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父母的觉醒读后感 > 地图 > 父母的觉醒读后感,2024父母的觉醒读后感
父母的觉醒读后感相关栏目
父母的觉醒读后感热门栏目
父母的觉醒读后感推荐
父母的觉醒读后感

(共 2880 篇)

  • 1、 2023父母的觉醒读后感4篇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看完作者的作品,我们收获了一份宝贵的财富。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读后感?读后感大全编辑特别为你收集的“父母的觉醒读后感”。

    父母的觉醒读后感 篇1

    一直以来都想在如何与孩子相处这个问题上寻找突破口,但越是注意,往往每次都事与愿违。11月17日,园里组织了读书会--《父母的觉醒》,仅仅是刚开始的两章就震撼了我的心灵!让我原本浮躁的心变得沉静,这是一本有魔力的书!什么是“自负感”?我要在这本书中寻求答案。

    “教养孩子的过程就好比走钢丝,一步走错就会伤害一个小小的心灵;同样,一个适当的鼓励就可以让他们在空中昂首阔步”。在与女儿的相处中我发现了这句话的真谛。在我眼里,一件小小的事情是要给予一定的鼓励女儿就会又快又好的完成,但是如果当时的我是带着情绪的,不耐烦的,那么她就会被我所影响。有一天,晚饭过后陪着女儿做作业,10以内的加减法,可以看图计算,她很不认真,做错了两道题,我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鼓励着她仔细看题,认真计算,很快自己就发现了两道算错的题,可以看出我的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温暖的拥抱都给了她莫大的信心!

    “孩子只会忠于他的自我角色,全然不关心我们这些家长所揪心的事情。”当我要求她认真完成作业、认真练习舞蹈、认真完成钢琴老师布置的每次任务时,何曾想过我的女儿是不是喜欢着这各种各样的角色呢?但是往往完成一项“任务”的时候她期待着我的反馈,期待着我的肯定。

    可是当我带着情绪去看原本很轻松完成的事情却被她搞得一塌糊涂的时候,当我要爆发的时候,她胆怯地看着我,原本可以完成的事情却怎么也完成不了。所以正如书所说孩子是慷慨的,可以接纳我的任何情绪,我的错误在孩子眼里都是可以被包容和被原谅的,反过来为什么我就不能包容孩子在我眼里所谓的错误呢?

    育儿路上有太多的荆棘,拨开荆棘的时候也许会遍体鳞伤,但是荆棘过后何尝不是一片蔚蓝的天空!

    父母的觉醒读后感 篇2

    《父母的觉醒》读后感800字:

    曾经借助了一切可以借助的资源想让面临中考,成绩一向还算优秀的女儿学习尽快走上正轨,亲子关系趋于和谐,也开始疯狂的上网找寻一本又一本如《非暴力沟通》、《正面管教》、《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中国家长怎么办》等有关与孩子沟通交流的书籍,想从书中尽快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有时甚至迫不及待的一天就会读完一本书,把书中的一些方法贴在

  • 2、 《父母的觉醒》读后感1000字

    这本书提供的不是一套家庭教育策略,而是树立了一套亲子关系相处的人生哲学,其中的很多观点如同指南针一样,在我们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出现状况时,可以及时回顾并以此纠正自己的偏差。

    书中总结的觉醒大概分为三个方面。

    首先,是关于控制欲的觉醒。

    传统的父母会居高临下地掌控孩子的一切。他们会把自己的计划强加到孩子身上,或者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强行灌输给孩子,要求孩子完全按照他们的模式复制生活。

    作者指出,事实上孩子不需要父母的主张、期望、权威与控制,他们具有的是充满潜能的内心世界。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命规划图。

    所以父母应当努力做到的是让孩子享有身为自己的权利。只有做父母的觉醒了,才能把自己同孩子区分开来,不把孩子当成一件私有物。

    当家长们不再追求控制欲的满足的时候,就会同孩子建立起一种亲密的关系,也就能够帮助孩子塑造起同他们本质相协调、相适应的人格。

    其次,是关于自负感的觉醒。

    父母在生养孩子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会产生一种自负感。在孩子面前又不自觉地表露出来,渗透到对孩子的管教中去。

    他们始终坚信自己的一切经验都是正确的,不需要反思。

    如此一来就形成僵化的思维模式,在没有审视自己的世界观之前,就期望孩子按照父母的意愿去生活,这恰恰是对孩子的一种束缚。

    作者建议沉迷在自负感中的家长要早日觉醒。

    试问自己:

    在教养孩子的时候,我有没有特意倾听过他们的心声?

    如果我使用的方法效果不佳,那我愿不愿意做出改变?

    觉醒的教养方法使父母放下那种自负感,让长幼关系成为伙伴关系,与孩子自然地实现平等。

    第三,是关于情绪的觉醒。

    因为父母会把孩子视为自己的一部分,会直接把孩子的表现跟自己的情绪连接起来。

    孩子表现好父母就高兴;反之就生气。

    可是,每个孩子都会犯错,有些行为会给父母惹上麻烦,当问题出现的时候,有些家长就会暴跳如雷,管不住自己的情绪。

    这些父母没有认真反思的是,这些所谓的错误,并不一定都是错误,孩子更不应该因为这些而不被重视或者不受尊重。

    很多父母会陷入误区将自己的尊严同孩子的行为混为一谈。当孩子的行为违背常规的时候,父母就觉得要承担责任,甚至因为自己丢面子而责罚孩子。这样会导致处理失当。

    当实际情况没有达到计划的期许时,我们就会产生抗拒心理,会闹情绪,因为我们感受到了威胁。

    当我们心中应该怎样的完美梦想破裂时,我们的负面情绪就爆发了。父母的觉醒就是需要粉碎那个完美的梦境,接纳不完美

  • 3、 《父母的觉醒》读后感2000字

    宝宝今天在肚子里恰好20周。从怀上宝宝开始,便不停的看各种孕期和如何教养孩子的书。七月的时候,机缘巧合,加入了一个读书会,群里大都是在用心做教育和父母的好老师。还有一位组织者/领路人,给大家推荐好的书单。就这样,八月份断断续续的,终于在工作之余读完了第一本算是亲子类的书《父母的觉醒》。

    这是一本从心理和情感层面讲述教养之道的书。书中的觉醒之道我认为适用于准父母,新手父母,有经验的父母以及一切与孩子打交道的人。这是一本需要随时翻阅的书,绝不是看完便可束之高阁的书。处在不同的教养阶段,看完此书的收获肯定也有所不同。我现在处在孕期,书中之道对我来说,有警醒的作用,让我可以有意识的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以便从容的应对小天使到来后的每个当下。有经验的父母,看此书时可以回想与孩子日常相处的实际情况,反思当时当下是否可以做的更好,肯定另有一番收获。

    我同意书中所说的养育孩子的过程是人生的一次重新探究和旅行。与孩子的相处既有无数甜蜜的瞬间,也有让人忍不住爆发的棘手状况。每个当下,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如何回应引导孩子,这是每个父母都需要不断修炼的过程。我们关注的应该是为孩子和我们自己的生活奠定好精神基础,而不是改变或纠正某个具体的行为。觉醒的教养方法并非一套聪明的策略,而是一整套人生哲学。

    我们同孩子的互动往往是依据自己接受教养的经历。因此,无论抱有多么好的动机,我们还是会不知不觉的在孩子身上复制自己的童年。这让我想起了前一段很流行的原生家庭理论,成年人的某些心理或者行为创伤往往可以追溯到童年的某些不愉快经历。有此创伤的父母,如果过于关注自身的创痛,就无法回应孩子的需求,那么孩子长大后将会陷入空虚,失落以及抑郁的深渊。此类父母更需要觉醒,必须直面自己童年的创痛,从而避免恶性循环。

    保持耐心,守住孩子的本真。要让孩子享受生活中简单的美好,允许他们在游戏与懒散中度过童年时光。给孩子排了满满的课程表,究竟是孩子真正的需求,还是父母为了填补自己的不满足感和焦虑感?焦虑感最突出的表现形式就是控制欲。通过屈从他人的意志试图确定某种掌控着自我的感觉,或者通过支配他人获得一种掌控局面的感觉,尤其是对我们的孩子。担忧使我们产生一种错觉,似乎做点什么就能带来安慰。但真相却是,担忧是我们畏惧当下的一副假面具。如果父母对生活的反应主要是焦虑,那么他们的孩子同样会把这一套心理机制传递给自己的子女;除非他们能实现足

  • 4、 《父母的觉醒》读后感800字

    一本好书就像一位良师益友,不断地指导着我们和孩子向前发展的方向,以更融洽的关系让我们和孩子都健康积极的一起成长,而《父母的觉醒》这本书恰恰就是我的良师益友,它指引着我前行,朝着更好的方向去发展,去改变。

    谁都想做一个优秀的家长尤其是在人前。一旦我们感觉不够完美、达不到期望值的时候,就会感到焦虑,感到自己在别人眼里掉价了。接着,就会表现得非常情绪化。可这对孩子是特别不公平的。当实际进展不像计划那么如意时,我们就会产生抗拒的心理,会闹情绪,因为我们感受到了威胁。当我们心中应该怎样的完美梦想破裂时,我们的负面情绪就爆发了。我们希望自己所爱的人和自己的生活都像受控的机器人一样有条不紊、毫厘不差。一旦达不到这个理想,我们看待人和事的态度就开始偏激过火。我们往往意识不到,恰恰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许会损害到亲人的幸福。这里,父母的觉醒,就是需要粉碎那个完美的梦境,接纳不完美的自自己,也接纳不完美的孩子,调整身心,在每一个当下与他们和谐相伴。

    《父母的觉醒》中最重要的道理说起来其实很简单,即如果不经觉醒,那么你童年时在父母那里受到的伤害会进入你的潜意识,让你失去真实的自我,而后,当你有了孩子,这些伤害又会在你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再现。因为一旦孩子的某些行为不幸触到了你的痛点,你就会不自主地用失控的情绪去伤害孩子,而实际上让你受伤的并非孩子本身,而是你自身潜藏的伤痛。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命规划图,所以,父母应当努力做到的是让孩子享有身为自己的权利 ,他们既不是父母的缩影,也不是父母的补足,他们是与父母完全不同的独立个体。

    想起纪伯伦的一首诗:你的孩子不属于你,他们是生命的渴望,是生命自己的儿女,经由你生,与你相守,却有自己独立的轨迹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孩子都有自己的选择,每一个时期他的表现都是他自己的选择,不可能时时刻刻都能满足我们的期望,作为父母,我们可以去引导孩子,却不应该去破坏孩子,更不应该因为自己的自负感而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

    琚潇然妈妈:屠丽

  • 5、 《父母的觉醒》读后感1500字

    一直以来都喜欢读一些文学类的书籍,而接触使自己内心平静,促使自我成长做合格母亲的书是在孩子初中。初二下学期我发现和一向温驯、懂事、明理的女儿交流沟通,开始变得困难起来,尤其是初三达到了顶峰,甚至到了抓狂、无能为力的地步。曾经借助了一切可以借助的资源想让面临中考,成绩一向还算优秀的女儿学习尽快走上正轨,亲子关系趋于和谐,也开始疯狂的上网找寻一本又一本如《非暴力沟通》、《正面管教》、《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中国家长怎么办》.......等有关与孩子沟通交流的书籍,想从书中尽快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有时甚至迫不及待的一天就会读完一本书,把书中的一些方法贴在门上,时刻提醒自己。可越是这样,就像人陷入泥潭中,越挣扎陷得越深,这样的状况一直持续到高一开学.......

    直到一次和同学妈妈的聊天中,得知了段老师、卫老师及其致慧读书会,出于对这位智慧妈妈的信任,抱着有病乱求医的心态来到了这里。在卫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父母的觉醒》这本书的精读。在读的过程中学会了反省、内观自我;在读书会妈妈们的分享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在自我的分享时,从卫老师和读书会妈妈们的神态、表情、含蓄委婉的语言中明白了自己做得好的、不好的方面......感谢段老师创办读书会,感谢卫老师的引领,感谢各位书友妈妈的分享,也感谢这本书,这些都使我走在了做一个觉醒父母的路上,在读书会近一年来的浸泡中,也获得了些许感悟。

    这本书告诉我们养育孩子是为了培养一个有独立健全生命的人,是为了让孩子发现本真的自我,过上真实、觉醒、愉悦的生活,而不是为了父母的自负心,培养一个听话、无思想、少时受父母控制,长大受制于他人的毫无自我价值感的无趣灵魂。

    养育孩子是父母从一个主角变为配角的过程,尤其是到了青春期,父母更是不得不放弃一些寄托在孩子身上的期望,做到放手而不放弃。要对自己逐渐长大的孩子给予充分的信任和信心,当然更要对自己的教养方式有足够的信心。一个从容淡定的母亲,即使给不了孩子什么建议,即使不能够解决孩子的学习、生活的困扰,也比一个唠唠叨叨、指指点点的妈妈可能更会使孩子得到更多的养分,更能使其茁壮成长,成为孩子想成为的样子,成为父母可以引以为傲的孩子。

    一个人能够控制情绪是最高的情商、最大的能力,在生活中击垮我们的往往是失控的性情。这本书使我明白了作为父母要做孩子情绪的引领者,而不是随

  • 6、 《父母的觉醒》读后感600字

    拿到这本书,我认认真真的看了一遍专业媒体权威推荐,其中有一句别奢望做完美无缺的父母深深地映入了我的脑海里。是啊,在孩子面前,我们都认为自己是完美无瑕,无可挑剔的父母,我们对孩子的主张、期望、权威与控制,无非是在培养一个迷你版的自己,即使我们最有善意的动机,想要鼓励孩子做最真实的自己,但很多时候仍旧会落入俗套,在不经意间将自己的计划强加在孩子身上。

    我需要觉醒,我需要改变,我需要好好学习这本书的精髓。

    在第一章节中,自负感一词贯穿全文。开始,我把自负感当成自负的词意理解,读完整篇章节,我才弄明白作者所提出的自负感是一种人为制造出来的自我感觉,它主要是基于他人的意见而形成的,它是一种膨胀的自我感觉,近乎于虚荣。

    回想这几年在潇然的教育上,我有没有这种自负感?答案是肯定的。幼儿园时期,我盼着他能独立,能自己穿衣,吃饭,上厕所。然而对于动手能力稍差的潇然来说,妈妈的期盼是巨大的压力,我常常因为他不会穿衣,不会用筷子或是尿裤子而耽误上学时间去责怪他;学前班时,他在学习20以内加减法中稀里糊涂,完成不了作业,因此我批评他上课不专心听讲;一年级第一学期,我又常常因为他字迹不工整、不好看而责备他。

    现在回想这一切,我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我将自己的主张和期望投射在潇然的身上,我将自己的计划强加在孩子身上,而我却没有意识到,把我的思维强加给潇然,对他的精神其实是一种桎梏。作为父母的我们,首先应当努力做到的是让孩子享有身为自己的权利,让他们在自己的命运轨迹下生活,这才是他们人格精神的真实反映!

    《父母的觉醒》给了我新的力量和方向,让我在如何为人父母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和修行。

  • 7、 父母的觉醒读后感600字

    《父母的觉醒》一书由沙法丽萨巴瑞所著,是一本关于教育的书籍,作者从心理的角度来探索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指引我们如何与孩子相处,进行精神的交流。下面小编带来的是父母的觉醒读后感600字,大家一起来看看。

    孩子只会忠于他的自我角色,全然不关心我们这些家长所揪心的事情。当我要求她认真完成作业、认真练习舞蹈、认真完成钢琴老师布置的每次任务时,何曾想过我的女儿是不是喜欢着这各种各样的角色呢?但是往往完成一项任务的时候她期待着我的反馈,期待着我的肯定。可是当我带着情绪去看原本很轻松完成的事情却被她搞得一塌糊涂的时候,当我要爆发的时候,她胆怯地看着我,原本可以完成的事情却怎么也完成不了。所以正如书所说孩子是慷慨的,可以接纳我的任何情绪,我的错误在孩子眼里都是可以被包容和被原谅的,反过来为什么我就不能包容孩子在我眼里所谓的错误呢?育儿路上有太多的荆棘,拨开荆棘的时候也许会遍体鳞伤,但是荆棘过后何尝不是一片蔚蓝的天空!

  • 8、 觉醒读后感

    觉醒读后感

    黎明时窗旁的白瓷杯,看着阳光流入其内,遇见尚温热的咖啡,于是屋内的浓郁亲吻拥抱了窗外的明媚。

    或许生活会在之后的一天中渐渐破碎,但至少,请允许我们带着些许泪水,感谢来自每个人身上微弱的光辉,感谢这来自世界每个角落短暂的心灵安慰。自序

    在这个近一个多月的放假中,我拜读了《觉醒》一书。书中以诗歌般的语言,在其中平淡而美好的意境中,通过一篇篇或长或短的散文,缓缓向我们倾诉了这个平凡生命中,那些轻易被常人所忽视的、寻常举动中包含的美好、善意与尊重。而我在书中最大的感悟就是感谢生活,享受生命。

    本书的作者是全球最富盛名的心灵作家、雕刻家、神学家的肯特纳尔本(kent ner burm),他还是现居住于美国明州明尼阿波利斯市。曾就读于明尼苏达州大学的美国研究课题专业和斯坦福大学的宗教学与人文学专业,毕业之后进入伯克莱研究生技术协会,并在明州大学取得了宗教学与艺术博士学位。着有《非狼亦非狗》《目光中的狼群》《真谛》《隐藏的美丽》《一个印第安人的灵魂》《让我成就你的平和》《走在宽恕的路上》《本土美国人的智慧》《让我耕耘爱》等二十余部作品。

    本书分为《前言》、《觉醒》、《清晨的许诺》、《流逝》、《相聚》、《分别》、《尾声》与《关于本书作者》八个部分。期间一直在探寻这样的问题:我们希望生活得荣华富贵,但是每个人却都生活在平凡之中。生命中的每一天,我们从最初的黎明到最终的午夜时分才形成了有意识的、属于我们自己的思想,于是我们将生命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从内心深处思考最重要的问题诸如,我们为什么会来到这个世界?爱是什么?死亡的背后是什么?但往往在追寻的过程中,我们却发现,有时,答案已经超越了我们的生活阅历。

    在书里,每篇文章和道理,都是用一句句短小简练的话,唯美的阐述出来,而其中有这样几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清晨开启了新的梦,心灵倍感清爽,在黎明的色彩里万物得到了宽恕。在《觉醒》的部分,作者就说明了这样一件事:黎明,是一个神圣的时刻。我们必须暂停一切,集中精神,在这完整的一天开始被世俗种种破碎之前,在她分散于大大小小的事情上之前,去花费一个片刻,感受一天得开始,并且崇敬这一天的到来。那么,为什么,这一天是如此神圣的存在呢?

    没有谁能一定拥抱明天,而今天,他所绽放的所有美丽,都是我们拥有的。这就是作者在《分别》这部分讲述的道理,(.org)他在文中讲述了一个朋友的死亡,对他的感

  • 9、 觉醒年代的读后感汇总

    “活到老学到老”,可见读书是我们一辈子的事。读作者写的作品之后我们收获到许多。写读后感能把我们再次带回阅读时的心境。你是否在寻找关于写作品读后感的优秀模板呢?我们特别为你收集的“觉醒年代的读后感”,请马上收藏本页,以方便再次阅读!

    觉醒年代的读后感(篇1)

    读完《觉醒年代》就像在读历史,“一个个人物活灵活现的感觉出现在我面前,书中太多的人物一出场便让我肃然起敬,根本分不清到底谁是主角。书中的革命人物有故事,有启蒙,有思想,有现实,有理想,有情怀,有教育。他们的爱国情怀深深的触动了我:我个人觉得《觉醒年代》这本书的革命人物——蔡元培,堪称一代国土的灵魂人物,北大之校长非他莫属!北大之所以能成为今天的北大,就是那些先哲的革命老师们的存在:如文学巨匠——鲁迅,扛起”科学民主“的大旗;一呼百应的《新青年》创始人——陈独秀;还有敢为人民发声,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伟大革命家,思想家——李大钊;一直到后来聚集了胡适、刘半农、辜鸿铭、刘师培、徐悲鸿等这些学术权威性人才。

    通过《觉醒年代》的阅读,让我认知了历史,懂得了革命者们在那种危机重重、坎坷不平的的历史环境中,还依然拼接着自己的革命信仰、爱国热情、学问和思想,为了新中国一路冲锋,不怕牺牲。如今生活在新时代的中国里,没有了流血、没有了压迫、我们要时刻劳记这些先辈们给我们换来的好生活,更加的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觉醒年代的读后感(篇2)

    仔细研读英国作家汉迪的哲学作品《觉醒的年代》,认真聆听书友们的独特分享,让我慢慢有了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感觉。特别是全书最后一句话写到:“我们要自食其力,在黑暗中点燃自己小小的火焰。”,使我倍感温暖和感慨。我不禁抚心自问:我是谁?我的未来将何去何从?我的人生意义是什么?

    读完此书我重新检视我自己,觉得自己像一件“空中雨衣”,华丽的表象背后空无一物。领导力卓越吗?团队合作默契吗?家庭生活幸福吗?好像都没有特别肯定的答案,都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我突然觉得自己真的落伍了,既要求下属独当一面,又要求他们团队合作;一边是繁忙的公司项目,一边是繁重的家庭琐事;确实都是“吊诡”的事情。

    十多年的职业生涯告诉我:“除了拼命工作之外,不存在第二条通往成功的路。”,我坚信只要拼命工作,任何困难都能克服。当然仅仅靠努力还远远不够,需要竭尽全力用心去做,当一个人全力以赴投入工作时,杂念就会比较少,效率就会特别高,其实拼

  • 10、 《觉醒年代》的读后感集锦

    在闲暇时间,我们偶尔会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望着手里这本作品,思绪仍旧久久沉浸其中,为其中的宏达,为其中的大义。阅读作品之中的情节,我们要用读后感标记下来,分享给他人,如何写出有深度的读后感?请阅读以下栏目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觉醒年代》的读后感,可能你会喜欢,欢迎分享!

    《觉醒年代》的读后感 篇1

    这个暑假,我追了一部剧——《觉醒年代》,对伟大的先驱李大钊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第一次了解李大钊,是学习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李大钊先生的女儿李星华回忆父亲从被捕到就义的悲壮历程。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崇高伟岸、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光辉形象。

    这次看完《觉醒年代》,李大钊先生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不仅仅是仰望中的高大,而变得更加丰满、真实。

    李大钊先生平易近人。他一出场,身穿长袍,戴着眼镜,坐在一群留学生中,和年轻人讨论着国家大事,呼吁学子奋起“倒袁”,拯救国家。

    李大钊先生敢于表达和坚持自己的观点。当他听到陈独秀先生说“中国没救了”时,立即进行反驳,表明自己的观点,坚信国家有光明的未来。

    李大钊先生胸怀宽广。虽然在对国家未来的辩论中有不同见解,在陈独秀先生被一群学生围着殴打时,他还是挺身而出,掩护陈独秀先生逃出,并且在知道对方真正意图后,和陈独秀先生成为朋友,还把自己的大衣送给了陈独秀先生。

    李大钊先生关心民众疾苦,深爱自己的孩子。当一位母亲在大街上乞讨,希望得到一些医药费给孩子治病,李大钊先生站了出来,帮这个穷苦的家庭交上了医药费,当得知孩子需要住院时,他又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衣物、怀表等放到了当铺;当李大钊先生的一位学生因为缺钱而上门求助,希望能得到资助时,李大钊先生不顾自家的情况,毅然为学生凑齐学费,却差点和自己的孩子毁约,不能满足他们的愿望,去吃一顿涮羊肉。

    李大钊先生,既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先驱,同时又是一个有血有肉、情感丰富的普通人。

    《觉醒年代》的读后感 篇2

    李大钊同志的“初心明灯”照耀民族前进之路

    百年前,有句呐喊响彻天地,唤醒了沉睡的中国,“青年要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发出呐喊的人就是中共党员李大钊同志。

    青年是党的活力源泉、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更要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涵养革命先烈的革命情怀,继承革命先烈的斗争意志。青年党员要像李

  • 2019-09-23

  • 2019-09-25

  • 2019-09-23

  • 2023-05-17

  • 2019-10-29

  • 2019-11-06

  • 2023-04-21

  • 2019-10-24

  • 2021-09-10

  • 2019-09-21

  • 2019-10-09

  • 2023-03-08

  • 2023-05-15

  • 2019-11-12

  • 2019-10-19

  • 2019-09-22

  • 2019-09-21

  • 2019-10-29

  • 2019-11-06

  • 2019-09-22

  • 2019-10-19

  • 2019-10-29

  • 2021-09-14

  • 2019-10-29

  • 2023-01-05

  • 2019-09-20

  • 2023-03-19

  • 2019-09-28

  • 2019-10-24

  • 2023-02-15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23-03-17

  • 2022-12-02

  • 2019-10-23

  • 2023-05-20

  • 2019-10-11

  • 2019-09-20

父母的觉醒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父母的觉醒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父母的觉醒读后感、2024父母的觉醒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