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
读读好的作品,追求的是一种气质、亦是一种涵养。一个人要想获得伟大的成就,就必须多读多思。在阅读作者写的作品后可以学到很多,扩充自己的知识库,这个时候就可以将我们感悟和体会用读后感的方式记录下来,我们该如何去写作品的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相信你能从本文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主要描述了从汉代到清代的政治政策,包括政府组织结构、选举政策、经济制度、兵役制度等,并加以分析它的好坏及对历史的影响。本文主要是从财政方面讲述中国历史政治得失对经济的影响。
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取得的所有社会资源的总和。中国历代的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源于税收收入、国家对某些行业经营权的垄断(比如盐铁专卖)等。以下是对各个朝代赋税制度的简单概括。
汉代对于田税,有十五税一、三十税一、甚至百一之税的政策,这么低的税率大大减轻了老百姓的税收负担,可以说真正地做到了轻徭薄赋。但它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它未能平均地权,这就让地主钻了空子,造成了地主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的现象。汉代设立的征,即山海池泽之税,大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同时,盐铁政策的设立使国家垄断盐铁的经营权,盐铁变成国营和官卖。这同样大大地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盐铁专卖是国营企业的源头。
唐代实行的租庸调更是一种轻徭薄赋的制度,并且它使有身者同时必有田有家,使得大家都有土地,并且四十税一,税收的税率也较汉代有所降低,这个制度就较为完善地解决了汉代旧制使得贫富差异明显的问题。但是好景不长,后来为简化税收手续而设立的两税制这一中国田赋制度上的最大变更,又加重了税收,也加大了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宋代的赋税制度大体也是延续着两税制,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历史遗留下来形成的差役法,为了避免地方私家为政府办公差破产之苦,政府制定了免役钱,出发点是好的,但需要人人出钱免役,有些荒唐,又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明代有皇册和鱼鳞册,鱼鳞册在开始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兼并之风的增长,但积久弊生,民间借舞弊取巧仍能悄然兼并。明代的一条鞭法最初实施的时候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简化了税收的手续,但只适合在局部地方实行。实行的后期存在很大问题。
清代的赋税制度,所谓地丁摊粮,只收田租不收丁口税,表面看上去很仁慈,像是减少了百姓的税收负担。但其实,两税制的时候早已把丁税摊入地租,这一制度并没有减轻百姓的负担,它只是清政府欺骗性的仁政。
每个朝代有其不同的理想,侧重点也不同,导致了制度的不同,比如汉唐两代虽然有在减轻赋税,但汉代侧重于不让民过富,于是除了减少土地税外,还创立了盐铁制度,对经济上层有一定限制。而初唐注重下层阶级,侧重于不让民过穷,于是设立了租庸调,尽量确保民皆有土。
从明代的一条鞭法,把丁税归到田租里,不再看重人丁,这原是为了简化税制,并没有太大的问题。清代地丁摊粮永不增幅,取消丁册后,只有土地与国家发生了直接关系,人口与国家仿佛不再有直接关系了。一个一生都不犯法、没有土地的国民仿佛就可以与国家不发生任何直接关系了,这是历史延续下来的一个极大的弊端。
纵观汉代至明代,几乎每个朝代的赋税制度都是在极力寻求一种方法来减轻百姓的赋税负担和简化税收手续,每个制度一开始都会有显著成效,但每个制度都会存在一定的弊端,并逐渐增大。但所有成熟与不成熟的制度,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与启示。
财政支出
公共支出(财政支出)指的是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支出的一切费用的总和。国家的财政支出在各朝代的政治制度中并没有很直接的体现,不过人才的选拔制度与兵役制度也属于国家财政支出的一部分。
兵役制度,不必说,国家出钱养兵以保家卫国。对于保卫国家保护人民的武力,几乎每个朝代都会很重视,毕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在此不得不提中国历史上最特别的例子:宋代的重文轻武。虽然它开始的原因是可取的,提倡文治,是为了重视文化教育。但它对于军队的疏忽,使得宋朝养兵而不能用。养兵却不练兵,不得不用兵,却看不起兵,这样的军队如何能保家卫国呢?宋代的军队只能防御而不能攻击,宋代如何能强大?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军队对国家的重要性。
再提提清代的兵役制度,最初清政府设立的军机处是独裁的体现,也没能好好训练自己的军队。后来清政府已经完全沦为了各国列强掠夺劳动人民的工具,反而把枪口对着自己人,对反对帝国主义列强统治的人民加以打压。
人才选拔制度选拔人才,形成官员,官员体察民情,为国家做事,为老百姓说话。国家的财政收入中,定会有一部分的财政支出用于人才的培养、使他们为国家做事。于是乎,间接性地,可以说人才选拔也是国家财政支出的一部分。
在汉代实行的是推举孝廉,经由地方察举孝子廉使,进入皇宫为朝廷办事。这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真正的人才可能无法入仕,且进入朝廷的孝廉太多,有一些闲置了,就造成了浪费。在唐代开始了科举制之后,这一问题有了很大的改善,贫寒的有才能的学子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不得不说这是较为进步的一种选拔制度。虽然演变到后来也是毛病百出,比如明朝的八股文限制思想,用钱买官。但它历史上的积极意义是很重大的。
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虽然现代的社会跟封建王朝时代有太大区别,但历代的政治制度对于现代来说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我们要检讨历代的政治制度,避免历史性的错误再次发生,同时寻找新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制度。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兰因小舍
我始终觉得,对像我这种读书不勤的人来说,与一本书的相遇很需要缘分,就像这本《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尽管粗略知道钱穆先生其人,但却是前不久才接触他的著述。而每每凭借这一点浅缘,却能领略往者光辉厚重的思想,于我真是平凡生活中一大乐事。虽常觉相见恨晚,但更多是"毕竟没错过的"喜悦而知足。
这本书很薄,是钱穆先生将其在一九五二年三四月间所做"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讲演整理而成,择汉、唐、宋、明、清略举大纲,陈述历史上传统制度的机理和演变。本是闲闲地翻看,越看越入神,态度也愈发郑重。一是自感之前所受教育,将自秦至清的政治传统用"封建专制"四字一笔带过,是如此轻率取巧,粗暴斩断传统文化根基,抹煞政治制度建设方面的智果,实则这"故纸堆"中有于今很多领域都可以借鉴的大智慧。二是感佩于钱穆先生平心客观的历史态度,讲史条理性极佳,文字不锋芒,却让人觉得从容大气,诚恳宽厚。虽非学术专著,但也叫人如灌醍醐。
历代政治制度,这一题目已极宏大,又与文化、人事相连结,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地域性。本书单就制度,从四方面限定在一个范围去研究,其余不再涉及,我觉得是相对谨慎合理的,有其内在结构机理。一是政府的组织,也即政府职能分配的角度,二是考试与选举,政府与社会连结流动的角度,三是赋税制度,财政经济的给养角度,四是国防和兵役制度,军事的保障角度。四个角度不是单独割裂,而是互有连接影响,用连系的角度看待问题。
(一)政府的组织
自秦至清,一共同特点是都有皇帝,若因此即判定其专制黑暗,未免武断,因一制度的由来和形成,都是要结合其国情来讲。如希腊城邦,小国寡民,市民集合至广场民主公选领袖,有其现实的可行性。而中国立国规模大,小农经济发展早,散布全国,当时要来推行民选制度几乎不可能,况且民众是否真能有效操纵政权,民意多大程度上切实还另当别论。
就中央政府来讲,历来有皇权与相权之争的问题,因自大一统局面开始,皇室便和政府是分开的。从历代相权的演化过程,我们也能看出皇权地位逐渐提高,相权逐渐衰落的局面:汉制宰相作为政府领袖,掌握政府实权;唐宰相由领袖制变为委员制,分而为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已分割相权互为制衡;宋撤门下尚书,仅留中书在内廷,军事财政用人全不在宰相;明则中书亦废,六部分头而治,形成多头政府;至清军机建立,六部仅作执行机关,无权对下直接发命。这也与上述皇权世袭相关,皇权世袭宰相却非世袭,皇权地位尊严不断升,政府的权不断降。这也是中国政治史上一大问题,制衡越来越薄弱。
就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来讲,自汉代官级扁平,转换灵活,至清中央在地方层层下派官员,不许地方有真正权柄,则是中央日益集权,地方政权逐渐衰落。这从某一程度是好的,由四分五裂至统一集中,有一凝固的中央,利于政令集中高效,保障执行。然而极而复衰,地方政权衰微也带来地方发展滞缓无持续性,不利于长远。
(二)考试与选举
自汉以来,除皇权世袭为制度正统外,政府里便无世袭制,可以说,历代政府是崇尚文治的士人政府,中国历史上"考试"与"选举"两项制度,其原旨是在政府和社会间打通一条路,好让社会在某种条件某种方式下来掌握政治,预闻政治和运用政治。自汉举孝廉,至唐将进士之门扩大打开,凭事实讲,其显然是在开放政权,这也是科举内在精神。一项制度能延续存在几千年,必有其生命力,但运行越久,也像机器年久折耗一般,有其积弊。一方面,形成重文求仕的社会风气,加之传统政治"节制资本"的政策,引导民间才智竟求政治发展,抑制工商资本发展,造成政治上的臃肿病。另一方面,进士及第即可入仕途,人人有入仕的希望和机会(虽不论这机会大小与公平),再加上刻意地重农抑商,逐渐形成一平铺的社会,无法形成有力的团体组织,这于中央加强统治自是好事,但却使得社会没有力量,长久下来不利于推动社会的总体发展。
(三)赋税制度
财政经济是政治制度得以存立和延续的养料,自是有其重要地位。中国自来是农业社会,土地制度又可以说是经济制度的根基,赋税制度与土地制度紧密相连。汉井田制已废,对土地采取自由买卖,轻徭薄赋却未能平均地权,无法抑制土地兼并之风,贫者无立锥,使减轻租税政策失去功效。汉扩大版图需财政支持,由此衍生出"盐铁官营"的政策。唐由租庸调到两税制演变,虽方便了征收,但一任农田自由转移,失却为民置产的精神,亦造成重复征收随地摊派现象,致使贫者愈穷。宋明清以下也基本沿袭两税,政府多在税收制度上着眼用心,而把整顿土地制度这一本源问题放弃了。土地制度的变迁改革本书未多加涉及,感觉也是个很值得研究的话题。
(四)国防和兵役制度
养育政府靠经济,保卫政府靠武力。如前所说中国社会崇尚文治,以文统武,但历代大多对军事这一块亦重视亦注意限制军队权力,尤其唐藩镇割据安史之乱以后。汉全农皆兵,分为卫戍,属民众对国家担负的义务。唐全兵皆农,府兵自给,武官立功,以功名奖励无实职。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中央文臣兼地方事,军权则集中中央,募兵制与长期防御政策不匹配,导致冗兵冗吏,加重财政负担。明卫所制度重归唐制,军队自给,但承平太久,军队制度亦有松懈衰落。清朝由于满族民族特性以及部族政权的巩固需要,初期军事力量较强盛,然也有和明同样的问题,国运隆盛,承平太久,有的八旗子弟一辈子不打仗,优渥特权自然会滋生松懈偏废。这个话题又是好大,强军事、定军心,在当代也是个重要议题吧。这块自己懂得实在太少,不能强加议论。
也像钱穆先生自己说的,历史太复杂,利弊得失,历久始见,本书也只是从几个角度截面来看历代政治制度演变得失,更多是科普读物,不是学术专著,里面的各种说法也未必准确,但作为入门级对历史并无专研的读者来说这本书还是很合适的。我觉得,它所带来最大的启示,不在于学术方面的准确性有多高,对具体制度的解读有多精准,而是教我们郑重对待历史的态度以及启迪我们减少武断的思考。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的文化传统本是延续传承的,历代政治制度之得,之失,于社会,于组织,于个体,应该都是一笔巨大而宝贵的财富。历史终是客观事实,意义挖掘在于对待的态度,减少一些武断,多一些重视落实,旧经验里面寻求一些新问题的解决之道,也不失为一件很好的事。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心得与读后感
樊子悠
这是一本我看了之后爱不释手,并且向身边人强烈推荐的书。被称为神作不是没道理的,很少遇到过让我在短时间内反反复复,看了又看,划了又划的书。
书虽然很薄,可是知识点之密集到让人眼花缭乱的地步,即使你完全不同意书中的观点,你也必须承认看他的书能长很多见识。
对于汉唐为何而强,明清为何而颓的分析非常到位,所谓的黑暗专制并不是一言两语能说清的,可能更多有当时人的妥协平衡与无奈,能够体会到钱常说的对古人常保留一丝温情和敬意背后的深意。
严格说起来,钱穆是经学家,而不是专业的史学家,这本书难免会有史料上的未及之处和漏洞,我们看个总体的分析就好。
从分权和集权的角度
大体的趋势是地方权力逐渐向中央集权的过程。
汉代的地方政治制度可能是最优秀的,地方大员和中央官员在待遇和地位上都基体上平级。
唐代的中央政治制度则比汉代要更政府化一点,地方权力开始减弱。表现在地方大员的下属也必须由中央安排。
宋代开始向中央集权的统治方式靠拢,地方官员的权利也进行了分拆,削弱地方财政。
明代则更加集权,地方官员的权利进一步分拆细化,进一步削弱地方财政
清代因为是部族统治的缘故,将集权发展到了极致。
当然分权也不一定是好事,带来的后果也很严重,就是中央一旦衰弱,就无法控制地方的豪强化,进而反过来下克上,造成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的乱象。宋代也是总结了这个教训而进行中央集权。
中央集权好处在于使得地方衰弱,无力对抗中央;但在外敌入侵的时候却难以形成凝聚力,一旦中央政府被击破,基本上就是国家的整体灭亡。
当代商业上可以参考中国移动在各地分公司权力大的时候,展现出的活力和创新力,以及在权力回收总公司后,展现出来的官僚化和迟缓化的表现。
从皇权和相权的角度
大体的趋势是皇权逐渐压倒相权,最后完全吞并相权的过程。
汉代的皇权相权是共治关系,甚至相权在实权方面更多,管得也更多。
唐代相权开始削减,从个人负责制,拆分为三个衙门的委员会形式。
宋代相权进一步削弱,没有兵权、财权、用人权和监察权。
明代取消了名义上的宰相,要行使宰相的功能则成为了权臣才敢做的事,皇帝只依靠内阁这种秘书处来办公。
清代在内阁基础上增加了军机处,实行皇帝政务不公开的秘密政治。
中国的皇相两权,比较类似董事长和CEO的关系,创始人需要有能力的人才为自己和子孙后代服务,然而要担心的是,权力放出去以后,还怎么保障自己和子孙后代的权力。
"田代姜齐"的故事并没不是孤例,历史上相权到达了顶点的最著名事件,是有名的"穿越者"王莽。当代商业上可以查看国美电器的黄光裕和陈晓的故事。
从经济的角度
经济的问题比较复杂,大体趋势是从一开始的力役、兵役、土地税都要交纳,逐渐变为只有财役税收统一的形式。
汉代税收较轻,有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长时间免收田租的时代,需要全民服兵役、力役,可以通过付钱回避服役。不过国家对人民的责任不多,民间经济也更自由。
唐代的"租庸调制"是力役、财税都要缴纳,不过总体税比汉代更轻。并且国家对人民责任更多,比如土地政策上的"计划经济",后来转为"两税制",变为自由经济。
宋代将五代时期力役、财税都交纳并严重毁灭地方经济的"差役法",改为花钱消灾的"免役法",从此中国人再也不用服"力役"了。兵役制度采用了以终身雇佣形式的"募兵制".
明代从一开始的依据人口统计的土地统计的财税制度,走向了只收田赋的"一条鞭法",不过收银不收粮的形式,让人民还要受到商人的再次剥削,而国家也因为银本位的制度而造成国家资源被西班牙掠夺(中国缺少白银资源,"元"这个字来自于西班牙)。兵役则采用了唐代的"府兵制".
清代的经济钱穆没有说,我觉得可以一说的有康熙的"永不加赋"这样的理想主义政策,雍正的"火耗归公"、"养廉银"这样的现实主义政策。
从力役、兵役、财役都要交纳,向只有财役税收这样的转变,主要是因为古代的通信水平落后,兵役、力役需要精密的人口管理统计,需要长时间付出极大的精力物力和人力,所以最后都转向了相对简单的土地税收形式。而长期只收土地税又会让力役、兵役再次开始征收,导致人民压力越来越大。
而土地买卖的自由化则会造成大量的土地兼并,加上人口的增多,工商业的不发达,当生产力和人口关系达到临界点的时候,古代人类难以摆脱的"马尔萨斯陷阱"就会一次一次的重来。
从人才选拔的角度
大体趋势是从贵族、大族垄断向门第,再向全民开放;从推举到考律诗到经义,再到考八股文。
汉代人才是"选举"制度,比如地方推举,官员推举,举"孝廉"等形式。
唐代中国人拥有了考试的科举制度,把进仕之路向全国人开放,但依然以门第为主。
宋代门第势力已经衰落,科举制度真正的走向了全国人。
明代整合了宋代考"经义"不够严谨客观的事实,开始考变相的律体经义"八股文".
清代出于异族统治的需要,在考试上为满族等统治民族增加了更多的名额和更简单的上升渠道。
中国的人才选拔制度在世界上的很长时间都是非常先进的,而且也是中国的政治官场中少数几乎没有贪污舞弊的,这样的制度保证了最优秀的人能进入政府机构。不过成功模式被人为的的单一化,也造成了最优秀的人不愿进入工商阶层等其他空间。
读后感
1、政治制度离不开当时的人事,脱离了人的动机这个关键,制度就只是单纯的条条框框。
2、政治制度不会凭空出现,也不会凭空消失,各个时代的制度之间,各个制度都有潜在的联系和交织。
3、看上去很好的制度也有变坏的一天,看上去很坏的制度在设立之初往往也来自于良好的用意,因为整个世界都是在不停变化的,不要以现代人后世所处的世界准则来抹杀已往的历史。
4、决定制度的关键是文化,决定文化的关键是民族,决定民族的关键是生活习惯,决定生活习惯的是作息,决定作息的关键是自然环境,决定自然环境的是地理。所以制度的决定一定是受到了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
5、对历史和过去带着一些敬意和温情,一个时代的人只能做好一个时代的事,而人类是一代踏着一代的肩膀才站立起来的,不要因为有过黑暗的部分而将整个历史都全部抹杀了。这也是我不喜欢黑格尔和他的门徒们用国外的单一角度对中国历史的负面评价的原因。
最后再以钱穆的话作为结尾
"我们不要说中国民族衰老了,它的文化不行了,那些空洞话。我们要分析那时的具体事说,换言之,我们要找出历史材料,来说明当时究竟失败在那里。"
"不要以时代事实取代历史事实,历史事实纵然有过失但总有其当时的存在意义,万不可将历史之过失全盘否定。只有学习得,借鉴失才能对当下改革有积极意义。"
看到这些话,再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真真切切的能感受到大师在主流的"民族虚无主义"下的执着和坚持。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500字
读史使人明智,以史为鉴,可以明晰一个国家、民族发展的脉络和历程。从《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我深刻感受到,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既有太平盛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民不聊生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特别是中国历史上关于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丰富哲学思想,穿越时空,历久弥新,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思想文化根基。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我们的制度和治理体系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具有深厚历史底蕴。深入学习、分析和实践历史经验和智慧,有利于我们更加坚定“四个自信”。我们要切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从我国历史上治国理政的制度实践中总结有益经验,指导实践,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解决方案,总结实践智慧。
今天由昨天而来,现代由历史而来,我们要从现在走向未来就不能割断历史,更不能全面否定历史,只有始终怀着对本国历史的温情与敬意,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我们从何处来,只有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才能更清醒地看到我们将要往何处去。我们的自信应该从历史所蕴含的优秀文化中来,撷取精华,铭记历史的馈赠与教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昂首挺胸、阔步向前!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读后感通用
以下为读后感大全编辑为你收集整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读后感,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读书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一部分,相信对于作品这本书的阅读会让人心里感触很多。我们记录心得感悟的最好方式就是可以尝试产出一篇读后感。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读后感 篇1
读了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其主要论述了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教育选举、经济赋税、国防兵役制度,从制度诞生的背景和历史的沿革演绎来分析,在历史中看历史,以其必然性、偶然性和当时的实际要求来检讨得失,读读此书也有利于把历史电视剧看得明白一点。由此我联想到了当代的中国。
对于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是否需要象中国目前这样,搞越来越加强的中央集权确实是个疑问,管理范围过大,层次繁冗,能否管好,能否根据各地不同情况来统筹兼顾,始终是个问题。这方面美国做的比较好,它的每个洲拥有足够的权利来根据自身条件来确定法律、财政、经济发展政策,这样能减少行政层极,提高行政效率,更好的完善地方政治。封建政治发展中,汉代的地方政治一直为后人所称道,应该值得借鉴。当然美国和中国有所不同,目前的我们毕竟改革开放才二十年,在国民经济还不太发达,人民生活水平还不太高的情况,集中力量办大事或许是个较好的选择。
接着是关于政治与现实的关系。汉代君权和相权大致是并列的,而到了明代,朱元璋把相权的大部分拿到了自己的权利范围里。这些变革与制度本身特点、制度的发展以及人事都有关系,当然更重要的是符合现实需要。但是朱元璋对宰相的废止实际上是为维护个人权威和独裁服务的,那么作为“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如何让制度跟随现实而变迁,如何让制度的变迁真正为老百姓服务似乎应该作为目前的发展标竿。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上,对制度的完善和变革该如何做。八十年代,一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拉开了改革的序幕,并在接下来的二十年内证明了这个论断的无比伟大光荣正确,那么“实践标准论”同样适用于现在以及以后的制度变迁,只要充分把注意力放在人民群众那去,充分发挥老百姓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扬民主和自由而不只是说一套做一套,相信制度一定能够越来越适应现实,那样伟大光荣正确才名副其实。
再者是中外制度的比较。孙中山曾经说中国古代政治比西方先进,这是实话。中国封建制度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越发完备和巩固,汉唐之时达到顶峰,盛极而衰,腐朽和专制越来越明显,终于到清代在内外的合力作用下把封建制度带到了终点。一百年前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制度,但是封建思想直到今天仍然或多或少的占据着“子民”的大脑,正是由于发展完备所以封建思想的余孽才如此顽固,如此根深蒂固。相反,华夏文化发达之时,欧美只是蛮痍之地,放眼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借助资本的力量迅速壮大,美国更是称霸全球,原因何在,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这样看来,欧美国家正是因为封建体制的不发达、不辉煌锻造了资本的力量,解放了人民的思想,反而在当前世界中独占鳌头。对于中国来说,二战后的物质景象就是一穷二白、白纸一张,然而人民的思想却远远不是白纸一张,而是沉浸着中国两千年封建思想的余辉,思想的力量永远不可小视,两千年思想又不会在一代两代的传承之后荡然无存。物质可以摧毁,可以再建,思想由于不可见往往不能受到重视,中国目前的发展困境表面上看在制度,实质上在人民的思想,试想人人都赞成自由民主,人人都欣赏民权法治,国家制度又岂能停滞于此?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读后感 篇2
去年,爸爸买了一本名叫《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书,它是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先生写的。不过,我并没有对这本书产生多大兴趣,因为一听名字,就会给人一种很枯燥的感觉,所以,我一直没动这本书。后来,爸爸无意中翻开了它,一口气就看完了,并对我说:“别被书名骗了,一点也不枯燥,很好看!”虽然爸爸这样说,但我还是等到半年后才翻开它。
一开始看,就觉得爸爸的话果然没错,我也一口气看完了。总的来说,这本书很长知识,推翻了我之前很多错误认识。
一开始,钱穆先生就讨论了汉代皇室和政府的问题,原来,古代的皇帝一般也不是为所欲为,亦有政府及其领袖--宰相与之抗衡。可是为什么先讲汉代呢?因为钱穆先生认为,在秦汉之前,都是封建统一,秦汉以后,才有更像样的政府,而秦代是汉代的开始,汉代时秦代的延续,所以先讲汉代。
之后钱穆先生又先后讲了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及其考试、经济、兵役、赋税等制度。
唐、宋、元、明、清,是众所周知的,然而钱穆先生却没有讲元代,这是因为元代制度的野蛮,且只知道底层的一些片面。元代没有史官,汉人也无法当大官,所以元代的制度我们不得而知,《元史》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由带着怨恨的明代人编写的。
平时,经常可以看到:某时期某家族很有权势,有时就会误以为官位也是可以世袭的,不然,古代只有一个职位可以世袭,就是皇帝。至于那些有权势的家族,不过是某人当官,家里有很多书,于是子孙有文化,也能当官。
这下,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说“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了,在古代,有文化就能当官,要想有文化,就得读书。可在印刷术、造纸术发明之前,读书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一根竹简只能写二十几个字,丝帛又太贵,而且它们俩都得用手抄。虽然官位不能世袭,但书可以世袭,书世袭了,知识也就世袭了,知识世袭了,官位也就“世袭”了。
离我们最近的朝代--清代,钱穆先生认为,它的制度没有几个可以称赞的地方,而且到后期极其腐败。清代,是一个专制王朝,不过它并不是皇帝专制,而是部族专制。
现在很多人认为(包括当时很多人),明清时期所有东北人都是满洲人,其实满洲只是东北的一个小村庄而已。搞笑的是,后来末代皇帝溥仪连自己家族的历史都没搞清楚,和日本人自称东北为“满洲国”。
看完这本书,在结合书中讲的汉、唐、宋、明、清五代的制度,我发现一个制度不可能永远都是好的,当一个朝代被推翻时,下一个朝代的制度都会有所变化,所以,一个制度无论刚开始再好,终究都是要变“坏”的。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读后感 篇3
每当大家滔滔不绝地谈论中国历代政治时,“封建君主专制”总是第一个被引用的词眼。我们已经习惯于理所当然地认为中国古代政治是不堪回首的往事,尤其在近代经历过黑暗的侵略史后,更全盘否定了古代政治制度的光辉之处。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作者钱穆向大家说明了几千年的中国政治史也有它争奇斗艳的一面,让我们对古代政治有了另外的感悟。
中国过去的政治纵要说它专制,也不能不认为这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专制,它自有制度,自有法律,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决定一切。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政治主要是两条线,中央与地方的权力之争,皇权与相权之争,这两股力量的交锋相错最终是中央战胜地方形成中央集权,皇权打败了相权导致丞相被废除。然而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国领土之大,人口之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难以滋养民主制度的土壤。我们更应该了解古代政治并非真是极端的君主专制。汉代的中央政府里面三公九卿,唐代的三省分制划分了中央的权力,并且各机构之间互相牵制,就是皇上如果没有充足的理由也不能随意发号施令,如果他真要一意孤行,那么终究是要被历史淘汰的。唐代皇上颁发命令需要先由中书省制定,门下省审批,最后由尚书省执行。就是封建专制严重的清代,也只能说是部族专制,仍非皇帝专制。因为皇帝个人并没有掌握整个主权,皇帝只是代替了宰相的一部分权力。我们也许不曾知道明制常朝有两种:一种叫御殿,即在大殿内朝会议事;一种叫御门,即到奉天门,让老百姓也可以见面说话。清朝故宫的午门是预备皇帝和民众见面的阳台。这样的古代制度类似我们今天民主政治的踪影。所以,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我们不能一言以蔽之,把它批得一无是处。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存在冗官现象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宋代冗兵冗官现象严重是导致其衰败的重要原因,明代时期也同时存在这样的问题。明制地方行政制度最低一级是县,县上面是府和州,又往上是省,即承宣布政使司,这三级之后还有三个分司。这样纷繁复杂的行政体系导致行政效率低下。对比起今天中国当今的行政部门也隐藏同样的问题,部门之多,职责不明确,责任推诿。所以中国之将来,是如何把社会政治上种种制度来简化,继续彻底地进行政治改革,不再重蹈历史的覆辙。
一项好制度,若能永远好下去便将使政治窒息,再不需要后代人来努力改善,惟其一切制度都不会永久下去,才使我们在政治上勇往直前。制度也只是历史事项中的一目,人类整部历史便没有百年不变的,每项制度之变有其可变的限度,在变动中导出它不变的本源。纵观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每当改朝换代之后总会有新的制度来统治新的时代,不断地寻求与本时代相适应的制度。所以当我们回首历史时,我们应该以正确的历史观评价历史,而不是一味地否定或肯定。同时我们更明白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只有与时俱进,找到符合实际的才是最好的。
历史终是客观事实,是一个个的偶然与片段组成的结合点。历史本身没有对错之分,不对的是我们不注重历史,不把历史作参考。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读后感 篇4
从年前一直读到年后,断断续续竟花了大半个月的时间才读完这本小小的书。读此类学术性很强的书籍,我向来读的慢。不过每天读一点,反倒读的下去。
豆瓣书评中,很多书友说书读起来稍感艰涩,因其艰涩难免让阅读枯燥无趣。诚然,钱穆先生在书中的用语和现如今的大白话相差甚远,但我反而觉得,书中的遣词造句尽显大家风范,很多语言和描述都值得反复品味。用某豆瓣友邻的话来说,别人需要长篇累牍才能讲明白的事情,钱穆先生三言两语便能道个明白。
读了这本书,我愈发觉得,天下道理,无不相通;讲政治的书,如果仔细体会,深谙其意,何尝不能用诸生活和工作中,甚至对人生有启发意义。
下面是几点读完本书的感受,记录之。
1.你知道的或许是不知道的
可能是受初高中历史教育的影响,也或许受影视剧荼毒,在不少人的观念里,对于中国古代的政治和皇帝往往都是“专制”“皇权”等等刻板映像。但是在书中可以看到,汉唐宋时期的皇帝并非独裁专制,“皇权”是受到“相劝”的制约的;到明代时,宰相虽被明太祖撤掉,但明朝皇帝依然受制于当时的制度,绝非专制;直到清代时,才实现了专制,但也并非皇帝个人的专制,而是皇帝背后的满洲部族的专制。但清代的专制也有其历史原因所在,绝不同于前朝历代。
而我们后世人好像以一清代就代替了历朝各代,确实既不客观又不公正。
这一点认识对我的冲击算是比较大的,自己笃信了十几年的事情,忽然间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
推而论之,生活中有多少我们觉得是对的、深以为然的事情,可能并非如此,但是因为我们相信它是对的,便不会去追究其真伪,所以如非机缘巧合,我们也就没有办法去了解背后真相。
2.客观地看待问题
钱穆先生在书中说:“任何一制度,决不会绝对有利而无弊,也不会绝对有弊而无利。”
后世人看待古代政治制度总习惯以“封建、专制”一言以蔽之,先不说光谈专制本身就是偏颇的,只说封建也不一定就是错的、不好的,细论起来,如果一个制度在其产生之初就是错的,断不会延绵数十年乃至数百年,必然是其产生之初利大于弊才会被大众所接受。
现代人总说中国的教育制度不如国外,但中国的教育制度延绵数千年,自有其道理在。我们也不能一棒子抡死。
3.避免上帝视角
钱穆先生在书中反复强调,要讲某一代的制度得失,必须知道此制度实施时期有关各方意见之反映,也既“历史意见”。
而后世人单凭自己所处的环境和需要来批评历史上已往的各项制度,用“时代意见”裹挟“历史意见”,未免是站在上帝视角。
这让我想到,作为互联网从业者,有时我们习惯性去点评别家的产品,大有一副指点江山的架势;但是抛开每个产品内部的环境和条件,以及其他我们不可知的背景,我们妄自评判实在可笑。
4、事情发生有其因果
任何制度都不是一朝空降而成也不是一夕拔地而起的,自有其历史因由。
有些事情孤立地去看,只站在事情发生的当下去看,很可能看不清楚看不明白,但是如果往回看看,追究事情发生的起源和历史,却能得到更深刻的认识。
推而论之,我们现在的所有处境,都是我们的过往造就的;遇事只停留在当下埋怨,不妨回到过去寻求原因。
5.谏官制度的思考
最后一点让我影响很深刻的是自汉唐以来就存在的谏官制度。
书中描写,唐朝皇帝和宰相议事时,谏官可参加列席。有时宰相不便同皇帝直接讲的话,谏官却可直言;但谏官本身阶位却不高,皇帝听其言,是因为谏官本身职责便在谏言,不关乎其身份高低。
这让我联想到,如果我们在工作中,可以抛开对个人的偏见,仅就其职责和专业性看,沟通是不是会更顺畅;在此前提下,即使大家互有争论,但只从职责看,也断不会有大的不良影响。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500字
这本是继《万历十五年》之后又一本让我爱不释手的有关历史作品的书籍。被称为神作不是没有道理,薄薄的一本书,知识点密集到让人眼花缭乱的地步。书中某些观点虽不太认同,但必须承认看他的书能增长很多见识。
文中内容不再概述,只说自己几点读后感:
1、政治制度离不开当时的人事,脱离了人事单看制度,制度只是单纯的条文。
2、政治制度不会凭空出现,也不会凭空消失,各个时代的制度之间,各个制度都有潜在的联系和交织。
3、看上去很好的制度也有变坏的一天,看上去很坏的制度在设立之初往往也来自于良好的用意。我们不该单凭时代意见来抹杀以往的历史意见。
4、钱穆先生对历史和过去带着敬意和温情,一个时代的人只能做好一个时代的事,而人类是一代踏着一代人的肩膀才站立起来的,不要因为有过黑暗的部分而将整个历史全部抹杀。
钱老先生在这本书时,正值中华文明的低潮期,对于我们自己的历史传承,许多人都生出了怀疑之心,而倾心于英美。当时不乏一些人倾向于对历史绝对否定,所以在该书中,钱老先生反复地提到一个观点,评价古代的政治体制要结合当时的历史情况,决不能以专制黑暗四字抹杀历史。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真真切切感受到钱老先生的执着和坚持!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1200字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600字
大体看来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有着关键的几处转折。
秦以前的中国,基本上为封建诸侯统治,没有形成体系。
秦汉才开始施行统一政府管理,中央设政府,地方设郡县。
皇帝世袭担任,政府里的官职则或推荐或考取不一定能世袭担任。
中国有着读书人治天下的悠久历史。
皇帝身边,来来去去的有门第贵族、军事集团、宦官团体,但一直有着读书人的身影。
后来,朝代更迭,皇帝无数次易主,但政府这一形式已经确立,后续大多是在此基础上的更变。
汉代为宰相治理全国;唐代三省六部制;明代则废除宰相由皇帝全权负责。
这些治理方法有好的一方面也存在弊端。
汉代宰相治理全国权利相对统一,有利于集中统治。宰相就有可能篡夺年幼皇帝的权利,形成外戚夺权,发展家族势力。
唐代三省六部制一方面把权利分给部门,决策时进行民主讨论,另一方面权利分散,容易造成互相推诿扯皮,不利于政务执行。
明代废除宰相由皇帝负责,权利也相对集中,但是有的皇帝几十年没有上过朝,在内阁办理事务,于是大臣和皇帝隔绝,给了太监可乘之机。
上面说的还只是各个朝代的政府组织,书中还讲述了各个朝代选拔任用人才的方式、对人民进行户籍管理及税收的方式、兵役及军队的运行模式等等,我就不一一细说了。
这本书,让我对政治制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制度是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一定是适应了当时历史发展时期所产生的,肯定是有利也有弊的。
我们不能仅仅用现在的标准去完全推翻当时的制度,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中吸取好的经验,防范有可能产生的弊端。
这本书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2600字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2600字
这是一本我看了之后爱不释手,并且向身边人强烈推荐的书。被称为神作不是没道理的,很少遇到过让我在短时间内反反复复,看了又看,划了又划的书。
书虽然很薄,可是知识点之密集到让人眼花缭乱的地步,即使你完全不同意书中的观点,你也必须承认看他的书能长很多见识。
对于汉唐为何而强,明清为何而颓的分析非常到位,所谓的黑暗专制并不是一言两语能说清的,可能更多有当时人的妥协平衡与无奈,能够体会到钱常说的对古人常保留一丝温情和敬意背后的深意。
严格说起来,钱穆是经学家,而不是专业的史学家,这本书难免会有史料上的未及之处和漏洞,我们看个总体的分析就好。
从分权和集权的角度
大体的趋势是地方权力逐渐向中央集权的过程。
汉代的地方政治制度可能是最优秀的,地方大员和中央官员在待遇和地位上都基体上平级。
唐代的中央政治制度则比汉代要更政府化一点,地方权力开始减弱。表现在地方大员的下属也必须由中央安排。
宋代开始向中央集权的统治方式靠拢,地方官员的权利也进行了分拆,削弱地方财政。
明代则更加集权,地方官员的权利进一步分拆细化,进一步削弱地方财政
清代因为是部族统治的缘故,将集权发展到了极致。
当然分权也不一定是好事,带来的后果也很严重,就是中央一旦衰弱,就无法控制地方的豪强化,进而反过来下克上,造成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的乱象。宋代也是总结了这个教训而进行中央集权。
中央集权好处在于使得地方衰弱,无力对抗中央;但在外敌入侵的时候却难以形成凝聚力,一旦中央政府被击破,基本上就是国家的整体灭亡。
从皇权和相权的角度
大体的趋势是皇权逐渐压倒相权,最后完全吞并相权的过程。
汉代的皇权相权是共治关系,甚至相权在实权方面更多,管得也更多。
唐代相权开始削减,从个人负责制,拆分为三个衙门的委员会形式。
宋代相权进一步削弱,没有兵权、财权、用人权和监察权。
明代取消了名义上的宰相,要行使宰相的功能则成为了权臣才敢做的事,皇帝只依靠内阁这种秘书处来办公。
清代在内阁基础上增加了军机处,实行皇帝政务不公开的秘密政治。
中国的皇相两权,比较类似董事长和CEO的关系,创始人需要有能力的人才为自己和子孙后代服务,然而要担心的是,权力放出去以后,还怎么保障自己和子孙后代的权力。
田代姜齐的故事并没不是孤例,历史上相权到达了顶点的最著名事件,是有名的穿越者王莽。当代商业上可以查看国美电器的黄光裕和陈晓的故事。
从经济的角度
经济的问题比较复杂,大体趋势是从一开始的力役、兵役、土地税都要交纳,逐渐变为只有财役税收统一的形式。
汉代税收较轻,有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长时间免收田租的时代,需要全民服兵役、力役,可以通过付钱回避服役。不过国家对人民的责任不多,民间经济也更自由。
唐代的租庸调制是力役、财税都要缴纳,不过总体税比汉代更轻。并且国家对人民责任更多,比如土地政策上的计划经济,后来转为两税制,变为自由经济。
宋代将五代时期力役、财税都交纳并严重毁灭地方经济的差役法,改为花钱消灾的免役法,从此中国人再也不用服力役了。兵役制度采用了以终身雇佣形式的募兵制。
明代从一开始的依据人口统计的土地统计的财税制度,走向了只收田赋的一条鞭法,不过收银不收粮的形式,让人民还要受到商人的再次剥削,而国家也因为银本位的制度而造成国家资源被西班牙掠夺(中国缺少白银资源,元这个字来自于西班牙)。兵役则采用了唐代的府兵制。
清代的经济钱穆没有说,我觉得可以一说的有康熙的永不加赋这样的理想主义政策,雍正的火耗归公、养廉银这样的现实主义政策。
从力役、兵役、财役都要交纳,向只有财役税收这样的转变,主要是因为古代的通信水平落后,兵役、力役需要精密的人口管理统计,需要长时间付出极大的精力物力和人力,所以最后都转向了相对简单的土地税收形式。而长期只收土地税又会让力役、兵役再次开始征收,导致人民压力越来越大。
而土地买卖的自由化则会造成大量的土地兼并,加上人口的增多,工商业的不发达,当生产力和人口关系达到临界点的时候,古代人类难以摆脱的马尔萨斯陷阱就会一次一次的重来。
从人才选拔的角度
大体趋势是从贵族、大族垄断向门第,再向全民开放;从推举到考律诗到经义,再到考八股文。
汉代人才是选举制度,比如地方推举,官员推举,举孝廉等形式。
唐代中国人拥有了考试的科举制度,把进仕之路向全国人开放,但依然以门第为主。
宋代门第势力已经衰落,科举制度真正的走向了全国人。
明代整合了宋代考经义不够严谨客观的事实,开始考变相的律体经义八股文。
清代出于异族统治的需要,在考试上为满族等统治民族增加了更多的名额和更简单的上升渠道。
中国的人才选拔制度在世界上的很长时间都是非常先进的,而且也是中国的政治官场中少数几乎没有贪污舞弊的,这样的制度保证了最优秀的人能进入政府机构。不过成功模式被人为的的单一化,也造成了最优秀的人不愿进入工商阶层等其他空间。
读后感
1、政治制度离不开当时的人事,脱离了人的动机这个关键,制度就只是单纯的条条框框。
2、政治制度不会凭空出现,也不会凭空消失,各个时代的制度之间,各个制度都有潜在的联系和交织。
3、看上去很好的制度也有变坏的一天,看上去很坏的制度在设立之初往往也来自于良好的用意,因为整个世界都是在不停变化的,不要以现代人后世所处的世界准则来抹杀已往的历史。
4、决定制度的关键是文化,决定文化的关键是民族,决定民族的关键是生活习惯,决定生活习惯的是作息,决定作息的关键是自然环境,决定自然环境的是地理。所以制度的决定一定是受到了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读后感)
5、对历史和过去带着一些敬意和温情,一个时代的人只能做好一个时代的事,而人类是一代踏着一代的肩膀才站立起来的,不要因为有过黑暗的部分而将整个历史都全部抹杀了。这也是我不喜欢黑格尔和他的门徒们用国外的单一角度对中国历史的负面评价的原因。
最后再以钱穆的话作为结尾
我们不要说中国民族衰老了,它的文化不行了,那些空洞话。我们要分析那时的具体事说,换言之,我们要找出历史材料,来说明当时究竟失败在那里。
不要以时代事实取代历史事实,历史事实纵然有过失但总有其当时的存在意义,万不可将历史之过失全盘否定。只有学习得,借鉴失才能对当下改革有积极意义。
看到这些话,再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真真切切的能感受到大师在主流的民族虚无主义下的执着和坚持。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500字读书感悟
读史使人明智,以史为鉴,可以明晰一个国家、民族发展的脉络和历程。从《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我深刻感受到,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既有太平盛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民不聊生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特别是中国历史上关于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丰富哲学思想,穿越时空,历久弥新,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思想文化根基。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我们的制度和治理体系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具有深厚历史底蕴。深入学习、分析和实践历史经验和智慧,有利于我们更加坚定“四个自信”。我们要切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从我国历史上治国理政的制度实践中总结有益经验,指导实践,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解决方案,总结实践智慧。
今天由昨天而来,现代由历史而来,我们要从现在走向未来就不能割断历史,更不能全面否定历史,只有始终怀着对本国历史的温情与敬意,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我们从何处来,只有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才能更清醒地看到我们将要往何处去。我们的自信应该从历史所蕴含的优秀文化中来,撷取精华,铭记历史的馈赠与教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昂首挺胸、阔步向前!(周洁)
热门精选:《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读后感汇集
通过读书我们能够提高自身的素养,还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每个人对于优秀的书籍,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那么这个时候就有必要写一篇关于书籍的读后感。读后感是人们从书中得出的一些启发和心得。在写读后感时怎样把自己的真实感悟写出来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热门精选:《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读后感汇集”,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读后感(篇一)
兼论我国古代制度建设的得失--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我国现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钱穆先生的专题演讲合集。钱穆先生成长于社会动荡的清末民初,晚清以来,西方列强打开中国的大门,带来了深刻的历史变革,兴起西学东渐之风。19xx年前后,面对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浪潮的侵袭,我国各领域的学者掀起一股研究诸子百家的风潮,钱穆先生在此风潮的影响下开始专注于我国古代各种制度的研究,他最早的著作是对先秦诸子百家的事迹和思想进行考察的《先秦诸子系年》,在学术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此后钱穆先生又先后发表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国史大纲》《中国文化史导论》《文化学大义》《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历史精神》《中国思想史》《宋明理学概述》《中国学术通义》等著作,对中国历史的制度和发展有自己深刻的理解。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合集中主要对古代中国从汉代到清代的包括政权组织形式、官员的职权构架、考试监察制度、经济赋税制度以及军队兵役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进行了简明扼要的对比概述。按照历朝历代的发端、演化与变革的顺序,一一陈述了它们各自的优势与不足。《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以全面透彻的视角对中国的政治历史进行了最为扼要的陈述,见解独到。《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对各种制度准确的把握和分析,还在于他拨云见雾,解开了近现代许多文化学者对我国历史文化方面的各种疑惑,修正了许多误读,让国人重新了解我国传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脉络。
在真正拜读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之前,其实我就已经对这本著作有了初步接触,在高中历史课本中,在各种试题和练习中,都可以见到钱穆先生此书的一些观点。钱穆先生的文字十分浅显易懂,而且充满妙言妙语,读起来非常有趣,我很快就读完了全书。中学时期学习历史时,由于时间和精力所限,对许多制度只能不求甚解,无法构成体系。读完此书,终于感觉对从汉唐到清朝的发展有了清晰的认识。
本书最独特之处在于,与一般学者所秉持的中国古代封建专制统治就是皇帝凌驾于万人之上的观念不同,钱穆先生认为真正统治封建社会的并不是皇帝一个人,而是由士人阶级组成的政权组织,皇权和政权之间不是简单的统治与被统治关系,也包含着许多制衡和合作关系,许多制度的发展和走向也是在历史条件的催化之下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
本书中还有很多独到的见解,在书中,钱穆先生从中外历史条件的不同点出发,探究了我国古代民主制度出现的可能性。无论是古罗马帝国还是希腊城邦,人们都聚居在山地间的小块平地,所有的事项都由拥有投票权的公民在公民大会进行讨论,民主制度发展得很快。与西方民主制度滥觞的欧洲地区不同,我国幅员辽阔,平原广布,人口众多,常年散居各处,基本上以小农经济为主,民心的分散使得民主制度难以形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古代中国始终被皇权所把持,实际上仍然是由政府在治理国家,代表皇权的皇帝只不过是发号施令。中国古代所谓的政府也就是以丞相或者宰相为首的统治集团,虽然国家主权名义上归皇帝所有,但皇家并不能把持行政权,尤其在明朝之前,统治集团才是国家行政的主体。直到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废除行省制度,设立三司,将地方大权集中到中央,同时废除丞相,以六部代替,制定卫所制度加强对军队的统治,改御史台为都察院以监察百官,并设置了锦衣卫等特务机构,从方方面面削弱行政集团的权力,将所有权力集中在皇帝本人手中,甚至设立私人内阁来代替行政集团辅助皇帝统治国家,这样才使得国家完全成为皇帝的国家。接下来的清朝,从关外而来的女真族接替明朝更加加强了专制集权统治,将贵族统治推上高潮,形成皇权独大的局面。所以,正如钱穆先生文中所述:清朝仅余法术而无制度。
钱穆先生在书中非常推崇汉唐的政治,对于后世几个朝代则持批评态度。他认为明清时期之所以政治制度上较之前几代发展走向了畸形,本来皇权与行政权相互制衡的情形被打破,皇权空前加强,尤其是清朝,入关以后的女真族将本族的统治凌驾于士子统治之上。这些问题原先我在学习高中历史时觉得十分不能理解,但经过钱穆先生的解读,我明白了这一切都是顺着历史潮流而作出的选择。在当时的情况下,以满族血统为主的女真部落从关外莽莽荒原进入几乎一直被汉族士子统治着的中原地区,势必要采取重用本族、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政策来稳固自身统治。历史的发展历程都是大体相同的,一个统治集团能够兴起,发展壮大,甚至不断扩张,都是大势所趋,而面对不断变化的现实状况,如无应对措施,就很难逃脱走向衰败的命运。所有的制度与政策在制订的最初都是结合现实条件,经过慎重考虑作出的。当权者会随着朝代不断更迭,但政治体制的实质仍然没有改变,这种稳定就是因为在没有外力侵袭的几千年间,政治体制都是遵循着中国的国情而建立的,无论其外壳是怎样的,内核不发生变化,即使皇帝的位置换了人来坐,统治集团的人员和方针发生改变,中国封建社会的根本仍然不会被动摇。
在本书中钱穆先生对汉代的制度论述最为详细,他认为,汉代可以被称为是中华文明奠基的朝代,汉族、汉字、汉人,这些概念都源自于汉代。首先他提到,汉代兴起的儒学文化到今天仍然影响着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汉代著名丞相董仲舒在复兴儒学时提出了以礼入法的观念,他提倡将礼与法相结合。以法学的视角来看,经过了秦代的严刑峻法时期,汉代统治者吸取教训,注重休养生息,将儒学思想融人法制建设,具体来说就是在立法、司法、执法过程中,将传统的宗法观念内化其中,比如影响后世至今的亲亲得相首匿观念。亲亲得相首匿规定配偶和三代以内直系血亲,除了谋反、谋大逆等重罪外,都可以相互包庇犯罪行为。礼法结合的思想一直延续到后来的历朝历代,甚至到今天。接着,他还探讨了政治层面汉代走向强盛的因素,认为郡县制的落实使得汉代真正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国家。虽然史书中都认为郡县制是从秦朝开始实施的,秦丞相李斯力争废分封,置郡县,在郡设长官郡守,在县设长官县令,地方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但其实郡县制真正实施是在汉朝,汉朝在全面推行郡县制之后,又对它进行改革,以迎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杜绝了分封制之下政治发展被宗法血缘把持的缺点,划定了明确的行政区划,便于管理,使得地方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在当时是迎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除了对政治和法制的讲解,我也非常关注钱穆先生对古代体制建设的看法。钱穆先生在书中写到中国古代的权力制衡和分权思想,他认为三权分立并不是西方人的专利,我国很早就有了这种思想的滥觞。正如上文所述,在古代中国,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皇权独大,一个朝代必然有一个或者好几个统治集团,虽然看起来听命于皇帝,为皇权所压制,实际上也能够压制皇权。就像隋唐兴起的三省六部制,在中央设立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统领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分别掌管决策权、审议权和执行权,避免了皇权独揽一切的局面。
作为一个法学生,在读完此书后,通过钱穆先生的书了解到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由全盛到衰败的历程和原因,结合本专业的热点问题,我深有感触。
首先,统治集团均重视地方政权的建设。从汉唐到明清的几代之间,国家政权的发展是越来越有中央集权的趋势,一方面国家政体进步,为了政令行之有效当然是需要集权的,不管是哪个国家,没有权力的政府不要说维持政局稳定,甚至维持国家不走向分裂都很困难。不过,权力集中的程度太高也会问题重重。因为权力是有限的,如果中央掌握的权力过大,把地方的权力都攫取了,那么地方政权就会日渐衰弱。从汉唐到明清,甚至到了民国时期,就是一个中央逐步侵夺地方政治权力的过程,孙中山先生就针对这个问题提出过看法,他认为我们的行政区划制度以及地方行政权的内容都应该重新划分。但是可惜的是,到了今天这个问题仍然没有被从根本上解决。从本书的角度出发,我们应当从汉唐等朝代吸取经验,加强地方各方面的建设。国家统一首要应该坚持的政治正确,但地方经济、文化的进步也将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国家建设要多多关注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各项制度的完善,从地方行政区划的划分到地方财权、赋税权力等各方面制度的设计要从促进地方体制发展出发,放权于地方,以地方的发展促进整个国家的发展。
其次,我们还应当从历朝历代汲取限制特权、追求平等的观念。一般的观点都认为中国古代是封建社会,皇权当道,但在钱穆先生看来,中国古代许多方面的平等程度是十分高的,首先一点就体现在人才选拔方面。两汉开始实行察举制,它不同于先秦时期的制度,是由地方行政长官在其辖下选举孝廉,推举给上级参加考试,考试合格者就能够进入官场。察举制是我国古代比较完善的人才选拔制度,由于将考试结果视为重要的考核标准,有统一的考试内容和选拔标准,保证能够贯彻人才选拔的标准,保证竞争相对公平,社会底层的人才能够流动到上层。而到了隋唐,科举制取代了察举制,连入门考核都省去了,只需要通过读书考试就能走上仕途,不仅降低了平民出人头地的门槛,还促进了教育发展,提高了官员的文化水平,对整个国家的发展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这种平等对于社会稳定和文教事业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所以,追求社会平等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锄强扶弱,只有人民的平均生活水准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整个国家才能走向强盛。在促进社会平等方面,可以吸取我国古代选拔人才的经验,改革公务员任用考核制度,提升公务员综合素质,加强基层政治人才的培养和教化。
钱穆先生对于皇权和相权的看法也有许多值得深思之处。他之所以推崇汉唐政治而对宋元明清颇有微词,就是因为当时相权与皇权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平衡。汉朝取代秦后,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在安邦定国时极为倚赖丞相制度,相权与皇权共同发展、制衡,作为统治集团的代表,丞相的数量也从一开始的一个人发展为左右丞相两个人,相权极大,甚至皇帝都不得不忌惮。到了唐朝,丞相制度演变出三省六部制,这可以说是相权与皇权平衡最为优越的制度设计。它标志着相权制度不再单纯只是丞相的权力的象征,而成为超越皇权的一种初级的民主决策机制。在三省六部制的框架下,国家大事都要由中书、门下两省集体商议决定,皇帝在象征性行使完审批权之后,具体的执行权又交给了六部。在这种情况下,皇帝的资质好坏对于朝政的影响并不那么明显。但是到了宋朝,不仅三省六部制形同虚设,宋太祖还通过杯酒释兵权等措施集中军权、财权于皇帝手中,而且宋朝皇帝还通过不断更换宰相来架空相权,同时为了处理政务,设置许多临时性职位,造成冗官的现象,整个国家的政治效率十分低下。而发展到明清,明太祖朱元璋甚至直接废除丞相制度,妄想将所有政事紧握在皇帝一人手中,却使自己陷入日夜操劳,使得政务处理的效率降低。在明清时期,固然出现了诸如康乾盛世这样看似全盛的时期,但这不过是因为皇帝足够有才能,足够勤勉。一旦不能培养出明君,皇帝的个人视野不够宏大,决策有失英明,就会使得王朝走向衰败。这就是为什么清朝末年再多仁人志士都无法挽回大清灭亡的趋势。从汉至清的权力制衡之路,我们不难看出,宋朝开始,实际上已经奠定了封建社会走向末路的基调,其原因就在于皇权对相权的分割。须知,一个政权的长久稳定绝对不是靠掌权者个人的政治才华,好的制度永远比好的领导者更加有利于政权发展。在当代,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通过制度建设减少执政者思路缺陷带来的局限,努力实现国家建设不受到政权更替的影响,政府保证高效运转。
翻阅史书,我们能找到许多成功的范例,也有太多前车之鉴。国家建设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又极容易误人歧途的过程,诸如前文提及的使唐朝走向全盛的科举制度,到了明清,由于考试形式僵化,考核内容陈旧,已由最早选拔优秀人才的好制度变成禁锢人才发展的枷锁。从本书考察中国政治得失,从皇权与相权相争,权力为士人阶层掌控在手,到皇权逐渐排斥相权,一直到最后完全沦为中央集权的皇权统治,中国古代的传统政治在潜移默化中发生转变,最终许多制度出现了冗余而没有进步的流弊,清朝末年,列强入侵更是给本来发展就在走向末路的封建政治一记重击,探究其原因,无非是国家发展走向了歧途,没有及时扭转局势。其实,不管是发展地方建设、追求社会平等,还是加强制度设计,以上几点归根究底来说,政治体制建设无论如何都不能任意而为,要遵循历史发展的潮流。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读后感(篇二)
从年前一直读到年后,断断续续竟花了大半个月的时间才读完这本小小的书。读此类学术性很强的书籍,我向来读的慢。不过每天读一点,反倒读的下去。
豆瓣书评中,很多书友说书读起来稍感艰涩,因其艰涩难免让阅读枯燥无趣。诚然,钱穆先生在书中的用语和现如今的大白话相差甚远,但我反而觉得,书中的遣词造句尽显大家风范,很多语言和描述都值得反复品味。用某豆瓣友邻的话来说,别人需要长篇累牍才能讲明白的事情,钱穆先生三言两语便能道个明白。
读了这本书,我愈发觉得,天下道理,无不相通;讲政治的书,如果仔细体会,深谙其意,何尝不能用诸生活和工作中,甚至对人生有启发意义。
下面是几点读完本书的感受,记录之。
1.你知道的或许是不知道的
可能是受初高中历史教育的影响,也或许受影视剧荼毒,在不少人的观念里,对于中国古代的政治和皇帝往往都是“专制”“皇权”等等刻板映像。但是在书中可以看到,汉唐宋时期的皇帝并非独裁专制,“皇权”是受到“相劝”的制约的;到明代时,宰相虽被明太祖撤掉,但明朝皇帝依然受制于当时的制度,绝非专制;直到清代时,才实现了专制,但也并非皇帝个人的专制,而是皇帝背后的满洲部族的专制。但清代的专制也有其历史原因所在,绝不同于前朝历代。
而我们后世人好像以一清代就代替了历朝各代,确实既不客观又不公正。
这一点认识对我的冲击算是比较大的,自己笃信了十几年的事情,忽然间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
推而论之,生活中有多少我们觉得是对的、深以为然的事情,可能并非如此,但是因为我们相信它是对的,便不会去追究其真伪,所以如非机缘巧合,我们也就没有办法去了解背后真相。
2.客观地看待问题
钱穆先生在书中说:“任何一制度,决不会绝对有利而无弊,也不会绝对有弊而无利。”
后世人看待古代政治制度总习惯以“封建、专制”一言以蔽之,先不说光谈专制本身就是偏颇的,只说封建也不一定就是错的、不好的,细论起来,如果一个制度在其产生之初就是错的,断不会延绵数十年乃至数百年,必然是其产生之初利大于弊才会被大众所接受。
现代人总说中国的教育制度不如国外,但中国的教育制度延绵数千年,自有其道理在。我们也不能一棒子抡死。
3.避免上帝视角
钱穆先生在书中反复强调,要讲某一代的制度得失,必须知道此制度实施时期有关各方意见之反映,也既“历史意见”。
而后世人单凭自己所处的环境和需要来批评历史上已往的各项制度,用“时代意见”裹挟“历史意见”,未免是站在上帝视角。
这让我想到,作为互联网从业者,有时我们习惯性去点评别家的产品,大有一副指点江山的架势;但是抛开每个产品内部的环境和条件,以及其他我们不可知的背景,我们妄自评判实在可笑。
4、事情发生有其因果
任何制度都不是一朝空降而成也不是一夕拔地而起的,自有其历史因由。
有些事情孤立地去看,只站在事情发生的当下去看,很可能看不清楚看不明白,但是如果往回看看,追究事情发生的起源和历史,却能得到更深刻的认识。
推而论之,我们现在的所有处境,都是我们的过往造就的;遇事只停留在当下埋怨,不妨回到过去寻求原因。
5.谏官制度的思考
最后一点让我影响很深刻的是自汉唐以来就存在的谏官制度。
书中描写,唐朝皇帝和宰相议事时,谏官可参加列席。有时宰相不便同皇帝直接讲的话,谏官却可直言;但谏官本身阶位却不高,皇帝听其言,是因为谏官本身职责便在谏言,不关乎其身份高低。
这让我联想到,如果我们在工作中,可以抛开对个人的偏见,仅就其职责和专业性看,沟通是不是会更顺畅;在此前提下,即使大家互有争论,但只从职责看,也断不会有大的不良影响。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读后感(篇三)
每当大家滔滔不绝地谈论中国历代政治时,“封建君主专制”总是第一个被引用的词眼。我们已经习惯于理所当然地认为中国古代政治是不堪回首的往事,尤其在近代经历过黑暗的侵略史后,更全盘否定了古代政治制度的光辉之处。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作者钱穆向大家说明了几千年的中国政治史也有它争奇斗艳的一面,让我们对古代政治有了另外的感悟。
中国过去的政治纵要说它专制,也不能不认为这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专制,它自有制度,自有法律,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决定一切。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政治主要是两条线,中央与地方的权力之争,皇权与相权之争,这两股力量的交锋相错最终是中央战胜地方形成中央集权,皇权打败了相权导致丞相被废除。然而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国领土之大,人口之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难以滋养民主制度的土壤。我们更应该了解古代政治并非真是极端的君主专制。汉代的中央政府里面三公九卿,唐代的三省分制划分了中央的权力,并且各机构之间互相牵制,就是皇上如果没有充足的理由也不能随意发号施令,如果他真要一意孤行,那么终究是要被历史淘汰的。唐代皇上颁发命令需要先由中书省制定,门下省审批,最后由尚书省执行。就是封建专制严重的清代,也只能说是部族专制,仍非皇帝专制。因为皇帝个人并没有掌握整个主权,皇帝只是代替了宰相的一部分权力。我们也许不曾知道明制常朝有两种:一种叫御殿,即在大殿内朝会议事;一种叫御门,即到奉天门,让老百姓也可以见面说话。清朝故宫的午门是预备皇帝和民众见面的阳台。这样的古代制度类似我们今天民主政治的踪影。所以,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我们不能一言以蔽之,把它批得一无是处。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存在冗官现象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宋代冗兵冗官现象严重是导致其衰败的重要原因,明代时期也同时存在这样的问题。明制地方行政制度最低一级是县,县上面是府和州,又往上是省,即承宣布政使司,这三级之后还有三个分司。这样纷繁复杂的行政体系导致行政效率低下。对比起今天中国当今的行政部门也隐藏同样的问题,部门之多,职责不明确,责任推诿。所以中国之将来,是如何把社会政治上种种制度来简化,继续彻底地进行政治改革,不再重蹈历史的覆辙。
一项好制度,若能永远好下去便将使政治窒息,再不需要后代人来努力改善,惟其一切制度都不会永久下去,才使我们在政治上勇往直前。制度也只是历史事项中的一目,人类整部历史便没有百年不变的,每项制度之变有其可变的限度,在变动中导出它不变的本源。纵观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每当改朝换代之后总会有新的制度来统治新的时代,不断地寻求与本时代相适应的制度。所以当我们回首历史时,我们应该以正确的历史观评价历史,而不是一味地否定或肯定。同时我们更明白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只有与时俱进,找到符合实际的才是最好的。
历史终是客观事实,是一个个的偶然与片段组成的结合点。历史本身没有对错之分,不对的是我们不注重历史,不把历史作参考。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读后感(篇四)
去年,爸爸买了一本名叫《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书,它是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先生写的。不过,我并没有对这本书产生多大兴趣,因为一听名字,就会给人一种很枯燥的感觉,所以,我一直没动这本书。后来,爸爸无意中翻开了它,一口气就看完了,并对我说:“别被书名骗了,一点也不枯燥,很好看!”虽然爸爸这样说,但我还是等到半年后才翻开它。
一开始看,就觉得爸爸的话果然没错,我也一口气看完了。总的来说,这本书很长知识,推翻了我之前很多错误认识。
一开始,钱穆先生就讨论了汉代皇室和政府的问题,原来,古代的皇帝一般也不是为所欲为,亦有政府及其领袖--宰相与之抗衡。可是为什么先讲汉代呢?因为钱穆先生认为,在秦汉之前,都是封建统一,秦汉以后,才有更像样的政府,而秦代是汉代的开始,汉代时秦代的延续,所以先讲汉代。
之后钱穆先生又先后讲了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及其考试、经济、兵役、赋税等制度。
唐、宋、元、明、清,是众所周知的,然而钱穆先生却没有讲元代,这是因为元代制度的野蛮,且只知道底层的一些片面。元代没有史官,汉人也无法当大官,所以元代的制度我们不得而知,《元史》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由带着怨恨的明代人编写的。
平时,经常可以看到:某时期某家族很有权势,有时就会误以为官位也是可以世袭的,不然,古代只有一个职位可以世袭,就是皇帝。至于那些有权势的家族,不过是某人当官,家里有很多书,于是子孙有文化,也能当官。
这下,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说“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了,在古代,有文化就能当官,要想有文化,就得读书。可在印刷术、造纸术发明之前,读书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一根竹简只能写二十几个字,丝帛又太贵,而且它们俩都得用手抄。虽然官位不能世袭,但书可以世袭,书世袭了,知识也就世袭了,知识世袭了,官位也就“世袭”了。
离我们最近的朝代--清代,钱穆先生认为,它的制度没有几个可以称赞的地方,而且到后期极其腐败。清代,是一个专制王朝,不过它并不是皇帝专制,而是部族专制。
现在很多人认为(包括当时很多人),明清时期所有东北人都是满洲人,其实满洲只是东北的一个小村庄而已。搞笑的是,后来末代皇帝溥仪连自己家族的历史都没搞清楚,和日本人自称东北为“满洲国”。
看完这本书,在结合书中讲的汉、唐、宋、明、清五代的制度,我发现一个制度不可能永远都是好的,当一个朝代被推翻时,下一个朝代的制度都会有所变化,所以,一个制度无论刚开始再好,终究都是要变“坏”的。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读后感(篇五)
阅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2000字:
断断续续读完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断断续续不是书不好,而是开始工作没有时间,相反这本薄薄的书从开始看起,就想一口气读完。
这本书篇幅不长,是很薄的一本书,但是内容一点都不少,可谓字字千钧。整本书以政治制度为视角,分析了汉、唐、宋、明和清,这五个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五个历史朝代。其中政治制度又分别从政府组织、选举和考试制度、经济(赋税)制度和兵役(国防)制度介绍,政府组织又从君权与相权(皇室与政府)、中央政府组织、地方政府组织和中央与地方关系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既有制度的介绍,又有制度得失的评价。
整本书在对中国最重要的五个朝代的政治制度的得失检讨中突出了制度的极端重要性。好的制度可以使社会受益,如汉朝简单的官僚体系使得汉朝成为历代官员廉洁的典范。坏的制度则会危害无穷,如宋朝养兵而不能打仗,明知不能打仗而又不得不养兵的兵役制度,导致宋朝国防疲弱,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当然书中还提到,评价制度的好坏,一方面要分析制度带来的结果,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制度设计的初衷。即有些制度虽有弊端,但对于制度设计者而言也确有其不得已之处。如明代的科举制度只考八股文。书中评价八股文考试“真是中国历史上最斵丧人才的”,但是这一制度的设立并不是皇帝用心创造出来的愚民政策,只是因为当时应考人员太多,为了考试具有明确的标准来保证公平,是不得已而为之。可见制度设计既重要又非常繁琐复杂。
这本书作者将五个朝代的政治制度分别进行阐述,同时将制度在不同朝代之间进行对比研究。这种写作方法初读起来,容易让人有一种制度是割裂的,是不连续,完全是由开国功勋们随心所欲得来的错觉。但如果仔细阅读,仍然能够从某些字段读出制度的演进变迁既有人为的因素也有社会演进发展的逻辑。
比如宋朝政治制度中“君权提升,相权低落”的现象,究其原因既有历史演进的逻辑,同时也有个人因素。就历史演进的逻辑而言,宋朝建立以前的几十年,正值五代十国时期,那时军队要谁做皇帝谁就可以做皇帝,皇帝轮番上台,而宰相却可以做上一二十年。因此宋朝建立,尊王也是理所应当的举措。除了历史演进的原因,也还有个人心理上的原因。作者在书中这样评论:“当时宰相为了避嫌起见,过自谦抑,这样才把政府尊严、皇帝尊严渐渐提起,渐渐恢复了。固然这也是当时大臣不知大体,又兼之以一种心理上的自卑感,才至于如此。
若使在唐代,由门第传统出头的人来处此局面,他们决不会如此干。又像西汉初年一辈朴讷无文来自田间的人,也不会如此。那是晚唐五代进士轻薄传下的一辈小家样的读书人,才如此做。”
全书议论的主题便是制度二字或者说政治制度四个字。
我认为作者对政治制度最精辟的阐述要数这段话了:“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制度须不断生长,又定须在现实环境、现实要求下生长。制度绝非凭空从某一种理论而产生,而系从现实中产生者。唯此种现实中所产生之此项制度,则亦必然有其一套理论与精神。理论是此制度之精神生命,现实是此制度之血液营养,二者缺一不可。今天我们把历史切断,一概想模仿外国制度。明明知道这一制度与现实不配合,却想推翻现实来迁就制度,而美其名曰“革命”。其实革命的本质,应该是推翻制度来迁就现实的,绝非是推翻现实来迁就制度的。我们此刻,一面既否定了传统制度背后的一切理论依据,一面又忽略了现实环境里面的一切真实要求。”
这本书让我对制度的重要性有了全新的认识。现代社会比古代社会更加复杂,涉及的制度也不仅仅有政治制度,还有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制度,法律制度等等。每一方面制度又包含很多更细分的制度。
比如经济制度除了基本经济制度以外,还有土地制度,房地产制度,财政税收制度,货币制度,外汇制度等等。每一项制度都是制度体系的重要一环,都会对社会运行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中国来说,很多制度的设计也不全如政治制度那般有历史经验可以借鉴。如现代经济制度起源于西方国家,中国并无土生土长的经验可以遵循,那么我们在设计制度时如何在借鉴西方制度与培育适合自身的制度之间找到平衡,一直以来都是值得认真思考与研究的重要课题。所幸的是,经过许多年的积累,我们国家已经拥有了制度自信。
最后,作为经济学专业的一名学生,我还是再去认真复习一遍制度经济学这门课程。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读后感(篇六)
这本书读完,有一种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感觉。
整本书说了汉唐宋明清的政府,选举,兵役,经济,土地等制度。
这本书的内容为的似乎是警醒那个时代一味推翻中国所有历史的人,而我虽然并不是那个时代的人或者这个观点的狂热者,但一直以来,即使上过了很多年的政治历史课,我对于两千年的政治制度的了解一直是微乎其微的。封建,专制,皇帝,百姓苦。对于两千年来的制度好像就这么一些印象。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至少并不全是如此。这本书给了很多新角度,比如制度和人事的分开,中国的封建和平散,读书人和部族政权,中央和地方等等,有对一件历史的分开,有对观念的正名。这些抽象出历史的分析,十分精彩。
至于具体的制度,也是让我重新认知的。制度是好的,在当时看,可人不是一句话就能管住的。道德力量有时实在薄弱,这就要很多句话,即日渐完备的制度去约束,需要更高的精神力量去引导。中国的历史一直没有间断,共尊共信之心实在少不了。我想精神力量是主导着制度的。
读书人,我想更多要读历史。特别是曾经那些入仕途的读书人。不读史,他自己就将成失败的历史的一部分。统观大局方能有就事论事就国论国的基本观点,太平天国,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孙中山毛泽东等人就是不断递进的人。当心中有史,才不会急躁的要做什么,不会断然的说什么,不会模糊自己的方向。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读后感(篇七)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2000字!
钱穆先生说,政治乃文化体系中一要目。要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了解政治是非常必要的。求学过程中,已然学习了一些思想政治课程,看起来,我们对政治并不陌生。但更深地思考下去,什么是政治?什么是中国政治?我好像并不清楚。
雨果曾言:“历史是什么?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历史不遗忘每一个对历史的贡献,也不宽容每一个对历史的障碍。于是我选择阅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以史为鉴,思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总的来说,《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让人印象至深的一点,是“温情”。政治也可以有温情,但这份温情不是主观性强烈的偏爱,而是站在当代人的角度、依据当时的各方意见分析历史,即所谓“历史意见”,而非只站在上帝视角的“时代意见”。
大概也是从这份温情出发,钱穆创造性地提出书中的一大核心——制度与人事。如汉代地方由当地人治理、服兵役的年龄依据家庭情况制定、戍边可雇人代替等。制度为民着想、依人而定,人遵守制度、为国尽责,这样的考量下,制度不再是冰冷的、遥不可及的,个体的人更不是可有可无的。
看待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同样可以循一片“温情”。于是,我在钱穆先生的引导下,从政府组织、选举制度、经济制度和兵役制度四个方面学习中国历代政治的得失。
谈及制度,钱穆先生确立的前提是看一整套制度。如他所说,“任何一项制度,决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分析和确定制度时,也应注重各制度之间的配合运作,使之适应变动的现实,同时把握变动中不变的本源。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本为选举人才而设,但长期不加变通,最终造成重门第、重名誉而不重实干的乱象。近代中国则不然,在国民政府腐败无能之际,中国共产党正确把握国情,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毅然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并摸索出一套适合中国的制度。钱穆在1952年提出“革命的本质,应该是推翻制度来迁就现实的,决非是推翻现实来迁就制度的”。在此之前,中共已用行动暗合这一理念。
细看来,政府组织上,自然要从君权与相权说起。汉制中,皇帝和宰相各有自己的秘书处,职权尚且分明。但是遇到重要事情,反而没有明晰的规定,皇权和相权纠缠不清。这无疑向我们传达一个讯号:成文法不可或缺。今日之宪法,则对政体等根本问题进行规定,同时,给实际运作规则留下一定空间,设置其他法律进行细化和补充。
其次,与当代中国关联更紧的当属中央与地方的治理。当今中国与汉唐一样,遵循大一统的治理原则,中央与地方是单一制的关系。国家只有一个中央政府,中央之下,则是普通的行政单位和自治单位。胡伟在《政治过程》中写到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与地方权力的三次起伏,如今,中央具有绝对权威,地方有一定权力而不陷分裂,全国声教相通,应当说已渐渐摸索出二者间的平衡。
此外,县制的经久不衰也让我好奇。几千年来,县制虽有变化,但整体仍是国家的基本单元,它为何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我猜想,其中一个原因是: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基层治理单位必不可少。然而中央的管辖在基层单位打了折扣,上级行政单位随朝代产生剧变,基层反而保持稳定。正如同大厦之坚固基石,又如自然界中弱小而大量存在的小生物。当然,要回答这一问题,还需更深入的研究。
选举制度同样让我感触颇深。自隋唐科举制起,考试制度逐渐建立,整体上延续至今。“考试”二字,考为考绩,试为试用,把握二者的异同,才能真正选拔人才。如当代中国领导人的选拔愈发制度化,既要求学历,又要求工作经历和实践阅历。同时,纠正了唐朝不重培养和中央集才的弊病,通过教育广泛培养各方面人才,为国家发展提供更多可能。并且,一如古代按地区和人口选拔人才,当代中国的公务员考试等同样选拔各地人才,正体现了政府的全国性和政权的开放性,既是对国家统一的维护,又是对人民当家作主的践行。当然,今日之政府与古代士人政府又有不同。士人代表一个联通政府和普通百姓的社会阶层,与政府分享权力。如今政府治理能力提高,现代知识分子则不再与政府分权。
纵古今有异,但有一点未变:政治制度必得“自根自生”,任何制度的确立都离不开传统的土壤。当代中国的部分经济和兵役措施在历史中亦有迹可循。例如:汉代盐铁官卖,当代重要产业国有;汉唐难以平衡土地问题,当代则积极调整土地政策,缓和矛盾……
余英时评价老师钱穆时说,“他毕生以抉发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主要精神及其现代意义为治学的宗主,生平著述之富及所涉方面之广,近世罕见其匹。”除了知识上的增长,钱穆先生教授的更珍贵的是思想观念的启迪。如我在开头提到的问题,有时候我们对自以为熟悉的东西其实一无所知。一如在阅读此书之前,我不曾知晓汉代的奴隶生活胜过普通民户,不曾知晓封建君主实际上仍受政府制约,不曾知晓古今政治的具体区别,也不曾知晓自己的成见与傲慢多深。
要客观评价一种制度,也要放下心中的偏见,纵则遵循时代意见,横则明确制度的国别性。任何制度决不能有利而无弊,虽然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仍在监察、土地政策等方面有所不足,但已有长足进步,也是目前最适合国情的制度,这一点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因此,我们应当争改进而不苛求。
人类是一代踏着一代的肩膀站立起来的,对历史多一些敬意,对当下多一些温情,学习得、借鉴失,或许是认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良方。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读后感(篇八)
今天拜读完钱穆大师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掩卷沉思,写一些自己的感想。
书更正了我的历史观,我原以为民国以前的朝代都是封建社会,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秦汉以前夏商周战国春秋时代的才是真正的封建社会,包括秦汉以来的完成统一的历朝历代都是中央集权政权。
以前我以为中央集权就是皇帝说了算,属于专制独裁,其实这观点也是错误的。钱穆大师分析了秦汉宋明清五代,我个人认为是相权和皇权相互博弈制衡,共同组成中央集权政治,天下不是只有皇帝一个在管理。历史上,往往是皇权去侵害相权,造成相权和皇权失衡,给未来留下了隐患。
学到了历史意见和时代意见的辩证看待。教育我看待历史某个事件或人事,不能只以时代意见去评价思考,要考虑历史意见,应该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历史的局限性”。
历朝历代每一项制度的制订,制订人的出发点是好的,没有恶意,但随着时间流逝,人事就会慢慢把一个原本好制度,变成一个坏制度。所以政策制订要随时代发展,不断修正发展,如果死守老制度,早晚老制度会阻碍社会发展,最终不可收拾,造成难以挽回的结局,只好推倒重来,好像掉进了循环,怎么都挣脱不了。
国家的财富,一定要藏富于民,或者说藏富与地方政府。如果一个国家的财富,都集中在中央政府的话,那地方政府就会慢慢失去发展繁荣的动力。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读后感(篇九)
本书最终章的一些思考!
钱穆先生从组织架构、考试、税赋、军事这四大方面讨论了主要几个朝代。基本就是公司经营几大方向,去解释很多历史出现的问题。用这几大方向将某些历史事件发生的起因窜联是理解历史很好的方式。本书清朝和最终章有不少直白的个人政治意见的表达。
此书关于以上4大制度的讨论不作过多讨论,这部分很值得一读,通俗易懂。只想对本书最后关于钱穆先生自己的看法提出一些观点和问题。
1.钱穆先生明显是对清朝非常不齿,相信很多汉学人士也是这样像的。文中又说中国只有清朝才对言论自由这些有规定,其他汉朝、唐朝、宋朝、明朝言论自由,甚至在明朝是鼓励言论自由。感觉本人与书中其他中国人一样,对历史有误解,也觉得有史以来我国不是一个十分言论自由的地方。
2.钱穆先生总是想用西方的那一套价值观说明我国是一早就实现「政治参与度」,解释民众为何不像西方民众如此喜欢讨论主权问题。先生文中指出中国一直主权就是人民,所以不存在主权方面的讨论。我想政治参与度的需求也不是从古至今存在的,不讨论的原因难道不是民众部觉得自己对政治有参与权?如果有此追求的科举制度能满足,但也不能说明自古我们民众就有这个诉求,帝皇真心就有主权是人民这个意识
3.钱穆先生认为:中国社会早已是一个平等的社会,所以在这个社会里的一切力量都平铺散漫,很难得运用。因其是平铺的,散漫的,因此也无组织,不凝固。这是为什么孙中山无法动员大家革命。这个也不敢沟通,革命难道根本原因不是私心+煽动,没有动员起来难道不是运命共同体没有找对吗?
最后要赞同一下钱穆先生,中国政治体系和文华都是博大精深,需要多加学习。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读后感(篇十)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1500字:
不知道大家听到“西南联大”这四个字的时候是什么感觉。但至少是会肃然起敬的。毕竟,那里群贤毕至,绝代风华,那里握着一个时代的斯文正脉。我总觉得,西南联大的钱穆之于史学界,正如西南联大之于中国。
钱穆这个名字早就听过多遍了。历史老师开的书单里总会出现它的身影。几位复旦学长也极力推荐,说高中将这本书看五六遍也不为过。
终于,在极其仔细地读完第三遍之后,才敢提笔。钱先生的形象是在读完《八十忆双亲.师友杂议》后逐渐清晰起来的,长衫、眼镜,有一种属于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从容与旷达。钱先生对中国历史是怀着深深的温情的,而这种温情在这本书中更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看这本书前,我相信大部分人会有这样的误解:
一、国家的安宁或动荡,基本由皇帝的“好坏”决定。
二、几乎没有弄清楚“封建”的概念。
三、“封建”、“专制”、“中央集权”之类的词,等于黑暗,落后,退步;
“共和”、“民主”、之类的词就是先进的,好的。而钱先生看待中国历史的立场,在《国史大纲》的引言四义中可见一斑,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以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具备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办学,做事,搞研究,每一行都势必经受社会、舆论的考验,这考验可能是批评、质疑、辱骂,也可能是赞扬、追捧、盲从。文人相轻,钱先生却从不轻视他人,鼓励后学怀疑自己,坦然接受外界各种批评,我想这才是学者的样子。那些张扬的,锋芒毕露的人,真的博大吗?静水深流……
顾颉刚说:“钱宾四先生,在北大任历史讲席已越10年,学识淹博,议论宏通,极得学生欢迎。其著作亦均缜密谨严,蜚声学圃,实为今日国史界之第一人,刚敬之重之。”
张自铭说:“先生治学,戛戛独造,一无依傍,遂成极诣,而融贯中外,直凑单微,又迥非抱残守缺者可比。辛亥以还,时局屡有起伏,先生未尝一日废学辍教,以哗世取宠,毕秋帆所谓“学问观其会通,性行归于平正”,唯先生足以当之。”
愚暗谓:“吾辈学当如此。”
同时,也提出两点问题:
1.钱先生谈清朝与元朝制度时几乎全篇都在言其黑暗与“私人化”,我总觉得有些民族主义的色彩在里边。
2.后来我将钱先生的史观运用于生活,又有了这样的疑惑:如果所有人都包容一切,温和平静,所有人事物都“存在合理”,那么哪怕真有一天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了,这岂不是成了宿命?读后感·为何鲁迅说出:“翻开封建社会五千年的历史,处处都写着‘吃人’”这句及不符合史实的话,却仍然成了激励中国社会觉醒的不朽名言呢?
最后,分享一下个人的一些读书方法吧。
1.勾画,批注。不要害怕这会让书变“丑”。一定要及时写下你的“灵光乍现”。
2.回顾,梳理。特别是再看这种理论性的书籍的时候,先要把书读厚,也就是在这本书的基础上大量拓展;然后把书读薄,也就是简单地用一段话,或者话思维导图来梳理一篇文章的逻辑。
3.切问,输出。看到一个观点的时候,倾尽毕生所学,去论证它,再绞尽脑汁去推翻它。特别是和师友一起进行这头脑风暴的过程,会收获颇丰。另外,最好可以找一个人讨论这本书,或者你讲给他听一遍。讲清楚了,就真的掌握了。而有些自以为明白的东西,不运用出来,久而久之就只能成为“茶壶里装汤圆”了。
读后感《《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童年读书笔记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