个伟大的人物,萧峰不可能是一个回避者,他不能像《笑傲江湖》中令狐冲那样选择归隐山林,《笑傲江湖》通过对岳不群,左冷禅,甚至任我行的阴谋密计的描写刻画出险恶的江湖环境,无论是辟邪剑法,还是葵花宝典,甚至是吸星大法都是极阴邪的武功,这武功的设置也与所描绘的险恶环境相一致,对令狐冲来说,能解脱也就够了。而萧峰呢,他天生是无法逃避的,可是说,萧峰塞外牧马放羊的梦想很快被作者以情节否定了,作者就是要萧峰让入世。并且塞外牧马放羊梦想的破灭也告诉我们萧峰永远无法逃避,因为这里有作者赋予他的使命等待他完成。梦想破灭后,作者很快将萧峰置于为辽国平乱的历史重任之中。萧峰的死,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塑造这个人物所必须的。我们已经分析了萧峰不可能归隐,那么当这个英雄以大智大勇解决了宋辽矛盾之后,他又该干什么呢?所以他只有死。萧峰的生是一段宋辽矛盾的开始,萧峰的死是一段宋辽矛盾的结束,这是情节的内在绝妙之处。而且萧峰为宋辽人民而死更能表现他的英雄形象。另外,萧峰的死也是解决其感情问题的最好方法。阿珠死后,他与阿紫相依为命,如果他不死而接受阿紫,这是对阿珠感情的背叛;如果不接受阿紫,萧峰又过于残忍了,这都会损害萧峰的完美形象。萧峰的形象是完美的,所以作者在情节设置上,虽然萧峰武功未必天下第一,但从未战败,作者是如此爱惜这个人物,又怎会让他在最后功亏一篑。
对慕容复的描写体现了中国文化中“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思想。慕容复是一个不太令人喜欢的人物,所以为他所设置的情节必定是高开低走。高开是因为慕容复的心计与抱负,地走也是由他的性格所决定的人物命运。慕容复名气所大,却多次战败,成功总是在最后时刻消失。收买各洞主岛主是这样,少林寺比武是这样,最后投靠段言庆也是这样。如此看来慕容复的失败也是情节的必然。与慕容复相对的是段誉,段誉是一个善良的人物,好人有好报,所以段誉有很多奇遇,总能化险为夷。在最危机的时刻,作者总设置情节打救段誉。如段誉学武,岳老三本要追杀段誉,但突然间要收他为徒,在常人看来已是天大的好事,但这还不够,段誉还可在无意中学到更上乘的武功。再如,在被所擒慕容复,段言庆的必死时刻,又道出其身世的天大机密,使之得救。与王语焉的爱情故事是段誉与其对立的形象慕容复的直接正面冲突,最后谁拥得美人归是一个必然的结局。慕容复复国失败,段誉却做了皇帝。
另外一个值得研究的人物是段正淳。查先生的爱情观是一见钟情,从一而终。这体现在他的作品中就是塑造了无数对生死相依的恋人:杨过与小龙女,郭靖与黄蓉。这其实都是查先生对其爱情观的诠释,但对多情郎又该如何处理呢?查先生的作品中著名的多情郎有韦小宝和段正淳。韦小宝娶了很多老婆,但韦小宝自己也说他不懂爱情的,这使韦小宝从未涉及到爱情从而保证了爱情的纯洁。但段正淳与韦小宝不同,段正淳是懂得爱情的,他爱他的每一个情人,用现在的话说段正淳是忠于了自己的爱情却没有忠于自己的爱人。段正淳多情的人物形象决定了他应遭受种种折磨,与情人的感情纠葛剪不断理还乱,这是对这类人的惩罚。在小说的情节中,对段正淳的惩罚集中表现在两个故事:一个是马夫人康敏对段正淳的报复,他杀死了自己与段正淳的孩子,设计谋杀段正淳,在马家对段正淳的种种折磨是情节中对段正淳的最直接惩罚。另一个报复来自王妃刁百风,她与段言庆的故事用意就是报复段正淳的多情,段誉是报复的产物,这使段正淳一生无法照顾自己的女儿们,所教养的儿子又非己出。但段正淳并不是一个坏人,他的形象没那么简单。段正淳是好人,但他与众多情人必须有一个了结,这个了结只能是死亡。如果段正淳与情人们不死的话,段正淳如何继续处理与情人们的关系呢?情节的发展使段正淳已不能回到以前与情人们的那种状态,但是让一个懂得爱情的人选择不忠是不可取的。所以段正淳与其情人们的死和杀人者慕容复到没有多大干系,而是完成人物塑造的情节需要。而这一情节的设置使段正淳的爱情被人理解了,是对段正淳人物形象塑造的最重要一笔,它使人物生动丰富起来。
其实,读一部小说就是这样,不能只图热闹,我们要对作品有一个思考,我们要知道故事情节设置的原因。我们常为小说中的人物而感动,那些不朽的人物形象印在了我们的心里,我们要知道作者是如何以情节的构架完成人物塑造的。查先生是一代宗师,他在小说情节构架与人物塑造上的造诣是值得我们研究与学习的。

读后感《《读金庸,说教育》读后感1000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金庸小说读后感10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