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演义》有感900字。
四大名著是我国的瑰宝,其影响力已经不亚于任何一本世界名著,相信极大部分人只是看了四大名著的电视剧,而没有阅读过书籍,读名著有时候虽然枯燥了些,但只要发现了其中的乐趣,就会体会不一样的快乐。人是会思考的动物,所以名著里的知识蕴理才会被我们剔取、吸收。为什么我们不能产出一篇自己的读书心得分享与他人呢?也许"读《三国演义》有感900字"就是你要找的,欢迎你收藏本站,并关注网站更新!
滚滚长江东逝去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几次读过三国演义,都被它深深打动,里面的那股英雄气,那种大义凛然,总是让我感慨万千。但是,我最喜爱的,不是关羽的忠心耿耿,也不是张飞的勇猛无敌,而是诸葛亮的忠心。换句话说,就是他为报刘备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令我敬佩。
素有伸大义于天下的雄心壮志的刘备,在历经坎坷、饱尝忧患之苦后,不惜屈尊降贵,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对这位贤人是倍加尊敬,给其极高的待遇。待之如师,食则同桌,寝则同榻,并且说吾得孔明,犹鱼之得水也。的确,有了孔明这潭深水,玄德这条大鱼就活了起来。孔明遇上刘备,也就实现了凤遨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出一方兮,非主不依的强烈愿望。特殊的恩遇加之这种强烈的愿望,注定诸葛亮在有生之年只能竭忠尽智,誓死效忠蜀汉政权了。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孔明先生对刘备也必有感恩之心,它主要体现在后期。在刘备病死白帝城后,先主托付蜀国于诸葛亮,孔明为报先主之恩,愿鞠躬尽粹。
刘备死后,吴国孙权派人和蜀国解除联盟,诸葛亮派邓芝去说服孙权,说服成功,蜀吴联盟,全力征讨魏国。
南中之战,诸葛亮七擒七获孟获,火烧藤甲兵,南中统一,解除后患之忧,全力征讨魏国。
诸葛亮再次上书,奏出师表,先后对北方的魏国进行五次征讨,并无分胜负,最终因诸葛亮积劳成极,病死五丈原,吩咐后事,姜维为大都督,继续北伐,共征讨11次,大大消耗蜀国人力军力,后又因为黄皓对刘禅说三道四,姜维北伐未成,导致蜀国灭亡。
最可以体现它的感恩之心的是他在刘备死后,刘禅阿斗昏庸无能,无论是从民意上,还是从理智上,孔明都应该继承皇位,光复汉室,况且刘备死前曾说过若吾儿可辅,则丞相辅之,若吾儿不可辅,丞相可取而代之。可即使刘禅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他还是辅佐他,最终死在了北上伐魏的路上,当时蜀国的军政大权,都掌握在诸葛亮手中,他若想称帝易如反掌。他没有称帝的原因正是对刘备知遇之恩的一片感恩之心啊!
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诸葛亮最终虽落下了个悲剧的结局,但是他的感恩之心,在教导的后世的人们,让人们做一个有感恩之心的真英雄!
hdH765.com更多四大名著读后感扩展阅读
读《三国演义》有感(二)900字
欢迎来到我思想中的三国世界。《三国演义》这本名书不用我说,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吧!这本书中的人物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如:张飞,他虽然武艺高强,但是有勇无谋。但能让许多能人贤士辅佐的人却只有他们:曹操、刘备、孙权。
他们三人有一个相同的特点:看重人才。
关羽为保护刘备的夫人而假装向曹操投降,曹操为留关羽为己所用而用金钱美女诱惑他。曹操知道关羽这人有情有义、这对他没有用,但他也要试一试。在关羽离开曹操而要返回刘备身边时,曹操并没有下令让人追杀关羽。曹操知道即使留不下他,也不能去杀他。其一,关羽是人才,曹操很欣赏他,也希望有像关羽这样的人为自己办事;其二,曹操想借留关羽这事来告诉能人之士他的求贤若渴,和他怎样对待能人之士。
刘备的求贤之事,最着名的就是我们常听到的三顾茅庐。诸葛亮为看看刘备是否诚心请他出山才多次为难刘备,刘备下定决心要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出山不仅是因为刘备的诚心,而且是因为刘备仁德、礼贤下士、为人谦和。
孙权善于任用贤人,如:吕蒙,孙权知道吕蒙在沙场上屡建奇功、有用武之地,孙权知道吕蒙的才能不仅如此,倘若让他读书,他一定能充分发挥他的才能。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好好读书,果然,吕蒙的知识、见解有所提升,在沙场上善于用兵。
如果要我来评价他们三人谁最好谁最坏?就我个人而言,曹操、刘备、孙权他们三人中没有最好、也没有最坏。倘若他们不在战争时代,他们可能会保卫国家。但他们偏偏在战争时代,曹操为了实现他的抱负而发动了战争;刘备为了维护汉朝的统治而建立了军队;孙权为了保护父兄留下来的祖业而训练军队、不受侵略。
之后,他们三人先后建立属于自己的帝国。但是,他们建立的帝国最后成司马家族的江山。曹操、刘备、孙权他们三人都意识到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但他们的后代子孙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魏国的最后一代君主魏元帝曹奂手中无实权,由司马炎控制;蜀国的最后一代君主孝怀皇帝后主刘禅,刘备死后,刘禅依靠诸葛亮帮他处理朝政,诸葛亮等贤臣死后,他昏庸无道、贪图享乐、不理朝政,宦官黄皓乘机取宠弄权、结党营私、朝政日非,魏国分三路进攻,最终蜀国灭亡;吴国的最后一代君主吴末帝孙皓,孙皓初立时,下令抚恤人民、开仓振贫、一时被誉为令主,但是,孙皓很快变得粗暴骄盈、暴虐治国、又好酒色,从而导致民心丧尽,西晋伐吴,吴国无力抵挡、最终吴国灭亡。
正所谓:一步走错,满盘皆输。
读《三国演义》有感(一)900字
今天,我成功地读完了《三国演义》这一篇名着,因为自从买上了《三国演义》这一本书后,一直还没有来得及读,幸好有了这个很长的暑假,才让我读到了这麽好的书。
本篇小说主要从黄巾起义,终于到了西晋统一,以魏,蜀,吴三国的兴亡为线索,描绘了三国时期尖锐复杂的统治军事斗争。
书中用大量篇幅描写了几次大战役,如袁,曹官渡之战,魏,蜀,吴赤壁之战。每次战役各有特色。作者成功的塑造了一些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生动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国演义》里有好多好多的英雄:刘备,关羽,张飞,曹操,诸葛亮其中,我最喜欢里面的诸葛亮。
他知天文、晓地理、识人心,他神机妙算、足智多谋,《三国演义》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是智慧的化身,也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人称卧龙先生。他治国治军的才能与兼虚谨慎、济汇爱民的品格为后世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辅佐,他向刘备提出了联吴抗曹,据有荆益,三分天下的隆中对策。他为报答刘备三顾茅庐之思,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呕心沥血,积劳成疾,最后病逝于北伐前线五义原。他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
我要学习他的忠字,他是认定了刘备,就再也没有投靠别人,这让我很敬佩,想起当日本人向我们的国家进攻时,我们中国人可是出了不少汉奸,诸葛亮就像是当时跟着共产党的将军,不是小人,不会为了那个人的蝇头小利而放弃自己的国家,放弃了自己的朋友或战友,在那么险恶的时期里,他能那样的忠义,真是不简单!
说点儿难听的,如果说咱们世界又爆发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真的,那时还会有几个站在自己国家的,不跑向科技发达的国家的(尤其是那些小的国家),恐怕那时就屈指可数了吧!
所以我要做一个不背信弃义、不为了那蝇头小利而放弃自己的国家、战友和朋友的人。
从这本名着的时候我还收集了许多歇后语: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关公赴会--单刀直入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董卓进京来者不善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阿斗的江山--白送。
最后,我要说,《三国演义》不仅让我开了眼界,还告诉了我许多小知识和做人的道理,真是一举三得呀!
读三国演义有感
《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小编为大家搜集了3篇读三国演义有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三国演义有感(一)
去年九月份,爸爸推荐我和他一起阅读我国四大名着之一的《三国演义》。刚开始,我并没有信心,担心自己看不懂,直到爸爸告诉我许多盖世英雄在那个时代大显身手,叱咤风云,正可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读完《三国演义》,我深深体会到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作者罗贯中把所有人物都描述的栩栩如生,近200个人物形象中,我印象很深的有庸主献帝刘禅,气量狭隘的周瑜,忠厚的鲁肃,勇猛的张飞,重义的关羽,纳贤的刘备等。
我最敬佩的要数诸葛亮了,他是一个忠臣,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而且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可为是个奇才!他火烧新野,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七擒七放孟获,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而他的聪明就是让我学习的最好榜样!
再说关羽,一个黑脸,大胡,丹凤眼,卧蚕眉的大将军,也是五虎大将之首。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关羽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
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而且我对他的感觉也不好,虽说是一个人才,非常聪明,且善于打仗,但有谋权篡位之心。不过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而且没有杀刘备,虽当时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这使我感到了曹操并不是很坏,毕竟他还有大度。但周瑜目光短浅,气量狭小,非英雄也。这也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
还有赵子龙长坂坡单骑救主,巧用苦肉计黄盖受罚、三江口周瑜纵火等等。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各具其态,有长有短。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佩服不愧是名着!
读三国演义有感(二)
这回的寒假语文作业,有一项是要读《三国演义》这本书的,我便认真翻阅起来
待我看完《三国演义》,才错愕的发现作者罗贯中心思如此细腻,这些精妙的语句环环紧扣,将每一个部分都处理的非常好,扣人心弦,让我的心情一起一伏,随着耐人寻味的情节飘向了远方
因为魏国,蜀国和吴国三大国对立,谁也不肯俯首称臣,便让大好江山的内部逐渐衰退,使得后起之秀晋军轻轻松松的吞了天下。这段剧情使我感到惋惜,如果肯有两方退让的话,也不会这样了。
如果看剧情就觉得罗贯中写的精妙的话,那么其中的人物就更使人赞不绝口了。
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为人处事谨慎小心,能文能武,简直是神仙一般的人物。他设空城计,草船借箭,三气周瑜他的聪敏是常人不能想象的,可是这一代英豪,却劳累病死,使人伤感不已!
《三国演义》真是一本好书,罗贯中用智慧演绎了一场历史的故事,让我们懂得要不仅要拥有勇气,还要拥有正直的品质!
读三国演义有感(三)
去年夏天我的爸爸给我买了一本《三国演义》,我把书拿到手以后便坐在床上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看了三天我把这一本书看完了。我对刘备的结局非常同情。
刘备与关羽、张飞结拜。好不容易打下一片天地把诸葛亮给招来,却被突如其来的灾难给打的七零八落,先是关羽被杀孙权杀害,张飞的部下谋反把张飞也秘密的杀掉了,后来因攻打孙权,不禁打乱了诸葛亮的联合孙权打曹操的计划,也让刘备招来杀身之祸,诸葛亮也死在了自己的军营里。后来被曹操的一名大将给收复了刘、孙德领地。
读了《三国演义》让我明白了做朋友要重情重义,不要贪小失大等等道理。
读《三国演义》有感
读《三国演义》有感1
前些天,我读了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它是罗贯中写的,它产生于元初明末,述说了一段辉煌的时期——三国时期。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汉灵帝到晋武帝之间共一百多年的历史,用有力的笔生动的描绘出蜀、魏、吴三国互相征战争雄兴衰存亡的历史过程。故事中有忠勇义气的、自信傲慢的关羽、张飞、有聪明绝顶、无所不能的诸葛亮、仁厚的刘备、英勇的赵云以及狡诈的曹操······这本书有一个总体观念,就是“拥刘抗曹”。
为什么会“拥刘抗曹”呢?读完全书,我明白了罗贯中先生之所以以蜀汉刘备为正统,是因为刘备出生贫贱,却有使汉室江山复兴之力图,终成正果,当选帝王后刘备坚持以仁为本,安定民心,把国家管理得井井有条。但不论刘备还是曹操都有一个共同的之处——注重人才,著名的刘张关“三顾茅庐”,曹操赤脚迎许攸······都足以说明,在曹操身边,谋士成形,猛将如云,但只要有一技之长,不论出身,不计恩仇,都能重用。这在当时包括现在都是难免可贵。所以男女老少无不喜欢这本书、流传极广,我也不例外。
我之所以喜欢这本书,一方面是故事情节,最重要的一方面:我喜欢这本书给予我们的道理。
我要学习诸葛亮的绝顶聪明——他巧妙地设计圈套,不费吹灰之力便把五路大军击退;学习刘备的以人为本——他攻打吴国失败后还带着人民一起逃亡;学赵云的勇猛;学习张飞、关羽的自信······
这本书给于我的道理与影响太多太多,有时间,你也可以看一看!
读《三国演义》有感2
战火纷飞,吼声震天。在春秋战国时期,要生存靠四样东西:智慧、力量、仁义、勇气。具备了这四种品质也就具备了统一三国的能力。
以上是我对《三国演义》这本书的理解。此书讲述了,从东汉末年到晋代统一期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每一卷讲述的故事都有着其蕴含的道理和智慧、力量、仁义、勇气这四种品质。有时,我每读完一卷都会有一些疑问,正是这些疑问让我学会了思考。我就像一条鱼儿,思考就是我在探索,有时好奇心驾驶着我,好像我要跳跃一面墙,每跳过一面墙,感知新的水域时,就好像在一遍一遍印证我在书中看到的这四种品质。
第一是智慧。比如第十章:草船借箭。相信大家对这一章都不陌生,这是至今还使用广泛的一条军事战术。这是什么?这就是智慧。诸葛亮为什么只用二十条草船就取了十万支箭呢?智慧,当然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是力量。这连想都不用想,三国时期每天都发生着力的较量。三英战吕布、千里走单骑、大败西羌兵,无一需要的不是力量!
第三仁义。这个也不用想,桃园三结义。那是绝对的仁义。三国鼎立之时,刘备、关羽、张飞就是用这绝对的仁义结为生死之交,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第四勇气。诸葛亮在用空城计时,最终成功的原因就是这临危不惧的勇气。
智慧、力量、仁义、勇气,这些人类的优秀品质是我从《三国演义》中学到的,你又从中学到了什么呢?!
读《三国演义》有感 三国演义中的女人
读《三国演义》有感 三国演义中的女人
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这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对张飞说的话。经过两个来月的时间,终于粗粗看完了这本书。《三国演义》中对女性的描写,总让我看得心惊胆战。《三国演义》中那个猎户刘安,为了招待刘备,竟把妻子宰了,还告诉刘备,这是狼肉。看得我毛骨悚然,而这样的情节在《三国演义》中一再上演。第十六回写袁术企图在淮南称帝,拟立冯方女为后,立太子为东宫,为了拉拢吕布,拟立吕布之女为东宫妃。吕布表示拥护,把女儿交给袁术的特使韩胤,让他带去寿春(袁术称帝处)嫁给袁的儿子。后来他听了陈宫的话,又立即反悔,命张辽引兵追赶,至三十里之外把女儿抢回,并捉拿韩胤送到许昌献给曹操。在被曹兵围困之时,吕又派许汜、王楷到寿春请求袁术支援。袁术生怕吕布又言而无信,鉴于上一次教训,提出要先得到他的女儿,然后再出援兵。许、王回下邳复命后,于夜二更时分,吕布将女以绵缠身,用甲包裹,负于背上,提戟上马。没想到,出了城门,却被关羽、张飞的军队挡住,于是,没有和袁术做成这桩买卖。在小说文本中,吕布的女儿连名字也没有,只是其父和袁术进行政治军事交易的货物。
在三国时代,把女子作为交易物,乃是常见的事。袁绍的儿子袁潭向曹操投降后,操大喜,以女许潭为妻。这次婚嫁,曹操把女儿当作奖品,比吕布把女儿当作贡品强一些,但终归也是物品。这之前,董卓为了笼络孙坚,特派李催去求婚,这之后,孙权为了笼络关羽,也派诸葛瑾去求婚,全是政治生意。
就连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也不例外。她既有诱人的美貌,又有超人的技艺,只是一切表演都无心灵内容和情感内容。因此,她的表演,与其说是人的精彩,不如说是物的精彩。在古老的男权社会中,貂蝉的命运必定是个悲剧。作为一个弱女子,王允本来就把她当作工具使用,计划成功后,成了吕布的玩物,吕布死后,无论落到谁手里都逃不了被当作玩物的命运。她的生存价值就是作为玩物和工具,这是整个封建社会中女性的悲剧。
还有吴国公主孙尚香,被动地进入阴谋与爱情的游戏,可惜阴谋是真的,爱情是假的。那时的刘备已四十九岁,而她才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青春女子(据可查资料,孙权比刘备小二十多岁,作为孙权的妹妹,应比刘备小三十岁左右)。作为丈夫的刘备可以暂时喜爱她,但不可能永久、真正地爱她,因为他是一个政治野心压倒一切的政治人,只能把她当作玩偶。刘备知道,一旦对孙尚香有了永恒之爱,他就会作茧自缚,把自己牵制在孙权的战车上。在野心与情爱的天平上,只能选择野心。这就注定了孙尚香在个体情感上永无归宿,永远是政治权力斗争框架里的附属物。不是真正的人,是附属物。
无论是貂蝉还是孙夫人,都是美人。但《三国演义》虽写美人,却没有审美意识。作品提供了她们活动的政治舞台,让她们作了一番表演,但两人都没有内心其活动,均未切入心灵。
《三国演义》中还有一种妇女,是变态而成的毒物,这倒不是男性不把她们当作人,而是女人不把自己当作人,最后自己也变成蛇蝎一样的毒物。例如袁绍的妻子刘夫人,此人的嫉妒心发展到极端,竟然在袁绍死后对袁绍所有的爱妾(共五人)全下毒手。第三十二回记载:
袁绍既死,审配等主持发丧。刘夫人便将袁绍所爱宠妾五人,尽行杀害;又恐其阴魂于九泉之下再与绍相见,刀髡其发,刺其面,毁其尸其妒恶如此。袁尚恃宠妾家属为害,并收而杀之。
此事最让人惊讶的是这个刘夫人勾结袁尚把袁绍的五个宠妾全杀了,而且还想到她们会到阴间去和袁绍相会,因此,还把她们逐一毁容,髡其发,刺其面,毁其尸。如此狠毒者,真如毒蛇。人性可以恶到什么地步,袁绍之妻刘氏告诉我们:可以恶到如同蛇蝎甚至比蛇蝎还毒。
《三国演义》中八十多位女性中有一半以上为一笔带过,她们的忠要用自尽表达,智要以家人的愚钝为前提,甚至得不到家人的重视与承认。女性作为《三国演义》中必不可少的形象,却处处受到歧视,最后或多或少挂上悲剧的色彩,使人不禁为之一叹。
亲爱的四大名著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读《三国演义》有感900字”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三国演义900字有感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