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习惯》读后感1000字。
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凡是取得伟大成就的人,他们都对书有着不同一般的痴迷,在读过一篇书籍之后人们内心都会有一定的收获和体会,是时候把自己阅读作品后的所思所想写出来了。如何在写作品的读后感时把自己的真实感悟写出来呢?也许以下内容“《微习惯》读后感1000字”合你胃口!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
微小+习惯=改变
介绍:《微习惯》作者:斯'蒂芬,盖斯。原本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宅男!对,就是他写得。但是他为了改变自己,研究各种习惯策略 ,提出每天做一个俯卧撑。经过2年,他拥有了梦想的体格,实现了人生的华丽转身。
核心内容:
第一、什么是微习惯
第二、为什么微习惯会起作用
第三、怎么样应用微习惯
前言:
斯蒂芬.盖斯是一个普通人,他的博客《挑战一个俯卧撑》倍受追捧,高人气!为啥!
因为他的普通与平凡所以切身说法,斯蒂芬的改变过程,并不是盲目地进行改变,他是对人类培养习惯过程中展现的规律进行研究,拿自己做实验。告诉我们怎么样培养一个好惯。滴水穿石,蝴蝶效应。
第一部分
在培养习惯方面通常的想法,一个是给自己打鸡血,动力策略,另一个是咬牙坚持,意志力策略。
不过在动力策略和意志力策略这两面。大多数人倾向于多使用动力策略,把您的目标公开地宣传出去,这样你才有足够的动力坚持你的习惯。动力策略也有它的不足之处。偶尔打鸡血有效。
第一原因是动力是一种感受,而以人的感觉为基础的行动,很容易受到人感觉的变化而变得无法预测。
第二原因:边际效应递减。我们依赖的这个动力系统,它的边际效应越来越低,而你坚持的难度是越来越大。
把一个习惯大幅缩减成小得不可思议的步骤就,就叫微习惯。
对的,意志力确实也存在问题,不过,这个问题却有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就是做习惯。所谓微习惯,比如把100俯卧撑缩减成每天一个俯卧撑。
作者认为微习惯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在培养习惯当中意志力不足的问题
第二部分
为什么微习惯会起作用呢?这是第二话题。事实上养成一个新习惯丽过程中,往往有两个方面的阻为很大。
第一个阻力,无法开始行动。
第二个阻力,有时候终于鼓足勇气开始行动了,却不能坚持下来。大脑就是在这样动力和诱惑下,一点一点实现你想要目标所以在微习惯
所以,在微习惯方式下,我们每天因为自己坚持取得小成就而不断地增加惯性,而提升习惯能力。微习惯就是以小改变来撬动大目标的支点,也就是从一个小的行为最终养成一个大的习惯关键。
第三部分
作者把微习惯的应用梳理出八个步骤如下
1.选择一个微习惯,制定每天的计划.
2.挖掘每个微习惯的内在价值
3.把微习惯纳入到日程当中
4.建立回报机制
5.是记录和追踪完成的情况
6.微量开始,超额完成
7.服从计划安排,摆脱高期待值
8.就是留意习惯养成的标志。
总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一点行动启动前没有勇气行动;第二点行动开始之后坚持不下去。而这两点,微习惯都能够克服。
关键的三点:微习惯设计:微不足道,微习惯坚持:奖励机制 替代性,微习惯的养成:明确身份,量化 相关性
最后:关于习惯养成的话题,推荐书籍《习惯的力量》本书讲了如何构建一个习惯培养系统,给出暗示,采取行动,进行奖励,是整个习惯培养的基本原理!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热门]微习惯读后感1000字集锦
读后感大全专题“微习惯读后感”为你推荐以下内容。
读书,使人胸襟开阔,豁达晓畅;读书,使人目光远大,志存高远。优秀的书籍通常能够引起我们的共鸣,读后感能让自己多回忆书中的内容。你是否想要写出一篇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读后感吗?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微习惯读后感”,请收藏好,以便下次再读!
微习惯读后感 篇1
微习惯操作手册
天下大事必起于易,事情都是可以分解的,像拿筷子的动作--拿 夹 送 放,所以只要由每件事情的最细微最简单之处入手当你去行动之时事情比你想象的简单的多。
微习惯用作者的话说:微习惯小到不可能失败;用我的大白话:自身行为的一次重复,如渴了喝水饿了吃饭
这是人自身的天性行为,而微习惯的最终目的就是利用我们的天性去培养我们所追求的习惯。我们的大脑可以控制我们得大脑,而重复就是(潜意识)大脑是使用的语言,引申到现实生活:广泛传播的谣言 三人成虎 甚至是广告--“收礼只收脑白金”
这就是重复的力量;于此同时潜意识大脑喜欢效率,而习惯是符合自己的最高效行为,根据进化心理学的观点人自身拥有不断储存能量和减少能量消耗的倾向,简单的说使你感到痛苦的行为都是反人类的反人性的;微习惯在时间里不断实践串联起来看就是简单的重复,由重复到最后形成大脑的某一方面的高效心理表征这是最高效的习惯,也是习惯的最高效养成方法:1.只在“学习区”练习;
2.把要训练的内容分成有针对性的小块,对每一个小块进行重复练习;
3.在整个练习过程中,随时能获得有效的反馈;
4.练习时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
也可以说微习惯帮助养成习惯,但是习惯经过比较后的所定义的有效程度又是另一个方向的问题,同时微习惯是一种“随时可以针对一件事情去行动的能力”的培养方式,例如每天写五十字 每天一个俯卧撑 每天看书两分钟
只要每天去完成直到某一天你会发现每天的最后的完成都会远远超越最初目标且随时能去做。微习惯的培养过程:一个得不到执行的念头只会消亡。
1选择适合自己的微习惯和计划:要适合自己同时数量要尽可能少——符合自己的实际;人的精力有限;
2挖掘每一个微习惯的内在价值:给自己一种使命感,对于自己的付出赋予价值
如何去做:不断追问自己:
我想每天写作。为什么?
因为我热爱写作。为什么?
因为这种表达想法、讲故事的方式是我最喜欢的。我能通过写作和人们建立起联系并帮助他们,更何况我很享受这个过程。为什么这一点很重要呢?
因为这些事情让我感觉特别有活力、特别幸福。为什么?
因为写作是生活中我认为有价值并极为重视的事情。
3明确习惯依据,将其纳入日程:能随着自己生活作息不断的重复,方式不重要,不断地重复才是最重要的。
培养习惯的常见依据有两种,时间和行为方式。如果你打算根据时间来选择习惯
微习惯读后感 篇2
微习惯是一种非常微小的积极行为,需要每天强迫自己完成它。微习惯太小,小到不可能失败,还会帮助你改变自己的生活。每天至少看两页,记一句话笔记,持续的习惯就养成了。
一个好的习惯替代一个不好的习惯,也只是在大脑里的一个念头,开始有这个想法的时候,就要有实际行动,做不到也比什么都不做好。
本书由七章组成,本书的终极目标是帮助你在生活中永久建立健康的习惯性行为方式。前三章将探讨习惯建立过程、大脑、意志力、动力以及这些因素之间是如何相互关联的。如何利用这些知识达到最佳效果呢?接下来的两个章节将探讨合理、科学的途径。最后三章教你如何具体应用。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很想试着去分享,应该怎么来讲,可我会习惯地把一本书概括成一句话,微习惯的养成就是要靠我们自觉去遵守一些规则,日积月累就会养成一个习惯。
但具体的应该怎么来做呢?书写的那么详细,怎么来介绍呢?感觉无从下口,要么就照书的读一遍吧。这样就有什么效果呢?就会觉得还不如让大家自己看啊,自己看的感悟更深一点。
这样的话,我又在分享什么呢?都没有表达出那个让人有想看的冲动和欲望,其实这是一个失败的分享。
其实也是很简单的吧,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框架嘛,我是不是应该去思考这方面的问题呢?
通常情况下,我看过一遍就算了,好像是读懂了,实际是非懂似懂,根本没有真正读透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我也没有真正去思考文章带给我的感受是什么。虽然我记了一句话笔记,但记的只是表层。
《微习惯》写的很贴合我们的实际的情况,让我感受到一个微小动作的养成,是可以的,在日后也会是变成宏大的效果。也让我很受益,好习惯的养成是需要我们的耐心,日复一日的重复。
试着静下心来,修改以前写的文章,会不会有另一种新的感悟,这可能是我将要养成的一个习惯吧。
微习惯读后感 篇3
一、习惯是什么?
习惯是一种不断重复的行为,是每天都在重复的行为。这种每天重复的行为叠加起来,会让你有脱胎换骨的改变。
习惯每天锻炼20分钟就可能锻炼出腹肌。
习惯吃更健康的食物就可能让你的寿命延长。
习惯每天早上早起1小时,每年就会多阅读365小时。
习惯每天写1000字,每年就可以写36.5万字。
二、习惯如何在大脑中工作?
一旦某个习惯指定的神经通路被一个想法触发,脑中就会有一个电荷沿着这条神经通路放电,然后你就会有一股想进行这项习惯行为的强烈欲望。随着习惯根深蒂固,与之关联的神经通路会变得更粗、更牢固。
三、动力策略和意志力策略:
将行为变成习惯有两个策略,分别是动力策略和意志力策略。
1.动力和意志力之间的关系:
动力和意志力不是非此即彼的,二者之间存在重要的关系。
当动力处于峰值时,意志力消耗量为0或可忽略不计,你无须强迫自己做你本来就愿意做的事。
但是当动力降为0时,强烈的内心抵触意味着意志力消耗量会变得很高。
2.动力策略的缺点:
a.动力是以人的感受为基础,而人类的感受容易改变,容易受到各种事情的影响而变化。
b.由于边际效应递减的原因,发生重复行为时,行为每重复发生一次,带来的愉悦感就会降低一次,做这件事的热情和动力就会降低一点。当边际效应越来越低时,坚持的难度就越来越大。
3.为何意志力策略优于动力策略?
原因有三个:
a.意志力很可靠;
b.意志力可以被强化;
c.意志力可以通过计划来执行。
4.意志力策略的缺点:
因为意志力也是有限的,意志力也不容易坚持,长时间也会被消耗殆尽。
那么解决意志力策略缺点的办法就是:运用微习惯策略。
四、什么是微习惯策略?
微习惯策略就是强迫你自己每天实施1到4个“小到不可思议”的计划好的行动。这些行动小到不会失败,小到不会因为特殊情况就被你轻易放弃。它们有双重作用——激励你继续做下去,并会成为(微)习惯。
微习惯策略的精髓就是摆脱外在条件的限制和自己的心理压力,让自己一身轻松地行动起来。
五、微习惯的八个步骤:
第一步,选择一个微习惯,制定每天的计划。
第二步,挖掘微习惯的内在价值,即带来的好处。
*这个微习惯是我内在价值的真实体现,即使全世界都不同意,我也不会动摇。
第三步,明确微习惯的时间安排。
*每天完成一次非具体微习惯行为。
*根据时间进行的微习惯行为可在下午3:00或晚上9:45等时间完成。
*根据行为方式进行的微习惯行为可在吃完午饭以后、开始工作之前、睡觉前等时间完成。
第四步,建立回报机制,微习惯达成以后用奖励来提升自己坚持的动力。
第五步,记录和追踪完成的情况。
一开始就手写写下你的微习惯,然后随着计划进展检查进度。
第六步,微量开始,超额完成。
第七步,服从计划安排,摆脱高期待值。
我们要把期待值和精力放到坚持目标上,而不要对任务量抱有较高的期待。
第八步,留意习惯养成的标志。
留意习惯养成的标志,不要在一个行为真正成为习惯之前就停止。
代表行为已成为习惯的信号有:
没有抵触情绪;对自己的行为认同;行动时无须考虑;不再担心;行为常态化。
六、微习惯八大策略:
1.请一定不要调高期待值。期待值低一些,你就会渴望多完成一些。
2.满意每一个进步。
3.经常回报自己,尤其在完成微习惯之后。
4.保持头脑清醒,冷静的头脑是建立习惯的最佳思维模式。
5.感到强烈抵触时,后退并缩小目标。
6.提醒自己这件事很轻松。
7.绝不要小看微步骤。如果你意志力较弱,微步骤有时是你前进的唯一途径,学会爱上它们。
8.用多余精力超额完成任务,而不是制定更多目标。
微习惯读后感 篇4
你有没有拥有过大大的梦想,却从未实现过?你有没有曾经给自己设立过许多目标,比如我今天一定要阅读一个小时,却从未实施过?比如我每天要背一百个单词,却被自己吓得腿软,怎么记也记不住?再比如我每天要跑步一个小时,却连一分钟都没跑过?
很多时候都会被患有“懒癌”的自己气个半死!很多时候都羡慕那些每天像打满了鸡血的别人!很多时候告诉自己一定要从今天开始,好好努力,好好去行动,可是,臣妾就是做不到啊!你有本事你来啊!
这几天我阅读了斯蒂芬.盖斯《微习惯: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自我管理法则》,感触颇深。微习惯中的微就是小小的,微不足道的意思。微习惯就是一种微小的积极行为,你需要每天强迫自己去完成它。微习惯太小,小到不可能失败。正是因为这个特性,它不会给你造成任何负担,而且具有超强的“欺骗性”,它也因此成了极具优势的习惯养成策略。
刚注册简书的时候,我的积极性很大,每天要求自己写一篇超过一千五以上的文章。坚持了几天,实在是坚持不下去了。因为一千五百个字对一个刚写文字的人来说实在是太难了。每天都有各种理由,比如太忙了,出差了,没灵感了,一千五百个字太多了。这样一搁浅,从来都不写了。自从阅读了微习惯后,我就给自己每天定目标,写一百个字。新的目标制定后,我往往都会超额完成,很多时候都甚至达到了一两千个字。
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假如你有一个大梦想,能不能把它拆分成许多个小梦想?当完成一个小目标那么再来一个。
假如你给自己制定目标是每天阅读一个小时,那么能不能缩短成十分钟?不要小看每天十分钟的阅读,如果每天阅读5分钟,一本书平均7万字,一年至少可以读完32本书。32本书似乎看起来不多,但要知道,中国人平均每年的阅读数量不超过4本。也就是说,每天阅读5分钟就已经超过了90%以上的人。
假如你计划每天背一百个单词,那么能不能缩成每天背五个单词?每天背五个单词不难吧?每天背五个单词,每年就是1825个单词,如果坚持十年呢,就是18250个单词!假设我们从初中就开始坚持,那么等到大学毕业就能够拥有一万多个词汇量。
假如你计划每天跑步一个小时,那么能不能缩成每天跑步十分钟呢?当你每天坚持了十分钟后,你可能会觉得跑步让我呼吸更舒畅了,你可能会觉得出汗的感觉真好,这个时候你会情不自禁的多跑几分钟,而你却从未感知过。
当你完成一次次微小的目标后,当你看着Todolist上的一项项事项被你划掉后,你的自信心会逐渐增强,继而你会给自己设立一个又一个新的目标。
安东尼罗宾说:塑造你生活的不是你偶尔做的一两件事,而是你一贯坚持做的事。
微习惯读后感 篇5
《微习惯》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自我管理法则。
往往很多时候,当我们决定做某件事的时候,都会存在三分钟热度,一旦兴奋期过了,需要靠强大的意志力来支撑的时候,就很难坚持了。我有尝试早起跑步,早起学英语,早睡早起等很多好习惯的养成,最终都没能一直坚持下来。读到《微习惯》这本书,突然就豁然开朗,明白了自己之所以没能养成好习惯的罪魁祸首就是把目标值定的太高太满,需要强大的意志力去支撑。而恰恰人的意志力不可能一直处于旺盛状态,它也会疲惫。所以《微习惯》这个概念很好,因为微小,因为简单到不至于失败,你不需要花强大的意志力去强迫你去做去坚持。你只需要每天花一点时间把微目标完成,你就不会有挫败感和负罪感,会得到满足感,然后每天去做了,慢慢就成了习惯。其实《微习惯》是带有欺骗的感觉,因为它骗你去完成一点点小目标,骗你踏出那第一步。而实际只要你踏出了第一步,很多时候你可以超额完成目标的。比如你给自己定每天看2页书的微习惯,这很容易完成,一方面当你踏出第一步去做了,你可能远远不至于看2页;另一方面,就算你真的只看了2页,你任务完成也不会有内疚感负罪感,但是这对你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却不会有丝毫影响,因为你至少每天都去看了2页书。我想《微习惯》起码是非常适合我这种意志力薄弱不够强大的人,那就试试呗,不试怎么知道行不行呢?
微习惯读后感 篇6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
由微入大。
优秀是一种习惯,学着变优秀,再学着养成习惯。
自然而然才是习惯。习惯成自然,自然成习惯,如果不自然那就不是习惯,当想做某事内心是不想做的但是大脑强迫着你去做。比如锻炼身体,那就不是自然,修炼的目的就是为了由强迫达到自然,由自然演变为习惯。
培养成能够持久而恒远的好习惯才有意义。
定目标的高低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果,定高目标违背了此书微习惯的理念,把目标定高了,开始兴致勃勃。中途发现这么高的目标,执行的过程有点累,于是悄然退缩。结果伤了士气。然后放弃,就演变成了我们所说的,三分钟热度。
把目标定得极低。轻轻松松就能完成。
一来执行着不累。二在心理上,得到了满足。于是还会给自己额外奖励,超额完成目标。心理上一舒服,就会长且久,久而久之形成习惯。
好的习惯能够轻微的改变人生。
这就是微习惯的核心理论。由小入大,由强迫到自然。
微习惯读后感 篇7
这本书读完,讲真的,在实操方面并没有让我有新的认识,在理论层面,让我更加明白了微信微习惯叫微习惯。
为什么把目标设置的非常非常低,低到你抬抬手就可以完成?
因为每个人的意志力资源都是有限的,如果你有心的话,你会发现,每天早起后,上午的时候,人的精力是最好的,下午特别是晚上就会不太好。
这是因为你的意志力在一天的工作中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
这里就要讲到一本书,名字叫《自控力》,我之前也写过这本书的读后感。里面重点阐述了关于自控力(意志力)的问题,还给出了怎么提高自控力的总量和怎么回复自控力。
如果你平时打游戏的话,你可以把自控力看做是【蓝】,有蓝才可以释放技能。
回到微习惯的话题,为什么目标要小到唾手可完成呢?
因为你可以用非常低的成本去完成目标,这样就可以大幅减少你在完成目标上所需要消耗的自控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舒适圈,如果让你走出舒适圈,是不是很困难,需要很强大的自控力才可以。为什么人们都非常崇拜那些自律能力特别强的人,就是因为他们自控力强大,可以让自己跳出舒适圈。
但是如果不让你走出舒适圈,而是在舒适圈的边缘,伸出去一只脚,你可以马上收回来,但是只要你每天伸出去一下就可以了。
这样日积月累下来,你再伸出一只脚的时候,就会很轻松,慢慢的你的舒适圈就会扩大。
这,就是微习惯的妙处所在。
赶紧来试一下吧,让我们在舒适圈的边缘,疯狂的试探!
微习惯读后感 篇8
一个朋友每次给他介绍书看,他看完后就会给发两千字左右的读后感,我感到很惭愧,因为我看书从来没有写过读后感,可是他每次看都会写出他的感想和收获。这样的执行力,这样的习惯,真是让我汗颜。我以前看书从来没有写过读后感,虽然从读书的时候开始就有人说这件事,但却没有行动过,究其原因有可能是因为觉得太麻烦,有可能是因为没有必要,觉得看过了已经懂了……当然这些都是理由,真正需要做的只是行动而已。《如何阅读一本书》里面说过,只有看过之后能把一本书的内容复述出来,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看过了是浮于表面的理解,深入思考才能真正得到。我决定要向他学习,也来写一写《微习惯》的读后感。
《微习惯》这本书讲述了如何把一件事情细分到极致去执行。这样简单是事情常常让人做了之后意犹未尽,并让自己超额完成,这跟老大上课说的理念是一模一样的,很符合俞敏洪说过的没完成一个任务就享受一次成就感。正如俞敏洪所说很多时候做事情半途而废不是目标太大,而是目标离得太远。
相信很多人都曾设立过目标,刚开始的时候是信心满满的,但是三五天之后就慢慢把目标忘在脑后了,同时一边责怪自己意志力太弱,一边无奈的放弃。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是不知道该怎么去做,如果有切实可行的办法,相信每个人都会成功。
而所谓切实可行的办法并不是一些惊天地泣鬼神的大绝招,而是润物细无声的小小的微习惯。《微习惯》的作者斯蒂芬.盖斯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从每天一个俯卧撑做起,最后练出来肌肉,然而前面的十年他一直为了不能坚持健身计划而苦恼。
能得到这些,正是因为习惯,在养成习惯之前人们习惯说坚持,什么是坚持?以前我总认为只有意志力十分坚强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固定时间坚持做一件事情,但什么是意志力?意志力只是一个结果而已,真正起作用的是方法。人们寻寻觅觅的也都是方法,或者说是捷径。
可是没有捷径!
所有现在能看到的辉煌成就都是在时光中一点一滴的累积。
然而做这样的累积首先必须是能每天去做某事,能把自己的计划真正执行出来,这是许多人没有办法做到的。以为没有切实可行的方法。
微习惯就是应对这样困境的指导。
我自己在执行的过程中就曾经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我为自己设定了每天写十张问题的任务,可是知道临睡觉前都还没有动笔,一想到要写十张问题心里就打了退堂鼓,想着:明天再写吧,明天有那么多时间,到时候早点动笔说不定能把今天的量给不上来。后来想了想,用微习惯来分解问题是否可行呢?只写纸张问题怎么样?就当是完成任务,给自己一个心安……
于是,我拿起了笔和纸,开始写一个问题,没想到正如作者所说的,一个任务太小,一旦进入到事物的惯性里面,就会顺着惯性往前走,于是顺着第一个问题延伸出了好几个问题,最后想出来了一个问题的结论,心情变好了,成就感蹭蹭往上飙升,感觉自己坐上了云霄飞车!
当做一个任务内心有抗拒感时可以想想是否可以将这个任务切分、切分、在切分呢?在切分的过程中怎么样才是最小的、不能再细分下去的状态
?遇到最小的状态去执行还会有抗拒感吗?
不管有没有抗拒感都先去执行吧,因为做事情是有惯性的,一旦进入状态就会一直顺着惯性做下去了。
以前看过朝三暮四这个成语的故事:是记载在“庄子”里面的一则寓言故事,宋朝有一个人在他家养了一大批的猴子,大家都叫他狙公。狙公懂得猴子的心理,猴子也了解他的话,因此,他更加的疼爱这些能通人语的小动物,经常缩减家中的口粮,来满足猴子的食欲。有一年,村子里闹了饥荒,狙公不得不缩减猴子的食粮,但他怕猴子们不高兴,就先和猴子们商量,他说:“从明天开始,我每天早上给你们三颗果子,晚上再给你们四颗,好吗?”猴子们听说他们的食粮减少,都咧嘴露牙的站了起来,表现出非常生气的样子。狙公看了,马上就改口说:“这样好了,我每天早上给你们四颗,晚上再给你们三颗,够吃了吧!”猴子们听说早上己经从三颗变成了四颗,以为食粮已经增加了,都高兴的一起趴在地上,不再闹了。以后的人就从这则的寓言就狙公所说的话加以引申,凡是见到有人反复不定,刚才说过的话不算数;或是做事的时候常变更,刚决定的事情,不一会儿又改变了。
但这个故事本身所讲的事情与执行计划的时候类似,如果所定的计划是做30分钟的俯卧撑,最后只做了一个,那会非常难受,内心充满了愧疚感;但是如果本来的计划就是做一个俯卧撑,最后一连做了十几个,那么简直成就感爆棚!在下一次在做的时候不会有任何的压力。
然而说起来容易,设定任务的时候很容易就会定出高目标,有时候甚至是手里写着,嘴里说着是做一个,但是心里偷偷定下了至少做十个才合格,多多益善的目标,这当然是人之常情,但是正如作者强调的那样,这样做只是会破坏微习惯而已。
微习惯的养成重要的是去做,做了才会有成果,不做就只是一个口号,一个计划……
在写这边读后感之前我感觉到写这个会很困难,但是真正动起手来也完成了,感谢我的朋友每次的读后感都会说:“希望能帮到你”,你的行动就是对我最大的感染。!
微习惯读后感500字
这本书读完,讲真的,在实操方面并没有让我有新的认识,在理论层面,让我更加明白了微信微习惯叫微习惯。
为什么把目标设置的非常非常低,低到你抬抬手就可以完成?
因为每个人的意志力资源都是有限的,如果你有心的话,你会发现,每天早起后,上午的时候,人的精力是最好的,下午特别是晚上就会不太好。
这是因为你的意志力在一天的工作中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
这里就要讲到一本书,名字叫《自控力》,我之前也写过这本书的读后感。里面重点阐述了关于自控力(意志力)的问题,还给出了怎么提高自控力的总量和怎么回复自控力。
如果你平时打游戏的话,你可以把自控力看做是【蓝】,有蓝才可以释放技能。
回到微习惯的话题,为什么目标要小到唾手可完成呢?
因为你可以用非常低的成本去完成目标,这样就可以大幅减少你在完成目标上所需要消耗的自控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舒适圈,如果让你走出舒适圈,是不是很困难,需要很强大的自控力才可以。为什么人们都非常崇拜那些自律能力特别强的人,就是因为他们自控力强大,可以让自己跳出舒适圈。
但是如果不让你走出舒适圈,而是在舒适圈的边缘,伸出去一只脚,你可以马上收回来,但是只要你每天伸出去一下就可以了。
这样日积月累下来,你再伸出一只脚的时候,就会很轻松,慢慢的你的舒适圈就会扩大。
这,就是微习惯的妙处所在。
赶紧来试一下吧,让我们在舒适圈的边缘,疯狂的试探!
读《微习惯》有感1500字
读《微习惯》有感1500字
文 / 李 翔
微习惯,顾名思义,微小的习惯,要微小到让人发笑,不假思索就可以完成,这样人即使在体力不支、精神状态不佳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完成,这样循序渐近的养成习惯,慢慢促使大脑皮层改变,进而精进某一领域。
习惯的养成本质是自己的元认知能力(即不断认识事物、不断纠错的能力),去引导、驾驭自己情绪和本能这两匹马的过程,重复的多了,这两匹马就被驯服,人做出决策就能流畅自如,不在感到痛苦,不在犹豫不决。
大脑最抗拒的就是一下子做出巨大的改变,而细小轻微的量变是符合人性、符合大脑的运作规律的,长久以往,在方向正确的前提下,量变导致好的质变,而好的质变又强化、加深了人的兴趣和能力、这就是复利效应。新得的的东西有反过来加强原来的东西,滚雪球般让人不断进步着。
完成微习惯的过程,往往会有主动超量和习惯跟环境的联系不断增多的情况发生,这些就是习惯发生的惊喜,这些惊喜同时又是意料之中的。
微习惯充分利用了牛顿第一定律,即物体在不受外力的作用下保持匀速或静止状态,每天做一个俯卧撑,大脑在完成的过程中很容易想:“既然做了,多做几个吧。”这样就充分利用了运动的惯性,绕过了大脑不容易改变的障碍。而且做的过程,行为又会带动想法,让你灵感不断涌出。
从现在开始,结合自己的认知程度和技能水平,定下一些合理、有用且积极的微习惯吧。比如:
1.每天写作50字
2.每天记忆5个英语单词
3.每天5个俯卧撑
4.每天5个考试的知识点
5.每天站桩1分钟
…………
微习惯运作的规律是动用最少的意志力,帮助迈出一小步,而不是靠让人打鸡血般的伟大动力,动力固然非常重要,而是我们要养成好习惯,达到质的飞跃,不能依靠动力,因为动力的本质是感觉,受很多外部因素影响,飘忽不定,如荷尔蒙飙升,电影小说的刺激或是看到别人的成就而心生憧憬。这些都不足以构成我们执行力的坚固的基石,执行力必须要有微小清晰的步骤构成,一个个接地气的流程,承接着我们行动。微习惯的机理认为人每天进步一点点比一次走一大步更有意义,更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和人性。
世界上大多数的事情,瞄准一个方向不断的做下去,都会产生惊人的效果,达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这其中有个重要的定理在发挥作用,就是我们耳熟能详到复利效应,股神巴菲特凭借复利效应,积累了巨大的财富。
这么简单的道理,浅显易懂,为什么大部分人做不到么?关键是看不到长期和短期的辩证统一的关系,急功近利的重视短期的波动,而忽视长期的变化。
资本市场,如果注意一天的变化,会看到几十点的波动;如果注意一个周的变化,看到几百点的波动;如果注意一年的波动,会看到上千点的波动。
观察世界,短到数天的视野,会感觉信息爆炸和时尚潮流充斥在周围;数年的视野,会看到一个完整经济周期的循环、人们观念思想的变化;视野拉长到几十年,会看到行业兴衰变更和人口增长消亡;拉长到几百年,会看到国家的兴衰荣辱、文明的演变、世界战争与和平的交替进行;再拉长到上千年,会看到地理、气候的稳定、生物的进化。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哲学上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告诉我们做事要坚持,似乎没有什么了不起,细细把玩、考究会发现,这个定理对于我们观察事物、认识事物,打磨自己价值观具有重大意义。道家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及复利效应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在事物没有达到质变之前就放弃,失去的不仅仅是沉没成本,还有认识、改造世界最锐利的武器――耐心。失去了它,就失去了时间这个最重要的朋友,存在于变幻莫测的空间会让你无所适从,因为你踏在时间的洪流中从未感到过成功。
- END -
微习惯读后感(优秀范文)
《微习惯》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作家斯蒂芬•盖斯,这也是我比较喜欢的一本书,他教会了我怎样朝着目标更进一步。如果你想要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建议大家可以读一下这本书。微习惯体系的基础在于微步骤,那些小的不可思议的一小步,比如每天做一个俯卧撑、每天早上摸一下自己鼻子。想象一下,如果你想养成每天做100个俯卧撑的习惯,坚持下来得靠多大的意志力和自律性,可能几天之后你就会觉得太累,或者没有时间,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如果把习惯变成做一个俯卧撑,每天几秒钟就能完成,有时候状态好可以做几十个,就非常有成就感,然后你的大脑会给你反馈不会再排斥做俯卧撑,甚至不做就浑身不舒服。总的来说,微习惯就是强迫自己每天做微不足道的积极行为。
读后感大全为您提供更多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您。https://www.dhb100.com/
我的一点亲身体会分享给大家:步入社会到现在,身边有两个人让我感受到微习惯的重要性。
一位是热爱音乐的退休阿姨,从认识到如今两年半的时间,每天七点半到八点间给我发一句“早上好”或者一个早安图片,两年多来我早已习惯了阿姨的习惯,我知道这有可能是群发,但我打内心觉得这不是一个常人能坚持下来的事情。看《微习惯》这本书之前,我会两三天回复一次阿姨的信息,看完这本书到现在两个月了,我也坚持每天回复阿姨的微信,有时我会提早先跟她说“早上好,阿姨”。我知道这样不会有太多意义,但我已习惯,这不仅是尊重,也是锻炼自己的意志力,如果这么小的事情我坚持不下来,那我还能坚持什么?
另一位是大学教师,有几次见面之缘让我认识了他。他的微习惯来自朋友圈,每天晚上一定转发五篇优秀文章,大部分是哲学和艺术。我在他的习惯中收获很多,也转发了很多,这样的微习惯不仅让自己受益还能传递给别人,这应该就是微习惯的力量吧!人的大脑最抗拒的就是一下子做出巨大的改变,而细小轻微的量变是符合人性、符合大脑的运作规律的。长此以往,在正确的方向前提下,量变导致质变,好的质变强化加深人的兴趣和能力,这就是复利效应。道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复利效应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好的习惯养成加上好的策略,你才能走得更稳,更远。(白梦雨)
你是否认为自己是意志力薄弱的人?是否有懒惰、拖延和浪费时间的“坏习惯”?是否发现自己总是雄心勃勃,但大多数计划都难以最终执行、不了了之?纵然年复一年地制定newyearresolution(新年决心/计划),那些表过决心要完成的,仍然是年年出现,等待被完成。
读后感大全网为大家提供优质原创内容,转载请标明。http://m.dhb100.com
我曾经听朋友转述他自己和他朋友在健身上的经历。想拥有完美或更好身材的人中,不少在锻炼的过程中会失去信心,难以坚持,最后,健身这样短期内成效不明显的计划,总是半途而废。很典型的两个故事是,有的人因为办了卡,为了不浪费,终究是都用上了;有的人只在开卡时到健身馆一两次,卡快过期时才想起去一次,其他时候都没能鼓起勇气去做这样的难事。
“懒惰”一定程度上是人的天性。一个事事勤奋的人,他需调动整个生命系统支持无论巨细的计划/目标/任务,其实也只会过度消耗。“行百里者半九十”,其实古人很早就注意到坚韧、毅力足的人,毕竟是少数。意志力薄弱的人注定一事无成吗?百里走,可能是比较艰巨的任务,对于其他并不要求时限、也相对容易达成的目标,有无什么方法途径可供参考呢?《微习惯: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自我管理法则》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不能否认的是,健身上难坚持的人,在其他事情上相对坚持了更久。在开始微习惯策略之前,还要回答两个先决问题。一个是我真的希望达成这个目标吗?我真的热爱这件事吗?这需要相对明确的回答,不然,随着坚持的难度增加,热情消退,会很快或极轻易放弃这个目标。第二,我是容易受外界影响的人吗?如果是的话,即使做不到不受影响,也要体认到自身的状况。
需知,正常情况下,人几乎不可能一夜之间改造自己拥有强大意志力;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克服乃至戒除不利的“坏习惯”。本书作者凭借着对人性弱点的深刻洞察,提出了微习惯策略:任务量小到不会犹豫、但需坚持并养成习惯,最后“习惯成自然”,自己乐于做之前需刻意提醒做的任务。
习惯的力量,已经被心理学家、教育专家所认识。现在的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学生,都有关于养成习惯的课。那些从小养成了刷牙、洗手等好习惯的小朋友,将终生受益于这样的“习以为常的动作”。微习惯的妙处在于,设定一个量比较小的目标,每天执行,克服“犹豫”的危险,先从“不排斥”开始,最终形成习惯。研究表明,一个习惯的养成,从18天到254天不等。对比下现在多数人都有的早晚两次刷牙习惯,我们其实到点了想都没想就去刷牙(不抗拒),刷完异味清除,心里高兴(适当精神鼓励/酬赏)。哪天实在忙错过了刷牙,也会惴惴不安,怕呼气影响与他人的近距离沟通。在其他事上,如能养成习惯,最后“不做都难受”,那么微习惯策略就大功告成了。这真是普通人的法宝,希望大家亲验,原书有原理和过程的详细阐述,值得参考。
一、什么是微习惯
想查看更多读后感敬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http://www.dhb100.com
微习惯,就是把我们想要养成的习惯锐减到不可能完不成的程度,比如说把一天做50个俯卧撑变成每天做一个、把每天看一小时的书变成每天看一页,把每天写一张字帖改成每天写一个字。把每天写500字的读书笔记,改成每天写50个字。
二、习惯养成过程中的阻力
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阻力,我们大致分类来看,下面两个方面的阻力很大。
(一)无法开始行动
比如我们已经习惯了每天到家吃了饭翘起二郎腿刷刷手机,然后这个时候突然要把手机从你的手上拿开,让你去拿起书。会让你觉得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有时候我们会想:我看完这个小视频就去看书,我再刷10分钟朋友圈,我就去看书。最后当你放下手机的时候,你发现已经过去一两个小时了。到了睡觉的点,算了算了,今天已经这么晚了,明天再开始看书吧。明日复明日,结果一星期下来一个月下来一年下来。都没怎么拿起书来读过。
其实很多时候阻碍我们都是没有勇气开始。因为每天阅读一个小时的书,就会让我们觉得是一件很有难度的事情,在内心里是会有抗拒情绪的。
还有很多的时候呢,终于鼓足勇气去运动了,但是却很难把这件事情坚持下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二个阻力。
(二)难以坚持行动
比如说你好不容易说服自己了,换好了运动服、换好了运动鞋准备下楼跑步,然后你开始跑了十几分钟的时候你就开始上气不接下气。觉得时间过得好慢啊,好像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在跟你抗议,你不想跑步,不想跑步,不想运跑步。
到了第2天,你计划跑步的时间点。大脑会马上提醒你回忆起昨天你跑了十几分钟时候气喘吁吁的痛苦感受。所以现在你连换衣服,换鞋子的动力也没有了。另外还要为自己的不能坚持而感到懊恼。
三、为什么微习惯会起作用
简单一句话就是这个习惯太简单了,简单到不可能做不到的程度。比如说给自己制定一个每天三秒钟的平板。然后你会发现,其实很多时候你都能够超额完成任务。但是一个人每天的精力以及状态都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有一天你感到非常的疲惫,或者说你在外地出差,可能躺到床上已经11点多了,而且非常的疲惫。
其实在这个时候你只要一个翻身在床上,就能很轻易的完成这个三秒钟的平板支撑。
而每天坚持完成,这个三秒钟的平板支撑就会让你有非常好的心理感受,对,我是一个能够坚持的人。而这样的心理暗示是非常重要的。也就不会因为自己没有完成目标而感到愧疚或者有说挫败感。
一定有很多人会顾虑了,每天只做三秒钟的平板、每天只做一个俯卧撑、每天只看一页书、每天只练一个字真的有意义吗?有!
其实啊,对于培养习惯来说,一开始一定要微小到每天都能够坚持,因为成功的感觉带来的正向反馈是最重要的。让这样子的微习惯变成一种惯性。直到后来觉得不去做,感觉今天少了点什么,让他在潜移默化中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四、怎么样应用微习惯
(一)选择微习惯
为自己选择一个合适的微习惯,制定好每天的计划。比如我给自己设定的微目标:
每天读一页书
每天写50字读书笔记
每天一分钟压腿
微习惯一次性不能太多,两三个还是比较合适的。
(二)挖掘内在价值
自己需要清楚的是为什么我们要每天坚持做这件事,比如每天读书,想一想为什么我要每天读书?每天运动,想一想为什么我要每天运动?
(三)纳入日常生活
微习惯不用规定必须要在什么时间完成,更加灵活一些,一天中的任意时间完成都是可以的。
(四)建立回报机制
可以给自己设置奖励,比如说坚持7天、坚持21天、坚持100天都可以给自己一些小小的奖励。
(五)记录与追踪完成情况
建议可以使用一款手机APP来进行打卡,做日常的记录和追踪。
(六)服从计划
比如说,其实我每天可以看几十页的书,但是不改变每天的目标,还是每天一页书。
(七)允许超额完成
我是比较爱看书的,有时候看一页远远不够,这个是时候我们就要允许自己超额完成。
(八)留意习惯养成的标志
首先你不会排斥做这件事,并且觉得做起来其实很容易,;也不用很多的顾虑,就跟吃饭一样可以在家吃在单位吃也可以出去吃。最后,在习惯没有最终养成之前,不要急着停止微习惯的训练计划。
最近读了斯蒂芬·盖斯的《微习惯》,突然为自己的经常性的懒惰和拖延找到了很好的解决办法。
读后感大全中有很多优质读后感范文为您提供!https://m.dhb100.com/
我们常常喜欢在年初或者某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时间节点,为自己立下一个大大的flag。比如每天坚持多早起床,一个月要减肥多少斤,一年要读多少本书……
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根本坚持不下来,不仅心情很沮丧,还会慢慢对自己丧失自信。
我们看了太多关于自律的文章和案例,于是幻想自己也能在某天脱胎换骨,惊艳众人。可是背后需要付出的艰辛却让大多数人望而止步。
《微习惯》这本书来源于作者每天只做一个俯卧撑带来改变而引发的思考。他发现微小的目标更容易实现,如果你想培养一个新习惯,就把它进行大幅缩减:
把“每天做100个俯卧撑”缩减成每天1个,把“每天写3000字”缩减成每天写50字,把“始终保持积极思考”缩减成每天想两件好事,把“像企业家一样创新”缩减成每天想出两个点子……
《微习惯》认为彻底改变只需要8步。
第1步选择适合自己的微习惯和计划。比如你想减肥,但除了走路不喜欢任何运动方式,那你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规定自己至少走多少步。其他的什么都不要想,就完成自己规定的步数即可。哪怕你一天只走1000步,也比躺在家里无所事事有进步。
第2步挖掘每个微习惯的价值。你所选择的微习惯一定要是对自己有好处的习惯。比如坚持几天不吃糖是为了身体健康,坚持阅读是为了提升内涵,坚持每天写50个字是为了记录生活或提高写作能力等等。
这些微习惯坚持下来会对自己长期有益,而正是因为它对自己有益你才愿意坚持。
第3步明确习惯依据,将其纳入议程。作者认为微习惯的根源在于自主、自由和灵活度。你可以根据自己的行为习惯和意志来决定什么时候完成当天的微习惯,而不必规定时间让自己束手束脚,因为“微习惯小到不可能失败,所以有没有依据无所谓”。
比如你设定每天做一个俯卧撑,那么你只要记住这个目标,几乎不会失败,无论是早上还是睡前完成都无所谓。只要自己不觉得有压力就好。
第4步建立回报机制,以奖励提升成就感。在践行微习惯的过程中要让自己感到快乐。快坚持不下去的时候给自己一点奖励,休息一下。
同时多多畅想长期坚持的益处,想象着自己脱胎换骨后重生般的喜悦,不断地给自己成就感和满足感。
第5步记录和追踪完成情况。记录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是手绘一个表格,也可以用电脑或者手机进行记录。
不过作者比较推荐手写到纸上的方式,尤其是在大日历上进行纸笔打勾的方式:“将记录放在显眼的位置上,会让你对自己微习惯、进度与成功与否更加敏感。”
第6步微量开始,超额完成。由于微习惯是对自己来说可以毫不费力实现的,那么很多情况下可以超额完成,
比如你每天设定只需要都3页书,在执行的时候可以轻而易举读10页。这样不断地超额完成,一方面可以让自己更有成就感,也可以成为你最终成功的关键。
第7步服从计划安排,摆脱高期待值。微习惯一旦确定,不要轻易改变,按照计划实行即可。超额完成计划后,目标会跟着膨胀,但是不要急着改变目标。
你的期待值和精力应该放到坚持目标上,而不要对任务量抱有高期待。作者认为生活中最强大的武器是坚持,只有这样才能让行为转变成习惯。
第8步留意习惯养成的标志。行为已经成为习惯有很多信号,比如没有抵触情绪、认同该行为、无须考虑就能行动、不再担心漏掉这个行为等等。
如果有了这些信号,说明你已经成功地把微习惯养成了可能伴你终身的好习惯。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前一段看一个学生暑期写的未来规划,其中有一项是每周要读两本书,而且要写一篇书评,还有其他每天背多少单词之类的,规划堪称完美。
我阅读这份规划书时,已经临近寒假,如果他真的坚持下来应该进步很明显。
然而当我把学生找来打开规划书,问他是否真正践行时,他的表情告诉我他自己都不记得曾经写过这样的规划。
我只顾让他反思为什么不能按照规划践行,却忽略了盲目的规划只会成为随时被都会被风刮倒的flag,而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规划,又需要很强大的意志去执行。
然而现在的大学生面对的诱惑太多,普遍都缺少强大的意志。
所以如果从微习惯开始着手,从一点一滴的改变开始引导,也许会带来更多的改变吧。(张显)
微习惯读后感500字心得
这本书读完,讲真的,在实操方面并没有让我有新的认识,在理论层面,让我更加明白了微信微习惯叫微习惯。
为什么把目标设置的非常非常低,低到你抬抬手就可以完成?
因为每个人的意志力资源都是有限的,如果你有心的话,你会发现,每天早起后,上午的时候,人的精力是最好的,下午特别是晚上就会不太好。
这是因为你的意志力在一天的工作中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
这里就要讲到一本书,名字叫《自控力》,我之前也写过这本书的读后感。里面重点阐述了关于自控力(意志力)的问题,还给出了怎么提高自控力的总量和怎么回复自控力。
如果你平时打游戏的话,你可以把自控力看做是【蓝】,有蓝才可以释放技能。
回到微习惯的话题,为什么目标要小到唾手可完成呢?
因为你可以用非常低的成本去完成目标,这样就可以大幅减少你在完成目标上所需要消耗的自控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舒适圈,如果让你走出舒适圈,是不是很困难,需要很强大的自控力才可以。为什么人们都非常崇拜那些自律能力特别强的人,就是因为他们自控力强大,可以让自己跳出舒适圈。
但是如果不让你走出舒适圈,而是在舒适圈的边缘,伸出去一只脚,你可以马上收回来,但是只要你每天伸出去一下就可以了。
这样日积月累下来,你再伸出一只脚的时候,就会很轻松,慢慢的你的舒适圈就会扩大。
这,就是微习惯的妙处所在。
赶紧来试一下吧,让我们在舒适圈的边缘,疯狂的试探!
[参考]微习惯读后感通用
阅读过作品后,我感慨万分,我们可以将读书时感受最深的地方,写成读后感。如何让自己的读后感写起来更加真实呢?或许"微习惯读后感"是你正在寻找的内容,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微习惯读后感(篇1)
一、什么是微习惯
微习惯,就是把我们想要养成的习惯锐减到不可能完不成的程度,比如说把一天做50个俯卧撑变成每天做一个、把每天看一小时的书变成每天看一页,把每天写一张字帖改成每天写一个字。把每天写500字的读书笔记,改成每天写50个字。
二、习惯养成过程中的阻力
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阻力,我们大致分类来看,下面两个方面的阻力很大。
(一)无法开始行动
比如我们已经习惯了每天到家吃了饭翘起二郎腿刷刷手机,然后这个时候突然要把手机从你的手上拿开,让你去拿起书。会让你觉得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有时候我们会想:我看完这个小视频就去看书,我再刷10分钟朋友圈,我就去看书。最后当你放下手机的时候,你发现已经过去一两个小时了。到了睡觉的点,算了算了,今天已经这么晚了,明天再开始看书吧。明日复明日,结果一星期下来一个月下来一年下来。都没怎么拿起书来读过。
其实很多时候阻碍我们都是没有勇气开始。因为每天阅读一个小时的书,就会让我们觉得是一件很有难度的事情,在内心里是会有抗拒情绪的。
还有很多的时候呢,终于鼓足勇气去运动了,但是却很难把这件事情坚持下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二个阻力。
(二)难以坚持行动
比如说你好不容易说服自己了,换好了运动服、换好了运动鞋准备下楼跑步,然后你开始跑了十几分钟的时候你就开始上气不接下气。觉得时间过得好慢啊,好像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在跟你抗议,你不想跑步,不想跑步,不想运跑步。
到了第2天,你计划跑步的时间点。大脑会马上提醒你回忆起昨天你跑了十几分钟时候气喘吁吁的痛苦感受。所以现在你连换衣服,换鞋子的动力也没有了。另外还要为自己的不能坚持而感到懊恼。
三、为什么微习惯会起作用
简单一句话就是这个习惯太简单了,简单到不可能做不到的程度。比如说给自己制定一个每天三秒钟的平板。然后你会发现,其实很多时候你都能够超额完成任务。但是一个人每天的精力以及状态都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有一天你感到非常的疲惫,或者说你在外地出差,可能躺到床上已经11点多了,而且非常的疲惫。
其实在这个时候你只要一个翻身在床上,就能很轻易的完成这个三秒钟的平板支撑。
而每天坚持完成,这个三秒钟的平板支撑就会让你有非常好的心理感受,对,我是一个能够坚持的人。而这样的心理暗示是非常重要的。也就不会因为自己没有完成目标而感到愧疚或者有说挫败感。
一定有很多人会顾虑了,每天只做三秒钟的平板、每天只做一个俯卧撑、每天只看一页书、每天只练一个字真的有意义吗?有!
其实啊,对于培养习惯来说,一开始一定要微小到每天都能够坚持,因为成功的感觉带来的正向反馈是最重要的。让这样子的微习惯变成一种惯性。直到后来觉得不去做,感觉今天少了点什么,让他在潜移默化中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四、怎么样应用微习惯
(一)选择微习惯
为自己选择一个合适的微习惯,制定好每天的计划。比如我给自己设定的微目标:
每天读一页书
每天写50字读书笔记
每天一分钟压腿
微习惯一次性不能太多,两三个还是比较合适的。
(二)挖掘内在价值
自己需要清楚的是为什么我们要每天坚持做这件事,比如每天读书,想一想为什么我要每天读书?每天运动,想一想为什么我要每天运动?
(三)纳入日常生活
微习惯不用规定必须要在什么时间完成,更加灵活一些,一天中的任意时间完成都是可以的。
(四)建立回报机制
可以给自己设置奖励,比如说坚持7天、坚持21天、坚持100天都可以给自己一些小小的奖励。
(五)记录与追踪完成情况
建议可以使用一款手机App来进行打卡,做日常的记录和追踪。
(六)服从计划
比如说,其实我每天可以看几十页的书,但是不改变每天的目标,还是每天一页书。
(七)允许超额完成
我是比较爱看书的,有时候看一页远远不够,这个是时候我们就要允许自己超额完成。
(八)留意习惯养成的标志
首先你不会排斥做这件事,并且觉得做起来其实很容易,;也不用很多的顾虑,就跟吃饭一样可以在家吃在单位吃也可以出去吃。最后,在习惯没有最终养成之前,不要急着停止微习惯的训练计划。
微习惯读后感(篇2)
有时候取胜要靠以柔克刚
太极拳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的思维方式“强大才能不败”不一样,它主张“以柔克刚、以退为进、借力发力”。这样的思想不仅符合人体的生理需求,也符合心理需求,因此它让人们可以学会与自己以及周围的环境和谐共处,天人合一,处于不败之地。
培养一个好的习惯对一个成年人来说似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管我们年初给自己定了多么美丽的习惯养成计划,不出几天我们就会被坚持不下来的心理挫败感打的落花流水,于是我们的计划还没满月就已经夭折。
美国的斯蒂芬.盖斯也不例外,20xx年以前为了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他做过无数的计划接着无数次失败,面对一次次失败的计划他很苦恼但依旧不知道如何突围。但是,有一次迈克尔.米哈尔科在他的著作《米哈尔科商业创意全攻略》中提到的“假面具”思维提醒了他,顺着这个思维他想到了一个与平时定大目标不一样的做法“微目标”,慢慢的他靠微目标养成了微习惯,也因此他的人生像开了挂一样。
为了让微习惯帮助更多的人,斯蒂芬盖斯写了《微习惯: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自我管理法则》,单看书名就已经跃跃欲试了吧?在《微习惯》中作者用幽默的语言、浅显易懂的事例向我们阐述了微习惯如何巧妙利用大脑、微习惯的特点和优势,以及如何操作等内容。通过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看似弱小实则强大的习惯养成策略。
一. 巧妙利用大脑
引发我们行动的有两大因素:一个是动力,一个是意志力。
大脑兴奋我们就是有动力了,我们很容易去执行大脑发送的指令。但是可以想一下,我们大脑大部分情况下是情绪稳定的,执行着我们习惯性的行为。可以说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做大脑发出的重复指令。
微习惯策略就是抓住大脑喜欢重复、不易改变的这一特点,借力发力利用用意志力来培养习惯。
二.微习惯的特点和优势
1.微步骤,在不知不觉中让大脑适应改变。
简单来说,如果有大尺度改变发生大脑习惯排斥,抵触情绪一旦发生接着动力弱化我们的行动就很难坚持,这就是为什么之前我们运用动力培养习惯却一直失败的原因。
尹建莉老师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说,如果想避免孩子上幼儿园时候有强烈的抵触情绪可以提前每天带孩子去幼儿园周围转转,带她熟悉环境。时间一长她就接受了,上幼儿园的时候孩子就不会再有强烈的哭闹情绪。这个环境上的慢慢适应改变情况也是让大脑慢慢适应的过程。
2. 目标很小,能量巨大
我们将每天要完成目标订的很小,一旦完成我们就会有完成后的满足感,这样更容易让我们坚持下来,这也是习惯养成的必要因素。目标完成后如果我们还有多余力量完全可以超额完成目标。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没有人认为小小的蚂蚁会对任何事物造成危害,可是他们拼的不是力量是时间,经年累月,水滴也可以穿石。所以不怕我们完成的目标小,就怕我们坚持不下来。只要坚持下来,能量是不可估量的。
3.可以同时培养多个微习惯
微习惯策略的特点就是它只消耗微量的意志力就可以完成每天设定的微小目标,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同时进行多个微习惯的培养。(作者斯蒂芬.盖斯认为2-3个为宜)
这就像我们上学时候的课程安排,学校不会安排一天7节课的时间都上同一门课,如果真那样同学们会直接学吐了。相反,课程表都会穿插安排不同的课程交替进行,既可以丰富学习生活又能丰富我们的大脑,两不耽误。
三. 培养微习惯只需要八个步骤和规则。
八大步骤是:选择自己的微习惯计划、挖掘每个习惯的内在价值、明确依据,纳入日程、建立回报机制,以奖励提升成就感、记录与追踪完成情况、微量开始,超额完成、服从计划,摆脱高期待值、留意习惯养成标志
与八大步一起书中还提到了八大规则:不自欺欺人、满意每一步、经常回报自己,尤其在完成微习惯之后、保持头脑清醒、感到强烈抵触时,后退并缩小目标、提醒自己很轻松、不小看为步骤、用多余的精力超额完成任务,而不是指定更大的目标。
看到这八大步骤和规则,可以说作者斯蒂芬盖斯已经在《微习惯》中为我们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也为我们尽可能多的总结了经验避免我们走弯路,但是习惯养成最重要的是行动,否则再完美的计划、再可行的策略在没有任何的行动面前都无能为力的。所以,想好了就开始行动。
有时候就是这样,我们明明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却总是不见成效,我们会懊恼、怀疑自己的能力,其实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像斯蒂芬.盖斯一样换一个角度来考虑问题,或许就会转角遇到爱了。并不是所有的胜利都依靠“强大”,有时候以柔才能克刚。
微习惯读后感(篇3)
这本书读完,讲真的,在实操方面并没有让我有新的认识,在理论层面,让我更加明白了微信微习惯叫微习惯。
为什么把目标设置的非常非常低,低到你抬抬手就可以完成?
因为每个人的意志力资源都是有限的,如果你有心的话,你会发现,每天早起后,上午的时候,人的精力是最好的,下午特别是晚上就会不太好。
这是因为你的意志力在一天的工作中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
这里就要讲到一本书,名字叫《自控力》,我之前也写过这本书的读后感。里面重点阐述了关于自控力(意志力)的问题,还给出了怎么提高自控力的总量和怎么回复自控力。
如果你平时打游戏的话,你可以把自控力看做是【蓝】,有蓝才可以释放技能。
回到微习惯的话题,为什么目标要小到唾手可完成呢?
因为你可以用非常低的成本去完成目标,这样就可以大幅减少你在完成目标上所需要消耗的自控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舒适圈,如果让你走出舒适圈,是不是很困难,需要很强大的自控力才可以。为什么人们都非常崇拜那些自律能力特别强的人,就是因为他们自控力强大,可以让自己跳出舒适圈。
但是如果不让你走出舒适圈,而是在舒适圈的边缘,伸出去一只脚,你可以马上收回来,但是只要你每天伸出去一下就可以了。
这样日积月累下来,你再伸出一只脚的时候,就会很轻松,慢慢的你的舒适圈就会扩大。
这,就是微习惯的妙处所在。
赶紧来试一下吧,让我们在舒适圈的边缘,疯狂的试探!
微习惯读后感(篇4)
《微习惯》这本书一共八章,作者先是介绍了他采用微习惯策略的契机,然后说明了大脑的工作原理以及为什么要用意志力而不用动力去培养习惯,然后介绍了微习惯策略的独特之处以及具体步骤。
微习惯最大的好处就是它非常简单,如每天一个俯卧撑,它简单到只需要消耗一点点意志力,所以你很容易完成它,持续的完成又能给你带来很大的成就感,形成良性循环。我们的大脑中有关于改变习惯的两个关键工具-前额皮层和基底神经节。前额皮层负责理解长远利益和结果,也就是说是前额皮层在抵抗巧克力蛋糕的诱惑,想每天跑5公里,但是它非常容易疲劳,因为它功能强大,会消耗你太多的精力,当你疲劳时,基底神经节就会发挥作用,它意识不到你的各种目标,但是可以高效率的重复模式,节省精力。所以如果我们想要养成好的习惯,就要学会如何运用我们大脑中聪明的前额皮层和有毅力的基底神经节。
那应该如何运用呢?在行为变成习惯之前,激励我们的两个途径是动力和意志力,但是动力是个不靠谱的家伙,因为动力以人的感受为基础,人的感受又是容易改变且无法预测的;而且动力很难培养,你不是每次都愿意激发动力去做事,可能当你觉得状态不好时,你就不愿意去激发动力。所以我们需要用意志力去帮助我们培养好的习惯,因为意志力很可靠,它可以被强化还可以通过计划执行。那微习惯是如何利用意志力的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能损耗意志力的5个最重要的因素:努力程度、感知难度、消极情绪、主观疲劳以及血糖水平。就努力程度而言,微习惯只需要非常少的努力,比如,你打算每天读2页书,任务完成后的超额努力每次都不一样,如果你状态不好,你也可以只完成定下的小目标,它很灵活;再来说感知程度,微习惯的本质决定它几乎不会让你在还没做时就感到困难,如果你给自己定的任务是学习2小时,那可能你在做这件事之前就已经觉得很难,这就已经在消耗你的意志力了,而微习惯很小,几乎不会让你在做之前感到困难,如果你觉得困难,可以再把任务变小,比如你想跑200米,但你觉得还是很难,这时你可以先完成“换上跑鞋”这一小任务;接下来是消极情绪,微习惯只需我们做很少的努力,少到不会感觉到任何消极的情绪;然后是主观疲劳,主观疲劳与很多因素有关,其中之一就是我们如何看待自己与目标之间的斗争,目标很高,主管疲劳就会更严重,但是微习惯只是很小的目标;最后是血糖水平,微习惯和血糖相互独立,但微习惯可以节约能量和意志力,所以在最大程度上保留血糖。
你会不会觉得微习惯(如每天做一个俯卧撑),进步太小,意义不大,这么想就错了,因为只有先养成习惯,才能将其培养的更强,目标更高,而且你可以随意超越原定目标,微习惯可以锻炼我们的意志力,意志力越强,对自己身体的控制就越好。在执行微习惯策略的过程中有重要的一点需要注意:摆脱高期待值,在你超额完成目标后,大脑会设定一个新的期待值,但是你要提醒自己你每天的目标并没有变化。
哪怕是一点点行动,也比毫不作为强无数倍;相比每一天做很多事,每天做一点事的影响力会更大!
微习惯读后感(篇5)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
由微入大。
优秀是一种习惯,学着变优秀,再学着养成习惯。
自然而然才是习惯。习惯成自然,自然成习惯,如果不自然那就不是习惯,当想做某事内心是不想做的但是大脑强迫着你去做。比如锻炼身体,那就不是自然,修炼的目的就是为了由强迫达到自然,由自然演变为习惯。
培养成能够持久而恒远的好习惯才有意义。
定目标的高低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果,定高目标违背了此书微习惯的理念,把目标定高了,开始兴致勃勃。中途发现这么高的目标,执行的过程有点累,于是悄然退缩。结果伤了士气。然后放弃,就演变成了我们所说的,三分钟热度。
把目标定得极低。轻轻松松就能完成。
一来执行着不累。二在心理上,得到了满足。于是还会给自己额外奖励,超额完成目标。心理上一舒服,就会长且久,久而久之形成习惯。
好的习惯能够轻微的改变人生。
这就是微习惯的核心理论。由小入大,由强迫到自然。
微习惯读后感(篇6)
《微习惯》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作家斯蒂芬•盖斯,这也是我比较喜欢的一本书,他教会了我怎样朝着目标更进一步。如果你想要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建议大家可以读一下这本书。微习惯体系的基础在于微步骤,那些小的不可思议的一小步,比如每天做一个俯卧撑、每天早上摸一下自己鼻子。想象一下,如果你想养成每天做100个俯卧撑的习惯,坚持下来得靠多大的意志力和自律性,可能几天之后你就会觉得太累,或者没有时间,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如果把习惯变成做一个俯卧撑,每天几秒钟就能完成,有时候状态好可以做几十个,就非常有成就感,然后你的大脑会给你反馈不会再排斥做俯卧撑,甚至不做就浑身不舒服。总的来说,微习惯就是强迫自己每天做微不足道的积极行为。
我的一点亲身体会分享给大家:步入社会到现在,身边有两个人让我感受到微习惯的重要性。
一位是热爱音乐的退休阿姨,从认识到如今两年半的时间,每天七点半到八点间给我发一句“早上好”或者一个早安图片,两年多来我早已习惯了阿姨的习惯,我知道这有可能是群发,但我打内心觉得这不是一个常人能坚持下来的事情。看《微习惯》这本书之前,我会两三天回复一次阿姨的信息,看完这本书到现在两个月了,我也坚持每天回复阿姨的微信,有时我会提早先跟她说“早上好,阿姨”。我知道这样不会有太多意义,但我已习惯,这不仅是尊重,也是锻炼自己的意志力,如果这么小的事情我坚持不下来,那我还能坚持什么?
另一位是大学教师,有几次见面之缘让我认识了他。他的微习惯来自朋友圈,每天晚上一定转发五篇优秀文章,大部分是哲学和艺术。我在他的习惯中收获很多,也转发了很多,这样的微习惯不仅让自己受益还能传递给别人,这应该就是微习惯的力量吧!人的大脑最抗拒的就是一下子做出巨大的改变,而细小轻微的量变是符合人性、符合大脑的运作规律的。长此以往,在正确的方向前提下,量变导致质变,好的质变强化加深人的兴趣和能力,这就是复利效应。道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复利效应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好的习惯养成加上好的策略,你才能走得更稳,更远。(白梦雨)
微习惯读后感(篇7)
一、习惯是什么?
习惯是一种不断重复的行为,是每天都在重复的行为。这种每天重复的行为叠加起来,会让你有脱胎换骨的改变。
习惯每天锻炼20分钟就可能锻炼出腹肌。
习惯吃更健康的食物就可能让你的寿命延长。
习惯每天早上早起1小时,每年就会多阅读365小时。
习惯每天写1000字,每年就可以写36.5万字。
二、习惯如何在大脑中工作?
一旦某个习惯指定的神经通路被一个想法触发,脑中就会有一个电荷沿着这条神经通路放电,然后你就会有一股想进行这项习惯行为的强烈欲望。随着习惯根深蒂固,与之关联的神经通路会变得更粗、更牢固。
三、动力策略和意志力策略:
将行为变成习惯有两个策略,分别是动力策略和意志力策略。
1.动力和意志力之间的关系:
动力和意志力不是非此即彼的,二者之间存在重要的关系。
当动力处于峰值时,意志力消耗量为0或可忽略不计,你无须强迫自己做你本来就愿意做的事。
但是当动力降为0时,强烈的内心抵触意味着意志力消耗量会变得很高。
2.动力策略的缺点:
a.动力是以人的感受为基础,而人类的感受容易改变,容易受到各种事情的影响而变化。
b.由于边际效应递减的原因,发生重复行为时,行为每重复发生一次,带来的愉悦感就会降低一次,做这件事的热情和动力就会降低一点。当边际效应越来越低时,坚持的难度就越来越大。
3.为何意志力策略优于动力策略?
原因有三个:
a.意志力很可靠;
b.意志力可以被强化;
c.意志力可以通过计划来执行。
4.意志力策略的缺点:
因为意志力也是有限的,意志力也不容易坚持,长时间也会被消耗殆尽。
那么解决意志力策略缺点的办法就是:运用微习惯策略。
四、什么是微习惯策略?
微习惯策略就是强迫你自己每天实施1到4个“小到不可思议”的计划好的行动。这些行动小到不会失败,小到不会因为特殊情况就被你轻易放弃。它们有双重作用——激励你继续做下去,并会成为(微)习惯。
微习惯策略的精髓就是摆脱外在条件的限制和自己的心理压力,让自己一身轻松地行动起来。
五、微习惯的八个步骤:
第一步,选择一个微习惯,制定每天的计划。
第二步,挖掘微习惯的内在价值,即带来的好处。
*这个微习惯是我内在价值的真实体现,即使全世界都不同意,我也不会动摇。
第三步,明确微习惯的时间安排。
*每天完成一次非具体微习惯行为。
*根据时间进行的微习惯行为可在下午3:00或晚上9:45等时间完成。
*根据行为方式进行的微习惯行为可在吃完午饭以后、开始工作之前、睡觉前等时间完成。
第四步,建立回报机制,微习惯达成以后用奖励来提升自己坚持的动力。
第五步,记录和追踪完成的情况。
一开始就手写写下你的微习惯,然后随着计划进展检查进度。
第六步,微量开始,超额完成。
第七步,服从计划安排,摆脱高期待值。
我们要把期待值和精力放到坚持目标上,而不要对任务量抱有较高的期待。
第八步,留意习惯养成的标志。
留意习惯养成的标志,不要在一个行为真正成为习惯之前就停止。
代表行为已成为习惯的信号有:
没有抵触情绪;对自己的行为认同;行动时无须考虑;不再担心;行为常态化。
六、微习惯八大策略:
1.请一定不要调高期待值。期待值低一些,你就会渴望多完成一些。
2.满意每一个进步。
3.经常回报自己,尤其在完成微习惯之后。
4.保持头脑清醒,冷静的头脑是建立习惯的最佳思维模式。
5.感到强烈抵触时,后退并缩小目标。
6.提醒自己这件事很轻松。
7.绝不要小看微步骤。如果你意志力较弱,微步骤有时是你前进的唯一途径,学会爱上它们。
8.用多余精力超额完成任务,而不是制定更多目标。
关于微习惯的读后感9篇
作品的读后感应该怎么写呢?读后感书名是一部让人非常感动的作品,他的作者{作者人名}令人尊敬。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后写下来的感想,小编为你收集整理了微习惯的读后感,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微习惯的读后感(篇1)
一、习惯是什么?
习惯是一种不断重复的行为,是每天都在重复的行为。这种每天重复的行为叠加起来,会让你有脱胎换骨的改变。
习惯每天锻炼20分钟就可能锻炼出腹肌。
习惯吃更健康的食物就可能让你的寿命延长。
习惯每天早上早起1小时,每年就会多阅读365小时。
习惯每天写1000字,每年就可以写36.5万字。
二、习惯如何在大脑中工作?
一旦某个习惯指定的神经通路被一个想法触发,脑中就会有一个电荷沿着这条神经通路放电,然后你就会有一股想进行这项习惯行为的强烈欲望。随着习惯根深蒂固,与之关联的神经通路会变得更粗、更牢固。
三、动力策略和意志力策略:
将行为变成习惯有两个策略,分别是动力策略和意志力策略。
1.动力和意志力之间的关系:
动力和意志力不是非此即彼的,二者之间存在重要的关系。
当动力处于峰值时,意志力消耗量为0或可忽略不计,你无须强迫自己做你本来就愿意做的事。
但是当动力降为0时,强烈的内心抵触意味着意志力消耗量会变得很高。
2.动力策略的缺点:
a.动力是以人的感受为基础,而人类的感受容易改变,容易受到各种事情的影响而变化。
b.由于边际效应递减的原因,发生重复行为时,行为每重复发生一次,带来的愉悦感就会降低一次,做这件事的热情和动力就会降低一点。当边际效应越来越低时,坚持的难度就越来越大。
3.为何意志力策略优于动力策略?
原因有三个:
a.意志力很可靠;
b.意志力可以被强化;
c.意志力可以通过计划来执行。
4.意志力策略的缺点:
因为意志力也是有限的,意志力也不容易坚持,长时间也会被消耗殆尽。
那么解决意志力策略缺点的办法就是:运用微习惯策略。
四、什么是微习惯策略?
微习惯策略就是强迫你自己每天实施1到4个“小到不可思议”的计划好的行动。这些行动小到不会失败,小到不会因为特殊情况就被你轻易放弃。它们有双重作用——激励你继续做下去,并会成为(微)习惯。
微习惯策略的精髓就是摆脱外在条件的限制和自己的心理压力,让自己一身轻松地行动起来。
五、微习惯的八个步骤:
第一步,选择一个微习惯,制定每天的计划。
第二步,挖掘微习惯的内在价值,即带来的好处。
*这个微习惯是我内在价值的真实体现,即使全世界都不同意,我也不会动摇。
第三步,明确微习惯的时间安排。
*每天完成一次非具体微习惯行为。
*根据时间进行的微习惯行为可在下午3:00或晚上9:45等时间完成。
*根据行为方式进行的微习惯行为可在吃完午饭以后、开始工作之前、睡觉前等时间完成。
第四步,建立回报机制,微习惯达成以后用奖励来提升自己坚持的动力。
第五步,记录和追踪完成的情况。
一开始就手写写下你的微习惯,然后随着计划进展检查进度。
第六步,微量开始,超额完成。
第七步,服从计划安排,摆脱高期待值。
我们要把期待值和精力放到坚持目标上,而不要对任务量抱有较高的期待。
第八步,留意习惯养成的标志。
留意习惯养成的标志,不要在一个行为真正成为习惯之前就停止。
代表行为已成为习惯的信号有:
没有抵触情绪;对自己的行为认同;行动时无须考虑;不再担心;行为常态化。
六、微习惯八大策略:
1.请一定不要调高期待值。期待值低一些,你就会渴望多完成一些。
2.满意每一个进步。
3.经常回报自己,尤其在完成微习惯之后。
4.保持头脑清醒,冷静的头脑是建立习惯的最佳思维模式。
5.感到强烈抵触时,后退并缩小目标。
6.提醒自己这件事很轻松。
7.绝不要小看微步骤。如果你意志力较弱,微步骤有时是你前进的唯一途径,学会爱上它们。
8.用多余精力超额完成任务,而不是制定更多目标。
微习惯的读后感(篇2)
微习惯操作手册
天下大事必起于易,事情都是可以分解的,像拿筷子的动作--拿 夹 送 放,所以只要由每件事情的最细微最简单之处入手当你去行动之时事情比你想象的简单的多。
微习惯用作者的话说:微习惯小到不可能失败;用我的大白话:自身行为的一次重复,如渴了喝水饿了吃饭
这是人自身的天性行为,而微习惯的最终目的就是利用我们的天性去培养我们所追求的习惯。我们的大脑可以控制我们得大脑,而重复就是(潜意识)大脑是使用的语言,引申到现实生活:广泛传播的谣言 三人成虎 甚至是广告--“收礼只收脑白金”
这就是重复的力量;于此同时潜意识大脑喜欢效率,而习惯是符合自己的最高效行为,根据进化心理学的观点人自身拥有不断储存能量和减少能量消耗的倾向,简单的说使你感到痛苦的行为都是反人类的反人性的;微习惯在时间里不断实践串联起来看就是简单的重复,由重复到最后形成大脑的某一方面的高效心理表征这是最高效的习惯,也是习惯的最高效养成方法:1.只在“学习区”练习;
2.把要训练的内容分成有针对性的小块,对每一个小块进行重复练习;
3.在整个练习过程中,随时能获得有效的反馈;
4.练习时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
也可以说微习惯帮助养成习惯,但是习惯经过比较后的所定义的有效程度又是另一个方向的问题,同时微习惯是一种“随时可以针对一件事情去行动的能力”的培养方式,例如每天写五十字 每天一个俯卧撑 每天看书两分钟
只要每天去完成直到某一天你会发现每天的最后的完成都会远远超越最初目标且随时能去做。微习惯的培养过程:一个得不到执行的念头只会消亡。
1选择适合自己的微习惯和计划:要适合自己同时数量要尽可能少——符合自己的实际;人的精力有限;
2挖掘每一个微习惯的内在价值:给自己一种使命感,对于自己的付出赋予价值
如何去做:不断追问自己:
我想每天写作。为什么?
因为我热爱写作。为什么?
因为这种表达想法、讲故事的方式是我最喜欢的。我能通过写作和人们建立起联系并帮助他们,更何况我很享受这个过程。为什么这一点很重要呢?
因为这些事情让我感觉特别有活力、特别幸福。为什么?
因为写作是生活中我认为有价值并极为重视的事情。
3明确习惯依据,将其纳入日程:能随着自己生活作息不断的重复,方式不重要,不断地重复才是最重要的。
培养习惯的常见依据有两种,时间和行为方式。如果你打算根据时间来选择习惯
微习惯的读后感(篇3)
《微习惯》这本书一共八章,作者先是介绍了他采用微习惯策略的契机,然后说明了大脑的工作原理以及为什么要用意志力而不用动力去培养习惯,然后介绍了微习惯策略的独特之处以及具体步骤。
微习惯最大的好处就是它非常简单,如每天一个俯卧撑,它简单到只需要消耗一点点意志力,所以你很容易完成它,持续的完成又能给你带来很大的成就感,形成良性循环。我们的大脑中有关于改变习惯的两个关键工具-前额皮层和基底神经节。前额皮层负责理解长远利益和结果,也就是说是前额皮层在抵抗巧克力蛋糕的诱惑,想每天跑5公里,但是它非常容易疲劳,因为它功能强大,会消耗你太多的精力,当你疲劳时,基底神经节就会发挥作用,它意识不到你的各种目标,但是可以高效率的重复模式,节省精力。所以如果我们想要养成好的习惯,就要学会如何运用我们大脑中聪明的前额皮层和有毅力的基底神经节。
那应该如何运用呢?在行为变成习惯之前,激励我们的两个途径是动力和意志力,但是动力是个不靠谱的家伙,因为动力以人的感受为基础,人的感受又是容易改变且无法预测的;而且动力很难培养,你不是每次都愿意激发动力去做事,可能当你觉得状态不好时,你就不愿意去激发动力。所以我们需要用意志力去帮助我们培养好的习惯,因为意志力很可靠,它可以被强化还可以通过计划执行。那微习惯是如何利用意志力的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能损耗意志力的5个最重要的因素:努力程度、感知难度、消极情绪、主观疲劳以及血糖水平。就努力程度而言,微习惯只需要非常少的努力,比如,你打算每天读2页书,任务完成后的超额努力每次都不一样,如果你状态不好,你也可以只完成定下的小目标,它很灵活;再来说感知程度,微习惯的本质决定它几乎不会让你在还没做时就感到困难,如果你给自己定的任务是学习2小时,那可能你在做这件事之前就已经觉得很难,这就已经在消耗你的意志力了,而微习惯很小,几乎不会让你在做之前感到困难,如果你觉得困难,可以再把任务变小,比如你想跑200米,但你觉得还是很难,这时你可以先完成“换上跑鞋”这一小任务;接下来是消极情绪,微习惯只需我们做很少的努力,少到不会感觉到任何消极的情绪;然后是主观疲劳,主观疲劳与很多因素有关,其中之一就是我们如何看待自己与目标之间的斗争,目标很高,主管疲劳就会更严重,但是微习惯只是很小的目标;最后是血糖水平,微习惯和血糖相互独立,但微习惯可以节约能量和意志力,所以在最大程度上保留血糖。
你会不会觉得微习惯(如每天做一个俯卧撑),进步太小,意义不大,这么想就错了,因为只有先养成习惯,才能将其培养的更强,目标更高,而且你可以随意超越原定目标,微习惯可以锻炼我们的意志力,意志力越强,对自己身体的控制就越好。在执行微习惯策略的过程中有重要的一点需要注意:摆脱高期待值,在你超额完成目标后,大脑会设定一个新的期待值,但是你要提醒自己你每天的目标并没有变化。
哪怕是一点点行动,也比毫不作为强无数倍;相比每一天做很多事,每天做一点事的影响力会更大!
微习惯的读后感(篇4)
《微习惯》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自我管理法则。
往往很多时候,当我们决定做某件事的时候,都会存在三分钟热度,一旦兴奋期过了,需要靠强大的意志力来支撑的时候,就很难坚持了。我有尝试早起跑步,早起学英语,早睡早起等很多好习惯的养成,最终都没能一直坚持下来。读到《微习惯》这本书,突然就豁然开朗,明白了自己之所以没能养成好习惯的罪魁祸首就是把目标值定的太高太满,需要强大的意志力去支撑。而恰恰人的意志力不可能一直处于旺盛状态,它也会疲惫。所以《微习惯》这个概念很好,因为微小,因为简单到不至于失败,你不需要花强大的意志力去强迫你去做去坚持。你只需要每天花一点时间把微目标完成,你就不会有挫败感和负罪感,会得到满足感,然后每天去做了,慢慢就成了习惯。其实《微习惯》是带有欺骗的感觉,因为它骗你去完成一点点小目标,骗你踏出那第一步。而实际只要你踏出了第一步,很多时候你可以超额完成目标的。比如你给自己定每天看2页书的微习惯,这很容易完成,一方面当你踏出第一步去做了,你可能远远不至于看2页;另一方面,就算你真的只看了2页,你任务完成也不会有内疚感负罪感,但是这对你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却不会有丝毫影响,因为你至少每天都去看了2页书。我想《微习惯》起码是非常适合我这种意志力薄弱不够强大的人,那就试试呗,不试怎么知道行不行呢?
微习惯的读后感(篇5)
微习惯是一种非常微小的积极行为,需要每天强迫自己完成它。微习惯太小,小到不可能失败,还会帮助你改变自己的生活。每天至少看两页,记一句话笔记,持续的习惯就养成了。
一个好的习惯替代一个不好的习惯,也只是在大脑里的一个念头,开始有这个想法的时候,就要有实际行动,做不到也比什么都不做好。
本书由七章组成,本书的终极目标是帮助你在生活中永久建立健康的习惯性行为方式。前三章将探讨习惯建立过程、大脑、意志力、动力以及这些因素之间是如何相互关联的。如何利用这些知识达到最佳效果呢?接下来的两个章节将探讨合理、科学的途径。最后三章教你如何具体应用。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很想试着去分享,应该怎么来讲,可我会习惯地把一本书概括成一句话,微习惯的养成就是要靠我们自觉去遵守一些规则,日积月累就会养成一个习惯。
但具体的应该怎么来做呢?书写的那么详细,怎么来介绍呢?感觉无从下口,要么就照书的读一遍吧。这样就有什么效果呢?就会觉得还不如让大家自己看啊,自己看的感悟更深一点。
这样的话,我又在分享什么呢?都没有表达出那个让人有想看的冲动和欲望,其实这是一个失败的分享。
其实也是很简单的吧,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框架嘛,我是不是应该去思考这方面的问题呢?
通常情况下,我看过一遍就算了,好像是读懂了,实际是非懂似懂,根本没有真正读透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我也没有真正去思考文章带给我的感受是什么。虽然我记了一句话笔记,但记的只是表层。
《微习惯》写的很贴合我们的实际的情况,让我感受到一个微小动作的养成,是可以的,在日后也会是变成宏大的效果。也让我很受益,好习惯的养成是需要我们的耐心,日复一日的重复。
试着静下心来,修改以前写的文章,会不会有另一种新的感悟,这可能是我将要养成的一个习惯吧。
微习惯的读后感(篇6)
一个朋友每次给他介绍书看,他看完后就会给发两千字左右的读后感,我感到很惭愧,因为我看书从来没有写过读后感,可是他每次看都会写出他的感想和收获。这样的执行力,这样的习惯,真是让我汗颜。我以前看书从来没有写过读后感,虽然从读书的时候开始就有人说这件事,但却没有行动过,究其原因有可能是因为觉得太麻烦,有可能是因为没有必要,觉得看过了已经懂了……当然这些都是理由,真正需要做的只是行动而已。《如何阅读一本书》里面说过,只有看过之后能把一本书的内容复述出来,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看过了是浮于表面的理解,深入思考才能真正得到。我决定要向他学习,也来写一写《微习惯》的读后感。
《微习惯》这本书讲述了如何把一件事情细分到极致去执行。这样简单是事情常常让人做了之后意犹未尽,并让自己超额完成,这跟老大上课说的理念是一模一样的,很符合俞敏洪说过的没完成一个任务就享受一次成就感。正如俞敏洪所说很多时候做事情半途而废不是目标太大,而是目标离得太远。
相信很多人都曾设立过目标,刚开始的时候是信心满满的,但是三五天之后就慢慢把目标忘在脑后了,同时一边责怪自己意志力太弱,一边无奈的放弃。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是不知道该怎么去做,如果有切实可行的办法,相信每个人都会成功。
而所谓切实可行的办法并不是一些惊天地泣鬼神的大绝招,而是润物细无声的小小的微习惯。《微习惯》的作者斯蒂芬.盖斯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从每天一个俯卧撑做起,最后练出来肌肉,然而前面的十年他一直为了不能坚持健身计划而苦恼。
能得到这些,正是因为习惯,在养成习惯之前人们习惯说坚持,什么是坚持?以前我总认为只有意志力十分坚强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固定时间坚持做一件事情,但什么是意志力?意志力只是一个结果而已,真正起作用的是方法。人们寻寻觅觅的也都是方法,或者说是捷径。
可是没有捷径!
所有现在能看到的辉煌成就都是在时光中一点一滴的累积。
然而做这样的累积首先必须是能每天去做某事,能把自己的计划真正执行出来,这是许多人没有办法做到的。以为没有切实可行的方法。
微习惯就是应对这样困境的指导。
我自己在执行的过程中就曾经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我为自己设定了每天写十张问题的任务,可是知道临睡觉前都还没有动笔,一想到要写十张问题心里就打了退堂鼓,想着:明天再写吧,明天有那么多时间,到时候早点动笔说不定能把今天的量给不上来。后来想了想,用微习惯来分解问题是否可行呢?只写纸张问题怎么样?就当是完成任务,给自己一个心安……
于是,我拿起了笔和纸,开始写一个问题,没想到正如作者所说的,一个任务太小,一旦进入到事物的惯性里面,就会顺着惯性往前走,于是顺着第一个问题延伸出了好几个问题,最后想出来了一个问题的结论,心情变好了,成就感蹭蹭往上飙升,感觉自己坐上了云霄飞车!
当做一个任务内心有抗拒感时可以想想是否可以将这个任务切分、切分、在切分呢?在切分的过程中怎么样才是最小的、不能再细分下去的状态
?遇到最小的状态去执行还会有抗拒感吗?
不管有没有抗拒感都先去执行吧,因为做事情是有惯性的,一旦进入状态就会一直顺着惯性做下去了。
以前看过朝三暮四这个成语的故事:是记载在“庄子”里面的一则寓言故事,宋朝有一个人在他家养了一大批的猴子,大家都叫他狙公。狙公懂得猴子的心理,猴子也了解他的话,因此,他更加的疼爱这些能通人语的小动物,经常缩减家中的口粮,来满足猴子的食欲。有一年,村子里闹了饥荒,狙公不得不缩减猴子的食粮,但他怕猴子们不高兴,就先和猴子们商量,他说:“从明天开始,我每天早上给你们三颗果子,晚上再给你们四颗,好吗?”猴子们听说他们的食粮减少,都咧嘴露牙的站了起来,表现出非常生气的样子。狙公看了,马上就改口说:“这样好了,我每天早上给你们四颗,晚上再给你们三颗,够吃了吧!”猴子们听说早上己经从三颗变成了四颗,以为食粮已经增加了,都高兴的一起趴在地上,不再闹了。以后的人就从这则的寓言就狙公所说的话加以引申,凡是见到有人反复不定,刚才说过的话不算数;或是做事的时候常变更,刚决定的事情,不一会儿又改变了。
但这个故事本身所讲的事情与执行计划的时候类似,如果所定的计划是做30分钟的俯卧撑,最后只做了一个,那会非常难受,内心充满了愧疚感;但是如果本来的计划就是做一个俯卧撑,最后一连做了十几个,那么简直成就感爆棚!在下一次在做的时候不会有任何的压力。
然而说起来容易,设定任务的时候很容易就会定出高目标,有时候甚至是手里写着,嘴里说着是做一个,但是心里偷偷定下了至少做十个才合格,多多益善的目标,这当然是人之常情,但是正如作者强调的那样,这样做只是会破坏微习惯而已。
微习惯的养成重要的是去做,做了才会有成果,不做就只是一个口号,一个计划……
在写这边读后感之前我感觉到写这个会很困难,但是真正动起手来也完成了,感谢我的朋友每次的读后感都会说:“希望能帮到你”,你的行动就是对我最大的感染。!
微习惯的读后感(篇7)
有时候取胜要靠以柔克刚
太极拳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的思维方式“强大才能不败”不一样,它主张“以柔克刚、以退为进、借力发力”。这样的思想不仅符合人体的生理需求,也符合心理需求,因此它让人们可以学会与自己以及周围的环境和谐共处,天人合一,处于不败之地。
培养一个好的习惯对一个成年人来说似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管我们年初给自己定了多么美丽的习惯养成计划,不出几天我们就会被坚持不下来的心理挫败感打的落花流水,于是我们的计划还没满月就已经夭折。
美国的斯蒂芬.盖斯也不例外,20xx年以前为了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他做过无数的计划接着无数次失败,面对一次次失败的计划他很苦恼但依旧不知道如何突围。但是,有一次迈克尔.米哈尔科在他的著作《米哈尔科商业创意全攻略》中提到的“假面具”思维提醒了他,顺着这个思维他想到了一个与平时定大目标不一样的做法“微目标”,慢慢的他靠微目标养成了微习惯,也因此他的人生像开了挂一样。
为了让微习惯帮助更多的人,斯蒂芬盖斯写了《微习惯: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自我管理法则》,单看书名就已经跃跃欲试了吧?在《微习惯》中作者用幽默的语言、浅显易懂的事例向我们阐述了微习惯如何巧妙利用大脑、微习惯的特点和优势,以及如何操作等内容。通过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看似弱小实则强大的习惯养成策略。
一. 巧妙利用大脑
引发我们行动的有两大因素:一个是动力,一个是意志力。
大脑兴奋我们就是有动力了,我们很容易去执行大脑发送的指令。但是可以想一下,我们大脑大部分情况下是情绪稳定的,执行着我们习惯性的行为。可以说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做大脑发出的重复指令。
微习惯策略就是抓住大脑喜欢重复、不易改变的这一特点,借力发力利用用意志力来培养习惯。
二.微习惯的特点和优势
1.微步骤,在不知不觉中让大脑适应改变。
简单来说,如果有大尺度改变发生大脑习惯排斥,抵触情绪一旦发生接着动力弱化我们的行动就很难坚持,这就是为什么之前我们运用动力培养习惯却一直失败的原因。
尹建莉老师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说,如果想避免孩子上幼儿园时候有强烈的抵触情绪可以提前每天带孩子去幼儿园周围转转,带她熟悉环境。时间一长她就接受了,上幼儿园的时候孩子就不会再有强烈的哭闹情绪。这个环境上的慢慢适应改变情况也是让大脑慢慢适应的过程。
2. 目标很小,能量巨大
我们将每天要完成目标订的很小,一旦完成我们就会有完成后的满足感,这样更容易让我们坚持下来,这也是习惯养成的必要因素。目标完成后如果我们还有多余力量完全可以超额完成目标。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没有人认为小小的蚂蚁会对任何事物造成危害,可是他们拼的不是力量是时间,经年累月,水滴也可以穿石。所以不怕我们完成的目标小,就怕我们坚持不下来。只要坚持下来,能量是不可估量的。
3.可以同时培养多个微习惯
微习惯策略的特点就是它只消耗微量的意志力就可以完成每天设定的微小目标,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同时进行多个微习惯的培养。(作者斯蒂芬.盖斯认为2-3个为宜)
这就像我们上学时候的课程安排,学校不会安排一天7节课的时间都上同一门课,如果真那样同学们会直接学吐了。相反,课程表都会穿插安排不同的课程交替进行,既可以丰富学习生活又能丰富我们的大脑,两不耽误。
三. 培养微习惯只需要八个步骤和规则。
八大步骤是:选择自己的微习惯计划、挖掘每个习惯的内在价值、明确依据,纳入日程、建立回报机制,以奖励提升成就感、记录与追踪完成情况、微量开始,超额完成、服从计划,摆脱高期待值、留意习惯养成标志
与八大步一起书中还提到了八大规则:不自欺欺人、满意每一步、经常回报自己,尤其在完成微习惯之后、保持头脑清醒、感到强烈抵触时,后退并缩小目标、提醒自己很轻松、不小看为步骤、用多余的精力超额完成任务,而不是指定更大的目标。
看到这八大步骤和规则,可以说作者斯蒂芬盖斯已经在《微习惯》中为我们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也为我们尽可能多的总结了经验避免我们走弯路,但是习惯养成最重要的是行动,否则再完美的计划、再可行的策略在没有任何的行动面前都无能为力的。所以,想好了就开始行动。
有时候就是这样,我们明明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却总是不见成效,我们会懊恼、怀疑自己的能力,其实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像斯蒂芬.盖斯一样换一个角度来考虑问题,或许就会转角遇到爱了。并不是所有的胜利都依靠“强大”,有时候以柔才能克刚。
微习惯的读后感(篇8)
我对这本书真正感兴趣,是因为作者简介里的第一句话:
斯蒂芬·盖斯是个天生的懒虫。
恩,同道中人。
初中时候的班长经常跟我讨论的一件事就是:到底是勤快人还是懒人更能改变世界?
每一次他都故作神秘的告诉我:是懒人。
我从来不屑一顾,从小接受社会主义教育的我怎么能接受这么离谱的结论。可是心底却希望这是真的,因为我确实不是很勤劳......嗯~o(- ̄▽ ̄-)o
可是我又不希望别人认为我懒,总要找些理由来给自己个解释,可是又懒得想解释,于是就经常陷入到进退两难的境地。
以前经常给自己定目标,可是8成以上都完不成,因为总想着完美。
现在看来,完美其实是一种脆弱,不能承受失败的脆弱无力感。
好在微习惯这本书能让我改掉梦想太大的问题,从最小的目标开始,小到根本就不用费脑子,每天很轻松就可以完成想要达成的目标,不会消耗什么所谓的意志力,需要动力什么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简单到不可能失败
这本书总共才134页,却从7个章节一点点讲明白了所谓的微习惯这个看起来不起眼,但是却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习惯养成原理和做法。
微习惯的读后感(篇9)
“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这句话有毒。我被这句话害了不是一次两次,不是一天两天。每逢树立一个新目标不能坚持,放弃之后也不甘心,不甘心被扣上“无志之人”的帽子。生活可想可知了。出现这样的问题,首当其冲的应该是志向大小的问题,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要是硬吃,那就只能是被烫回来;其次,有个人明确表示了,你常立志和有志无志根本就毫无关系,这真是给我了不小的震撼。原文是这样说的“打字有什么挑战性呢?动一动身体有什么难的呢?安静地坐一个小时读书有什么做不到的呢?这些行为在我们生活中变成了如此巨大的挑战,原因是我们被灌输了以动力为基础的社会理论,它说,你必须振奋起来才能实现梦想或者洗衣服。我们用社会规范、有限的信念和不切实际的目标锻炼头脑的方式是错误的。”原来不知什么时候被荼毒了。今天一个普普通通的宅男来为“无志之人”翻牌了,所谓无志之人,用我过去不太成熟的见解理解应该是:没有志向,没有动力,不能坚持,总而言之就是没有达到自己希望的样子,但又心有不甘,如若不然也不能三番五次的总立志。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经历,来看看宅男怎么说。这是一个美国的宅男,他叫斯蒂芬·盖斯,也可以称呼他懒斯蒂芬·盖斯,因为他也比较懒。但是他突破以往所有的偏见,研究出了一种习惯养成法,这种习惯也很神奇,可以说几乎不能被外界的各种破坏所干扰。署名《微习惯》,就是每天只做一点点,想失败那你就太天真了。
比如说要健身,先从挑战一个俯卧撑开始,就是把巨大的目标分解成十分细小的部分,然后每天做一点,直到大脑接受并认可它,就像每天洗脸刷牙一样简单。这听起来并非难事,回顾往昔,有没有博览群书只为生出更好的自己而绞尽脑汁,狼烟四起的战场,锻炼出八面玲珑的技巧,以攻为守,屡败屡战,精疲力竭。到最后是否大捷而归?
莫不是策略出了什么问题吧?
《微习惯》一书,从什么是微习惯开始,通过了解大脑的工作原理,运用一系列独特的策略,帮助我们永久建立健康的习惯性的行为方式。独特的微习惯策略如下:1,以微习惯的方式运用意志力
“自我损耗”五大威胁
不要因为别人或者社会观点才决定努力改变自己。当我知道做眼保健操可以缓解视觉压力时,我就决定开始长期的来做这件事,很简单,10分钟的时间就够了,但一想到长期我就觉得没时间,每天都是准备入睡才做,胡乱揉几下,最后彻底放弃了。看了《微习惯》后,觉得可以先每节只做两个节拍,或者干脆先抬起手,锻炼抬手放在天应穴上就可以,这么做以后觉得太容易了,多揉一圈也没关系,然后甚至超额完成了。
如果目标定的太高,主观疲劳就会产生,就像我一想到长期我就觉得太累了。但做微习惯可以有效缓解,只要抬起手就可以,不需要多大的努力,太容易了。
血糖水平与微习惯相对独立,但做微习惯可以节约能量和意志力。比如一想到长期就甚至消耗了所有的意志力,抬起手就不费吹灰之力了。也就是说采用微习惯自我损耗会特别小。2,以微习惯拓宽舒适区舒适区是一个安全区域,小时候,不会骑自行车的时候,所有的乐趣来自于在地上玩耍,但是当学会骑自行车以后,乐趣就是在地面上和骑自行车带来的总和。当第一次做眼保健操很难,但是开始以后就会很容易。牛顿第一定律说:除非受到外力作用,否则处于静止的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而处于运动中状态的物体速度不会改变。所以我们只要把之前静止的状态,推动起来,致它保持运动状态,不断的推动,运动范围就会变大,舒适区也就会变大。当我学会骑自行车以后,带来了更多的乐趣,于是又准备学习别的。3,以微习惯粉碎出现阻力的两个时间节点
万事开头难,要推倒一面墙,所以第一次的力量一定不要太大。就像一个静止的小球,只要一点点力就能使它运动起来,阻力就是还没对它用力之前。第二个阻力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大运动范围,这时候需要再给它一个力,当然,然而基底神经节抗拒剧烈变化,所以只能采用微小的步骤慢慢撼动这个“大树”,就像水滴石穿。当然这也正是水滴的魅力。4,以微习惯跨越双重障碍障碍会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精神一个是身体。我第一次学小提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不看书弹简单的音符,觉得琴弦真是太硬了,手指肿起来,它怎么就不能软点,胳膊和后背都是酸软的,最后瘫软无力的躺在床上,看天花板都是琴弦。第二天再弹,简单的音符已经忘得所剩无几,我就想记性这么不好了,我是不是不适合学这个。别说那些天籁之音了,我连祝你生日快乐都弹不出来,我是不是天生和小提琴没有缘分。现在重新想起我的小提琴,它已在墙角落满了风尘,学习弹的时候夏天觉得太热冬天觉得太冷,不冷不热的时候又觉得太累太困。其实如果一天只弹一个音符也不会太难,无论冷热,工作疲惫,一个音符对我来说都不是一个难题,这样一想,我又有信心学它了。
微习惯看似微小,却能帮助我们减少自我损耗,跨越障碍。会在不知不觉中,没有意识的情况下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如果你也想变得更好,不用熬夜研究成功人士的成功经验,《微习惯》就是离你最近的宝贵秘籍。
《微习惯》读书笔记与感悟800字
作者简介:
斯蒂芬·盖斯是个天生的懒虫。为了改变这一点,他开始研究各种习惯养成策略,从2004年起在美国各大自我成长类网站上发表了许多文章。2011年,他开始运营自己的博客DeepExistence,为读者提供自我成长策略方面的建议。
适合读者及痛点场景:
1.无法养成长期坚持的习惯;
2.期望提升意志品质;
痛点场景:减肥、读书、备考、写作、集中注意力等。
什么是微习惯?
简单到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的习惯。
例如,每天一个俯卧撑。
原理解释:
第一,为什么容易坚持?
因为容易,所以没有太多反感或者恐惧。
因为容易,所以容易产生成就感和满足感,进而激励下一次任务的完成。
因为容易,所以不太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即使遇到外界干扰也容易克服。
第二,为什么有效?
因为人的行为是有惯性的。一旦开始,就会顺便多做一些,效果也就明显了。
长期坚持简单任务的效果短期做很长且高难度任务的效果。
执行要点是什么?
切忌增加任务难度。
达成当日任务目标时,一旦难度增加,任务就不容易完成,随之产生对于习惯养成的反感、恐惧感、挫败感等等,因此,少即是多,小即是美。
为什么微习惯比普通习惯容易养成?
普通习惯往往任务很重,开始任务时会容易产生很强的反感和恐惧感。
而且,每个人的生活不可能一成不变,这就会导致任务无法完成,产生挫败感。
与之相反,微习惯因为简单,所以容易开始,容易结束,容易产生满足感,也就容易坚持。
如何实践:
1.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2.按周期进行执行,周期最后要预先安排放松时间。
完成任务后的“自信心膨胀”是正常心理状态,然后就会自然而然的希望“放纵”一下,放纵之后又开始对自己感到不满、自责。这会导致对于习自己的方案,认为自己是无法养成好习惯的。实际上,只要认识到这是正常心理现象即可,就好像充电宝工作一段时间之后需要充电一样。
3.使用心锚。
将微习惯与自己的某一种行为建立链接,并让这种行为作为微习惯的触发器来使用。
例如,每天第一次看体育新闻之后一定要做一个俯卧撑。因为体育新闻是感兴趣的事情,一定会发生,就用它作为触发器,引发微习惯的执行。作者:胡艺友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1000字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1000字
—— 总务处 魏艳茹
《习惯的力量》是美国畅销书作家杰克霍吉写的一本励志书。书中写到了“习惯”在每个人生活中和事业中表现出来的强大力量,并告诉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力量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
本书中有一篇名为《我是谁?》的小文章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是你终身的伴侣,我是你的好帮手,我也可以成为你最大的负担,我会推着你前进,也可以拖累你直至失败,我完全听命于你而你做的事情也会有一半要交给我,因为我总是能快速而正确的完成任务,我很容易管理,只要你严加管教。”
书中说的正是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的习惯,无论是我们的老师还是学生,良好的习惯总会让你的工作和学习效率倍增,井井有条,不断促使你成长进步。相反不良的习惯会消磨你的意志,甚至出现诸多负面影响。有的人对于生活工作的不顺常常归结为运气不佳,而从不考虑因为什么失败?事后想想和自己的行为习惯有着很大的关系。习惯造就效率。我们都是惯性动物,很少有人能意识到习惯的影响力。比如我们在学校工作中每天都有固定的时间,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我们的每一项工作都有着明确的计划久而久之便形成习惯,这让我们的日常工作有章可循,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有一个很好的校风校纪。
好的习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那么不好的习惯不仅会影响身心健康,还会使你生活拖沓工作懒散,甚至成为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做为一名后勤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对学生能养成寝室生活良好习惯有着重要的责任。习惯渗透在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习惯,不按时休息,不按时上课完成学业,日常生活不注重卫生势必会对他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不良影响,那么他的这些习惯就是绊脚石。一方面学生的思想行为日渐成熟,我们有责任让他意识到大学生活中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的重要性,从而为以后的工作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也可以让我们的公寓管理工作更好的展开,同时,形成一个和谐的充满正能量的校园氛围。因此,如何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我今后的工作重点。
首先,我要严于律己,从自己做起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动,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提高工作能力,遇到问题及时与领导同事沟通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当日工作当日完成,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推己及人在管理教导学生的时候以身作则,起到榜样作用。
其次,在自己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每天按时督促学生打扫好宿舍卫生,提醒按时作息防止夜不归宿等现象,做到一名助理应尽的工作,让学生在宿舍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石的基础。
我相信通过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我们现代学院将会更加美好。
好习惯终生读后感1000字精选
请阅读以下读后感大全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好习惯终生读后感。一本好书就像一艘帆船,可以帮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读完作者写的作品后,我们的知识库也得到了一定的扩充。只要我们勤加练习,每个人都会写出优秀的读后感的。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好习惯终生读后感 篇1
为了培养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今年学校开展读书这么好的事,让学生行动起来,使学校成为书香校园。学校领导也非常关心我们教师的精神文化,每位教师人手一本着名教育专家林格先生写的《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说实在的,这本书让我爱不释手,百读不厌。书中详细解释了养成教育的基本理论,通过阐述养成教育的特点、关键期、方法、途径,并生动地以连续剧式的小故事串联起来,介绍了养成教育的许多内容和操作。确实是我们作为教师和父母实施养成教育的助手,也是学生培养良好习惯的帮手。
由于今年还是教一年级,面对新入学的什么也不懂的孩子们,让其养成良好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于是,通过阅读林格的《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使我从中得到了许多启示,通过读书,让我明白了习惯是养成教育的结果,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人类行为的最高层次。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的行为,它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语言、思维、行为等生活方式。一旦习惯成了自然,当然是好习惯,那会使一个人终身受益。
林格说习惯培养应当特别重视孩子第一次出现的行为。当孩子第一次犯错误的时候,孩子的第一反应是首先先看自己的父母眼神,他们会观察父母的表情,当父母用严厉的神情看他的时候,他会马上意识到这样做不好。但是相反,如果当孩子第一次犯错误的时候,父母还对他微笑,那么他就会认为这样做是正确的。确实,孩子的第一次是非常重要的。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很多家长对孩子特别娇惯、溺爱,以为孩子小,吃饭穿衣都要父母帮着做,孩子会做的事情父母也帮着做,久而久之,孩子没有养成好习惯,还滋长了他对父母的过分依赖,养成他们不好的行为习惯。会造成这种后果其实不怨孩子,是因为我们家长、老师的不敢放手,没有给孩子创造养成好习惯的条件。一颗小树,不经历风雨怎会长大呢!何况每一个人应该且必须养成的行为习惯,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应该给孩子创造更多的条件来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
今年我班来了一个非常有礼貌的小朋友叫阿平,他每次见到老师总是微笑地叫声老师好。但是通过上课和课间的接触发现他有一些小毛病,比如他上课很喜欢一边听老师讲课一边咬手指头,或是咬铅笔。第一次发现他的这个坏习惯后,我就开始琢磨怎样帮助他改掉这个坏毛病,我给他讲解手指头里的细菌,咬铅笔的危害;还请家长协助,在家里一起监督,通过一段时间的指正后,他虽然没有完全改掉咬手指头的习惯,但他已经正在努力减少咬的次数,而且随着上课小动作的减少,他的成绩也开始有了明显的提高,看到他的进步,我真替他高兴。正如林格先生所说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能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各种便利。
读了这本书,我深深感受到自己的思想和理念正在接受洗涤,我也深深认识到作为一位家长、一位老师培养习惯的重要。正如世界着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有段名言:播下一个行动,收下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就要义不容辞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为他们今后幸福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正如我们学校的口号培养良好习惯,奠基幸福人生。让我们每时每刻从培养学生的好习惯做起!
好习惯终生读后感 篇2
寒假里阅读了《成就孩子一生的好习惯》这本书,一开始是随便翻翻,但是一翻开竟放不下来了。好习惯是一种独特的力量,是一种坚忍的品性,好习惯孕育着超凡的智慧,闪现着魅力的火花。与其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教给孩子好习惯。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科学家:你在哪所大学,那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
又问: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
学者回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如果你养成了好习惯,你一辈子都享受不尽它的利息;如果你养成了坏的习惯,你一辈子都偿还不尽它的债务;坏习惯能以它不断增长的利息让你最好的计划破产。
儿童、青少年时期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对于孩子的生活、学习乃至事业上的成功都至关重要。好习惯使孩子受益终身,坏习惯使孩子终身受害。习惯是从小养成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应当在童年就上完情感的学校。一切都是从童年开始的。
本书全书用七个章节将少年儿童生活中常见的生活、做人、学习、人际关系及理财等七个方面的91个习惯进行了详细阐述,相信能让那些想让孩子养成好习惯的父母们眼前一亮。我们做家长的在教育孩子方面时常凭个人的喜好,习惯去教育孩子,而由于方法不得当,加上孩子的叛逆心理,往往收不到良好的效果,有时还会引起孩子强烈的抵触情绪。
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要想成就学业、事业,要想拥有美好人生,就必须养成好的习惯。我就我读这本书的所思所想与大家共勉:
一、好习惯要在生活中培养。
事实正是如此,孩子习惯的养成主要在家里,父母应该注重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各种良好习惯,它包括饮食、起居、卫生等习惯等。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是孩子习惯形成的摇篮,6岁前的儿童主要生活在家庭中,家庭
生活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可是现在的独生子女们娇生惯养,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宠爱,使很多孩子非但什么都不会做,而且为人自私不讲道理,蛮横霸道。由此可见,生活即教育,除了教师,父母更应该积极为儿童创造适宜的家庭环境,同时,父母应当经常在行为、举止和谈吐等方面给儿童一个最好的榜样,讲话时要注意礼貌、举止要文雅,表现出高尚的情操、道德行为和良好的习惯。如果能够经常这样以身作则,这种长期熏陶使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最佳的教养,通过日积月累,让儿童的良好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
二、好习惯要在实践中培养。
在实践中养成习惯,要不断身体力行,使习惯成自然。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过程,是严格训练、反复强化的结果。作为教师,我们除了处处以身作则之外,还必须在第一时间提醒学生,比如:写字时坐的姿势是否做到一拳一尺一寸;读书时是否挺直腰杆,坐端正;听讲时是否认真倾听别人的话;当天的作业订正当天是否已经完成平时课堂中的点点滴滴,正是教师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每一次的纠正,每一次的提醒都能对孩子起到督促的作用。天长日久,好的习惯也就养成了。我们学校的老师做的很好。
三、要抓住教育的关键期。
孩子习惯的养成有一个关键期的问题。幼儿园和小学是培养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的关键期,而到了中学,就是改造习惯时期了。在儿童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孩子可以受益终身;在儿童时期养成了坏习惯,就有可能终身受到伤害。因此,在养成习惯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利用儿童的关键期。如果错过关键期,对习惯的改造将要比塑造艰难得多。抓住关键期进行习惯的培养,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3岁到12岁是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而在这关键时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你为孩子培养了一种好习惯,就会使孩子多一份自信,就会使孩子多一份生存的能力,就会使孩子多一份成功的机会,就会使孩子有一个积极的人生。好习惯会使孩子终生受益,坏习惯会耽误孩子一生的前程。
四、好习惯要培养,坏习惯要纠正。
对于教师来说,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更要注意不要让孩子养成不良的习惯。许多孩子有时候知道自己有不良的习惯,但是往往控制不住自己而重复不良的习惯。这时候,教师要帮助孩子抑制和纠正坏习惯。什么是妨害他人的习惯呢?叶圣陶举例说:走进一间屋子,砰的一声把门推开;喉间一口痰上来了,噗的一声吐在地上;这些好像是无关紧要的事,但这既影响他人学习和工作,又可能传播病菌,一旦习以为常,就成为一种妨害他人的习惯。因此,一旦发现了类似的情况,教师及时地指出是非常有必要的,从一开始就刹住孩子的歪风,那么,坏习惯也就难以养成了。
五、纠正孩子坏习惯要有毅力。
坏习惯难以改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决心不大、毅力不强。没有什么是不能纠正的,关键是有没有恒心和毅力。我们应该有信心,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相信自己终会有胜利的这一天!每一个孩子首先要学会做人,他才可能去做事、学习、与人交流。做人的教育,实际上是培养孩子为人的正确态度和品格。如果教师没有对孩子的为人态度和品格进行教育,孩子无疑会养成一些不良的习惯,这些习惯将直接影响孩子与人交往。作为一名教育者,我深深明白自身的重责,要牢记
好习惯终生读后感 篇3
在一个神奇的小巴掌里,有数不清的童话住在那里。每一个故事都很精彩,让人记忆深刻,回味无穷。其中,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是《九十九年的烦恼和一年的快乐》。
这个故事说的是一只老犀牛爷爷,他稀里糊涂地度过了九十九个年头,因为他记性很差,从小就喜欢乱放东西,而且每次都不记得放在哪里了,需要的时候找也找不到,这让犀牛爷爷很烦恼。后来,犀牛爷爷家边搬来了一个邻居叫浣熊先生。有一天浣熊先生来犀牛爷爷家做客,犀牛爷爷见来了客人,就想倒一杯茶给客人喝,可怎么找也找不到茶杯和茶壶。浣熊先生下决心要帮助犀牛爷爷整理屋子,他把犀牛爷爷的东西都搬到外面,洗干净以后一样一样地摆放整齐。从此以后,犀牛爷爷终于过上了有序快乐的生活。
上学了,他不知道书包放在哪儿;上课了,他怎么也找不到橡皮;回家了,他摸遍了所有的口袋也找不到开门的钥匙;做作业的时候,他又发现课本丢在教室。文中描述的这些不就是我吗?以前的我也和故事中的犀牛爷爷一样,不爱干净,不爱整理,总是喜欢乱放东西,要用的时候就满屋子找。我经常丢三落四,到学校才发现课本没带,只好请求老师打电话给妈妈,把书送来;回到家写作业,找遍书包也找不到笔放哪了;星期一要穿校服,却不记得校服被自己扔在了哪个角落读完这个故事,我决定改掉自己的坏毛病,先从整理房间开始。我先把堆在床上的衣服收进衣柜,桌子上乱七八糟的书摆放整齐,玩具收进箱子里。我的房间原来也可以这么整齐啊,妈妈看到了也夸我变得懂事了,这都是《小巴掌童话》的功劳。
我活了一百岁,可是过了九十九年烦恼的日子。多亏了小浣熊的帮助,我这一年生活得真快活,我快活极了。我希望大家都能像小浣熊一样,生活得有条有理。那样,一辈子都会愉快的。有条有理的生活是多么好这是犀牛爷爷临终前说的话。好习惯让人终生受益。这是我们老师经常对我们说的话。读了《小巴掌童话》中的这个故事,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
有条理的生活多么美好啊!今后,我一定要像小浣熊学习,继续保持好习惯,整理好自己的书包,整理好自己的房间,整理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习惯的力量(新版)》读后感_1000字
《习惯的力量(新版)》读后感1000字
这本书类似于其他心理学书籍,先有实例或实验,再引申出结论和见解。突然想到这样的情节安排,类似卡耐基的演讲模式,先有故事、后引观点,再说好处。
书的框架又是由三部分构成,3的魔力真是大啊!内容围绕主体进行扩展,由个人、组织到社会。想到了全赢人生课堂上,阐述理论适用的主体,有个体、家体、国体、世体,无所不容、面面俱到!古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有这方面考虑吧,思维相当缜密。
习惯有个回路。包括的也是3部分,即:暗示、惯常行为、奖赏,中间夹杂着渴望。想到了一位老师提到的意念训练方法:一是让渴望更强烈、二是把目标清晰勾画,三是每天重复渴望、强化目标。这强调的是一种念力的作用,但其实也是习惯的养成,一种成功的习惯。
以我自己为例:空闲时间(暗示);读书(惯常行为);内心充实(奖赏);我要每月读书三本以上,写读后感,并发朋友圈(渴望)。截至目前,读书计划经历了九个月,读后感是我读书的心路历程,是我坚持的内因;朋友圈是我参与的群体互动,是我坚持的外因。内化认同与外化实践相结合,共同促进习惯养成。
习惯是不能消除的,只能被替代。也就是说暗示和奖赏相对固定,能改变的只有惯常行为。举个简单的例子,戒烟的人,常常准备一些小食品,一旦烟瘾发作,就吃些东西分散注意力,这就是用吃的行为代替了吸的行为。越抵触就越发作,瘾头这个东西比你想象的更狡猾,只有找到合适的替代物,才能彻底断绝。
习惯不是束缚。以前崇尚的一句座右铭是:能随时约束自己的人,才是真正自由的人。因为总有些不安于现状,所以想为无法实现的自由找点儿借口,也想为迫不得已的束缚找些出口。而书里例举的各行各业的实例,无一不证明一个道理,那就是习惯带来了效率,带来了效果。如此看来,不费吹灰之力地跟着习惯走,总是最高效的,无所谓变成机器人了。
相信意志力更能培养好习惯。一个好的运动习惯、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可以让你其他方面表现得更加出色,这也是自律的人常常享受的福利。不论在哪个方面保持一个好习惯,都可以让自己更加出色。所以,想要完善自己,就先从一个感兴趣的方向着手吧,一旦动起来,习惯起来,所有的问题就都不是问题。
既然了解了习惯,就好好对待它吧!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变,让好的习惯跟随你,让未来的自己感谢现在养成的习惯!
微人格与微心理读后感(精选范文)
这本书叫做《微人格与微心理》,是李棕编著。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http://m.dhb100.com
所谓微人格,是人类心理特征的整合、统一体;而微心理,指的是人们心里活动的外在反应,这一本能反应是人们无法隐藏的。生活中,读懂微人格和微心理,就能帮助我们轻松了解自己,了解他人,就能辨明人际关系、轻松驾驭人心的准确线索。这本书列举了大量的实例,并从心理学的角度给予了深度的剖析,内容涉及社交、职场关系等多方面,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引导读者学会洞察周围的人和事,进而轻松掌握人际关系中的主动权,做人际博弈的大赢家。这本书就是一本实用的心理学教程。翻开这本书,就会发现,它是一本非常详尽的读心术指导手册,它会教你如何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以及如何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用一双眼睛洞察周围的事物和周围人的想法,从而用一种正确的方式来应对周围形形色色的人,到达成功的彼岸,赢得幸福的人生。
有人说,人生就如同一部戏,我们每个人都带着面具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的确,对于任何人来说,人生最重要的两件事,一件是认识自己,一件是认识他人。
所谓认识自己,就是不断完善自己。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每个人都有各不相同的人格面具,这些人格面具随着生活情境的不同,也在随时改变。不但人与人的人格面具不同,即使同一个人也会有不同的人格面具。有些人格面具经过外界强化之后会变得更加鲜明。通常情况下,每个人都有一种明显的且占据主导地位的人格,帮助人们完善自身,主宰生活。如果各种人格都占据上风,也就形成了人格分裂。因而,我们应该形神合一,这样才能让自己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存在。
所谓认识他人,就是要找到与他人相处的最佳方式,日常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会以真面目示人,而正确认识和判断一个人并不难,只要我们能学会细心观察他的表情、说话的语气和它的举止,就能够知道他内心的真实想法。这就是我们现在经常提起的“微人格和微动作心理学”。
一些微动作背后,都隐藏着一定的秘密,如对方的服饰打扮乃至一个细小的装饰品都会透露他的性格、品味;当然,他人的一些生活习惯,吃相醉态、消费方式、口头禅等等都是他们的性格和行为状态的外显........除此之外,在具体的环境下,我们最好学会实施一些心理小计策,无论是职场、社交场合还是恋爱中,掌握他人的心理动态,然后对症下药,重新认识自我,都能让我们说对的话、做对的事,然后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提升我们做人做事成功的指数。
可见,在这个社会上,只有识人,你才能在交际中左右逢源;只有识人,你才能获得真正的朋友;只有识人,你才会占领博弈的制高点,赢得与对手的对决。这样才会拥有一个圆满幸福的人生。
读后感大全网专门为您提供免费的读后感优质模板,如转载请标明来源。www.dhb100.com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1000字(读后感)
人们常说命运无常,成功不过幸运罢了,吃多少,穿多少,注定的。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习惯的力量》告诉我们:所有的成功都能归结于一种习惯习惯就是把成功所必需的事情坚持下来。讲得多好啊!简括弘深,微言妙论。是的,只要我们持续每天进步一点点,持续每次进步一点点,持续在每个环节进步一点点,就是这样,每天都完成小目标,向大目标迈进一点点,假以时日,功到自然成。反照我们的行为:要么临河羡鱼只有空想,没有行动;要么临渊结网平时不准备,到时做不来;要么三分钟热度虎头蛇尾,有始无终;要么三日打鱼,两日晒网缺乏恒心,时断时续;要么敷衍了事得过且过,懒得就懒;要么功亏一篑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就放弃了。我们做事所欠缺的正是成功所必需的一往无前的气概、锲而不舍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毅力,所以,我们往往与成功失之交臂,也是情理中事了。由此可见:命运不是无常,而是我们越努力,运气就会越好;成功不是幸运罢了,而是天道酬勤的结果,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吃多少,穿多少不是注定的,而是靠我们自己去争取的。
读后感大全能够帮助您创作出更优质的读后感,欢迎阅读和收藏!m.dhb100.com
作者倡导我们:每天做些苦差事来磨练自己。乍看悖于常理人的本性是远离困苦,追求安乐。细想却富有哲理人乐为者多非善事,而事之善者每即人所恶为,故人之所应为当为辄反于其欲为愿为,甚且非其所能为可为;即使自讨苦吃有自虐倾向,苦中作乐有自欺思想,但往往可将潜力发挥到极致。作者的本意是:磨难,是提升自我的最佳捷径;人无磨难,无以战胜自我。
人之百年,忧劳总至,快乐难留。好像上帝造人是叫他们来这世间专门受苦受难似的。面对苦难,我们时常会觉得有些不习惯,或者感觉有些紧张和压力,甚至是焦虑和恐惧,但这正是我们成长的时候!如果我们不在苦难中磨练自己,那么我们将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存在畏难情绪,备受苦难的煎熬。苦难是不打不倒的。要打倒苦难,做事就要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惟其如此,才会在困难和挫折中突围而出,取得某种成就;才会排斥舒适,斩断温柔,在暴风骤雨中鹰击长空,在惊涛险滩上乘风破浪,得以领略其间的无限风光,得以俯仰无愧,快慰平生。
在工作中,很多时候也常常是习惯造就工作效率。如有的人在做事的时候,总喜欢拖拖拉拉,把工作放到最后来赶着做。万一有时候事情多了,常会忙地不可开交,甚至完成不了任务。而有的人习惯就很好,一步一个脚印地踏踏实实地做事,常常把工作做到前面去,而不是拖到最后才来做。所以对于这一类人,我们也可以发现他们做事总是有条不紊。有的人做事很粗心,而有的人很仔细;有的人做事很有毅力,而有的却常言放弃,对于总总的比较,我们也不难看出,习惯的力量对我们的影响是如此之大。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更是要做好表率的作用。要不断地鞭策自己,强加管教自己的一言一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工作习惯和行为习惯。克服不良习惯,把自己的理想付之于实际行动,这样才能有取得成功的机会。所以,为了自己的将来,为了使自己不成为空想家,让我们养成好习惯,改掉坏习惯吧。
最近,我读了美国作者查尔斯•杜希格所著的《习惯的力量》,书中的每一个案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触颇深。
更多读后感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https://www.dhb100.com/
韦氏词典给“习惯”下的定义是一种常见的行为方式,一个人以规律、重复方式做的事。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影响我们的行为,而我们往往是意识不到的。作为小学老师的我,自然而然就联想到了小学生的习惯都不是凭空“养成”的,而是在家庭生活及学习生活中日积月累培养的。
查尔斯•杜希格在书中写道,习惯的诞生有三个重要的步骤: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慢慢地,由暗示、惯常行为、奖赏组成的回路会变得越来越自动化,线索和奖赏交织在一起,直到强烈的神经渴求出现,大脑中就出现了潜意识的渴望,自动选择惯常行为,从而驱动习惯回路继续运转。
书中还介绍了习惯培养的“黄金法则”,其中说道:“如果暗示和奖赏不变,几乎所有的习惯都是可以改变的,而分享经历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有强大的力量。”当人们独自一人时,很可能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改变自己,但当他们聚在一起时,大家就会说服他们将疑虑搁置在一边,所以社群创造了信仰,而信仰会将改造过的习惯变成永久行为的要素,就像习近平主席说的:“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我将这些理论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联系,不由得想到在教育中要让其富有成效,就必须掌握科学的方法,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与个性去进行教育。首先,是对孩子习惯培养的目标建立要符合孩子当前的年龄特征,习惯的建立是循序渐进的,不能提过高过大不切实际的要求;其次,在进行习惯的培养时要多与孩子交流、沟通,让其理解。教育者在进行认知、说理教育、指导时候,要选择有效的方式,用孩子可以接受、乐于接受的方式或场合去表达,讲究技巧,抓住时机,不能故意刁难孩子或强迫孩子接受;再次,在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监督评价的时候要公平客观,主要以鼓励为主的方式,强化良好的行为习惯。反观苛刻、专制的培养以及暴力强制实行的方式,只会让孩子口服心不服,容易使孩子出现逆反情绪,伤及与孩子的情感,也难以实现真正的教育。
养成良好的习惯从小事做起,需要榜样的示范作用,还需要适当的奖惩。也正如查尔斯.都希格告诉我们的,那些细微的、基本的良好变化会引起连锁反应,带动其他好习惯的形成。从学习和生活中设定的小目标开始,形成核心习惯,开始我们的小成功。一旦一个小成功完成了,就会推动下一个小成功的出现,所有的一切都是从一个小成功开始的。
规则是现代文明的基石,与良好的习惯相伴,孩子才能拥抱灿烂的明天。(李丽亚)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1000字(3篇)
习惯是如何形成的呢?如何才能剔除不好的习惯,培养好习惯?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习惯的力量读后感1000字,欢迎大家阅读!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1000字一】
假期,我利用闲暇时间读了查尔斯都希格著的《习惯的力量》一书,书中每一个精彩的案例给自己留下很大的感触。《习惯的力量》确实是一本好书。从本书中,我了解到好习惯应该如何保持?坏习惯应该如何做到见微知著,从而可以防微杜渐。这本书对于每一个人习惯的改进和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习惯改变性格,性格改变人生,成功的人生,都是从一个好习惯开始的。习惯是影响我们一生幸福的重大因素,想要有更美好的人生,我们必须正视自己的习惯,也就是所谓的惯性。生活中,我们因为习惯的惯性,我们做事总是拖拉,克服不了懒惰的坏习惯导致很多事情挤到一起去做,最终收效较低;生活中也有人吃得太多发胖常下决心去锻炼,但总是克服不懒惰的坏习惯做不到我们花钱太多,很少攒下钱我们无法控制自己。同样,凭借习惯的力量,有人写饮食日记成功减肥,酗酒之人成功戒酒,习惯可以成为一种力量,也可以成为一种硬伤。我们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有多少好习惯,能改变多少坏习惯,是否善于借用习惯的力量。《习惯的力量》一书,在书中告诉我们:学会利用习惯的力量,一个人可以:强化意志力、成功减肥、聪明理财、高效工作,一个企业可以:制造流行新产品、激励工作团队、在市场巨变中成功转型,一个社会可以:改良观念和风气、提升公民幸福感,习惯如此重要,但习惯的形成机理、作用机理、改变机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在《习惯的力量》中,查尔斯杜希格告诉了我们习惯的力量很强大,我们不可能忘掉坏习惯。然而,习惯本身也很脆弱,完全是可以被忽略、改变或者替换的,战胜坏习惯的方式是学习新的、更好的习惯。改变习惯的诀窍,是先辨别出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这三大要素,然后让它们向更积极的方向转变。第一步,找出坏习惯并明确要替代的新习惯;第二步,找出习惯的奖赏并替代,当初形成这种习惯是为了追求何种回报,在试图满足什么渴求,现在,用一种更积极的奖赏替代原有的奖赏,并不断地反省和强化;第三步,找出暗示并努力克服,地点、时间、情绪状态、其他人、习惯临发生前的行为,都有可能是让坏习惯运转的暗示,找出之后努力克服。
英国作家王尔德说:起初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我们。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成为习惯的主人,也就成为了自己命运的主人。就如查尔斯都希格在《习惯的力量》中说的一样:如果你能诊断自己的习惯,你就有了改变习惯的自由和责任。如果你能利用习惯的力量,即使你陷入危机,一切皆可翻盘。
习惯的力量对我们的影响是如此之大。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只有改掉自己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工作习惯和行为习惯,才能更好地做好学生的表率作用。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1000字二】
同样一天24小时,有些人可以游刃有余地处理好工作、学习、家庭多重任务,而有些人只顾其中一面就心力交瘁,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习惯的不同。
日常生活工作中,我们一直强调习惯的重要性,但无论如何反思及调整,我们很少有人能真正彻底走出陋习难改的怪圈。我们都知道习惯是一天天地养成的,但到底是如何形成并根深蒂固,我们鲜有深究。
习惯是如何形成的呢?如何才能剔除不好的习惯,培养好习惯?
在《习惯的力量》这本书中,作者引用了习惯回路这个概念,对习惯是如何形成的做了这样的解释:我们大脑中的这个过程是一个由三步组成的回路。第一步,存在着一个暗示,能让大脑进入某种自动行为模式,并决定使用哪种习惯。第二步,存在一个惯常行为,这可以是身体、思维或情感方面的。第三步则是奖赏,这让你的大脑辨别出是否应该记下这个回路,以备将来之用。简单来说,习惯的产生是将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组合在一起,然后培养一种渴求来驱动这一回路。
比如不少人吃完饭后会嚼一颗口香糖,觉得可以保持口气清新,久而久之便养成了餐后一颗口香糖的习惯,如果哪天没这么做便会觉得浑身不自在。再比如上课时需要集中精神做某件事时,人们总会给自己创造开小差的机会手机响了,即使知道这可能是广告推送信息或者垃圾短信,但还是会习惯性打开看看。因为集中精神是耗脑力的事,潜意识不想这样做,而是渴求放松的状态,手机响则是一种暗示,不由自主拿起手机就是一种惯常行为。从看信息中获得短暂的放松,其实便是对自己的奖励。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1000字三】
习惯两个字,对我们大家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好习惯、坏习惯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然而在读了《习惯的力量》之后,使我深感震撼。一个人的习惯,不仅影响一个人的工作、生活、事业,甚至影响他的一生乃至生命。
从小到大,好习惯、坏习惯一直伴着我长大、步入中年,从不经意去留住好习惯,去掉坏习惯,我们总是抱怨为什么自己不能成功,而却不知是很多的坏习惯阻碍了通往成功的路。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而成功并非机缘巧遇。而成功者与平庸者的迥异之处往往在于各自的生活和工作习惯。在书中作者说:行为变成了习惯,习惯养成了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很大程度上,正是不同的习惯造就了不同的人生。每个人各自的种种习惯,或使你止步不前,或使你激流勇进。而培养良好的习惯是从平庸走向卓越的关键。何谓良好的习惯呢?它是一种持之以恒的秉性,它能够修正你的不足,历练你的性格,增添你的涵养,使你牢牢把握前进途中的正确方向,从而使你超越平凡,脱颖而出。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就如同掌握了达致目标的技巧,它将贯穿成功人生的始终。在书中作者告诉我们克服坏的习惯并非像人们想像的那么痛苦艰难,只要用21天,用好的行为替代不好的行为,比如用晨练代替睡懒觉,好的习惯就养成了。其实21天绝不是一个确定的数字,它只告诉我们,行动起来,习惯的力量会把命运之舟推向成功的彼岸。
成功的人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基于良好的习惯构造的日常行为规律,他们并不比别人更聪明,而是好习惯让他们变得更有教养、更有知识、更有能力。他们并不比普通人更有天赋,但好习惯却让他们训练有素、技巧纯熟、准备充分。成功人士不一定比普通人更有决心或更加努力,但是,好习惯却放大了他们的决心和努力,让他们更有效率、更有条理。
《习惯的力量》上说我们每天高达90%的行为出于习惯,也就说,我们能看清并改掉坏习惯,并且坚持好习惯,那么我们至少在人生路上能得90分,关键在于看清自己,自知之明是自我改善的开始。中国有句名言,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这个意思。
智力是天生的,但可以在好习惯的帮助下,提高智力,开发自己与生俱来的潜能。
好习惯是幸福的源泉,坏习惯是痛苦的开始,凡成功者不只是习惯的学生,而能超越习惯并驾驭它。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它是成功不可或缺的催化剂;习惯的意义是宝贵的,它是人生无价的财富和资本。在我们看来,培养一个好习惯将会给你的事业和生活带来无穷的收益。培养良好习惯不妨就从现在做起,让它带领我们不断前行,收获丰盛!
希望大家都来读读《习惯的力量》!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微习惯》读后感1000字》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微动作心理学读后感10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