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大学诚意章读后感 > 地图 > 大学诚意章读后感,2024大学诚意章读后感范文
大学诚意章读后感相关栏目
大学诚意章读后感热门栏目
大学诚意章读后感推荐
大学诚意章读后感

(共 9685 篇)

  • 1、 小区域大学问读后感

    小区域大学问读后感(一)

    现在的区域活动各个幼儿园都相当的重视,重视有重视的原因,区域活动让幼儿有了自主学习的机会,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得到的快乐远远要大于在教育活动中的,而且在区域活动中更能发挥孩子的各种潜能,让能力不同的孩子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我认为区域活动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决定在我们班中一定要好好开展,让区域活动不是一种形式,让孩子真正在区域活动中得到益处,因此我阅读了董旭花教授的【小区域大学问】,读了之后我有了一些感悟,来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一、区域活动的规则不宜太多

    在区域活动中是幼儿自主学习的时间,我们不能给孩子订太多的条条框框,这样容易束缚孩子的思维,在区域活动中有的老师甚至定出了规矩:不让幼儿说话。这样孩子们根本没办法讨论,区域中有的东西孩子接触的不多,孩子只有在讨论在摆一弄在尝试中获得知识,这样获得的知识对于幼儿是最有价值的。

    但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也应该给孩子制定一定的规矩。这些也不能笼统的说成是规矩,更多的应该说成是孩子做事情的一些好的习惯。我们可以区角活动开始之前让孩子了解一些好的习惯,可以有一些对比,让孩子意识到好习惯的重要一性一,在区域活动中也可以有一些小的提示,比如在阅读区中可以写上脚步轻轻,勿扰他人等的温馨话语。在区角结束之后教师可以拍下一些幼儿活动的图片,分析孩子们玩区角的一些做法,让孩子们来说哪种行为更好一些,为什么,可以让孩子们帮助制定一些规则。

    峻、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要适宜

    区域活动中有很多老师把它当成了分组指导了,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尽量少一点的参与,孩子对于一些陌生的东西想要摆一弄明白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老师不应该着急,认真观察,到了真要指导的时机再出手。我想到了一个例子:有两个孩子在玩喷水一槍一,玩着玩着没水了,两个孩子都在想办法给喷水一槍一加水,可是有个家长看着孩子不会就上去帮他,孩子很快就装上了水,可是另一个家长没有上去帮忙,通过孩子自己的探索终于装上了水,孩子体会到了探索的乐趣,体会到了成就感。这种经验对于幼儿的发展的相当重要的,长此以往,一个孩子可能养成了依赖别人的习惯,一个孩子养成了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好习惯,养成一个好习惯对幼儿终身受益。

    区域活动中如果确实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教师的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的一句指导的话语可能让一个没人喜欢玩的区域变成了一个热门区域,也可能让孩子有了一定的探

  • 2、 暑假读我的大学一二章读后感200字合集七篇

    读读好的作品,追求的是一种气质、亦是一种涵养。阅读完高尔基写的我的大学后,心中犹如涨潮的潮水,久久不能平静下来,读了作品以后,光有零星的思索还不够,这时需要认真地写一篇读后感。优秀的我的大学读后感怎么才能够写出来呢?考虑到您的需要,读后感大全小编特地编辑了“暑假读我的大学一二章读后感200字”,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暑假读我的大学一二章读后感200字【篇一】

    读了《我的大学》这本书。我知道阿廖沙十六岁那年背井离乡,怀着理想只身去喀山求学。但现实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以他的条件要上大学只是一个梦想。希望破灭后,他不得不为生存而奔波。住平民窟,卖苦力、在伏尔加河流浪、在面包店工作、与搬运工人、乞丐生活在一起。最后,他跟古里·普列特尼奥夫、杰连科夫以及“霍霍尔”这样的大学生和进步人士的接触中,他投身进了一所广阔的社会大学。在这所大学里,他经历了精神发展的复杂道路,经受住多方面的生活考验,对人生的意义、世界的复杂性进行了最初的探索。

    从这我知道阿廖沙把社会当成大学,来学习生活的经验。阿廖沙从小就受苦,但是他没有放弃,我想我应该学习他,虽然人生的道路困难重重,但是只要我们有决心一定会给自己开辟一条新的道路。我更要学他的品质和激励向上的精神。时常鞭策自己,成为一名有用的人。

    暑假读我的大学一二章读后感200字【篇二】

    在五一小长假中,我阅读了由俄国著名作家高尔基所写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这是自传体三部曲。高尔基是一个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的第一个伟大的代表。

    本书写主人公阿廖沙从童年至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及其心路历程。深刻而生动地描绘了俄罗斯19世纪末期社会政治生活的历史画卷。作品中主人公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尔基本人。这一形象是高尔基早年生活的写照,也是俄国人民,特别是处于社会基层的劳动人民,经过磨练后走向新世界的典型。

    高尔基在幼年时期父亲就去世了,勤劳善良的母亲因无法养活他,只好把他送到外祖父的家里度过童年。他只上过三年学,十一岁就走向社会。开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他当过学徒工、搬运工、守夜人、面包工等,还要忍受舅舅们的嘲讽,外祖父的打骂,哥哥们的白眼以及东家的辱骂。只有外祖母对他一心一意,对他无微不至的关爱和照顾,是外祖母给了他力量。高尔基酷爱阅读,他向小裁缝妻子借书,向“玛丽皇后”借书,向卖书的小贩借书。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学习的机会。十六岁时,他进入了“社会大学

  • 3、 《童年》第11章-第13章读后感【图】

    导读:这篇文章包涵了《童年》从第十一章到第十三章的读后感,是整部著作的结尾部分,以下是由小编j.l为您整理推荐的《童年》11-13章分章读后感,欢迎参考阅读。

    《童年》第十一章读后感

    第十一章主要写母亲回来后的家庭生活,首先是母亲与一些青年男人的交往,虽然用笔不多,写法上也若明若暗,欲说又止;其次写表哥萨沙的逃学和逃跑。表哥和我都是可怜的孤儿,他没有亲母,继母对他不好。小说对他的逃学写得非常生动具体。但本章的重点内容还是外婆给我讲父亲的身世和父母的婚事。

    读完《童年》的第十一章后,我深有感触,我发现,我们的童年与阿廖沙相比,我们真的幸福很多。这一章讲了母亲回来后的家庭生活:首先是母亲与一些青年男人的交往;其次是表哥萨沙的逃学和逃跑。表哥和我都是可怜的孤儿,他没有亲母,继母对他不好。最后,外婆给我讲父亲的身世和父母的婚事,听完后,我为父亲感到悲哀。

    和阿廖沙相比,我们的童年是灿烂的,是彩色的;是没有烦恼痛苦的,更是无忧无虑的。有那么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么叫做打,因为我们从没有经历过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那也许是一种无法想象的痛苦吧。

    一直以为我们总是生活在被打被骂的世界里,可是,现在看来,我们的童年和阿廖沙的有着天壤之别。我们是多么幸福呀!我们从来不用考虑衣食住行,这让大人么操心就足够了。

    但拥有着这些,我们并不知足。我们总是奢求更多。因为,在我们眼里,大人们挣钱是那样的容易,似乎都不费吹灰之力,看,我们多傻。读过《童年》之后,我们应该悔过自己曾经的奢侈,我们应该不再浪费,我们应该学会珍惜,未来,掌握在我们手中。

    《童年》第十二章读后感

    第十二章写母亲再嫁和再嫁后的生活,写我的这个伤心事件对自己心灵造成的创伤,写这两年里外祖父的家境日益衰落、以至完全破产,搬家不断,住房和生活一次比一次差,几乎真的要上街讨饭了。我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母亲再嫁的事实。可以说,家庭矛盾主要表现在我和母亲之间。也重点写了上学读书,特别写到一位热爱儿童、循循善诱的教育家。

    每个人的童年都不同。

    在高尔基的名著《童年》的第十二章中,他讲述了一段我在野蛮的俄罗斯生活中的丑事,描写了一段我黑暗而悲惨的童年时光。我的母亲给我找了一个继父和祖母,他们对全家人很不好,大家都厌恶他们。为了生计和母亲的婚礼,我们不得不卖掉原来的房子,买了两间小黑屋,过上了痛苦的生活。后来,我上了学,但却好几次因为不守纪律

  • 4、 《海底两万里》第10章——14章读后感

    我阅读了40分钟,读的是《海底两万里》第十章《太平洋下》、第十一章《难得的自由》、第十二章《尼摩船长的雷电》、第十三章《珊瑚墓地》和第十四章《白色印度洋》。

    主要讲了尼摩船长终于把他们放了,他们高兴极了,我可以从以下两个词看出他们的高兴:给他们(拜年)、祝他一路(顺风)。 我感觉水手他们特别喜欢大海,因为,他们把他们自己的墓地竟然堆在了珊瑚里。我真替你们高兴,因为,你们对大海有着深深的爱。同时,也给自己树立了一个目标,不向别人,今天干这,明天干那,一件事也学不好。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完成自己的目标或梦想,希望你们坚持下去。我还感觉尼摩虽然把他们放了,但我还是觉得他很坏,因为,水手们在为我们做事,在你关住他们的一段时间时,他们本来可以帮我们做事,可你让他们把时间白白浪费在监狱里了,再说你今天要放他,那你前面抓他干什么,到最后还不是要放了吗?他们也没做错什么。我明白了要有良心,你把他抓了,他还在帮助你,那你应该把他放了,而不是把恨一辈子记在心里,记在心里不但对身体有伤害,而且,会有更多的人讨厌。

  • 5、 断章读后感

    断章读后感(一)

    仿佛是一幅定格的影像,在月光下缓缓展开。

    初读《断章》,只觉得它明白如话,竟然没有让我遐想。可是读第二遍,我就背着明白如话的诗吸引住了,感觉诗在开头就流淌出一股清泉:

    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

    诗歌的意象如此简单,只有人、桥、风景。但是细细想来,这样的情景是多么令人向往:月光下,虹桥上,佳人凭栏而立,静静地看着被月光濡湿的小巷与屋檐。夜色弥漫,不远处的楼上,又有人站在窗前欣赏夜幕下的佳人。人、桥、风景,就这样不着痕迹地联系在一起,构成一幅绝美的月夜图。此时是人就像站在幕后的解说者,又缓缓吟出下一节: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一节就更加新奇了,明月用来装饰窗子,可见明月的美丽了;而你装饰的竟然是别人的梦,就更让人回味无穷了。究竟是怎样的明月,怎样的佳人在这静谧的夜晚,把梦装点得如此多彩?循着诗人的意味细细品去,你就会豁然开朗:美也是相互依赖的。

    记得在山顶看日出的时候,我的感觉就和诗中很相似。当橙红色的旭日从云海中刚刚露出来的时候,金辉顿时射了过来,就像东方有一匹匹金色的绸缎铺到眼前。这时候,最让我震撼的不是壮观的日出,而是周围游客们一张张兴奋的脸。他们那种对日出的喜悦,对自然美的追求,是我平时体会不到的。他们因日出而震撼,我因他们的兴奋而震撼,这种相互依赖的美,不是和诗中有异曲同工之妙么?

    我想,美就是相互依赖而成的。夏天里的荷花,就是最好的证明。当荷叶从一泓清水中冒出时,给人的印象并不是很美。只有荷花在荷叶的怀抱中悠然绽放时,美才在浅粉和墨绿中的交互融合中体现荷花因荷叶而显得淡雅,荷叶因荷花而显得妩媚。它们两者缺一不可,否则就翠减红衰愁杀人了。

    其实,何止是花呢?世间万物,都因为以来而显出美丽。就连我们自己,也可能是别人眼中美的风景。我们在遵循万物的联系的同时,也可以奉献出美丽。或许是一声温暖的问候,或许是一个文明的举止,我们就可以成为相互依赖的美中最美丽的一环,成为别人欣赏的风景。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相互依赖的美,存在于相互的联系中。你和我的没,汇聚在一起,也是永恒的美丽。

    断章读后感(二)

    读完《断章》有种奇异的感觉恍恍惚惚地萦绕在我身旁,却难以言传。是淡淡的清幽?还是若离的伤感?或是漫无目地的闲情?不是,都不是。我突然感到内心从未有过的平静,于是陷入无际的沉思

    我突然觉得,我就是那个站在

  • 6、 卞之琳《断章》读后感

    文中的作者不会被一些世俗观念所束缚,斤斤计较于是非有无,一时的得失哀乐,而应该透悟人与世界,获得内在自由与超越。

    而我呢?唉……

    四周死一般沉寂,没有鸟叫,没有虫鸣,夜游的动物似乎也都藏了起来。我独自一人走在路上,“孤赏”夜幕里的伤感。现在我似乎有些明白为什么有人用“惨淡”来形容夜色了,我的心也如惨淡一般。从小到大,我经历过不少的成功,胜利与喜悦似乎也从来没有离开我,可这突如其来的惨败让我措手不及,我就像被人从山顶一下推入了谷底。我害怕同学们的嘲笑,老师逼迫的眼神,更害怕父母的责骂。

    寒风打过,不禁打了个冷颤。独自徘徊在小路上,想压抑心中的苦闷,不想这深沉萧瑟的夜里让我添了几分寂寞,几许惆怅,几许悲凉,用迷茫的眼神扫视着夜,夜用惊奇的目光窥视着我的心灵。

    我无神地看着周围,第一次如此深刻地体会着黑夜的迷茫。“还有希望吗”?我在心底问着自己。前途茫茫,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放弃,我不甘心;坚持,我已经看不到希望。我该怎么办呢?黑夜。

    突然,一片树叶落到我的身上,我抑起头,只见树上的叶子歪歪斜斜的往下落,凝视着向下飘动的枯叶,我内心的尘埃仿佛也被某种东西擦去了,我弯下腰拾起了一片落叶,将它放在手中仔细的端详着,从清晰的叶脉中还能看出昔日的辉煌。这看似平凡的落叶,它触动了我的心。使我想起《断章》中诗人不被世俗观念所束缚,不畏一时得失哀乐而透悟人与世界获得内在的自由与超越。

    我明白了,我们何必为一时的成功或失败而耿耿于怀,去耽误大好的时光呢?滚滚红尘,尘起尘落;滔滔大海,潮涌潮跃,大千世界,草荣草枯,这都是自然的法则。今天的失败还有明天,只要我们努力就有希望。

    花有重开之日,叶有再生之时,人自然还会有成功之日。

    等哪天我要放飞——放飞多年来收集在水晶瓶里所有的梦想。

  • 7、 大学与大学史读后感

    近日,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研读了《大学与大学史》这本书,也更加深入认识了大学、了解了大学。亦通过这种了解、认知,明确了自己上大学的目的,明确了今后四年自己该做的事和应具备的基本品质。

    书中不仅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知能力,也十分注重同学们的心理素质,道德情操等方面的培养。我深深明白:有幸迈入了大学的校门,应怀有一颗敬重的心去学习,去实践。感恩于父母的培养,感恩于老师的教诲,感恩于同学们无私的帮助,正是这些无私的亲情、师情、友情、我们的生命才能更加美好,我们人生的旅程才会更加充实,更加有意义。我们应时刻怀着感恩的心去生活、去学习、去互助,不断提高自身修养,让我们的青春,挥洒出浓墨重彩的一笔。

    对于初入大学校园的我们07级新生而言,《大学与大学史》如一盏在黑暗中探寻的起航灯,指引我们积极地迈向前方。

    刘院长精心撰写的这本书在学习、生活、交往、做人等各个方面给我们以正确的引导,帮助我们在新的生活学习氛围中能够尽快地调整好状态,积极适应现状。

    大一的我们,对于全新的大学生活充满期待和向往,而与此同时,完全转变的大学生活又令我们当中的许多人措手不及。学习需要完全自主,生活需要完全自理,社交需要完全自我掌控。刘院长以自己的人生阅历及知识储备,通过最明晰的方式传授丰富的人生内涵。

    在《大学与大学史》一书中,全新的当代社会教育更是给我们以启示,让我们明确作为一名当代大学学子的社会价值所在,新颖的校园文化则给我们好奇的探索心理,对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以积极的状态迎接。在学习方面,作为一名大学生,要以祖国的富强、社会的发展、个人的成长为重任,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自己、为父母、为社会做出最大的贡献,成为一名真正有益于社会的人,以此报答母校的恩情。

    怀着对大学的向往,我们欣喜地迈进了这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大学——西北大学现代学院,静静的沣河水环绕着,跳跃着,眺望苍翠的终南山,宛如一位白须智者,深深地思考着……这一切的一切,将伴随着我们走过四年的时光,从青涩走向成熟,走向稳重。然而,在我们脑海中,大学究竟是什么?我们对大学又能真正了解多少?

    刚进入大学,我看到了一本书——《大学与大学史》。大家仿佛像找到了指路的灯塔那样高兴,一页页,一章章,仔仔细细地读,生怕落下每一段小篇章,而这本书的作者就是我们敬爱的刘院长,一位稳重而慈祥的长者!

    品读这本书,我们了解了大学教育与大学的发展,明白了大学的党建与主

  • 8、 童年13章读后感

    童年13章读后感(一)

    第十三章写外祖父与外婆分家过日子,写我检破烂为生,写我与几个小朋友去河边偷木板卖钱,写这些小伙伴们艰难的生活和彼此的友谊,写母亲的死,最后,写我不得不走向人间。所有这些内容,乍看很零乱,但完全符合生活本身的逻辑,因为它们都在写一个穷字2020。《童年》的悲剧是以母亲之死这悲惨的一幕结束的。

    童年13章读后感(二)

    在高尔基的名着《童年》的最后一章中,他讲述了我的一段、也是最后一段难忘的童年。我的外祖父和外祖母开始互不理睬,各过个的。由于外祖母很穷,我不得不开始挣钱。我常常去捡一些东西去买钱,并与几个我要好的朋友一起在河岸旁的一片空地偷木板来卖。后来,我的母亲、父亲、弟弟回来了,他们都没有工作,这使我们家的生活越来越艰难。最后,在外祖父的建议下,我到人间来了。

    人的一生,分为许多个阶段。处在每个阶段的人都是不同的,都应该去干不同的事。我们不能虚度光阴,该干什么就应该干什么,学生就应该去学习,大人就应该认真工作。古话说的好: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勤奋拼搏,不能给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

    童年13章读后感(三)

    《童年(十三)》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作品《童年》中的最后一篇文章。虽然是大结局,却略显伤感,但也无不透露了作者乐观向上的精神。

    文章主要讲了:阿廖沙的外祖父和外祖母虽然依然住在一起,却样样都是分开的。共同劳动生活了五十年之后,却连泡茶的茶叶也要放在手上细细地数,细细地分,这一切都被幼小的阿廖沙看在眼里,他感到又好笑又厌恶。之后,又发生了一系列的悲剧:由于外祖父不再照顾他们,阿廖沙只有与年迈的外祖母相依为命,不得不与小伙伴们一同到外面去拾破烂;加之母亲的去世,被外祖父赶出家独自谋生,阿廖沙的生活更加悲惨。虽然生活十分悲惨,磨难重重,但与小伙伴在一起的日子里,使阿廖沙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这篇文章,使我了解到旧生活的艰难,黑暗和可怕,感知今天的幸福;使我认识到,虽然我们身边也有着一些自私贪婪的小人,也有着一些不美好的事情,我们自己在学习生活中也会遇到挫折,但这些都应当使我们感到激愤,而不应该被打垮,相反应该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善良的人。因为,现实生活里除了黑暗的一面,更多的是光明和正直善良的人们。并且,我们只有经历过种种困难的磨练后,才能一步步走向成熟,走向成功,走向幸福!只有当你冲破困难的乌云,步入快

  • 9、 孟子两章读后感

    孟子两章读后感(一)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些闪烁着人生智慧的警句,不知点燃过多少孜孜不倦的求索者思想的火花,它让人懂得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重要性;它促人明了施仁政行王道的治国理想;它让人彻悟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的真谛。这些千古绝论,就出自于春秋战国时孟子的《孟子》两章。

    《孟子》两章,皆为说理散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说明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条件是人心的向背,而决定人心向背的是施行仁政与否。从而阐明人和对战胜的决定作用,由此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施行仁政的必要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论述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人只有通过艰苦磨炼,才能有所作为。进而由个人谈到治国,由此自然导入文章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篇文章,篇幅短小,逻辑严密,思想深邃,观点鲜明,论证有力,气势充沛,感情洋溢,语言精辟,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读后发人深思,颇受启迪。

    孟子两章读后感(二)

    《(孟子)两章》选自《孟子公孙丑下》。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主旨十分明确,突出强调人和的重要性,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具体地说,就是阐明战争的胜败主要取决于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取决于统治者是否得道。从战争谈起,最终归结到如何治国平天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说明人只有经过艰苦的磨炼,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成就大事,井由此引申,从正反两方面说明经受磨炼的益处,最后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由造就人才类推到治国的道理,显得水到渠成。

    教学两篇短文,应在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孟子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排比、对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全面认识《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学习文言文,重在古今对读,赋予经典作品以新的内涵,体现文化传承的特点。基于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孟子两章读后感(三)

    对于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这两个问题,古今学者、文豪、哲学家皆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上留下了浓墨重

  • 10、 章氏家训读后感

    章氏家训读后感(一):重游西岩山

    去年9月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在"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专栏推荐了《章氏家训》, 并撰文指出,家是人格养成的第一课堂,家乃国之基,家和万事兴,大力倡导家庭的品德教育。

    《章氏家训》的创立者是五代十国的章仔钧(868-941年),字仲举,号彰良,福建浦城人,世称太傅公,自幼勤奋好学,后出仕为官,深受百姓爱戴。其妻练氏夫人,943年,南唐军队进攻建州遇顽抗,城破后打算屠城泄愤,被练氏夫人劝止,全城百姓得以保全,后人尊其为"芝城之母".

    现有全国所有章氏家谱记载祖先都是福建浦城,海内外200万章氏都是他的后裔,所以说"天下无二章,祖根在浦城".

    这次休假回老家浦城,在政府工作的大哥陪同下参观凭吊了西岩山下的章氏祠堂,探究章氏一门为何千百年来长盛不衰、人才辈出的内在逻辑。

    西岩山上有个东风水库,水势浩大,碧波荡漾,儿时常会和几个小伙伴到水库游泳、钓鱼、玩耍,后来工作在工行信贷科分管一家瓷器厂信贷,也常到西山下,自从90年代离开浦城外出谋生,有20年没去过西岩山了。

    从城西出城以西属莲塘乡管辖,相传古代莲塘这里有十三口池塘横贯串连,盛夏池塘里莲花连成一片,故取名莲塘, 现205国道和京台高速南北穿行而过,驱车一路向西即可以看见西岩山,此山拔地而起,在山顶可以了瞭望四方,是武夷山余脉。

    浦城自古乃中原入闽唯一通道,经江西、浙江、福建三省交界的仙霞关、五显岭、鱼梁岭可长驱直入到达八闽,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公元900年,章仔均奉闽王命,把守福建北大门,军队就驻扎在西岩山下这支动脉上,"屡挫江南之兵,使七闽@得以保障", 保福建百姓 20余年免遭黄巢等农民起义军、流寇、土匪杀戮。闽王曰"此垒可以独当江南右臂,坐控二浙之冲".

    经过一段田间小路,章氏祖祠功德院坐落在一片修竹林中,这里原为南峰寺,是太傅仔钧公玄孙章得象少时读书处。章得象官居北宋宰相后,宋仁宗敕封为章氏功德院,用以纪念与祭祀章仔钧练夫人及十五子。

    千百年来,这里一直是海内外章氏后裔向往的圣地,是章氏的尊严和先祖精神的集中体现。

    在当地流传着许多太傅公保疆守土,练夫人舍身救民的感人故事,这次在现场看到这些事迹仍心潮澎湃、热泪盈眶,感动不已。

    太傅公常戒其子孙说:"吾不幸生当乱世,是以为说诸子当以'仁'字为名,示其有志于仁也".

    宋仁宗御赐太傅归田诗

    袖手长才世路轻,爱闲那肯恋荣名。

    挂冠变欲辞丹阙,策杖

  • 2019-11-11

  • 2019-10-11

  • 2019-09-25

  • 2019-09-21

  • 2019-10-19

  • 2023-01-16

  • 2019-10-11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09-23

  • 2019-10-11

  • 2019-10-19

  • 2019-09-23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29

  • 2019-11-11

  • 2023-04-11

  • 2019-09-21

  • 2019-10-09

  • 2019-10-17

  • 2019-09-19

  • 2019-11-11

  • 2019-09-21

  • 2019-09-23

  • 2022-12-22

  • 2019-10-17

  • 2019-10-17

  • 2023-01-03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09-23

  • 2019-10-17

大学诚意章读后感
大学诚意章读后感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大学诚意章读后感,2024大学诚意章读后感,教您怎么写大学诚意章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