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古文观止有感不少于200字 > 地图 > 读古文观止有感不少于200字
读古文观止有感不少于200字相关栏目
读古文观止有感不少于200字热门栏目
读古文观止有感不少于200字推荐
读古文观止有感不少于200字

(共 4228 篇)

  • 1、 读古文观止有感

    读古文观止有感

    我与《古文观止》这套书,极是有缘。幼时,我如旁的女童一般,入睡前惯爱拉着父亲讲故事,结果父亲总给我讲些两国打仗的故事,听得我精神头十足,连梦里都是铁马金戈、风云变幻。后来我才知道,父亲拿的这本“故事书”便是《古文观止》了。

    《古文观止》是历代中国散文总集,兼收些韵文、骈文,内容丰富多彩。其选文上起先秦,下至明末,时岁绵延,却无长篇之凝滞,也无宏论之繁冗。适中的古文篇幅,不易使初读者生出“怯生”的情绪,而后细细读来,便觉其纵横交美,脉络明晰。所谓“纵”,是因其以时代为纵线,似道宗皇帝的瘦金书,笔法犀利、铁画银钩,描摹出数朝更迭间文风演易的清晰轮廓;读之如同涉于古代散文的流川,放舟逐浪,渊源可寻,无须费力便能体悟就中相承之妙。所谓“横”,则是指其以作者、文体、内容为横线,如恽南田的没骨花卉,淡墨蕴雅、灵动闲逸,晕染出两千年来散文发展的绮姿绰态。《烛之武退秦师》中有善用辞令而赢得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外交官,《苏秦以连横说秦》中有唇枪舌剑而捭阖乾坤的纵横家,《武帝求茂才异等诏》中有求贤若渴的君王,《论贵粟疏》中有强志成务的官吏,《过秦论》中有心怀家国的士子,《兰亭集序》中有畅叙幽情的雅客,梦中的桃花源、醺然的醉翁亭、水光接天的古赤壁、万象森列的阅江楼纷迭而至,还有滕王阁中的书生意气、小石潭边的黯然自伤、岳阳楼上的忧国忧民、凌虚台畔的惕然移觉……一切都在这个世界中呈现,丹墨迤逦处,仅一书之微,便可观国学之著,实在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此书佳作甚多,国文辞章卷帙浩繁,通俗而不媚俗,既能做到蒙童读来不觉高,学士读来不觉低,还可反复阅览,日诵日新。书名中的“观止”二字,指的是文集所收录的文章,代表文言文的最高水平,多少带着些编书人的自矜自得,然又能无比贴切,确有《吴子使札来聘》中吴公子季札观赏舞乐时由衷赞叹、溢于言表的心境。

    中国历任领导人风姿各异,却有一宗共性:腹有诗书、博学近思。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在答记者问时常能引经据典,脱口而出,自是积淀尤深。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所说“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更见国学经典之不可遗弃。

    时至今日,我已从昔日稚童变成了一名公务员,书中几卷,仍是床头案角的常客,闲暇时信手翻阅,浅尝辄止,每有新得,受益无穷,其个中蕴意,竟不足为外人道。始知这不朽奇书中蕴含的不仅是经验之成、学识之博,辞章之美,更

  • 2、 读《古文观止》有感

    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一点也不假。是日闲暇无比,翻旧书暂遣心情。眼里正好看到一本《古文观止》,《古文观止》就是这样一本好书。这本书能发出耀眼的智慧之光,使追求永恒的道路上能够曲径通幽,柳暗花明。《古文观止》是迄今为止对中华五千年历史的写作名篇较精的一本古文书。里面200多篇短小精悍、琅琅上口的小短文从多个角度展现出中华古老文化的博大精深与中华古代人民非凡的智慧。《古文观止》篇篇焕发奇光异彩,闪耀灼见真知,包含着大量的立身做人的人生哲理。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所形成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它体现了对国家和人民的一种深厚感情,与为国奉献、对国家尽责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财富。《古文观止》中有大量的爱国名言,读来催人奋进。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寥寥数语,光华夺目,掷地有声。当然,古人的爱国往往与忠君结合在一起,但又都从忠君出发,体现出恤民的精神。如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写下至理名言:“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提醒人君注重人事,与民休息。

    得民心者的天下,民贵君轻,这些思想和理念在《古文观止》中比比皆是,也是古代志士仁人的人生理想。《左转季梁谏追楚师》中写道:“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这是在神权盛行时代可贵的民本思想。《古文观止》的文章,大都为文人墨客所撰。他们有的是幕僚,有的是官员,还有的是“自由作家”。幕僚们“以文载道”,表达自己的爱民思想,并进而进谏君主为政得民最为普遍。著名的如唐朝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提醒唐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杜牧的《阿房宫赋》,借阿房宫之兴衰这一历史题材,极写秦始皇不惜民力的穷奢极欲,点名国家灭亡在于君主的失道病民,劝诫后人引以为戒。“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致万世而为君”。欧阳修身为滁州刺史,与宾客畅饮山水之间,一醉方休,其乐无穷,从侧面反映了他治滁期间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面貌。他写的《醉翁亭记》详述之。对封建社会的黑暗,士大夫们也予以鞭挞。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吏治的黑暗,赋税的苛毒,表达了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民

  • 3、 读《古文观止》有感500字

    这个月我看了古文观止这本书,有着深奥的道理,使我甚至有点看不懂虽然有译文翻译但我只用书下的解释来破解原文,有时侯看一片需要20分钟那时我看得头都大了,真得想放弃了,但每当我灰心丧气的时侯,妈妈总会送我四个字: 聊胜于无 因此我坚持在看这本书。

    古文观止这本书运用了许多文焉文,讲述了殷商时期和西周时期的历史故事.文中运用了许多 《论语》《老子》《孟子》《墨子》……来生动得描古代故事。其中叔向贺贫令我映像十分深刻,使我终身难忘,文章讲述了韩宣子家境十分贫困,叔向知道了他的心思,却向他祝贺这令韩宣子疑惑不解。叔向举了栾武子等人的例子。语重心长地告诉他凡事只要能传播美德,遵纪守法各诸侯也能归顺于你。

    的确在生活中的贫穷并不代表你的品德贫穷,只要你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对你有益处的也能交到许多朋友,俗话说得好,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如果你很有钱但贪得无厌,违法乱纪,放利聚财,为所欲为,人家也不会理你,说不定还会讨厌你,不喜欢和你做朋友。我有一个叔叔,因为住在乡下,那个村很贫穷,盖得都是毛草房,每次下倾盆大雨的时候,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但他们有乐观的心态,白天大伙都去干活了,干得满头大汉也不觉得累,因为有了付出也就有了回报, 由于多年的操劳手背粗糙得像老松树皮,裂开了一道道口子,手心上磨出了几个厚厚的老茧现在他们都改上了三层小楼。我被他们的行动感动了。

  • 4、 古文观止读后感

    古文观止读后感范文一

    幼年听家父教过《古文观止》中的几篇文章。那时候,我对家父的讲解听不懂记不住,只知跟着念而已。其实是囫囵吞枣,食而不知其味,过后便什么都忘了。后来,等到年岁渐长,走上了工作岗位,我有暇再回过头来通读《古文观止》的那些文章,犹如牛吃草反刍,重新加以咀嚼,才觉得这些文章经天纬地,气壮山河,一下子就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从此,我就和这本书相依相伴,结下了不解之缘。《古文观止》的文章,总共不过200余篇,但却从某一侧面或一件事上,留下了几千年的历史轨迹,概述了百朝更替的盛衰兴亡,记录了众多贤哲的襟怀抱负。我读这本书,如同跨入了中国古籍文化峋巍峨殿堂,触目所见,多篇作品,都焕发着奇光异彩,闪耀着灼见真知,叫人一读就难舍难分,越读越感到意蕴无穷。

    我特别钟爱一些名篇,例如,李密的《陈情表》,王勃的《腾王阁序》,魏征的《该大宗十思疏》,方孝孺的《深虑论》等等,由于经常读,便逐渐地会背十来篇。这么一来,我除了平时在家里翻阅《古文观止》以外,还能利用空余帅司,随时随地进行背诵复习。我把这种背诵作为一道精神快餐,用来滋养心田。我以为,《古文观止》是人生的一部百科全书。书中的哲理,小到修身养性,大到治国平天下,无所不涵。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至理名言,光华夺目,掷地有声。虽寥寥不过数十字,竟胜似万卷诗书。尤其是范老先生的那种境界,那种情怀,早已被后人奉为立身做人的万世楷模。

    总之,读这本书,能够使人警醒,使人振奋,使人高尚,使人坚强。我现在虽已年过古稀,但有生之年,这本书是一定要继续读下去的,而且要一如既往地用一颗真诚的心去读,为的是从中学做人。学会在任何处境下,都能好好做人。

    《古文观止》读后感范文二

    朋友小牛发来一片古文观止观后感,没时间细看,保存先,惊为天人。

    文章千古事,《古文观止》不过200余篇,但却洋洋洒洒留下了几千年的历史轨迹,概述了百朝更替的盛衰兴亡,记录了众多贤哲的襟怀抱负。读书读人,要读经天纬地大文章,也要读气壮山河真丈夫。 我钟爱这些流芳百世的名篇,但更痴想和这些伟丈夫走得近些更近些,想从中探知为什么在往事逾千年的今天每当我们读起这些篇章的时候心弦总是跟着大家的拨瑟而抖动。

    李密的《陈情表》,字字入理,句句动情。一个父亲早丧,母亲改嫁的顽童,

  • 5、 古文观止的读后感

    古文观止的读后感(一)

    通读《古文观止》的那些文章,犹如牛吃草反刍,重新加以咀嚼,才觉得这些文章经天纬地,气壮山河,一下子就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从此,我就和这本书相依相伴,结下了不解之缘。《古文观止》的文章,总共不过200余篇,但却从某一侧面或一件事上,留下了几千年的历史轨迹,概述了百朝更替的盛衰兴亡,记录了众多贤哲的襟怀抱负。我读这本书,如同跨入了中国古籍文化峋巍峨殿堂,触目所见,多篇作品,都焕发着奇光异彩,闪耀着灼见真知,叫人一读就难舍难分,越读越感到意蕴无穷。

    我特别钟爱一些名篇,例如,李密 的《陈情表》,王勃 的《腾王阁序》,魏征 的《该大宗十思疏》,方孝孺 的《深虑论》等等,由于经常读,便逐渐地会背十来篇。这么一来,我除了平时在家里翻阅《古文观止》以外,还能利用空余帅司,随时随地进行背诵复习。我把这种背诵作为一道精神快餐,用来滋养心田。我以为,《古文观止》是人生的一部百科全书。书中的哲理,小到修身养性,大到治国平天下,无所不涵。范仲淹 在《岳阳楼记》中说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至理名言,光华夺目,掷地有声。虽寥寥不过数十字2020,竟胜似万卷诗书。尤其是范老先生的那种境界,那种情怀,早已被后人奉为立身做人的万世楷模。

    总之,读这本书,能够使人警醒,使人振奋,使人高尚,使人坚强。我现在虽已年过古稀,但有生之年,这本书是一定要继续读下去的,而且要一如既往地用一颗真诚的心去读,为的是从中学做人。学会在任何处境下,都能好好做人。

    古文观止的读后感(二)

    《古文观止》是本好书,是中华文明智慧的集现。我喜欢读,它在我心中总是闪烁着异样的光辉。自我读起此书时,背过的古文不过就寥寥数文。实在是好文众多,只得走马观花般学习皮毛,而在观止的选传中,犹独钟情于《战国策》李斯 的谏逐客书与三国的诸葛亮 的出师表。李斯敢写谏章批判秦王的做法是不对的,表现其的勇敢与智慧,文章结构紧凑,举例充分,论理十足,可谓是绝。诸葛孔明写《出师表》,表现他正直,为理想奋斗的精神品格。下面我就选谏逐客书二段来品析。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2以

  • 6、 读书笔记不少于400字

    根鸟虽然是一个农村人,但是他知道,做什么事情都要坚持努力,虽然自己知道路上可能被骗走,也可能被别人耍弄,也可能会被吓的回来,但坚持了总会能成功的。接下来是小编为您整理的读书笔记不少于400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读书笔记不少于400字1

    第一次读完《活着》这本书,我只觉得压抑充斥了自己的整个心灵。同时也觉得余华太过残忍,让故事中的人物一个又一个的死去,却惟独剩下主人公孤独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在我生病的那段日子。于是那本《活着》被我一气之下压在了书堆底下,因为我讨厌于华,讨厌他的残酷。

    第二次看《活着》,是在今年的四月。那是个黑色的四月,在我满怀憧憬着自己的幸福未来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噩梦彻底打碎了我所有的梦。我没有办法接受那样残酷的一个事实。我觉得整个世界都崩溃了。不清楚,自己流掉了多少泪。我开始自暴自弃,甚至有了万念惧灰的地步,我深深感受到了活着的艰辛,活着的痛苦。我该为谁而活,我为什么要活着。那几天我想的只有这样的一个问题。于是我开始发泄,开始焚烧我所有曾经喜欢的东西。因为我想烧掉过去,烧掉病痛。

    我又看到了那本《活着》,鲜红的封面深深地刺激着我。我留下了这唯一的一本,开始重新去体味活着的含义。我总认为人生最大的悲哀的莫过于地静静地等待着死亡的那一刻,可当我再读《活着》,我才明白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是你眼睁睁看着身边的一个个亲人慢慢死去,你却毫无办法,直到只留下你孤单的一个人!这才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我不敢想象,如果主人翁换成是我,我会不会继续生存下去,但是他却依然友好地对待世界,这种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和对世界的乐观态度,我想不是一般人能想象得到的,也更是我所需要的。我的心灵受到了深深的震撼,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当这个贯穿全文的引子让我扪心自问时,我却无从答起。当我生病的那一刻起,我变得开始暴躁不安,怨天尤人。我开始挑剔身边的人,无理取闹,而身边的人一次次的包容我,无怨无悔。在伤害深深爱我的人同时,我也深深地伤害了自己。其实我比余华更残忍,我亲手在伤害身边一个个爱我的人。我的病不是他们造成的,但是我却让他们左右为难。为什么我要把自己的痛苦强加在爱我的人身上呢?

    活着,就要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千万别为自己找什么借口,因为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在艰难中活着,在活着中享受艰难!

    读书笔记不少于400字2

    这些天,一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

  • 7、 《古文观止》读后感
    读《古文观止》

    钱钟书先生曾说,古代相当于人类的小孩子时期,古代是幼稚的,经过几千百年的长进,才慢慢地进化到现代;读《伊索寓言》可以增进我们对现代文明的骄傲,《伊索寓言》中好多浅薄的见解非加以纠正不可。最近我重读了一遍《古人观止》,也觉到古人真是幼稚得可爱,那些正儿八经的散发着头节气的见解,如不加以纠正必“贻害”后人。因此,我以钱先生为榜样,拈出几则故事,作为反面教材,以警醒世人。 一、丧欲速贫。 此言出自《檀弓》,意思是不作官了,应该迅速穷下去,以免别人误会他在位时是个贪官。只有儒家弟子才有这般迂腐!俗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君不见,高官下野大多暴富?只因在台上时,纵有千二八百万也不敢露财,下台了修高楼、泡包厢,又有谁管得着?在台上时生意不敢“做明”,与大款不敢傍得太紧,下台了正好利用旧日关系,以权易钱。 昔日做官,今日为款,潮流每每如此。 二、如棠观鱼 鲁隐公想要棠地看捕鱼,臧僖伯为此发了一大通议论,反对隐公去。鲁隐公只好说:“吾将略地焉。”看来臧僖伯是个不识时务,没读过“下级学”的书呆子。领导有雅兴下乡钓鱼,他不备小车、不置钓具,积极陪领导锻炼身体,还要“称疾不从”,天底下有这样的傻子吗?奇怪的是,《古文观止》中这类角色还真不少,比方说里革,比臧僖伯还要恶劣,鲁宣公看着就要拉一大网鱼起来,他竟然挥刀割断鱼网——好在“适者生存”,这种人注定要“自然淘汰”。 三、民将筑台于夏氏 陈灵公是古代最著名的昏君。他与夏征舒的母亲有染,还要老百姓在夏家修个高台,以致于章子大摇其头,预言陈国必亡。看来,陈灵公吃亏在于他太老实,假若他生在现代,就决不会大张其鼓地修屋筑高台了,而是要大力发展“两非经济”、“路边经济”,今天“夜来香”,明日“康乐城”,不亦快哉! 四、杜蒉扬觯 晋平公与师旷、李调一起饮酒作乐,杜蒉进来让师旷喝了一杯,又让李调喝一了杯。平公觉得奇怪,问了原因,主动罚自己一“觯”。这就是“杜举”一词的来由。看来浪费人材的现象也是“古而有之”,象杜蒉这样善于劝酒的人材,当“公关”或是办公室主任,才真正物尽其材。甚矣!平公之无珠。 五、白珩犹在乎? 赵简子招待楚国客人,故意把身上的佩玉撞得丁当作响,并问客人:“你们楚国著名的玉器白珩还在吗?”看赵简子的举止,让我感叹那时真是落后——一块石头是什么宝贝?少见多怪!假若他有幸在今天混个一官半职,他一定会拿出手机说:“

  • 8、 《古文观止》读后感1000字

    读一本好书

    在我国灿烂丰富的文化遗产中,散文有着同诗歌一样悠久的历史。上起先秦,下迄清末,无数杰出的散文家都以其绚丽多彩的散文著作反映着社会的方方面面,这些兼具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的优秀散文,被历代的许多学者重视、研究乃至最后编撰成册。《古文观止》历经三百年的沧桑,从浩如烟海的选本中脱颖而出,其声誉更是远播海外。

    《古文观止》共选取从先秦至明末的短小精悍的佳作共二百二十二篇。其得名于《左传》中《季札观周乐》,吴国公子季札在鲁国观赏反映虞舜盛德的舞蹈时,情不自禁地感慨道:观止矣,若有它乐,吾不敢请已。季札认为这组乐舞已经达到了舞蹈的最高境界,其他的就没有观赏的必要了。而吴楚材、吴调侯两位编者也认为他们所选的古文均为上乘之作,故取名为观止。

    回溯到先秦至明朝的历史时空,从欣赏温馨祥和的世外桃源黄发垂髫,其怡然自乐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暮秋胜景;从聆听急雨、密雪敲击竹瓦所生的清绝之音到其色惨淡,烟霏云敛;从感叹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的人生体验……读《古文观止》让我感受古人智慧的力量,体验穿越时空的对话,步入一段又一段愉快的古典文化之旅。

    《陈情表》中的李密,一亡国贱俘,家境清贫,没有俸禄,生活艰苦。但他敢于逆龙鳞,拒征召,实属不易。他之所以敢如此行事,就是因为含辛茹苦抚育他成人的祖母,如今卧病在床,无人伺候。“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正是因为他能够把亲情看得至高无上,以对祖母的孝心来显示对君王的忠心,因此,他也能够让标榜“以孝治天下”的皇帝深深地感动,从而“辞不就职”。

    曾经我会为文言文里生僻字词,复杂语法而困扰着。直到遇到了《古文观止》,一开始原文晦涩难懂没有耐心读下去,但借助翻译坚持下去。读完以后,文言文对我似就不那么可怕了。慢慢发现,文言文不是祖宗留下来的考试噩梦 ,而是一个寄托着许多文化瑰宝的载体,那些纷繁复杂的语法只是这朵玫瑰茎上的刺。那些文字里有分分合合的朝代更迭,有洁身自好的知识分子情怀,有性情中人对国的一片赤子之心,有春去花下飘落的几句人生感慨。过去的我,渐渐被语文的魅力折服。原本不擅长语文的我不知不觉间喜欢上语文,其实,不仅仅是语文这门学科,更是它所传承的中华传统文化。古文中的美景佳人,闲情轶事,读来怎不令人神往。穿越时空去感受另一个时代,理解另一个人的悲

  • 9、 古文观止读后感600字

    近段时间,因为小孙女缠着要听故事,在讲了《聊斋志异》里的一些故事后,选择了《古文观止》里的26篇文章,首先是文章里的故事讲解,然后再录制古文原文。录制之前,孙女会给爷爷捧杯茶润喉。在故事讲解的过程中,孙女时不时地会提出一些相应的问题,并且还会前后联系起来说出自己的观点。这么小的孩子居然能够喜欢听我诵读古文,既出乎我的意料,也使我感到无比欣慰和喜悦。

    在诵读并录制这些古文的日子里,我是受益最大的那个人。好像是面对众多先贤在交流,聆听他们对世事人生的理解,越来越强烈的一种感觉油然而生,觉得自己的生命拉长了数千年,视野拓展了几万里。就像到华夏最高学府进修一个学年一样,学到了许许多多的历史、哲学、地理知识,历史兴替历历在目,秀美山川尽收眼底,人生态度更加阳光。

    在《诫兄子严敦书》里更正了对“口无择言”这个词的理解,原以为是“口无遮拦”不分场合乱发议论呢。读了文章才知道这是对一个人(龙伯高)品德修为高的赞誉,品德好的人说出的任何一句话都是有道德的,根本不用刻意选择。而人们经常引用的“刻鹄不成尚类鹜”“画虎不成反类狗”也是出自马援的这篇文章。

    读苏轼的《超然台记》,“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褔。夫求祸而辞褔,岂人之情也哉?”为“心有阳光,处处美景;欣赏美景,心更阳光。”这段话找到了知音。

    孙女问我:“怎么都是这么好的故事?”我回答她说“所谓观止,是几千年来最好文章的集合。”

    《古文观止》滋养了祖孙俩的身心!

  • 10、 《古文观止》读书笔记札记

    《心术》(苏洵)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评曰:未经天崩地陷何能临泰山崩而色不变,未历虎斗狼争何能观麋鹿兴而目不瞬。

    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评曰:义者,大利也。

    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

    评曰:天下事莫不如此,岂独战哉?

    《张益州画像记》(苏洵)

    寇来在吾,无尔劳苦。

    评曰:张公方平治益州,仅此一句见心胸。

    《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

    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

    评曰:宁错赏千人,不少赏一宜赏之人;宁错免千人,不多刑一宜免之人。应试之文,已见气魄。

    《范增论》(苏轼)

    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也.

    评曰:所谓苍蝇不叮无缝蛋是也。

    《留侯论》(苏轼)

    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

    评曰:小不忍则乱大谋。

    《贾谊论》(苏轼)

    夫君子之所取远者,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评曰:在其位,未必能尽谋其政,犹需韬光养晦以待良机也。

    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评曰:无怪乎《吊屈原赋》痛彻心扉,其病一也。

    《晁错论》(苏轼)

    天下治平,无故而发大难之端,吾发之,吾能收之,然后有辞于天下。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使他人任其责。则天下之祸,必集于我。

    评曰:口诛振振,行之怯怯,责有旁贷,祸焉有不致。所谓能惹不能撑者也。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评曰:才等志坚者胜。

    《上梅直讲书》(苏轼)

    既而闻之,执事爱其文,以为有孟轲之风,而欧阳公亦以其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是以在此。非左右为之先容,非亲旧为之主属,而向之十余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退而思之,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

    评曰:感恩主考,攀附权贵。

    《喜雨亭记》(苏轼)

    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评曰:大雨至而亭未成,大雨未至而亭已成,皆不可,必要大雨至而亭适成,遂成颂圣文。

    《凌虚台记》(苏轼)

    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

  • 2019-11-06

  • 2019-11-16

  • 2019-09-20

  • 2019-09-23

  • 2021-05-28

  • 2019-09-19

  • 2019-10-16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23-05-27

  • 2022-01-26

  • 2023-01-02

  • 2023-04-21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10-16

  • 2019-10-11

  • 2021-10-30

  • 2019-10-29

  • 2021-10-29

  • 2021-11-05

  • 2022-07-11

  • 2023-04-21

  • 2019-10-09

  • 2022-07-12

  • 2019-11-23

  • 2022-07-18

  • 2019-09-21

  • 2019-10-20

  • 2021-10-27

  • 2019-10-24

  • 2019-09-25

  • 2022-09-19

  • 2019-09-20

  • 2022-07-06

  • 2022-07-12

  • 2021-10-27

  • 2022-07-13

  • 2019-09-20

读古文观止有感不少于200字
读古文观止有感不少于200字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读古文观止有感不少于200字,2024读古文观止有感不少于200字,教您怎么写读古文观止有感不少于200字,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